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税务审计管理程序

涉外税务审计管理程序
涉外税务审计管理程序

第九章涉外税务审计治理

第一节涉外税务审计工作流程

一、税务审计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一)纳税大户选择法

依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年纳税额、投资总额:收入、利润等指标序列,确认纳税大户作为审计对象。

(二)行业选择法

通过调查分析,掌握本地区行业分布情况,选择本地区支柱行业、专门行业或税负异常行业等作为审计对象。

(三)循环选择法

依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年度审计面一般许多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30%,保证至少在三年内对所管辖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做一次全面审计。.

(四)纳税状况总体评价选择法

通过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申报、缴纳各税种资料的分析对比,对其纳税状况进行具体评价,确认审计对象。

(五)其他选择法

除上述方法外,依照上级机关的部署,其他单位协查的要求及举报人的举报情况确认审计对象。

二、案头预备时期

(一)纳税人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

1、收集、调阅纳税人成立和开业的时刻,合同、章程,行政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范围、期间;各有关部门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验资报告及相关的个人资料等,并编制纳税人行政结构图表,填写《企业差不多情况表》和《外籍个人差不多情况表》及《关联企业关联关系认定表》。

2、收集、调阅纳税人会计制度、财务治理制度、资产治理方法、人事福利制度、奖罚制度、董事会决议等各项生产、经营治理制度。

3、收集、调阅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情况年度申报表、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为纳税人出具的审计报告、完税证(缴款书)、发货票领、用、存月报表等日常档案资料并填写各税种《年度申报统计表》及各税种项目分析表和财务指标分析表。

4、收集、调阅纳税人以往年度税务审计工作底稿,了解纳税人以往年度的审计情况为本次审计提供借鉴。

5、收集、调阅和统计海关、工商、外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公布的纳税人相关的财务信息资料。

6、收集国际间依照税收协定条款中规定的情报交换资料及我国驻外机构提供的有关纳

税的信息资料。

7、收集国际互联网上纳税人相关的信息资料。

8、收集纳税人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二)审计项目分析与评价

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对涉及各税种的审计项目进行趋势、比率及比较分析,查找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为确认重点审计项目提供依据。

(三)会计制度及内部操纵的分析与评价

向纳税人发出《会计制度和内部操纵问卷调查表》、或向纳税人提问会计制度和内部操纵的有关问题,分析评价纳税人会计制度及内部操纵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为确立重点审计项目提供依据。

(四)审计项目的确定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拟定审计项目,审计覆盖率和重点。

确认审计重点项目是预备时期至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审计人员选择重点项目,差不多上依靠于下列各方面客观分析,进行主观性经验推断:

1、重要性

2、税法及征管风险

3、会计制度及内部操纵的评价

4、分析性复核

5、前次审计结论

审计人员在分析判定后完成审计项目确定工作底稿。

(五)审计打算的编制

依照所确定的审计项目,编制详细的审计程序,完成《审计程序表》;合理调配、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做好时刻预算,完成《检查人员安排及时刻预算表》。

(六)下发审计通知书

依照上述的打算与安排,填写《税务审计通知书》,至少提早三天,将所要进行审计的内容、具体时刻、地点、审计人员所需审计的有关纳税资料和要求纳税人配合事项等通知纳税人。但对被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或税务机关有依照认为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或预先通知有碍审计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

可对事实上施突击审计,不预先告知。

三、现场实施时期

(一) 会计制度及内部操纵的遵行性测试

对纳税人会计制度及内部操纵执行状况和有效性进行测试,若测试结果与会计制度及内部操纵分析评价结果相符,则按原打算实施审计工作;若有差异,则应依照差异的程度及时调整审汁打算。

(二)确定性审计

依照修订后的打算,进行确定性审计,并编制现场审计查核工作底稿。

(三)汇总整理

依照审计中发觉的问题,按税种进行汇总,及时拄理现场查核工作底稿,完成《税务审计情况汇总表》;在撤离检查现场前,就查出的问题与纳税人初步交换意见,草拟《税务审计报告》,对本次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做一个总体评价。

四、审计终结时期

(一)发出初审意见通知书

依照审理部门对《税务审计报告》的复核,确认情况,向纳税人发出《初审意见通知书》。

(二)税务听证

依照纳税人违法事实,及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拟对纳税人予以行政处罚的,向纳税人发出《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依照当事人的要求,按《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方法》组织听证。

(三)下发税务审计处理决定书

依照《初审意见通知书》和纳税人回复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后下发(税务审计处理决定书》。

(四)税务处理决定的执行

依照《税务审计处理决定书》的要求,督促纳税人按时、足额解缴税款,逾期未缴的,将依法下发《扣缴税款通知书》通

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扣款,对所扣金额不足抵扣税款的,税务机关将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填报《拍卖(查封、扣押)物资申请审批表》,报上级机关批准,下发《拍卖商品、物资、财产决定书》拍卖其财产以抵补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五)税务复议

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有争议,而要求行政复议的,按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规定,做好复议工作。

(六)案件移送

纳税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税务机关在作出税务处理决定后,填写《税务违法案件移送书》同企业提供的材料及税务机关调查取证材料等,及时移送有关司法机关处理。

(七)分户归档

税务检查终结时,税务机关应汇总、整理案头预备时期、现场实施时期、审计终结时期及检查处罚听证、行政复议、

诉讼时期工作底稿和有关税务文书等装订成册登记编号后,按照税务检查档案分类要求按户归档。

第二节要紧税种审计程序

一、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审计程序

(一)审计目标

1、确认各项收入或所得项目申报是否完整.

2、确认收入来源地分类和申报是否正确。

3、确认扣除颧申报是否真实、准确、合法.

