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简史教案

催眠简史教案
催眠简史教案

催眠简史教案

【心晴家园】.静雅【咨询副部】

1、什么是催眠?

2、古代(前科学阶段)的催眠

3、现代科学研究催眠

4、催眠三大流派

什么是催眠?

狭义的催眠:从狭义上讲,催眠指的是由催眠师做引导,带有一定目的性和明确指向性,把被催眠者带入一种特殊的状态,以帮助被催眠者解决问题。(舞台催眠秀、催眠治疗)

广义的催眠:广义的催眠是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互动中无可避免的。的是当我们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或多或少会对我们有一些影响。这种产生影响的过程就是一种广义上的催眠(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如广告。)

催眠状态:

催眠状态下,身体会完全的放松;

意识判断力、自主意识行为会明显减弱或丧失;

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感觉、知觉的歪曲或丧失。

潜意识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会主动接受催眠师给予的正面积极的对自己有益的指令。催眠实际上是饶开了人的意识直接进入了潜意识

催眠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催眠,实际上是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的团队合作。

所有的催眠都是一种自我催眠。

古代(前科学阶段)的催眠

土著印度人最早在3000多年前在史诗中涉及。

最早起源,催眠技术是为宗教和神职人员所掌握,作为布道、传教或占卜的一种手段。当时催眠被人们看着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去对原始阶段的催眠运用做解释,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受暗示的结果。

希腊19世纪发掘出许愿碑——公元前四百年使用催眠术,包括治疗方法、对于神赐此法的感谢辞,把这种以暗示为主的治疗视之为神恩。

古埃及祭司相信当人处于出神状态(恍惚状态),疾病容易痊愈,因为有利于神的力量进入人体,驱逐邪恶力量

中南美洲土著懂得用药草、歌咏、围绕跳舞,集体进入出神状态,祈请神谕、消灾、治病,这与催眠术相通。

中国观落阴引导阳间的人进入阴间探访逝去的亲人——法师焚香、摇铃、念咒,引导参与者进入出神状态,也会给与语言引导,参与者对于阴间应有的景观事先也都有所认知,是一种变相的催眠术

现代科学研究催眠

催眠术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后半期,维也纳医师梅斯梅尔

1、1766年发表论文《行星对于人体之影响》,认为行星力可藉由一种看不见的微妙流体的传导,影响人类的健康。他认为,在天地宇宙间存在一种磁气,所有生物都依赖于这种磁气的养育而生存。同样,人体中也存在一种液体贯穿全身。一个人的健康就依赖于这种“动物磁液”在人体各部分中的平衡。

2、1775年修正自己的理论,提出「动物磁力说」——人体内有一种动物磁力,此磁流分布不适当就会产生疾病。藉由治疗者的手部接触,使磁流流入受治疗者的体内,调整磁流,而治疗疾病。麦斯麦用“通磁术”治疗了大量病人。后来因为其技术缺乏科学的解释而被排斥。这套程序被称为梅斯梅尔催眠术(Mesmerism)。

1841年,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开始研究动物磁气说。他出版了《神经催眠学》,提出了“催眠术、催眠者”等概念。

布雷德理论:他指出催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状态,它与视觉的固有联系的高度集中相关。

他还发现,不仅视觉的凝视会诱发催眠状态,思想或观念的专注同样会诱发催眠状态。

布雷德提出催眠的关键在于暗示。

后来布雷德根据希腊文hypnos,提出了用英文hypnosis一词做为催眠的定义。

因此,催眠术又被称为布雷德术,布雷德也被认为是现代催眠术的创始人。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当时人们对催眠技术的解释和理解转向了心理学领域。

南锡学派和沙可学派

沙可学派的代表是法国有名的神经学家沙可。

他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人为的精神神经症状态,它与癔症性神经症之间有一致性,都是病理状态的表现。

沙可对催眠状态的几种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他提出催眠常呈三种状态,即嗜眠阶段、僵直性昏厥阶段和放松睡眠阶段。

南锡派反对沙可把催眠状态看成是病理状态这一学说。他们继承布雷德的观点,认为催眠状态主要是因为暗示的原理。

南锡派与沙可派不同,他们研究催眠技术,更偏重于心理的方面。

南锡学派领袖人物伯恩海姆1886出版的《催眠与暗示》一书中。他给出了催眠新的定义:催眠是由于增加了暗示感受性的特殊心理情境引起的。沙可学派坚持精神病的机体病因说,强调催眠状态下的生理变化,他们认为催眠现象是精神病症表现。

