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概述汇总

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概述汇总
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概述汇总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年7月第17卷第4期BME &Clin Med, July 2013,Vol.17,No .4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因无毒、无刺激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用缝合线[1,2]、药物释放系统[3,4]和组织工程材料[5,6]等生物医学领域,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人体的聚酯类化合物[7]。但PLA 具有亲水性弱和韧性差等缺点,因而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国际标准组织ISO 10993和国家标准GB/T16886规定:生物材料在原料、生产和应用等任何方面稍有改动,均要重新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PLA 类生物材料在细胞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面所进行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汇集被该领域学者广泛采用并接受的技术指标、实验方法和评价体系,论述PLA 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展望。希望PLA 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体系尽快得到完善和发展。

1

细胞相容性研究

1.1

细胞形态学实验

细胞形态学实验是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和贴壁的形态来评价材料表面是否适合细胞生长,它与定量毒性测定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判断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时,两种方法的Pearson 相关系数达到0.9[8]。

华琨等[9]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接种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oly (butylene succinate )/poly(lactic acid ),PBS/PLA]表面,5d 后大量成纤维细胞黏附在PBS/PLA表面,细胞伸展良好,呈梭形或扁星形,表明PBS/PLA对L-929

基本没有毒性。Hasan MS 等[10]将骨肉瘤细胞(MG63)接种于磷酸盐玻璃光纤增强的聚乳酸[phosphateglass fibre reinforced poly (lactic

acid ),PGF-PLA]表面,1d 细胞伸出伪足,7d 观察到

多层细胞,说明PGF-PLA 适合MG63的生长黏附。杨利剑等[11]制备了聚乳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poly(D ,

L -lactic acid )/chondroitinsulfate/chitosan,PDLLA/CS/CHS],接种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 ,SCs ),培养7d 后SCs 黏附于PDLLA/CS/CHS表面,成双极或三极突起,且突起相互交织,表明PDLLA/CS/CHS有利于SCs 的黏附和增殖。1.2

细胞毒性实验

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 terrazdium salt ,

MTT )比色法是定量测定细胞毒性的首选方法之一[12],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 )反映了材料的细胞毒性:一般认为,RGR >75%的生物材料对细胞

没有毒性影响。

杨春瑜等[13]在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octadecylt-

richlorosilane modified hydroxyapatite/poly (L -lactic ac -

Review on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biomaterials containing poly(lacticacid SHEN Xin, SU Fe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42, Shandong,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U Feng. E-mail:qdkdsufeng@https://www.360docs.net/doc/c618427153.html,

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概述

鑫,宿

摘要:聚乳酸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随着改性聚乳酸生物材料的大量出现,对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越来越成为关注热点。文章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聚乳酸类生物材料在细胞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面所进行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汇集被该领域学者普遍采用并接受的技术指标、实验方法和评价体系,论述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体系尽快得到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聚乳酸;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中图分类号:R318.08文章编号:1009-7090(2013)04-0402-04

·综述·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收稿日期:2013-02-14;修回日期:2013-04-20

作者简介:沈鑫(1987-),男,安徽蚌埠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E-mail :shenxin212@https://www.360docs.net/doc/c618427153.html,。

通讯作者:宿烽(1965-),女,山东青岛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E-mail:qdkdsufeng@https://www.360docs.net/doc/c618427153.html,。

审校者:汤顺清(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版权C 保护,不得翻录。

402--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年7月第17卷第4期BME &Clin Med, July 2013,Vol.17,No .4

id ),OTS-HA/PLLA]表面滴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 -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培养,BMSCs 在OT -S-HA/PLLA表面的增殖能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OTS-HA/PLLA对BMSCs 的生长无不良影响。Ma HB 等[14]将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poly(lactic ac -id )/hydroxyapatite/grapheneoxide ,

PLA/HA/GO]与成骨细胞悬液(MC3T3-E1)共培养,PLA/HA/GO表面的成

骨细胞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A ,表明PLA/HA/

GO 更适于成骨细胞黏附增殖。He ZQ 等[15]制备了含牛骨的聚L -丙交酯[poly (L -lactic acid )containing bo -vine bone ,PLLA/bovinebone],将培养液稀释后体积分

数100%、50%和25%的PLLA/bovinebone 浸提液分别与鼠成纤维细胞共培养,RGR 分别为117.1%、

113.6%、107.8%,细胞毒性水平均为0级,说明PLL -A/bovinebone 对鼠成纤维细胞没有毒性影响。Lee HY 等[16]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

滴加在PLA 新型多孔支架表面进行培养,MSCs 在多孔支架上连续生长,表现出良好的细胞活性,表明

PLA 支架支持MSCs 的生长和增殖。1.3

细胞增殖实验

细胞增殖实验是将细胞以一定浓度直接接种在材料表面,定量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黏附,从而反映两者的相容状况。

Wang DK 等[17]将Lewis 鼠牙周成纤维细胞与聚

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oly (ethyl -

ene glycol )-poly (lactic acid ),PLA-PEG-PLA]共培养,

成纤维细胞数量随时间不断增加,且5d 时数量显著高于1d 和3d (P

<0.001),表明PLA-PEG-PLA 支持牙周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增殖。Duan LJ 等[18]在聚L ,L -乳酸赖氨酸[poly(L ,L -lactic acid-co -lysine ),PLAL]表面接种

1×106/cm2的L-929,2d 后黏附在PLAL 的

L-929数量达到1.86×106/cm2,表明L-929能够在PLAL 良好的黏附增殖。朱久进等[19]在环糊精修饰聚乳酸基材料[β-cyclodextrin modified poly (D ,L -lactic acid ),PLA-β-CD]表面滴加Wistar 大鼠成骨细胞悬液,培养2d 内PLA-β-CD 表面的细胞增殖率达到38.5%并持续到第6天,说明成骨细胞在PLA-β-CD 上具有较大的增殖活力,PLA-β-CD 适合成骨细胞的

黏附生长。Yin YX 等[20]将SCs 接种于聚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聚D ,L -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oly(argini -

ne-glycine-aspartate )/poly(D ,L -lactic acid )/nervegr -owth factor ,PRGD/PDLLA/NGF]表面培养后,黏附在PRGD/PDLLA/NGF的SCs 数量远多于PDLLA ,表明SCs 能够在PRGD/PDLLA/NGF更好地生长增殖。