4、确认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与申报是否准确及时。

5、确认纳税人获利年度与亏损弥补是否合法。

6、确认选用的税率是否正确、合法。

7、确认减免所得税的计确实是否准确,审批手续是否健全。

8、确认外国税额扣除是否真实、准确、合法。

9、确认应纳所得税计确实是否正确,申报是否及时。

(二)审计步骤和要点

1、收入净额的审计。

(1)执行收入项目的一般审计程序。

(2)建立收入净额的审计结论。

2、扣除额的审计程序.

(1)执行下列项目一般审计程序。

生产成本(营业成本)审计;

销售成本审计;

薪工费用审计;

治理费用审计;

交际应酬费审计;

上级治理费审计;

特许权使用费审计;

保险费用审计;

待摊费用审计;

销售费用审计;

财务费用审计;

捐赠支出审计;

坏账损失审计;

利息支出审计;

汇兑损益审计程序,

固定资产及折旧费用审计;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审计;

营业外收支审计:

其他相关项目的审计。

(2)建立扣除额的审计结论。

3、其他业务利润(亏损)审计程序。

(1)执行其他业务利润(亏损)项目的一般审计。

(2)建立其他业务利润(亏损)的审计结论.

4、抵补往常年度亏损额的审计程序。

(1)审查前期税务审计结论,确认申报的前期亏损额是否真实准确。

(2)审查企业弥补亏损年限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存在擅自延长弥补年限、任意选择弥补年限或不连续计算弥补年限的情况。

(3)审查企业年度亏损抵补是否已履行法定的审批手续。

(4)复核亏损弥补的计算,确认当期亏损额弥补的准确性。

(5)复核获利年度的计算,确认申报的获利年度是否准确。

(6)建立抵补往常年度亏损额的审计结论。

5、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审计程序.

(1)汇总上述审计程序的结论,重新计算本年度会计利润总额,确认其申报的准确性。

(2)汇总上述审计程序的结论,重新计算本年度税务调整额,确认其申报的准确性。

(3)建立应纳税所得额的审计结论。

6、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的审计程序。

适用减免税优惠的审计程序:

(1)审查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手续。

(2)审查适用降低税率、定期减免等税收优惠的条件是否具备‘

(3)审查减免税计算的准确性。

(4)建立适用减免税优惠的审计结论。

外国税额扣除的审计程序:

(1)索取或编制境外投资机构或经营项目、来源所得、已纳税额分析表。

(2)批阅有关的投资证明、经营合同、机构设置、内部操纵执行和会计记录等资料,确认述机构或经营项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索取或编制境外投资机构或经营项目来源所得计算书,结合投资收益、收入、费用项目的一般审计程序,确认各项境外所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批阅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同一年度纳税凭证原件,确认在外国已纳税额的真实性;应特不关注是否存在纳税又得到补偿或者由他人代为承担的税款情况。

(5)复核扣除限额计算的准确性和抵补年限计算的准确性。

(6)汇总上述步骤的结果,建立外国税额扣除的审计结论。

汇总上述步骤的结果,建立应缴企业所得税额的审计结论。

7、再投资退税的审计程序。

(1)审查申请再投资退税者的法律证明文件,确认其是否为下列两类外国投资者:

境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方;

外国投资方100%控股的专门从事投资的境内外商投资企业。

(2)审查外国投资者对再投资项目的出资证明文件,必要情况下,可函证所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确认该项目是否是直接投资方式,即直接投入作为注册资本。应特不关注不应属于直接投资行为.

借贷行为;

购买企业股票行为;

信托行为。

(3)审查外国投资者出具的资金来源证明,或追查原分配利润的外商投资企业股利分配'会计记录,确认再投资项目资金是否为来自于境内外商投贤企业分配的利润。应特不关注下列不合规定的情形。

虽是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但未完税;

银行借款或自有资本;

虽是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但已汇出国外存入外国银行或用作贸易周转金,其后才用于再投资。

(4)查阅资本权益的法律证明文件,以及所开办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公司章程,划转投资资金的结算或转账凭证,验证再投

资项目经营期是否许多于5年。必要情况下,可函证所再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

(5)审查外国投资者出资证明、付款凭证,并追查吸纳资本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增资会计记录验证再投资资金投入是否超出一年期限,确认再投资退税申请办理的时效性。必要情况下,可函证所再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

(6)审查外国投资者再投资利润所属年度的证明,井追查原产生利润企业股利分配记录和纳税记录,验证其再投资的利润是否完税,确认可获退税的前提条件。

(7)审查适用退税率的准确性,涉及再投资于产品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或海南经济特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业开发企业适用全部退税者,审核有关部门出具的确认证明,必要情况下可函证。

(8)复核再投资退税额的计算。

(9)审查本年度长期投资或投入资本减少项目,追查其是否涉及前期再投资退税项目,是否存在企业利用资本弱化骗取再投资退税情况。

(10)汇总上述步骤的审计结果,建立本项目的审计结论。

8、预提所得税的审计程序。

(1)索取或编制预提所得税项目分析表。

(2)查阅合同清单或合同档案,检索本年度支付款项的境外客户清单,初步验证所申报预提所得税项目的完整性,以及分类的合理性。

(3)审查与境外企业各交易项目运作过程,必要情况下,可函证境外企业机构设置情况,分析在未发生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义务的交易项目之中是否存在:

用产品返还抵付租赁费情况,用非货币资产或权益折价支付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用;将应税项目或支付额隐藏于非应税项目等情况。

(4)执行应付股利、利息支出、租金支出、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项目的审计程序,进一步确认已入账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支付给境外企业所得是否已完整准确申报.

