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章第一节《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本课是新课程湘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 ------- 气温。是对气候系统的分解学习。通过对气温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又为后面章节中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学情分析】

当前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等的限制,对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这样比较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减轻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理学习模式,构建客观、科学的学习平台。但气温这种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气温也有了一些认识,同时,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

2、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判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3、能够根据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二)教学难点: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观看图片,五一出游,选择合适的衣服?

导入

新课

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谈谈感受,

初步认知气温概

念。

激发学生兴

联系生活实际,你知道一天当中最高 气温和最低气温各出现在什么时间吗? 合作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冬天、夏 探究 1 天,早上上学、中午上

学、晚上放学三个 时间段气温的差别。) 学习任务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回顾等高线的知识,据次推出什么是 等温线?

( 2)哪一块大陆最炎热?哪一块大陆最寒 冷?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哪一 个? (3)观察北半球、南半球从低纬度向两极 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探究

通过观看图片选择五一出游的衣服, 让学生了解温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今天 我们就一起学习气候的 要素之一 ——气温。 学习任务 一: (1)什么是气温? (2)气温是如何测量 的? (3)一天当中的平均气 温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4)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

均气温?

1、学生学生根 据课本资料并 观察图片,讨论 思考

教师提问。

2、以小组为单

位,交流以上问 题,并提出疑 难。

自主学习

使学生充 分发挥主 动性,积 极性,有 助于提高 课堂学习 效率。

归纳

气温的定义、测量与计算

及时归纳 总结

联系生活,合作 将知识转 交流 化为能力

1、 学生根据图

首先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内交 流;

培养学生 的读图、 识图和析 图能力。

( 4)观察北半球的 20℃等温线的弯曲情 况,等温线的形状是平直的吗?那么两个 最明显的弯曲在哪里?这说明了什么?

( 5)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的 10℃等温线, 查阅世界地形图观察在亚洲陆地上出现巨 大拐弯的地方是什么地形区?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 7 月份哪里气 温高? 1 月份呢?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 吗?(让学生回想夏天晴天的中午站在陆 地和水中的区别。)

归纳二: 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从赤道向两极

逐渐降低 . 归纳 2、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低。 二 3、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因海陆

热力差异不同。陆地比海洋升温降温都快 所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2、 学生讨论完

成后派小组成 员上黑板进行 指图,不完善的 地方,其他成员 补充。

合作 探究

2

学生先小 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 识和能

力,增强 组内讨论,然后 学生的自

以小组为单位

信心实践 各抒己见、互相 能力,同 补充和完善。

时还促进 了全体学 生的个性 发展。

分析概括

及时归纳 自我总结

总结

课标分析

本课是新课程湘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

时-- 气温。是对气候系统的分解学习。通过对气温的学

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又为后面章节中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

本节内容编排上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内容安排简洁、扼要,内容处理上把图像和活动有机配合使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绘图、读图、析图、用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是对气候系统的分解学习,通过对气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学习地理要素的步骤。本内容既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又是学习降水等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本节课

主要学习对数据的定性分析,使学生学会多形式的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让学生建立全面认识地理问题的地理思维模式。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等的限制,对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这样比较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减轻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理学习模式,构建客观、科学的学习平台。但气温这种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气温也有了一些认识,同时,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同步检测

1. 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B. 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

C. 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 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2.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 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3. 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 月

B.7 月

C.8 月

D.12 月

4.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2)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从向_______ 逐渐降低。

3 )A、B 两地纬度一样,而______ 点气温相对低,原因是

5. 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最炎热的大陆分别是()

A. 亚洲、美洲大陆

B. 欧洲、南极洲大陆

C. 北美洲、亚欧大陆

D. 南极洲、非洲大陆

6. 按气温水平分布规律,下列各地点的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 15 °E,4°N

B.90 °E,32° N

C. 87 °W ,48°S

D. 56 °W,82°S

7. 我国北方的中小学寒假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A. 气温的影响

B. 降水的影响

C. 学校自己规定

D. 与天气有关

8. 下列地区中,四季气温变化最显著的是( )

A. 热带

B. 温带

C.