2

血液相容性研究

2.1

溶血率实验

溶血率实验能灵敏快速地反映材料对红细胞的

影响[21],所以被广泛用作初步筛选实验,医用PLA 类生物材料的溶血率应≤5%[22]。

Li J 等[23]将羟基磷灰石/聚L -丙交酯[graftedhydr -oxyapatite/poly(lactic

acid ),g -HA/PLA]与稀释抗凝新西兰兔血接触后没有发生溶血,其中g -HA 在g -HA/PLA 为5%、10%、20%时,溶血率分别为2.05%、1.87%、1.66%,表明g -HA/PLA不易引起溶血。Yang J 等[24]合成的聚L -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poly(L -lactic acid )-trimethylene carbonate ,PLLA-TMC]和聚D ,L -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poly (D ,L -lactic acid-trimethylene carbonate ,PDLLA-TMC )对稀释兔ACD 血液的溶血率都远低于5%,说明它们都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Zhang Z 等[25]制得的聚ε-己内酯丙交酯-聚

乙二醇-聚ε-己内酯丙交酯[poly(ε-caprolactone-co -

lactide )-poly (ethylene glycol )-poly (ε-caprolactone-co -lactide ),PCLA-PEG-PCLA]对兔血液的溶血率<1%,表明PCLA-PEG-PCLA 没有溶血作用。2.2血小板黏附实验

ISO 10993-4推荐,对于所有与血液接触材料,

都要考虑其对血小板的影响。材料和血液接触后,其表面血小板黏附与变形的情况,可反映材料对凝血的影响程度。

Liu H 等[26]将结合硫酸化丝素的聚丙交酯乙交酯[sulfatedsilk fibroin covalently immobilized poly (lact -ic-co -glycolic acid ),S-PLGA]与富含血小板血浆温育

后,S-PLGA 血小板吸附少,激活程度低,表明S-PL -

GA 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性。Sharkawi T 等[27]将共价结合肝素的聚D ,L -乳酸[heparinmodified poly (D ,L -lactic acid ),PLA-HEP]与血小板悬液接触后,PLA-HEP 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比对照组PLA 少,且无明显伪足伸

出,显示血小板不易黏附于PLA-HEP 。Chen Y 等[28]将载姜黄素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 )/curcumin,PLA/Cur-

cumin]与新鲜抗凝人血接触后,血小板的吸附、聚集

和激活较少,几乎没有伪足伸出,说明PLA/Curcumin不易引起凝血。

3

组织相容性研究

3.1

全身毒性实验

全身毒性是涉及整个生物体的毒性,全身毒性实

验是将PLA 类生物材料一次或多次给予,在一定时

403--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年7月第17卷第4期BME &Clin Med, July 2013,Vol.17,No .4

间内观察动物有无不良反应。国家标准推荐了国外比较成熟的实验方法。

向忠等[29]用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oly(lactic acid )/

hydroxyapatite ,PLA/HA]混悬液对小白鼠灌胃,2周内

小鼠情况良好,没有惊厥、瘫痪和死亡等现象,说明

PLA/HA对小鼠没有急性毒性作用。Guo QK 等[30]将聚D ,L -丙交酯/三亚甲基碳酸酯[poly(trimethylene carb -onate-co -D ,L -lactide ),PDLLA/TMC]皮下植入Wist -ar 鼠背部,24h 内Wistar 鼠饮食、活动正常,无发热、

肿胀、出血等不良反应,7d 后,伤口初步愈合,且没有死亡,表明

PDLLA/TMC不会引起急性毒性作用。

Tang LH 等[31]将载万古霉素聚D ,L -乳酸[vancomycin-poly (D ,L -lactic acid ),VCM-PDLLA]浸提液腹膜腔注射昆明鼠,72h 内昆明鼠没有出现虚弱和腹泻等不良

症状,且体质量正常,显示VCM-PDLLA 无急性全身毒性作用。

3.2体内植入实验

体内植入实验是生物材料对生物体发生作用的

最直接反应,是生物相容性评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目前通用的组织毒性评价内容。国家标准推荐选用鼠或家兔等动物。

华琨等[32]将PBS/PLA皮下植入SD 大鼠背部,12周内有急性炎症,12周后以局部慢性炎症为主,说明

PBS/PLA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Yu L 等[33]将聚D ,L -乳酸乙交酯-聚乙二醇-聚D ,L -乳酸乙交酯[poly(D ,L -lactic acid-co -glycolic acid )-poly (ethylene glyc -ol )-poly (D ,L -lactic acid-co -glycolic acid ),PLGA-PE -G-PLGA]皮下注射SD 大鼠,第1周浸润大量炎性细胞,2~3周后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且仅有少量巨噬细

胞,1个月后炎症反应基本消失,说明PLGA-PEG-P -

LGA 组织相容。Zhang Z 等[34]制备了聚壳聚糖乳酸[po-ly (chitosan-lactic acid ),PCLA]并将其皮下植入Wist -ar 鼠,1周有炎性细胞浸润,4周时被纤维胶原包裹,第8周仅有少量的巨噬细胞,表明PCLA 组织相容性

较好。Zhou ZH 等[35]将聚L -丙交酯/生物活性玻璃[pol-

y (L -lactic acid )/bioactiveglass ,PLLA/BG]植入新西兰白兔,1周后

PLLA/BG周围浸润大量炎性细胞,4周后炎性细胞减少,12周后炎症消失,表明新西兰白兔

对PLLA/BG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4研究展望

20世纪60、70年代,“Biomaterial ”开始被广泛采

用,科学家确认影响移植结果的不是手术技术,而是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36]。ISO 10993和GB/T16886

只提供了研究内容和原则要求,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实验方法,缺乏可操作性。PLA 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应用目的来选择和制定相应的评价实验。

目前PLA 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主要在细胞、血液和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价,缺少免疫体系方面的评价研究。PLA 类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形成的微环境,对人体内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周围其他系统、组织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仍有待于研究学者的探索和发现。

PLA 类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后,浸出物或降解物不

仅直接作用于各种蛋白,还与细胞外基质接触,这对细胞器及细胞内环境等细胞层面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基因表达调控等分子水平上的影响,都值得开展深入研究,这将对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生物相容性起到积极作用。参考文献:

[1]Gupta B, Revagade N, Hilborn J. Poly(lacticacid fiber:An ov -erview[J].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07, 32(4:455-482. [2]Pang X, Zhuang XL, Tang ZH, et al . Polylactic acid(PLA:Re -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J].Biotechnology J -ournal, 2010, 5(11:1125-1136.

