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教学案例

物质的构成教学案例
物质的构成教学案例

物质的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很小。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 了解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先学任务】

回家动一动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拿到预习案仔细阅读,通过以前了解的知识,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意图:培养学生仔细阅读习惯和动手思考的能力

任务一:填一填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它是唯一的微粒么?

水是由构成的,冰是由构成的,水蒸气由构成的,构成它们的最小微粒一样吗?为什么?

意图:检验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和课外知识掌握情况。

任务二:做一做

把半杯子(圆柱形杯子)的黄豆和半杯子的细沙混合在一起,看看是不是一杯子?你知道原因么?

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动手能力,为“分子之间有空隙”打下伏笔

任务三:想一想

傍晚,还没近厨房,你就闻到了妈妈烧的菜的香味,这又是为什么呢?

意图: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兴趣,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打下伏笔,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预习检验交流

【设计】:以6人小组为单位(组成结构为2A,2B,2C),有组长(A)一名,课前已经综合组内成员结果和主要问题,在课堂上有B同学主要汇报预习情况和主要问题,其他组员视课堂情况可补充。另外小组也可回答补充。(下同)

【现场】

任务一

生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它应该不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应该还有。。。(纠结中) 生二:我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和分子(表扬)

生一: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冰是由冰分子构成的,水蒸气是由水蒸气分子构成的

生三:水、冰、水蒸气应该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吧。因为它们其实都是水(不能确定的表情)生一:那为什么形态不一样呢?

。。。。。。集体沉默

教师在一旁倾听,这问题很好,等下我们通过实验后再做回答。

任务二

生四:半杯黄豆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后,总体积没有达到一杯。

生四:混合后的总体积比原来混合前的总体积小,因为颗粒之间都有空隙。

任务三

生五:还没进厨房就能味道香味,是因为香味跑到我们鼻子里去了

老师提出疑问,你看的到香味吗?说明了什么?

生五:看不到香味,说明构成香味的物质很小

师:没进厨房就闻到,还说明了什么

生五:说明构成香味的这些微粒能运动。

意图: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并做精炼解答。设计悬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反思】

1.在预习交流中,因为组长以对本组的结论和问题做了调查和总结,所以教能反应学生的完成的情况。

2.在对预习案的布置中,要注意作业的量和知识点的广度与深度,量多增加了学生特别是组长的负担,知识面要结合本节重点,起到既能提点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3.学生在解题中太只注重问题的表面现象,对于怎么能设计好问题,把学生引导到问题深一层次教师还要多做思考。

环节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设计】:由预习中闻到香味是构成香味的微粒运动到我们鼻子中的结论引入问题,通过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得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和分子的一些特点。实验操作中教师巡回指导查看。

【现场】

但是我们却看不到香味这种物质,说明它是由颗粒很小的物质构成的。那么这很小的颗粒是什么呢?

回忆甘蔗的味道,甘蔗汁是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的,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引入学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

1.放大镜观察方糖,看到了什么颗粒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的颗粒

3.把蔗糖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蔗糖消失了吗?怎么说明蔗糖没消失?

6人小组动手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隔壁同学研钵的正确使用。

实验教简单,由C回答

生一(c):方糖由较小的颗粒组成,当方糖研碎后发现由更小微粒组成。当把蔗糖放入水中后蔗糖消失了,因为看不到蔗糖了。

生二:蔗糖没有消失,糖水有甜味的事实说明蔗糖没有在水中消失。我们看不到说明它以一种更小的颗粒存在。

生三:蔗糖是以一种被称为分子的微粒分散在水中。由于分子太小了,所以我们无法看见他们。

总结: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意图:让学生一步一步考虑,最后让学生从水变甜的事实,或蒸发后有糖晶体析出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只是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

师:同学们说说看;你最想知道关于分子的哪些信息?

生四:分子的大小,质量,形状,由什么组合?

