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对句讲义1

对联对句讲义1
对联对句讲义1

各位好,从今天开始,每逢周日都会讲一次对联课。

对联课讲解分为三大部分:(1)对句;(2)出句;(3)成联。

现在来讲讲对句。

对联的种类基本有三种:

1.正对

上下联的内容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例如:

一枝摇雪落

几点抱冰开

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

东风吹地暧,千锄种下谷盈仓

第一幅联上下联说的都是梅花。第二幅联上下联说的都是对春的期望。

正对在对联中占的比重较大,但在写作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同义词相对,否则就会犯“合掌对”的毛病。

2.反对

上下联的内容相反,互相映衬,形成对比而引人注目。例如:

宁为玉碎

不作瓦全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这两副对联的上下联,意思恰恰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

3.串对

上下联的意思是顺承的,连串的,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例如: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以上三种类型比较而言,以反对为优,串对次之,正对又次之。正如《文心雕龙》所说的: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里所说的“优”与“劣”,仅是比较而言,决非正对很“坏”。在写对句时,要根据上联的内容以及表达的需要来认真选择其对句的形式。

当我们见到一条出句,第一时间先要通读该句子,以便初步了解句子在说什么,然后对该句子进行断句,接着看看该句子的构成元素有哪几样。然后开始构思对句。我举例来说明构思的过程。例如:

出句:铺天盖地梨花雪===

一看到这句子,就知道句子描写春天的梨花到处绽放的情景,通读完出句,我们就对出句进

行断句。

断句:铺天\盖地\梨花雪

该句子里的构成元素:天;地;梨花;雪

我们分析句子,千万不要如网络上一些“语法砖家”那样,把句子的所有成分(主、谓、宾等)都仔细分析了出来,没必要这样的。做对联的对句,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可以“依葫芦画瓢”。上联什么结构,下联只要依足了一样的结构,就完全可以对得好。

言归正传。

应对该句子前,可以先构想出一幅图景:春天里,处处梨花开,我们想起了一个古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么壮观。而出句的雪,其实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雪,而是指梨花似雪。所以对句的该位置也要有类似的比喻修辞才可以对好了。

既然是春天的景色,为了对句不“隔景”,也选春天的景色来对之。选景色之前要注意到,有些什么景色可以有如同梨花雪那样的比喻呢?我想到了杨柳,杨柳被风吹起时,如果连绵几里的河岸都是杨柳树,那么肯定是非常壮观的“柳烟”了。于是,就把杨柳定为下联的主元素。那么用什么元素来对应“天”、“地”呢?就想想,河岸边会有什么?会有水!还有什么?那当然是风了,没风吹,杨柳不会飞扬起来,也就不能“成烟”了。

于是,就有了初步句子:

出句:铺天盖地梨花雪

对句:?水?风杨柳烟

大家也看到了,“?”代表什么?它代表这两个动词还没定出来。动词的运用很重要,选择得恰当,一个句子就盘活了。

我给出了修改后的句子:

出句:铺天盖地梨花雪

对句:映水迎风杨柳烟

但是,句子出来后我有些不满意,觉得“映”、“迎”两字读音属于同声同韵而只是不同调,读起来比较“不爽”。而且,这两字也不够传神,于是我再次修改了句子:

出句:铺天盖地梨花雪

对句:傍水舞风杨柳烟

到了现在,一幅和谐的春景出来了。

这幅联,属于正对。

我再举例说说反对的构思。见到有出句如下。

出句:心有寄何愁路险===

一见到该句子,通读后知道了该出句是借路途凶险来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不易。先来断句:心有寄\何愁路险(心\有\寄\何愁\路\险)

按段落句意划分,前三字如同一个分句。这样符合马蹄韵。

句子中的元素:心;愁;路

那么,遇到这样的句子如何去对呢?但凡这样的抒情联,以反对的形式会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

我就想到了也用情感的元素去对:爱;疆;情

于是得出对联如下。

出句:心有寄何愁路险

对句:爱无疆尤喜情真

后来读了几遍,觉得把“尤”字更改为“更”字,读音就更铿锵了,于是最后定出联句如下。

出句:心有寄何愁路险

对句:爱无疆更喜情真

鉴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课先讲到这里。下周继续讲对句2

对联创作中“自对”的应用

对联创作中“自对”的应用 一、自对的种类 写作对联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上下联对仗。而自对属于一种特殊的格式,说它特殊,是因为自对要求上联内某处自行对仗,与此同时,下联对应处亦自行对仗,但是上下联间对应处可以不需要对仗。 按照形式的不同,对联中的自对可以分为两大类:句内自对和句间自对。 句内自对在唐诗中也经常出现。宋代洪迈《容斋续笔》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之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盖起于楚辞。”句内自对主要是发生在句子内部的字和词间的自对形式。下面所列举的情况都属于句内自对: (1)王维《汉江临眺》颔联: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这个联中,“天”和“地”是名词,“有”和“无”是动词,上下并不相对,分别是句内自对。 (2)杜甫《白帝》颈联: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这个联中,“戎马”和“归马”句内自对,“千家”和“百家”

