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5篇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5篇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5篇

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5篇

【篇一】

xx,女,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xx年12月通过居民选举成为xx社区居委会委员,现在负责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在xx社区,居民经常议论着这样一位普通妇女,她几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婆逢人就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她的事迹在xx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她就是xx 社区的居民xx。

xx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她几十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常年生病卧床的公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除了被大家交口称赞外,还多次受到上级各个部门表扬表彰。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邻里节(文明儿女、五好家庭、好儿媳奖、好媳妇奖),xx年5月创卫先进,xx年“泉山幸福家庭”,xx获徐州市“敬老模范户”,xx年度孝老爱亲“泉山好人榜”、xx年5月15日荣获徐州市十佳好媳妇等荣誉称号。

面对别人的称赞和上级的表彰,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应尽的责任”。

一、孝敬老人的好媳妇

1988年,24岁的xx和公安工作的丈夫结婚。婚后的生活比较安宁,婆婆、公公身体还算硬朗,她和丈夫一起忙着工作,第二年生了个宝贝女儿,小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幸福快乐。

1991年,就在他们结婚的第3年,孩子刚刚2岁,公公突患脑出血,生命垂危。她把2岁的孩子一人放在家中,连夜和丈夫家人一起将公公送到医院抢救,千方百计给老人治病。但老人最终还是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恰巧这个时候,婆婆因文革期间被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的毛病又犯了,被送到东方医院住院治疗。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公公,想着住在医院的婆婆,她心里像倒了百味瓶,很不是个滋味。但她和丈夫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孝心。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瘫痪的公公,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嘘寒问暖。为了不让瘫痪的公公生褥疮,她每天至少要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几天,就用温开水,把老人的周身擦洗一遍。每次给公公喂药,她都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的嘴里,让老人用吸管吸水把药冲下去。老人的每顿饭,她一个人用勺子一勺一勺地

把饭菜喂公公进老人嘴里。一顿饭下来,至少需要1个小时。自从公公得病后,xx和丈夫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公公和婆婆的病情减轻后,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公公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瘫痪了20多年,她为公公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建梅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和精神忧郁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也就是同年,最疼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在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她说:“爸,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是您啊!”

她怕80多岁的公公婆婆寂寞,每天都要给他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为了让老人家恢复健康,她每天都要一大早就去菜场买新鲜蔬菜,活鸡活鱼,换着花样做好每日三餐。每天都把营养搭配好的饭菜盛好端给公公婆婆,一天三顿,一年365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

公公每年冬天,都要到医院住院治疗。在这期间,她每天送饭去医院,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公公爱干净,她总是把公公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她一有空就到医院医生那里,询问病情治疗情况,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

每到公公婆婆的生日,还有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xx都熟记于心,不管再忙再累,都会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再张罗出一桌丰盛的菜肴祝愿他们健康长寿。逢年过节,她都会准备一大桌饭菜,叫上姑姐来陪公公婆婆一起过节。

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给她讲。如今,老人已年近90,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精神舒畅。医院给他治疗的医生都说:“老人家能活到今天,真是奇迹”。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

xx年xx到xx社区居委会工作,社区居委会工作内容多任务重,又正赶上全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她工作中冲在前头,不怕脏不怕累,每天都早出晚归。下班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照顾公婆。从不把工作上的疲劳情绪带到家中,婆婆每天看到的是她那张关切、疼爱公婆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句句关心体贴的问候:妈,今天好些吗?妈今天你想吃点啥呀......,每天公公婆婆看到儿媳为他们做完一系列的护理

后头上冒出的汗珠,总心疼地说:“孩子,爸妈拖累你了,以后,不用为我们经常洗头、洗脚、按摩了,爸妈实在不忍心让你整天这么辛苦呀”。xx总是说:“爸妈,您放心,我年轻,身体棒呢,再说孝敬您们是我应该做的”。

二、丈夫的贤内助

丈夫常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丈夫在公安局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质,使他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没有规律,有时连续十几天不能回家,在外侦查破案。xx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2点多。xx年10月,公安局组织一批干警到偏远地区支援工作,当时丈夫也在推荐之列。丈夫为上有多病的父亲,下有正在读书的孩子而犹豫不决。她知道了丈夫的想法后,就对丈夫说:“这正是锻炼你的好机会,去吧,这个家有我呢!”。她背负着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的在家庭和单位这条直线上奔波着、忙碌着。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公公病了,孩子病了,自己气管发炎。。。。。。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 __丈夫。

三、孩子的好妈妈

xx是个普通的女人,没有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孩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孩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孩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孩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女儿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掉眼泪;女儿上学期间,经常主动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补习功课;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女儿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女儿都是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女人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在读大三的时候,女儿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女儿在大学期间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学业优秀,连续几年奖学金。

四、邻里的热心人

大家都说能在一起做邻居是缘分。xx总是把邻居当作自己的亲人,无论谁家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邻右舍有事,都喜欢找她帮忙,她也总是高兴地帮助。谁家的窗户夜里没关,她都主动去提醒。几次发现小区车主下车后汽车窗户没有关好,xx看见了,及时通知社区保安,她就主动守在车旁,防止有人偷盗。通知小区保安,直到保安同志到来,才默默的离开。

xx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关心公益的事迹还有很多,但她都是默默的付出,从来不向外张扬,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篇二】

xx,女,汉族,1987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xx县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自xx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凭着对福利事业的热爱之情和对老人的敬爱之心,无怨无悔照顾在院老人。她始终以工作为重,不怕脏,不怕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全部精力都奉献在福利院的敬老爱老事业上,用实际行动和发自内心的真情给老人换来一片晴空,在平凡的养老护理员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谱写了孝亲敬老的奉献之歌。

福利院是个特殊的大家庭,由于老年人不同的地方,性格兴趣以及生活习惯不相同,他们有些失去了亲人的关爱,有一些性格比较孤僻,还有一些心灵比较脆弱和敏感,大半辈子都孤僻惯了,一下子要过集体生活,适应过程很难。他们时常像小孩一样会发脾气,不时还

有可能闹点小矛盾甚至发生争吵。在福利院从事护理工作,简单粗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作为工作人员她心系老人,时刻观察着每个老人的言行举止,发现有激发矛盾的因素及时予以调解劝说,耐心地和老人谈心,想办法真正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让老人愿意和自己谈心。轮到xx同志上夜班,她总是担心老人们会出现掀被子、突发病、上卫生间摔倒等意外。她不停地在每个房间查巡,轻手轻脚的来回穿梭于老人早就睡熟的房间,只要有老人生病,她都像女儿一样彻夜陪在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

xx年4月13日晚8点多,65岁的张德生老人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头歪斜、流口水现象,当时xx在上班,细心的她第一时间观察到这一现象,丰富的护理经验让她意识到老人可能是脑出血,她立即报告院领导,及时叫来了救护车将张德生老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诊断结果表明张德生老人脑出血20多毫升,张德生老人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十几天,虽然他没有完全苏醒,但是xx同志在护理期间总是坐在床前一边为老人捶腰搓背一边不断地对他说话,唤醒老人昏迷的意识,遇到老人大小便时她也不怕脏亲自清理,不知道的人说老人的女儿真孝顺,她总是笑笑不回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在昏迷了十多天后苏醒了,可xx同志却瘦了一圈,直到今天她还无怨无悔的照顾着张德生老人,但她丝毫没叫过一次苦,没说过一声累。

