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入门术语

宏观经济学入门术语
宏观经济学入门术语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

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

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 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

买方通过少支付的方法,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卖方。

12、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两大部分。当经济处于均衡时,AD=AS。

总需求AD: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AS: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供给总量,即经济社会的总产量。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13、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的增量—时期数,可相加。存量:指在某一时点上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时点数,不可相加。

关系: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流量会导致存量变化。14、流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经济总量的产出、投入的变动及其对于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存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点上已有的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于其他有关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15、漏出:是指家庭将其部分收入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注入:是指厂商所获得的追加投资。注入的来源是漏出。

16、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额。GDP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GDP统计收入法的具体项目:毛工资、净利息、租金、企业税前利润、企业间接税、非公司企业收入、折旧费。看笔记

17、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18、GDP中的五个总量: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②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即得到国内生产净值。

③国民收入NI: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的感到的报酬的总和。

④个人收入PI: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后所剩下的部分。

关系: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消耗(折旧费)

国民收入NI=NDP—企业间接税+补贴—统计误差

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租金+公司税前利润+非公司企业收入

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消费

者支付利息+政府债券利息

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纳税

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消费+个人储蓄+消费者所付利息

GDP统计方法:产品流动法、支出法、收入法。

19、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APC+APS=1

20、边际消费倾向MPC: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储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MPC+MPS=1

21、消费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①两者互为补数,之和等于总收入。

②APC与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APC>MPC;APS与MPS随收入增加而递增,APS

2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当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消费虽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而边际储蓄倾向则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增。

23、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关系:①短期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大于零,长期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等于零②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③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等于边际消费倾向④短期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提高而下降,长期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提高而保持不变。

24、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者的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小于1的正数,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在绝对量上也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是递减的。

25、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

示范作用: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支出的影响。

棘轮作用:在社会的收入减少时,消费习惯有可能使消费支出不变或只有轻微的下降,从而不至于影响社会需求量,这被称作消费的“棘轮作用”。

26、投资:实际投资,指为了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或扩大生产规模对投资物品的实际购买。

投资是流量的概念,资本是寸量的概念。投资有“自发性投资”和“引致投资”的不同。自发性投资:是指不受国民收入或消费的影响而进行的投资,它是一种独立于国民收入因素决定的投资。引致投资:是由于国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

27、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即投资所产生的利润额与投资额的比率

②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

28、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指能使投资的预期净收益的现值等于投资物供给价格的一种折扣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是因为:①投资越多,对资本设备的要求越多,资本设备的价格也越高,为添置资本设备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所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②投资越多,产品未来的供给越多,产品未来的销路受到影响,所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将下降。

29、投资函数是反映投资和利率数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I=I—dr(d>0) d代表投资对利率的反应程度的系数。投资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到右下的负斜率曲线。

30、影响投资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的因素:①投资预期收益②投资成本的大小③投资物所产年收益额大小的分布状况④投资设备或资产的耐用年限⑤政府的政策措施⑥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⑦新产品的出现⑧企业现有资本数量⑨人口因素⑩心理因素

31、有效需求:是指当商品的总供给价格等于商品的总需求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

32、消除通货紧缩的缺口的措施:①减税②增加转移支付③增加政府支出④减低利率

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的措施:①增税②减少转移支付③减少政府支出

④减少投资,提高利率

33、流动性偏好(货币的需求):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货币的要求。是指人们喜欢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因素。

34、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① 交易动机 ② 预防动机 ③ 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持有货币的动机。

预防动机:是人们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

35、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低至一定程度时,不同收入水平对货币需求量已没有区别,即利率太低,人们保持货币的代价极小,因而货币需求量无限大。

36、货币数量论分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论和后凯恩斯主义货币数量论。

37、货币政策:是调节整个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三种主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38、IS曲线的定义:是能够保持商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LM曲线的定义:是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

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39、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对工资的要求过高,导致资本家不愿增雇工人或工人不愿接受现行或略低于现行工资的工作。

40、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资源放弃现有工作而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或因季节性原因形成的工

41、通货膨胀的类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42、菲利普曲线:当货币工资率增大时,失业率变小;当货币工资率减少时,失业率变大。

43、奥肯定律: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业率为标准)时,每使失业率降低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必然增加3%;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会减少3%。

44、健全财政的思想原则: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②少征税③少发公债

凯恩斯的财政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作出的决策。

45、补偿财政思想的主要原则:在就繁荣时期,为避免通货膨胀,必须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以控制过度的有效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繁荣。

46、干预经济的方法:①相机抉择法 ②自动稳定器

47、凯恩斯主义的整个理论是建立在三大基本心理因素和心理规律基础之上的,即消费倾向、资本的编辑效率以及流动性偏好。

48、排挤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开支代替了私人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经济。