(5)执行固定资产项目的审计程序,确认已入账的受让在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土地使用权等财产而支付给境外企业所得是否完整准确申报,其财产原值的扣除是否准确。

(6)审查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减免税是否符合税法有关规定.

(7)审查适用国际税收协定优惠税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8)复核预提所得税的计算。

(9)汇总上述审计步骤的审计结果,建立预提所得税审计结论。

9、外国企业及其营业机构合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审计程序。

(1)了解外国企业在华机构设置和生产经营运作情况,判定各营业机构的存在。

(2)依照税法规定的条件,审查合并申报的营业机构认定的合理性,是否履行法定的审批程序。

(3)各营业机构分不设在不同区域适用不同税率者,审查各营业机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合理性。负责合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营业机构不能合理地分不计算各营业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务审计人员可采纳合理的比例方法(如;营业收入比例、成本和费用比例等)在各营业机构之间进行分配。

(4)审查各营业机构适用不同税率的准确性。

(5)审查各营业机构有盈有亏时,盈亏相抵后仍有利润的,是否按有盈利的营业机构所适用的税率纳税。

(6)审查发生亏损的营业机构是否以该机构以后年度的盈利弥补其亏损,对弥补亏损后仍有利润的是否按该机构所适用的税率纳税:其弥补额是否按该亏损营业机构抵亏的营业机构所适用的税率纳税。

10、综合上述审计步骤,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审计结论。

二、增值税审计程序

(一)审计目标;

1、确认实现的销售额及销项税额申报是否准确完整。

2、确认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否真实、合法。

3、确认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是否合法。

4、确认适用的税率是否准确无误。

5、确认应缴增值税额计确实是否准确,申报是否及时。

6、确认其进项税留抵税篇是否真实、合法。

(二)审计步骤与要点:

1、销售额的审计程序。

(1)执行收入项目的一般审计程序,确认应税销售额是否完整准确申报。

(2)执行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职工

福利赞、营业外支出等项目一般审计程序,确认视同销售额是否完整准确申报。

(3)汇总上述审计步骤的结果,建立本项目的审计结论。

2、销项税额的审计程序。

(1)结合销售额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审计程序,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入账数及入账时刻是否与实现的销售额相适应。

(2)依照销售额审计的分类结论,审查适用税率是否准确,是否正确使用不含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

(3)执行往来类以及成本、费用、支出类项目有关的审计程序,确认价外费用是否计入应,税销售额申报。

(4)汇总上述审计步骤的结果,建立本项目的审计结论。

3、进项税额和进顷税额转出的审计程序。

(1)索取或编制进项税额分析表,并与进项税额明细账调节核对。

(2)结合存货及费用类项目一般审计程序,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入账数及入账时刻是否与实现的购进额相适应。

(3)索取或编制准予抵扣的增值税发票抵扣联清单,执行增

值税专用发票审计程序,确认已入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真实可靠性。

(4)索取或编制准予抵扣一般发票或收购凭证清单,审查其合法性。

(5)抽样检查已计入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一般发票或收购凭证是否错误列入不可抵扣项目:购进固定资产、购进非免税农业产品、直接为非增值税应税项目购进物资或劳务、直接为免税项目购进物资或劳务、直接为工程项目购进物资或劳务、直接为集体福利项目或职工个人消费购进物资或劳务、购进物资发生退货或折让、非正常损失购进物资。审查方法可包括:

分析借方科目性质;

分析购进物资或劳务的类型和用途;

追查需求立项、预算、采购、入库、领用、产出过程。

(6)结合存货、待处理财产损益项目的审计程序,审查进项税额已结转入账在仓储保管期间发生非正常损失的物资,或非正常损失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物资或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是否计入“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7)结合存货领用的审计,审查进项税额巳计入“进项税额”

案例介绍-营业、管理费用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被审计单位上海BD公司本年度营业费用(未审数)4,597.70万元,管理费用(未审数)3,035.7万元。具体数据详见“营业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和“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索引I6-2、I7-2)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记录是否真实、完整; (二)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与总账、报表发生额及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 审计人员根据上海BD公司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审定表”(索引:I6-1、I7-1)、“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 (索引:I6-2、I7-2)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年度比较表”(索引:I6-3、I7-3),经“三相符”核对一致,未发现问题。 (二)检查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 审计人员浏览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中各明细项目的设置,发现“管理费用-其他”项目金额较大,内容繁杂,报表使用人难以理解,需要提请BD公司财务人员进一步归类与细分。经细分后再行检查,又发现该公司将进口料件的关税费用列入了管理费用,不符合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内容与范围,因此作了审计调整。(索引:I7-4-2) 提示: 1、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具有内容广、名目多的特点,重要的是要划清成本支出、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2、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其具体项目很多名称均相同,二者主要依据费用的发生环节来划分。属于销售(营业)部门发生的,计入营业费用;属于管理部门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公共性的、不易划分的费用,一般也列入管理费用。 3、应重点检查是否有其他科目不能列入、而随意列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其他”子目的情况,从中往往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难言之隐”。 (三)进行总体分析性复核,包括对本年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上年度的营业费用(管