83岁高龄的苗长生老人、82岁高龄的赵发有老人他们由于年龄比较大,各个器官都不是太好,尤其是消化系统不是太好,他们普遍存在的就是大小便不畅通,给他们喂些帮助消化的药也不起作用,每次xx都会给他们塞开塞露。还有几位老人精神有异常,经常大小便失禁,她亲手给他们用棉布缝尿布湿,为他们换洗衣服,完了还要打扫房间,及时消毒,避免存在异味。她每次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擦洗、打扫的工作,没有一句怨言。右脚残疾的石兴支老人患有高血压,不能着急或遭受刺激,在平时她就比较留意。一天,老人来找到她,看着老人欲言又止的样子,她感到老人是有话要对她说,于是赶忙让老人坐下,在她耐心的询问下,老人向她说出了内心话,原来老人多年来积攒的2000元钱在中午散步时不小心丢失了,她一听是这样就立即先将老人安顿好,尽量将老人焦急的心情平复,在老人稳定下来后,她通过委婉的方法发动其他老人将钱找到,老人手里拿着钱激动得眼泪直流。福利院有两位生活半自理,大小便靠他人帮助的老人,她主动当起这两位老人的“特护”。每天照顾他们上厕所,为他们擦身子,洗衣服。 __,她6年如一日的不计得失,不怕吃苦,真心奉献,把福利院当成自己的家,把每一位在院老人当做亲人,用自己的真情、善心、呵护照料着需要帮助的老人。

由于她的善良、质朴、勤奋,工作尽心尽力和无私奉献,老人们也都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在生活中,她是孝顺的好姑娘、好儿媳妇、贤惠的好妻子,她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7年来她一边

工作一边不厌其烦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照料婆婆。婚后她一直跟婆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间相处非常好,婆媳相处7年,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安下心静静的告诉自己: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做晚辈的本分。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子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和宽容使得婆婆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六年来的护理工作,她任劳任怨,以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一位养老护理行业一线员工该有的操守和品质。由于她的事迹突出,xx年五月获得“xx市十大孝老爱亲模范”提名奖,xx年十月获得xx县首届“最美身边人”提名奖。

【篇三】

xx,xx省xx县xx镇东星村四组普通农家妇女。

自xx年结婚起,就担起了照顾瘫痪婆婆的重任,15年来,每天按时为婆婆喂饭、喂药、翻身、洗脸梳头、换洗衣裤、清理大小便。只要提起她,乡亲们就会连连称赞:“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要不

是她端屎倒尿、热饭热菜地伺候,说实话,她瘫痪十多年的婆婆恐怕活不到今天。”

未进家门便挑起重担

2000年,xx和东星村四组青年张建军相识并相爱,当时男友的母

亲因突发脑溢血已经瘫痪在床了,而张建军并不是亲生儿子,是从小被领养的。xx心疼男友,一有空就去他家帮忙照顾。当时亲戚朋友

都劝她:跟他分手吧,以后到他们家也是负担,婆婆瘫了,儿子又不是亲生的,到时候家里日子可怎么过?”娘家人也说:“还没过门呢,一直去照顾,别人会说闲话的”。xx也有些犹豫,但一想到每次去

看望未来婆婆时她那期盼的眼神,就更坚定了要走进这个家庭的决心。

伺候婆婆15年如一日

xx年初,xx与张建军结婚,从此就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刚开始的时候婆婆还可以用两个指头夹着筷子吃饭,但因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加之长期瘫痪,肌肉慢慢萎缩,手、腿、脚也都变形,不久就完全丧失了动手能力,xx每天要按时为婆婆喂饭、喂药、翻身、

洗脸梳头、换洗衣裤、清理大小便。

每天早上5点,xx就开始起床做饭,然后伺候婆婆穿衣、吃饭,为老人翻身、按摩。婆婆体重140多斤,每次给翻身、擦洗,瘦弱的xx都是累的满头大汗。为了让大小便失禁的老人衣裤保持干爽、洁净,xx做了几十个棉垫,一尿湿就马上换,一天有时要换一二十次垫子,然后再把尿湿的垫子全部拆了洗一遍。

xx年,xx怀孕了,身怀六甲的她每天早上总是天刚亮就去地里干农活,干上差不多一两个小时后,估摸着婆婆快醒了,就赶紧回家做饭,洗涮。关心她的乡亲们总会问,怀着孕还这么辛苦,累不累啊!说实话,xx真的是很累,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xx年,儿子出生了,孩子还没满月,xx就下床干活,在院里洗尿布、拆洗褥子。那时候孩子也小,丈夫常年在外打工,xx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老人,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看婆婆尿湿了没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从没生过褥疮,天好时,就把老人背出去转转,让老人晒晒太阳、散散心,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陪她说说话。

孝媳胜似亲女儿

随着时间推移,婆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xx是个爱干净的人,每天都要为老人擦身、拆拆洗洗、喂饭、喂药。遇到老人因便秘而排泄困难,实在没办法她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掏,减轻老人的痛苦。有时老人吃坏了肚子,晚上夫妻俩就轮流来看护。因婆婆的身体已经僵硬了,

大小便的时候必须让人用手抱起来端坐在怀里才可以解决,为了这方面的问题,xx就在饮食上下功夫,每天变着花样,给婆婆调理饭菜,改善肠胃。

xx年,xx申请了二孩生育证,但为了腾出更多的精力照顾婆婆,她一直都没生。有人问她说,你二胎证都已经领了,为什么不生。xx 说,当时领证的时候欠考虑,如果生下孩子,婆婆就没人来照顾了,婆婆岁数大了,我想让她活得更好一点。婆婆逢人就说,自己有一双好儿女,尤其是儿媳,要不是儿媳孝顺,自己活不到现在。

问及服侍瘫痪婆婆15年来不言悔的原因,xx若有所思地说:“谁没有老的时候,孝顺老人是咱的义务,况且现在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婆婆瘫痪了,更应该得到尊敬和照顾,要让她幸福享受每一天。”邻居们也常说:“伺候这么多年,真的不容易。谁能想到媳妇这么年轻,人家也不嫌脏,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洗尿布,真是亲儿女也做不到这个份儿上啊!”。

【篇四】

xx,男,现年69岁,xx县潮湖林场退休工人。

xx年,在xx退休后不久,妻子李玉香突患脑溢血,几乎命丧黄泉,后来命虽然保住了,却因此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他每天帮妻子端饭送水、喂药擦身、换洗内务,8年里始终如一,坚守在妻子身边。