句内自对,属于隔字自对。 (3)甘肃敦煌阳关长亭联: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这个联中,“悲”、“欢”、“聚”、“散”和“南”、“北”、“东”、“西”分别是句内自对。 (4)上海市豫园一笠亭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上联的“游目骋怀”与下联的“仰观俯察”并不对仗,又上联“崇山峻岭”与“天朗气清”也不对仗,但上联首句“游目”与“骋怀”自对,第二句“崇山”与“峻岭”自对。下联首句“仰观”与“俯察”自对,第二句“天朗”与“气清”自对。这些自对都是在句子之内完成的,被称为句内自对。(5)刘统勋自题联: 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消受, 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担当。 上联的“粗茶”“淡饭”“布衣裳”和下联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句内自对。 由于句内自对出现的情况比较多,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本篇讨论的主要是句间自对的情况。 二、句间自对的种类

对联讲义

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如:张之洞,陶然亭 2、【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3、【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4、【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5、【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6、【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

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7、【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8、【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 9、【字】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 10、【对联的标点】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 11、【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 12、【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

对联大全 十一字对联、春联

对联大全十一字对联、春联 对联大全十一字对联、春联 大地生辉,四海皆春春不老;中华崛起,九州同乐乐无穷。大地回春,锦绣河山添秀色;长征跃马,英雄儿女着先鞭。万水千山,两岸三通终有日;五湖四海,九州一统岂无期。万里山河,节届新春尤壮丽;千秋岁月,人逢盛世倍精神。万树飞花,八方齐摘丰收果;九天溢彩,四海共渡胜利年。山美水美春光美,宏图更美;人新事新时代新,伟业长新。千帆竞发,几经风雨几经浪;万马奔腾,一路凯歌一路春。门对青山,羊兔群群嬉碧毯;窗含绿水,鸭鹅队队戏银波。文明经商,门庭若市春满店;礼貌待客,宾至如家暖人心。玉镜高悬,九州共望团圆月;金瓯永固,两岸同期美好天。东西南北中,齐颂神州巨变;工农商学兵,共绣四化宏图。四面八方,同看神州扶摇势;三山五岳,共谱中华振兴篇。四柱擎天,风云变幻金瓯固;五星耀地,党政坚贞玉宇宁。百鸟争鸣,齐声合唱迎春曲;万花竞艳,异彩同描跨世图。岁月流馨,欣入小康开景运;江山织锦,好挥大笔写春秋。迁燕还巢,问黄莺吾巢安在;游子归里,询老叟我里哪寻。延安作风须保持,甜中忆苦;革命精神最可贵,公而忘私。华夏腾飞,时势造就人才广;神州巨变,伟业显现英杰多。庆年丰庆人寿,庆万家昌盛;祝国泰祝民安,祝百业繁荣。

异水奇山,大地何方无宝藏;青天碧海,台湾无处不思乡。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丽日悬天,腊尽春回华厦美;神州翘首,山呼水唤游子归。乳燕初啼,唤醒东风拂大地;残冬已尽,迎来瑞气祚神州。言美行美环境美,心灵更美;人新事新时代新,祖国常新。家福国福天下福,福福同享;笑声歌声鞭炮声,声声齐鸣。展宏图,九州英才扬鞭跃马;创伟业,四海豪杰破浪飞舟。继往开来,新长征中创新业;除旧布新,大建设里立大功。梅花朵朵,含苞吐蕊迎春到;瑞雪片片,漫野弥山兆丰年。崛起神州,壮丽江山生瑞彩;腾飞盛纪,峥嵘岁月创辉煌。得力三才,才开新宅千秋业;临门双喜,喜绘宏图万代春。望山北松青柏翠,风光真好;看江南梅红竹绿,气象更新。绿水长流,大江南北春光满;青山不老,华夏东西气象新。绿树红楼,千家美酒千家醉;晴空丽日,一路春风一路歌。舜日尧天,檀板银筝歌盛世;红颜白发,轻歌曼舞庆升平。楹鼓声声,讴歌四化千秋业;联花朵朵,点缀神州小康图。锣声鼓声爆竹声,声声报喜;桃树李树杏花树,树树争春。精卫填海,中华有志终当遂;愚公移山,天下无坚不可攻。翠柳新栽,枝上黄鹂声婉转;华堂初构,梁间紫燕语呢喃。燕语莺歌,喜话去岁欢心事;龙腾虎跃,笑庆今年如意春。爆竹声声,举杯畅饮团圆酒;灯火灿灿,放眼遥看锦绣图。社会主义,好比千年不老松;四化建设,犹如万代幸福泉。

对联演讲稿

对联游戏课程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述的是有关校本课程之游戏对联课程设计故事。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有着许多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我都想让学生对中国的对联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以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 但是对联的知识毕竟离学生现在的生活比较远,学生能掌握吗?我想到我们班的学生阅读量很大,也接触过一些对联以及相关的知识,同时学习了很多古诗,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对偶句。另外,我在教学课文时,经常结合课文中的对偶句,向他们讲述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如仄起平落,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等,再加上对联是学生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的一种古典文学形式。因此,我们班的学生在学习对联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但对联的很多知识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乐意学习呢?这是一个难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找到突破口。有一天,我和我的一个朋友聊天,说到现在小孩子的一些特点,他一句无心的话使我灵光一闪:“现在的小孩子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看动画片?”由此,我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为什么不把对联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联系起来呢?这样在故事中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就不怕学生没有兴趣。有了这么妙的想法,心里特别高兴。但是仔细一想,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么多的动画片,哪个合适呢?我又陷入了思索。每天下班的路上,我脑海中就将对联的基本特点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联系起来,一遍一遍地想着,偶然间想到了中国的经典神话故事《西游记》。于是就有了“西游记”这个对联游戏课程。 课程设计 首先我针对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述了《老地主袭改旧楹联》。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我与楹联的故事

