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调研及十四五战略规划咨询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19

2020-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

调研及十四五战略规划咨询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概述 (10)

第一节农业机械行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研究报告简介 (10)

第二节农业机械行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研究原则与方法 (11)

一、研究原则 (11)

二、研究方法 (12)

第三节研究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及意义 (13)

一、重要性 (13)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可预见性 (13)

(二)有利于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14)

(三)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14)

(四)有利于促进企业整合资源 (14)

二、研究意义 (14)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5)

第一节农业机械行业特性 (15)

一、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 (15)

二、农业机械的经济特性 (16)

(一)劳动替代性 (16)

(二)农业机械作业的规模经济偏向 (16)

(三)资产的专用性 (19)

(四)农业机械化的顺序性 (20)

第二节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20)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其职责 (20)

二、行业主要自律性行业协会及其职责 (21)

三、行业主要政策 (22)

(一)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政策 (22)

(二)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重点分析 (25)

四、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29)

(一)行业的周期性 (29)

(二)行业的区域性 (30)

(三)行业的季节性 (30)

五、农业机械产业链 (30)

第三节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 (32)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32)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34)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机工业的促进作用 (40)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40)

(一)农业机械总动力 (40)

(二)农业机械产品拥有量 (42)

(三)农业生产各环节作业程度 (43)

第四节2019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43)

一、2019年农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43)

(一)行业总体情况 (43)

(二)主要农机产品和市场 (47)

(三)行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 (51)

(四)低速发展阶段行业有亮点 (52)

(五)农机出口好于机械工业 (55)

(六)未来预期分析 (57)

二、2019年全年农机市场景气指数回顾 (57)

三、2019年农机市场回顾 (77)

(一)基本面持续低迷,创历史新低 (77)

(二)出口多增少降,出口交货值大幅度攀升 (78)

(三)细分市场冰火同炉,农机市场进入深度转型期 (79)

(四)调整未终结,传统市场深陷泥潭 (80)

(五)新兴市场异军突起,三大市场精彩纷呈 (81)

(六)蓝海市场上行受阻,凸显调整迹象 (82)

(七)市场需求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碎片化 (83)

(八)农机流通举步维艰,行业加速洗牌 (84)

(九)产品为王时代到来,经营业绩冰火同炉 (85)

(十)二手农机市场崛起,市场需求渐入佳境 (85)

第五节2020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86)

一、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和国四排放政策新信号 (86)

二、2020年农机行业展望:十大关键问题 (87)

三、2020年农机行业需要解决的3大问题 (93)

四、2020年农机行业前瞻 (96)

(一)新技术 (97)

(二)新产业 (97)

(三)新模式 (98)

(四)新业态 (99)

五、2020年农机存量市场增长战略 (99)

(一)结构化增长 (100)

(二)挤压式增长 (101)

(三)品质型增长 (102)

(四)全渠道增长 (102)

第六节2019-2020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03)

一、行业竞争格局 (103)

二、我国农机行业主要参与者 (104)

三、行业进入主要障碍 (104)

四、全产业链协同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106)

第七节下游需求应用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107)

一、市场供求变动原因 (107)

二、我国农业生产概况 (107)

(一)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08)

(二)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地域特征 (108)

(三)农作物种植情况 (109)

第八节2020-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14)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 (114)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116)

三、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17)

四、未来农机技术发展趋势 (117)

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将按“3-2-3”的发展思路推进 (118)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18)

(一)主要有利因素 (119)

(二)主要不利因素 (120)

第九节对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的思考 (121)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122)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差距与主要问题 (123)

三、对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思考 (125)

第三章企业“十四五”规划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 (129)

第一节“十四五”规划的里程碑意义和政策谋划 (129)

一、高度认识“十四五”规划的里程碑意义 (129)

二、政策需在“十四五”前提前做好谋划 (130)

第二节十四五规划不得不关注的时代大变革 (131)

一、外部不利因素增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132)

二、过去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132)

三、人口结构老龄化,消费结构将改变 (134)

