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的由来和演变

美国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的由来和演变
美国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的由来和演变

早期

电影是艺术还是工业产品?这是倍受争论的话题。假如是工业产品,电影就要受到质量检查,即审查;假如是艺术,那么根据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规定的言论自由原则,法律无权干涉电影创作。

191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判决:电影属於工业产品,这为日后审查制度的确定确立了法理依据。

二十年代末发生的大萧条使人们收入锐减,观影次数减低。另一方面,当时中产阶级已经纷纷搬往郊区,但很多影院仍然留在城里,票房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招揽观众,性爱成为电影的热门内容,有关“失足妇女”题材的影片应运而生。虽然影

片总是以其从良或毁灭为结尾,但更令观众津津乐道的无疑是有关失足的描述,如卖淫和婚外恋。

银幕上日渐大胆的性爱表达引起了保守人士──尤其是教会──的不满。一些州通

过立法颁布了电影审查法律,而且各有不同(类似于今天的同性婚姻),比如一州规定接吻镜头不许超过五秒,另一州规定不许超过三秒,於是同一部影片在各州放映时,需要提供不同版本,令电影公司穷于应付。更棘手的是,假如规定涉及到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恋等“不伦行为”时,这些情节往往内含在故事里,根本无法通过

裁减胶片制作出“洁本”。

电影公司於是决定采取自律,於三十年代初推出《海斯规则》,取名自当时负责起草和颁布该规则的人士威尔·海斯。《海斯规则》规定电影中不许出现同性恋、跨

种族伴侣和毒品使用等镜头和内容。需要指明的是,《海斯规则》不是政府颁布的法律,而是电影界的行业自律规则。虽然它对电影创作造成了极大限制,因此一直受到电影界的诟病,但它同时也说服了各州停止自行其是的有关电影审查的立法,这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海斯规则》的成功实施也与当时的电影体制有关。当时各大电影公司掌管各地影院,这种经营方式被称为“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比如米高梅和联

艺都有自己的影院,或者华纳与哥伦比亚联合开办影院,但只放这两家公司的影片,等等。一些小公司创作时也必须遵守《海斯规则》,其影片才能被这些大公司所属的影院接受而上映。不符合《海斯规则》的影片自然就无缘市场,比如1947年的《焰火》被称为美国第一部同性恋主题的影片,现在已成为经典,但当时只是作为地下影片供相识者私下观赏。

五十年代

194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判决:“垂直整合”违反了反垄断法。这意味著电

影院开始脱离电影公司,可以自主选择上映的影片。艺术影院随即出现,当时以放映欧洲影片为主。欧洲影片里性爱镜头的尺度较大,人们趋之若鹜。与此同时,电视开始兴起,对电影构成威胁。如何应对这些竞争?美国电影再次打出性爱招牌,而这就需要突破《海斯规则》。1951年,根据同性恋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话剧

改编的同名电影《欲望号街车》同时打出多个“擦边球”,比如费雯丽饰演的“滥

货”虽然臭名昭著却仍然自视高贵,马龙·白兰度频频表现出汹涌男色,令其妻不能

自制,等等。尽管如此,该片还是隐去了故事里的同性恋背景,虽万不得已,但不

能不说是个遗憾。

1952年,美国联邦法院做出判决:电影是艺术,应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这意味著

对同性恋内容的解禁指日可待。1959年,田纳西·威廉斯的《去年夏天,突然……》

被搬上银幕时,同性恋人物首度登场,但只以背影和身体下部出现。同一年发行的

《爱得过火》被称为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对同性恋表示理解和友好的影片,虽

然当时该片未能通过《海斯规则》的审查,但由於玛丽莲·梦露领衔主演,加上好

评如潮,各地影院仍然竞相上映,不仅票房飘红,还获得奥斯卡青睐。

六十年代

艺术影院的出现还催生了美国的独立电影。一些电影工作者更注重个人表达,而非

票房。他们开始脱离大电影公司,开始拍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影片,这些电影并

不以迎合主流观众为目的──这就是美国独立电影的开始。后来很多同性恋影片就

属於独立电影,比如李安的《断背山》。也有一些业余爱好者加入到独立制作的队

伍中,比如已经成为好莱坞一线导演的昆顿·塔伦提诺原先是录像店里的店员,其

所有的电影教育都来自观看录像带(这番经历颇类似于中国花样滑冰的起步)。

六十年代的另一变化就是成人影院的出现。安迪·沃霍创作的带有同性恋人物的影

片都选择在成人影院上映。七十年代,酷儿导演约翰·沃特斯的《粉红的火烈鸟》

和《女性烦恼》等片的上映亦是如此。

1968年,《海斯规则》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分级制度,即我们现在所知的

G、PG、R和X级别(后来增设PG13)。1969年的《午夜牛郎》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X级电影。分级主要根据影片在性和暴力方面的内容和镜头而定:

G(普遍级):人人可观看

PG(保护级):儿童由家长陪同可看

PG13(辅导级):6-13岁由家长陪同可看

R(限制级):13-17岁由家长陪同可看

X(成人级):18岁以下禁止观看

由於X级一词引起版权纠纷,后来被NC-17所代替。1990年,《亨利与琼》成为第一

部NC-17影片,主要原因是里面有大量的女同性爱镜头。李安的《色戒》在美国上映时,也被列NC-17级。

与《海斯规则》不同的是,分级制度不再限制电影创作者的自由,但对电影的发行

会有影响,创作者往往对此会有所斟酌,比如性和暴力一向被视为卖点,但暑期大

片一般面向青少年,那么在性和暴力方面的镜头会比较收敛,因为一部影片被列为

PG13还是被列为R,其票房可能会有几千万美元之差距。

各国电影分级制度

各国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可见,电影的分级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但是有时候,在商业利益面前,电影分级制度无能为力。很多片商不顾电影分级制度,一昧向青少年观众推销暴力`色情电影。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十:王晶

王晶:“拿来主义”的商业创作 王晶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香港最重要的商业片导演之一。王晶本人在片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深谙香港观众的观影心理,熟透商业电影规律,他的影片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纯粹而鲜明的商业美学指向。甚至他拍电影不为叫好,只为赚钱,他需要的是能吸引住观众眼球,以观众需求为第一要素。其中虽有对经典和流行的嘲弄,但社会讽刺意味大为减弱,且取材和表现手法上更偏于俗。王晶这一时期执导了许多周星驰主演的“无厘头”喜剧片。在这些影片中,周星驰大牌明星的光环尽管遮住了幕后的王晶,但周星驰电影中“无厘头”风格的形成亦有王晶的贡献。1996年之后,王晶不再满足于仅担任导演角色,开始往监制和制片人的方向发展。和其他强势电影人一样,王晶监制的影片一般也主要由他操控,亦属于王晶电影。 将各类商业类型元素集于一身、形成高密度噱头的杂烩式风格,是王晶电影的首要特色。在王晶电影中,往往集中了动作、喜剧、悬疑、情感、传记、色情等多种类型元素,且将各种元素推向极致;此外,叙事情节点密集,“是集体创作剧本的典型,噱头层出不穷,开场即叫人喘不过气,60秒钟内若非出现笑料,便有追逐或悬疑场面”[1]。其中各种胡闹元素穿插的搞笑手段、赌术、骗术特别是色情和人体排泄物等是其营造噱头的主要部分,其《鼠胆龙威》(1995/新峰,导演:王晶,主演:李连杰、张学友)便是这种杂烩风格的最佳体现。该片有元奎极之生动的动作设计,有如泉涌现的笑料,有不讲章法的调子极转弯,也有屎尿及色情笑话,如酒店大堂里守卫大开杀戒的一场,一个重伤男人