(完整版)管理费用预算实施及管理制度

XXXXXXXX有限公司 管理费用预算实施及管控制度

1、目的 为促进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推动企业加强费用预算控制管理,进一步合理的降低各项费用,以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及为推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奠定基础,结合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管理费用的部门和个人。 3、职责 3.1 行政部是公司管理费用预算的主要负责管控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3.1.1 制定公司预算管理基本制度和预算编制、考核办法; 3.1.2 组织、协调公司管理费用预算编制工作,审查、平衡公司管理费用预算,负责向公司提交预算草案,负责向公司报告预算编制情况; 3.1.3 组织、协调公司管理费用预算执行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负责向公司提交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3.1.4 审查、研究公司预算调整事项,负责向公司提交预算调整草案; 3.1.5 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负责向公司提出考核建议; 3.1.6 负责预算管理的其他工作。 3.2 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是预算管理的管控部门,在行政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3.2.1 制订分管业务预算的管理细则; 3.2.2 按照授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方案,对预算的执行、分析、控制和监督实行全过程管理; 3.2.3 为预算调整和考核提供分管业务的基础数据。 3.2.4 为预算管理提供本部门预算及预算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的基础资料等。 4、 4、内容 4.1 定义 4.1.1 为高效地控制、节约管理费用支出,提高经营效益,需对维持各部门正常运作而必须开支的非生产性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总额控制。这些支出统称管理费用。 4.1.2 管理费用的范围具体包括:工资、福利费、修理费、招聘费、办公费、租

营业成本审计的

实用标准文案 营业成本的审计 营业成本审计是指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定营业成本记录是否完整;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定营业成本的内容是否正确;确定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是否配比;确定营业成本的披露是否恰当。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一般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企业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单价和材料费用分配量是否真实、合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 (2)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有无将非生产用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的情况。 (3)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 (4)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5)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哦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一般从审阅“生产成本”、“制造费哟”、“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和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等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直接人工成本归集和分配是否真实、合理。 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 (2)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3)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检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本年度有无重大变更。 (三)制造费用审计 制造费用包括:分厂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保险费、设计制图费、实验检验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等项内容。 制造费用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看其是否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分析其是否合理。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3)检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 (4)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计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动。对按预定分配率分配费用的企业,还应查明计划与实际差异是否及时调整。

存货审计程序表

一、审计目标 ⒈确定存货是否存在; ⒉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⒊确定存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⒋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存货跌价的计提是否合理; ⒌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⒍确定存货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⒎确定存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 (一)分析程序 1.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占生产成本百分比的变动, 并对异常情况作出解释。 2.比较存货购入数量与耗用或销售数量,联系本年度存货的变动,并对异常变动情况作 出解释。 3.核对存货采购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4.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下述项目的增减变动,并对异常情况作出解释: --采购费用; --各种采购费用占存货采购的比例。 5.按月/季度比较实际发生的采购费用与预算的差异。 6.比较各月存货采购的金额并对异常波动作出解释。 7.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从供应商得到的现金折扣。 8.将采购数量与平均单价之积与账面采购金额相比较。 9.按存货品种及存放地点、存货类别,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数量和金额的增减变动, 并对异常情况作出解释。 10.按存货成本构成、存货平均成本、材料采购价格差异,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的增减变动,并对异常情况作出解释。 11.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并查明异常情况的原因。 12.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余额的比例,并查明异常情况的原因。 13.按存货残损情况、存货账龄、库存可用月数,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的增减变动,并对异常情况作出解释。 14.比较截止日前后两个月的产品毛利率,并对异常波动作出解释。 15.比较当年度及以前年度已售存货的数量,并查明异常情况的原因。 16.比较存货库存量与生产量及库存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合理性。 17.比较存货的实际用量与预算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合理性。 18.比较当年度与以前年度的存货周转率,并查明异常情况的原因。 19.核对下列相互独立部门的数据:(1)仓库记录的材料领用量与生产部门记录的材料 领用量;(2)工资部门记录的人工成本与生产部门记录的工时和工资标准之积;(3) 仓库记录的产成品入库量与生产部门记录的产品生产量;(4)发票记录的数量与发货量;(5)发票记录的数量与订货量;(6)发票记录的数量与主营业务成本记录的销售量;(7)产品销售量与生产量或采购量;(8)产品销售量和平均单位成本之积与账面产品销售成本。 20.其他 (二).细节测试

财务管理之收支及成本等-06管理费用审计程序表.doc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管理费用审计程序表被审计企业:页次:1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工作底稿索引号

1.取得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 2.实施分析性复核。就异常项目或重大波动,进行调查,查清原因。 (1)将本年度的管理费用与上年度的管理费用进行比较,有无重大波动或异常项目情况。(2)将本年度各月份的管理费用进行比较,有无重大波动或异常项目情况。 3.抽查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检查管理费用的项目组成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检查管理费用的开支范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①检查有无将资本性支出项目、生产成本项目、递延费用项目一次性列入管理费用。 ②检查有无将医务、常设销售机构等不属于管理费用开支的人员工资及职工福利费记入管理费用。 ③检查折旧费的计提是否划清与制造费用的界限,并按制度规定的范围和方法计提。(3)检查费用开支是否超过规定标准。检查业务招待费等是否按《企业财务制度》中规定的支付比例,开支是否合规,超标准部分是否进行纳税调整。 (4)抽查数额较大的或异常的重大项目,检查重大项目业务及其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坏账损失的核销,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处理是否合规。审计人员应结合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检查结果,核实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处理是否及时、准确。 5.抽查年度末和下年度初发生的管理费用记录,并追查至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检查有无跨期入账情况。 6.检查管理费用是否已在损益表及附注中恰当披露。 7.完成管理费用审定表。

