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我国近几年为小学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设立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一师范类公共课程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个性化课程。由于小学教育专业正处于开创阶段,与之对应为小学教育专业设立的这一课程在国内也处于初创阶段。

我校自1999级开始设置小学教育专科专业(五年一贯制),一直把本课程作为专科生的必修课开设,专科生在第七学期开设,对于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使之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本课程在目前国内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所选用的教材大体为两类,即作为师范教育各系各专业通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陈震东著);1986年出版(李秉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叶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裴娣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袁振国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杨丽珠主编)等同名教材,这些教材大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具有相当的深度,其中有些不失为上乘之作,如李秉德、裴娣娜等编写的教材;有些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信息量大,如叶澜、袁振国等编著的教材。但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材,劣势在于:(1)针对性不强。从上述教材的内容与案例来看,比较适合培养中学教师的各专业使用。这些教材对于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个性、特点与规律缺乏深入透彻的分析;(2)可操作性不强,由于这些教材不是专门为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所以对于组织学生参与小学教改实验,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缺少宏观把握与指导。

另一类是专门为培养培训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教学用书,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陈静逊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杨小微主编)等同名教材。这些教材针对性强,在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规律和研究方法,陈静逊的著作不失为上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1)理论深度不够。上述教材主要是为专科生编写的,有的还是自学考试用书。本科生要撰写学位论文,学生在学习上述教材时感到“吃不饱”;(2)实践性不强。缺少丰富、生动的案例来印证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对学生科研实践的指导不力;(3)内容陈旧。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要主动适应“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需要,主动接轨新课程,指导学生深入小学教育第一线开展教育改革实验和教育教学研究。上述教材显然无法承担。

鉴于此,建设切合我省小学教育科研实际,满足小学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科研能力要求,兼具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课程“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既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需要,更是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范教育的需求,作为培养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校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的师范院校,正在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我院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学科专业特长的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每年毕业生为200人左右。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将系统地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常识,习得必要的教科研方法,具有设计并参与教改实验和撰写论文的初步能力。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小学教育科学研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反映当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创造的先进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从小学教育改革的实际出发,以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功案例带动教学,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使所有通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学有所得,获得提高和发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知识模块为三块:

第一模块:总论。主要是阐述科学研究特别是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与特征,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任务、发展历史与趋势;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等。8学时。

第二模块:方法论。主要阐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实证的方法,例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统计法等。18学时。

第三模块:成果的表述。主要介绍教育科研成果不同的表述形式,各种研究报告和科研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撰写格式。8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案的设计、主要的研究方法的习得。

课程的难点: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教育实验法;研究报告的撰写。

解决办法: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提供大量案例,通过阅读指导,案例分析、科研实践来凸现重点,克服难点。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

1、学生通过到小学的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结合课程内容,通过“反思月记”等形式,就自己设定的研究课题与教师交流与沟通;

2、学生在教育见习中开展调查、观察或实验,就设定的课题进行研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学年论文。

教学条件

本课程编制的教学大纲符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适应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有较强教育改革实验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小学教师的要求。开课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新颖、体现教育研究方法的共性和小学教育研究的个性,注重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体现改革精神。结构体系完整,重点难点突出,学时分配合理,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得当。

所编著的自编教材经省教育厅师范处同意,作为浙江省培养小学教师的使用教材,在全省11个地市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试用。教材体系科学、严谨,密切联系小学教育科研实践,反映教育科研方法的最新成果,适合教学使用,学生反映良好,裴文敏教授为该书写了序言,并在《教育信息报》上作了推荐(见2001年11月10日该报)。

课程组有配套使用的教学参考书40余本,报刊杂志22种,及学生书目27本(种)。学生可在二级学院阅览室及教学资料室查阅有关书刊,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讲教师为学生准备了390余篇参考资料,供学生研习。

制作了配套的全程性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环境包括学生在小学教育见习与实习中的调查、观察等,以学生的学年论文作为科研实践的主要形式。有7所附属小学,40个教科研基地学校可供课程组和学生进行小学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的行动研究。学校具有网络教学环境,所有资料与教学过程可以网上查询,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上讲授式与师生讨论式两种教学方式灵活使用,旨在使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教育科研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对小学教育科研成功案例的评析,师生互动的讨论,使学生明确教育科研规范而且准确地表达教育科研的成果。