四处寻医不见起色

xx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喜庆的一年,然而对于xx一家来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退休后的生活本应该是阖家欢乐、安享晚年的生活,但这一年老人的妻子却因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使得全家都陷入悲痛之中。退休还不到一年,家里却发生这样的不幸,完全打乱了老人的生活节奏。

为了妻子得到更好治疗,xx带妻子到xx、兰州各大医院看病,希望妻子病情可以得到好转,可期盼无果。妻子渐渐失去了意识,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候。xx悉心照顾妻子,希望她能早日好起来。但是,妻子再也没能恢复,就这样,他每天给妻子端饭送水、喂药擦身、换洗内务,寸步不离地在身边照顾。

悉心照顾不离不弃

xx的家是场部的老房子,虽然妻子患病不能料理家务,但xx也不忘一边照顾患病妻子,一边料理家务。老人甚是爱惜自己的家,家

里收拾得很整洁、干净,几件简单家具有序地摆放在墙角,只希望妻子可以醒过神来和自己一起感受幸福生活。躺在床上的妻子看上去僵硬,但是脸色还好,头发也很顺。

说起妻子,xx叹了口气:“人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能走到一起不容易,这病是好不了了,但是我会一直照顾她,希望她能好起来,哪怕是再和我说说话。”

妻子瘫痪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别人早已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xx还在替妻子按摩搓手,忙活着收拾家务;当别人睡眼朦胧的醒来,xx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给妻子刷牙洗脸梳头发,换洗尿片。对xx来说,照顾妻子才是最重要的,每次给妻子喂完饭后,他自己才会吃饭,帮妻子按完身体,自己才会休息。妻子生病以后,xx再也没有机会出门,甚至连儿子家也很少去,偶尔到街上买点生活用品,还得着急赶回来,因为他心里惦记着妻子。

坚强支撑邻里夸赞

多年来,xx为了方便照顾妻子,一直就在家靠退休工资生活。妻子生病前,xx睡觉很沉,如今只要妻子发出一点点声响,他就立马爬起来看看。这么多年来xx基本没睡过一晚安稳觉,熬不住的时候

他就陷入凝思,回想年轻时候和妻子一起度过的幸福生活,然后换上笑容,继续生活。

在亲戚邻里眼里,xx很让人敬佩。弟媳称赞说:“大哥真是不容易,这么多年了把大嫂照顾得很好,从来也不发火,家里收拾得也干净,真是女人修来得好福气”。周围邻居知道,xx从不出门和大家闲聊,是因为他没有时间,家里有个病人需要照顾,一刻也离不开人。场部干部都说:“这么多年了,他的这种精神挺让人感动。”

【篇五】

xx,女,1970年12月出生,xx县古城乡新丰村农民。

xx年的冬天,xx的丈夫张玉宏在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经过医院奋力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成了植物人。经过xx无微不至的照顾,半年后丈夫清醒了过来,但却只能说话,半个身子毫无知觉,大脑意识也是时好时坏。从她丈夫出车祸到现在,整整10个年头,她一人挑起了照顾整个家的重担,一方面在地里劳作,一方面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给他喂水喂饭,翻身擦洗。在xx的照顾下,丈夫的身体逐渐好转。

xx的家庭原本清贫但也算美满,丈夫张玉宏老实本分,公公婆婆都是地道的农民。经济上虽然不富裕,但她们夫妻恩爱,公婆也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一家人快乐、幸福。后来,两个女儿的出生更是为这个家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平淡、幸福的日子让她们全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一家人都攒足了劲,一心想着如何勤劳致富,让日子越过越好。

丈夫说:“是她给了我又一次生命”

幸福的日子总是美好而又短暂的,xx年的冬天,丈夫张玉宏在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经过医院奋力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可医生说他可能永远醒不过来,成为了植物人。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她们一家人都无法接受。丈夫是她们这个家的顶梁柱,是她的天,是公婆唯一的儿子,更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他倒下了,就像她的天也塌了。高额的治疗费用对于她们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更是天文数字。看着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当时真是欲哭无泪,感觉上天对她真是太不公平了。就连坚强无比的婆婆也产生了要放弃治疗的念头,含着泪对她说:“孩子他爸可能永远不会醒来了,你还年轻,不能拖累你一辈子,不行就算了吧。”她知道婆婆是心疼她,但她深知这个家不能没有她,她更不能丢下相处了13年的丈夫,两个可爱的孩子,更不能离开这个家一走了之。她坚定的对婆婆说:“我是不会放弃的,只要我们精心照顾,我相信他能醒过来……”就这样,她

挑起了照顾整个家的重担……婆婆替她照顾孩子,她一方面在地里劳作,一方面照顾医院里昏迷的丈夫,面对毫无知觉的植物人丈夫,近200斤的体重,她既要喂水喂饭,又要翻身擦洗,这让她的负担又加重了,但她一直对自己说,她要坚持,她不能放弃!

也许是她的坚持和付出感动了老天,昏迷了半年多后,丈夫在xx 年的一天奇迹般地醒过来了,当时,她激动地趴在丈夫的病床边大哭一场。可她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她丈夫虽然醒过来了,能说话,但半个身子毫无知觉,大脑意识也是时好时坏。起初,她觉得上天又一次跟她开了个玩笑,但后来一想,总算有人听她诉说心中的委屈了,有人为她擦擦眼泪了,即使让她照顾一辈子,她也心甘情愿。

从她丈夫出车祸到现在,整整13个年头了。她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做好早饭,先喂丈夫吃过,自己匆匆吃几口就去农田干活。回到家里,除了干日常的家务外,她每天都要给丈夫擦洗身子,怕肌肉萎缩,她一直坚持给他按摩,天晴的时候,她就背他到院子里晒太阳,刚开始,她背得很吃力,背的次数多了,她的力气也大了。怕丈夫无聊,她把家里的电视搬到他的床对面,每天出门前,她都把遥控器放在他一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干完活,她就坐在他床边,他给她讲那些精彩的电视节目,她也告诉他村上的新鲜事儿。有了精心的照顾,她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现在已经可以单独行走了。

公婆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丈夫清醒之后,得知自己瘫痪,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茶饭不思。然而祸不单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多病的公公承受不住巨大的精神压力,突然离世了。本来还年轻的小姑子由于婚姻不幸,导致精神失常也回了娘家。就这样养活一家老弱病残六口人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平日里她省吃俭用,有时买点营养品或是水果,都是给家里人,孩子总是问她:“妈妈你怎么不吃啊?”她说:“妈妈不喜欢吃。”这时,她总看到婆婆偷偷地抹眼泪。她经常拉着她的手说,“玉香啊,这么多年,苦了你了。”她总是安慰婆婆:“咱们是一家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儿女说;“母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生活虽然苦,但她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面对生活的艰辛,她一直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总是对孩子们说:“只要一家人共同努力,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她坚持从小让孩子进行家务劳动和家庭交流,从小让女儿一起参与家务和家庭劳动,让孩子对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养成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好习惯。从小学、中学阶段,放学后假期中,他们全家一起劳作,