[3]Vasir JK, Labhasetwar V. Biodegradable nanoparticles for cyt -osolic delivery of therapeutics[J].Adv Drug Deliv Rev, 2007, 59(8:718-728.

[4]Wang JP, Feng SS, Wang S, et al . Evaluation of cationic nano -particles of biodegradable copolymers as siRNA delivery syst -em for hepatitis B treatment[J].Int J Pharm, 2010, 400(1-2:194-200.

[5]Hong Z, Zhang P, He C, et al . Nano-composite of poly(L -lacti -de and surface grafted hydroxyapatite: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iocompatibility [J].Biomaterials, 2005, 26(32:6296-6304.

[6]Oh JK. Polylactide(PLA-based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 -rs:synthesis, self-assembly,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J].S -oft Matter, 2011, 7(11:5096-5108.

[7]Rasal RM, Janorkar AV, Hirt DE. Poly(lacticacid modificati -ons[J].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10, 35(3:338-356. [8]Bhatia SK, Yetter AB. Correlation of visual in vitro cytotoxicity

ratings of biomaterials with quantitative in vitro cell viability measurements[J].Cell Biol Toxicol, 2008, 24(4:315-319. [9]HUA Kun, WANG Xiao-wei, ZHANG Wei, et al . Cytocompat -ibility of PBS/PLAblend as the sterna fixation material[J].Jou -rnal of Sourthen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30(7:1501-1504. [华琨,王小威,张维,等.

PBS/PLA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7):1501-1504.]

[10]Hasan MS, Ahmed I, Parsons A, et al . Cytocompati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ort phosphate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olylactic

acid(PLAcomposites:effect of coupling agent med -

404--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年7月第17卷第4期BME &Clin Med, July 2013,Vol.17,No .4

iated interface[J].J Funct Biomater, 2012, 3(4:706-725.

[11]YANG Li-jian, MEI Yu-feng, XU Hai-xing. Biocompatibility

of Schwann cells with PDLLA/CS/CHSself-assembled compo -site

materials[J].Acta Medicinae Universitatis Scientiae et Te -chnologiae Huazhong, 2011, 40(4:468-472.[杨利剑,梅玉峰,徐海星. 雪旺细胞与PDLLA/CS/CHS自组装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4):468-472.]

[12]Luo YL, Zhang CH, Xu F, et al . Novel THTPBA/PEG-derived

highly branched polyurethane scaffolds with improved mecha -nical property and biocompatibility[J].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12, 23(3:551-557.

[13]YANG Chun-yu, YANG Chun-li, TIAN Xiao-hong, et al . Pre -par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of modified hydroxya -patite/polyL -lactic acid composites[J].Journal of Xi ’an Jiaot -ong University, 2010, 44(12:114-118.[杨春瑜,杨春莉,田晓红,等. 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44(12):114-118.]

[14]Ma HB, Su WX, Tai ZX, et al . Preparation and cytocompati -bility of polylactic acid/hydroxyapatite/grapheneoxide nanoc -omposite fibrous membrane [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57(23:3051-3058.

[15]He ZQ, Xiong LZ. In vitro response of fibroblasts to poly-L -la -ctide composite materials containing bovine bone[J].Polymers &Polymer Composites, 2012, 20(6:531-535.

[16]Lee HY, Jin GZ, Shin US, et al . Novel porous scaffolds of poly

(lacticacid produced by phase-separation using room tempe -rature ionic liquid and the assessments of biocompatibility[J].J Mater Sci Mater Med, 2012, 23(5:1271-1279.

[17]Wang DK, Varanasi S, Hill DJT, et al . The influence of compo -sition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LA-PEG-PLA-co -Bolt -orn based polyester hydrogels and their biological performance [J].J Mater Chem, 2012, 22(14:6994-7004.

[18]Duan LJ, Kim MJ, Jung JH, et al. Synthesis of poly(L , L -lactic

acid-co -lysine and its cell 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as coatin -g material on

metal[J].Macromolecular Research, 2010, 18(8:806-811.

[19]ZHU Jiu-jin, WANG Yuan-liang, QIU Rong-rong, et al . Hyd -rophilicity and cell compatibility studies on β-cyclodextrin m -odified poly(D , L -lactic acid[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 -als, 2011, 42(1:17-20.[朱久进,王远亮,邱荣蓉,等. 环糊精修饰聚乳酸基材料的亲水性及细胞相容性[J].功能材料,2011,42(1):17-20.]

[20]Yin YX, Yan QJ, Yan YH, et al . In vitro biocompatibility asse -ssment of a novel PRGD/PDLLA/NGFcomposite material[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 -ce Edition, 2011, 26(6:1059-1063.

[21]Lee DW, Powers K, Baney 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lood compatibility of acylat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J].Car -bohydrate Polymers, 2004, 58(4:371-377.

[22]Singhal JP, Ray AR. Synthesis of blood compatible polyamide

block copolymers[J].Biomaterials, 2002, 23(4:1139-1145. [23]Li J, Zheng W, Zheng Y, et al . Cell responses and hemocompa -tibility of g -HA/PLAcomposites[J].Sci China Life Sci, 2011,

54(4:366-371.

[24]Yang J, Liu F, Tu S, et al . Haemo-and cytocompatibility of bi -oresorbable homo-and copolymers prepared from 1, 3-trimet -hylene carbonate, lactides, and ε-caprolactone [J].J Biomed Mater Res A, 2010, 94(2:396-407.

[25]Zhang Z, Ni J, Chen L, et al . Biodegradable and thermoreve -rsible PCLA-PEG-PCLA hydrogel as a barrier for prevention of post -operative adhesion

[J].Biomaterials, 2011, 32(21:4725-4736.

[26]Liu H, Li X, Niu X, et al . Improved hemocompatibility and en -dothelialization of vascular grafts by 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sulfated silk fibroin on poly(lactic-co -glycolic acid scaff -olds[J].Biomacromolecules, 2011, 12(8:2914-2924.

[27]Sharkawi T, Darcos V, Vert M. Poly(D , L -lactic acid film surf -ace modification with heparin for improving hemocompatibility of blood-contacting bioresorbable devices[J].J Biomed Mater ResA, 2011, 98(1:80-87.

[28]Chen Y, Lin J, Fei YN, et al .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lectrospinning PLA/Curcumincomposite membranes[J].F -ibers and Polymers, 2010, 11(8:1128-1131.

[29]XIANG Zhong, LI Hong, PAN Yi-feng. Biocompatibility of na -no-composite of polylactic acid and hydroxyapatite[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11,

21(16:1861-1863. [向忠,李红,潘一峰.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6):1861-1863.]