南锡学派则强调催眠状态中的心理变化,尤其强调指出催眠的要素为暗示。他们认为90%以上的人都可以被催眠,催眠完全是受暗示的结果,催眠现象是非病理性的。

弗洛伊德和催眠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最早接触系统的心理治疗就是开始于对催眠的兴趣,在弗洛伊德自传里有这样的描述:“还在我当学生的时候,我已经看到过‘磁术家’汉森的公开表演,我注意到有一位受试者从开始僵直起,脸色就如死一般灰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醒过来才结束。这次表演,使我对催眠现象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不久,海登海因为上述情况提出了科学的依据。可是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精神病学的教授们都仍然声称催眠术不但是骗人术,而且也是危险术,他们照样把催眠术家视为下等人。我在巴黎的时候,曾看到那里的人们自由地使用催眠术,用它在病人身上引发症状,然后再消除这些症状,后来有消息说,南锡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他们广泛而且成功地暗示―有的通过催眠,有的则不用催眠-用于治疗。由此可见,在我行医的最初几年,除了一些临时性的、不成体系的精神疗法外,我把催眠暗示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并不是偶然的”。弗洛伊德的两次巴黎之行也是去学催眠术!正是因为有了催眠的实际应用,才会有精神分析的诞生!也正是因为催眠的实践,才有了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发现(他们使某人进入睡眠状态之中,使他有种种幻觉的经验。醒后,他似乎对于催眠时所经过的事件,一无所知。伯恩海姆屡次请他将催眠时的经过说出。那人则自称全不记得。但是伯恩海姆再三申请,说他总应该知道,总应该记得。那人迟疑不决,开始回忆,先模糊地记起催眠者所暗示的某事,接着又记得一事,其记忆也逐渐明了而完满,到后来竟不再有所遗漏。那时并没人告诉他,都是他自己想起的,可见这些回忆开头便在心里,只是拿取不到而已:他不知道自己知道,只相信自己不知道。他的情形和我们所揣想的梦者的情形是完全相似的。《引论》74)。正是大量的催眠实验,使弗洛伊德确信:人实际上是知道一些为他本人开始以为并不知道的东西的。如果用弗洛伊德后来的术语就可以说:人在意识下并不清楚的事,却仍为此人所知,只不过是为此人的潜意识所知罢了。所以当我们想知道那些为我们意识所不了解的事情时,就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深入潜意识,或者用某种方法把潜意识中的东西引出来。这就是弗洛伊德后来精神分析法的实质。弗洛伊德还把这一重要结论用于释梦。在释梦时,他总是向梦者询问梦的意义。弗洛伊德相信:梦者其实应当为我们解释他自己的梦。虽然,梦者常会说对自己的梦一无所知。但是,梦者确实明白自己的梦的意义,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罢了。弗洛伊德正是从催眠现象的研究中获得了这一证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仍然是在对催眠的研究实验基础上而建立的。催眠与精神分析密切联系。

催眠的新发展

总的说来,十九世纪催眠曾作为心理学界与医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进入二十世纪后,催眠在治疗精神病方面受到了一些重视与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功。

在一战期间,这种治疗方法还只是受到少数人的重视,但到了二战期间,它已受到了广泛的注意。但是随着麻醉药物的出现,利用催眠麻醉显得是多余的了。这也是医生们放弃催眠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医学、心理学界,当人们对催眠术的兴趣减退之时,大众的热情却日渐高涨。剧作家与娱乐场所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用这种技术,于是,催眠成为演出界感兴趣的表演项目。在那个时候,催眠被无限的夸大和滥用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实验心理学家作为一支新的生力军加入到对催眠的研究队伍中来,于是人们又开始了对催眠的关注。

1933年,心理学家克拉克. 赫尔出版了一本《催眠术和暗示》的书。此书以一种明确的方式说明了催眠技术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合适的课题,它的出版使得美国成为了催眠技术的研究中心。

1955年和1958年,英国医学协会和美国医学协会正式肯定了催眠技术。

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作为催眠界最重要的人,他对催眠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是无可替代的,同时,他所发展创造出的催眠技术也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

艾瑞克森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取得心理学及医学学位,是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科高级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终生会员。他写过超过140篇有关催眠的学术论文。

在50年的治疗生涯中,他创立了美国临床催眠学会并当选为创会主席(1957),担任美国临床催眠杂志的创刊编辑(1958-1968),并且成立了美国临床催眠学会教育及研究基金。

可以说,艾瑞克森为催眠取得合法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二十世纪催眠界的领军人物,艾瑞克森发展出了自然催眠法,即不需要正式的催眠诱导过程进行催眠治疗,他强调灵活弹性,富有创意的治疗方式。

艾瑞克森治疗的前提建立在他对细微事物觉察力的培养上,同时他也擅长将故事和隐喻治疗用在催眠中,以此避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艾瑞克森的治疗出神入化,完全摆脱了传统心理治疗方式的框架。他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创新力和灵活性的心理治疗大师和催眠治疗家。

催眠三大流派

权威派:认为某个具有“特殊”心理能力(如“催眠眼”“坚强意志”)的“强大力量”个体(催眠师),促使另一个人(被催眠者)进入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即非常容易接受催眠师“暗示”的一种状态。这些暗示可以“强迫”受试者作出各种行为(从学狗叫到戒烟),而这些行为都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不愿意或者无法做到的。此派的观点中充满了“意识在物质之上”、“失去控制”、“植入暗示”和“易感性”等概念,这些概念本身也部分地被书籍、电影和民间传说所“灌输”,并通常受到外行的广泛认可,而且许多运用催眠技术的治疗师也暗中对这些概念深信不疑。

权威派的理论格外受到舞台催眠的青睐。这些被催眠的人通常伙同一群朋友出席夜晚俱乐部的表演,他们都是自愿上台,催眠师首先发起一段简短急促(5至10分钟)的诱导语言,然后发出命令性的指令使这些受试者做出一些不寻常

的,而且往往是一些令人发笑的行为,比如脱掉一只鞋、像动物一样的动作、或者开始脱衣舞表演。当跟随催眠师回到他们的桌子旁时,这些受试者会得到那些深深着迷的朋友们的一阵欢呼和奉承。在这种意义上,舞台催眠与一瓶酒精的作用相类似:正常情况下被限制的人们此时可以狂野的表演,然后将责任推给某人(催眠师)或者某种东西(这种催眠状态),而不是他们自己。这种关于失去控制的错误信念极大地阻碍了许多人在催眠过程中的充分参与。