9.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 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C. 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 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10. 读图,回答问题

(1) 该示意图为___ 半球某区域的等温线分布状况。

(2) 如果A、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 _________(季节) ;如果A、C为

海洋,B为陆地,则此时是_____________ (季节)

(3) 若B 为亚欧大陆,那么 A 为________ 洋,C为________ 洋;若B 为北

美大陆,那么 A 为 _________ 洋,C为 ________ 洋。

(4) 冬季等温线在陆地上向_______________ (方向)凸出,其原因是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和“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的限制,对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这样比较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充分整合的原则,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体会,在有趣和活动性的气氛中解决难点问题,以达到解疑排难的教学效果。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

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 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总观课堂效果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完成学习要求,有一小部分活动不积极,极个别学生参与度低,总体效果良好。

教学反思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来看,本节课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本节课的目标,从生活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对气温的了解。本节课的主体设计和主要步骤,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活动内容安排太长,主要原因是,对于知识点的取舍与对于课堂环节的整合力度还不够,时间有些仓促,活动不充分。受应试思路的影响,总想求大求全,不敢放开让学生去展示。

4.2 气温和降水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6)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认定目标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自主学习 1、气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表示 (1)怎样测定气温?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算出活动中的日平均气温。 (2)怎样用同样的方法得出月平均气温或年平均气温? 2、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天之中,气温有没有变化? 日变化:最高_______________ 最低_______________ 日较差: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2)一年之中,气温有没有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 3、不同时间内,各地气温各不相同,那么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读课 本P61图4-6“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1)等温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炎热的大陆___________最寒冷的大陆___________ (3)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________ (4)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区域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所在地的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 三、共同探究 根据课本图P61 图4-6“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半球、南半球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有何规律?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温线的形状是平直的吗?明显的弯曲在哪里?(描画200C等温线)这说明海洋与陆地 的气温是否相同? 规律 3、结合世界地形图思考:为什么亚洲100C等温线有大的转折?出现00C等温线? 规律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讲解和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1.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A B、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 读下图,完成下表并填空:2. 的气候类型:(填代码)判断A、B(1)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寒带气候 分布规律: A、南北纬赤道附近 B、极圈附近°—60°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 40°大陆西岸30 D、南北纬°—分布地区(仅是个例): 、西欧 D、亚马孙平原 B、北冰洋沿岸 C 、开普敦A、刚果盆地 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D、全年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 C 、终年寒冷干燥A 温和多雨 气候特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A B 。、(2)你知道判断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3.右面是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读后完成问题______ )此图表示的气候应位于1 (

B 、南半球、北半球A ______ )该地气候类型是2(、热带雨林A 、亚热带季风B 、地中海气候C.D、温带海洋气候 (3)该气候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与下列四幅气温降水图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 B.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C.广州、哈尔滨、上海、北京 D.哈尔滨、广州、北京、上海 5.如图表示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其中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有关如图所示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7.读下图,下列气候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8.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人教版)-推荐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绘制简单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气温的变化。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能够绘制简单的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4.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二、预习要点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三、预习内容 考点1:气温与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含义及观测 气温是指大气的________。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气温;气温一般是用温度计测得的。 2.气温的变化 一般来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前后;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最高月是____月,平均气温最低月是____月;海洋上则分别是8月与2月。而南半球相反。 考点2: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_______。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冬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__。 3.同纬度地区,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_______。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_____。 考点3:降水的变化及分布 1.降水的含义和类型 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冰雹等,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降水的时间变化 同一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有差别,不同年份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通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的空间分布 (1)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东岸降水________。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 探究案 探究点一、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 (1)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2)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变化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技巧点拨】 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判断该地点所在的南北半球。如果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也就是气温变化曲线向上凸出,表示该点位于北半球;如果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也就是气温变化曲线向下凹陷,表示该点位于南半球。 1.读“三个地方的气温变化图”,回答问题。 (1)A地各月气温都在________℃以上,气温年较差最______,属于________带。 (2)B地7月气温约在________℃,1月气温约为________℃,气温年较差约为 ________℃。 (3)A、B、C三地都位于________半球(南、北)。 2.图表示的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其中位于热带的是( ) 探究点二、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从图中看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和弯曲程度变化规律有三种特点。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本P60-63。内容包括“气温”和“世界气温的分布”两部分,是气候最基本的知识,为学习本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以及后面各章节分区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提供必备的知识,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都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图比较抽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读图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其次,教材编排上没有先讲地球的运动,学生对理解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有一定困难,因此,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不宜解释过深,尽量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思想】 根据教学课标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二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了解气温和学会测量气温,首先媒体播报天气预报作为切入点引出气温,采取“小小气象学家”自主探究法,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以及气温的时间变化。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采用“激情引趣——自主合作——点拨释疑——归纳提升”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采取《探索·发现》的推理、图文结合分析、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的方法等灵活变通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去感受、领会知识,使知识化难为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了解等温线概念和特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找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紧张高效的去阅读课文和图,利用知识迁移,加强读图方面的引导,挖掘地图中隐含的地图信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能力,实现图文转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温测定而得到的气温分布规律等一系列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家乡实际,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测试题