49、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比动的循环过程。

种类:①“长周期”或“长波”,其长度平均约50年左右,由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耶夫于1926年提出,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新资源的利用等作为主要标志。

②“建筑周期”,其长度平均约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又称“库兹涅茨周期”。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③中周期或中波,其长度平均约8年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于1860年提出,又称“朱格拉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

④短周期或短波,其长度平均约40个月(近3年半),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于1923年提出,又称“基钦周期”。

50、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

5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其衡量标准就是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作转移、或因年轻人首次求业等情况而产生的暂时性失业。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汇总

心理现象 mental phenomenon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心理状态 mental state 心理活动 mental activity 意识 consciousness 心理维度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心理运动 psychomotor 内部活动 internal activity 普通心理学 gener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行为科学 behavioral science 心身关系 mind-body relation 心理机能定位 localization of mental function 心理能动性 mental activism 外周论 peripheralism 先天理论 nativistic theory 强调遗传素质决定人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遗传 heredity 目的论 teleology 认为生物和人类的活动受一定目的的引导。 活动 activity 活动理论 activity theory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 cognition 相对于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所有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问题解决、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cognitive process 认知结构 cognitive structure 元认知 metacognition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地图 cognitive map 认知技能 cognitive skill 认知方式 cognitive style 信息 information 信息论 information theory 信息加工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信息加工心理学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 信息加工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信息加工模型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中央处理器模型 central processor model 信息储存 information storage 信息提取 information retrieval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计算机类比 computer analogy 计算机模拟 computer simulation 计算机模型 computer model 唯心主义心理学 idealistic psychology 意动心理学 act psychology 唯意志论 voluntarism 唯灵论 spiritualism 强调超自然精神作用。 心灵学 parapsychology 心灵决定论 psychic determinism 心灵致动 psychokinesis, PK 心理技术学 psychotechnics 内省 introspection 内省法 introspective method 直觉主义 intuitionalism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1

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与概括 4.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5.顺应.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外部变化。 6.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是指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7.本我包括人的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特点:原始,本能,人格特点中最难接近,强有力的。 8.自我自我是意识结构成分,从本我中发展出来,支配行动,思考过去,计划未来,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属于人格的控制系统。 9.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包括良心与自我理想。也属于人格的控制系统。 10.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11.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之间的差异。 12.胎儿从受孕到子宫前期娩出的小儿。 13.胚胎妊娠8周前娩出的胎体。 14.依恋是婴儿与主要依恋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5.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16.性别化 17.学习253 广义的学习是指在生活中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18.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最适合幼儿特点的、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19.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包括认识、情感与品行成分。 20.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每个人对自己作为独特存在的个体意识,表现为认识自我和对待自我的统一。 21自我评价具体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一种包含社会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与行为,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 22.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与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23.反抗心理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的心理特征。 24.精神障碍 25.焦虑 26.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痛苦或失望的情绪状态。 27.压抑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28.性别角色标准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29.性别角色认同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直觉和信念。 29.性别角色偏爱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30.性别化 31.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而引起的对学习的向往,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d o r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第十二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 劳务产品。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去向:其他 生产者。 4.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5.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例如,I 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国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1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11.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

存量的净增加。 12.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13.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14.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它包括:………… 15.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NX=X-M 16.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17.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18.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个人收入:PI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20.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21.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22.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量时,所造成的价格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 23.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或阶段内进行长期的反复观察测量的方法,故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观察这些研究对象 双生子设计:通过比较双生子在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其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来研究先天和环境教育发生作用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本我:基本机能,寻求机体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的需要 超我:人格的法官,人格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 心理生物性紊乱: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在初中生中,常存在心理生物性紊乱的情况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载体,其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能表现生理功能的序列,一个基因就代表一个遗传信息,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格式: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 同化:格式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使其能够被纳入到现有格式中 顺应:为了更好的加工外在刺激,个体对格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记忆: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发展心理学专业术语表

发展心理学专业术语表 acceleration 加速 accommodation 顺应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tive engagement 积极参与 acute medical conditions 急性疾病 adaptation 适应 adolescence 青少年期 adolescent growth spurt 青春期发育突进 adolescent rebellion 青春期叛逆 affordances 可用性 alleles 等位基因 altruism 利他主义 ambivalent (resistant) attachment 矛盾型(抗拒型)依恋 animism 泛灵论 anorexia nervosa 神经性厌食症 anoxia 缺氧症 Apgar scale 阿普加量表 art therapy 艺术疗法 assimilation 同化 asthma 哮喘 attachment 依恋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uthoritarian 专制型 authoritative 权威型 autism 自闭症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自传体记忆