麦田里、棉花地,xx给孩子们讲身边的人和事、讲社会新闻,孩子们给他们讲学校里的各类趣事,农田里争论声、欢笑声、声声悦耳。

邻里说:“她有一颗博爱的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xx 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

虽然生活的重担沉重的压在了她的身上,但她没有被生活压垮,并且向邻里伸出了温暖的手。她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她的谦和热心也感染着左邻右舍,一提起她,人们总爱伸出大拇指:“这媳妇没得说。”除了关心邻里,她还能够积极参与村组的各项活动,配合村组开展相关工作。

目前,虽然给丈夫看了病的债还没还完,可她对今后的生活还是很有信心的,她常对人说“我有一个深明大义的婆婆,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加之丈夫也在逐渐好转,我坚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她没有高深的文化,但她却知道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为了她的家完整,和美,她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不管有多难多苦,她都要尽到

最新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最新孝老爱亲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黄xx同志出生于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文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他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他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他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他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一直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 XX年6月给XX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写信人是一名在押犯,叫陈志强。信中陈志强告诉XX,他正在XX高坪监狱

第七监室服刑,其妻离去,留下一仅1岁女儿,由其体弱多病母亲和年迈养父照顾。在《法制日报》上看到XX的“爱心“事迹后,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女儿的他报着求助的心理于请求XX帮助照料年幼的女儿。本着救助社会失足青年,XX 主动回信,要求他安心服刑,认真改过自新,争取重新做人,并到其家里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来,XX多次到其父母和女儿现居住地南充探望,带去家庭生活用品,并明确表示,在陈志强服刑的八年时间里,将会一如既往的关心照料其女儿的学习生活。还多方为其年迈的养父联系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这个家庭,帮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自XX年至今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先是年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后来恶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雨,XX年春,年仅46岁的妻子患卵巢癌并已进入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带着尚未成家的侄儿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入经济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 社区低户及低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都是需要社会最要关心和帮助的。xx利用业余时间一家家调查走访,了解各家状况。通过走访调查让她在工作上有了头绪、有地放失,逐

《(个人)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3篇(1)》

《(个人)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材料3篇(1)》【篇一】 xx,男,汉族,出生于1979年1月,xx市xx县xx村人,xx小学教师。 从教23年的陈连民,年龄较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端汤送药,侍奉母亲。在他十五岁时,父亲病危辞世,他就休学照顾母亲,打理果园。xx年,母亲病情加剧,他四处借钱,带母亲到处寻诊问药,足迹遍及省内许多大医院。xx年,母亲手术失败,卧床不起,为了方便照顾,他将母亲带至身边,悉心照料,但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的工作兢兢业业,一刻也不可懈怠;母亲的一日三餐、熬汤喂药、吃喝拉撒都要他一人操劳。久病的母亲,褥疮严重,他费尽周折打听并买到褥疮垫,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褥疮痊愈。母亲卧床数年,他总是这样腾挪翻身、洗衣做饭、端屎倒尿、推出推进、聊天解闷。他从不喊累、不叫苦、不抱怨,他的默默付出,赢得周围人群和社会人士的广泛称赞。闲暇时,他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写出的《果农卖果难上难》网上点击量58万,偶尔制作小手工艺品,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手工制作艺人。 他xx年荣获xx县师德标兵称号。 莲民是孝子。一提到xx老师,认识不认识的人,因了这句话,就有了同一的话题,娓娓而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xx三个字就成了十里八乡臧否儿女的标尺。 xx,男,xx市xx县xx村人,xx小学教师。无论是工作,或者家

庭,都因他而为人称赞。从教23年,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奖励,xx年获xx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家庭中,孝子是群众的口碑。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并传承着传统孝文化的故事。 孝敬父母,想他们之想 莲民自小家贫,兄弟姐妹五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他排行老五,但是用父母的话说他醒事早,从小就似乎懂得孝敬父母、爱怜兄姊。小小年纪,遇到节假日,他便帮父母做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父母从小小的他身上看到了家庭的希望。xx年父亲病危,老人辛苦一生,噙着泪花,总是不舍:一则老伴常年患病,药不离口;一则小儿尙小,未有家室。重病在身的父亲,总是一万个不放心。此情此景,年仅十五的小莲民,强打精神,安慰父亲:爸,你不是常说男大十五脱父子,我都十五啦,你放心养病,还有哥哥姐姐帮衬,我能照顾好你和妈妈的。回天乏术,抑或一语成谶,父亲还是离他而去,但是小小年纪的他,总归是给了父亲些许的安慰。父亲的辞世,使他承担起他承担不起的重担。他唯一的选择便是休学回家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双眼垂泪:苦了我儿。家庭的变故并未使他颓废,相反更激发了他的雄心。 孝敬父母,忧他们之忧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其他人一样靠果园谋生。本就孱弱多病的身体,风里来雨里去,艰辛备至。他揪心母亲,隔三差五总要回家看看母亲。节假日,一头扎进果园帮母亲料理农事。他心里琢磨自己多干一点母亲就可以少干一点,吃苦受累,只要母亲幸福,自己吃点苦受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8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8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一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恭城收费站,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春杰,今年50岁,是恭城收费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家六口人,父母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爱人下岗多年,目前在一所中学做勤杂工,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还在念初中。在单位,李春杰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 1988年7月,李春杰与妻子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但由于孩子出生时双方的父母都因工作忙,无法脱身来帮忙照顾他的妻儿,憨厚老实的"大男人"李春杰硬是"赶鸭子上架"的当了"月嫂",挑起了照顾妻子和孩子的重担。大孩子出生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他每天下了班都要顶着寒风步行几里路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回到家又是给妻子洗衣做饭,又是给孩子洗澡、喂奶、换洗尿片……他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天下来忙得腰酸背痛的,有时晚上12点钟还不能上床休息,深夜里三五次地醒来哄孩子更是常有的事。妻子眼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的消瘦,心疼的说:"春杰啊,你一个大男人的做这些事,真苦了你啦!"李春杰深情的望着妻子,体贴的憨笑着对妻子说:"你生孩子比我更辛苦。"丈夫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把妻子温暖得热泪盈眶。1997年10月,李春杰妻子的单位破产了,她一下没了工作,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心情十分糟糕。一向温柔的她,有时竟会平白无故地冲着李春杰发脾气。这时,李春杰十分理解妻子,总是好言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也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心情舒畅一点,他一有空就陪着妻子散散步、逛逛街或是爬山、郊游。他把洗衣、买菜、做饭等等家务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花着心思为妻子做好吃的,还积极帮助妻子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他们俩结婚25年了,二十多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羡慕和赞誉。亲朋好友都说李春杰是世上难得的好丈夫!李春杰的父母都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了。说到高龄,李春杰的父亲——李扬隆老人,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感激,他说自己还在龙胜工作时,有一次因病吐血将近两大碗,差点就见了阎王爷,是儿子李春杰为他献血救了他。他经常一脸自豪地说,能活到这个年纪,多亏了他们家春杰,他这条命,是李春杰这个儿子为他保住的。为了能让老人更加幸福的安度晚年,李春杰和妻子都精心的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平时在家里,除了扛下买菜、洗衣、做饭等等家务活,他和妻子还经常陪老人打打门球、散散步、逛逛街,或是陪老人看电视、串门儿、聊天儿。老人年纪大了,经常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个时候,他总会及时领着老人上医院看医生,挂号、取药……忙个不停。一次,他的父亲身患重病住院治疗,生活不能自理,他与家人寸步不离、通宵达旦地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煎药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子,一把屎一把尿、无微不至的照料着老人。近两年父亲经常生病住院,他总是彻夜守候在老人身边,没有一点儿嫌弃,从不说半句怨言。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孝敬,他对岳父母也一样孝敬。几年前,他的岳父突发脑瘫卧病在床,加上岳父本身又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人24小时看护,而岳母年事已高,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更好的护理岳父,李春杰干脆搬到了岳父母家中。尽管岳父常常做一些让李春杰夫妇哭笑不得、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尴尬事情……但他每天还是不厌其烦、耐心地帮岳父擦洗、按摩、翻身,他还经常与妻子用轮椅推着岳父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热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一照顾便是九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老人去世。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周围的人都说他是岳父病床前最孝顺的亲儿子呢!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马**,男,布依族,32岁,中共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马**同志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XX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马**同志的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同志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马**同志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我叫×××,家住××镇水泥预制厂,在××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五十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八口人。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我门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门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门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门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门成人,是他门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作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门的良知不但仅埋再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再行动上,精心赡养我门的父母与奶奶。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爸爸工作忙,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奶奶去医院,尽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今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多忙,对女儿的爱和教育的关注不能减少! 我对女儿的教育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教育孩子全面发展。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我经常给女儿鼓励,对她的能力给予肯定。和女儿学校的老师交流后,我会及时地把老师对女儿的表扬扩大化后告诉女儿,并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待,女儿就表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学好文化课是孩子教育的一项中心内容,而大多数家长却又往往无能为力,在这方面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始终认为学习好的关键在于培养读书的习惯,激发钻研的兴趣,一旦有了习惯,想不学都不行,一旦有了兴趣,要挡也挡不住。要培养孩子读书

