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形变与弹力教案鲁科必修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形变与弹力教案鲁科必修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形变与弹力教案鲁科必修

3.2 形变与弹力

教学

钩码总重

G/N

弹簧总伸长

量l/cm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可以得出什么规律呢?

学生讨论:钩码总重同弹簧总伸长量的比值近似一个定值。

(2)图象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弹簧的弹力同弹簧总伸长量成正比关系,并用

数学图象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各组作图统一标度)。教师从各组中间

选出几组比较典型的图象。

由图象得出结论:

(1)弹簧的弹力同弹簧总伸长量成正比关系;

(2)由图象斜率可知,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

5、实验结论:

精确的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弹性体的弹力和弹性体伸长(或

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F= kx

提示

实验

测量

可能

存在

误差

作图

存在

误差

巩固练习

例:有一根弹簧的长度是 15厘米,在下面挂上 0.5千克的重

物后的长度变成了 18厘米,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这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63.3N/m。

关于

“X”

学生

可能

会弄

总结一、形变:

1、弹性形变

2、范性形变

二、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趋势方向相反,若是跟接触面垂直的,则垂直指向被支持的物体,而绳中的弹力是沿着绳的方向的;

弹力的大小随形变量的增大而增大.用胡克定律F=kx 计算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原子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为()

A.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是可分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较弱的电离本领

2.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唾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

A.0.15Pa B.0.54Pa C.1.5Pa D.5.1Pa

3.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A、B接于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始终未碰到极板,如图所示,那么()

A.保持电键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缓慢靠近,则θ减小

B.保持电键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缓慢靠近,则θ不变

C.电键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缓慢靠近,则θ增大

D.电键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缓慢靠近,则θ不变

4.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B.质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D.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5.一三棱镜截面如图所示,∠C=90°,∠B=60°,AC面涂有反光涂层。一细束光从O垂直AB边射入棱镜,经AC面反射到BC面,在BC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A .2

B .3

C .

23

D .2

6.一质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位移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材料制成的水平摩擦轮A 和B ,两轮半径R A =2R B ,A 为主动轮.当A 匀速转动时,在A 轮边缘处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A 轮的边缘上,若将小木块放在B 轮上让其静止,木块离B 轮轴的最大距离为( )

A ./8

B R B ./2B R

C .B R

D ./4B R

8.如图所示为一简易起重装置,(不计一切阻力)AC 是上端带有滑轮的固定支架,BC 为质量不计的轻杆,杆的一端C 用铰链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B 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并用钢丝绳跨过滑轮A 连接在卷扬机上。开始时,杆BC 与AC 的夹角∠BCA>90°,现使∠BCA 缓缓变小,直到∠BCA=30°。在此过程中,杆BC 所产生的弹力( )

A .大小不变

B .逐渐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9.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3,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36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A.3R B.4R C.5R D.6R

10.一辆汽车遇到险情紧急刹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16m,最后1s内的位移为8m,则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A.1s B.1.5s C.2 s D.2.5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B.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

D.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E.若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

12.如图所示,在x轴的负方向,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1,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x轴的正方向,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2,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B1∶B2=3∶2。在原点O处同时发射两个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带电粒子,粒子a以速率v a沿x轴正方向运动,粒子b以速率v b沿x轴负方向运动,已知粒子a带正电,粒子b带负电,电荷量相等,且两粒子的速率满足m a v a=m b v b。若在此后的运动中,当粒子a第4次经过y轴(出发时经过y轴不算在内)时,恰与粒子b相遇。粒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a、b在磁场B1中的偏转半径之比为3∶2

B.两粒子在y正半轴相遇

C.粒子a、b相遇时的速度方向相同

D.粒子a、b的质量之比为1∶5

、放在倾角为30 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底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1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 B

、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A 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A施加沿斜面板,B与挡板接触,A B

向上、大小恒定的拉力F ,使物块A 沿斜面向上运动,当A 向上运动到速度最大时,B 对挡板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等于mg

B .物块A 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C .物块A 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mg

k

D .物块A 的加速度大小为

1

2

g 时,物块B 对挡板的压力为12mg

14.如图,MN 和PQ 是两根互相平行、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足够长,电阻不计,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里。金属杆ab 垂直导轨放置,与导轨始终良好接触,金属杆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电阻。开始时,将开关S 断开,让金属杆ab 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再将开关S 闭合,从闭合开关S 开始计时,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金属杆运动的动能E K 、加速度a 、所受到的安培力,及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A .

B .

C .

D .