在教学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策略、基本思想和方法论。新问题的提出,从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综合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去解决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进行研究,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并获得情绪体验。多年教学中实施效果良好,学生上课规模一般为2个班级合班上课,约80人。

课程组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好地体现师生合作互动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通过学生每月一题的“反思月记”,使学生与老师很好的交流。

有教改规划、措施和明确的教改项目:《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培训研究》,被省教育厅列为2002年省师范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有明显成效,结题报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已公开发表。此外,考试题库已建立,教学软件全部制作完毕,还编印了学生论文选。

学生通过系列的科研实践活动,激活了自己关于小学教育科研及其方法的有关知识,并直接在教学第一线学习、使用有关方法,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我院学生在杭师院2003年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比赛中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是杭师院获奖篇数最多的二级学院之一。其中00级陈蔚、汤丽玉的论文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科学类三等奖,01级学生宋德婷的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年会一等奖。02级学生朱建文的论文获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论文评比一等奖。

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效果好。二级学院近三年对主讲教师教学考评结果均为优良。对其它2位教师教学评价也为优良。

一、主讲教师在小学教师培训中采用本课程大纲与教材,受到广泛欢迎。曾分别到临安市天目高中、杭州市四季青中学以及临安、富阳、余杭、萧山、诸暨等县市的进修学校举办的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或成人教育专科函授进行教学,获得很高评价。据杭师院函授学院徐达炎院长组织的调查表明,主讲教师教学科学性强,密切联系小学教育第一线实际,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收获大。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认为谢广田教授负责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密切结合小学教育改革实际,对培养学生进行小学教育改革实验和教育科研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毕业生有较强的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能力。

二、浙江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裴文敏教授在《教育信息报》(2001.11.10)撰文推荐主讲教师编写的教材《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认为教材具有下列特点:

1、反映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广大教师所创造的先进经验,体系合理完整,重点突出,具有科学上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2、在讨论和阐述教育科研及各种研究方法时,密切联系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援引了不少成功教育科研的资料,并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每章都有专节讨论案例并进行评析,从指导实践的层面看,本书有较强的操作性,对培养和提高学习者从事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3、很好地贯穿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策略、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引导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综合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去解决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就尝试进行研究,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还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循循善诱,注意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力求深入浅出地阐述各种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广大有志于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人学有所得,获得提高和发展。

三、校内督导组李南寿教授评价该课程认为教学质量和总体效果很好,评价为优秀。其主要成效为:

1、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教学内容适度;

2、教学各环节整体掌握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3、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方式科学,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4、重视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四、教材出版后,被省教育厅师范处确认为浙江省小学教师教育用书,在全省11个地市师范院校同类专业中使用。

五、近三年学生对主讲教师的评价都为优良。

六、业已建立部分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见下表)及全部多媒体教学课件,受到学生欢迎与好评。

本课程主要特色

1、自编了具有师范教育共性和小学教育专业个性的教材,该教材经省教育厅批准,在全省11个地市师范院校同类专业中使用,裴文敏教授对该书给予较高评价,并在报上予以介绍。

2、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质疑教材与教师讲稿,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思维严密,逻辑清晰,体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创造了“反思月记”这一师生互动的良好作业形式,学生通过每月一题的“反思”,与教师有很好的沟通,不仅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碰到的情况和问题,而且帮助教师对学生思想、生活、学习与交往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与指导,做到教书育人,学生视“反思月记”为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渠道。

3、紧紧抓住实践性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参加小学教学改革实践,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师亲自联系附近的小学(文海小学、下沙一小、下沙二小),要求学生到小学开展调查研究并确定学年论文的课题,为此,课程组精选了390余份已刊论文,供学生参考,并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研究方案并撰写论文。

课程地位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和一级师范过渡的产物。虽然该专业建设的时间不长,却以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课程。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也十分重视本课程的建设。杭师院课程组对本课程的建设不仅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居于国内前列,课程组所编写的大纲与教材,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改革,都引起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关注。尤其是课程负责人编著的教材,经省教育厅审定,在全省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使用。主讲教师应邀到郑州、乌鲁木齐、湖州、连云港、台州等地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讲学与交流,受到欢迎与好评。

目前还存在的不足

1、教材建设。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上小学教改的深化,教材有编订的需要。据此,我们已申请将本课程的教材作为校、省级重点教材予以建设,在试用教材的基础上予以修订再版。

2、案例教学应是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打算用2年左右时间编印与课程教学配套的供学生评析、参考之用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案例及其评析》。