[30]Guo QK, Lu ZQ, Zhang Y, et al . In vivo study on the histocom -patibility and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biodegradable poly(trim-ethylene carbonate -co -D, L -lactide [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2011, 43(6:433-440.

[31]Tang LH, Zhao CH, Xiong Y, et al . Preparation,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biocompatibility studies on vancomycin -poly (D, L -lactic loaded plates[J].Int Orthop, 2010, 34(5:755-759.

[32]HUA Kun, WANG Xiao-wei, ZHANG Wei, et al . Histocompa -tibility of

PBS/PLAblend as sterna fixation apparatus in rats [J].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Militaris Tertiae, 2010, 32(20:2205-2210.[华琨,王小威,张维,等. PBS/PLA胸骨可降解材料组织相容性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0):2205-2210.]

[33]Yu L, Zhang Z, Zhang H, et al . Biodegradability and biocompa -tibility of thermoreversible hydrogels formed from mixing a sol and a precipitate of block copolymers in water[J].Biomacromo -lecules, 2010, 11(8:2169-2178.

[34]Zhang Z, Cui HF. Biodegrad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study

of poly(chitosan-g -lactic acid scaffolds[J].Molecules, 2012, 17(3:3243-3258.

[35]Zhou ZH, Yi QF, Gao YY, et al . Biocompatibility in vivo of po -ly-L -lactide and bioactive glass composite substitute for inter -nal fracture fixation[J].Polymers

&Polymer Composites, 2011, 19(9:797-802.

[36]CUI Fu-zhai, FENG Qing-ling. Biomaterials Science[M].Beij -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1-1.[崔福斋,冯庆玲. 生物材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405--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制备与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陈瑜陈明清**刘晓亚杨成 (无锡轻工大学化学与材料项目学院无锡 214036> 高分子微球以其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的兴趣,进而更加快了其开发应用的步伐。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技术力量已相当强。日本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获得了众多的成果与专利。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的科研人员开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 高分子微球可以通过选择聚合单体和聚合方式从分子水平上来设计合成和制备,并且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其尺寸的大小和均一性,使之具有所需要的特定性能与功能。这种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可设计性,使得高分子微球在对材料特性要求较高的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拟对近几年来报道的几种核-壳复合型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以及高分子微球在生物技术和医学诊治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1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通常为核-壳复合结构,其中壳层具有生物活性或对特定环境有亲合性,而核作为这类活性大分子的载体,使微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者,核为具有一定生物功能性的高分子,而壳层作为保护层,维持核内物质的活性。 图1 大分子单体法合成微球 1.1 大分子单体法(Macromonomer Method> 大分子单体具有确定的分子量和明确的结构,所以近来被广泛地用来制备高分子微球。首先将某一单体聚合成有一定聚合度的低聚物,再在低聚物上引入一具有聚合反应活性的基团(如碳碳双键等>,制得具有确定分子量的大分子单体。然后在含有大分子单体的介质中加入第二单体、引发剂,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若大分子单体为亲水的,第二单体为疏水的,则水相中的大分子单体接枝到疏水性的第二单体上成双亲性接枝共聚物,并逐渐形成胶粒。疏水性单体可扩散到胶粒内,进一步参加共聚反应。亲水性的大分子链则起到了稳定作用,防止胶粒的凝聚。于是形成了核为疏水,壳为亲水的高分子微球(如图1所示>[1-4]。反之,也可用逆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疏水性高分子微球。微球的大小及其分布可以通过溶剂组成和加入的单体及大分子单体的量来控制。其大小

细胞培养法评价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_梁卫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999∶16(1)∶86~90 J Biomed Eng 细胞培养法评价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梁卫东1 综述 石应康 审校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成都 610041) 内容摘要 细胞培养法检测材料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又价廉的方法,在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新材料不断涌现、材料植入体内的部位及使用目的日趋繁杂、材料毒性作用的强弱以及材料与机体反应的复杂性等因素决定了细胞毒性试验中实验方法及实验细胞的多样性。根据生物材料本身的理化特性、植入体内的部位及使用目的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细胞至关重要。以往对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往往着眼于细胞的形态与数量的变化,近几年来研究材料对细胞生长、附着、增殖及代谢方面影响的报道日趋增多,并提出了以有活力的细胞数和细胞生长作为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的观点。通过结合免疫、化学、放射及影像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发展,使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关系,进而阐明材料对细胞的作用机制,是今后细胞培养法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细胞培养 相容性 毒性实验 The Research of Evaluation the Compatibility of Biotic Material in Cell-cultureing Method Liang W eidong Shi Yingkang (Department of Thoracocard iac Surgery,The First University Hospital,West Ch ina University of Med ical Science,Cheng du 610041) Abstract It is quick co nv ienent g o od-r epea ting and cheap tha t ex amining th e bio tic ma teria l's co m-pa tibility thro ug h cell-culturing me tho d,a nd it is mo re and mor e impo r ta nt in ev alua ting the co mpa tibil-ity of bio tic material.The new ma teria l appea ring co ntinously complica ting o f th e par t and aim ma teria l be planted in the intensity of mate rial's toxic effec t the r eactio n's complica tio n o f ma terial and bio tic body,all o f these decide the va riety of ex periment method a nd cells in cell to xicity ex periment.It is ve ry impo r tant that choices the righ t ex periment method and cells a cco rding to the ma terial's charac ter the pa rt and aim the ma terial be pla nted in.The eva luatio n o f biotic ma teria l's co mpa tibility stressed o n the changing o f cell's fo rm a nd qua ntity befo r e.In recent y ears,mo re a nd mo r e repo rts a ppear about mate rial influences the g r ow th.adhesio n pro liferation and metabolizing o f cell,a nd pr esents the point that the eva luation standar d o f bio tic mate rial's co mpa tibility sho uld be set acco rding to the activ e cell's quantity a nd their g r ow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8427153.html, bining many subject's technological dev elo pment,such a s immuno lo gy, ch emistr y,radia tio n and shado wg raphy,th or oughly inquires the changing relatio n o f cell's structure and funtio n,further ly clarifes the material's effect on cell.It is th e dev eloping dir ec tion in the future that e-v aluates the bio tic material's co mpa tibility in cell-culturing m eth od. Key words B io tic mate rial Cell-culturing Compatibility T oxicity ex pe riment 1现在攀钢职工总医院胸外科,攀枝花 617023