的习惯,做家长的不但要讲明道理,还要放好样子。为此,我自己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始终坚持读书不辍。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有什么功利色彩。其实,我们的读书学习,不仅是给孩子们做榜样,那也是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啊! 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我们既要尊重其个性,又不能放纵其任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具体个人,但个性的存在又应当以不侵害他人的权益为界限。我的工作比较忙,星期天加班是经常的事。但每周日(或周六)下午,孩子完成了家庭作业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总是挤出时间陪他出去散步。 现在,每周日下午的散步,对于我和孩子都已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散步来愉悦心情,放松精神,交流思想,增强信任。我的孩子才上初中一年级,我对于家庭教育的做法和看法是否正确还很难说。 孩子还有一段长长的人生路要走,在他这一段关键的人生路途上,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分担挫折的沮丧,也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榜样,并愿他的表现比我这个“榜样”更出色。对此,我有足够的爱心、信心、耐心和平常心。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我常常陪他做徒步旅行或爬山。其实,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0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0篇 篇一 **,女,51岁,群众,**县**镇**村村民。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颂扬。在**县**镇**村,就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以自己的善良、淳朴、贤惠、细心的良好品质,二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的婆婆,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日复一日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孝女情怀,她就是——**,生于1966年11月,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 当你踏进她的家门,你就会看到一位淳朴的中年妇女在悉心照顾老人,她的婆婆已经88岁了,由于年纪大,眼睛看不见,行动不方便,生活已经不能自理,而**的丈夫卢道全为了家人的生活,常年在外做泥水工,所以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到了**头上。只要和老太太说起她的好儿媳,老人脸上立刻洋溢着幸福,流出激动的泪水,“要是没有我的好儿媳妇,早在十多年前我这把老骨头就入土了,十多年来我这个儿媳妇为了我这个老太婆没有过上一天稍停的日子”。夜里,担心婆婆起夜不舒服,婆婆又不能行走,夜里躺在床上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伺候,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趟。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她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热着,再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后来婆婆大小便失禁,为了不使婆婆身体不舒服,

即使臭气刺鼻,引起她的呕吐,她也毫不嫌脏嫌累替婆婆换洗,仔仔细细用温水洗擦干净。就这样,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十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婆婆就是她的责任。 一个媳妇对婆婆地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会被她的举动所感动。邻居都说她婆婆有福气,村里人都把这位好媳妇的事挂在嘴上。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她这样孝敬的。”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和荣誉。在村民的称赞中,她显得更加简单朴实,她的爱慢慢沉淀得更深了。这么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篇二 **,女,49岁,**县**镇**村委会副主任。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行动诠释孝道 ——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第九村民小组张德芝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数千年生活在彝乡苗岭间纯朴善良的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九组的张德芝,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奉年逾90岁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哥哥,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 张德芝,现年57岁,丈夫张世珍为帮助其照顾家庭,于1986年从北京建伟安装公司回到禄劝,在县黄磷厂工作,2008年3月因病去世。从此,一家人的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

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 父亲张口苴,生于1919年9月,已经92岁高龄,数年因病卧床不起;哥哥张德位,大自己5岁,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儿子张继国患精神分裂症,2008年妻子与之离婚后远走他乡,留下孙子张福,现年刚刚11岁,在撒营盘中心校读三年级。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张德芝没有退缩,她竭尽全力的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帮助父亲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悉心照顾哥哥和自己的小孙子,还要照管好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同时还要家里家外的忙着活计,每天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些繁琐的步骤。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张德芝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侍奉父亲在床前,从不让亲人因自己受委屈和伤害,毫不嫌弃,毫不厌烦的照顾每一个亲人。她是父亲的好女儿,哥哥的好妹妹,儿子的好母亲,孙子的好奶奶。 无数次面对父亲满床的屎和尿,看到哥哥行走时的跌跌撞撞,猛听到儿子不知所踪而满山遍野的寻找,以及担心孙子往返于上学的路上。好几次,她都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12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十二篇 篇一 他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年迈的父母、关心智障的兄妹,资助读书的外甥女,他用坦然的心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的身,我还父母一颗心,呈给父母一腔情,献给父母一生孝。兄妹融进我的情,我用爱心凝聚你。”他就是桂阳县税务局干部ⅹⅹ。他今年57岁,1979年11月,年轻的ⅹⅹ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他严格自律、不怕吃苦,一直表现优异,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多次立功。1993年,ⅹⅹ转业到地方,进入税务系统工作至今。ⅹⅹ工作一直认真踏实、勤勤恳恳,与同事相处也十分融洽,是大家敬重的前辈。如今,他在税务系统已经工作了20多个春秋,将所有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热爱的税收事业。 ⅹⅹ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家庭,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和集中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他在家排行老二,父母都年过8旬,身体不好,哥哥患有先天性聋哑、弟弟患过精神分裂症、妹妹改嫁。父母兄妹家住离县城40多公里的欧阳海乡坦溪村。若没有一副坚强的脊梁作后盾,没有持久的爱心作保障,这样的家庭早就灰飞烟灭了。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ⅹ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并且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他常说:“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兄妹间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