1马克思主义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我校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 1、课程初步建设。早在20世纪前半期,李大钊、李达等皆先后在北京高师讲授马克思主义。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师范大学在全校开设了联共布党史课程,其中包括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最初模式。1953年学校建立政治教育系,建成哲学教研室,承担本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同时也承担全校公共哲学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1956年、1960—1962年两次举办了由苏联专家莫洛佐夫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逐渐形成了一支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深学者石盘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 2、课程体系初步形成。1979年哲学系成立,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著教研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室、苏联哲学研究室。1981年、198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先后被批准为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体系建设得以展开,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入,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方案,编写了大量的课程讲义和课程资料,翻译了苏联的一些相关教材,形成了由齐振海、彭万春、曲家齐、王卫国、杨镜江、刘继岳、陈仲华、马润青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的队伍。特别是认识论的专题与教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齐振海教授主编的《认识论新论》(1988年)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和创新,该书的出版,引起哲学界强烈反响,被当时国家教委选定为高校哲学教材。

3、课程体系逐步完善。1990年底,本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199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相关教研室合并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建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加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价值哲学、管理哲学等一批新兴的相关课程;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师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袁贵仁主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的哲学》、《价值学引论》等一批教材;袁贵仁、唐伟教授等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实现了教学队伍的年轻化;围绕课程体系,到1999年学科成员先后承担了“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等9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培养了毕业硕士研究生78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6人,1 篇博士论文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4、迈向精品课程行列。 自21世纪初开始,杨耕、张 曙光教授的引进,一批年轻教 师的选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队伍有了新的结构性变 化。2002年1月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前 茅。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有计划、 分步骤地将该课程作为一门 精品课加以建设。在本课程的 指导思想的确定、课程模块的 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 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 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学科人员作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积极主持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教材的改革与制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本课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会计学专业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创立的专业之一,我校前身为铜陵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从1986年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及相关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入门课程,也是学好会计学及相关专业的一把钥匙。该课程在我校的发展有着与会计学专业一样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基础会计》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也是本学院会计学专业调整、改造与建设的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历程,是我校会计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程。 1、1986年~1992年:教学内容以簿记核算原理的基本内容为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名为“会计学原理”,并以现代会计应涵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依据,调整和改造了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会计学“三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上。 2、1993年~1999年:为充分体现该课程在所有专业课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将该课程的名称由“会计学原理”更名为“会计学基础”,并在我国会计改革风暴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外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大胆调整和改造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与方法,对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和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实践环节—会计学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2000年~至今:在全面建设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以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契机,围绕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在全面调整二十一世纪会计人才培养战略的背景下,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充实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科学化、规范化的课程建设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目标明确的课程建设规划,从构成课程建设诸要素入手,实现了新一轮的课程建设目标,使该课程的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讲述会计的基础概念与理论,具体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二是讲述会计信息是如何通过传统的簿记系统生成的,具体包括账户与复试记账的应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内容;三是讲述会计信息的报告系统,具体包括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编制原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具体分为以下11章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四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六章? 账簿 第七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八章? 帐户分类 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xx与思想演变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 从一定意义上讲,认识与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把握学校体育思想嬗变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正确开展学校体育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2.了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和科学主义传统及其历史地位。 3.掌握xx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基础: xx的文艺复兴、xx、启蒙运动; 学校体育产生的条件: 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社会变革。 一、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回顾: 体育的内涵(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 “骑士七艺”: 在11-15世纪的骑士教育中,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是其主要内容和形式。