爬到龙威藏身之处,龙威吓得半死,男人却死命抓住龙威的那话儿,求他相助。王晶电影的这种杂烩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后现代主义电影中的“拼贴”特色。然而,纵观其影片,剧作结构则几乎全为传统的戏剧式结构,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王晶只不过是“把由来已久的片段式结构发挥到喧哗的极致……彻头彻尾是用最传统的方法,把流行电影传统翻新,使之重现生气”。[2]他将繁荣时期香港电影各种类型元素集于一体的手法,从某种程度上可称得上对香港商业电影成就的完美总结。 王晶电影的第二个特色表现为“拿来主义”式的模仿,也是其标志性特色。对经典的电影桥段进行跟风、模仿,在香港影坛来说早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特别是当某一类型的影片卖座时,大家群起而跟之,直到将这类影片拍滥。作为商业导演的王晶,同样也会跟风、模仿。但王晶毕竟不是平庸之辈,他深知“像我者死,似我者生”的道理,在模仿与跟风时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即不是完全的照搬,而是在拿来的同时,再进行适合自身特色的美学改造,“创新”与“跟风”双管齐下,取得了明显效果。如《鼠胆龙威》有好莱坞影片《虎胆龙威》的很多影子,由于香港影片的投资规模和特技技术都不能跟好莱坞比,王晶就把重头戏放在擅长的武打场面,在此基础上加适量的爆炸场景,既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又兼顾了影片的可观赏性。稍后,在《无间道》(2003)震撼香江,抗起救市之大任时,王晶用《无间道》中男女一号之外的原班人马,写就一部《黑白森林》(2003/中国星、市委,编剧:王晶,导演:王晶、麦子善,主演:黄秋生、刘青云),其跟风之快,改编之妙,令观众咋舌。但和当时风头强劲的《无间道》不同,王晶作品依然固守了他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 摘要 电影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而“美国梦”是美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它渗透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虽然美国电影有着丰富的题材,但是毫无疑问美国梦是一个主要题材。本文从电影的角度分析美国梦这个核心价值观在影响美国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本文会介绍美国梦的含义以及它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沿革,着重介绍美国梦的成功影响和消极影响,从美国电影看电影的价值以及当今国产电影的痛点。 关键词:美国梦美国电影种族歧视勤奋拜金主义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美国梦的含义: (3) 二.美国梦形成的原因 (3) 三.美国梦的历史沿革 (3) 四.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成:积极影响 (4) 五.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败:消极影响 (5) 六.从美国电影看电影的价值和国产电影的痛点 (6) 参考文献 (6)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 一.美国梦的含义: 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 为显着特征。○1 二.美国梦形成的原因 1620年的《“五月花号”公约》,奠定了美国法治的基础,勾勒出立法的总体框架,这是美国梦的启蒙。1776年《独立宣言》是美国梦的根基,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梦的象征。“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句话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来到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独立宣言》之后制定的宪法等各种法律为美国梦 提供了法治保障,法治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2 三.美国梦的历史沿革 原始淘金梦 这时候的美国梦使欧洲移民的梦,这个美梦背后也是血淋淋的,大量被屠杀的印第安人,从非洲劫掠来的黑奴,西进掘金的华人苦工。电影《西部往事》就是讲述这样的故事。 个人成功梦 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出现了大分工,每个人成功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时候美国梦被高度强调,很多的人在这时候都实现了功成名就。比如《阿甘正传》,讲述的就是一个有智障的儿童如何成功的故事。 投资移民梦 美国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它成为渴望成功的人的天堂,许多外国人移民到美国。许多人为美国绿卡争得头破血流。

审查制度下的中国影视剧

审查制度下的中国影视剧 努雷·维塔奇 2015年01月05日 几年前,一位中国电影导演在看了我的一部侦探小说后给我打电话。“你能帮我写一个罪案故事的剧本吗?”他问。“有点棘手的是故事要发生在北京,所以不能涉及犯罪。” 欢迎来到中国编剧的世界,这里的罪案故事是没有犯罪的,鬼故事没有鬼,坏政客不能做坏事。 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电影工业,以及世界第二大的电影票房,但在那里发行的中国电影,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很少能看到:一旦你见过杂技演员般的英雄单枪匹马杀死一个排的敌人,你这辈子就不会再想看另一部了。这样的境况,你应该去怪中国的电影审查规则,以及中国政府对其国家形象的描绘的极度敏感。 任何人想要在中国拍电影,首先要把剧情提交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个机构负责管理政府的媒体,但它最出名(也最让人害怕)的是作为审查委员会的一面。一旦涉及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方的机构,包括香港合伙人,就需要上交完整的剧本,以供审查。剧本经核准后就不能改动了,也就是说演员和导演在拍摄期间一定要忍住,不能即兴发挥。 这家机构会不定期宣布哪些东西是需要避免的。性爱场面或“过分表现酗酒、吸烟及其他陋习”是不能接受的。“宣扬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