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表

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表 单位(专业)工程名称:鞋材城立面改造工程-立面整治第1页 共1页序号汇总内容计算公式金额(元)一直接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工料单价)3030001.84 1 1.人工费615906.78 2 2.机械费233357.03 二施工技术措施费∑(措施项目工程量×工料单价)0.00 3 3.人工费0.00 4 4.机械费0.00 三施工组织措施费∑((1+2+3+4)×相应费率)21741.16 1冬雨季施工增加费(1+2+3+4)×0.2%1698.53 2夜间施工增加费(1+2+3+4)×0%0.00 3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1+2+3+4)×0.05%424.63 4二次搬运费(1+2+3+4)×0%0.00 5行车、行人干扰增加费(1+2+3+4)×0%0.00 6提前竣工增加费(1+2+3+4)×2.27%19278.29 7工程定位复测费(1+2+3+4)×0.04%339.71 8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1+2+3+4)×0%0.00 9其他施工组织措施费按相关规定计算0.00四企业管理费(1+2+3+4)×20.52%174268.93五利润(1+2+3+4)×10%84926.38六暂列金额含创标化工地增加费0.00七规费(1+2+3+4)×13.36%113461.65八总承包服务费分包项目造价×0%0.00九计税不计费项目计税不计费项目0.00十民工工伤保险(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0.165%5650.26甲供材料金额0.00甲供水电金额0.00甲供材料采保费不含水电甲供材料金额×1.5%0.00 十一税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甲供材料金额 +甲供材料采保费)×9% 308704.52 十二建设工程造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3738754.74十三下浮费十二×0%0.00十四单列施工组织措施费14.1+14.2+14.385304.70 1安全文明施工费(1+2+3+4)×9.2%78132.27 2民工工伤保险14.1×0.165%128.92 3税金(14.1+14.2)×9%7043.51十五建设工程总造价大写叁佰捌拾贰万肆仟零伍拾玖元整3824059.00

各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表.doc

附件: 建筑和装饰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安装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市政和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市政工程各专业综合费用费率:(1)道路工程5%?8%; (2)排水管道工程5%?8%; (3)桥梁及护岸工程8%?11%; (4)排水构筑工程(土 建)7%-10% (5)隧道工程7%?10%。 2、轨道交通工程,土建、轨道工程综合费用费率为7%?10% 3、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 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4、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

市政安装和轨道交通安装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市政安装工程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工程中的交通标志、信 号设施、值勤亭、交通隔离设施、排水构筑物设备安装工程< 2、轨道交通安装工程包括:电力牵引、通信、信号、电气安装、环控及给 排水、消防及自动控制、其他运营设备安装工程。 3、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 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4、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8

民防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 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 —9

各种建设工程造价计算程序、取费标准、工程类别划分取

2003年各种建设工程造价计算程序、取费标准、工程类别划分 2004年在省、市尚未贯彻《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办法前,仍按本计价程序、取费标准并结合有关工程投报价合理范围幅度参考指标。 1建筑工程 (一)自2002年1月1日起使用2001江苏省建筑定额的工程造价计算程序 注:1、除单独打预制桩(构件吊装)、大型土石方、包清工(点工)之外,其他土建各类工程计价均用本表。 2、据《南京建筑工程施工投标报价实施办法》及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解释,(汇编十八

186页)江宁区、溧水县、高淳县尚未实行建筑行业统筹劳保,所在在工程不应取“地方统筹劳保”。只取“企业劳保费”。 单独打预制桩(或构件吊装)工程:计价程序(2001定额)

大型土石方工程计价程序(包括机械或人工施工) 注:江宁、溧水、高淳尚未实行地方统筹劳保,目前取费“企业支付劳保”费率。

建筑工程各类取费标准:(2001定额) 4、其它费用% 通过合同或签证 结算中计算 同上

注:①根据南京市建委宁建基字(2001)851号通知精神:"获得省、币级文明工地的工程,仍按宁建基字(99)971号通知办理。"(该文列人汇编十五,第224 页)②其他费用:这部分费用由承发包双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等,通过合同形式或签证加以确认,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或可依照《南京建筑工程施工投标 报价实施办法办理--该文在汇编十八》)主要有以下几种: △包干费:是指包定额说明有关材料和构件等场内外二次搬运,建筑垃圾的清理外运,非甲方所为四小时以内的临时停水停电费用。 设计变更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在包干费之内,应另行按实调整。 包干费计费标准:按定额直接费的1% -2 %计算。(可竞争费不得低于1%) △赶工措施费:若建设单位对工期有特殊要求,则施工单位必须增加施工成本费。具体办法如下: 住宅工程:比我省现行定额工期提前20%以内,则须增加2%-3 %的赶王措施费。 高层建筑工程:比我省现行定额工期提前25%以内,赠须增加3% -4 %的赶工措施费。 一般框架、工业厂房等其他工程:比我省现行定额工期提前20%以内,则须增加2.5 % -3.5 %的赶工措施费。 按照市建委宁建基字(2印2)427号文规定赶工措施费为可竞争费用。标底编制和投标人不得低于2%列入。 赶工措施费的计算基数为不含税工程造价。 △工程按质论价:是指对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完成的单位工程质量达到经有关部门鉴定为优良、优质(含市优、省优、国优)工程而必须增加的施工成本费。 住宅工程:优良级增加建设造价的1.5 %-2.0 %,优质增加建设造价的2%-3 %。一次、二次验收不合格者,除返工合格,尚应按建安造价的0.8 %-1 %和1.2 %-2 %扣罚工程款。 -般工业与公共建筑:优良级增加建安造价的1%-1.5 %,优质增印建安工程造价的1.5 % -2.5 %。一次、二次验收不合格者,除返修合格,尚应按0.5-0.8 % 和1%-1 ? 7%扣罚工程

管理费用审计

管理费用审计案例 ABC 公司2009 年损益表所列产品管理费用为12 000 000 元,根据2009 年1—12 月管理费用总帐汇总,2009 年管理费用总帐借方发生额为12 000 000 元,销售人员工资412 280.71 元,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如表18-10 所示, 2009 年该企业管理费用明细帐如表18-11 所示。 限于篇幅,仅提供下述凭证资料,当然,也可由教师另行设定凭证资料。 12 月10﹟,摘要:计提12 月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附件:12 月工资计算单,福利费计算单 借:管理费用159 6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管理人员140 000.00 ----福利费用——管理人员19 600.00 12 月77﹟,摘要:报销招待费 附件:招待费单据 借:管理费用——交际应酬费 2 000.00 贷:现金 2 000.00 12 月89﹟,摘要:管理部门设备折旧 附件:折旧计算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160 000.00 贷:累计折旧160 000.00 要求:进行课后操作模拟。

