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摩擦

第二章 摩擦
第二章 摩擦

第二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摩擦的分类。

2.熟悉磨损的过程,会分析不同种类的磨损。

3.掌握润滑和密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磨损及其过程

2. 润滑和密封是难点。

2.1 摩擦与磨损

各类机器在工作时,零件相对运动的接触部分都存在着摩擦,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摩擦不仅消耗能量,而且使零件发生磨损,甚至导致零件失效。据统计,世界上1/3—1/2的能源消耗在摩擦上,而各种机械零件因磨损失效的也占全部失效零件的一半以上。磨损是摩擦的结果,润滑则是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有力措施,这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2.1.1摩擦及其分类

在外力作用下,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两物体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切向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在两物体接触区产生阻碍运动并消耗能量的现象,成为摩擦。摩擦会造成能量损耗和零件磨损,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害的,因此应尽量减少摩擦。但有些情况下却要利用摩擦工作,如带传动,摩擦制动器等。

根据摩擦副表面问的润滑状态将摩擦状态分为四种: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如图所示)

1.干摩擦

如果两物体的滑动表面为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这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的摩擦称为干摩擦。干摩擦状态产生较大的摩擦功耗及严重的磨损,因此应严禁出现这种摩擦。

2.液体摩擦

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油膜(油膜厚度一般在1.5——2μm以上)隔开的摩擦称为液体摩擦,如图所示。

3.边界摩擦

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油膜厚度小于1μm)隔开,使其处于干摩擦与液体摩擦之间的状态,这种摩擦称为边界摩擦,如图所示。

4.混合摩擦

在实践中有很多摩擦副处于干摩擦、液体摩擦与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称为混合摩擦,如图所示。由于液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都必须在一定的润滑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这三种摩擦又分别称为液体润滑、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

2.1.2磨损及其过程

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将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磨损。单位时间内材料的磨损量称为磨损率。磨损量可以用体积、质量或厚度来衡量。

机械零件严重磨损后,将降低机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使机器提早报废。因此,预先考虑

如何避免或减轻磨损,是设计、使用、维护机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另一方面,磨损也并非全都是有害的,工程上常利用磨损的原理来减小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如磨削、研磨、抛光、跑合等。

在机械的正常运转中,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跑合(磨合)磨损阶段

这一阶段中,磨损速度由快变慢,而后逐渐减小到一稳定值。这是由于新加工的零件表面呈尖峰状态,使运转初期摩擦副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小,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较大,因而磨损速度较快,如图中磨损曲线的oa段。

跑合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尖峰逐渐被磨平,磨损速度即逐渐减慢。

2. 稳定磨损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磨损缓慢、磨损率稳定,零件以平稳而缓慢的磨损速度进入零件正常工作阶段,如图中的ab段。这个阶段的长短即代表零件使用寿命的长短,磨损曲线的斜率即为磨损率,斜率愈小磨损率就愈低,零件的使用寿命就愈长。经此磨损阶段后零件进入剧烈磨损阶段。

3. 剧烈磨损阶段

此阶段的特征是磨损速度及磨损率都急剧增大。当工作表面的总磨损量超过机械正常运转要求的某一允许值后,摩擦副的间隙增大,零件的磨损加剧,精度下降,润滑状态恶化,温度升高,从而产生振动、冲击和噪声,导致零件迅速失效,如图中的bc段。

上述磨损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是一般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都存在的。必须指出的是,在跑合阶段结束后应清洗零件,更换润滑油,这样才能正常地进入稳定磨损阶段。

2.1.3磨损分类

按照磨损的机理以及零件表面磨损状态的不同,一般工况下把磨损分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等。

1.磨粒磨损

由于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或从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硬质颗粒,对摩擦表面起到切削或刮擦作用,从而引起表层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这种磨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磨损形式,应设法减轻这种磨损。为减轻磨粒磨损,除注童满足润滑条件外,还应合理地选择摩擦副的材料,降低表面粗糙度值以及加装防护密封装置等。

2.粘着磨损

当摩擦副受到较大正压力作用时,由于表面不平,其顶峰接触点受到高压力作用而产弹、

塑性变形,附在摩擦表面的吸附膜破裂、温升后使金屑的顶峰塑性面牢固地粘着并熔焊在一起,形成冷焊结点。在两摩擦表面相对滑动时,材料便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成为表面凸起,促使摩擦表面进一步磨损。这种由于粘着作用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按程度不同可分为五级:轻微磨损、涂抹、擦伤、撕脱、咬死。如气缸套与活塞环、曲轴与轴瓦、轮齿啮合表面等,皆可能出现不同粘着程度的磨损。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胶合,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如选择异种金属),采用表面处理(如表面热处理、喷镀、化学处理等),限制摩擦表面的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都可减轻粘着磨损。