《气温和降水》快乐导航(第一课时) 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编制人:李芸燕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9页内容,补全下列知识点 1、气温指____ 的温度,用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 2、说说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作探究: (一)气温的测量 1、读图4-7,阅读活动材料,观察四个时间点的气温情况: 2点8点14 点20点 2、通过观察四个时间点计算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3、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 在前后 4、气温差 = — 5、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 线: 2、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 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气温分布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3、读课本62页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63页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年当中,北半球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 4、读图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 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 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5、根据2、3、4题,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 看: ②从海陆位置 看: ③从海拔高度 看: 三、巩固迁移: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 33℃ B 17℃ C 20℃ D 23℃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2时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气温和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世界的气温部分,教材首先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三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差异。 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需要学生记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记忆。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指同一地点而言的。 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能够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这个练习,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2)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

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 (3)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3)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重点与难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 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地球仪 二、教学流程整体架构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的影响因素 绘制气温曲线 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本P60-63。内容包括“气温”和“世界气温的分布”两部分,是气候最基本的知识,为学习本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以及后面各章节分区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提供必备的知识,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都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图比较抽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读图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其次,教材编排上没有先讲地球的运动,学生对理解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有一定困难,因此,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不宜解释过深,尽量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思想】 根据教学课标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二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了解气温和学会测量气温,首先媒体播报天气预报作为切入点引出气温,采取“小小气象学家”自主探究法,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以及气温的时间变化。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采用“激情引趣——自主合作——点拨释疑——归纳提升”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采取《探索·发现》的推理、图文结合分析、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的方法等灵活变通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去感受、领会知识,使知识化难为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了解等温线概念和特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找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紧张高效的去阅读课文和图,利用知识迁移,加强读图方面的引导,挖掘地图中隐含的地图信息,培

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

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气温和降水》教案教程文件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教案科目:七年级地理湘教版课型:新知探索课教师:田晓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方式,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了解等温线的含义,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气温的相关知识,体会气温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量方法,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三、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四、学情分析 由于阅读气温分布图时,需要掌握等温线这一抽象概念,而有的同学始终较难理解,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在读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时也不要要求过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它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它们也是与我们生活接触频繁,影响较大的两种生活信息。 【板书】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讲授新课及板书】 1)气温:空气的温度 2)气温的测定: ①均温的测定: 日均温:把一天中2、8、14、20时测得的气温相加再除以4; 月均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再除以这个月的天数; 年均温:把一年12个月的月均温相加再除以12。 ②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 ③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减去最低月平均气温。 ④日最高(低)气温出现时间:14(2)时左右 【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72页“气温的测定” 【板书】世界气温的分布 【陈述】通过测量,我们可以知道某一地方的气温状况,那么,如果把世界各地的气温都了解到,就可以分析全球的气温状况了。一般都是使用一种“气温等值线分布图” 【板书】等温线——世界上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活动探究一】 阅读课本73页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读图,找出年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的地区,以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周;(学生A答) 问题二:请同学们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相同吗?(学生B答) 问题三:读图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2分钟)【注意】