四、科技和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发展 (136)

五、政府推动经济的发力点将发生明显变化 (137)

六、“一带一路”进入成型期 (138)

七、全球化进入到分化期,进入全球治理的大变革时期 (138)

八、国际防务局势的复杂化,使得军民融合进入到新的深化期 (139)

九、工业化进入到后期,进入到全新的人工智能制造时期。 (139)

十、中国科创走入逆风突破期,跟风不再独创,与领先者之间发生复杂的斗争。 (140)

十一、城市化进入到中后期进入到城市建设多极化时期 (140)

十二、中产阶级大量形成居民获得资产性收益的社会制度,从而进入到攻坚期。 (141)

十三、资产定义变迁及资产重估,资产再组合进入到新阶段。 (141)

十四、材料科技与生物科技进入引领世界的新周期 (142)

十五、信息化进入到了新一轮革命期 (142)

第三节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的重大趋势 (142)

一、工业化进入后期,进入全新的人工智能制造时期 (143)

二、城市化进入后期,进入城市有机更新和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时期 (143)

三、市场化进入深度改革期,进入基于法律和规则的制度完善期 (143)

四、国际化进入分化期,进入全球治理体系的大变革时期 (144)

五、信息化进入新一轮革命期,进入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突破期 (144)

六、人口老龄化进入凸显期,进入应对老龄化和鼓励生二胎的交汇期 (145)

七、生态化建设进入关键期,进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破坏恶化的胶着期 (145)

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期 (145)

第四节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146)

一、关于高质量发展与GDP增长速度问题 (146)

(一)关注高质量发展问题 (146)

(二)关注GDP增长速度问题 (147)

(三)妥善处理高质量发展与GDP增长速度的关系 (147)

(四)关注中国红利期的转变 (148)

二、关于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问题 (148)

(一)制造业新的历史方位 (148)

(二)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149)

(三)把实体经济搞上去 (149)

(四)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与集成 (150)

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问题 (150)

(一)认清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迫切性 (150)

(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51)

(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151)

(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151)

(五)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152)

四、关于重大国家战略实施问题 (152)

(一)关注重大国家战略体系形成 (152)

(二)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152)

(三)保障黄河安澜 (153)

五、关于开放发展问题 (154)

(一)继续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不动摇 (154)

(二)加大共建“一带一路”的力度 (154)

(三)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上探索新路子 (155)

(四)从长计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55)

六、初步结论 (156)

(一)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关键词 (156)

(二)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 (156)

(三)继续坚持铁腕治污 (156)

(四)有序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157)

(五)坚定不移在高水平开放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157)

第五节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定位 (157)

一、“十四五”期间的确定性因素 (157)

(一)人口老龄化在“十四五”期间是不可逆转的 (157)

(二)城乡二元经济短期内还难以打破 (158)

(三)收入差距不会有明显缩小 (158)

(四)区域差距将持续存在 (158)

(五)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158)

二、“十四五”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 (158)

三、“十四五”期间要找准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定位 (159)

(一)全球空间定位:中国仍是发展中大国 (159)

(二)时间序列定位: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0)

四、“十四五”期间的重点突破 (160)

(一)推进要素资源市场配置进程 (160)

(二)加快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进程 (160)

五、“十四五”工业规划,三大机遇应把握 (161)

(一)新技术催生新业态 (161)

(二)新基建带动新动能 (162)

(三)新情况重构新格局 (162)

第六节“十四五”时期我国居民消费发展:趋势、要点与建议 (163)

一、“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总体趋势 (164)

(一)“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的基础条件 (164)

(二)“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的总体特征 (165)

(三)“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的重点领域 (166)

二、“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关键要点 (168)

(一)处理好消费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转型 (168)

(二)推动好重点消费领域提质增效发展 (169)

(三)适应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要求 (169)

三、“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政策建议 (170)

(一)从供给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170)

(二)从需求侧实施重点消费领域倍增工程 (171)

(三)从均衡面推动消费平衡充分发展 (171)