3.疲劳磨损(点蚀)

两摩擦表面为点或线接触时,由于局部的弹性变形形成了小的接触区。这些小的接触区形成的摩擦副如果受变化接触应力的作用,则在其反复作用下,表层将产生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与相互连接.表层金属脱落,形成许多月牙形的浅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磨损,也称点蚀。

合理地选择材料及材料的硬度(硬度高则抗疲劳磨损能力强),选择粘度高的润滑油,加入极压添加剂及减小摩擦面的粗糙度值等,可以提高抗疲劳磨损的能力。

4.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腐蚀磨损。腐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气蚀磨损等。腐蚀也可以在没有摩擦的条件下形成,这种情况常发生于钢铁类零件,如化工管道、泵类零件、柴油机缸套等。

应该指出的是,实际上大多数磨损是以上述四种磨损形式的复合形式出现的。

2.2润滑

在摩擦副间加入润滑剂,以降低摩擦、减轻磨损,这种措施称为润滑。润滑的主要作用是:(1)减小摩擦系数,提高机械效率;(2)减轻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润滑还可起到冷却、防尘以及吸振等作用。

2.2.1 润滑剂的性能与选择

常用的润滑剂除了润滑油和润滑脂外,还有固体润滑剂(如石墨等)、气体润滑剂(如空气等)。

1.润滑油

润滑油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润滑剂,主要有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等,其中应用最广的为矿物油。

润滑油最重要的一项物理性能指标为粘度,它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粘度的大小表示了液体流动时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粘度愈大,内摩擦阻力就愈大,液体的流动性就愈差。

粘度可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恩氏粘度)等表示。我国的石油产品常用运动粘度来标定。常用润滑油的性能和用途见表

2.润滑脂

润滑脂是在润滑油中加人稠化剂(如钙,钠。锂等金属皂基)而形成的脂状润滑剂.又称为黄油或干油

润滑脂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为滴点、锥入度和耐水性等。

3.固体润滑剂

常用的固体润滑剂有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尼龙、软金属及复合材料。

4.气体润滑剂

空气、氢气、氦气、水蒸气及液态金属蒸汽可作为气体润滑剂。常用的为空气。

2.2.2 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

机械设备的润滑,主要集中在传动件和支承件上。各种零、部件的润滑将在相关各章节中介绍。

2.3 密封装置

在机械设备中,为了使润滑持续、可靠、不漏油,同时为了防止外界脏物进入机体,必须采用相应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密封,即密封后密封件之间固定不动;另一类是动密封,即密封后两密封件之间有相对运动。

固定密封可采用各种垫片,包括金属、非金属垫片以及密封胶等。动密封又分为接触式、非接触式、半接触式密封,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接触式密封,它主要是利用各种密封圈或毡圈密封。各种密封件都已标准化,可查阅手册选取适当的形式。非接触式密封有迷宫式密封、螺旋式密封(将在该动轴承的密封中论述等,半接触式密封有活塞环密封、机械密封等,其结构较复杂,主要用于重要部件的密封。

滚动轴承的密封

在一般常用的机械中,用得较多的密封装置是密封圈和填料。密封圈有各种型式,有带骨架的和不带骨架的,有普通型和双口型等,应根据使用条件查阅手册进行选择。密封圈也可作防尘密封件使用,但粉尘严重时,应使用专门的防尘密封圈。采用脂润滑时,可使用毡圈密封。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一、本节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2.探究实验: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科学世界:摩擦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 二、本节教材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性,虽然摩擦现象我们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我们却并不熟悉,这留给我们一定的探究空间。二是实用性,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在讲述摩擦力时,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在教学中可以作适当的补充,使学生有 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学生现状分析】 一、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 二、学生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知识。 三、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有关这方面的生活体验。 【设计理念】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并通过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章2摩擦力课时作业(2)