生物相容性概念

一、生物相容性概念 1、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杂的生物、物 理、化学反应的一种概念。 2、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研究中始终贯穿的主题。按ISO会议的解释: 生物 相容性是指生命体组织对非活性材料产生反应的一种性能。一般是指材料与宿主之 间的相容性, 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二、生物相容性两大原则 1、生物安全性原则 2、生物功能性原则 三、生物安全性原则 1、生物安全性原则 目的在于消除生物材料对人体器官的破坏性,比如细胞毒性和致癌性 2、生物材料对于宿主是异物.在体内必定会产生某种应答或出现排异现象。生物 材料如果要成功.至少要使发生的反应被宿主接受,不产生有害作用。因此要对生物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即生物学评价。 四、生物功能性准则 1、是指其在特殊应用中“能够激发宿主恰当地应答”的能力。 2、随着对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不仅要对生物材料的毒副作 用要进行评价,还要进一步评价生物材料对生物功能的影响。 五、生物学反应;血液反应、免疫反应、组织反应 1、血液反应 血小板血栓 凝血系统激活 纤溶系统激活 溶血反应 白细胞反应 细胞因子反应 蛋白黏附 2、免疫反应 补体系统激活 体液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反应 3、组织反应 炎症反应 细胞黏附 细胞增值 形成囊膜

细胞质的转变 六、材料反应:物理性质变化、化学性质变化 1、引起生物医用材料变化的因素 生理活动中骨骼、关节、肌肉的力学性动态运动; 细胞生物电、磁场和电解、氧化作用; 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化学和酶催化反应; 细胞黏附吞噬作用; 体液中各种酶、细胞因子、蛋白质、氨基酸、多肽、自由基对材料的生物降解作用。 2、引起生物体反应的因素 材料中残留有毒性的低分子物质; 材料聚合过程残留有毒性、刺激性的单体; 材料及制品在灭菌过程中吸附了化学毒剂和高温引发的裂解产物; 材料和制品的形状、大小、表面光滑程度; 材料的酸碱度 七、生物相容性分类: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一般生物相容性) 1、血液相容性: 材料用于心血管系统与血液直接接触,主要考察与血液的相互作用; 2、组织相容性: 材料与心血管系统外的组织和器官接触,主要考察与组织的相互作用。 3、血液相容性要求: 抗血小板血栓形成; 抗凝血性; 抗溶血性; 抗白细胞减少性; 抗补体系统抗进性; 抗血浆蛋白吸附性; 抗细胞因子吸附性. 4、组织相容性要求 细胞黏附性; 无抑制细胞生长性; 细胞激活性; 抗细胞原生质变化性; 抗炎症性; 无抗原性; 无诱变性; 无致癌性; 无致畸性。 八、1、组织相容性的两个问题:生物医用材料与炎症;生物医用材料与肿瘤。 2、血液相容性的两个问题:生物医用材料与血小板;生物医用材料与补体系统。 九、造成细菌性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02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附件2: 生物相容性研究资料 1.概要 1-1)介绍: 该分析是针对公司的“一次性使用手术巾包”进行的, 我们为研究该产品的是否需要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 1-2)责任: 1.技术经理 -所提供的生物相容性评估政策和目标 -评估生物相容性研究 2. 项目经理 - 生物相容性评估报告的审查和批准 1-3)背景: 关于最终产品,对直接/间接与病人和操作人员接 触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 2. 研究目标、研究标准和方法 根据GB/T16886.1中的方法进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3. 研究分析数据 根据GB/T16886.1标准,生物相容性研究根据下图的方式进行。

根据GB/T16886.1的使用方法和途径,产品供医疗部门手术时一次性使用,根据产品的不同组件,预期与人体接触的情况不一致,主单等手术单供覆盖在患者身体表面,手术洞巾或手术覆膜之上,降低患者皮肤等非手术部位感染源向手术部位移行,防止病人术后创面感染。其中: 主单、中单覆盖于手术台上, 包布用于包裹手术中的患者除创口外的其他需要包裹的部分肢体;器械包布用于手术器械的包裹; 腹部单用于腹部手术覆膜上的覆盖; 开叉单用于需要开叉铺垫的覆盖,例如大腿部的覆盖; 会阴单用于会阴部手术时,铺垫于手术台使用; 臀底单用于铺垫于臀底部手术台用。 手术衣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

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及一次性防护用。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作为垫单或者铺单或者覆盖在洞巾等手术覆膜上使用,不与人体伤口/创口接触;手术衣为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防护使用,不与人体伤口/创口接触。 根据途径选择: 按照人体接触性质分类:产品属于与人体表面接触,皮肤接触的器械。 按照接触时间分类:产品属于短期接触(A):在24小时内一次、多次或者重复使用或接触的器械。 按照GB/T16886.1 生物相容性评价框图,根据GB/T16886.1附录A中表A.1中确定,产品需要进行细胞毒性、刺激和致敏反应三项评价。 据此,产品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要求为: 1、细胞毒性试验:应不大于1级反应。 2、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应无致敏反应。 3、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应无刺激性。 手术衣通过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报告号:wt16080574,检测结果为: 1、细胞毒性:细胞毒性反应分级为0级,结论符合; 2、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无致敏反应,结论符合; 3、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极轻微刺激,结论符合。 手术单(主单、包布、器械包布、中单、治疗巾、

02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附件2: 生物相容性研究资料 1. 概要 1-1) 介绍: 该分析是针对公司的“一次性使用手术巾包”进行的,我们为 研究该产品的是否需要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 1-2) 责任: 1. 技术经理 -所提供的生物相容性评估政策和目标 -评估生物相容性研究 2. 项目经理 -生物相容性评估报告的审查和批准 1-3)背景: 关于最终产品,对直接/间接与病人和操作人员接触的材 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 2. 研究目标、研究标准和方法 根据GB/T16886.1中的方法进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3. 研究分析数据 根据GB/T16886.1标准,生物相容性研究根据下图的方 式进行

根据GB/T16886.1的使用方法和途径,产品供医疗部门 手 术时一次性使用,根据产品的不同组件,预期与人体接触的 情况不一致,主单等手术单供覆盖在患者身体表面,手术洞巾 或手术覆膜之 上,降低患者皮肤等非手术部位感染源向手术部 位移行,防止病人术后创面感染。其中: 主单、中单覆盖于手术台上, 包布用于包裹手术中的患者除创口外的其他需要包裹的部分肢 体;器械包布用于手术器械的包裹; 腹部单用于腹部手术覆膜上的覆盖; 开叉单用于需要开叉铺垫的覆盖,例如大腿部的覆盖; 会阴单用于会阴部手术时,铺垫于手术台使用; 臀底单用于铺垫于臀底部手术台用。 手术衣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 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及一次性防护用。 4 扛需 R 餐 .£ 七>£?*4書目特= 仝須帘童芒_-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生物相容性评价实例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生物相容性评价实 例