被禁止的;同样也不能“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间,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有时候审查委员会否决一个故事情节的理由是“不科学”,因为包含了时间旅行。它还禁止“违背历史史实”,在中国,这时常意味着禁止呈现史实。 反面人物的民族特征也是个重要问题。“如果涉及国际犯罪,坏人一定不能是华人,”一位有25年经验的香港编剧说。(由于担心被封杀,他要求在本文中匿名。)此外,犯罪一定不能在中国境内发起,仿佛这片土地不知怎地就做到了一尘不染。所有穿制服的人物必须是好人。政府工作人员一定不能腐败。中国也是没有妓女的。 拿到广电总局的许可证只是第一关。如果主人公是个和尚,或者故事设定在一座庙或教堂里,剧本还必须通过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审核。如果是一部间谍片,需要送交国家安全机构审查。警匪片需要经过警方的所谓宣传局审核。 鬼故事会招惹一些荒唐的事情。2006年春,张牧野的网络小说《鬼吹灯》大获成功,读者数以百万计。坊间热切谈论着获得发行的一个版本,还有跨国合作的电影剧本改编。而后计划就搁浅了。政府认可的纸质版删去了一切涉及超自然的内容,拍电影的计划也随之化为乌有。 在今天,香港电影有至少一半是和大陆的机构合拍的,香港编剧也需要接受北京的规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拍武侠片,或者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故事,”那位香港编剧说。他说的是,要想展现中国大陆的阴暗面,必须是1949年共产党革命以前——但要注意不能把那个时代描绘成一个黄金时代,因为那样你可能无法过审。 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写出好故事吗?很难。有些机智的编剧做到了:有位导演成功地让一部发生在香港的警匪片通过审查,原因是他称故事发生在1997年以前,当时香港还处在邪恶的英国人统治之下。 审查规则很多时候是会扼杀创造力的。2002年的港片《无间道》讲了一个黑社会成员打入警队作卧底的动人故事,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拿了四项奥斯卡,包括最佳改编剧本奖。在原片中,黑帮的反英雄人物杀死了本帮派的人,最终避免了身份暴露。他在继续卧底,还是假戏真做,成了他假扮的那个顶尖警察?中国重拍的版本结局则很愚蠢:在指责他是奸细的警官们面前,他乖乖地缴械投降了。 我和那位中国导演合作的罪案故事,经过了多次修改。最终变成了一个毫无说服力的故事,讲一个意大利商人来到北京,盗窃了大量艺术珍宝后逃离,但英明神武的华裔侦探盯上了他。剧本没有投拍,我松了口气。 这个问题还会继续存在。据中国国有新闻机构新华社报道,态度强硬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0月的一个作家论坛上说,“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浅谈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现状和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3461429.html, 浅谈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现状和难题 作者:张旭婷 来源:《商情》2020年第35期 【摘要】相比于好莱坞的科幻片凭借着精良的制作和强大的视觉冲击日益风靡全球,成为全球票房的最大赢家,中国的科幻电影却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电影产业的短板。文章望通过对中国科幻片发展现状的梳理以及和好莱坞科幻电影产业对比,找出中国科幻电影稀缺的原因及现存的难题,以期对其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科幻电影 ;科幻片 ;发展现状 近三十年来,好莱坞“科幻大片”依靠其先进的数字制作技术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席卷全球,也越来越受到中国电影市场的青睐。在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冲击下,国产科幻电影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一、中国科幻电影坎坷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探索科幻电影这一领域的起步时间并不晚,毕竟早在1963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就出品过一部叫《小太阳》的科教片,电影里出现了中国人建造反射镜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科幻情节。连刘慈欣都曾写文章盛赞《小太阳》称其“色彩绚丽,风格清新,具有更大的科幻内核”。1977年《星球大战》的上映,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科幻电影的发展高潮,中国内地影坛也掀起了一阵科幻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珊瑚岛上的死光》诞生在了内地电影的银幕之上,赢得了巨大的反响,影片中那一道红色的激光令很多人难忘。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科幻电影并没有在这道红色激光后迎来曙光,反而越来越暗淡。2006 年由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和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投资拍摄,历时5年时间,耗资达1.3个亿,号称中国首部原创3D动画电影的《魔比斯环》上映后在国内仅取得了300万的惨淡票房。2009后由于受到欧美市场上映的《阿凡达》、《变形金刚2》、《2012》等美国大片的冲击,导致中国科幻电影票房一直不理想。之后几年国产科幻电影便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遇,国产科幻片虽不致灭绝却没有一个能拿的出手的片子。在这种国产科幻电影低迷的大环境下,《流浪地球》的成功试水将中国更多导演和投资方注意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趋势和它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内忧外患 近几年的国产影片无论在产量或是质量上都有着巨大的进步,但其中科幻电影的表现却一直差强人意。因此,对中国科幻电影困境形成原因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外科幻文化底蕴的差异

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oc

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电影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综合艺术。说到电影的起源,如果你问一位美国人,他会告诉你是爱迪生;如果你问法国人他则会告诉你是卢米埃尔兄弟。其实两个答案都没有错,但世界上较为公认的则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美国的电影可追述到1893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这个可以看作美国电影的开始,随后美国电影开始了飞速的发展。19世界末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中下层居民的急剧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当1905年镍币影院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美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随后当黄金时代的结束美国电影转入了微型影院、艺术影院、汽车影院。同时独立制片及实验电影有了发展。在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黄金时代,喜剧片、歌舞片、西部片、爱情片、强盗片等,每一种类型电影占据一块电影市场,吸引一批观众,异彩纷呈的好莱坞电影世界征服了全世界的电影观众 中国电影相比则逊于美国电影的发展。自电影由欧洲传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放映的电影大部分是外国片。1905年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电影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国的民族电影是在引进的西方的电影技术、意识形态、艺术手段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而这其中美国电影无论从思想还是电影拍摄技术及内容都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49年中国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一项之前,美国好莱坞电影完全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受好莱坞浪漫爱情片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才子佳人的电影,虽然数目众多,但其类型和内容完全照搬好莱坞电影,没有形成自己的类型模式。建国后,电影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工具,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让人耳熟能详的战争片、反特片等影片,但仍不是纯粹中国类型的电影。 西部片是好莱坞最成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这给中国影片极大影