15.图甲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光电流与加在阴极K 和阳极A 上的电压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线①、③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B .由图线①、②、③可知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其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

C.只要增大电压,光电流就会一直增大

D.不论哪种颜色的入射光,只要光足够强,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在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正确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1)请在图的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__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0,须检查电路故障。针对以下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步骤,回答问题。

保持原电路结构且闭合开关,用已调试好的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10V挡进行检测,将________(选填“红”或“黑”)表笔接触P点的接线柱,再将________(选填“红”或“黑”)表笔接触电路中N点的接线柱。表盘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V。

保持P点表笔接触位置不变,再将另一表笔分别接触电路中M、Q点的接线柱,电压值几乎不变。由此初步判定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17.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

(1)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

a=________2

m/s(结果保2位有效数字)。

(2)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B .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C .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小

D .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

18.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跨海大桥,工程路线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55公里,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为了更大范围的夯实路面用到一种特殊圆环,建设者为了测试效果,做了如下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 ,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 ,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 (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

19.(6分)如图一个带有光滑1

4

圆弧的滑块B ,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圆弧最低点与水平面相切,其质量为M ,圆弧半径为R ,另一个质量为()2

M

m m 的小球A ,以水平速度23gR ,沿圆弧的最低点进入圆弧,求:

(1)小球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A、B最终分离时的速度。

20.(6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斜面BC与水平面AB圆滑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点,M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运动至B点时撤去该力(sin37°=0.6,cos37°=0.8,取g=10m/s2)。则: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2)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详解】

A.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电子,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是可分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

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C符合题意;

D. 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贯穿本领比α粒子强,比γ射线弱,则有较弱的电离本质,故D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是估算压强,所以不计雨滴的重力。设雨滴受到支持面的平均作用力为F。设在△t时间内有质量为△m

的雨水的速度由v=12m/s 减为零。以向上为正方向,对这部分雨水应用动量定理有

()0F t mv mv ?=--?=?

得到

m

F v t

?=

? 设水杯横截面积为S ,对水杯里的雨水,在△t 时间内水面上升△h ,则有

m S h ρ?=? =h F Sv

t

ρ?? 所以有压强

33

45101012Pa 0.15Pa 3600

F h P v S t ρ-??===??=?

即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为0.15Pa 。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3.D 【解析】 【详解】

AB .保持电键S 闭合,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A 板向B 板靠近,极板间距离减小,根据U

E d

=,可知电场强度E 变大,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变大,θ增大,选项AB 错误; CD .断开电键S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根据U E d =

和Q C U

=,4S C kd επ=可知 4kQ

E S

πε=

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缓慢靠近d 变小,E 不变,电场力不变,θ不变,选项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4.B 【解析】 【详解】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质子的发现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没有关联。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 .汤姆生发现电子,知道原子还可以再分,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做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光线到达AC 面的入射角为α=30°,则反射角为30βα==?,根据几何关系,光线在BC 面的入射角为i=60°,因为光线在BC 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则

sin 9023

sin 3

n i ?==

故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C 。 6.D 【解析】 【详解】

AD .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故A 错误,D 正确; B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故B 错误;

C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C 错误。 7.B 【解析】

摩擦传动不打滑时,两轮边缘上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题意有:两轮边缘上有:R A ωA =R B ωB ,所以:ωB =

A B

R

R ωA ,因为同一物体在两轮上受到的最大摩擦力相等,根据题意有,在B 轮上的转动半径最大为r ,则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向心力有:mR A ωA 2=mrωB 2,得:2222()A A B B

A A A B

R R R r R R R ωω===

,故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 .

点睛:摩擦传动时,两轮边缘上线速度大小相等,抓住最大摩擦力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A 【解析】 【分析】

以结点B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的合成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出力与三角形ABC 边长的关系,再分析绳子拉力和BC 杆的作用力的变化情况. 【详解】

以结点B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则知,F 、N 的合力F 合与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又F 合=G ,得:,,现使∠BCA 缓慢变小的过程中,

AB 变小,而AC 、BC 不变,则得到,F 变小,N 不变,所以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作用在BC 杆上的压力大小不变;故选A. 【点睛】

本题运用三角相似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直观形象,也可以运用函数法分析研究.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 x=v o t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即

212

h gt

所以

x v =两种情况下,抛出的速率相同,高度相同,所以

2

2==9:4g x g x 行地

地行

根据公式2Mm

G

mg R

=可得 2GM

R g

=

R R 行地 解得 R 行=4R 故选B 。 10.B 【解析】 【详解】

最后1s 内的汽车位移为8m ,根据x=12

at 2

,可知加速度大小为 a=16m/s 2

刹车后第1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v=16

1

m/s=lm/s ,则刹车的时间: t=0.5s+

16

16

s=1.5s A .1s 。故A 不符合题意。 B .1.5s 。故B 符合题意。 C .2 s 。故C 不符合题意。 D .2.5s 。故D 不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故A 错误;

B .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气体的摩尔体积,然后求出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从而能求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B 正确;

C .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产生了其他影响,即消耗了电能,所以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 错误;

D .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附着层内分子间作用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扩展趋势,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故D 正确;