七年级地理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等高线这一类抽象概念,有的学生始终理解不了,这对于理解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概念较难,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的主要特征?什么是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辨认、绘制常见天气符号。 引入新课:不管是天气还是气候,要研究他们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也是我们生活中接触非常频繁,影响较大的。 讲授新课: 一.气温 顾名思义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对,包括: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二.测定气温 教师设问:那么气温是怎样测出来的? 学生自己阅读书62页活动了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注意事项。 提问,总结,强调一天当中四次测量读数时间。 (利用知识的迁移)启发: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计算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累计起来又可以计算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较差、月平均气温。以及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强调几个最常用数值:一年当中的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气温等。

1234.中图初中地理七上《3第2节 气温和降水》word教案 (1)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 讲授新课: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我国地形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 学生活动: ①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 南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 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的省区有浙、赣、闽、台、粤、桂、云、藏、琼等;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鲁、皖、豫、陕、甘、川、云、藏等省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省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宁、甘、青、藏等省区。 ③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并对照《我 国1月平均气温图》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提问: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或规律?小结:学生答后,补充: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既有南北向的差异(南多北少),又有东西向的差异(东多西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

初中: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项目 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教学难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一)新课导入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二)学习目标展示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三)冬季气温的分布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1.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2.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小组的气温变化,找出最高的最低的小组的位置,启发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3.强调0°c等温线的意义和位置(四)夏季气温的分布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和拉萨,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2.计算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温差和冬季温差比较。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3.讨论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4.观察图片,近一些理解我国气温各地的差异。1.展示《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2.引导学生计算前三个小组的温差,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3.提示拉萨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

七年级上册地理-4.2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是() A.中纬度地区B.赤道附近地区 C.南北回归线附近D.两极地区 2 .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正午12点B.14点C.2点D.日落前 3 . 若乙地气温为24℃,则甲地气温约为() A.18℃B.20℃C.24℃D.28℃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赤道附近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两极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mm以上 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5 . 已知A点的气温为12°C,则B点的气温约为()

A.0℃B.9℃ C.18℃D.6℃ 6 . 一般地讲,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B.Q地 C.M地D.N地 7 .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C.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8 . 关于气温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气温通常8月最高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D.海拔的高低对气温的变化没有影响读某地 2014年月平均气温数据统计表,结合相关知识完成各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16

9 .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B.2月 C.7月D.8月 10 . 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南半球陆地 C.北半球海洋D.南半球海洋 11 . 如图是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12 . 下图中,甲的海拔是()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气温和降水 (2)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2.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一年中,北半球气温,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低纬度气温高) 2. (1)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3. ①最炎热的大陆:非洲 ②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 ③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 4. (1)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在北半球比较弯曲,在南半球比较平直。 (3)①1月份等温线:陆地上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②7月份等温线:陆地上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 三、气温曲线图 七月八月 2825 四、主要降水类型 1.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雾、露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气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主要降水类型: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③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五、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世界降水的分布: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中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4.2 气温和降水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

《气温和降水》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9页内容,补全下列知识点 1、气温指 ____ 的温度,用 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 2、说说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作探究: (一)气温的测量 1、读图4-7,阅读活动材料,观察四个时间点的气温情况: 2点 8点 14点 20点 2、通过观察四个时间点计算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3、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 4、气温差= — 5、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2、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气温分布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3、读课本62页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63页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年当中,北半球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 4、读图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5、根据2、3、4题,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看: ②从海陆位置看: ③从海拔高度看: 三、巩固迁移: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 33℃ B 17℃ C 20℃ D 23℃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2时 6.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 ) A 60℃ B 6℃ C 0.6℃ D 0.06℃ 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 A 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 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 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8.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 ) A 炎热的沙漠气候 B 潮湿多雨的气候 C 人们的视觉感受 D 终年严寒的气候 9.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 ) A 南半球地势比较低B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 C 北半球地势比较低 D 北半球全是陆地 10.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的是:( ) A 海洋 B 陆地沿海地区 C 极地 D 大陆内部的沙漠地区 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向逐渐递减 (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以上 (3)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10℃,主要原因是