这种直接和强硬的方法也被许多临床催眠师所运用,虽然没有如此轰动壮观。尽管临床医生是在一种不同的情景下进行操作并出于不同的目的(如帮助受试者改变),但他们经常暗中将催眠过程想象成一个他们可以像受试者实施意念控制的过程(如,施催眠术),而后命令他们改变那些不良的行为模式(如吸烟、暴食等)。

虽然权威派的追随者们通常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但他们的做法却助长了人们对催眠的误解。例如,无意识一般被解释为非个体本身的东西,而被认为是某种“空白状态”或“肥沃的土壤”,可以将暗示“写入”或“植入”。据说这些说法对受试者的行为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有时迫使他们做出与意志或正常的行为习惯不一致的行为表现,其中最不幸的暗示即催眠师掌握着控制受试者的权力。这种关于失去控制的错误信念极大地阻碍了许多人在催眠过程中的充分参与。

权威派强调催眠师的作用,而不考虑每个受试者的知识、信念和能力等特点,也不管受试者选择如何(或是否)参与催眠事件的能力。因此,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该流派在发展持续性治疗变化方面的价值是有限的。

⑵标准派这个理论尤其被实验心理学家们所推崇。它不强调催眠师的威力,而强调受试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标准派通常假设催眠反应性是个体的稳定特质。同时,催眠师可以运用一套标准化的沟通方法,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受试者都可以保持不变。换言之,受试者要么是可被催眠的,要么是不可被催眠的。催眠师的行为实际上并不重要。

它极端缩小了催眠过程中其他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如催眠师与受试者的关系)。由于兴趣点放在了受试者行为上,所以人们努力在实验方法上控制所有其他因素。例如,人们投放了许多精力在开发标准化诱导语上(将诱导语录制在光盘或磁带上),从而完全降低了对操作者的需求(操作者可能会使得实验测试出现偏差)。当然,这在本质上并不会引起争议,如果这样的程序可以使得大多数受试者体验到催眠状态,那么它就相当值得赞赏了。然而,很快结果就明确了——即只有一小部分受试者对标准化诱导语做出了催眠性反应。具体情况是,大约15%的受试者属于高反应性,65%的受试者属于中等反应性,20%的受试者则根本不具备反应性。基于这些个体差异,加上发现特定的受试者对标准化测试的反应性基本保持稳定,许多实验者认为可催眠性是一个稳定的特质:有些人拥有,有些人却没有。

在这个意义上,标准派将催眠的成功和失败都归于接受催眠的受试者身上,而催眠师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们认为可催眠性是一个稳定的特质:有些人拥有,有些人却没有。

标准派也存在问题:

1、它假设引导受试者放松并想象各种各样事物的标准化诱导语,是评估个体基本催眠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就像用通俗歌曲来判断你是否会唱歌)。有些受试者能够令自己的经验与放松指导语契合在一起,有的受试者尤其是那些产

生大量内在对话的受试者,则只能对其他的诱导性交流产生反应。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导致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治疗师的任务就是为特定来访者找到最合适的催眠方法。

2、标准派根据对测验暗示的行为反应来界定催眠感受能力。这样一来,那些不能将自己的手体验为非常沉重的个体很可能就不是良好的催眠对象。催眠主要是一种体验,如同爱和愤怒,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没有打人就判断他没有生气,或者因为一个人没有吻实验者就认为他没有爱。与之相似,有些可催眠的受试者不愿意或不能够顺从实验测试的种种要求;有些受试者为了走出催眠状态而走出了催眠状态。所以,根据目前的观点来看,认为这些人不具备体验催眠状态能力的结论有待商榷。

3、虽然人们发现催眠感受性分数可以显著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替代性诱导策略、药物、态度、预期、环境、特别训练和模仿,但是标准派却不能准确的解释这一结果。同时受试者愿意参与催眠治疗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大多数的“阻抗者”或“不易感者”经过专门的训练后都可以体验到催眠状态。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可以被催眠的程度都是同等的。面对直接的催眠暗示,一些受试者能够迅速地产生深度反应,而其他的人则可能永远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反应。

易感性测验的高分通常说明这个受试者将会对任何催眠指导语产生反应;低分则表明需要催眠师对这个受试者采取不同的策略或者要进行更多的训练。

⑶合作派许多现代催眠师都认为,催眠反应可以反映出来访者内部动机与兴趣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师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以及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主要创始人是米尔顿·艾瑞克森,他倾注了60年的精力去探索催眠的创新性和治疗性应用。

催眠应该首先是情境的结果,即情境中人际和内心关系建设性的发展,它即服务于催眠师也服务于受试者。合作派强调贯穿催眠内部变化过程的三个单元。催眠师、受试者,以及催眠师-受试者之间的关系,此三者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一个自主系统,它们又在一个“共同体”内相互协作。合作派强调催眠状态总是发生在关系的背景中,其中催眠师和受试者都不能被看做是彼此独立的。

无论催眠师起着什么作用,受试者的作用据有更多的主动性功能。这些功能来自能力、学习和整个人格的体验史。催眠师仅仅引导、指向、监控,并向受试者提供创造性工作的机会。为了实现以上作用,催眠师必须理解情境及其需要,充分保护受试者,还要能够识别已经完成的工作。催眠师必须接受和利用所形成的行为,并能够创造有利于受试者充分发挥功能的机会和情境。