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自己的旗帜和纲领。哲学、科学、文艺、教育乃至神学,纷纷把人、人体和人体运动,作为自己注意的中心。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批判灵肉二元论,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的“重灵魂、轻身体”的教育传统,并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xx·路德(xx的先锋): “灵魂与肉体不是矛盾的,只有健康的肉体才能为宗教理想服务”,“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驱散人们烦恼、苦闷,而且使四肢得以充分发展”,“保持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天职之一”。 “快乐之家学校”: 意大利的维多利亚创办的学校,将学生按年龄及兴趣分组,并组织学生每天到户外跑跳、骑马、游泳、射箭、击剑或玩球类游戏,因此被尊称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 小结: 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到“灵肉一致”的转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重视对人和人体的研究。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1.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 启蒙运动后,现代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校体育逐渐完成了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变。 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基本知识体系: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 20 世纪 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50 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 1/ 10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 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是从各地自发进行的试验开始的,这些试验从单科扩展到了整体,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 可以说,这些试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二、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1、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陈鹤琴的儿童观: 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综影,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 (一)中国 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 类型: 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 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 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 班主任工作思考2007-08-21 16:43 阅读122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摘要:“班主任”不是国内教育学中的一个普遍概念,是现当代学校教育中随着班级授课制的传入国内而产生和设置的一种岗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班主任工作也成为我国中小学的重要教育力量。进入当代以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改革曾一度出现了价值观模糊和实践迷茫的徘徊,而当前班主任工作改革又呼唤专业自主的内涵。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其去向如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制班主任工作改革班主任专业化范式转型 自从“班主任”这一岗位在中小学设立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几经演变,总体上满足了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专业挑战和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对新形势,非常有必要建构新的班主任工作。 一、考古: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历史沿革 现代意义上的“班主任”岗位的正式设定是在1942年,迄今已有六十多年了。短暂的制度建设实践后,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从无到有逐步稳定下来。 (一)借鉴模仿别国办学实践,学生管理初步具备现代机制的一些特征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首次采用“编班”、“分级”的教学组织方式,班级授课制移植到国内。当时同文馆内设“正提调”与“帮提调”,履行对生员的管理职能。“帮提调”必须“轮班在馆管理一切”。虽然“帮提调”的管理对象是同文馆的全体学生,但履行的职能与今天的班主任岗位职责已有一些交叉之处。笔者以为,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班主任”岗位的设置源头,也是现代学生管理机制创立的重要标志之一。 1878年,张焕伦创办的正蒙书院的教学方法采用班级授课制,把学生分为数班,每班设一班长,每斋设一斋长,斋长上有学长。“学长、斋长、班长”呈金字塔形垂直监督并统一于教员,今天的班主任工作制在工作流程上与这种学生组织管理体制基本相似。 1904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校置本科正教员一人”,“任教授学生的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同年颁布的《各学堂管理通则》规定各校设“监学”或“舍监”,专门负责学生管理。今日的“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与这里的“正教员”、“监学”、“舍监”有些就与有些相似了,只不过职能不如今日的“班主任”明确、细致。 笔者以为,这三项重要的办学举措,尽管有的是以政府行为推行的,有的是以私人兴办私学的形式面世的,但都足以代表国内当时在学生管理上向西方借鉴学习的意图。 (二)探索在不断积淀中前行,并逐步建立了现代学生管理机制的雏形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学校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沿革 篇一 历史沿革:1959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晋中专区行署批准,晋中专区文化艺术学校在祁县成立,后定名为晋中专区戏剧学校。1960年至1965年,根据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的政策,结合1962年省政府文件精神,学校实行“压缩编制、减少经费、适当补贴”的原则办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了第一批学生,1965年学校撤销。1975年9月,经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重新组建,更名为晋中地区“五七”艺术学校。学校重建初期,坚持边教学边建设,先后借居于榆次市郊聂村、车辋、省轻工业纺织学校等地,1977年初择校址于榆次市安宁村南(即现址迎宾街282号)。1978年6月,学校新校址正式落成,同年,学校更名为山西省戏曲学校“晋中文艺班”,学生编制纳入省统一招生计划,办学经费有了保障,学校业务活动受省文化厅统一指导。1981年,学校归属晋中地区,更名为“晋中地区文艺班”。1984年10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山西省晋中地区艺术学校,1985年4月,晋中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学校为县处级建制,校党支部升格为校党委,学校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2021年随着晋中地区撤地设市,学校更名为山西省晋中市艺术学校,面对国家招生并轨政策,学校实行“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中等艺术人才”的办学方向。

2021年更名为晋中市艺术学校至今,简称“晋中艺校”,是一所全额事业单位学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66平方米。 学校现状:晋中艺校是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管理“四星级”学校,戏曲表演专业为“全省重点示范专业”。学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本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艺术人才”的办学理念,秉承“自立、自爱、勤学、苦练”的校训,沿着“以人才求突破,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路径,坚持“遵循办学规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思路,按照“思想围绕学校转,工作围绕教学转,教职工围绕学生转”的工作方法,朝着“努力把艺校打造成为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园地、传承革命文化的熔炉、发展先进文化的窗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艺术潜质、技能过硬、素质优良、德艺双馨、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的目标,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篇二 琴潭实验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重建、合校的多次变革,依然屹立在这座青山绿水环绕的城市中不倒。她的前身分别为祝圣庵私塾和秀峰农中,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学校于2021年合并,取名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她在曲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一、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小学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至1983年屈原农场八分场共有小学学校8所,分别命名: 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 1985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 1986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和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北区联校,1990年下学期再次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菱湖学校。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菱湖小学。 1990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中心小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中心小学。