最新韩国电影分级制度

近年来,韩国电影异军突起,不仅在各大电影节上几乎不会空手而归,而且在国内票房上将好莱坞大片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在中国也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谁能想到,仅仅在6年之前,韩国电影市场的格局还严重失调美国好莱坞分取了韩国70%—80%的市场。 为了振兴本国的电影市场,韩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最为突出的是,取消电影剪阅制度,实行电影分级制度。这一任务由具有民间性质的影像物登记委员会承担。该委员会将韩国电影划分为5个等级全民皆宜、适合12岁以上观众观看、适合15岁以上观众观看、适合18岁以上观众观看和限制放映。实行这一制度后,韩国不仅没有出现低劣影片一哄而上的局面,反而促进了本土电影的竞争。现在,韩国拥有1170多家电影公司,一年只有70多部影片拍摄完成,与观众见面,竞争非常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帮助韩国电影实现了优胜劣汰。 民间机构电影振兴委员会也为韩国电影的振兴做出了贡献。电影振兴委员会是韩国非官方性质的电影最高主管机构,其主要资金来源含电影票税收及政府预算,每年约有4200万美元的预算。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委员会以协调政府和电影人之间的矛盾而威望大增,韩国独立导演金东园、赵成丰因为放映电影《红色》被捕,正是委员会出面协调才得以出狱。该委员会也掌控着电影辅助金的发放。该项资金的主要发放对象是进行独立制作的导演和电影学院的学生,用以实验短片、记录片和独立影片的制作,最高可申请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0万元)或制作费40%的辅助金。资金无须归还,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电影导演的梯队建设。 在国家政策扶持和韩国电影人的集体努力下,当初金大中总统定下的“韩国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达到40%”的目标,如今早已实现。最新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上半年,韩国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已上升至63%。

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四:徐克

编辑| 删除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四:徐克 赵卫防发布于:2007-07-08 11:49 银幕上的动感时空——论徐克电影 (原文发表于2007年第一期《当代电影》杂志) 作为香港影坛重要的商业片导演之一,徐克始终能把握个性与商业、偏锋与主流的有机融合。无论作为监制或导演,徐克对创作总是全方位地控制,使其影片具有明显的徐克烙印;无论是喜剧或动作类型,徐克影片总是以追求动感为主要美学指向,并试图对香港的动作经典类型片进行主题和形式方面的颠覆与超越。 与众多香港影人的经历相似,徐克亦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国外修读完广播电视电影课程后返港效力于电视台。1978年,他在香港“佳视”推出了古装武侠电视连续剧《金刀情侠》,以悬疑气氛的营造和快捷利落的镜头语言显示出了求新求变的美学追求,也奠定了他之后以古装武侠片类型为主的创作路线。转入电影后,徐克更是显示出剑走偏锋、急激险怪的风格,然而他却又能巧妙地汇入商业电影的主流并不断创新突破,由“新浪潮”的旗手转变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片导演。他在1984年创办“电影工作室”的时候,曾明确提出过对导演的要求:“1、要有自己的风格。2、要言之有物——即使功夫片,也要有话说。3、要…走群众路线?……商业片定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得到宣泄,心情转佳。”(1)上述三个要求既是徐克长期创作实践中的美学追求,又可以看作是他将偏锋与主流有机融合而赢得观众的法宝。他导演或监制的一系列影片,形成了鲜明的美学风格,奠定了其在香港影坛和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徐克又是一个力求创新的电影作者,他亦在不断创新中超越自身、颠覆经典。个性化的风格加上创新与超越,成就了徐克的辉煌,并使80年代以来香港商业电影的面貌不断更新。 关于徐克电影 在香港电影史上,由于一些影人具有特殊的票房号召力,不论他们的身份是监制、导演或是主演,他们都是影片创作的核心,主宰影片的风格,影片完成后被贴上他们的姓名标签,而其他主创均处从属地位,比如李小龙电影、成龙电影、周星驰电影等等,徐克电影亦是如此。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既具有吸引观众的品

浅谈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审计制度。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与稳步推进,这项制度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效果。据统计, 1998年到2003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各种违规行为金额3301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5亿元,其中由于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行为金额21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3亿元。另外,审计还发现个人经济问题12.4亿元。今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写入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由此可见这项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审计处自成立以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中仅2004年就开展7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财务收支金额较大、被审计人任职时间较长、审计工作量较大的特点。在审计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和委托方(人事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从反馈的信息看,有关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对我们的审计结果是非常满意的。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审计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审计经验,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同行作简单的汇报和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好。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