因此,艾瑞克森学派遵循利用的原则进行合作,其中来访者的自我表达模式被视为构建治疗性催眠状态的基础。这需要适应性的而不是标准化的指导,即催眠师先是跟随,然后再对受试者正在发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所以说,进入催眠状态的途径总是独特的,是以催眠师和来访者双方独特的表达为基础的。换言之,催眠状态是催眠师与来访者联盟中经验和人际作用的呈现,因此使得双方会越来越接纳对方。目前的要点为:艾瑞克森催眠理论的基础是合作、利用和灵活性。

催眠关系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概念:权威派认为催眠师的威力是主要的;标准派关注的是受试者的催眠易感性;而合作派则强调催眠师与受试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权威派的催眠主要是以“堵”为主,结果就是弗洛伊德所观察到的,一个症状消失了,而另一个症状又出现了,疗效不能持久。现代催眠治疗主要也是以“疏”作为其基本治疗理念,和精神分析可以说是非常的接近及重合

三大派别对比:PPT

下节课题:三大派别争论史

化学发展简史大事记汇总

化学发展简史(1)

化学发展简史(2) 道尔顿的原子论用原子整数比解释了定组成定律和倍比定律,这属于原子间量的关系。但为什么原子会互相结合和分解?它们结合时遵循什么规律?这些问题似乎应该是无机化学来解决,但处于统治地位的贝采里乌斯的电化二元论过于笼统、不及实质而又十分强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有机化学的研究中,许多现象使人们突破了电化二元论,勇敢地探索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这一讲我们将认识维勒、李比希、凯库勒和范霍夫,这些先行者用他们的无畏和智慧,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通过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建立、发展了原子间相互结合的价键理论,并使人们看清了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情况。 维勒初涉“莽林” 1800年7月31日维勒出生于德国梅因河畔法兰克福附近的埃希海姆村。他的祖父是黑森选帝侯的马舍长,他的父亲在马尔堡大学学习兽医和农业,毕业后也曾在选帝侯的王子处任马舍长,1806年在法兰克福附近经营起自己的庄园,1812年迁入法兰克福担任宫廷职务,由于学识渊博能力突出,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久成了当地名流。他的母亲是哈瑙一位中学校长的女儿,对幼年维勒施以良好的教育。维勒七八岁时由父亲启蒙教他读写、绘画,不久入普通小学,又自学了拉丁文、法文、音乐。1814年入法兰克福的中学受到良师的教导。农学家的父亲影响他自幼热爱自然,特别是从事理化研究的布赫医生指引这位热心化学试验与采集矿物标本的中学生跟踪前人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探索:例如他们曾查知一种制硫酸用的矿石中含有硒(这项工作1821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是维勒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从锌中制得少量镉,以伏打电堆进行电化学试验,以碳还原法制得金属钾,等等,显示出少年维勒对化学的偏爱与才华。 1819年,维勒入马尔堡大学学医,次年转入海得尔堡大学在格曼林教授指导下学习,1823年9月获医学(外科学及产科学)博士学位。格曼林教授发现维勒的化学实验技能很强,就建议他赴瑞典化学大事贝采里乌斯处进修,专攻化学。 1823年11月,维勒赴瑞典贝采里乌斯处进修,按贝采里乌斯制定的方法从事沸石、黑柱石的分析,制备当时还较为少见的硒、锂、氧化铈、钨,研究氰酸及氰的反应,还担当贝采里乌斯的助手,很快接触到近代化学的前沿。在实验室,每当维勒操作得过快时,贝采里乌斯就对他说:“快是快,但工作可不大好!”真是高徒严师。 实验室工作结束后,维勒随贝采里乌斯穿越瑞典和挪威做野外地质考察:参观著名的矿山胜迹,考察典型的地质现象,会晤知名学者,采集岩矿标本。1824年9月17日,维勒辞别恩师贝采里乌斯,经丹麦做短期访问后,于1824年10月回到法兰克福。在瑞典的学习,不但奠定了维勒与贝采里乌斯的终生友谊,也确定了维勒一生的学术方向。 1825年3月维勒应柏林工业学校之聘,任化学与矿物学教职。1828年维勒晋升为教授。1830年6月维勒教授与他的一个族妹结婚。1831年柏林霍乱流行,维勒教授偕眷至卡塞尔岳父处避疫,同年9月受新建的卡塞尔工业技术学校的聘任而离开柏林。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主讲教师:陈甜