2003年8月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撤菱湖小学和中心小学,并入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小学。

二、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初中、高中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屈原农场八分场有中学一所,前称为汨罗江农场永红中学,1978年原汨罗江二分场行政区划分,沉凤路以南设立汨罗江农场八分场,学校授名为汨罗江农场第八中学。1978年至1980年期间开设了初中部和高中部。1980年8月全场高中分批撤并而撤销高中部,后改名屈原农场第八中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更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3年全区乡镇合并,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仍称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4年8月撤校,初中教师分流乡镇学校,学生分流琴棋中学,屈原一中。屈原二中。

课程介绍历史沿革建设规划

课程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或机械为主的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过程概述、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表面成形和金属切削过程、机械加工方法和装备(含车削、铣削、钻削、磨削、齿形加工、精密与特种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含机械加工精度的实现、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加工误差分析、加工表面质量和夹具设计)。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等,同时开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技术基础课,后续课程有《模具制造工艺》等专业课程。 2004年学校升格为大专,生源是高中毕业生或中职对口单招生,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改革,在原《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将原机械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按照重基础、多图表、知识新、重实用的原则将《机床夹具》、《金属切削刀具》整合而成目前的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其它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专业课(数控加工与编程、模具制造工艺)衔接紧密,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工作所必需的机械制造理论与知识的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对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能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

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历史沿革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原名湄洲湾工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机械类专业随着学校成立而诞生。主要开设专业有数控、模具、机电、机修、计辅、工业设计等,覆盖面较广。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内容重复,而且总学时偏多,新技术新工艺知识偏少。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机械系除数控、机电等专业,又增设了、模具、机修、计辅、工业设计等多个相关专业。对机械制造类课程的知识需求也有了很大变化。课程组以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对机械制造系列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整合了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和《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专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删了部分课程内容。并将其作为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我校从原来的中专、五年制大专教育向三年制大专教育及三年制高职教育转变过程中,在课时被大幅压缩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以机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上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在课程内容上以“必须、够用”为度,使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符合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近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对该门课程的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等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进一步的整合,陆续选用了高职高专多个版本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材。 几年的实践表明,对机械制造类课程的改革体现 增强了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消除了重复的内容,压缩了学时; ②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先金工实习,后讲授课程,再进行生产实习、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