我与楹联的故事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楹联的故事》,什么是楹联?楹联是一种中国独有的特殊的文学样式,也是我国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特殊?楹联的特殊在哪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中曾经介绍到,楹联起源于中国,更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是楹联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联讲究的是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形势相同,从我国延伸至今的家家户户门口的对联就可以看出来楹联的魅力以及人们对楹联重视。 不过楹联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没有那么的“讨喜”,毕竟我们现在用的少了,过年也只有那几天,楹联看似偏离大众,实则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小到自家门口的对来年,楹联看似生僻难懂,实则生动有趣。而楹联在历史上也有着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查一查。看看古人是怎么理解这对联与楹联这两个字,也可以看看现在的人又是怎么理解这“楹联”。这楹联到底有什么难以言喻的秘密能让古人对它痴迷不已,能让几千年的文化流传至今,让我们还在对它饶饶上口。这也是一次体验,一次与古人“探讨”的体验。楹联里也有很多的小故事,你知道几个?古代的朱元璋皇帝为何亲临平民家中为他写下一幅对联呢?清朝学者纪晓岚又是如何用这字的谐音来巧逗自己的老师的呢?你所喜欢理解的又是哪一个呢?希望大家都能积极的去了解这其中的奥秘,有机会也可以去网上查一查资料,与同学老师父母一起来探讨这“楹联的知识”。 时代在进步,楹联却不会退出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它正在逐步的走进我们的

课堂,生活。楹联更是我们息息相关,其实仔细算来吧,我们这一生都离不开对联。你看春节要贴春联;结婚要贴婚联;过寿要贴寿联,对联最早起源于桃符。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面的桃符说的也就是今天的对联。 而在场的人又对楹联了解多少呢?我可以说不多,甚至是寥寥无几的,在中国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丢弃的都是糟粕,留取的都是精华,而楹联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上并没有被摒弃,足以证明它的精华还在这里,我们学习楹联,使用楹联,更是对这中华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措施,可如今,了解它却少之又少,更可怜的是,有人居然连它的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在这篇演讲里,我更多的是在向大家提出一个呼吁:去了解楹联,去看看这几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在这里,我不敢说你们会感悟到什么,更不能说通过我寥寥的几句话你们可以真正了去理解什么,但是我知道,我能明白的,你们也能明白,在座的各位也都能明白。 上个星期,学校也有组织关于“楹联”活动,全校对此有兴趣的同学都来参加了这场讲座,聆听老师的讲话,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认为如此晦涩难懂的东西,也有许多的同学会对它细思慢想,人很多,课很短,我所理解也是知道的东西也就只有上面所叙述的部分而已,楹联是珍宝是国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前进的痕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向世界前进的痕迹。楹联似乎离我们很近似乎又很远。关于楹联是电视节目里用多少个45分钟都说不清楚的国粹,而我又怎么可能用这短短的一页纸,几百字就能概述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珍宝呢?我所知道的是:知识就是力量,几千年前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几千年后亦是如此! 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聆听,我的演讲到此结束,关于楹联我所知道的也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 851 出句:且执凌云笔【吉生贵】 对句:还弹骇俗音【梅笛】1852出句:公主岭前,洗头盘锦卸包头【清笛】 对句:马嵬坡下,赐缢蜀地归大兴【梅笛凑】1853 出句:叹月夜风清(一叶居士) 对句:吟风红烛瘦【梅边吹笛】1854出句:花开岂为求人笑【夜雨】 对句:叶落何堪惹雁悲【梅笛】1855出句:贫门无犬吠【幽谷】 对句:雅室有琴飞【梅笛】1856出句:中秋不是当年月【掬水堂】

对句:大雪依然那树梅【梅笛】1857出句:树影横溪鱼戏枝头云渡水【一叶居士】 对句:花香落墨笔飞玉案月临轩【梅边吹笛】1858出句:五岳三山秋半醉【江夏逸思】 对句:千家万户桂初薰【梅边吹笛】1859出句:雨急风催秋作怪【江夏逸思】 对句:夜深人静月成精【梅边吹笛】1860出句:一醉无愁,花马金裘能换酒【清笛】 对句:千伤不悔,凤箫雪柳又逢他【梅笛】1861出句:水里青山云里月(一叶居士) 出句:琴间碧水墨间梅【梅边吹笛】1862出句:松下修禅心静谧【书山平仄】 对句:梅边吹笛意清幽【梅边吹笛】1863出句:叶如红旗枫狂舞【江夏逸思】 对句:身似青衣竹慢摇【梅边吹笛】1864出句:漫步闲庭云