自己、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讲兄妹感情,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苦难的家庭,长期以来,ⅹⅹ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几乎不参加任何应酬,与妻子共同照顾这个苦难的家庭。 2010年4月,ⅹⅹ的父亲患前列腺肥大动了手术,老人一个星期下不了床。ⅹⅹ为了照顾父亲,三天三夜没合眼,全天候护理,为父亲喂药、喂饭,还要在医生下班后替老人洗脸洗脚、擦背,倒大小便……老人病友都说他是个孝顺儿子。除了ⅹⅹ,他的妻子欧阳兰英也一直都把公公婆婆当亲人看待:与老人相处说话温和,和颜悦色,每年春节跟丈夫和儿子一起回老家团聚,公公婆婆过生日时,都要买些礼物,为老人祝寿,并亲自下厨做饭菜,还为老人换洗衣服被褥,把老人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为老人服务得十分周到。 有一次,ⅹⅹ的母亲胆结石开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ⅹⅹ因带队到外县开展税收交叉检查,他妻子欧阳兰英接过“接力棒”,日夜守护在婆婆病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老人睡着了,她记得醒,怕老人着凉;老人醒来了,她又忙着给老人换衣服,擦身体,倒屎倒尿。婆婆出院接回到自己家中,她更加细心照顾:煎药、喂饭、擦身体、洗衣服……一样样一手操办,不仅没有半点怨言,而且还经常想方设法变换口味,增加婆婆的食欲。老人平时胃口很好,不挑食,欧阳兰英为了让老人能吃好、吃健康,经常变着花样为老人做菜,荤素搭配、粗细交替、营养合理。她知道老人特别爱吃肥的红烧肉,就特意煮久一点,让肉吃上去松烂又肥而不腻,吃完后还会为老人准备一些水果,

最新孝老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XX,女,现年35岁,中共党员,是XX市XX扶贫办的一名极其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大家公认的好干部;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女儿,好媳妇,好儿媳,好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十多年来如一日,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同吃一锅饭。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而她和公婆的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没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XX 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刚参加工作那时工资低,她舍不得给自己买时髦的服装,总惦记着先给几位老人添新衣服,或是买点水果、副食之类的东西让老人们尝尝,这一习惯一直到现在坚持着。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自己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八小时之外,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 “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星”的典范形象。 2008年,80岁的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骨折,需住院治疗,公公婆婆们都跑去医院照顾老人家,由于单位年底很忙,她也十分着急,一到下班不管有都重要的事她都先去医院看看奶奶,帮奶奶擦身翻背、洗脸、洗脚、洗衣服剪指甲、端屎端尿。住在一个病房的李大姐说:“大娘,您孙女真孝顺啊,年纪轻轻却什么都愿意做” 。奶奶高兴的说:“呵呵,这是我大孙媳妇”!老人家出院后,给爷爷、奶奶剪指甲、洗脚、洗衣服、收拾家就成了她每周六日的必修课。2012年奶奶去世前还摸着她的头说:“王家有你这们的好媳妇,真是多少辈子修来的福分”,她泪流满面点了点头说:“奶奶,我的爷爷、奶奶去逝的早,没有机会孝敬他们,您就是我的亲奶奶!能为你们做点事是我的福气,作为咱王家的大孙媳妇,为兄弟姐妹们起个带头作用是应该的”。84岁的爷爷在农村居住,喜欢吃水果、零食,一年四季水果、零食好从不让间断过,并且按季节给爷爷买衣服、鞋而及生活必需品。 作为一位妻子,XX深知妻子是一所学校,妻子能培养出优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败的男人,妻子的好坏决定了婚后男人下半辈子的生活,一个男人选择了什么样的女人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自2007年结婚以来,她义无反顾的挑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范文刘XX同志是XX县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一名中层干部,提起她,大家都会打心底里升起一股羡慕与崇敬之情。结婚28年来,她在家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孝敬老人;以德育人、率先垂范,为女儿做好榜样;在单位她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热情服务纳税人;在社会的大家庭里,她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要说起具体事情,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讲完。今天,我就从刘XX同志的众多感人事迹中剪辑三段“孝老爱亲”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从“军嫂”到“警嫂”,她用真情和辛劳谱写了一曲拥军之曲和奉献之歌 从相识、结婚到爱人转业,历经8年多的时间里,爱人远在四千七百里外的军营工作。嫁给军人,本身就是一种牺牲,既要忍受夫妻两地分居的痛苦,又要承担家庭的全部责任。可刘XX首先考虑的是爱人的感受,她说:“人家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兄妹,我和他相比幸福多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讯很不发达,部队和地方还不能直接通电话,两地分居的他们只能靠书信联系。为了让爱人安心在部队工作,她常在信中劝慰爱人,不要为家里和父母分心,她会料理好家务、照顾好公婆。女儿出生后,她一边工作,一边还要独自一人承担着抚育女儿的重任。那时候,他们夫妻双方的父

母都住在乡下。为了慰藉老人思念儿子之心,每到周末,她就带着可爱的女儿去看望公婆,让老人怡享天伦之乐。每到过年过节,她都要准备两份礼物,先去看望公婆,再去孝敬自己的父母。8年里,爱人没在家过一个中秋节,每次她都会提前一星期为他寄去家乡的月饼和录有女儿唱歌的磁带,让爱人在中秋节前收到一份满载沉甸甸的爱的包裹。 1994年,爱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农村派出所工作。基层派出所的工作没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周末休息一说,更谈不上照顾家庭及双方父母。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从接送上学、安排孩子的生活到辅导孩子功课,爱人都顾不上。她特别能理解爱人的工作性质,总是毫无怨言地尽力给予支持。节假日农村人口大量返乡过节,也是治安案件发生的高峰期。爱人的职务从派出所普通民警到指导员,再到所长,记不清有多少个中秋、春节,爱人都留在派出所里值班。每逢过年,刘XX就亲自下厨,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为公婆一家人营造了温馨、热闹的节日氛围。然后她再带着女儿赶到派出所,让爱人在大年初一吃上她亲手包的饺子。 二、是儿媳也是“闺女”,她勇担家庭重任,营造和谐家风 爱人在部队时,刘XX的公婆对她说:儿子不在家,你就是我们家的闺女。她暗想:人家把我当闺女,我要象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孝敬他们,做个贴心的女儿。每逢佳节倍思亲。