第三章2摩擦力课时作业(2) 等级考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物体A和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关 于物体A是否受摩擦力作用及物体A受的摩擦力方 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物体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乙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C.丙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D.丁图中物体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2.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静摩擦力”的大小。 当重物连同盘的总重力为2 N时,弹簧测力计显示 拉力示数为8 N。现往盘中加砝码,当盘与砝码总 重力为12 N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A.12 N B.8 N C.4 N D.20 N 3.(多选)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 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 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 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 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 不相同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关 系时,当以F=4N的拉力拉木板B向左匀速运动时, 木块A静止且轻质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N。假设木 块A与木板B、木板B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 等,则木块A与木板B的质量之比m A∶m B为( ) A.1 B. 2 1 C. 3 1 D. 4 1 5.滑块A和B叠放在传送带上,A被细线连于墙上。 如果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滑块A和B都相对地面静 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B.A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C.传送带的转速变成原来的两倍,A受到的摩擦力 也变成原来的两倍 D.无论传送带的转速是多少,B都不受摩擦力 6.如图所示,杆的上端用细绳吊在天花板上的O点, 下端放在水平面上,且杆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 对杆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的是( ) 7.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块被竖直的木板夹住保 持静止状态,设每一木块的重力为100N,则两木块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A.100N B.50N C.10N D.0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 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 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处于静 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 A.μ2mg B.μ1(m+M)g B. C.μ1mg D.μ2mg+μ1Mg 实验次数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 1静止0.4 2静止0.6 3直线加速0.7 4匀速直线0.5 5直线减速0.3

第2课时摩擦力汇总

第2课时摩擦力 1.[对摩擦力的理解]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 C.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 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 答案BC 3.[关于摩擦力的计算]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1所示.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μF B.μF+G 图1 C.G D.F2+G2 答案AC 4.[静摩擦力的判断]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质量为0.6 kg,弹簧秤读数为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小为0.4 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 ()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B.A所受合力增大 C.A仍静止不动 D.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答案C图2 5.[利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分析图3中各种情况下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图3 答案(a)A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b)A受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c)A受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 (d)酒瓶A受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e)A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考点一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例1(2011·天津·2)如图4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图4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答案 A 突破训练1如图5所示,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力的大小满足F2=2F1=2F.物体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C间的摩擦力大小 图5为F f1,物体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2,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3,则() A.F f1=F,F f2=F,F f3=0 B.F f1=0,F f2=F,F f3=F C.F f1=F,F f2=0,F f3=0 D.F f1=0,F f2=F,F f3=2F 考点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例2如图6所示,人重600 N,木块A重400 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 (1)人对绳的拉力大小;图6 (2)人脚对A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100 N(2)100 N方向水平向右 突破训练2如图7所示,质量为m 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 质量为m 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 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 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图7 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A.0.3 B.0.4 C.0.5 D.0.6

(完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接触面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3.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 C.增大物体间的压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D.常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5.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6.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B.两个物体之间若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7.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 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 8.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关于前轮和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八年级物理下册达标测试题8.3摩擦力第2课时.doc

1.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 _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 __的条件可知,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______的大小相等,因此可间接地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摩擦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或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有益摩擦,有时需要减小有害摩擦,下列叙述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 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 B 旱冰场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C 自行车的转动部位要经常加一些润滑油 D 行礼包的包底上装有四个小轮 3.如图8-3-3,冰壶比赛时由于运动员既要滑行,又要在刷冰时用力蹬地,滑行脚和蹬冰脚需要分别穿上塑料底和橡胶鞋。其中,蹬冰脚穿橡胶底鞋是为了接触在面 的粗糙程度,使摩擦力 _____ 。(均填“大” “减 少” ) 4.拔河比赛中,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沙子,这是因为比较新的球鞋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_____________,而地面上的沙子能_________而减小摩擦 5.如图8-3-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图8-3-3 轮滑鞋装有滚轮 A B C D 旅游鞋底有凹凸的花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防滑地砖表面做得较粗 图8-3-4

6.、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二、提高能力 7.如图8-3-5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5kg,用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的说法哪种正确:() A.物体受到向左49N的摩擦力 B.物体受到向左10N的摩擦力 C.物体受到向右10N的摩擦力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零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1)他们利用图8-3-6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来源:学§科§网] 图8-3-5 图8-3-6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奥利给加油吧同学们一给我里giao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过探究实验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

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通过改变摩擦力的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和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引入:现在我们进行一项有趣的比赛,同学们推荐我们班力气最小的女同学和力气最大的男同学进行比赛。(学生推荐后)请两位选手登场,讲台上有一个橡胶棒(一端涂有香油),请两位选手用手向相反的方向拉棒的两端(男生手握涂有香油的一段),看谁的“力气大”,能将橡胶棒从对手中抢过来。待女生轻松夺取橡胶棒后,教师接着问:是男生力气没有女生大吗?是谁帮助女生获得胜利的,不是别人,也不是她自己,而是摩擦力。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摩擦力。(展示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一开始,老师创设了比赛情境,从生活现象引入,巧用趣味比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激奋的学习状态。 任务一: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定)第6节摩擦力(第2课时)