【课题】课程介绍第1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难点:掌握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年问候 二、安全教育 三、课堂纪律 四、课程介绍 课件展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主要内容: 旅游者的研究;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业的研究;旅游信息与地图的研究;旅游区划的研究。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及方法: 1、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目的 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树立较强的空间地域意识, 树立环保意识, 激发爱国热情, 成为具有现代服务于管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方法 案例一:西安与桂林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色 导出对比分析法 案例二:某地旅游地图认识 导出地图辅助学习法 案例三:分析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案例四:学生谈旅游的收获 导出实地考察法 案例五:获取信息的方式 导出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课题】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山东省第2-3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山东省概况 2.掌握山东省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山东省概况、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难点:运用本节课知识设计旅游线路和模拟导游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立疑激趣 这里是“孔孟之乡”,这里有“泉城”、“海滨山城”、“世界风筝之都”, 图片展示,猜猜这是中国的哪个省? 导入新课 新授 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山东省 一、概况 1.济南(省会) 同学们看过《环珠格格》吗? 紫薇格格的母亲与皇帝是在哪里相遇的呢? 导入新知识 2.天下第一泉景区(5A景区) 展示趵突泉的图片,感受天下第一泉的气势。分组合作,归纳知识点,完成表格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史迹流衍,面目多端,难以尽举。兹仅依时序,分作十段: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略撮其意而已。 谈及中国书法史,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即:最早的书法是什么样子?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过,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应该涉及到:一,可以查考的中国历史最早起于何时;二,文字是怎么产生的;三,文字史是否与书法史同步;四,现有的实物资料能否满足我们的研究要求。第一个问题纯归史学家们考虑,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留给理论家们去讨论,第四个问题,则属于我们的书法家以及书法艺术爱好者们;其实,实物资料的审美价值,更容易让人发生兴趣。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庖牺氏八卦造字、神农结绳造字和仓颉象形造字等说法,但谁也不能断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文字在出世并投入使用之后,有一个成熟过程,在这段道路上,是靠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两条腿前进的。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用笔来描画或者作记号。倘若“书画同源”之说有道理,那么文字史或者书法史起码不晚于此。 甲骨文,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书法。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材上面,偶然发现一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的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它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的商代遗物。后来经过不断挖掘,出土甲骨片达十万枚之多;而上面的刻画符号,也总计达4500个,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甲骨文内容大多为“卜辞”,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 甲骨文,主要是刻划而成的,从书法角度欣赏,已经完全具备了章法、结体、用笔等主要构成因素。如现藏历史博物馆的一片商武丁时期(公元前13-12世纪)的牛胛骨,上面刻字多达128个,记述丁酉日商边之事,刀法灵秀,变幻莫测,奇趣丛生。甲骨文的章法或整齐或错落,结体或规则或随意,线条或纤弱或刚劲,这除了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的客观限定之外,不能否认其主观审美趣味和“书法意识”。另如祖庚祖甲时期甲骨、廪辛康丁时期甲骨、武乙文丁时期甲骨等,亦各具气象。有意思的是,少数甲骨不是刀刻,而是用朱书或墨书所写,这证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毛笔之类的书写工具。 周代,金文为主要的书体存在形式与书法表现形式。金文,又名钟鼎文,是钟鼎等器物上铸造的款识文字,或阴或阳。金文在商殷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业已成熟,如《戍嗣子鼎》、《宰甫鼎》、《母戊方鼎》。其后西周武王时期的《天亡簋》、《利簋》,成王时期的《何尊》,康王时期的《庚赢卣》、《庚嬴鼎》、《大盂鼎》,昭王时期的《召尊》、《令簋》、《令方彝》,风格渐分,甲骨文的尖刻感彻底泯灭,但也并不拘泥于典型的肥厚笔画。西周中期,长篇金文更为普遍,如共王时期的《永盂》、《墙盘》,懿王时期的《师虎簋》,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其大篆书也更显圆匀挺秀。至西周晚期,如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金文抵其颠峰,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容与徘徊。至春秋战国,在周代金文基础上,诸侯各自独创自己地方色彩的书法,如《越王勾践剑》、《蔡侯尊》、《曾侯乙编钟》,字体修长,颇具装饰和夸张意趣。 秦《石鼓文》(亦称《陈仓十碣》、《猎碣》、《雍邑刻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石刻书法,其书体介乎古籀与秦篆之间,结体方整而宛通,风格浑穆而圆活,是由大篆到小篆的转型期代表作。石鼓文在唐朝初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韩愈曾作《石鼓歌》记之,因出土早,所以对后世影响极大。 秦汉书法 秦代墨迹,今可见者有《青川木牍》、《侯马盟书》、《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竹木简牍和帛书,告别了钟鼎器物的依托,使书法以墨迹的形式系统地出现了;而且,这些墨迹书体,已经由长而扁,由圆而方,开始了隶变之先声,在同时期的器物如《楚王鼎》上,亦有此消息。秦始皇统一六国,实施“书同文”,制定规范统一的书体,即“小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秦诏版》、《秦铜量铭》,为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其书法通篇气息规整,而单字欹正多姿、大小随意,笔画之间则多呈平行态势。《峄山刻石》为秦始皇登临峄山时命李斯记颂其德所立,唐时已毁,现存者为宋人转刻(称《长安本》),该篆书圆转遒正,与《碣石颂》、《会稽刻石》、《泰山刻石》一样,为标准秦篆,是后世小篆之祖。战国末期至秦,隶书虽已露端倪,在民间也已使用,但隶书独立地占据统治地位,却在两汉,尤其在东汉。马王堆帛书(如《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银雀山汉简以及居延汉简等大批墨迹书法,不但展露了由尚带篆意的浑朴的古隶如何演化到劲秀洒脱的标准汉隶的这一过程,也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到了汉人隶书的风采。除了这些珍贵的墨迹实物之外,汉隶中最具价值的,莫过于碑刻。 西汉碑刻如《五凤刻石》、汉莱子侯刻石,与当时简书面目相仿佛,其后至东汉,隶书炉火纯青。彼时树碑之风甚烈,加之写手之层次多端,遂使各地碑刻隶书面目丰富无比。《张迁碑》、《张寿碑》、《曹全碑》、《鲜于璜碑》、《礼器碑》、《史晨碑》、《孔庙碑》、《朝侯小子残石》、《杨叔恭残碑》、《熹平残碑》、《乙瑛碑》、《衡方碑》、《夏承碑》、《张景碑》、《石门颂》、《西狭颂》、《孔庙碑》、《西岳华山庙碑》、《封龙山颂》、《韩仁铭》等等,或朴拙或秀巧,或方刚或圆柔,或含蓄或张扬,各臻妙绝。这些隶书虽然都是以称作“蚕头燕尾”的波笔捺脚为主要造型标志,但能各具特征特色,拉开距离,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于汉人的艺术创造力。隶书仅就一种书体而言,在东汉获得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期。除了作为主宰的隶书,在秦篆的基础上,汉代篆书也有所发扬,如《开母庙石阙铭》、《袁安碑》、《太室石阙碑》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汉碑碑额,亦篆亦隶,开装饰风一路。至于《祀三公山碑》则尤独特,篆而参隶,峭拔奇耸。另有一些刻石和砖刻,如《公羊传碑》、《“急就”砖》等,亦引人注目,它们在为研究书体演化提供旁证的同时,还给我们以启示,出自民间书家的书法,其质朴不雕、天真率直,于法度谨严的传统之外别开生面。篆隶之外,作为隶书之捷、今草之源的章草书,成熟于东汉,代表作有史游《急就章》和张芝《八月帖》、《秋凉平善帖》等。而且,后世的所有书体,如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乎全部孕育于这一时期,这可从出土的大批简书和砖刻中得以见证。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一、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 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 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 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 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 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 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 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 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 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 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 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 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 的文化遗迹了。

