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2

总学时:44

开课专业: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选用教材:《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将通过课堂教学,结合现行的技术标准,以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合理使用为中心,进行系统讲述。同时,还将安排必要的实验课。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对于同一类属的不同品种材料,不但要学习它们的共性,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和具备这些特性的原因。为了保证工程的耐久性和控制材料在使用前的变质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引起变化的外界条件和材料本身的内在原因,从而了解变化的规律。

三、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1 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

1.2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3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1.4 材料的耐久性

第二章建筑钢材

2.1 金属的微观结构及钢材的化学组成

2.2 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2.3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强化、热处理和焊接

2.4 钢材的防火和防腐蚀

2.5 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

第三章无机胶凝材料

3.1 气硬性胶凝材料

3.2 硅酸盐水泥

3.3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3.4 其他水泥

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

4.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4.2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4.3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4.4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4.5 水泥混凝土技术进展

4.6 砂浆

第五章砌筑材料

5.1 砌墙砖

5.2 砌块

5.3 砌筑用石材

第六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6.1 沥青材料

6.2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性质

6.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第七章建筑塑料与有机粘合剂

7.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7.2 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八章木材

8.1 木材的分类与构造

8.2 木材的主要性能

8.3 木材的干燥、防腐和防火

第九章建筑功能材料

9.1 防水材料

9.2 灌浆材料

9.3 绝热材料

9.4 吸声隔音材料

第十章装饰材料

10.1 概述

10.2 装饰石材

10.3 建筑陶艺装饰制品

10.4 建筑装饰玻璃

10.5 金属装饰材料

10.6 建筑塑料装饰制品

10.7 建筑装饰木材

10.8 建筑装饰涂料

四、课时分配

序号内容

学时安排

小计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1 绪论 2

2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2

3 石料和集料 4

4 无机结合料 2

5 有机结合料 2 4

6 普通水泥混凝土 4

7 沥青混合料 4 4

8 无机稳定材料 4

9 钢材 4

10 建筑功能材料 2

11 材料试验简介 4

小计36 8 44

五、课程的考核

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30%、70%。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 1.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2.亲水性、憎水性; 3.吸水率、含水率; 4.耐水性、软化系数; 5.抗渗性; 6.抗冻性; 7.强度等级、比强度; 8.弹性、塑性; 9.脆性、韧性;10.热容量、导热性;11.耐燃性、耐火性;12.耐久性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抗渗系数、抗冻等级和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保温性能越差,耐久性越好。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抗渗性较差、抗冻性较差、导热性较差、吸声性较好。 6.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愈好。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被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抗压强度于体积密度的比值,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质轻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空隙特征,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微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类。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质和热变形两种性质的 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 和温度等的影响。 14.对材料结构的研究,通常可分为宏观、细观和微观三个结构层次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 C 克。 A. 96 B. 95.5 C. 96.15 D 97 2.建筑上为使温度稳定,并节约能源,应选用 C 的材料。 A.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小 B.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大 C.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而热容量小 3.对于组成相同具有下列不同特性的材料一般应有怎样的孔隙结构(均同种材料):⑴强度较高的应是BDF ;⑵吸水率小的应是BD ;⑶抗冻性好的应是BDF ;⑷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讲解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既是采矿工程、《爆破工程》安全工 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旨在向学生传授炸药爆炸和岩石爆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工程爆破设计和分析解决工程爆破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有关工程爆破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方面)的内容: 1、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基础理论模块: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等。该模块既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2、爆破器材模块:包括各类炸药的主要性能,各类起爆器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主要性能以及起爆方法; 3、爆破设计及施工技术模块:包括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的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突出行业特点; 2、讲课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同时也应介绍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理论,使同学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沿信息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1、能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理解炸药爆炸的基本概念以及起爆和传爆的基本原理; 2、熟悉爆破器材的结构和性能,掌握火雷管起爆法、电雷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及其爆破网路的施工技术; 3、掌握地下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以及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 4、掌握爆破安全技术; 5、了解和爆破有关的岩石性质,理解岩石爆破的物理过程和基本原理; 6、了解当前爆破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 1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板书)方法,并安排课堂讨论。 六、课程教学资料 教材: 爆破工程戴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 参考书: 1、爆破工程东兆星邵鹏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 2、爆破工程管伯伦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2 3、爆轰物理学张宝坪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8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