由于集团审计处人员少,任务重,不仅要完成西新工程等审计任务,还要随时接受人教司或人事部(以下简称人事部门)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而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时间比较集中,比如我们今年开展的7项审计任务中,就有6项集中在上半年的 3--6月份,这样对我们顺利开展这项工作从时间方面就捉出了挑战。面对较为繁重的审计任务,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以我为主,借助外力,确定重点、客观评价”的审计思路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我为主”就是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要以我为主,首先考虑由审计处自身完成;“借助外力”就是如果由于时间或人员等客观原因无法由本处人员完成,便将该项任务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但在方案制定、审计实施、报告撰写以及结果利用等方面,审计处必须亲自参与把关;“确定重点”就是在审计方案的制定时确定重点环节,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关注重点内容,在审计报告的撰写时披露重点问题;“客观评价”就是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被审计人作出一个与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审计评价。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按照人事部门的委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人事部门没有委托的,我们就不做,这是最基本的,否则实施审计就缺乏制度依据,容易产生种种矛盾。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

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在2008年,好莱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八:成龙

在之前香港电影人物研究系列中,除杜琪峰外其他均为1990年代之前的香港影人,他们的创作高峰基本集中在1990年代之前(其中徐克跨越这个时代)。在之后的这一系列中,本博主将陆续推出1990年代之后的香港影人研究文章,如周星驰、成龙、王晶、王家卫、刘伟强、陈果、关锦鹏等人的研究。而且这些文章将不像前面的那样系统、全面,大都是就某一方面的分析,故难免有偏颇之处,希望喜爱电影特别是香港电影的朋友们给予批评指正,本博主将不胜感激! 成龙:续演英雄神话 (本文主要探讨90年代之后的成龙电影,在此之前的成龙作品不作深入展开) 和周星驰电影的概念一样,成龙电影亦是泛指成龙主演的影片,这些影片绝大部分为动作片,成龙除是主演外,有时还承担兼职、编剧、导演等其他角色。总之,这些影片中成龙为创作灵魂,他主宰着影片的风格,也成为香港电影的品牌之一。成龙电影从70年代的功夫喜剧一鸣惊人,到80年代的警察片趋于成熟,逐步完善了商业美学模式。90年代后,成龙在银幕上演绎最多的形象依然是警察,继续以往警察片中英雄神话的叙写。成龙的形象在强化后逐步被定型:象征不平凡的英雄,充满斗志、永不言败;而国际化背景、挑战身体极限的动作以及独特的电影语言,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营造爆炸、追逐、烟火灯光特效等特技等也定型于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美学模式中。

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第一个特征,表现其英雄形象起落沉浮的变迁。1995年之后,成龙电影开始由香港背景转移至国际化的背景,以更为广阔的视觉空间来凸现这一香港警察英雄,也成功打入了欧美市场。早在80年代初,成龙便在“嘉禾”的安排下与好莱坞合作制片,主演了“嘉禾”在美拍摄的《杀手壕》(1980)、《炮弹飞车》(1981)等影片,但在好莱坞并未获得大的反响。1995年成龙推出的以美国纽约为背景的动作片《红番区》(1995)却在美国引起轰动,首周票房高达1000万美元[1]。该片的成功改变了成龙电影的制片方针,之后他的大部分影片都以国际化大制作为主,背景移至海外。开始阶段,其故事空间以西方国家的城市为主;而且片中成龙的“警察身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一般的香港本岛警察升级为超级警察,进而成为国际刑警,甚至是超级特工。这种空间与角色的扩展,更能显示出成龙跨国界、跨民族的动作技艺,无论是《红番区》中的纽约街头追逐、《霹雳火》(1995)中日本赛车场上的竞技,还是《简单任务》(1997)中乌克兰雪山上的惊险逃亡、《我是谁》(1998)中的非洲土著舞蹈以及《特务迷城》(2001)中土耳其迷城内的连环恶斗,都使成龙的英雄神话得到进一步的张扬;成龙面对的已不再是本土的黑帮势力,而是庞大的国际犯罪集团,除身体打斗与枪战外,更加凸现了成龙在各类危险场面中展露的个人智慧[2]。 国际化路线的成功,让成龙渐渐离开了他滋生的母体——香港,1999年他凭《尖峰时刻》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一举奠定了他在好莱坞动作明星的地位,在好莱坞连续拍摄了《上海正午》(2000)、

菲茨杰拉德《返老还童》中的美国梦幻灭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成长小说的分析 2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4 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文化研究 5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6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成长 7 Feminism in The Awakening 8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9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 10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 11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12 The Lexical Features of Black English in RAP Music and its Influence 13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开题报告+论) 14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5 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 16 浅析托妮?莫里森《恩惠》中的母爱 17 哥特式风格特征在《远大前程》中的诠释 18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19 威尔斯的对等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 20 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悲剧成因 21 浅析隐喻在口译中的可译度 22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23 浅析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鸡蛋》中的象征意义 24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 25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 26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27 浅析《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性格发展的形成因素 28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 29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 30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中国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