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 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四、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 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 概述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看越来越大的作用。化学史大致分为: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藉,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了逐步的解决。 古代和近代化学史大事记 §我国有了青铜器;春秋晚期能炼铁;战国晚期能炼钢;唐代有了火药。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法国学家锡最早用天平和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并推翻了燃素学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雷利等陆续从空气中发现了惰性气体。 §1748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证明有机物可用普通的无机物制得。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888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890年德国化学家凯库蔓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式。 §十九世纪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首先研究了分子间作用力。 §十九世纪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和植物学家布朗分别提出了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概述 书法概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

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地发展容入,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浏览历代书法,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为精辟的总结: 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

王献之练书法给我们的启示

王献之及其书法给我们的启示 陈宽浩 (历史二班20120502165) 摘要: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人心却越来越浮躁了。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人不能坚持本心,最终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而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地就度过了本该十分精彩的一生。这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它会导致精神的缺失。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怎么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回过头来向我们的老祖宗虚心学习。例如我们可以从王献之学习书法这一事例中得到许多启示。 关键字:王献之书法启示 在今人精神缺失、人心浮躁的现状下,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提倡大家去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其实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非常高深的。他们的为人处事的精神和处理日常事件的方式,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启示作用。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领悟到老祖宗的这些精髓,那么我们这一辈子是受用不尽的。我提倡的是向书法大家王献之学习,从他练习书法的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关于王献之的研究还是很多的,但我查了一下研究关于他练习书法给我们的启示的很少或是根本就没有。大多数都只是研究他的书法本身,鉴于此,所以才有了我这篇关于王献之练书法给我们的精神启示的文章。 王献之的生平 王献之(344年-386年)是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张怀瓘《书断》说他:“幼

学于父,次学于张,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1]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有一天晚饭后, 王献之照例跟父亲来到书房。父亲在灯下看书, 王献之闲着没事, 突然想起要在父亲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讨父亲的称赞, 便在书桌上铺好纸, 认认真真地写了个“大”字给父亲看。王羲之抬头看了看字, 又看看儿子那得意的神情, 没有吱声, 只提笔在“大”字底加了一点, 成了个“太”字, 便又回头去看他的书。 王献之见父亲不理睬自己, 只好对着字左看右看, “大”字底下加一点是什么意思。是太好, 还是太差? “对, 还是去问问母亲!”王献之像搬救兵似地快步跑到母亲的卧房。母亲正在缝制衣服, 王献之拿出纸, 对母亲说:“妈, 你看这纸上的字写得好不好?”母亲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说:“依我看, 只有这一点是下了功夫的。” 王献之一听, 呆住了,原来这一点正是父亲刚才加上去的。他的脸一下红到了耳根, 惭愧极了, 心想, 原来与父亲比, 自己还差得远呢! 于是他又恭恭敬敬地去找父亲, 向父亲讨教写字的秘诀。 王羲之看到儿子有了虚心学习的诚意, 心里十分高兴, 但表面上仍装着严肃的样子, 指着窗外院子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你把十八口水缸中的水写完字才会有骨架子。” 王献之由此得到启示, 决心从头学起。他先练基本笔划, 单是横、竖、点、撇、捺, 就练了两年; 再练钩, 又足足练了两年, 这才开始练字。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王献之终于也像父亲一样, 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启示一:认真和坚持 看了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王献之在得到指点之后,决心从头学起,也就是从基本笔画练起。这证明了他的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其次,练字用完十八缸水。这证明了他的坚持,在练字的道路上永不停驻。这些都是王献之为人踏实的反映,最后他用他的认真和坚持使自己青史留名了,在书法史上达到了他父亲王羲之的高度。 成功源于认真,卓越源于坚持。