土木工程材料考点整理 材料基本性质 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2)高耐久性 ( 3 ) 构件及制品尺寸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4)复合化(5)环保型材料(6 )智能材料 我国常用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C)、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B);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 表示; 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及闭口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实体,开口及闭口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实度:指材料的体积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 填充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称为填充率。空隙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为亲水性材料;夹角大于90度,为憎水性材料;) 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的能力;

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g b f f R K (工程中将R K >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 系数反映了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 抗冻性: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 冻融循环:通常采用-15℃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的水中融化,这样的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 冻融破坏:材料吸水后,在负温度下,水在毛细管结冰,体积膨胀约9%,冰的动脉压力造成材料的应力,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冰冻融化的循环作用,对材料的破坏加剧,这种破坏即为冻融破坏; 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 (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表示其绝热性能越好;材料的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小,隔热绝热性好) 热容量:指材料在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比热容:反映材料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较大的材料(良好的绝热材料),以使建筑保持室温度稳定性) 耐燃性:材料在高温与火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下降的性能;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

1工程概况 1.1 原始条件 某露天矿山开采闭坑后,拟转入地下开采,需要在露天底形成20~50m的覆盖层。露天采场底部走向长约450m,露天底平均宽30m。露天采场实际最高标高为305m,最低标高为-33m,封闭标高为117m,露天采场上口尺寸为:900m×630m,下口尺寸为410m×20m。原台阶高度12m,现已并段。 1.2 地质条件 矿石类型简单,矿石物质组成也较简单,矿石属于中硫、低磷、贫磁铁矿石。矿体围岩主要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岩体稳定性中等,岩石坚固性系数f=8~10,节理裂隙发育,岩石一般比较破碎,强度较低。 1.3 设计任务 利用硐室爆破的方法在B12和B11两条勘探线之间形成高度为25m的覆盖层。 2爆破方案 2.1 爆破类型的确定 硐室爆破按爆破作用程度和结果分为抛掷爆破,松动爆破和加强松动爆破。 按爆破的目的和要求,抛掷爆破分为定向爆破、扬弃爆破和抛散爆破。定向爆破要求爆破的岩土按预定的方向运动并堆积在设定的范围之内。当只要求将爆破的岩土抛掷一定的距离,而不

要求有固定的方向及堆积范围时,称为抛散爆破,扬弃爆破是在地面平坦或坡度小于 30°的地形条件下,将开挖的沟渠、路堑、河道等各种沟槽或基坑内的挖方部分或大部分扬弃到设计开挖范围以外,使被开挖的工程经过爆破基本成型。 根据抛掷作用的方向不同抛掷爆破又可分为单侧抛掷爆破,双侧抛掷爆破,多向抛掷爆破和上向抛掷爆破等类型。一次爆破也能够同时具有多种性能,可一侧抛掷,另一侧松动。 松动爆破仅将土岩松动和破碎,破碎的岩石不产生抛掷。适用于对周围破坏小,不允许有抛掷的地方,一般抵抗线小于15~20m。炸药单耗小,爆堆集中,能有效地控制飞石距离,爆破有害效应小。当地表自然坡度大于60°时,采用松动爆破将岩石松动,破碎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塌落,此时又称为崩塌爆破。 加强松动爆破是介于松动爆破和抛掷爆破之间(0.75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2 一、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过程与结构及相关概念、技术和理论,并作为实例介绍目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工作原理。在各章节中会介绍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作为实例,以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算法、策略等。 二、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总结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演示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讲练结合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操作系统引论 1、教学内容 任务1 操作系统概述 任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任务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对操作系统形成初步的认识,对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有整体的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定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复习参考题 ⑴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⑵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得特征是什么?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材料 讲义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 讲义 单位:陇东学院土木工程系 班级:09专升本、07土木本 教师:李平 土木工程材料概述

