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果园改造现状及对策

我国老果园改造现状及对策
我国老果园改造现状及对策

新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及乡村振兴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近年,受产业扶贫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水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果树种植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经过40余年的持续增长,我国苹果、柑橘、梨、桃等水果主产区的果园陆续进入衰老更新时期,老化低效果园(下称老果园)已占我国果园总面积的

40%,在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下,围绕“提质增效”目标改造老果园,是我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我国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我国水果产业迅猛发展。据统计,2016年果园面积约1300万hm2,总产量约1.81亿t[1],从过去的8亿人“吃不到”,到现在的14亿人“吃不完”,我国水果产量与面积已居世界第一。自2008年在全国实施苹果、柑橘、梨及特色产业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以来,各类水果生产更加集中于优势区域,质量更加安全,水果种类更加均衡丰富。2017年苹果、柑橘和梨三大树种产量占38%,比2007年下降20%;猕猴桃、樱桃、芒果、葡萄等水果产量增长较快;水果饮料、罐头、脆片、水果健康产品等衍生产品更加丰富。发展水果产业已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老果园改造现状

所谓老果园,以我国苹果、柑橘两大树种为例,是指树龄20年以上,因果园土肥水和树体管理失当,导致果树营养失调、果园郁闭、果品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种植效益低下的果园。早在2006年,我国水果生产省份就相继开展了老果园改造工作。

我国90%以上的成龄果园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立的,大多存在树体大、枝量多、树冠郁闭、光照不足、病虫害严重、管理不便、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导致果品产量、质量不高,整体效益低。从挖掘果园发展潜力、提升果业综合竞争力,以及优化水果布局、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角度统筹考虑,各地方均在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2.1进展情况

在我国北方果树产区,辽宁省2006年出台《关于加快水果产业发展意见》,提出加快改造老残果园, 2015年为苹果、梨、葡萄等树种设立低效改造园建设项目;陕西省每年投入1.6亿元用于推进苹果示范县老果园改造和现代矮砧新型栽培模式的发展;甘肃省出台《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列出专项扶持密植老果园改造,相关市(州)、县(区)也相应提供补贴;山东省提出“用5年时间完成改造老果园10万hm2”;河南省相继出台相关文件支持老果园改造工作。

在南方果产区,浙江省2014年出台《浙江省农业厅关于水果产业提升发展的意见》,围绕“打造精品果业”的总体目标,支持整村推进老果园改造;湖南省先后颁发《柑橘强省建设实施方案》《千亿水果产业发展方案》《湖南省果茶“三品”提升行动方案》《湖南省精细柑橘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推动结构调整、品种更新、优质基地建设等工作;湖北省2017年、2018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精品果示范园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广西特色果业提升行动方案(2015—2020年)》,重点抓荔枝、龙眼、芒果等老果园改造,每年高接换种1.3万hm2;四川省各市(州)相继

2019年5月2019(3)47

北方果树NORTHERN FRUITS

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98(2019)03-0047-03

我国老果园改造现状及对策

白岩1,宣景宏2,李莉1*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2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收稿日期:2019-04-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1138)

作者简介:白岩(1987-),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电子信箱)bai_yan@https://www.360docs.net/doc/c68155711.html,。

*通讯作者:李莉(1962-),女,推广研究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技术处处长,主要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与管理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