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课程研究及其历史发展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1918年,博比特出版《课程论》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1924年,博比特出版《怎样编制课程》,将课程开发理论进一步完善。1923年,查特斯出版《课程编制》,强化了课程编制理论。由此,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早在美国比较完整地确立起来。 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启动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背景是20世纪初期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详尽地介绍管理理论,这就是“泰罗主义”。其基本假设是:人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因而是可控的;效率即是科学;科学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对人及其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路是:选取从事某项工作的正确动作流程以及所使用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对每一个动作的时间进行研究,以将一项工作分析为细小的操作单位,并确定每一操作单位的效率标准;根据一项工作的效率标准,将工人配置于相应的岗位,并利用经济利益的诱因,使工人处于自己的最高效率和最大生产能力。 由此,“泰罗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博比特是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1.教育的本质 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做准备,而非为了儿童生活。其职责是为准备50年的成人生活,而不是为了20年的童年及青年生活。因此,学校中的儿童生活只是手段,未来社会中成功的成人生活才是目的。所以,学校教育终究是社会取向的,学校乃社会的代理机构。 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它并不是一个在儿童心智中储存成人生活所需要的诸种知识的过程。人在本质上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储存器,而是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活动者。因此,教育应是促进儿童恰当地从事生活中诸种活动并取得相应经验的过程,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是“行动者”而不是一个接受者。博比特的“教育准备说”与强调知识技能接受的“准备说”是有差异的。 第三,教育即生产。教育是一个塑造,如同钢轨的制作一样。经由这种塑造过程,人格将被塑造成所需要的形态。当然,人格的塑造要比钢轨的制造更为精密,而且包含更多的非物质成分。由此,学校变成了“学校工厂”,学生就是“原料”,教师则是“教师工人”,教育正是为了获得理想成人这个“成品”而对学生这个“原料”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 2.课程的本质 既然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那么课程自然指向于完美的成人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既然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那么课程内容自然是儿童的活动与经验。所以,在博比特看来,课程就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而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反思 精选文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反思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变迁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JD8800038) 民办教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我们熟悉的孔子的私学,还是宋代的书院,抑或近代的教会学校,都构成了我国古代、近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民办私立学校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化改造中逐渐消失,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得以重新恢复和快速发展。60年来,民办教育的消失和发展繁荣,深刻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回顾和总结60年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办学经验,非常有意义。而如何在快速发展之后继续发挥民办教育不可分割的教育主体 作用,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一、私学发达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消失 在传统社会,私学与官学构成互补的教育体系,而且兴旺发达,形成了我国教育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其办学成绩和影响力甚至在某些阶段超过官学许多,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据新中国成立前的统计数据显示①,教会和私人办学的数量甚至占据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大规模存在的私立学校,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的发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私学不论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的发达推动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 争鸣还是宋代书院、近现代的教会学校、私人办学,其办学的成绩和学术的交流都反映了私学的发达对我国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私学的发达,弥补了官学的不足,起到了文化普及的作用。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各种形式的私学如村学、冬学、义学、族学、家塾、社塾、学馆、书屋、书堂、书院、村塾遍地开花,大批知识分子热心于社会教化的推导工作,在教育的平民化普及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私学的发达,使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呈现出十分发达的局面。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十分发达,多数来自于私学积累,特别是在蒙养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上。 但是,私立发达的景况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告一段落。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制度,对旧教育包括私立学校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2月20日,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全国学联扩大执委会上作《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报告并提出:“坚决地和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改革旧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制度。”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经政务院批准颁布了《私立高等学校暂行管理方法》规定,私立学校的行政权、财产权及财产所有权,均应由中国人掌握,所有高校到1952年底全部改为公立。依据这一精神,195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接办中小学的指示”,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将全国的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管,改为公办。随着这项工作的完成,民办教育在中国土地

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课程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它起源于西周的“六艺”,奠基于孔子的“六经”。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经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丰满和完善。在两千年的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的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和思想的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六艺”课程 夏、商、西周的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的教学科目,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六艺”。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和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这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六经”课程 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时期。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的教学内容。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和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的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和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的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六经”的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3. 形成和确立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从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汉初的董仲舒和汉武帝则将孔子的课程内容及设置以教育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获得汉武帝的采纳。 这一政策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确立儒家经典为学校教育的唯一教材。同时这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儒家经学在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但是“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罢黜了除儒学以外的百家学说,而且也将周孔的艺能学科排除在学校教学计划

毛中特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从而有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辈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活动50多年来从未间断。 按照教育部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称“98方案”)的规定,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具体规定,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充实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2005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对“98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由于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任务,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编写和出版了针对高职院校使用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湖北省教育厅的同意,我校于2006年春季在全体05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该课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本课程于2006年4月被列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统一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7年春季开学,在2006级学生中开始实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并一律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新教材。为使教师明确新教材的体系结构、特点、重点,全面、准确领会中央关于开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关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使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PLC可编程控制器以经典的电机电气控制为指导,吸纳了绝大部分电气控制的思想,并采用了虚拟电气控制的概念和技术,把计算机和控制紧密得结合了起来。由于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PLC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PLC可编程控制设备经历了几代的革新,现如今技术已经变成十分成熟。到现在,PLC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适应先进工业现场的需要,PLC课程课程的学习也就是成为现代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是我院电类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等)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自我院2002年建校开始招收高职专科学生以来,一直开设,至今已有7年的开课历史。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相结合,专为工业现场而设计的一种现代控制设备,是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在工业企业及民用设施中应用极为广泛。《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这门课程以一种典型的机型进行分析和应用操作,使学生牢固掌握这门应用技术,为后续的调速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线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电梯应用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等课程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也为集中实训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学生考初、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和PLC程序设计师资格证书做准备。该课程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大纲中有较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指导书,理论+实践的考评方式,并且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与管理,在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03年为了适应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更好解决课程体系实践需求,根据发展的需要与许昌瑞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PLC技术实验室,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实验”的学科式教学模式。 2005年,本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编的《PLC与电气控制》教材投入使用,承接瑞新电气PLC技术推广工作,完成多项PLC技术应用项目。成立《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设立《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践教学中心。 2005年在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可编程序控制器》被确立为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类专业主干课程。 2005年依托《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室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强化实训教学研究, 2006年相关老师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编写《可编程序控制器》强化实训指导书。 2007年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确定《可编程控制器》为专业核心课程。 2008学院又注入资金,扩大《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践教学中心的规模。 为增加PLC教学的实用性,我们与企业进行了校企联合,经常与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交流,甚至将他们请进课堂。并将瑞新电气的高级工程师聘为我们的课座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将企业中最新的技术借鉴过来,并将企业中PLC控制存在的问题带过来,一起研讨。使我们的教学不断得到完善。在PLC教学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又开设了《PLC综合实验》,更多的题目,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经常提出