生五:分子间有引力吗,有空隙呢?

生六:分子能运动吗?

。。。。。。。。

提供以下学习材料,由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分子大小信息:分子比细胞小得多,一滴水中含有的分子数让人去数,每秒钟数1个,需要数几十万亿年。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按相同比例,乒乓球则有地球那么大。

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见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显示图片)

生六: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师: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还有原子,离子)

提醒学生不要把什么物质都说成由分子构成。

师:那么冰和水蒸气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生七:冰和水蒸气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师:那么为什么所呈现的状态不一样呢?

引入分子之间有空隙。

【反思】

1.蔗糖的观察三个小实验较简单,有C层次同学负责简单。

2.问题“你想了解分子的哪些知识”是本环节亮点,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探究的欲

3.冰和水蒸气也是由水分子构成该点较难,课前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量,同时也是个重点,

对引起下个知识点“分子间有空隙”非常重要。

环节三:分子之间有空隙

【设计】:对于环节二最后疑问,导致水呈现不同状态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通过压缩空气证明分子间有空隙,且水较难压缩说明空隙较小,最后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实验强化理解。

意图:要学生直接去证明分子间有空隙,对7年级初学者较难想到,所以首先用类比实验给学生以提醒,再借助已有实验,使学生能够想到并且去完成,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提高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现场】

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蒸气、水、冰都有水分子构成,为什么我们能看见冰、水,却看不见水蒸气?

学生讨论,猜想:可能是分子之间有空隙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提示:黑板擦中的海棉内部有空隙吗?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海棉内部是有空隙的?

归纳:一、能被挤压(压缩),二、能漏水(总体积减少)

讲述:现在我们先用第一种方法来探究气体分子之间有没有空隙

可让学生思考借助桌面上的工具。

学生演示回答:压缩工具用注射器,压缩对象是空气。

学生活动:压缩空气

活塞拔到底,针筒口处用手指堵住,推动活塞,气体被压缩

生一(B):空气能够被压缩,说明各分子之间有空隙

师:为什么活塞又会被弹回来?联系前面学生关于了解分子信息

生一:分子间有排斥力

师:液体的分子之间有空隙吗?和空气分子的空隙相比,谁大?请设计实验

生二(A):现在我们可以同样的方法来探究液体分子之间有没有空隙,压缩工具用注射器,压缩对象是水。

生二:很难被压缩

师: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二:可能是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没有气体大,所以比较难以压缩。

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水蒸气却看不到?

生二:因为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太大,所以看不到。

师:那我们采用方法二去探究液体分子之间有没有空隙,看看有什么物质能漏入水分子间的空隙中。

教师演示操作:

在量筒内先倒入清水约50ml

再沿量筒壁缓慢倒入约50ml染成红色的酒精

进行搅拌读出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ml。

混合液的体积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生三(B):混合后的总体积比100 ml小。

师:以上实验现象我也可以这样形象的理解。黄豆比作酒精分子,沙粒比作水分子。请同学上来做下实验

生四:1、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

2、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他们混合后,记下他们的总体积。

混和以后的总体积比简单把两体积相加要小。

意图:用黄豆和芝麻之间有空隙进行类比,直观表现构成物质分子之间一定存在空隙,水分子

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两者混合时,由于分子填补了这些空隙,所以总体积就会减少。

【反思】

1.通过针筒压缩空气和水,能较好理解分子间有空隙,并了解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比气体小。

2.通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对分子间有空隙的知识点得到强化

3.类比实验让学生动手来做,培养了他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但在学生演示中需面对

全班同学,边做边讲。

环节四: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设计】:通过往放有水的烧杯中滴加红墨水,说明分子的扩散运动,而通过冷热水的对比说明分子扩散运动的特点温度高的运动快。

【现场】

前面同学们已经猜想分子能做运动,那么这个运动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实验:取等量的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往烧杯中滴入等量红墨水后,观察红墨水的运动特点。