第6节摩擦力(第2课时) 本课时设计者:斜桥中学彭志刚学习目标视窗 1.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3.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 【课前预习题】 1.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摩擦力,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可以通过增大 或增大来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一是减少,二是使接触面更,也可以用来减少有害摩擦。 2.在拔河比赛中,指导教师要求学生穿的运动鞋的鞋底花纹要深,拔河时手要使劲握住绳子,前者是通过的方法增大摩擦;后者是通过的方法增大摩擦。 3.海宁市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4.很多同学家中都有老虎钳,如图所示,它能轻易地剪断坚硬的物 体,为便于使用,手柄上裹有橡胶套,橡胶套手握的部分表面做得 比较粗糙从而(填“增大”或“减小”)摩擦;长期不 用的老虎钳往往转动不灵活,这时只需在转轴处加点就 可使它减小摩擦灵活转动。 【课中例析题】 知识点1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例1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考点】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解析】解析: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A不合题意;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B不合题意;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不合题意;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D符合题意,选D。 【参考答案】D 针对训练1: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运动都不能缺少的“镁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体操运动员在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镁粉”,其目的是() A.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 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 C.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 D.上述各种功能都具有 【参考答案】D 知识点2 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练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练习题含答案 1.在如图所示的水泥路面上,人们做出了一道道凹痕。对于通过的汽车,它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增大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减小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增大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D.减小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2.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3.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四个猜想.根据你对本实验的探究,发现其中与实验结论不相符合的是() A.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变小 C.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D.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有关 4.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5.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摩擦力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6.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 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轮胎上刻 有花纹,是通过来增大摩擦的: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来增大摩擦的;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装有钢球或钢柱,是通过来减小摩擦的。 8..小红用15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3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若小红改用20N的水平推力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9.如图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左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

研究摩擦力说课稿

研究摩擦力说课稿 研究摩擦力说课稿 1.说教材 “研究摩擦力”是粤教版高一物理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力的基本知识,它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所以本章知识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内容放在学习了弹力之后,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见的三种力之一,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下面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学习。此外,摩擦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本节的知识与初中的相关知识相衔接,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阶;特点之二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三是,先研究比较形象的滑动摩擦力,后研究较抽象的静摩擦力,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 2。说目标 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应用公式f=N解决实际

问题。 3.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及其与N和有关。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⑶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思想。 3.说重点难点 如果能抓住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从而判别摩擦力的类型和方向,也就把握了本节课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会应用公式f=N解决实际问题。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易接受相对形象的滑动摩擦力,而对相对抽象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点的突破着重介绍“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则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相对运动,那么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不难判断了。 (2)教学难点: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 4。说教法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感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导学生分析其规律和区别,使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另外做演示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发现f=N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第2课时课后作业苏科版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第2课时)课后作业 班级姓名 1.在横线上写出下列情况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摩擦力。 (1)用手拿茶杯喝水,手与杯之间的摩擦力是; (2)中学生穿旱冰鞋在练习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3)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力是; (4)拖地时,拖把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5)皮带传送带上的货物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是; (6)用卷笔刀旋削铅笔时,铅笔与卷笔刀孔间的摩擦力是。 2.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 B.机械运转时轴承与滚珠间的摩擦 C.拿东西时手与物品间的摩擦 D.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3.在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圆环运动时,手握单杠又不能握得太紧,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C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4.下列各种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 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不动是因为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滚动摩擦力一定小于滑动摩擦力 D.穿冰刀鞋溜冰时,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 6.小明用手握住一个空啤酒瓶,瓶身保持竖直,增大握力,则摩擦力;若在瓶中加水,则摩擦力(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图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3.3摩擦力学案