表18-10 月车间工人工资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车间工人福利费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 1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2 120 000 10 000 16 800 1 400 3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4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5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6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7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8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9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10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11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12 130 000 10 000 18 200 1 400 合计 1 550 000 120 000 217 000 16 800 1 670 000 233 800

营业成本审计的

营业成本的审计 营业成本审计是指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定营业成本记录是否完整;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定营业成本的内容是否正确;确定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是否配比;确定营业成本的披露是否恰当。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一般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企业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单价和材料费用分配量是否真实、合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 (2)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有无将非生产用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的情况。 (3)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 (4)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5)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材料的哦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 一般从审阅“生产成本”、“制造费哟”、“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和工资分配表、工资汇总表等入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验证直接人工成本归集和分配是否真实、合理。 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 (2)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3)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检查,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查明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本年度有无重大变更。 (三)制造费用审计 制造费用包括:分厂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保险费、设计制图费、实验检验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等项内容。 制造费用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进行分析性复核。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看其是否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分析其是否合理。 (2)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

管理费用的审计

管理费用审计 一、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 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管理费用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管理费用是否均已记录;确定与管理费用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管理费用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定管理费用是否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确定管理费用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二、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1.取得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数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结合成本费用的审计,检查是否存在费用分类错误,若有,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3.对管理费用进行分析: (1)计算分析管理费用中各项目发生额及占费用总额的比率,将本期、上期管理费用各主要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判断其变动的合理性; (2)将管理费用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进行比较; (3)比较本期各月份管理费用,对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项目应查明原因,检查费用的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算是否正确,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必要时作适当处理。 4.将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额等项目与各有关账户进行核对,分析其勾稽关系的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记录。 5.选择管理费用中的重要明细项目作重点检查,并注意: (1)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是否系经营管理中发生或应由公司统一负担,检查相关费用报销内部管理办法,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 (2)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检查相关董事会及股东会决议,是否在合规范围内开支费用。 (3)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如超过规定限额,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4)差旅费支出是否符合企业开支标准及报销手续; (5)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检查是否按合同规定支付费用,有无涉及到诉讼及赔偿款项支出,并关注是否存在或有损失;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生产成本(含制造费用)

1 案例介绍——生产成本(分步法)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生产成本(含制造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 × ×公司是一个重化工公司,公司按生产产品类别分甲车间和乙车间,其中甲车间是 将原料 A 电解后生成 X 单元,X 单元再生产产品 B 和 C 单体(其中 B 占 X 单元总成本 53%、 C 单体占 X 单元总成本 47%),C 单体经过冷冻后生成液态 C 产品,C 单体经过氢化反应 后生成 D 产品。乙车间是以原料 H 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甲车间产品 D 等辅助材料,经聚 合反应后生成单体 J ,单体 J 经过干燥包装后成为产品 J 。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是电解设备和聚合反应釜,公司生产成本主要发生在电解环节和聚 合反应过程,原料 A 电解总成本称为 X 单元总成本。 期末在产品系聚合反应釜中的聚合物,其他生产环节没有在产品。 ( 二)05 年度公司全年生产成本资料 甲车间: 2 2 2 2 005 年度总成本 220,622,652.52 元 134,003.36 吨 11,879.24 吨 005 年度 B 产品产量 005 年度 C 产品产量 005 年度 D 产品产量 60,275.15 吨 乙车间: 年初在产品 1,212,371.13 元 628,484,773.53 元 1,351,442.91 元 140,575.05 吨 2 005 年度总成本 年末在产品 2 005 年度 J 产品产量 主要工序成产成本明细详见底稿。 二、审计目标 ( ( ( 一)确定生产成本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生产成本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生产成本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 一)执行编制或获取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表,核对加计数与总帐余额 是否相符程序 1 、向客户索要审计期间每月的生产成本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见底稿索引 A12-12-1/2); 、核对加计数与总帐余额是否相符, 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2

各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表

附件: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安装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注:1、市政工程各专业综合费用费率:(1)道路工程5%?8%; (2)排水管道工程5%?8%; (3)桥梁及护岸工程8%?11%; (4)排水构筑工程(土 建)7%-10% (5)隧道工程7%?10%。 2、轨道交通工程,土建、轨道工程综合费用费率为7%?10% 3、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 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4、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

注:1、市政安装工程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工程中的交通标志、信 号设施、值勤亭、交通隔离设施、排水构筑物设备安装工程< 2、轨道交通安装工程包括:电力牵引、通信、信号、电气安装、环控及给 排水、消防及自动控制、其他运营设备安装工程。 3、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 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4、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

民防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 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

审计程序表(doc 175个)44

审计程序表(doc 175个)44

(审计机关名称) 存货明细科目明细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页次:1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 明工作底稿索引号 1.抽查材料采购和原材料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审阅购货发票和采购合同,检查购入价格的正确性,检查有关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是否合规;审查购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与采购有关的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是否均已计入材料采购科目,检查这些费用是否属于当期费用。 (2)取得原材料验收单、收料凭证和购货发票,抽查原材料入库成本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是否按照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并于下月初以红字冲回。 (3)对照原材料领用或发出汇总表,抽查是否按照发出材料的不同用途,将其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委托加工材料等科目;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是否正确,相应的增值税金处理是否合规。 (4)抽查有无购货折让、购货退回、损坏赔偿、调换等事项,检查其是否真实、合规。 对于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不设材料采购的,上述方法适用于对在途材料的检查。 2.抽查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抽查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入库单,检查入库成本是否正确;核对其品种、数量及实际成本是否与对应的生产成本结转数相符;生产成本在半成品和产成品之间的分摊是否正确。 (2)抽查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的发出凭证,检查发出产品成本结转方法是否正确、前后各期是否一致;核对其品种、数量和实际成本是否分别与对应的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相符。 3.抽查低值易耗品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对照低值易耗品购货发票和入库单,检查其购入价格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核实是否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根据用途、单位价值和使用年限正确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2)对照低值易耗品耗用汇总表,检查其摊销方法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工程费用计算程序表