羡我【书山平仄】 对句:凝眸琼宇月怜她【梅边吹笛】1865出句;虚心赢得甘甜露【笑翁】 对句:雅意凝成美妙音【梅笛】1866出句:也随李杜成佳句(半闲词客) 对句:当学谢王醉墨香【梅边吹笛】1867出句:捕食巧布蜘蛛网【放飞云天】 对句:避世闲栽君子兰【梅边吹笛】1868出句:四野霜浓,傲菊红枫同唱韵【天利华森】 对句:三秋露重,幽兰丹桂共飘香【梅边吹笛】1869出句:茗香一盏呑山水【清笛】 对句:墨韵千笺纳古今【梅笛】1870每有余闲江上钓【紫雪】 了无羁绊水云游【梅笛】 1871笔架云山开大境【紫雪】

从对联看对仗

从对联看对仗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汉语言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种类可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其形式特点为: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一、民间流行的一些对联,虽然很有意思,但多有不合章法之处: 为你痴为你累为你受尽所有罪 为你死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 为爱痴狂 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 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 天苍苍地茫茫想你的日子太漫长 风潇潇路迢迢没你的日子太迷茫 横批:没钱太难。 假名假姓假地址 骗吃骗喝骗感情 横批:愿者上钩 二、从一些传统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联的艺术魅力: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 不遇知音众声俱寂 偶然雅集百乐齐鸣 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兴邦有道江山不老 治国多方九州永春 五谷丰登人人喜 六畜兴旺处处春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三、在对联精品中不乏长联: 昆明大观园大观楼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

各种对联

中国楹联简史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王富辉转自《中国楹联》 实用对联 按社会需要生产产品畅销 照经济规律办事事业兴隆

《孙权劝学》对联备课讲稿

《孙权劝学》对联

????????七一班???????????? (上联)孙权耐心惜才劝之以学(上联)孙权孜孜不倦耐心教导(下联)吕蒙虚心知错笃志力学(下联)吕蒙下定决心用心学习 争分夺秒组 (上联)孙权不辞劳苦以身作则助蒙学习 (下联)吕蒙明辨对错虚心接受一心向学 (上联)孙权耐心劝说不厌其烦 (下联)吕蒙虚心受教勤奋学习 绽放希望组 (上联)孙权劝学真情实意(上联)孙权深谋远虑循循善诱(下联)吕蒙奋学矢志不移(下联)吕蒙知错就改努力学习 追风逐梦组 (上联)孙权以身作则劝说学习(上联)孙权现身说法循循善诱(下联)鲁肃叹服不已结交好友(下联)吕蒙发奋学习飞速长进

勇于争先组 (上联)孙权耐心劝学(上联)孙权劝学殷切希望 (下联)吕蒙虚心接受(下联)吕蒙好学不懈努力 阳光先锋组 (上联)鲁肃高兴吕蒙进步大(上联)孙权药臣学历史 (下联)吕蒙自豪自己有长进(下联)吕蒙先推后学习 (余勇智) (上联)孙权苦口婆心劝其读书(上联)孙权语重心长为爱将(下联)吕蒙虚心认错笃志力学(下联)吕蒙知错就改依我主 ????????????七二班???????????? 拼搏组 (上联)孙权严厉教诲寄予厚望(上联)孙权细心指导严格要求(下联)吕蒙发奋图强虚心求学(下联)吕蒙虚心好学知错就改

(周燕)(杨文博) 火箭组 (上联)孙权耐心劝学悉心点拨(上联)孙权耐心指导告诉期望(下联)吕蒙有错就改勤奋苦学(下联)吕蒙虚心接受埋头苦学(豆英)(吴凤涛) 实力组 (上联)孙权力陈必要劝学(上联)孙权劝学现身说法 (下联)吕蒙听人劝告就学(下联)吕蒙就学听从劝告 超越组 (上联)孙权细心教导严格要求(上联)孙权耐心劝学 (下联)吕蒙坚持不懈终有所成(下联)吕蒙虚心接受 进取组 (上联)吕蒙虚心好学才略惊人(上联)孙权严厉教诲寄予厚望(下联)鲁肃为之折服与之深交(下联)吕蒙发奋图强虚心求学(杜茉琪)(严维博)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 1201 寒酸墨客一寒儒{寒儒} 素雅青梅几素颜{梅笛} 1202无痕落墨功神韵{寒儒} 有意调琴曲绝尘{梅笛}1203青梅煮酒书寥落{寒儒} 绿蚁醅诗写疏狂{梅笛} 1204修竹似我品高洁{寒儒} 新 明月如卿情自在{梅笛}1205梅花落处伤心地{寒儒}

柳絮飞时缱绻乡{梅笛} 1206柳展娇姿歌妩媚{寒儒} 梅书傲骨铸高洁{梅笛} 新1207绿色华年春不老{寒儒} 芳菲岁月梦常新{梅笛} 1208败柳残荷秋韵老【寒儒】 寒蝉冷雨夏声遥{梅笛}1209误跌梅园馨馥醉{寒儒} 隐居柳舍韵清幽{梅笛}1210雪醉梅林香四野{寒儒} 云栖烟柳月一湖{梅笛}新1211碧水横琴, 弹一曲天荒地老(紫玉) 青山挥墨,绘几卷云淡风轻(梅笛)1212出海金龙腾瑞气(过客) 抱蟾玉兔降祥和(梅笛)1213疏帐灯昏悲汉月(山僧) 锦屏月朗唱秦风(梅笛)1214一念起,千山万水【墨香】 百尘消,尺笛寸笺【梅笛】1215秋去春来,月舞云天终不