教师巡回观察学生操作。实验结束后组内讨论回答。

生一(B):红墨水向各方面运动,说明它的运动时没有规则的

生二(C):热水的烧杯首先全部变红,说明温度高的的时候分子运动的快。

教师总结:我们把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运动到浓度低的的现象,叫分子的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扩散运动越快。

【反思】

1.在操作实验时强调控制变量法,注意实验的严密性。

2.对于分子的无过则运动的回答,其实学生较难回答,教师可做必要提点。

环节五:知识点小结

【设计】:“如果你是分子,说说你有哪些性质?”通过本问题,叫学生组织语言,阐述分子的一些特点。

【现场】

生一:我是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我们每个分子之间都有空隙,而且不同的分子间空隙大小不一样

生二:同一种物质应该有相同的分子构成的。

生三:分子之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

生四:分子能不停的做运动。

现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做本课总结

生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能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吸引力和排斥力。

【反思】

通过第一人称我来描述分子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掌握和强化。而提到的分子有吸引力和排斥力的提出,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六:练习强化

【设计】:习题呈现。

1、将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搅拌过一会后盐以的形式分散在水里。

2、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这说明在水中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在冰中的要。

3、把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就变黑了,这是因为杯中发生了现象。

4、通常情况下,如果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大时,物体就呈,如果分子之间的间隔

相对较小时,物体就呈。(填“固体”、“液体”、“气体”)

【现场】

自己先完成后,小组内小讨论总结,组员回答。

其他各小组校队,提出异议

教师小结

【反思】

1.因习题的知识点课堂都已讲解,在完成时注意时间分配,多叫C层次同学回答

环节七:【课后作业】

1.作业本

2.导学

3.

探究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探究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运用知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的能力等。 (3)情感目标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根据实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 难点: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刚洗过手不能触碰电源,为什么?(因为手上有水,容易导致触电,说明水是可以导电的。) 水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它是由那些元素组成?本节将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 一.水的物理性质:纯水通常为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 [设问引入]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构成?水由哪些元素组成?怎样证明水的组成? [探究活动] 探究水的组成(播放flash动画演示)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原理:电解水 实验装置图:

现象:通电后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液面下降,说明产生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大,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 检验:将气体体积小的试管取出后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将气体体积大的试管取出后用火柴点燃,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这是氢气。 结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板书]二.探究水的组成 [讲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而且是氧化物。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6和7的组成 教学案例与反思

6和7的组成 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翁婷 设计思路: 6和7的组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后进行的,本节课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不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巩固反馈阶段设计听一听、猜一猜、涂一涂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愉快。 教学目标: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2. 难点:亲历6和7的有序组成过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7只羊的卡片、小黑板(数学书第48页第1、2、3题)、魔术帽 学生准备:6个圆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沸羊羊、慢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灰太狼、暖羊羊、机械羊。

问:小朋友们,你认识它们吗?一共有几只小动物?(齐数) 你最喜欢谁呀? 2、师:想知道老师喜欢哪只羊吗?老师喜欢的羊是从右数起第6只,从左边数起第2只。是谁呀?(没错,就是知识渊博的慢羊羊。) 问:谁愿意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的羊的位置告诉大家,然后请大家来猜一猜你喜欢的是哪只羊? (请猜出来的小朋友带领大家数一数。) 3、问:那灰太狼排在了第几呀? (恩。灰太狼在这里。从左边数,它是第5个,从右边数,它是第3个。师带领学生一起数。)问:那谁能像老师这样,提一个数学问题问大家呢?(请两名学生提问) 你请一个小朋友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数数看。(生齐数)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羊的位置,请大家来猜,在这个数一数、猜一猜的过程中就复习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尝试学习 1、(拿走灰太狼)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要把这6只羊分成两组,可以怎么分呢?请拿出6个圆片或6根小棒来代替这6只羊分一分。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圆片或小棒) 问: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分一分呢?(生板演并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来板书)。 追问:还可以怎么分呀? 【让学生把6只羊分分组这个比较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摆,明白了数的组成,在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的组成,并且能理解数的组成的意义】