附件: 建筑和装饰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5—

安装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2、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6—

市政和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市政工程各专业综合费用费率:(1)道路工程5%~8%;(2)排水管道工程5%~8%;(3)桥梁及护岸工程8%~11%;(4) 排水构筑工程(土建)7%-10%;(5)隧道工程7%~10%。 2、轨道交通工程,土建、轨道工程综合费用费率为7%~10%。 3、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 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4、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7—

市政安装和轨道交通安装工程施工费用计算程序表 注:1、市政安装工程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工程中的交通标志、信号设施、值勤亭、交通隔离设施、排水构筑物设备安装工程。 2、轨道交通安装工程包括:电力牵引、通信、信号、电气安装、 环控及给排水、消防及自动控制、其他运营设备安装工程。 3、结算期信息价:指工程施工期(结算期)工程造价机构发布 的市场信息价的平均价(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价)。 4、中标期信息价:指工程中标期对应工程造价机构发布的市场 信息价。 —8—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之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1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被审计单位上海 BD 公司本年度营业费用(未审数)4,597.70 万元,管理费用(未审数) ,035.7 万元。具体数据详见“营业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和“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分月 3 发生汇总表”(索引 I6-2、I7-2) 二、审计目标 ( ( ( 一)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记录是否真实、完整; 二)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 一)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与总账、报表 发生额及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 审计人员根据上海 BD 公司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了“营业费用(管 理费用)审定表”(索引:I6-1、I7-1)、“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汇总表” (索 引:I6-2、I7-2)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年度比较表”(索引:I6-3、I7-3),经“三相符” 核对一致,未发现问题。 ( 二)检查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 审计人员浏览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中各明细项目的设置,发现“管理费用-其 他”项目金额较大,内容繁杂,报表使用人难以理解,需要提请 BD 公司财务人员进一步归 类与细分。经细分后再行检查,又发现该公司将进口料件的关税费用列入了管理费用,不符 合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内容与范围,因此作了审计调整。(索引:I7-4-2) 提示: 1 、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 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属于企业的期间费用,具有内容广、名目多的特点,重要的是要划 清成本支出、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2 、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其具体项目很多名称均相同,二者主要依据费用的发生环节来划 分。属于销售(营业)部门发生的,计入营业费用;属于管理部门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 公共性的、不易划分的费用,一般也列入管理费用。 3 、应重点检查是否有其他科目不能列入、而随意列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其他”子目的 情况,从中往往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难言之隐”。 ( 三)进行总体分析性复核,包括对本年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上年度的营业费用(管

各类费用取费标准35864

重庆08定额工程费用计算说明 1、执行2008年重庆建筑、装饰、安装、市政、仿古建筑及园林、房屋修缮工程计价定额,本专业工程若需借用其他专业工程定额项目时,应将借用定额人工、材料、机械按本专业单价进行换算后,纳入本专业定额规定的工程定额取费标准统一计费。 2、工程费用标准表中“规费”费用标准未含工程排污费。工程排污费另按实计算。 3、安全文明施工专项费计取标准及计算方法,按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渝建发[2006]177号)文件执行。 4、工程定额测定费根据渝府发[2001]106号文件,按建安工作量的‰计取,缴费办法按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有关文件执行。 5、税金根据重庆建设委员会《关于调整建筑安装工程税金计取费率的通知》(渝建发[2005]205号)文件规定,其标准见表17: 建筑安装工程税金标准表17 工程地点税率(%) 市、区 县城、镇 不在市区、县城镇 6、总承包服务费 发包方将工程中的一部分专业工程项目直接发包给另一施工企事业,总包方应向发包方收取总承包服务费。总包方服务职责为:同期施工时,配合发包方进行现场协调、管理;提供必要的简易架料及垂直吊运等。总承包服务费应以分包工程(不含总包方自行分包工程)的造价或人工费为基础,建筑工程按造价的3%计算,装饰、安装工程按人工费的15%计算,进入按实计算项目内。 7、二次搬运费: (1)建筑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场内二次或多次搬运费,主城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内包干使用。 (2)建筑工程组织措施费内已包括二次搬运费,当工程所在地不在主城区时,应扣除组织措施费中已含的二次搬运费,二次搬运费另根据工程情况按实计算。 (3)除建筑工程外,其他专业工程二次搬运费应根据工程情况按实计算。 (4)建筑工程采用商品砼时,其商品砼使用量达到其上升工程现浇砼总用量的40%以上时,二次搬运费按上述标准的50%计取。 8、材料、设备采购及仓管费率标准: (1)由承包方采购材料、设备的采购及仓管费率:钢材、木材、水泥为%,其他材料及半成品为3%,设备为1% ;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材料原价+运杂费)x(1+运输损耗率)x采购及保管费率。 (2)由发包方提供材料到承包方指定地点,发包方收取采购及仓管费的1/3,承包方收取采购及仓管费的2/3。 (3)由发包方指定承包方在市外采购的材料、设备,采购及仓管费率:材料为5%,设备为2%; 9、临时设施费每万元材料摊销指标: 钢材、原木、水泥、标准砖千匹,本摊销量并入工程材料用量内,进行材料价差调整。 10、签证记工、零星借工: 建筑安装工程定额计价费用标准及计算程序 (1)计费基价:建筑、市政、房屋修缮、机械土石方工程为25元/工日;装饰、安装、仿古建