中国书法简史复习题

中国书法简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仰韶陶器上的线条符号具备了( D ) A:汉字形状 B:汉字结构 C:文字记载条件 D:书法艺术的雏型美 2、造字传说中最有影响、最形象具体的是( A ) A:伏羲八卦传说 B:神龙结绳传说 C:仓颉造字传说 D:大禹治水传说 3、原始书法艺术是( A ) A:艺术前的艺术 B :艺术后的艺术 C:史前艺术 4、书法艺术的真谛——抽象美在何时已定论( C ) A:新石器时期 B:陶器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5、晋代最有名的书法世家是( D ) A:卫氏世家 B :索氏世家 C:陆氏世家 D:王氏世家 6、行书盛于( A ) A:晋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7、下列书法文字最多的篇目是(D) A:千字文B:兰亭序C:平复帖D:圣教序 、“二爨”碑出于( B )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陕西省 9、韩愈七律诗句“数纸尚可换白鹅”是指书法家( D ) A:王珣的事 B:王凝之的事 C:王献之的事 D:王羲之的事 10、“破体”“一笔书”的创造者是( A ) A:王献之 B:王羲之 C:王维之 D:王焕之 11、曹操留下的摩崖书作是( B ) A:观沧海 B:衮雪 C:神龟寿 D:受禪表 12、八分书指的是( D ) A:草书 B :楷书 C:篆书 D:隶书 13、唐太宗写得赞美“书圣”的书是(B ) A:晋祠铭 B:晋书。王羲之传论 C:论书 D:艺文志 14、褚遂良的代表作是(A )

A:孟法师碑 B :阴符经 C:雁塔圣教序 D:枯树赋 15、心正则笔正是谁之名言(A ) A柳诚宣 B:颜真卿 C:太子太保 D:太子少师 16、没有毛笔就没有中国的书法,在我国历史上毛笔出现最早的时代是() A:新石器时代 B:商代 C:战国时代 D:唐代 17、永字八法指的是( B ) A:楷书结构 B:楷书基本用笔方法 C:行书用笔方法 D:隶书用比方法 18、世人多称米芾为( A ) A:米南宫 B:米元章 C:襄阳漫士 D:海岳外史 19、世人多称文壁是(B ) A:衡山 B:文征明 C:衡山居士 D:文长洲 20、行书对联大家是(D ) A:郑板桥 B:黄慎 C:金农 D:何子贞 21、吴昌硕一生临写最多的石刻文是( C ) A:千字文 B:三体石经 C:石鼓文 D:天发神谶碑 22、我国最大的书法碑林在( C ) A:河南 B:山东 C:陕西 D:山西 23、最有名的汉代帛书是(A ) A、长沙马王堆汉代帛书 B:长沙国南部图 C:驻军图 D:导引图 E:表服图 二、多项选择题 1、全世界范围内独立发展的古文明艺术是(BCD) A:法国艺术B:古埃及两河流域艺术C:中国古文明最具特色的书法艺术D:中南美的墨西哥秘鲁艺术 2、最有名的汉简牍书法是(CD) A:敦煌流沙坠简B:武威汉简C:居延汉简D:武威汉代医简E:甘谷汉简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六块记功刻石是(BCE) A:《诅楚文》刻石、《三体石经》刻石B:泰山刻石、琅岈刻石C:绎山刻石、碣石刻石D:群臣上寿刻石E:会稽刻石、之罘刻石 4、北宋四家及代表作是(ABCD)

中国化学发展史

浅谈中国化学发展史 武瞳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化学。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等。当时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而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萌芽炼丹燃素定量化学化学史化学家侯德榜张青莲侯氏制碱法 化学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 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重庆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适用班级:09 1-4 授课时间 3.18 班级09 1-4 授课顺序第 1 次课 课题第二章地文景观 目的要求 基本要求:理解地文景观的主要类型;掌握岩溶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其他地貌的成因。理解一些著名的山地资源和风景名山。 教学内容要点 第二章:地文景观 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一、类型复杂多样 (一)我国地形特点 (二)主要地形区 二、地形差异大 三、开发现状及前景 (一)开发历史悠久.历来是旅游资源之重点 (二)精品倍出.居世界重要地位 (三)开发前景广阔 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 二、岩溶地貌. (一)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主要类型:①峰林②溶洞 (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1、桂林山水 2、路南石林 3、主要溶洞. 三、熔岩地貌 (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类型:火山锥、堰塞湖、火口湖、熔岩台地、熔岩隧 道、“地下森林” (二)在我国典型分布 1、东北地区 2、云南腾冲 3、台湾大屯 四、海岸地貌 (一)海岸地貌分类 1、山地海洋 2、平原海岸 3、生物海岸

(二)我国海岸地貌分布 五、流纹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主要景点 六、丹霞地貌 (一)成因与特点 (二)在我国的分布 七、其他地貌简介 重 点难点 重点:地文景观的主要类型、岩溶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以及其他地貌的成因。 难点:地貌的成因。 教 学思路与教法设计 先通过欣赏图片资料,提出什么是地文景观,引入新课;再对地文景观进行概述,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引用一些名胜景区来理解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课后分析教学时间分配、节奏把握比较合理重点难点把握合理,教学方法恰当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 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必修学分26学分: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一)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 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 (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 中国概况(2学分) 高级汉语(4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4学分)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i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利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19世纪初,许多化学家相信,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 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台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1833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建立了氮的分析法。这些有机定量分析法的建立使化学家能够求得一个化合物的实验式。 当时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有机化学用二元说来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二元说认为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部分和带负电荷的部分,二者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早期的化学家根据某些化学反应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由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基团和在反应中起变化的基团按异性电荷的静电力结合。但这个学说本身有很大的矛盾。 类型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和洛朗建立。此说否认有机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基团组成,而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些可以发生取代的母体化合物衍生的,因而可以按这些母体化合物来分类。类型说把众多有机化合物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有机化合物按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从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到1916年价键的电子理论的引入,是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珀等提出价键的概念,并第一次用短划“-”表示“键”。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其组成的原子通过键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所有已知的化合物中,一个氢原子只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五章