autonomy versus shame and doubt 自主对羞愧和怀疑 autosomes 常染色体 avoidant attachment 回避型依恋 basic trust versus basic mistrust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Bayley Scales of Ifant Development 贝雷婴儿发展量表 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 behavioral genetic 行为遗传学 behaviorism 行为主义 behaviorist approach 行为主义的方法 bilingual 双语使用者 bilingual education 双语教学 bioecological theory 生态学理论 birth trauma 产伤 body image 身体意象 brain growth spurts 脑的发育加速期 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s 布氏新生儿行为评价量表bulimia nervosa 神经性贪食症 bullying 欺负 canalization 定型化 case study 个案研究 cell death 细胞死亡 central executive 中央执行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tion 中心化 cephalocaudal principle 头尾原则 cesarean delivery 剖腹产 child-directed speech (CDS) 儿语化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上述定义含有的意思: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3.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 场价值。 5.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7.用支出法核算GDP: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 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 GDP = C + I + G + (X-M) ] 8.消费(C)(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电视机、洗衣机 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 9.投资(I):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13.储蓄-投资恒等式: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S;国民收入=工资+ 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Y=C+S,由上而得的公式I=S。 14.折旧: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和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15.政府购买 (G)(即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16.净出口(X—M):进出口的差额; 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17.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18.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商品用的产品。 19.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心理学英文术语

实用文档 感觉记忆(SM)—sensory memory 短期记忆(STM)—short-term M. 长期记忆(LTM)—long-term memory 复诵——rehearsal 预示(激发)——priming 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 视觉编码(表征)——visual code(representation) 听觉编码—acoustic code 运作记忆——working memory 语意性知识—semantic knowledge 记忆扫瞄程序—memory scanning procedure 竭尽式扫瞄程序-exhaustive S.P. 自我终止式扫瞄—self-terminated S.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命题(陈述)性知识——propositional(declarative)knowledge 情节(轶事)性知识—episodic K. 讯息处理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 精致化处理—elaboration 登录特殊性—coding specificity 记忆术—mnemonic 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 字钩法—peg word (线)探索(测)(激发)字—prime 关键词——key word 命题思考——propositional thought 心像思考——imaginal thought 行动思考——motoric thought 概念——concept 原型——prototype 属性——property 特征——feature 范例策略——exemplar strategy 语言相对性(假说)—linguistic relativity th. 音素——phoneme 词素——morpheme (字词的)外延与内涵意义—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 (句子的)表层与深层结构—surface & deep structure 语意分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全句语言—holophrastic speech 过度延伸——over-extension 电报式语言—telegraphic speech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 客观性原则: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应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教育性原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教育实践。1、研究的课题应是我国当前学生教育、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等领域中所提出的重大问题。2、在研究设计和进行过程中,既要紧密联系当前学生的实际,又要有理论指导。 伦理性原则: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 横断研究设计:在同一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获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纵向研究设计: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依据。聚合式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根据观察的结果(即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调查法: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生态学运动: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 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生态学运动: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 调查法: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 测验法:通过标准化的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 平衡:同化作用服从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和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暂时的。 运算: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守恒:内化、可逆的动作。 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是一致的。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者组织。 环境: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狭义的环境主要指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得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 自然环境: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山川、河流,而且也指胎儿生活的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 遗传: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