审计程序表(doc 175个)227

审计程序表(doc 175个)227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现金流量表明细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 页次:1

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现金流量表明细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 页次:3 审计程序执 行 情 况 说 明 工作 底稿 索引 号 的该项目进行核对,检查两者是否一致。 (6)审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支付的款项包括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现金及增值税款、建造工程支付的现金、支付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等现金支出。购买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购入或自创取得各种无形资产的实际支出。审计人员应审阅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明细账,分析调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并与被审计企业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中的该项目进行核对,检查两者是否一致。 (7)审查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审阅短期投资——股票投资、长期投资——股票投资、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等明细账,分析调整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并与被审计企业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中的该项目进行核对,检查两者是否一致。 (8)审查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该项目反映企业购买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而支付的现金。审计人员应审阅短期投资——债券投资、长期投资——债券投资、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等明细账,检查购买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而支付的现金,并与被审计企业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中的该项目进行核对,检查两者是否一致。 (9)审查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审阅与其他投资活动有关的账簿资料,分析调整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并与被审计企业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中的该项目进行核对,检查两者是否一致。 3.检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预计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要求权,以及获得前期现金流入而付出的代价。 (1)审查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该项目反映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所收到的现金,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募集股份,须委托金融企业进行公开发行,由金融企业直接支付的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费用,从发行股票取得的现金收入中扣除,以净额列示。审计人员应审阅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明细账,分析调整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并与被审计企业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中的该项目进行核对,

管理费用审计

管理费用审计案例 ABC公司2009年损益表所列产品管理费用为 12 000 000 元,根据2009年1—12月管理费用总帐汇总,2009年管理费用总帐借方发生额为12 000 000元,销售人员工资412 280.71元,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如表18-10所示, 2009年该企业管理费用明细帐如表18-11所示。 限于篇幅,仅提供下述凭证资料,当然,也可由教师另行设定凭证资料。 12月10﹟,摘要:计提12月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附件:12月工资计算单,福利费计算单 借:管理费用 159 6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管理人员 140 000.00 ----福利费用——管理人员 19 600.00 12月77﹟,摘要:报销招待费 附件:招待费单据 借:管理费用——交际应酬费 2 000.00 贷:现金 2 000.00 12月89﹟,摘要:管理部门设备折旧 附件:折旧计算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160 000.00 贷:累计折旧 160 000.00 要求:进行课后操作模拟。

索引号 I8 页次101 合作会计师事务所 管理费用审定表 客户名称 ABC公司编写者王正日期 2010年1月16日审计年度/期间 2009年度复核李平日期2010年1月17日 报表数总帐数明细帐数未审数 12 000 000 12 000 000 12 000 000 调整数+37522.76 审定数 调整分录:①借:管-教37522.76 贷:应-教37522.76 G与总帐核对相符 S与明细帐核对相符 ∧纵加核对 N/A不适用 审计程序:见I8-1 审计说明:招待费超标元,计算所得税时纳税调整 审计结论:按审定数12 253 996.43元确认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实质性程序分析表

被审计单位: 项目: 治理费用 编制: 日期:
治理费用实质性程序
索引号:
SE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复核:
日期:
第一部分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
一、 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A 利润表中记录的治理费用已发生,且与被审计 √
单位有关。
B 所有应当记录的治理费用均已记录。
C 与治理费用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D 治理费用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E 治理费用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F 治理费用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
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财务报表认定 截分 列
完整性 准确性 止类 报
√ √ √ √ √
二、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 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索引号
1.猎取或编制治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 SE2 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C 2.将治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额等项目与各有关账户进行核对,分析其勾稽关系的合理性,并 作出相应记录。

审计 目标
ABC
E
ABC ABC ABC ABC C C ABC ABC ABC D F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索引号
3.对治理费用进行分析:
SE2
(1)计算分析治理费用中各项目发生额及占费用总额的比率,将本
期、上期治理费用各要紧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推断其变动的合
理性;
(2)将治理费用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进行比较;
(3)比较本期各月份治理费用,对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项目应
查明缘故,必要时作适当处理。
4.检查治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 SE2
范围,结合成本费用的审计,检查是否存在费用分类错误,若有,
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5.检查公司经费(包括行政治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 SE3
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是否系经营治理中发生或应由公
司统一负担,检查相关费用报销内部治理方法,是否有合法原始
凭证支持。
6.检查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 SE3
检查相关董事会及股东会决议,是否在合规范围内开支费用。
7.检查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检查是否按合同 SE3
规定支付费用,有无涉及到诉讼及赔偿款项支出。
8.检查诉讼费用并结合或有事项审计,检查涉及的相关重大诉讼 SE3
事项是否已在附注中进行披露,还需进一步关注诉讼状态,推断
有无或有负债,或是否存在损失已发生而未入账的事项。
9.检查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如超过规定限额,应在计算 略
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10.复核本期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 略
花税等税费是否正确。
11.结合相关资产的检查,核对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 SE3
职员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
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是否直接计入治理费用。
12.针对专门行业,检查排污费等环保费用是否合理计提。

13.选择重要或异常的治理费用,检查费用的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 SE3
关规定,计确实是否正确,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4.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 天的 张凭证,实施截止性测试,若 SE4
存在异常迹象,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关于重大跨期项
目,应作必要调整。
15.依照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其他审计程序。

16.确定治理费用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