5.2生物学评价研究 1、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命体组织对非活性材料产生的一种性能。一般是指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既不引起生物体组织、血液等的不良反应。生物相容性评价最基本内容之一是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是指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下必须对人体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遗传毒性、无致癌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系统无不良反应。 产品1栓塞剂属于6877介入器材,与人体接触,能够在人体内进行降解,对其生物相容性评价依据《GB/T 16886.1-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1部分:风险管理评价与试验》中的内容。产品1栓塞剂生物学评价方法流程如下: 该器械与人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获得材料的识别信息并考虑化学表征材料与市场上器械所用材料相同该材料与市售器械具有相同化学组成制造、灭菌相同、加工助剂不同没有足够的风险评定所需充分的论证和/或临床相关数据根据材料化学性质和接触类别和时间对器械进一步评价进行的生物学评价试验的选择 试验和/或豁免试验的论证进行毒理学风险评定最终评价。2、产品所用材料的描述 产品1栓塞剂是采用明胶与甲醛交联而成,其生产工艺与现在市售的产品2颗粒栓塞剂生产工艺基本一致,经合成(交联)、固化、洗涤、冻干、灭菌而成,产品2颗粒栓塞剂在中国已经有使用数年

的历史,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了医疗器械行业。 经相关文献报道,产品1无全身毒性、无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无慢性毒性[1],植入符合规定[2]、无细胞毒性[3],无刺激性和致敏性[4],组织相容性好等特点。 3、材料表征 3.1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3.1.1 主要材料名称:明胶:由猪皮中含有的胶原蛋白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一种制品。购自温州罗赛洛明胶有限公司,属于药品辅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标准。 3.1.2 加工助剂:甲醛、氢氧化纳、液体石蜡、吐温80。 3.2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3.2.1产品1栓塞剂与市售产品产品2颗粒栓塞剂比较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姓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摘要:聚乳酸由于其突出特点如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且对人无毒等而备受重视,并且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聚乳酸的发展史、现状、性能、优缺点及其等做了简介,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性能;展望 聚乳酸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史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一类生物医用材料。20世纪50年代,由丙交酯(LA)开环聚合制得了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但由于这类脂肪族聚酯对热和水比较敏感,长时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工作者重新研究PLA对水敏感这一特性时,发现聚乳酸适合作为可降解手术缝合线材料。1966年,Kulkarni等提出:低分子量的PLA能够在体内降解,最终的代谢产物是CO2和H2O,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代谢的产物,不会在体内积累,因此PLA在生物体内降解后不会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随后报道了高分子量的PLA 也能在人体内降解,由此引发了以这类材料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开端。 聚乳酸性能、优缺点 PLA的制备以乳酸为原料进行,较为成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乳酸直接缩聚法,另一种是先由乳酸合成丙交酯,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 PLA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分解吸收,强度高、不污染环境,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如:在体内,PLA分解成乳酸,再经 酶的代谢生成CO 2和H 2 O,由人体排出,没有发现严重的急性组织反应和毒性反 应。但PLA仍会导致一些温和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如颧骨固定术后3年产生了无痛的局部肿块,皮下组织出现了缓慢降解的结晶PLLA颗粒引发的噬菌作用,产生组织反应的真正原因没有定论。Sugonuma认为PLA降解所产生的碎片是导致迟发性无菌炎症反应的根本原因。植入部位也决定组织反应类型和强度,皮下植入时炎症发生率较高,在吞噬细胞较少的髓内固定组织反应发生率较低。

生物材料和生物相容性

Biomaterials and Biocompatibility (3 Credits) 生物材料和生物相容性 Objective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general types of materials used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behind tissue response to artificial device implantation. To understand techniques utilized to control the physiologic response to impla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sign strateg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biomaterials. Topics 1.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 (polymers, metals, ceramics, glasses, and nature derived materials) 2.Surface analysis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3.Protein adsorption and cell adhesion 4.Inflammatory host tissue response, foreign body reaction and wound healing 5.Immune response 6.Blood-biomaterial interaction 7.Calcification, tumorgenesis and Infection 8.In vitro and in vivo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9.Biomaterial design strategi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cardiovascular, neurological, drug delivery, etc.) Text/ Reference Temenoff and Mikos, Biomaterials: The intersection of Biology and Materials Science (2008). Buddy Ratner, Biomaterials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in Medicine (2004). Grading Homework30% Quizzes 20% Final Exam 40% Participation10% Total100%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海南大学 《生物医用材料学》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学号:20080W0126 姓名:田新斌 年级:2008级(本科三年级)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实验班) 课程教师:尹学琼王江唐敏 完成日期:2011年 6 月22日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田新斌20080W0126 (海南大学材化学院08级理科实验班,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中青年创伤的增多、疑难疾病患者的增加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生物医用材料在最近十多年发展地异常迅速,而高分子材料由于原料来源广泛、可通过分子设计改变结构、生物活性高、材料的性能多样等优点,成为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的强势代表。但是,生物医用材料要在人体内使用,为了安全性,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就成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包括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两个方面,并简要作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Polymeric bio-materials, Biocompatibility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ged people, injuries of the young and patients with diverse diseases, biomedical materials are extremely rapidly developed in decades, as an aspec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Polymer materials are rich in sources and can be modified by molecular design in structure, biocompatibility and properties, thus becoming the represent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development. However, since the biomedical materials are to be used in human body, biocompatibility of polymer biomedical materials has been brought to a research heat. In this paper, relevent research progresses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bl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tissue biocompatibility. Summary and outlook are also indicated. Keywords:Biomedical materials,Polymeric bio-materials,Biocompatibility,Blood-compatibility,