改【墨香】 星移斗转,花飞紫陌自逍遥【梅笛】1216身似夕阳为梦今朝催晓角【山】 心如朗月携风此刻走天涯【梅】1217半篓残霞一竿暮色(平步求) 一弯冷月几点寒星(梅笛)1218红袖添香花助兴【山】 青山舞墨柳含烟【梅】1219桂花酿酒迎宾客【兰若】 梅雪烹茶敬故人(梅笛)1220梅花槛外三分素【丹青】 明月花间一缕香【梅笛】221闻酒系舟,杏花微雨【山】 听琴落泪,碧水长天【梅】1222梅香醉我几行字【丹青】 月影酬君一盏灯【梅笛】1223紫云品梅远景淡(梦) 清风梳柳故人遥(梅)1224月探轩窗风拂面(梦)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各位老师,各位学友:我受五期班委之托今天有幸和大伙儿一起交流学联的心得体味。说实话,比较汗颜。因为觉得自己学得不行,怕有负老师和各位学友的期望。但是要说收获确信是有的。回忆学联这一路,我大致做了一下总结:分为心得篇和实战演练篇。 一、心得篇:我想简单说两点,一是学联如做人,一具端正仔细的学习态度是必须的。 二、学联如爬山,足踏实地,持之以恒才干到达希翼的彼岸,别断积存,循序渐进才干厚积薄发。 (因为时刻关系,此处省略一千字。)总体来说算是对东风老师提出的"四心三多"正确理解和灵便运用。这个地方有两点我觉得别能省略,一是对于"多练"的咨询题。有的同学想,我对的句子不行,怕别人笑话,所以索性只做个旁观者。我想说,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别下水,永久别知水的深浅,别知下水后的精彩。 兴许因为我是工科生,喜欢用数字来制定目标和考核目标完成。从2014年十一月至今,我给自己定下一具规定,每天对句最少五个。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差不多完成一半,自己出句二百多个。加上临屏对句早就超过了一千个,且别论好坏,多炼才干锻炼我的考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你对别出,你就会想方法去阅读,去学习他人的句子。从而反思自己的句子,假如不过旁观,能收获到什么呢? 我向来坚信两句话,也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那算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东风老师在国粹搞的对句联赛中,我坚持参加对句,其中一具句子被有幸选入到优秀对句赏析里,这让我着实窃喜了一番呢。 二是练习办法咨询题。偷偷告诉你们一具学习流水对的诀窍哈,那个隐秘我可是第一次爆料哦。那算是除了正常的课堂练习外,经常研读学习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出句三百,同时尝试去对句,专心去领悟他的对句思路和意境流转。三期清浅师姐三百句对完了,我曾经下过决心,五期毕业前要把三百句对完,因为懒散,目前我完成了对句一半。七期学弟学妹们那么厉害,一定有超越的我们的,加油哦! 二、实战篇(因为中高级要学习出句和成联,因此我在这两方面多费一些笔墨) 1、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分析出句包括推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结构等格律咨询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分析出句句意、感情色调及其字外之意,寻出出句的关联点即联眼;我们要经过文字感知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由出句给出的条件联想起某一具恰当的画面来呼应出句。下面我以我特别喜欢的两个老师的经典对句为例说一下析联。 一棹撑开烟水阔==只身隐去姓名无【再嫁东风】 应景分析:看到此联,我脑海里立刻出现一副山水闲淡,一具隐者悠然世外,或看花赏月,或夜舟垂纶,把酒青天的画面。上联以景入情,"阔"是联眼,这个地方的"阔"别仅仅是看到的水面阔,更是心里放下后的一种"阔".下联延伸和递进了上联的意,原来是卸下世俗的功名,云淡风轻,才使得视野更加开阔。 再如:旧事有时归纸篓==相思照样降眉弯【东风】 应景分析:满腹的心事向谁诉,知心的话语几人听?无人可听,无人可寄,只好写进纸里,丢进纸篓,散入风中——但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读几遍东风对联,便能够发觉流水对普通遵循如此的规律,这和诗词有很大的相似,算是,情景结合,以景带情,以情入景。上联一般的叙事,下联以情致胜。一具联,算是一副画面,一具故事。这正是流水对最出彩和最吸引人的地点。 笛外烟村花簌簌[东风]=堂前旧燕影双双[柒米] 析联:暮春时节,悠扬的笛声阵阵,放眼望去,远处的村舍在轻轻的薄烟缭绕下显得如梦如幻。四周的绿树红花随着微风摆动,宛然通了灵气普通,伴着音乐婆娑起舞,那成双