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 棘轮效应: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至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可以如下表示:MPC=ΔC/ΔY 其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表示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波动。(边际储蓄倾向类似)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其他乘数也可如此解释)亦称凯恩斯乘数,发挥总用的前提是:①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②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对立③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成熟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意向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无论在3定量税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 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 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麦兹在1978 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 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 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年龄特征-同一年龄段儿童共同具有的,与其他年龄段儿童区别开来的心理发展的本质特征。 2、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后天的经验决定这块白板上出现的画面。 3、比率智商-比内、西蒙提出智商的概念IQ,指儿童智力的相对发展水平,通过它可以方便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儿童进行比较,由于IQ是MA和CA之间的比率,所以称为比率智商。 4、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5、心理发展-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 6、复演说-霍尔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历史发展的重演。 7、发生认识论-研究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间和空间、集合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的理论,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论中的问题,所以称为发生认识论。 8、格式-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术语,他将认识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有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9、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作同化。10、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也会适当改变易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11、平衡过程-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在同化与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它是所有影响发展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12、客体永存-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这种认识叫客体永存。13、守恒-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14、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和语言来进行思维。15、自我中心-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16、去自我中心-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形成对世界的主观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我对事物的感知觉,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别开来。17、里比多-人与生俱来的性本能中携带的心理能量,它具有驱使个体行为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18、超我-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代表的是习俗道德、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那些被认为是恶的、可耻的欲望。19、本我-储藏里比多的结构叫本我,它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活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即获得快乐就是更好的,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20、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调节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21、操作条件作用-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22、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23、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24、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25、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26、内化-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将社会文化转会化为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的过程。27、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他人行为受到的强化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儿童行为直接受到的强化。28、工具-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能对事物的反应方式是间接的,儿童必须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才可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这种中介手段就是工具。29、组群效应-横向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30、序列研究-首先是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间隔一定时间后,对同一批被试进行一次或多次重复研究,从而构成纵向研究。31、ABAB设计-通过系统的引进和撤去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适用于个案研究。其中A为没有引入自变量时的基线水平,B为引进自变量以后的水平。32、跨文化研究-在一项研究中采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060108401247-01A0701-02114-金丰????????????????????????????????????????????????????????????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2 - 33、文化公平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绘人测验是非言语测验,在测验中较好的排除了文化因素,所以被认为是文化公平的智力测验。34、隐性遗传-基因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基因的作用比隐性基因的作用更占主导地位。当一个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结合时,显性基因代表的症状能够表示出来,而隐性基因代表的症状则不能表示出来。很多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当两个隐性基因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导致个体发生该病症。35、伴性遗传-在XY染色体上,由于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很多,因此X染色体上有相当多的基因是不成对的,将这种由X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称做伴性遗传。36、多基因遗传-除了眼睛颜色、色盲等特征是单个基因决定的外,个体的绝大多数特征,如身高、智力和气质等特征往往都是有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这种遗传模式称为多基因遗传。37、异卵双生子-母体一次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卵子,如果这些卵子同时受精,那么就会形成双胞胎或多胞胎,这样的双生子称为异卵双生子。38、同卵双生子-一个受精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见43)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宏观经济学超全名词解释汇总情况

宏观经济 一.名词解释: l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 l 国民生产总值:即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l 个人可支配收入:DI=NI-个人所得税+GT。即国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才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课本第27页) l 一般价格水平:用P表示。是指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l 失业率:其被定义为已经失业但是正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即:失业率=(已失业但正在找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人数)100% l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l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注意: l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任何组成部分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都是一样。我们把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称为乘数或支出乘数。用K表示。(课本第5 1页)

l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 l 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合称货币的交易需求。用MD T表示。 l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动机是人们为财富储藏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此形成的货币需求是对限制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入而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l 灵活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当利率低到某一点时,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不会下降而会上升,从而都抛出债券持有货币,此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达到无限大,货币供给量无论怎样增加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货币政策失效。) l IS曲线:IS所代表的含义是投资等于储蓄,即I=S。这一公式所表示的实际上就是商品市场均衡,即商品市场上总需求与总供给相当的状态。(西方学者用IS曲线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所谓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 l LM曲线:货币市场的供求相等就是L=M。LM这一缩写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货币的供求相等也就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所有实际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心理学专业(英语)术语

心理学专业(英语)术语 感觉记忆(SM)—sensory memory 短期记忆(STM)—short-term M. 长期记忆(LTM)—long-term memory 复诵——rehearsal 预示(激发)——priming 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 视觉编码(表征)——visual code(representation)听觉编码—acoustic code 运作记忆——working memory 语意性知识—semantic knowledge 记忆扫瞄程序—memory scanning procedure 竭尽式扫瞄程序-exhaustive S.P. 自我终止式扫瞄—self-terminated S.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命题(陈述)性知识——propositional(declarative)knowledge 情节(轶事)性知识—episodic K. 讯息处理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 精致化处理—elaboration 登录特殊性—coding specificity 记忆术—mnemonic

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 字钩法—peg word (线)探索(测)(激发)字—prime 关键词——key word 命题思考——propositional thought 心像思考——imaginal thought 行动思考——motoric thought 概念——concept 原型——prototype 属性——property 特征——feature 范例策略——exemplar strategy 语言相对性(假说)—linguistic relativity th. 音素——phoneme 词素——morpheme (字词的)外延与内涵意义—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 (句子的)表层与深层结构—surface & deep structure 语意分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全句语言—holophrastic speech 过度延伸——over-extension 电报式语言—telegraphic speech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类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时序设计(系列交叉研究):时序设计是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 习惯化: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认知活动: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颜色、气味等) 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 记忆: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关事物。 思维:反映事物间的本质关系 想象:人脑对旧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 客体永久性概念: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 各个客体都是相互独立的物理实体 客体的存在独立于我们与它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性参照:意地搜寻他人的情感信息,以帮助解释不确定环境和事件的含义。(8~9个月产生) 心理理论:心理理论关于心理如何运作,以及它是如何影响行为的知识和信念。人们使用心理理论来解释别人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婴儿的气质: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人格中的先天、素质性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