聚乳酸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聚乳酸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方群 Fangqun 摘要: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的脂 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主要原料乳酸来源于玉米等天然材料,其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对人体高度安全,对环境友好,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药用高分子材料和新型包装材料。本文详述了聚乳酸类材料药物缓释材料及临床应用等药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聚乳酸类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方向,为在克服聚乳酸材料原有缺陷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用途的药学类材料提供有效的资料依据。 关键词:聚乳酸药用高分子材料现状发展趋势 Domestic and overseas study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PolylacticAcid Abstract:Polylacticacid is an aliphaticpolyester with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biodegradeability and bioabsorbability,and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biomaterials.The principalraw material,lacticacid,is derived from cornandother natural materials.It is nonirritating and has nontoxic effects,and is thus safe for humanuse.Because of its biodegradability,it is also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Polylacticacid shows high plasticity and is easy to form,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biomedicalndpackaging material.Finally,we discuss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olylacticacid biodegradable materials.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effective information to help researchers develop new medical materials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limitations of polylacticacid-based materials. Key Words:PolylacticAcid , polymers for pharmaceuticals , Status quo, developing trends 面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符合潮流的生物降解材料作为高科技产品和环保产品正成为一个研发热点。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主要原料乳酸又是可再生资源,其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分解吸收,最终完全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力学强度高,不污染环境,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符合当今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和新型包装材料之一[1]。 1.聚乳酸的基本介绍 1.1聚乳酸的基本性质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生物相容性评价实例

生物学评价研究 1、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命体组织对非活性材料产生的一种性能。一般是指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既不引起生物体组织、血液等的不良反应。生物相容性评价最基本内容之一是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是指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下必须对人体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遗传毒性、无致癌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系统无不良反应。 产品1栓塞剂属于6877介入器材,与人体接触,能够在人体内进行降解,对其生物相容性评价依据《GB/T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1部分:风险管理评价与试验》中的内容。产品1栓塞剂生物学评价方法流程如下: 该器械与人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获得材料的识别信息并考虑化学表征材料与市场上器械所用材料相同该材料与市售器械具有相同化学组成制造、灭菌相同、加工助剂不同没有足够的风险评定所需充分的论证和/或临床相关数据根据材料化学性质和接触类别和时间对器械进一步评价进行的生物学评价试验的选择试验和/或豁免试验的论证进行毒理学风险评定最终评价。 2、产品所用材料的描述 产品1栓塞剂是采用明胶与甲醛交联而成,其生产工艺与现在市售的产品2颗粒栓塞剂生产工艺基本一致,经合成(交联)、固化、洗涤、

冻干、灭菌而成,产品2颗粒栓塞剂在中国已经有使用数年的历史,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了医疗器械行业。 经相关文献报道,产品1无全身毒性、无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无慢性毒性[1],植入符合规定[2]、无细胞毒性[3],无刺激性和致敏性[4],组织相容性好等特点。 3、材料表征 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主要材料名称:明胶:由猪皮中含有的胶原蛋白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一种制品。购自温州罗赛洛明胶有限公司,属于药品辅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标准。 加工助剂:甲醛、氢氧化纳、液体石蜡、吐温80。 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产品1栓塞剂与市售产品产品2颗粒栓塞剂比较

生物医用高分子知识点总结

载体材料 要求 (1)一定机械强度,加工性能 (2)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降解性 (3)根据使用要求,其它一些特殊性能, 例如pH响应性、靶向性等 载体材料分类 根据材料的来源:天然与合成高分子材料 根据材料的降解性能:降解与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根据材料在水中的溶解性:疏水与水溶性高分子材料 根据材料对外界信号响应性:刺激响应与惰性材料 根据材料化学结构分类(以疏水性生物降解材料为例) (1)聚酯:PLGA、PCL、聚碳酸酯等 (2)聚酸酐 (3)聚氨基酸 (4)聚膦腈 (5)聚磷酸脂 典型非生物降解疏水性高分子:聚氨酯 典型疏水性生物降解材料-1. 聚酯 聚(丙交酯-材料,这主要归co-乙交酯)(PLGA)是一类应用最早、最为广泛的合成疏水性生物生物降解聚酯的合成 开环聚合(以聚乳酸PLA的合成为例) 1.分子量可从几千到几百万广泛可调 2.采用手性单体聚合可得到旋光性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可作为骨替代材料 3.其它生物降解聚酯如聚已内酯、聚(三甲基碳酸酯)等均采用类似的合成路线 缩合聚合: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方法,但目前还仅能得到低分子量的产物 生物降解聚酯研究进展: PEG-b-PLA 合成 PEG-b-PLA的性质:温敏性 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 持续释放药物 典型疏水性生物降解材料-2. 聚酸酐类 开环聚合 仅适用于环己二酸酐的聚合,其它环状酸酐例如琥珀酸酐、戊二酸酐由于环较稳定,还不能通过开环聚合得到聚酸酐。 所得聚已二酸酐分子量较低,一般在5,000以下。 熔融缩聚 1.除热不稳定、易成环二酸单体外,其它所有二酸 均可通过这种方法聚合 2. 聚酸酐分子量与二酸结构以及聚合条件有关,单 体柔性越大、真空度越高,聚合物分子量越大 脱三甲基氯硅烷法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和发展趋势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和发展趋势 摘要:生物相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能否大量运用与临床医疗的关键话题,随着 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无论是民众还是医疗领域对生物材料的依赖以及期望 越来越高,而如何能够更大程度的推广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 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是生物材料进入临床运用前的必 要环节,高效的评价方法也有更为大的需要,本文就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方法和发展趋势做出综合论述,旨在推进生物材料的评价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发展前景;趋势 一、生物相容性定义 生物材料是医用临床应用的重要材料之一,而其能否保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的关键就是 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的定义,生物材料的相容性是指材料在生物体内时,材料在处于动态或者静态变化时,生物 体与材料二者之间的反应情况,主要包括材料对生物体的反应和生物体对材料的作用。生物 材料不会导致生物体发生明显的临床反应,并且材料也能够耐受住宿主各系统的作用而保持 相对稳定、不被破坏和排斥的生物学性质,同时生物相容性也并不单纯是指材料本身的性质,而是体现了生物材料与生物体体内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则被称为生物相容性良好。对 于生物材料而言,提前做好材料关于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是生物材料是否能够顺利进入临床试 验运用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而关于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国内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 十分多的相关研究,并且为了提高评价效率而做更为深入地研究,从而逐步倾向于结合现代 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从而实现对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安全性进行准确、高效、客观地评价测验,使评价方法从整体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生物相容性的概念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现在普遍 认为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包括两大原则:其一是“生物安全性”原则,其主要内容就是 确保生物材料有较低的毒性,不能对人体器官产生破坏,比如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刺激性、 致畸性和局部炎症等;其二是“生物功能性”原则,是指要求生物材料在特定的应用中,能够 类似生物体内部的其他器官,可以恰当地激发机体相应的功能。生物相容性的评价主要包括 了一系列体内或者体外的实验来进行,随着科技进步,这个评价标准也逐渐强调了利用现代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来检测生物相容性的必要性。 二、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现阶段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学评价方式通常包括体外和体内两种实验途径。体内 实验则是将生物材料直接与动物体接触,植入动物生物体内,观察植入后生物材料的生物体 周围组织反应的情况,这类实验模拟了人体的生理环境,直接反映了动物体与材料的最终反 应结果状况。体外实验是将材料或其浸提液,在人为制造、培养的体外环境下与细胞或组织 接触,观察生物材料对细胞数量、细胞生长形态及细胞分化的过程反应影响。目前,生物体 体内植入实验仍是评价生物材料相容性关于材料植入生物体体内后所导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主要手段,但是这种实验方法只能对生物材料的相容性最后影响结果做出大体评价,而并 不能实现对反应结果的一些参数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对生物材料相容性的评价结果判断 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戴立亮(20090413310005) 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0901班 摘要医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医用生物材料中的一大类,在现代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常常应用于制作人工脏器以及一些可控药物的载体直接进入人体。对人体来说,植入的材料不管其结构、性质如何,都是外来异物。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一般都会出现排斥现象,这种排斥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1】。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其能否作为合格医用材料的关键因素。所以,目前研究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个热点。本文从概念、进展、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评述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并在最后作出结论和个人观点。 关键词医用高分子材料;外来异物;排斥;生物相容性;合格医用材料 [前言] 古代人已经开始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治病,古埃及人用棉线和马鬃等做伤口缝合线,中国人使用假牙假肢,印第安人用木片修补颅骨。1851年发明天然橡胶的硫化法后,用天然高分子硬胶制作人工牙托和颚骨。1936年邮寄玻璃用于临床。1943年赛璐珞薄膜用于血液透析。1950年后高分子材料大发展。1970年后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开始大量应用【2】。本世纪末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且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越来越高,一些脏器和组织需求量加大,人体自身移植和其他个体移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高分子医用材料制品应用越来越广,前景可观,是各国各地区研究的重点课题。 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具有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的优势。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天然高分子)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而且来源丰富,能够长期保存、种类繁多、性能可变化、范围广,如从坚硬的牙齿和骨头、强韧类似筋腱和指甲,到柔软而富于弹性的肌肉组织、透明角膜和晶状体等,都可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且可以加工成各种复杂形状。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在医用生物材料中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高分子材料在医用中也需要考虑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指合成材料与有机体制和血液之间的适应性。尽管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和陶瓷相比,其结构与性能等方面更接近于天然高分子,但对于肌体来说,这毕竟是异物。生物体与高分子接触时,如果材料生物相容性欠佳,生物体就会显现出排斥异物的本能,会出现发炎、过敏或血凝固等不良现象甚至发生致癌或影响免疫系统等严重后果。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医用中要求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医用材料专题1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