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讲课稿

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

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 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是指前人在对联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找出的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可以避免走弯路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方面来谈。一是原来标有“诗格”的联格,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等有着根本性的要求,却从无联格之名。第二个方面,也已用作联格,同样没有联格之名的种种对法要求,通常称之为“对仗”;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也同样带有根本性的作用。第三个方面,是有联格之名的一些格式但它仅仅是对联诸格中的一个局部,如“嵌字格”等。根据这三个方面,现将对联格律分早期的格律、后出的联格、以及镶嵌格等三方面分别介绍。 一、早期的格律 对我国早期的诗格作较全面整理的应算是日本的空海和尚的《文镜(礻必)府论》,他归纳整理了我国早期的诗格理论形成此书,其中的二十九种对,后来被兼用到对联创作之中成了最早的联格。现将其摘录如下: (—)二十九种对(节录,有些已予简省) 1、的名对(又名正对、切对) 的名对者,正也。凡用文章,正正相对。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远,下句安近;上句安倾,下句安正。如此之类,名为的名对。初学作文章,须作此对,然后学其余也。

例句: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元兢曰:正对者,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上用松桂,下用蓬蒿,松桂是佳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2.隔句对(后人把它叫作扇格对) 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隔句对。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释曰:第一句昨夜与第三句今朝对,越溪与逾岭对;第二句含悲与第四句抱笑对,上兰与长安对,句为隔句对。 3.双拟对。 双拟对者,一句之中所论。假令第一字是秋,第三字亦是秋,二秋拟第二字,下句亦然。如此之对名双拟对。 诗曰:夏暑夏不衰,秋荫秋来归;炎至炎难却,凉消凉亦追。 按:“拟”的意思是似,比。意指第一第三两个重复出现的字,字义基本相同,所以也以意思相同的两个字去对,故称“准拟成对”。这一格相当于修辞中的“间隔反复格”。 4.联绵对 联绵对者,不相绝也。一句之中,第二第三字是重字,即名为联绵对。上句如此,下句亦然。 诗曰: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仍清;听蝉蝉响急,思乡乡别情。 或曰:朝朝、夜夜、灼灼、菁菁、赫赫、辉辉、汪汪、落落、索索、萧萧、穆穆、堂堂、巍巍、诃诃,如此之类名联绵对。

职高语文字词汇总讲课讲稿

职高语文字词汇总 (基础模块)上册 《我的母亲》门当户对家谱刮痧《芝麻官餐馆》煨家喻户晓 大相径庭神通广大 一如既往 《卖白菜》抽噎蔫嘟哝 踽踽乍绺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弥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沥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气冲斗牛 《我的空中楼阁》眉黛翩然 形势宁谧缥缈 《清塘荷韵》睥睨脍炙人口 事与愿违支离破碎 无影无踪时移事迁 香清益远 《像山那样思考》毛骨悚然饿殍 《窗前的树》馥郁缠缠绵绵 赏心悦目银光璀璨 袅袅低垂 《荷花淀》吮奔横凫

《山那面人家》纤拧 《,项链》寒伧咕哝 自惭形秽 《一碗清汤荞麦面》打烊商榷 《读书人是幸福人》往哲先贤 睿智大抵 《拿来主义》礼尚往来大度 自诩残羹冷炙 冠冕阴功孱头 玄虚国粹 《淡之美》惊鸿潋滟空蒙 酽熨帖狷 一览无余反目成仇 惜墨如金东方既白 虞欲壑难填 淬火偈 欺世盗名招摇过市 《在困境中更有发愤求进》劫难好高骛远 勤能补拙 《爱情诗二首》慰藉戟雾霭流岚虹霓伟岸稠密 窠臼懊丧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笑靥惊诧左顾右盼殷红萦绕《永远的蝴蝶》骑楼拔尖《诗经》二首姝俟城隅娈贻炜荑氓之蚩蚩 愆垝垣卜筮耽陨徂汤汤罔极靡咥隰晏晏《侍坐章》乘饥馑哂铿尔喟然《劝学》輮槁暴砺参省跂跬骐骥锲镂螯《廉颇蔺相如列传》遗袒瑕修敬倨睨佯为汤镬渑池毋诀怿缻靡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基础模块)下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赫赫无足轻重 贤哲全神贯注 嘈杂缅怀 风尘仆仆沐浴萎缩《善良》恃圭臬弘扬超拔滥用渗透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四面楚歌凄厉 以逸待劳惶惶滥恶《人生的境界》觉解天民 正其义不谋其利无明《科学是美丽的》谙美不胜收 价值连城 叹为观止 《南州六月荔枝丹》缯绡醴酪龟裂宠幸 兼程啖 《飞向太空的航程》酝酿 苛刻横亘 《中秋月》向例吋手胼足胝 《边城》暧昧山岨

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专题知识拓展提升讲义 对联

五年级语文句子板块讲义 第一讲对联的来源、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来源。 2.了解对联的概念及特点。 3.掌握最基本的对联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对联的概念。 2.了解对联的特点。 3.掌握对联的基础知识,并会简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故事导入】 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 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苏东坡和佛印的对话中可见,俩人都用了谐音“互怼”,两句话也十分对仗,狗对水都是名词,河上对东坡都点名了地点,骨对尸都是名词且意义相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对联!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对联的概念。 二、知识梳理 (一)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