中国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正方四辩在这里向大家问好!在这里,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中国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分级制度指将片厂的产品按其内容划分成若干级,给每一级规定好允许面对的群众群,电影分级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青少年发展教育,以便区分其等级和适宜度。起到指导看片的作用。我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方的观点。首先,电影分级制度有利于青少年心智的健康发展。根据近年的调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率达到总犯罪率的70% ,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都是从什么方面学会的犯罪呢?并不是每一个未成年人的身边都有犯罪事件,他们对犯罪的认识都是来自于影像制品。推行电影分级制度可以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观看适合自己的影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二条说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以及各类演播场所的管理。但是如果不对电影进行分级,如何才能让青少年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电影呢?其次,电影分级制度具有引导作用。。分级制的缺失,导致中国人在无意识中消费了很多限制级电影,尤其是暴力,如国外的《拯救大兵瑞恩》、《黑客帝国》和国内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电影分级有利于对外国引进大片和国内影片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归类分级引导影片消费。第三,制度有利于电影创作者以及电影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2015 年1 月14 日下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官方呼吁废除电影审查,实行电影分级制度是国际惯例、行业急需、民心所向,其为第13 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数百名导演的讨论结果。 最后,我想说,对于电影分级制度,有时人们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一种限制,但电影分级制度的真正目的在于分级,而不在于限制或禁止,在电影分级制度下,电影中可以包含一切成人可观看的内容,真实的反映社会现状而不受到不合理的限制和约束。毋庸置疑,分级制度不是事前限制,一种事后的保障或救济,分级制度使公民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时,给电影贴上分级的标签也可以使观众合理识别,便于家长 对未成年人的指导。 中国电影分级制度- 特点首先,分级制度应该同相对完善的法制体系结合起来,并能够切实监督执行。否则,分级制度会像1989 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对部分影片实行审查、放映制度的通知》那样难以起到实际效果。 其次,在实现分级制度之初,应该辅之以相对弱化的审查制度,或者说可以设定一个“禁止放映”级别。有些影片可能超出成人的接受能力,比如及其色情、暴力,内容冲破大众化的道德底线,这种影片现象仅仅对它分级是不够的,而应该直接禁映。 其实,美国的电影审查主要是靠自律来完成的,影片如果情节或内容过于恶劣,美国电影协会将其分级后,影院会自觉拒绝放映,美国片商的收入主要是靠票房,在这种情况下,片商不会去拍限制程度较高的影片。只有当中国电影院票价降低,更多的人通过影院欣赏电影,并且电影院能够自觉遵守规定,按照电影分级制度管理好“大门” 的情况下,审查制度才可以慢慢淡出。 总之,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分级制度应该同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打击盗版、规范音像市场管理、降低影院票价、让更多的人能够进电影院等各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而不能仅仅将其看作一个简单的、单纯由广电总局推行的技术行为。

浅谈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

浅谈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 我只是个将看电影作为一向娱乐的一个小民众,实在不敢深谈什么,对于这个话题,先是看了看网上各个网友不同的观点,知道了很多新的名词,很多观点不敢说是原创,但至少是相当赞同的。 对于中国电影,相对于外国电影来说,看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其中的原因倒不是中国电影拍的有多好多棒,这全全是来自于我对母语的好感,以及对黄皮肤黑头发的亲切感。而舍友常常不屑于看中国电影,觉得自己国家没有出色的电影,电脑中的电影文件夹全是外文。我常常反驳,想说服她看部国产的,却常常找不到真的很值得推荐的,于是我想说,中国电影真的有那么差么?现在的现状有那么糟糕么?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气象,创作者们不但继承和延续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电影的第二次高潮的经验和传统,而且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创作者们在现实题材领域里的坚持不懈与开拓,探索和创新能力又胜于以前。可是面对眼花缭乱的市场一时不知所措,一些看起来挺不错的作品却受到了市场的冷淡,一些挺不起眼的东西却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有以下三点。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导演,导演拍什么,我们当然就看什么,我们只能在导演拍出的电影范围内选择。曾经,导演们拍电影只是为了纯粹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制片人和艺术家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再将艺术价值放在首位,他们的心中加上了商业,加上了名利,也许是为了赚钱,也许是为了获奖。其实这些本无可非议,好莱坞的电影产业,目的就是赚钱,获奖也只是一种想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中国电影应该走商业道路还是艺术道路,也没有太大的绝对性,无论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事业,还是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商业和艺术都是需要的。譬如商业如好莱坞每年也会出品大量的艺术电影,艺术如法国,现在也在学习好莱坞的商业手法。对于电影,离开了市场将无法生存,离开了艺术就不会有发展。当然现在我们认识到了商业电影的重要性,知道了要发展自己的电影产业,但是不是因此就要牺牲掉中国的艺术电影呢。在我们中国,商业味道越来越浓厚,追求艺术价值的越来越少。难道商业与艺术就不能共存么?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最经典就是“教父”了,他们不仅没有到你死我活,还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实际上既便不能有机结合,和平共处还是可以的。所以导演到底应该拍什么样的影片,到底应该以什么目的去拍,便成了关键。 在网上看到某个导演的观点,不管真也好假也罢,我看到了他的踏实与真诚,他认为,不要迎合“商业”而去拍“商业”,不要迎合观众而去拍“趣味”,那样反而失去了商业和观众,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顺自己的思路,更多的关注现实题材,因为现实是观众最为关注的,可以这样说,谁最关心平民百姓谁就拥有了观众。当然,现实题材的创作不能浮躁,不论市场怎样喧嚣,我们不能为蝇头微利所惑,不能丢掉我们对电影的热爱之情,需要真情投入,需要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这里面提到了责任感,现在一提责任感,许多影视人都呲之以鼻,好像这是过了时的话题。如今时兴的说法是按着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这话没错。他所说的责任感是创作者内心深处的东西,真正的责任感是诞生优秀作品的基础,特别是导演,一个导演连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很难想象他能拍出有人生况味、有深度的作品。如果说中国的导演都能做到如此,我相信也不会再有烂片的存在了。 再者,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我们观众自己身上,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说,如果那些烂片没人看,那么导演还会去拍么,还能赚到钱么?导演们无非是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赚取更多的钱,也就是说烂片看的人多了,导演才会去拍。而现在,我们的观众开始只认大片,这要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其实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无论如何是有贡献的,他