专题、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生物学评价 生物医用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才能被人体接受,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问题在70年代初开始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199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医用装置生物学评价标准(iso 10993-1992)。1997年国内发布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GB/T16886,等同采用了 ISO10993-1992标准。 第一节、生物相容性概念和原理 生物医用材料必须对人体无毒、无致敏、无刺激、无遗传毒性、无致癌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等系统不产生不良反应。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研究设计中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 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细胞、血液接触时,会产生各种反应,(包括宿主反应(即机体生物学反应)和材料反应)。见下图。

材料与机体之间的反应,影响到各自的功能和性质,下图是上表中生物相容性反应的后果。

多数医用材料植入体内以后,物理的化学的性状会变化。引起生物医用材料变化的因素有: (1)生理活动中骨路、关节、肌肉的力学性动态运动; (2)细胞生物电、磁场和电解、氧化作用: (3)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化学和酶催化反应; (4)细胞粘附吞噬作用: (5)体液中各种酶、细胞因子、蛋白质、氨基酸、多肽、自由基对材料的生物降解作用。 另一方面,医用材料植入人体后,机体会发生三种生物学反应:组织反应、血液反应和免疫反应。引起生物体反应的因素有: (1)材料中残留有毒性的低分子物质;

(2)材料聚合过程残留有毒性、刺激性的单体; (3)材料及制品在灭菌过程中吸附了化学毒剂和高温引发的裂解 (4)材料和制品的形状、大小、表面光滑程度 (5)材料的酸碱度。 生物相容性的分类 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分为两类: 若材料用于心血管系统与血液直接接触,主要考察与血液的相互作用,称为血液相容性; 若与心血管系统外的组织和器官接触,主要考察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称为组织相容性或一般生物相容性。 所有医用材料和装置都将首先遇到组织相容性问题(即便是人工心血管系统),所以叫做一般生物相容性。 组织相容性涉及的各种反应在医学上都是比较经典的,反应机理和试验方法比较成熟; 而血液相容性涉及的各种反应比较复杂,很多反应的机理尚不明确。在血液相容性试验方法方面,除溶血试验外,多数尚不成熟,特别是涉及凝血机理中的细胞因子和补体系统方面的分子水平的试验方法还有待研究建立。 下图列出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分类:

生物医用高分子综述

生物医用高分子综述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及应用研究,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种类、特点,论述了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人工脏器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趋势,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综述 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概述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可对有机体组织进行替代、修复与再生,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合成或者天然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组成之一。由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控制而使材料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以满足于不同的需求,耐生物老化,作为长期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和物理易加工成型、机械性能并且原料易得,便于消毒灭菌,因此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已成为生物材料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品种,生物高分子近年来的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应用的有85多个,西方国家消耗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每年以11% ~ 15%的速度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我国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1.1 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分类及其特点 1.1.1生物医用高分子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合成生物材料两类 天然生物材料是指从自然界现有的动、植物体中提取的天然活性高分子,如从各种甲壳类、昆虫类动物体中提取的甲壳质壳聚糖纤维,从海藻植物中提取的海藻酸盐,从桑蚕体内分泌的蚕丝经再生制得的丝素纤维与丝素膜,以及由牛屈肌腱重新组构而成的骨胶原纤维等。这些纤维由于他们来自生物体内且都具有很高的生物功能和很好的生物适应性,在保护伤口、加速创面愈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已引起国内外医务界广泛的关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生物材料仍有着人工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例如:迄今为止再高明的材料学家也做不出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动物牙釉质,能长出色彩斑斓海洋生物、不被海水腐蚀的贝壳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