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shēn shū)”和“郁垒(yùlǜ)”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二)对联的概念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于桃符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三)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例1: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例2:袁世凯死后,其亲信广征挽联。有一个爱国青年送来一副: 上联:袁世凯千古下联:中国人民万岁 袁氏亲信们初见对联特别高兴,认为此联赞颂袁世凯千古流芳,后来被人点破对联的机密,大发雷霆。你知道这副对联的机密吗? 上联5个字,下联6个字。这个对联不对称,意思是说袁世凯起(齐)中国人民。 例3: 一次,苏轼在莫干山游玩,甚是疲乏,打算休息一会儿,便走进了一座庙宇。 主事老道见苏轼衣着简朴,便冷淡地指了指椅子说: “坐!”然后,对道童喊道:“茶!” 苏试坐下和老道闲聊起来。从谈话中,老道发觉来客颇有才华,非一般书生,即把他引至大殿,客气地说:

诗对仗基础知识(讲稿)

《诗基础知识》(对仗) 对仗,是我们汉语言文学特有的用词方法。这是因为我们的汉字是一字一音,非常适合组成相对的词和句。不仅我们写格律诗需要对仗,其实,诗、词、曲、赋这类的形式都需要对仗的存在,学习古典诗词,对仗是必须要学好,甚至要精通的。 今天,主要讲一下关于对仗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我们先理请一下概念。 什么是对仗呢?文学大师王力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我查了一下资料,上面说“对仗∶[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我个人认为,他的这样的定义并不很完整,也有点含糊。“对仗”,其实是属于诗歌类文学体裁的专用名词,对仗是具有很苛刻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词性相同”,还要求“平仄相对”,还要求“结构一致”,还要求“避免重复”,符合这样的要求,才能称之为“对仗”。严格的讲还有“六相”一说(这我会在后面具体介绍)。 我们还知道一个词叫“对偶”,很多人很多书甚至一些词典都把“对偶”和“对仗”等同了起来,其实,这二者是有区别的,虽然它们很象。正确清晰地理顺二者的概念,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运用是有帮助的。 “对偶”是什么?对偶就是一种修辞方法,也称为一种修辞格。“对偶”的定义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采用的是一种对称的语言方式,表达形式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的效果。对偶一般表现的是词或词组的形式,很短小。 对偶跟对仗,这二者,一个是修辞格,一个是写作手段,是运用在不同的文体当中的,在古代的散文中也常常用到对偶的。格律诗本身的关于对偶方面的要求很严格也很特殊,所以,在格律诗的语言中,不能说是“对偶”,而单独称之为“对仗”。 在前面介绍格律诗格律的时候,介绍过,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使用“对仗”的形式。律诗(七律、五律)的起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中间两联一般是要求必须要对仗的。律诗的美学特点是工稳、典雅、精练,其实更多的是通过这种“对仗”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的。所以,律诗是离不开对仗的。全篇无对仗的(特例除外),我们就可以断定它不能算律诗。格律诗的基础就是对仗,不懂对仗的人,肯定谈不上懂的格律诗。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也是律句。不仅出句和对句的词性要相同及平仄要相对,而且其平仄分布的规律也是和格律诗所要求的一样。比如,对联就不允许三平尾,就不允许孤平的存在。还有,对联要求的也是古韵,也是以我们所说的以《平水韵》为主体,为默认韵。更重要的一点是,对联所能表达的境界极其有限,它可以表达一个片段,一个闪念,一个景致或情思,但是,终究是属于“片面”的,和诗比较而言,缺乏的是完整感和大局观。它属于一种“小巧”的工夫,做为一般游戏应和是可以的,也很适合即景而联。如果熟练了格律诗的谋篇布局以及造境界的手段和诗思,那么,吟联应对那是举手之劳,轻松的很。楹联具有独立性,也是一个专门的“学问”,但是它的基础还是格律诗的基础,如果不懂格律诗,说句实在的,你的楹联也玩不出高水平来。不精通格律诗的楹联写手,是称不上“高手”二字的。 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十三)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十三) 2671出句:岁月如歌莫将好景蹉跎过(一叶居士)对句:红尘似梦休把华年怅惘流【梅边吹笛】 2672出句:唐寅古画右军书法谪仙美酒少陵诗(一叶居士)对句:屈子离骚建安风骨清照佳词千里曲【梅边吹笛】千里-马致远 2673出句:一曲鸾音玄鹤舞【金步摇】对句:几笺凤翥玉龙飞【梅笛】 2674出句:何物最关情?问灼灼春花、娟娟秋月【杨柳菁青】对句:乱红堪刻骨,闻悠悠玉笛,寂寂寒梅【梅边吹笛】2675出句;装点山河秀【笑翁】对句:飞扬锦字奇【梅笛】新韵 2676出句:白雪漫长空,把盏临风舒大雅【清笛】对句:清箫飞旷野,凭栏望月奏仙音【梅笛】 2677出句:人生似梦,莫让悲情重复来【书山平仄】对句:世事如云,孰知别绪纷纭至【梅边吹笛】 2678策马逍遥尘世外(芳尘凝榭)横琴自在水云间【梅边吹笛】 2679出句:兔走形飘逸【逸思】对句:心分意忿恚【梅笛】2680出句;雪醉窗前舞【笑翁逸叟】对句:雲闲陌上飞【梅边吹笛】