第四章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要点与要求 (172)

第一节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指南、重点、流程、建议 (172)

一、十四五规划编制意义 (172)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任务 (172)

三、“十四五”规划体系构成 (173)

四、十四五规划编制流程 (173)

五、十四五规划编制遵循细则 (174)

六、“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与难点 (175)

七、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议 (176)

第二节分析“十四五”规划要点 (176)

一、“十四五”规划研究背景 (176)

(一)时代意义:国际突破价值重塑、国内整合黑马将出 (177)

(二)时代形势:新各级、新结构、新关系、新市场、新基础、新诉求 (177)

(三)五个创新:十四五规划必须关注的五个创新 (179)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要点 (180)

(一)规划类别:三级四类 (180)

(二)遵循原则:三类十二个 (181)

(三)编制要求:四个必须 (181)

(四)编制重点:五大要求 (182)

(六)编制流程:六个步骤 (182)

三、“十四五”规划研究必须重视的七项研究 (183)

第三节“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二个要求、三个聚焦 (183)

一、深刻认识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 (183)

二、统筹好“十四五”规划的继承性和开拓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184)

三、十四五“规划把握历史新机遇谋划发展新战略:三个聚焦 (184)

(一)更加聚焦深化改革取得实效 (184)

(二)更加聚焦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184)

(三)更加聚焦各板块融合深度发展 (185)

第五章2020-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探讨与建议 (186)

第一节发展战略要与“十四五”发展规划同频共振 (186)

一、中长期规划 (186)

二、研究把握规划期内重大任务并协调处理好几个关系研究 (188)

第二节新时代下“十四五”规划编制新要求与重点任务 (190)

一、编制要求 (191)

(一)突出发展规划的统领性作用 (191)

(二)注重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落实 (191)

(三)围绕补齐短板提升发展品质 (191)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规划中的作用 (191)

二、重点任务 (192)

(一)持续治理生态环境 (192)

(二)发展高质量现代经济 (192)

(三)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92)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92)

(五)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193)

(六)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193)

(七)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193)

(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193)

(九)实施关键领域深化改革 (194)

(十)优化对外开放新格局 (194)

三、工作要点 (194)

(一)工作内容 (194)

(二)编制程序 (195)

第三节“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196)

一、中国工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演变 (197)

(一)竞争优势的要素构成 (197)

(二)产业竞争优势演变机制 (198)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竞争优势演变 (199)

二、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201)

(一)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201)

(二)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203)

三、“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竞争新优势的支撑条件与发展方向 (205)

(一)中国工业竞争新优势的支撑条件 (206)

(二)中国工业竞争新优势的发展方向 (208)

四、“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的定位、战略任务与重点领域 (209)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的新定位 (209)

(二)“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211)

(三)“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214)

五、“十四五”时期培育中国工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215)

(一)产业生态系统提升工程 (215)

(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16)

(三)先进制造业换道超车工程 (216)

(四)文化打造与品牌创建工程 (217)

(五)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工程 (217)

(六)数字驱动价值链培育工程 (218)

(七)优化制造业全球布局工程 (218)

第六章案例: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220)

第一章发展基础 (220)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20)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20)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221)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221)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221)

六、存在的不足 (222)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223)

一、市场环境分析 (223)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224)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224)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225)

一、指导思想 (225)

二、发展思路 (225)

三、发展目标 (226)

第四章保障措施 (227)

第七章2020-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企业全方位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及实施路径探讨 (229)

第一节企业战略规划执行体系研究 (229)

一、国内战略执行管理研究情况 (229)

二、全周期战略闭环管理体系及其构建 (230)

(一)依托战略变革,推动组织变革 (230)

(二)落实战略分解,提升企业执行力 (230)

(三)实施动态监控,强化战略纠偏 (231)

(四)建立战略复盘机制,实现战略闭环管理 (231)

三、结束语 (232)

第二节构建十四五战略规划推进体系:稳准推进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实施 (232)

一、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232)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动态督导督办机制 (232)