香港电影特点

香港武侠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电影中“侠”的英雄好汉形象和英雄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吸引了观众,所以武侠电影主要是从心理上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同。 【关键词】:香港武侠电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看武侠”,这一点也不夸张,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1928年推出的《火烧红莲寺》造成轰动效应以后,武侠电影渐臻成为中国电影图式中一个独具文化内涵的传统电影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武侠电影成为香港影坛的中心,至70年代达到鼎盛,8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又与多种类型片结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香港武侠影片的产品至今早已超过千部,作为香港社会精神圈最好的展示,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武侠影片在视听的层面上支撑起了特定时期的香港文化。 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紧张暴力的画面,帅气潇洒的演员,更重要的原因是武侠电影它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一种“侠”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观众。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出了他对“侠”的理解:“侠之小者,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金庸的小说侧重于一个“侠”字,其笔下几个脍炙人口的主角,往往都是从乱世之中成就侠名的英雄,萧峰、郭靖、杨过、张无忌、袁承志等等,突破了旧武侠小说中传统侠客的作用,即不仅限于行侠仗义,更是要进一步为国家与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为了天下苍生而奋不顾身,这也是儒教伦理所规定的侠之大者素有的风范。 侠的形象在各部武侠电影中都被饱满的塑造了起来,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形成了一种“侠文化”。

好莱坞大片中的美国价值观解读

张文星:好莱坞电影中的文化透视——一、好莱坞电影中的基督教文化:( 一) 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电影( 二) 以基督教信仰为主题的电影二、“美国梦”文化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特征。“美国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颠覆了精英文化,让无数平凡的大众和弱者去坚信在怀揣着希望与努力的奋斗中,明天的太阳可以为自己而升。 张礼敏:解读《拯救大兵瑞恩》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折射( 一) 崇拜个人英雄主义( 二) 珍惜个体生命( 三) 恐惧战争对生命与自由的渴望与追崇,对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崇拜、对战争的恐惧与厌恶,从而赋予了影片深层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达到对生命价值反思的目的。 滕剑锋:论电影《2012》的美国文化价值观——一、电影《2012》: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三、美国英雄主义价值观——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中,英雄主义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人生幸福和自由生活的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也是一种自我价值观的展现。四、美国基

督教文化. 童长涛: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影视传播——一、好莱坞电影的文化性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影视传播( 一) 个人主义的极力传播( 二) 爱情主题的广为流传( 三) 英雄主义的极力推崇心理学研究表明,英雄主义形成的原因就是由于人们对周边环境的不确定,存在危机感知与恐慌心理,于是在潜意识中幻想着能够被英雄所解救。四) 美国梦的重新演绎( 五) 不同社会文化的褒扬 成曙霞:浅析《爱国者》中美国文化价值观及其符号的使用——影片中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一) 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宣泄《华盛顿观察》周刊曾对美国人的“美国梦”做过调查,提出: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特征。”( 二) 英雄崇拜意识的体现影片中文化价值观的符号体现( 一) 具象化的象征符号( 二) 叙事手段高度技巧化( 三) 暴力的风格化 董锋,童真:影视视角下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全球传播策略一、影视文化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二、美国影视文化传播文化价值观的策略1.从内容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