E .若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故E 正确. 故选BDE . 12.BC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到两个粒子分别在两个不同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相遇问题既考虑到位移问题,又考虑到时间等时,比较复杂,所以要从简单情况出发,由题意a 粒子逆时针旋转,b 粒子顺时针旋转,由于两粒子的动量(m 2v a =m 1v b )和电量相同,则半径之比就是磁感应强度的反比,所以在B 1磁场中的半径小,则两粒子在两磁场旋转两个半周时,a 粒子相对坐标原点上移,b 粒子相对坐标原点下移,若b 粒子在最初不相遇,则以后就不能相遇了。所以只考虑b 粒子旋转半周就与a 粒子相遇的情况。 【详解】

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mv

r qB

=知道:1211111 1a a b b r m v m v r qB qB =:=,所以选项A 错误。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r = mv qB

知道,a 粒子从O 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射出向上逆时针转半周在y 轴上上移2r a2,穿过y 轴后逆时针向下转半周后下移2r a1,由于B 2<B 1,则第二次经过y 轴时在从标原点的上方(2r a2-2r a1)处,同理第四次经过y 轴时在坐标原点上方2(2r a2-2r a1)处,所以由题意知选项B 正确。从最短时间的情况进行考虑,显然是b 粒子向上转半周后相遇的,a 粒子第四次经过y 轴时是向右方向,而b 粒子转半周也是向右的方向,所以两者方向相同,所以选项C 正确。根据周期公式2m T qB π=

及题意,当两粒子在y 轴上相遇时,时间上有:1

2

T b1=T a1+T a2 即:1122221 2b a b

m m m qB qB qB πππ?+=,结合B 1:B 2=3:2,得到:1 5

a b m m =,所以选项D 正确。故选BCD 。 【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两个粒子在不同的两个磁场中以不同的速度做半径和周期不同匀速圆周运动,又涉及到相遇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关键的一点是a 粒子在两个磁场旋转一次后通过y 轴时位置上移,而b 粒子恰恰相反,所以是b 粒子经过半周后与a 粒子相遇的,有此结论可以判断选项的正误。 13.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由分析,可知物块A 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当物块A 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此时物块B 刚要离开挡板,由受力分析得弹簧的弹力为

11

sin 302

F mg mg ==

对物块A 分析,有

1sin 30F F mg mg =+=

故AB 正确;

C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1sin 302mg mg

x k k

?==

同理,当物块A 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2sin 302mg mg

x k k

?==

因此物块A 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12mg x x k

+=

故C 错误;

D .由分析得知,当物块A 的加速度为

1

2

g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sin 30F F mg ma -==

解得弹簧的弹力

20F =

即弹簧处于原长,对物块B 分析,则有

1cos302N F mg mg ==

故物块B 对挡板压力为1

2mg ,故D 正确。

故选ABD 。 14.BC 【解析】 【详解】

闭合开关时,金属棒受到向下的重力以及向上的安培力,若重力与安培力相等,即

mg=BIL=22B l v

R

金属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则动能、安培力、感应电流都不变,加速度为零。若安培力小于重力,则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安培力增大,则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重力与安培力相等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t 图象是斜率逐渐减小的曲线,因为

()2012

k E m v at =

+ 所以E k -t 图象是一条斜率减小的曲线。安培力为

22F B l v

R

= F -t 图线先是一条斜率逐渐减小的曲线,之后恒定不变,因为 Blv

I R

=

所以I -t 图象先是一条斜率逐渐减小的的曲线,当金属杆匀速时,电流恒定不变,但t=0时金属杆有速度,所以t=0时电流不等于零。若安培力大于重力,则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安培力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当重力与安培力相等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安培力为

22B l v

F R

= 所以F -t 图象是斜率逐渐减小的曲线,当匀速运动时,安培力不再减小,此时安培力等于重力,故AD 错误,BC 正确。 故选BC 。 15.A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线①、③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故A 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 =hv-W 0=eU c ,可知入射光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遏止电压越大,可知对于确定的金属,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B 正确;增大电压,当电压增大到一定值,电流达到饱和电流,不再增大,

故C 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D 错误. 故选AB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 黑 红 2.5 ②号导线断路或③号导线断路

【解析】 【详解】

(1)[1]电路图如图所示。

(2)[2][3]使用多用电表时,电流要从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电路中的P 点为电源负极,此处应连接多用电表的黑表笔,则另一端连接红表笔。

[4]多用电表为直流电压10V 挡,其最小有效刻度为0.2V ,经估读后电压值为2.5V 。

[5]黑表笔接触P 点,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中N 、M 、Q 点,电压值几乎不变且始终小于电源电动势,初步判定导线①④⑤⑥⑦正常。电路故障可能是②号导线断路或③号导线断路。(其他合理说法均对) 17.1.3 A 【解析】 【详解】

[1](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

22432122

()0.19100.06890.0689

m/s 1.3m/s 440.1

s s s s a T +-+--=

==? [2](2)此实验要求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要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

18.(1)a 环=(k-1)g ,方向竖直向上(2)31k H k ++(3)21

kmgH

k - 【解析】 【详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