三、营造全员全链条参与环境 (232)

第三节企业战略规划的动态管理与实施程序 (233)

一、战略规划管理的意义 (233)

二、建立健全战略决策体系和责任体系 (234)

三、加强战略规划动态管理 (234)

四、战略规划年度实施程序 (234)

五、加强子企业战略管理 (235)

第四节构建十四五战略规划管理体系:增强公司战略管理能力 (236)

一、有效的战略管理组织 (236)

二、充分透明的战略制定与分解过程及动态的调整 (236)

三.战略落地要构建有效的执行保障体系 (237)

第五节构建十四五战略规划保障体系:增强实施保障能力 (237)

一、注重战略风险防控 (237)

二、加大业绩考核力度 (238)

三、优化战略研究组织架构 (238)

四、构建开放式研究网络 (238)

五、加快信息、成果共享与成果转化 (238)

六、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 (239)

第六节构建十四五战略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十四五战略规划的主要措施 (239)

一、完善十四五战略规划 (239)

二、完善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有效措施 (240)

三、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创新调整的重要性 (240)

第七节持续变革是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精髓 (241)

第八章盛世华研总结 (242)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242)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242)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243)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244)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244)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244)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245)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245)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245)

六、小结 (245)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246)

第一章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概述

第一节农业机械行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如果要顺利实现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的合理运用。但是,由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度和实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环节步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规划,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及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农业机械行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农业机械业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机械行业十四五战略规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调研

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规划制定原则及依据

制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内容、方法步骤、流程

未来中国农业机械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探讨与建议

企业全方位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及实施路径探讨

构建农业机械企业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管理、保障、调整”等机制的措施

……

为农业机械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十四五战略规划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农业机械行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及十四五战略规划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

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农业机械行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农业机械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农业机械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

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三节研究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的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和参考;企业战略是为了获得持久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

一、重要性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需要处理各种不确定因素。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如果要顺利实现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的合理运用。但是,由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度和实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环节步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规划,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十四五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主要战略之一,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可预见性

企业必须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了如指掌,不断增强企业处置风险的能力,才有可能使企业得以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合理的战略规划可以针对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科学预测,进而使企业的预测能力得以增强,帮助企业在日常生产

经营中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转移或者规避风险,进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而使企业可以及时根据各种变化进行战略调整,从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当企业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之后,可以有效整合企业现有资源,使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战略规划并非只是企业拥有者或企业管理人员的目标,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承接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理想。企业战略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从而使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未来得到一定的指引,从而使每一个企业员工意识到自身同企业整体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可以使每一个企业员工紧紧围绕在企业的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工作,从而有利于提升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促进企业整合资源

企业资源能否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规划对于企业资源整合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其主要强调通过合理配置,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度不仅要同企业当前发展实际情况相契合,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外部因素,从而高效整合企业资源,显著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二、研究意义

除了有清晰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还要看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或者说,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满盘皆输。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通过对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研究,将为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发展模式提供指导,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更科学、合理、可行,减少失误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基础

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

第一节农业机械行业特性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过程,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抗御自然灾害和持续、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一、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

1)工作对象复杂,要求农业机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足够的多样型

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为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与生物活动有关的环境(土壤、水、肥料等),这些对象由于自然条件、区域分布、作业类别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要求农业机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2)农业机械应用的季节性强,要求农业机械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效率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往往要求在时间比较集中的季节完成高强度作业,要求农业机械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效率。

3)工作环境条件差,要求农业机械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田间转移便捷性

许多农业机械是在田间、露天和高速运转状态下工作的,工作环境恶劣,作业地点分散,且受地形、地表制约,要求农业机械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田间转移运输的便捷性。

4)农业机械种类多

农业生产条件差别大,农业作业环节多,耕作制度复杂多样,各地使用的农业机械不尽相同,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作业环节设计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

二、农业机械的经济特性

(一)劳动替代性

农业机械作业相比人力作业或畜力作业,往往可以较少的劳动实现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因此具有劳动节约性或劳动替代性。用农业机械大规模替代人力劳动,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农业机械化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没有效率和效益的农业机械化是不可持续的。