计划学时:1学时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建筑材料是指各类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它是一切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 2.分类: 按使用性能: 建筑材料可分为 1) 结构承重材料; 2)墙体维护材料; 3)建筑功能材料 按成分划分: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有机材料(植物材料、沥青材料、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有机材料、 非金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材料) 二、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 1、建筑材料是各项基本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 2、建材品种、质量及规格,直接影响工程的坚固、耐久、适用、美观和经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 3、建筑工程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往往依赖于建材问题的解决。 4、新材料的出现,又将促进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的革新。 三、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1、在原材料上,利用再生资源、工农业废渣、废料,保护土地资源。 2、在工艺上,引进新技术,改造淘汰旧设备,降低原材料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 3、在性能上,力求产品轻质、高强、耐久、美观,并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 4、在形式上,发展预制装配技术,提高构件尺寸和单元化水平。 5、在研究方向上,研究和开发化学建材和复合材料,促进新型建材的发展。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材料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热工性质、耐久性等材料性质的意义。 2.各材料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计划学时:3学时 §1-1 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与表观密度 密度V m =ρ; 表观密度00V m =ρ 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固体所占有的实体积。 0V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孔隙的体积。 测得含孔材料的V 时,一般用磨细的方法来求得。 表观密度0ρ,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下的0ρ,在烘干状态下的0ρ,称为干表观密度。 二、密实度与孔隙率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填充的程度;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D 和P 从两个不同侧面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两者关系为1=+D P 。D 和P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堆积密度、填充率和空隙率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粒状和纤维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包括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和颗粒之间的空隙),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 '0 0V m ρ '0ρ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材料的0ρ,而且还与材料的疏密度有关,还受材料含水程度的影响。 填充率D '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被颗粒填充的程度。空隙率ρ'是颗粒之间的空 隙所占堆积体积的比例。即 0000ρρ'='='V V D ;000 001ρρ' - ='-'='V V V P P '和D '从两个侧面反映材料颗粒互相填充的疏密程度。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变形性质 弹性变形:外力除去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外力除去后不能消失的变形。 脆性材料:材料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者。 塑性材料:材料在破坏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者。 弹性模量: 徐变与松弛:在长期不变外力作用下,变形逐渐增大的现象叫徐变;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如总变形不变,而引起应力逐渐降低的现象,成为应力松弛。 二、材料的强度 理论强度:按材料结构质点引力计算的强度,一般都很高。 实际强度:按材料在荷载下实际具有的强度。一般远远低于理论强度,原因是材料内部都存在很多缺陷。 通常意义上的强度是指材料的实际强度,常用强度有:压、拉、弯、剪强度。

《爆破工程与安全技术》

《爆破工程与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41003 课程英文名称:Blasting Engineering and Safety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8月26日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安全,是工程爆破永恒的主题。爆破工程与安全技术是研究爆破安全规律和防止爆破事故的科学,对安全工程学生毕业以后从事与爆破工程相关的工作提供了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爆破器材加工、运输、装药、填塞、起爆等关键工序的操作安全问题; 2.与防止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噪声、飞石、尘土、毒气等公害关联的问题。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爆破安全的发展阶段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爆破作业等基本理论及爆破安全等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实际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起爆技术、装药与爆破施工、岩石爆破、城镇复杂环境控制爆破、建(构)筑物拆除爆破等作业领域中有关爆破安全知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爆破安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土木工程材料

简答题 1.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发展方向。 (1).主要类型:①土木工程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承重材料、围护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材料和装饰材料等5种;②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3种。 (2).发展方向:①从可持续发展出发;②研究和开发高性能材料;③在产品形式方面积极发展预制技术;④在生产工艺方面要大力引进现代技术。 2.简述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基本特征。 ①建材生产尽量少使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②采用低能耗、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③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不得使用铅、镉、铬及其化合物制成的颜料、添加剂和制品;④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⑤产品具有多功能,如抗菌、灭菌、除霉、除臭、隔热、保温、防火、调温、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功能;⑥产品可循环和回收利用,废弃物无污染排放以防止二次污染。 3.简述石灰的主要特点及用途。 (1).特点:①可塑性和保水性好;②硬化速度慢,强度低;③耐水性差,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2).用途:①配制石灰砂浆和灰浆;②配制石灰土和三合土;③生产硅酸盐制品;④制造碳化制品; ⑤生产无熟料水泥。 4.简述建筑石膏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1).特性:①凝结硬化快;②硬化时体积微膨胀;③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④防火性能好;⑤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作用;⑥耐水性、抗冻性和耐热性差。 (2).应用:①制作石膏抹面灰浆;②制作石膏装饰品;③制作各种石膏板制品。 5.简述水玻璃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1).特性:①黏结性能良好;②耐酸腐蚀性强;③耐热性良好;④抗压强度高。 (2).应用:①涂刷建筑物表面;②用于土壤加固;③配制速凝防水剂;④配制水玻璃矿渣砂浆;⑤配制耐酸、耐热砂浆及混凝土。 6.简述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①孔隙率越大材料强度越低、表观密度越小;②密实的材料且为闭口孔隙的材料是不吸水的,抗渗性、抗冻性好;③粗大的孔隙因水不易留存,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④细小且孔隙率大、开口连通的孔隙具有较大的吸水能力,抗渗性、抗冻性差。 7.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哪些各性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 (1).基本性质:①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填充率、空隙率、间隙率;②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比强度、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徐变、脆性、韧性、硬度、耐磨性;③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④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导热性、热容量、温度变形;⑤材料的耐久性;⑥材料的安全性。 (2).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空) 8.影响水泥凝结硬化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弹药工程及爆炸技术工程爆破-教学大纲