§3.3摩擦力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 2.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4.了解动摩擦因数μ的决定因素,并能进行相关的运算。 导学任务 1、摩擦力:摩擦力是指 ,当它们发生 或 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 的力。 2、滑动摩擦力 (1)定义: 思考:在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中涉及哪两个物体?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 (弹力); ②接触面 ; ③两物体间发生 。 例题1:下面图中A 物体是否受滑动摩擦力: 墙面竖直粗糙,物块A 由静止释放沿墙壁下滑 A 不动,把纸向右水平抽出 例题2:关于弹力与摩擦力,辨析下列说法 A 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B 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C 没有弹力一定没有摩擦力 D 有弹力也不一定有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 并且跟物体的 方向 。 思考1: 1,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和滑动摩擦力方向有什么联系? 2,“相对运动”等于“运动”吗? 3,讨论下图中A 物体滑动摩擦力方向(接触面粗糙) (1)若V1=V2, (2)若V1>V2,滑动摩擦力方向 与运动方向 是物体运动的 力 (3)若V1<V2,滑动摩擦力方向 与运动方向 是物体运动的 力 纸 斜面光滑 A V 1 V 2 A A A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表达式: 理解:F N : u : 无单位 ,u=N u F F 能不能说u 与Fu 成正比,与F N 成反比? u 与物体的 和 有关, 与物体的 , , 无关。 例题3:见课本补充一问(2)若马拉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拉力变为600N ,雪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少? 3.静摩擦力 (1)定义: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 (弹力); ②接触面 ; ③两物体间有 。 (3)静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沿着 并且跟物体的 方向 。 思考2:1.怎样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和它的方向?你有什么方法?请举例说明。 2.你能不能分析下面运动中静摩擦力的方向: (1)走路时人的脚受到的静摩擦力(2)骑车时,前后轮受到的静摩擦力(3)传送带和主动轮,从动轮边缘受到的静摩擦力。 练习:分析A,B 受到的摩擦力 A A A A B B B B A,B 均静止 A,B 一起匀速向右运动 (4)静摩擦力的大小 1) 静摩擦力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2) 最大静摩擦力: 3)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三者有什么联系?请画出摩擦力随外力变化的图 像。 F 例题:右图中物体静止在墙面上,把力F 增大到2F 。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变化? F F 从 0开始增大,体会F f 的变化,画出F f -F 图像

第二章 第2讲 摩擦力

第2讲摩擦力 一、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1.两种摩擦力的比较 名称 项目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 ②接触处有压力 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①接触面粗糙 ②接触处有压力 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0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答案 B 解析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A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B错误;运动的物体间可能有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例如,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C正确;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D正确. 1.假设法 2.运动状态法 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及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及方向. 例1(多选)(2019·福建宁德市5月质检)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如图1所示.则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 图1 A.镇纸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毛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白纸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桌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高中物理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教案 粤教版必修1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初中对摩擦力的描述: ①.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 有关, 越大摩擦力越大。 ②.大小跟接触面的 有关,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 定义:两个 的物体有 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 μ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F N 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压力(正压力) 练习,请判断下列各图中物体的重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上正压力大小相等 由此可知接触面上的正压力大小 (填入“一定”或“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 相反,与接触面相切。 滑动摩擦力阻碍 。 二,静摩擦力 定义:当物体具有 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接触面 ②相互接触且挤压( ) ③双方有 2.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 相反,与接触面相切。阻碍 。 3.静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轻轻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 ,逐渐增大拉力,直到木快运动为止,观察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将次过程中几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中。并回答问题。 V V 如果接触面光滑物体会怎样? 物体A 为什么没有滑下来? F V

①不用外力拉,木块A 是否受到摩擦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②用弹簧测力计轻轻拉木块,木块没动,木块是否受到摩擦力作用?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如何?你的理论依据呢? ③木块被拉动后,是否还受摩擦力作用?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如何? 结论:静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等于 。 4.最大静摩擦力(f max ):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范围: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简便处理时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例题:一个重6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190N 的水平推力,若移动后只需要180N 的水平推力既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那么 (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多大? (2)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有多大? (3)当用250N 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 作业:P 581(课本上)、P 748(练习本上) 实验次数 木块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 静止 2 静止 3 静止 4 刚被拉动

相互作用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摩擦力 受力分析

第二课时:摩擦力 受力分析 知识要点梳理 (1)、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 ;②两物体间存在 ; (2)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2.方向:(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和 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 相同。 (2 3.大小:(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是指 ,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式中的 μ被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由 决定。 (2)静摩擦力的大小除最大静摩擦力以外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 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 比;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计算 要点精析 1.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计算 【例1】(2002·江苏)如图所示,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 A .f 1=5N ,f 2=0,f 3=5N B .f 1=5N ,f 2=5N ,f 3=0 C .f 1=0,f 2=5N ,f 3=5N D .f 1=0,f 2=10N ,f 3=5N 【例2】(2005·天津理综)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 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 ( ) A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 .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 .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 =α,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 是垂直于斜面BC 的推力,物块沿墙面匀速下滑,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 ) A .αsin F mg + B .αsin F mg - C .mg μ D . cos F (2)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4.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A .2 B .3 C .4 D . 5 【例5】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 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B 、C 的质量分别为M 、m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下滑。B 的上表面保持水平,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⑴当B 、C 共同匀速下滑;⑵当B 、C 共同加速下滑时,分别求B 、C 所受的各力。 例6.如图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F 推重量为G 的木块沿天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C