(二)农业机械作业的规模经济偏向

①机械替代劳动和畜力的效率和效益来源是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

机械替代劳动和畜力的决定因素是提高效率和效益,而效率和效益的来源是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而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又进一步促进专业分工的发展。如此循环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生产分工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②不同机械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偏向

农业机械大规模使用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特性称为农业机械作业的规模经济偏向。不同的农业机械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偏向。从技术特征看,农业机械具有种类繁多,作业期短,功能单一,专用性强,每种机械作业的时间、区域往往都受到限制的特点。而且,即使是同类机械,根据规格大小的不同,作业效率也会不同。因此,不同的农业机械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偏向。

从农业生产作业特点来区分,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形式可以分为三类:劳动密集型、控制密集型和中间技术型。这三类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形式的规模经济特性也各不相同:劳动密集型,是指使用较多能量的作业,如运输、碾米、磨、抽水、整地、脱粒等,一般使用小型机械,如运输机、水泵、脱粒机,以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或电力作为动力,规模经济不明显;控制密集型,指在农业作业中需要作出较多判断的作业,包括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控制密集型作业使用的机械开发难度相对大一些,主要依靠传统手工完成,一般属于小型机械,如除草机械、小型中耕机械、小型高级植保机械等,规模经济特性属中性;中间技术型,指介于劳动密集与控制密集之间的一种机械化类型,能够替代大量劳动,在作业中又不需要作出频繁判断,规模使用效益明显,如大型联合收获机、插秧机、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的犁、旋耕机、免(旋)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此外,中间技术型还涉及一种中间形态机型,如中小拖拉机及其配套的耕整地、播种、灌溉、运输等机具,具有中等规模经济,既适合自用也适合规模化经营。

③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效益能否实现,取决于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农机工业达到的技术水平

和农业机械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本身特点是否适合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作业,农机工业技术水平是否能开发出大功率、高效率和适合大规模作业的农业机械,属技术层面或生产力层面的因素,而农业机械化的经营模式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方式,属于生产关系层面的因素。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性和主导性的因素,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反过来也对规模化使用农业机械起着重要的作用。

(ⅰ)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对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的影响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效益,应根据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来推进:

一是按照不同农业机械作业具有不同规模经济偏向的特点,充分发挥具有较大规模经济偏向的农业机械的规模经济效益。即根据控制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中间技术型规模经济偏向依次增强的特点,应重点发挥中间技术型的规模经济效益;

二是按照发挥土地产出比较优势和连片种植的原则,将大宗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向优势种植区域集中,以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三是按照山地、丘陵、平地三种地区的机械化作业规模经济效益依次增强的特点,应优先大力发展平地区域的规模化机械作业;

四是为适应机械化作业,应协调农机农艺,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作业。

(ⅱ)农机工业技术水平对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的影响

农机工业应按照适宜农业生产本身规模化经营的特点,开发与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业机械化模式相匹配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发挥农业机械化的规模经济效益。

(ⅲ)农业机械化模式对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机工业技术都满足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的条件前提下,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对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两类情形:

第一类情形是在农业生产者耕种面积足够大,可以达到规模化利用农业机械最低规模要求的时候,农业生产者自己购买农业机械,以自购自用的方式直接实行农业机械化规模作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形下,农业生产者与农业机械经营者合二为一,既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又能稳定地保证农业机械得到充分利用,是最好的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实现形式。在人少地多、农场平

均规模大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采取这一模式。

第二类情形是在农户户均耕种面积较小、农户种植面积达不到机械化作业的最低规模要求时,农户以自购自用方式实现机械化作业是不经济的。在这种情形下,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关键是培育农业机械化经营主体,建立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市场,实现合作经营,跨区作业和共同利用,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者平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就属于这种情形。这类情形又有四种主要经营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共同利用型。有信任基础的农户,分别拥有不同类别的农业机械,在从事农业生产中相互联合,以相互扶助的形式交换使用农业机械,不对外经营,达到成员内规模化使用的目的。如日本建立的农业机械银行、德国的农业协同组等。