《工程爆破》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142302 课程英文名称: Blasting and explosion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弹药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本科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弹药与爆破技术专业课程中发挥示范性、辐射性的引领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比较丰富的工程爆破的原理及其应用,而且让学生了解与把握爆破工程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专业知识,加深对爆破工程施工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要求 1. 了解工程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2. 掌握爆破工程施工设计的基本理论; 3. 掌握不同类型工程爆破的施工操作设计; 4. 对简单的工程能够设计爆破施工方案。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类别,所涉及的技术门类和问题十分广泛和复杂,不同类型的爆破技术,在实际爆破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大不相同。同时,爆破技术是在不断飞速发展,且工程性很强的技术。为了适应爆破工程的这些特点,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依据现代教学理念,探索新颖授课方式;丰富课外作业形式,延伸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教学手段:课程采取了课堂理论教学、现场工程爆破操作教学录像、多媒体教学,将来可增加实验环节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工程力学、岩体力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习题的要求:通过适量的复习题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得到对爆破作业机理的深入理解,特别使学生对爆破工程设计基本原理、爆破参数的计算和选择、装药量计算、爆破网路设计等得到训练。通过隧道爆破设计、露天台阶爆破设计、建筑物拆除爆破设计和特种爆破技术的训练,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基本原理与技术,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 2.本门课程暂时未安排实践环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方法:笔试,闭卷。 3.成绩构成:最终理论考试(80%)与平时考核(包括出勤率,课堂提问、小测验、课后作业等)(20%)成绩的总和。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