孝老爱亲模范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孝老爱亲模范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记美林镇旺业甸村王义霞同志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王义霞,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王义霞,2956年2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王义霞一家四口人,她本人xx年在美林镇工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学任教师,都己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王义霞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xx年起王义霞夫妇就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王义霞在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xx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王义霞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王义霞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王义霞总是说,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xx年,她的姨公公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王义霞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王义霞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王义霞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XX年王义霞夫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指了指王义霞,表情很痛苦,听王义霞解释明口,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头,缝了三针,在锦山照顾孙子的王义霞听说之后,马上赶回来照顾老人。人不是铁打的,本来患有心脏病的王义霞,在照顾老人期间,劳累和心疼使她心脏病发作,XX 年6月赶往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在手术期间,丈夫、儿子、女儿寸步不离的照顾她,她感动的直落泪;人家说,付出总有回报的,丈夫的体贴、儿女的孝顺那都是她的点滴付出的回报。 王义霞用她的温情细心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贤行为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儿子目前经营一家打卬喷绘店,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孝顺。王义霞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双儿女也总说:”妈妈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王义霞是儿子和女儿的第一任好”老师”,在他们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她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她身上无处不展现着一个东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贤惠。 王义霞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5篇] 大学生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5篇] 大学生孝老 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篇一】 xx,女,生于1968年8月,xx省xx县大庄子乡大庄子村四组农民。 她出生在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但当她嫁给赵德福这样一个老人年迈且体弱多病、小叔子瘫痪在床的家庭时,便毫不犹豫的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小叔子的重任,每天为小叔子端水送饭、清理大小便,治愈了褥疮,学会了理发,为他买了电视机,23年的精心照顾,让小叔子的生命得以延续。 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亲兄弟 1993年,xx嫁给了赵德福,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像一般家庭一样平静安详,不但要照顾老人,更重要的是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叔子赵得绪。赵得绪13岁时因一氧化碳中毒,抢救不及时加之用药过量而导致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四处求医问药未果,只得回家休养。进了这个家门,xx就默默无闻地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病人的责任。这个选择对她来说有着太多的不容易,但她从未退缩过。 起初,因为长期卧床,赵得绪屁股上长有一个碗口大的肉疮,浑身散发着阵阵异味。xx却浑然不顾这些,为了减少臭气的刺激,治

好小叔子身上的肉疮,她寻遍了方圆几十里所有的秘方,经过长达3年的治疗,伤口竟奇迹般愈合了。 她对赵得绪的照顾细致入微,天热了,就拿枕头给他垫着后背,天冷了,又给他垫上厚厚的褥子。“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感到有些别扭,甚至还有些害怕。”xx说,一些邻居曾经劝她,赵得绪只是她的小叔子,这些事情不应该由她干,xx却说“我多做一点,小叔子就活得舒坦点一点,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亲兄弟。我不照顾,小叔子就没有人照顾了。” 没有嫂子,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由于整天躺在床上,赵得绪常常唉声叹气、乱发脾气。但xx没有怨言,她善良的心不忍让肢残的赵得绪心灵再受伤害。她常常安慰他,“只要我们有一口饭,你就有一口饭吃,你就安心休养吧。” 赵得绪瘫痪在床连坐起来的能力都没有,请人上门理发也很不方便,xx就自己买了推剪帮他理发,现在已经驾轻就熟。当年,家里没几件像样的家具,为了给赵得绪解闷,xx一家省吃俭用买来一台电视机放在赵得绪床边。渐渐地,赵得绪的愁眉不见了,精神也抖擞了,笑声也多了。 “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嫂子的感恩,她每天就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我,从不喊一声累,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赵得绪说,“是她的悉心照料,让我奇迹般的活到了现在,今年,我已经46岁了。” “一个人一间屋,我深受病痛的折磨又很孤独,总觉得活着没什

孝老爱亲好人主要事迹材料700字

孝老爱亲好人主要事迹材料700字孝老爱亲好人主要事迹材料1 这天晚上,我做完作业,无意中看到《精神丰碑》这本书,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本书里有许多文章,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大孝至爱》这篇文章。 主人公是河南省的工人谢延信。他是一位普通的煤矿工人,却在漫长的33年中,用自己的孝心、爱心、责任心,始终履行着对亡妻的承诺:照顾多病的岳母,呆傻的内弟和瘫痪的岳父。33度春秋更替,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可他对岳父母和内弟的爱却从未变过。谢延信在各个方面都只想着别人,忘记了自己。 读完《大孝至爱》,我深有感触。谢延信的生活环境那么差,但他依然不辞辛苦地伺候岳父母和内弟,毫无怨言。再想想我,长辈天天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关心我,给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我呢?不但不回报他们,还要和他们顶嘴。随着生活条件好转,我反而淡薄了对长辈的感恩。晓,是中华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样的美德。如果把“孝”作为一场考试,那我只能的不及格。 就来说说我和爷爷之间的事吧。我爷爷是个相貌较差的聋哑人,就因为这样,我十分厌恶他。每当他问我问题时,我总是把他视为隐形人,不去理睬他;每当他拉着我去看什么新鲜事时,我总是推开他那脏兮兮的手,扭头就走……爷爷在吃饭时喜欢夹菜给我。但我十分不领情,立马把这些才扔掉不吃。每当这时,爷爷都不会生气,只是一笑了之,但这抹笑意下,却又不知隐藏了多少失望与痛苦……现在

和谢延信相比,我真是惭愧不已。 谢延信,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为了真情,为了至爱,为了一句承诺,照顾瘫父、病母、傻弟,没有半点抱怨。他如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已经到达了善良的顶峰。他用博大的胸怀诠释了当代中国的孝道。谢延信,谢谢你,你让我明白了:孝老爱亲,人人有责! 孝老爱亲好人主要事迹材料2 人们常说:要有孝心,回报父母。孝心是什么呢?表达自己的孝心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吗?飞鸽传家书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时代在变化着。如今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便能将你的情感传递给对方。孝心也可以这样吗? 古有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几行简单的话语却表现出一个伟大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爱意,怎不令人感动。身为这位母亲的儿子,无疑是幸福的。他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对待母亲,回报父母。 父母需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你的陪伴。有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相信这也是对亲人适用的,陪伴在他们的左右,聊聊家常,不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吗?更是对生养我们的父母的一份温馨的告白。 身在他乡,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拼搏着,但也不要忘记了,常回家看看。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亲人最能给予你力量,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港。白鸽飞过天空,听见少年的呢喃,在黑夜中,唯一亮着光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材料1000字精选范文汇编范文