颜店镇中心小学历史沿革

本校始建于清末,那时,该校只有一个教学班,有学生7人,教师1人。校名称为学堂,后改为乡农校,当时,教学班增至2个,学生有20余人,教师2人,校院分前院和后院两部分。前院柏树林立,浓荫蔽日,气氛清幽,院内建筑有东西两廊房各6间,屋内都有泥塑数个;后院有娃娃殿6间,座落在校院最后,殿内有男女娃娃数人(泥塑),院中间大殿称三官庙,内有三官爷,泥塑一墩,置正中央,两边有数衙役(泥塑)。 一九四三年日伪时期,该校有一至三年级三个班,由区文书杨孝石兼任校长,学生80余人。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期间,学校停办,一九四六年底复学,张维贵为校长,吕迎芝任主任,有教师9人,学生150余人。这以前的教室均利用了娃娃殿、东西廊房、三官庙作办公室。一九四八年,由于国民党还乡团骚扰破坏,学校又被迫停学。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了,学校又复学,刘廷奎任校长,只有一、二年级两个教学班的规模,有教师3人,学生50余人。一九五0年,随着打土豪分田地的伟大革命运动的的开展,农民一举拉倒了所有殿房的全部泥塑,教学班增加了三、四年级。宋成芝任校长,有教师7人,学生200余人。一九五六年高级社成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有了更大的提高,渴求文化日渐强烈, 学校在区政府的关怀下,又拆除了原土墙教室共12间,全部盖起 了砖墙教室。远村的走读生亦能食宿在校了。这期间钱德龙、杨建 生任校长。到一九五八年,又来了新校长王敬先,领导全体师生一 面学习,一面参加大兵团作战,并渡过了三年暂时的困难时期。一 九六一年中心校建立,陈立德任校长,张太春任教导主任,教职工 27人,学生600多人。 一九六八年,教师下放回家后,学校添办了初中班六个,先后由颜 士昌、张秀岩、吴成谓、于祥伦、宣茂柱等校长。一九八二年七月 刘瑞轩接任校长至一九八五年,共翻盖教室18间,校内有九个初 中班,办起了颜店联中(小学下放到各村自办)共有教职员工17 人,学生500余人。 一九八五年,初中班迁移镇中学(新建中学),此后,该校即命名 为颜店镇中心小学。由刘长春任中心校长,先后由吴加启、张宜珠、 颜廷珠任副校长。在各级政府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紧跟校改步伐, 不断对校舍进行维修改造。一九九一年,建筑面积1050平方的教 学楼成功建造,为教育教学开拓了新局面。1995年为进一步改善办 学条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与南阁村委协商证原校门前(现在学 校的南端)土地3.078亩,作为操场。同年建高标准校门一座,高 标准传达室三间,假山一座,厕所10间,校墙120余米。1997年 4月,经学校领导田正锋、许洪真校长的多次商议,决定拆除比较 破旧的幼儿教室,重建八间新教室。后经各方努力,得到了颜店镇 颜店管区书记张慎良的大力支持,投资26000元,建起了占地面积 247.625m2,建筑面积为232.965m2的8间教室,比原建筑增加了 98.207m2,校舍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从而结束了低矮光暗教室的历 史。 2005年,拆除假山,修建篮球场、体操场及200米炉渣跑道的田径 场、48座语音室,同年学校成功申办济宁市规范化学校。2008年 10月,危房改造时将学校的破旧的旱厕重建为现在的水冲式厕所。 2009年,教体局加大投资,为学校建造标准实验室及45座微机室, 并为学校13个班级安装多媒体,实现了网络班班通教学。2010年 10月,校舍改造时成功将3、4号房进行重建,自此学校面貌焕然 一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