水泥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答: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两大类,此外再辅助以少量的校正原料。石灰质原料可采用石灰石、泥灰岩、白垩等,主要提供CaO。黏土质原料可采用黏土、黄土、页岩等,主要提供SiO2、Al2O3、以及少量的Fe2O3。 为什么在硅酸盐水泥的时候要掺入适当的石膏? 答:石膏有缓凝剂的作用,缓解水泥凝结。 简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于水泥性能的影响 答:硅酸三钙(凝结硬化速度快,水化放热量多,强度高)、硅酸二钙(凝结硬化速度慢,水化放热量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铝酸三钙(凝结硬化速度最快,水化放热量最多,强度低)、铁铝酸四钙(凝结硬化速度快,水化放热量中等,强度低)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有哪几种?水泥石的结构如何? 答:主要有凝胶和晶体两类,凝胶又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晶体有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水泥石结构有水泥水化产物、未水化完的水泥颗粒、孔隙和水。 简述水泥细度对于水泥性质的影响,如何检验? 答: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与水反应的表面积就越大,因而水化反应较快且较完全,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在空气中的硬化收缩性较大,磨细成本也较高。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 主要用筛选法和比表面积(勃氏法)检验。 造成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几种?如何检验? 答:一般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过多,也可能是由于熟料中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水泥中石膏过多所致。用煮沸法检验,测试方法可用饼法或雷氏法。 简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答:水化时间越久,强度越大,28天时强度约约三天时的两倍。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矿物组成和细度。 在下列的混凝土工程中应分别选用哪种水泥,并说明理由 A.紧急抢修的工程或军事工程 B.高炉基础 C.大体积混凝土坝和大型设备基础 D.水下混凝土工程 E.海港工程 F.蒸汽养护的混凝土预制构件 G.现浇混凝土构件 H.高强混凝土 I.混凝土地面和路面 J.冬季施工的混凝土 K.与流水接触的混凝土 L.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编号:0106071C 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7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课程类别/性质:专业/限选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及地下工程方向)一门主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授、实习、参观,使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各种开挖方案、方法及开挖方式;掌握岩土地层各种开挖和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锚喷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信息法施工原理;特殊地层施工、安全和劳动条件;工能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是建立在相关数学、材料学、管理学、机械工程学、安全、地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本专业学习《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或同时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即类似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一项工程实例,结合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地下建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课时要求内容与工程实例紧密结合,并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多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与文献资料,学习过程中,应多理解内容,不必死记硬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配合有关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具体的教学要求:掌握地下建筑工程的组成、工程建设程序;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掌握地下建筑工程开挖、装运、支护等施工程序;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以一项工程实例,结合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通过课程学习、实验和生产实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课程中的简单科研课题,能够拟出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手段,整理实验数据。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了解地下建筑工程的发展、组成与类型、特点,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研究牛内容及任务。 第一章隧道开挖工程(7学时) 熟练掌握隧道开挖工程的施工方案与开挖方法、凿岩爆破、装岩与运输和洞室通风。 第二章开挖机械化与掘进机施工(4学时) 掌握开挖机械化作业方案配套和掘进机法(TBM)开挖施工。 第三章竖井、斜井施工(2学时) 掌握竖井施工、斜井施工,了解竖井、斜井施工治水。 第四章施工支洞布置(2学时) 掌握施工支洞的类型、选择和布置,了解施工支洞断面选择。 第五章锚喷支护施工(4学时) 掌握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锚杆支护施工和预应力锚索施工。 第六章新奥法(NATM)施工与监控量测(4学时) 理解新奥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新奥法的设计和施工、现场量测,了解量测资料的整理和应用。 第七章洞室混凝土衬砌施工(4学时)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密度:材料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实密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的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吸水率为饱和状态下含水率。 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吸水量占材料干燥下的质量比)、体积吸水率(吸水体积占自然体积之比)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反映材料饱水后强度的程度。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大于0.85为耐水性材料; 镇静钢:炼钢时采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脱氧剂。脱氧完全,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 强屈比: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屈强比愈小,结构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表征钢材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加工与时效:时效是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冷加工变形可促进时效迅速发展。时效处理使屈服点进一步提高。 电化学腐蚀:指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产生电流,形成微电池而引起锈蚀。 钢号:屈服点—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A、B、C、D四级;脱氧程度代号;如:Q235—BZ。 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水泥)则不仅能在空气,还能在水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 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 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主要指水泥硬化后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硅灰 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复杂的硅酸凝胶,其吸水膨胀,破坏混凝土。 最大粒径:石子各粒级公称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 砂率与合理砂率:沙的质量占沙、石总重量的比例;合理砂率指用水量、水泥用量一定时,拌合料保证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条件下,使拌合料具有最大流动性的砂率。或是,坍落度一定时,使拌合料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砂率。 耐久性: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国标制成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至28天龄期,按标准的测试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值,单位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强度值划分的。采用C与标准强度值表示。 沥青组分:石油沥青是由许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含油分、树脂、地沥青质,还含有沥青碳和似碳物。 沥青的胶体结构:沥青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油份和树脂的互溶物所形成的胶体。包括:溶胶型、凝胶型、溶凝胶型。 软化点:反映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标志。 结构沥青: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湿润和吸附作用,沥青以单分子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 沥青的老化:由于沥青随时间发展,流动性和塑性将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 热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热固性: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 针入度:是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密集配”沥青混合料,材料从大到小连续存在,由于粗骨料的数量少而细骨料数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而以悬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4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操作系统》而开设的,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使学生能将操作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操作系统,以巩固和补充操作系统的原理教学,提高学生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在模拟条件下与实际环境中实现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合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程序调试、错误分析,从而熟悉实验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功能要求及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需考虑项目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解决方案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改进。 (4)培养学生分析并清楚阐述设计合理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项目上机验收和实验报告中分析阐述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 二、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32 ;学分:1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下三个题目中:1、2中选做一题,第3题必做。 1、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掌握线程的定义和特征,线程的基本状态,线程的私有堆栈,线程控制块TCB,理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实现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2)时间片轮转调度 理解各种调度算法、调度的原因,完成时钟中断的截取,具体实现调度程序。 (3)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 理解优先权的概念,并实现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策略。 (4)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实现线程的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