第二种模式是自购自营型。农机户购买农业机械,不仅自己使用,而且主要向周围其他农户提供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来取得收入。农机户服务范围一般为同村或邻近村,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农机户长期经营,共同分担区内不同环节农业机械作业,一些拥有高效和高可靠性农业机械的农机户会进行远距离跨区作业经营。目前,该模式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导经营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合作经营型。农机户以劳动为纽带相互联合,建立合作社,将农户主要或全部生产环节承担下来,进行连片大规模连续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这种模式在不改变耕地产权性质的情况下,可以使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投入集约化,降低投入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效益。

第四种模式是土地承包经营型。由于合作经营的农机户每年与分散的农户签订大规模作业订单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农机专业合作社又会转向承包土地,实行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与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统一,又回到第一种情形中的大农场自购自用模式。如欧洲第一大农业生产国法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动“居马”农业合作社的同时,鼓励土地流转,逐步向大农场模式迈进,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农户户均耕种面积小的农业生产模式下,通过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市场实现规模化经营,关键在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发育壮大的过程,就是规模经济实现的过程。当农户变成农机户,并向农机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方向发展时,其经营模式从自购自用、向自购自营、合作经营、承包经营方向发展;经营地域从为自家作业向为邻近村内外、县内外、省内外跨区作业、成片承包作业发展;作业环节从单一环节向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服务方式由自我服务向合同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作业等不断创新;机型选择由小型机械向大功率、多功能和高效率机型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要求的过程,是农业机械化作业方式与农业生产力要求不断实现完美结合的过程。

这一发展过程受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制度、市场环境、农业种

植传统等多方面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和非农业部门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致富机会,导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或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和农业劳力价格提高,从而提高了农民对农业机械作业的需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对更大型化、更高效率农业机械的需求;经济制度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先富起来的农户发展成为农机户,成为农业机械化的经营主体,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向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有利于农机户、农机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和使用更加大型和更加高效的农业机械;农机服务市场体系的完善、种植传统的改进和农机农艺协调,更有利于农机专业户、农机化合作社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农机使用率,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济。

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机户实力的增强,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市场的完善以及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将向更加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产品将由小型化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但这一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三)资产的专用性

①地区特性

农业机械所完成的作业项目只能针对某一作物某一生产环节,而这些作物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决定了机械化经营的地域性特征。地区特性因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途的农业机械而有所不同,如地区特性较高的浇灌机械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范围内使用,而移动性的农业机械地区特性较低。

②季节性

不同季节需要不同作业来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要,各种专用的农作物机械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农业作业的特性,称之为季节性。如小麦一年内需要完成耕整地、播种、灌溉、追肥、植保、中耕除草、收割、干燥和贮存等一个完整周期的农业作业。季节性因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途的农业机械而有所不同,如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的季节性较强。

③人力操作的技术特性

农业机械使用者往往需要专门培训来掌握专门的技能,而且依靠长期的实践操作,积累维修、使用和相关农艺知识,因此农业机械使用具有较高技能要求。人力操作的技术特性对农业机械的经营模式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自购自用或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的方式来使用农业机械,租用农业机械只有合适的条件下才适用。

(四)农业机械化的顺序性

根据农业机械化对劳动的替代性和规模经济偏向,实现机械化的顺序大致依次为:劳动密集型,控制密集型和中间技术型。劳动密集型,因是需要使用较多能量的作业,往往是首先趋于机械化,如运输、碾米、磨、抽水、整地、脱粒等;控制密集型,由于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实行机械化的顺序往往后移,包括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中间技术型,需要规模使用才能体现效益,因此往往在第三阶段实现机械化,如水稻的耕后整地、插秧、收获等。农业机械化的顺序性规律,对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产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其职责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但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工信部、农业部以及遍布全国的各地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具体情况如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