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讲解和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气温与降水试题 1.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读下图,完成下表并填空: (1)判断A、B的气候类型:(填代码)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④寒带气候 分布规律: A、南北纬赤道附近 B、极圈附近 C、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D、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分布地区(仅是个例): A、刚果盆地、亚马平原 B、北冰洋沿岸 C 、开普敦D、西欧 气候特征: A、全年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C 、终年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 A B (2)你知道判断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3.右面是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读后完成问题 (1)此图表示的气候应位于______ A、北半球 B、南半球 (2)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季风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3)该气候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与下列四幅气温降水图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B.、、、 C.、、、D.、、、 5.如图表示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其中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6.有关如图所示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7.读下图,下列气候类型表述正确的是() A.B.C.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8.读“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 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___带(填温 度带),B地位于______(填“南”或“北”) 半球.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______地,冬季多雨的是______地.

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本课是新课程湘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 时---- 气温。是对气候系统的分解学习。通过对气温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又为后面章节中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 【学情分析】 当前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生由于受认知水平、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等的限制,对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这样比较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减轻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理学习模式,构建客观、科学的学习平台。但气温这种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气温也有了一些认识,同时,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 2、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判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3、能够根据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二)教学难点: 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观看图片,五一出游,选择合适的衣服?

地理:4.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气温和降水》快乐导航(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表示,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及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重难点)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9页内容,补全下列知识点 1、气温指____ 的温度,用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 2、说说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合作探究: (一)气温的测量 1、读图4-7,阅读活动材料,观察四个时间点的气温情况: 2点8点14点20 点 2、通过观察四个时间点计算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3、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 4、气温差= — 5、思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 线: 2、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世界平均气温分布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3、读课本62页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63页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一年当中,北半 球月气温高,月气温低,南半球(相同或相反),海洋比陆地拖后个月 4、读图总结,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或低于)海洋气温,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5、根据2、3、4题,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 看: ②从海陆位置 看: ③从海拔高度 看: 三、巩固迁移: 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程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教学设计 同学们,平时大家看天气预报吗?在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大家都关注哪些天气情况呢?奥,关注气温的高低,是否会降水等。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它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气温和降水。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气温的定义、测定方法 2. 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 学会降水量的测定方法,掌握主要的降水类型,能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 的地区差异 (二)气温 1. 自主复习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手中的复习提纲,自主复习课本71-73 页内容,对于疑问之处,做好记录,可相互交流。 2. 师生交流 (1)气温的定义和测量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通常一天中需要测量四次,时间分别是2 时8 时14 时20 时,应该如何计算一天的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呢?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呢? (2)气温的变化和气温差 同学们,早上出门的时候感觉气温怎么样啊?中午呢?晚上呢?也就是说一天当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现在请大家看这一幅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大家看看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关于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 时左右,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的原因,同学们读一读大屏幕,稍作了解。 如何算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天当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那一年的气温是不是相同的呢?对,也是不断变化的,现在我们一起复习气温的年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记忆表格,并排火车提问。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一个地方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同一时间内,世界的气温是否相同呢?咱们一起回顾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研究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我们需要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把同一时刻世界气温相同的点连起来就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温度是相同的。请同学们看图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A. 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总结出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大家看等温线是平直的吗?在海陆交界的地方,等温线发生弯曲,说明海陆气温不同,到底如何不同呢?我们看图分析。因此世界气温第二条分布规律是: B. 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海陆因素) 在同纬度的青藏高原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相同吗?因此世界气温第三条分布规律是: C.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0.6 摄氏度(地形地势因素) 学生活动:学生记忆三条规律,并排火车提问。 (4)等温线图判读方法:学生根据白板方法及例题对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并通过典型例题掌握方法。 (三)降水 气温复习完了,我们再来复习降水。 1. 自主复习 请同学们根据复习提纲,自主复习课本74-75 页内容,对于疑问之处,做好记录,可相互交流。 2. 师生交流 (1)降水的定义和测量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工具是雨量器,单位是毫米。 (2)降水的条件 (3)降水的形式 科学家根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将降水分为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大家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哪一种降水形式? (强调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