摩擦力学案

摩擦力 7-5-1 新授课 2 关丽 裴永星 栗忠伟 3.10 学习目标 〉〉〉〉〉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 3.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以及静摩擦;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预习导学 〉〉〉〉〉 1.搓搓手、蹭脚时,手脚感觉到吃力吗 . 2.比较上面几种现象其共同特点是; 3. 叫滑动摩擦力。 4.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根据生活经验讨论回答课本17页中的三个问题: 猜想: (2)阅读教材19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 叫静摩擦. 2. 叫滚动摩擦 5.阅读教材20页,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除课本之外再举一个增大摩擦的例子: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除课本之外再举一个减小摩擦的例子: 合作研讨 一、(首先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做 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即等于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f1.记在表格里。 3.将一个 ,两个砝码分别放在木块上,增大压力,分别重复上述过程,分别读出拉力F2、 F3即摩擦力f2,f3.记在表格里 结论: 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 2. 结论: 三、(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1. 2. 结论: 综合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拉力改变摩擦力变吗? 四、1.探究静摩擦大小: 2.对前面所学各种摩擦进行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3阅读教材21页《发展空间》内容,感受摩擦力的大小。 想想这是为什么,写出你的观点: 跟踪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尖子生特优培训课件创新精题: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

特优培训课时作业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 【知识点一摩擦力】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木块一定不受摩擦力的是() 2.如右上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 3.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N。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探究木块的______的关系(选填序号)。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 【知识点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4.如图的各种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5.如图所示,爷爷推箱子感到吃力。聪明的芳芳在爷爷推的箱子下面撒一些圆形的砂子后,爷爷感 觉轻松多了。这是因为压力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滚动摩擦要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 【能力提升精练】 6.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 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 7.小明观察如图的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图丙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8.请在图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9.试着用摩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如图所示漫画《不公平的拔河》中左侧同学们的疑问。 【中考模拟演练】 10.在下列事物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夹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 C.机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 B.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 D.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擦 11.如右图,小明用4N的力把重2N的粉笔擦压在竖直黑板上静止,压力方向 沿水平方向向左。此过程粉笔擦羊毛面和黑板接触,羊毛面比背面木壳 粗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板对粉笔擦的摩擦力为4N B.压力保持不变,若木壳掉一小块,则黑板对粉笔擦的摩擦力不变 C.改用木壳与黑板接触,其他条件不变,则黑板对粉笔擦的摩擦力将减小 D.若压力增大到6N,黑板对粉笔擦的摩擦力不变 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吴有如下猜想:

8.3摩擦力 导学案

8.3摩擦力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 知识点1:摩擦力 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并举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 探究活动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探究活动2: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结论: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 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一是两个物体 ; 二是两个物体表面要 , (填粗糙或光滑);三是一个物体要在另一个物体上 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总是 。 例1: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_______(“左”或“右”)。 知识点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原理】 【实验方法】 【提出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长木板、砝码、棉布、毛巾等. 思考: 1.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怎样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 (1)怎样改变木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怎样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 4.把棉布换成毛巾表面,重复步骤3的操作. 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 拉动木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基础知识篇 第三章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同步练测 粤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基础知识篇 第三章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同步练测 粤 教版必修1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60分) 1.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C .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压力的方向垂直 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运动的物体,压力大的,所受滑动摩擦力也大 B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 A .与压力成正比 B .等于水平拉力 C .小于滑动摩擦力 D .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 .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 .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 .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5.如图1,木块质量为m ,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 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推力F 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 B .推力F 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 1/2 C .推力F 始终是μmg D .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 6.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F N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 成正比,f 越大,μ越大 B .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 成反比,F N 越大,μ越小 C .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 成正比,与正压力F N 成反比 D .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的情况及材料决定 7.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 B. C. D. 8. 如图 2所示,一物体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质量为10 kg ,它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0 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A .0 N B .20 N ,水平向右 C .40 N ,水平向右 D .20 N ,水平向左 图2 9. 如图3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 N ,F 2=2 N ,若撤去力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 A .8 N ,方向向右 B .6 N ,方向向右 C .2 N ,方向向右 D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