篇一 **的家庭现有两口人:**,现年73岁,县蒙医院退休医师;杨秀兰,现年68岁,蒙古族学校退休教师。他们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在他们的家庭里,虽然每个人的年龄、辈分、性格、文化、志趣等都各不相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族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他们2001年入住巴音路3号楼以来,一直与身边的邻居和社区居民们和睦相处。特别是在多民族居住的社区内,始终保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他和妻子每天细心照料和关心着家里卧病在床的92岁高龄的婆婆,直到婆婆没有怨言的安详离去。还要看管孙子,又要给上班的子女们做饭,因此,这两位退休老人的一天变的很忙碌。除了要关心和照料自己的家人以外,他们同样的关心和帮助着邻里和周边的居民及老人们。 二、邻里团结,互相帮助 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两个儿子也是政府机关干部,他们都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没有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来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而收受贿赂、以权谋私;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也特别强。 **是一位蒙医专家,虽然他已经退休,但每天有很多患者来看病,很多时候他都顾不上休息,对那些老、弱、病残者他都会亲自来到家里看病,但从未收取过任何就诊费用,都是义务看病。在退休后,他还一如既往的研究着蒙古医药科学,并把自己多年来的临床验证撰写成供青年医生参考的资料,这些资料对我县蒙古医药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去年他又写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蒙医药志》一书。 他们常常自觉主动地打扫走道、楼梯的卫生,使走道和大院里的卫生特别干净;老人说:“院里干净了,大家心情也就高兴了”。走道里的灯时常会坏,为了使大家晚上出入方便,他们经常去更换灯泡,虽然对这两位老人来说这也是不简单的工作,但他们从未间断过;有的时候邻居家忘了带钥匙,进不了屋,两位老人会请他进来坐或打电话(给他家人),等家人回来;他们住的楼房前没有晒被、褥的架子,两位老人亲自找了些铁丝、木棒等,立起了供大家晒被褥的架子;因

事迹材料:身边好人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聂小英,女,____年9月出生,家住福城社区鑫隆锦绣城a1-2-501室,是一名普通园林职工。 说她普通,其实她一点也不普通! 她是一个养女,她用无私的爱,悉心照料患有心肌梗塞的养父而毫无怨言;灾难一次次向她袭来,养母被查出患有肺癌,她只是默默地承受,依然含辛茹苦,尽心尽力照顾着他们。而养父、养母在____年11月收养一女婴,现在他们已无能力抚养成人,这是两老最为担忧的事,而抚养女婴的事便落在她的身上。她看上去弱不禁风,却用大山般厚实的情怀诠释着人间真爱! 在聂小英很小的时候,她就被养父母收养,在这个家庭中,养父母给了她父爱和母爱,让她感受到与其他小孩一样的幸福,在这样的幸福中她长大成人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养父母很喜欢小孩子,并富有爱心。在____年11月的一天,一个被弃于菜市场,而后转弃于中医院大门、药都宾馆三个地方的小女孩,被她的养父母带回了家,从此,她多了一个小妹妹。 ____年小女孩7岁的时候,养父卧病,不能照顾自己,更不能照顾其他人了。而他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小女孩,希望聂小英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小女孩,聂小英选择了挑起这个担子,为养父母完成这个心愿。 然而这个担子,不是说起来这么容易。每天,她要早早起来,帮老人穿衣、洗脸、梳头,做饭,洗衣,等忙完老人后,再给小女孩整理书包,送她上学。她

要照顾病痛中的老人,要照顾才7岁的小女孩,还要照顾家里的丈夫和儿子。家里的事全压在了她的身上。她坚强的挺过来了。 如今,小女孩22岁了,大学毕业了,本以为苦尽甘来了,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可就在去年,小女孩被查出患有肝细胞肝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她不敢相信却又必须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她带着小女孩到**治疗,找医院、找医生、挂号、就医、住院,所有一切都是她一个人忙前忙后。 小女孩的巨额的医疗费用已让这个家庭生活困难,为了省钱,两人睡一张病床。学校知道情况后,自发的捐助4000元给她们。社会上的各界人士知道她们家的情况后,也纷纷要求捐款,但都被她一一拒绝,她说,在自己还能勉强承担的起时,能不给社会增添负担,就尽量不要。 现在小女孩病情得到控制,她想帮小女孩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让小女孩感受到更多的亲情,但被小女孩婉言拒绝了。 和她交谈中,她说她现在只想小女孩能慢慢好起来,能够乐观开朗的生活下去。 她是一个充满爱,充满感恩的人。她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提倡的,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在这个和谐社会不能没有"爱"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以爱为本,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八篇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八篇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八篇 【篇一】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xx,就是这样 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xx,xx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xx一家四口人,她本人xx年在美林镇工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 学任教师,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xx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 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92年起xx夫妇就 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xx在 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12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 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xx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 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 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 担任班主任,xx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 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xx总是说, 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xx年,她的姨 公公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xx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 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 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xx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 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xx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xx年xx夫 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5篇

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事迹材料5篇 【篇一】 xx,女,1946年出生,xx市下西号乡石河子村村民。1966年由于产后调离不当,xx患上了严重的产后综合症,浑身无力,腿脚经常抽搐,吃喝拉撒全靠丈夫照料,直到6年后北京医疗队来这里才免费为她治好了当时很难治愈的产后风。1997年,xx的丈夫丈夫患肝硬化不幸去世,一年后,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孙女张娟出世了,得知自己孙女是脑瘫的情况后,儿媳妇扔下女儿离家出走,自己的儿子也由于过度劳累于2011年10月患急性肝硬化去世。 残酷的现实摧残着老人的生活,却没有击垮这位古稀老人坚强的意志,她用执着的信念无私的照顾着张娟,为张娟洗衣做饭、擦屎端尿,带着她用积攒下来的低保和借来的钱一次次的外出求医,直到张娟病情有所好转。xx,一位坚强真诚、朴实厚道、勤劳善良的老人,用孱弱的肩膀坚强的撑起了孙女张娟一片晴朗的天空。 “老奶奶了不起啊!”提起xx,xx市下西号乡石河子村的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现年71岁的xx,本该是颐养天年、儿孙绕膝,却默默承担着照顾脑瘫孙女张娟的重担,一照顾就是十六年,她用自己年老孱弱的身躯为瘫痪的小孙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她的事迹感染着

周边的乡亲,大家因此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奶奶”。 “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初见xx,她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身躯,稀疏的牙齿让我们体会到她这么多年的艰辛与不易。得知我是乡上的干部,她握着我的手一个劲地道谢,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她会如此激动,也使我并没有为她做什么而感到难为情。她热情的招呼我进屋,并不宽敞的屋子摆着漆面斑驳的木桌和衣柜,唯一值钱的家电就是一台老式彩电,炕上整齐地摆着几双布鞋,看起来针脚很细腻,我感觉xx是一个心灵手巧的老人。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见到客人,围着又拍手又跳舞,说起话来伴着傻呵呵的笑声,我想这应该就是xx患病的小孙女。 xx虽然已到了古稀之年,但看起来十分精神。1965年,19岁的xx与丈夫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一年后,第一个儿子出生了,由于月子期间调理不当,xx患上了严重的产后综合症,浑身无力,腿脚还经常抽搐,吃喝拉撒全靠丈夫照料。一病不起的她在炕上一躺就是六年,为了治病,他们花光了本就不多的一点积蓄。无奈之下,他们只留下一间厨房和一间卧室,其它房间都拆了将原料廉价卖给别人。原以为一辈子就这样度过了,没想到党的好政策来到了这个小村庄。北京医疗队为贫困家庭送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免费为xx治好了当时很难治愈的产后风。她的事迹还登上了报纸,她也成了村里的名人,出门办事时大家看到步伐矫健的她都很惊讶,也从她的身上感受到党和国家带来的温暖。她逢人便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