2681出句:夜梦焉知星月短【幽谷】对句:秋思何惧水云遥【梅笛】 2682出句:归鸿不厌柴檐矮【幽谷】对句:落絮难言山水长【梅笛】 2683出句:证我生平惟有笔【幽谷】对句:知卿心事岂非琴【梅笛】 2684出句:伏虎降龙人犬叫【采风】对句:惭凫企鹤斩心悲【梅笛凑】 2685出句:红叶银装裹【开心一客】对句:黄花皓月陪【梅边吹笛】 2686 记得陶公句【依然】闲吟谢女诗【梅笛】 2687野径人稀至【依然】幽篁月时临【梅笛】 2688旷野风衔叶【依然】林泉雨和弦【梅笛】 2689琴台何处忆【依然】故里梦中寻【梅笛】 2690人依花弄影【依然】月落竹摇风【梅笛】 2691寥落当年月【依然】相思梦里人【梅笛】 2692浣花溪带雨【依然】掬月鬓簪霜【梅笛】 2693笛起江城暮【依然】风行玉案凉【梅笛】 2694凝伫青桥石【依然】举头明镜台【梅笛】 2695篱头新朵怯【依然】鬓角雪华生【梅笛】 2696絮雪梅枝覆【依然】添香红袖盈【梅笛】

高中语文讲义资料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讲义资料《奇妙的对联》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

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l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l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l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l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 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对联复习(试讲稿)

《对联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对联的基本特征,培养热爱中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在实践中运用对联。(重难点) 二、教学流程 (一)回归课本识记对联 1.阅读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之《对联常识》。 2.背诵课内学过的对联。(课前用作业本A本积累,课上与老师对对子。) (二)就地取材修改对联 我们学校很多教室都贴有对联,根据你掌握的对联知识,说说你的发现。(课前准备) (三)聆听故事理解对联 1.2011年春晚精彩对联赏析(朗读) 【例一】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对句) 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出句)——江西潘一之点评:此出句为下联征上联,难点在于后一分句把前面?五十六?三字依次分拆使用,且语气畅达无碍。出句形象地表达了民族团结的主题。此对句用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百八?来对?五十六?,自然妥贴。?钟响?指除夕零点的一百零八记钟声,喻辞旧迎新、祝愿吉祥之意。成语?一呼百应?和?八方和?很自然的表现了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小康的和谐景象,与出句所蕴含的民族团结的寓意相合拍。此处的?和?读四声,取?相应相和?之意。 【例二】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出句) 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对句)——江苏张修顺 点评:此出句前一分句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后一分句则为当代歌曲名,联句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对句则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起头,指出为政之道在于多倾听人民的呼声和意愿。出句对句合起来看,表达了?居家当为孝子、为民甘做公仆?的兼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价值取向。 2.生活小对联,人生大道理。(回答) 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我国东北的侵华日军突然炮轰沈阳,而蒋介石却采取了?绝对不抵抗政策?,弃城撤军,导致日寇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和东北其他城市。消息传出,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各地广大爱国学生纷纷到南京示威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学生们的义举却遭到了军警的抵制。三十多人被打死,一百多人被打伤。在悼念爱国学生的大会上,人们贴了一副最短的对联。这副对联,上联为?死?,下联为?生?,而?生?是倒着写的。你知道这副对联的言下之意吗? (四)变换情境运用对联 【对联与语文常识】 1.(2011年安徽)滨江中学九年级(1)班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 A.司马迁 B.李白 C.范仲淹 D.欧阳修 (2)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②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③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④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②①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①③ 【对联与名著】 2.(2011年桂林)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对联与写字】 3.(2011年襄阳市)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山青水秀古隆中,日新月移新襄阳。 【对联与地方文化】 4.(2011年温州)温州江心寺正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大意是?浮云早晨来会聚,每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根据对联大意,用?/?给此联断句。(3分) 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对联与时事】 5.(2011年四川)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瘦肉精?、?西瓜膨长剂?、?染色馒头?、?强制拆迁?、?公共场所禁烟?、?醉酒驾驶?、?台湾塑化剂?……当这些词从我们脑海掠过时,我们不能?雁过无痕?,为此某班同学将开展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踊跃参加。 活动一:关注民生之住房 近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四川××市主城区黄金地段一栋7层住宅楼,因为顶楼一户人家不肯搬迁,所以开发商将楼下5层楼梯用挖掘机拆掉。看了此图,请你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 下联:。 (五)表白真情互赠对联 百日冲刺比的是决心,拼的是毅力,掉皮掉肉算不了什么,为了自己的梦想、家人的期盼,我们矢志不渝!请你撰写一副对联与同学共勉。 (提示语:悬梁刺骨、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秉烛夜读、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六)走进生活传递对联(作业) 1.春节来临,隔壁家张大爷买了一副对联(如下),可不知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也不知该贴大门的左边还是右边,请你帮他指出来。 家兴人兴事业兴(联、张贴在大门的边) 福旺财旺运气旺(联、张贴在大门的边) 2. 毕业前写一副对联送给老师,以谢师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