第四章中国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 第一节中国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概述 (一) 旅游交通内涵 同时,旅游交通又是构成现代旅游业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被称为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饭店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之一。 旅游交通,是“旅游媒介”,对旅游者和旅游对象起着联系纽带的作用。具体地说,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所需交通运输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与现象的总称。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旅游交通使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成为可能,它同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联系在一起。旅游交通提供给旅游者的也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就旅游者主体来讲,影响其行为的时间、距离等因素往往通过交通便利程度表现出来,影响着其决策与选择;从旅游目的地来看,旅游交通联

系客源地,使旅游地接待旅游者,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得以实现。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发达的旅游交通业才能使旅游者顺利、愉快地完成旅游活动。因此,旅游交通便利程度,或称可进入性(可达性),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 旅游交通的特性 旅游交通是国民经济中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特征。旅游交通的主要特性: 1、公共性 2、特殊性 3、层次性 旅游交通按涉及的空间尺度和旅行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外部交通,是指从旅游客源地到目的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的交通,所涉及的是跨国、跨省的大尺度空间;交通方式主要是航空和铁路交通。 第二层次是由旅游中心城市到风景地或度假区的交通,

化学发展史大全

1、化学发展简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国博览会金奖);(6)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7)C l2的发现者——舍(8)勒(瑞典); (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1)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12)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 (1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15)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2、俗名3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 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最新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学内容

厦门安防科技学院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对教案的管理,根据教育部《教学管理要点》,制定本教案编写规范。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教学大纲精神,按教材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确定课程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2. 创新性原则。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消化、吸收别人的经验,精心编写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教案。 3. 艺术性原则。就是巧妙构思自己的教案,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4. 操作性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教学思路清晰,能力训练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二、教案编写的要求 1. 教案编写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出符合教师个人独特风格的教案。 2. 教案的编写必须与教学进度表对应,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与教学进度表相一致。 三、教案编写的内容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授课内容和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等的需要,教师要清楚写出通过教学最终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何种技能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学重点,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明确写出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时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应告知学生教学内容的哪部分是难点,并通过怎样的讲授,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3. 教法与学时分配。教师要通盘考虑教学总学时,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确定各章具体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学方法与过程是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与过程,抓住重点与难点,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贯彻启发式、讨

中国书法简史机考题库-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中国书法简史》机考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 B.甲骨文 C.陶文 D.石鼓文 .标准答案:B 2.《毛公鼎》上的铭文属于下列哪一种书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标准答案:A 3.下列属于篆书的一项是() A.《峄山碑》 B.《曹全碑》 C.《瘗鹤铭》 D.《温泉铭》 .标准答案:A 4.“八分书”是哪一种书体的别称() A.小篆 B.大篆 C.汉隶 D.楷书 .标准答案:C 5.“蚕头燕尾”是哪一种书体的笔形特征(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标准答案:B 6.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是汉隶中秀润典雅风格代表的是() A.《张迁碑》 B.《乙瑛碑》 C.《曹全碑》 D.《爨宝子碑》 .标准答案:C 7.张芝是哪个时代的著名草书大家?()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标准答案:B 8.由东汉许慎所编的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A.《说文解字》 B.《尔雅》 C.《文心雕龙》 D.《康熙字典》 .标准答案:A 9.毛笔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软毫、硬毫和() A.紫毫 B.兼毫 C.狼毫 D.羊毫 .标准答案:B 10.曹魏时期的代表书家,被后人尊称为“楷书之祖”的是() A.张芝 B.蔡邕 C.索靖 D.钟繇 .标准答案:D

11.目前存世最早的书法名家墨迹,由西晋书法家陆机所书的是() A.《初月帖》 B.《平复帖》 C.《文赋》 D.《伯远帖》 .标准答案:B 12.魏晋时期,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张芝 B.王羲之 C.王献之 D.钟繇 .标准答案:B 13.由王羲之所书,被后世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兰亭序》 B.《快雪时晴帖》 C.《祭侄文稿》 D.《黄州寒食诗帖》 .标准答案:A 14.与其父王羲之并成为“二王”的东晋著名书法家是() A.王徽之 B.王涣之 C.王献之 D.王凝之 .标准答案:C 15.下列属于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的是() A.《鸭头丸帖》 B.《丧乱帖》 C.《二谢帖》 D.《伯远帖》 .标准答案:A 16.被称为“三希堂法帖”的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 A.《奉橘帖帖》 B.《丧乱帖》 C.《二谢帖》 D.《伯远帖》 .标准答案:D 17.隋代著名书法家智永所书《真草千字文》包含草书与哪一种书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标准答案:C 18.力推王羲之为“书圣”,并命人集字刊石出《怀仁集王圣教序》的是唐朝哪位皇帝()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标准答案:B 19.唐代《怀仁集王圣教序》所集之字是从哪一位书法家书法作品中所集()。 A.张芝 B.王羲之 C.王献之 D.钟繇 .标准答案:B 20.被称为“初唐四家”的书家有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 A.欧阳询 B.李邕 C.徐浩 D.欧阳修 .标准答案:A 21.《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是由唐代哪一位书家所书?() A.虞世南 B.李邕 C.欧阳询 D.褚遂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