化学史教学案例水的组成

化学史教学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高一学生熟悉的两大基本定律,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这些定律无非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事实上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子学说的问世,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立,对于确定分子组成、进而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没有周期律、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显然向学生揭示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具教育价值。本案例以水为载体,把学生放在一个反思者的角度,在追寻元素、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1水的组成元素的确定 疑问与反思:通过哪些实验能够确定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实验,以及电解水的实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历史回眸: 1784年英国化学家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电解水,在阴阳两级分别得到了氢气和氧气。 建立元素概念的艰难历程: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例如:我国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希腊有“四元素说”(水土气火)。英国的物理学家一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最先认识到这种物质观是错误的。早在1661年波义耳就指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应该是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这样一种实物。但是这种观点真正被人们接受是在100多年以后,1784年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1800年尼科尔森电解水实验的成功,人们才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逐步接受波义耳的元素观念。 历史的启示: 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种常识性的知识,其发展历程却如此漫长而艰辛? 学生:启示1:要打破人们固有的认识是很困难的。启示2: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 2水分子的确定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人们试图弄清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由此化学计算被引入化学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化学基本定律。这些定律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组成有着怎样的帮助呢? 2.1化学计算的启示-近代原子学说的建立 疑问与反思:分析下面的计算,猜想科学家会从中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科学家会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测试题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遇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的缘故。 2、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是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不仅可以构成分子,而且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下列有关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 B、自然界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C、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获得电子变成阴离子。 4、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水(H2O)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一个CO2分子中含有1个碳元素和2个氢元素。 5、某些油炸物质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烯酰胺由3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B、丙烯酰胺由碳分子、氢分子、氧分子和氮分子构成 C、丙烯酰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丙烯酰胺属于氧化物 6、市面上出售有“加碘食盐”、“加铁酱油”、“加锌牛奶”等,这里的碘、铁、锌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7、在CO2、SO2、H2O2各10个分子中,含有一样多的()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 D、氧离子 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以下对信息理解错误的 是() A、碘元素的核电荷数是53; B、碘元素的元素符号是I;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D、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身体的结构》教学案例

《身体的结构》教学案例 赵黎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老朋友,但是它们今天出现的形式不一样,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动物的剪影图。学生猜动物。 请拿出桌子上的材料包,看看你能拼出什么来呢?(拼出来后请贴在卡纸上)同学们,你拼出来谁的剪影啊?(人) 为什么刚才你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动物呢?(动物有自己的结构特征) 那你又是怎么拼出人的呢?(人也有自己的结构特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人的《身体的结构》。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 我们的身体的外部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记录单后汇报交流。 头、颈、躯干、四肢。边说边板书。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1: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2: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人的身体内部有哪些结构呢?

我们继不用医学手段,又不查阅资料,你能用科学的办法来推测吗?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 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我们的身体要做很多个工作,而且工作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个部位参与并共同合作,比如,我们在跳绳时,都有哪些部位参与呢?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课程教学案例结构组成《医用化学基础》

S3-6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课程教学案例结构组成《医用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医用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溶液、电解质溶液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学习医学课程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化学知识在医学上的 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医用化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相关医学职业岗位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医学方面的 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 1、会描述各类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性质及鉴定方法。 2、认识医用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了解医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了解胶体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PH值的测定方法。 3、学会简单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实验报告的书写。 4、会应用简单的化学原理,分析解决有关的问题。 知识目标: 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溶液、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 溶胶、高分子溶液等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有关计算。 2、掌握主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命名。 3、掌握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能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析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4、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典型性质,熟悉典型有机反应类型和实例。 5、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6、了解与医药有关的典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 7、能够运用所学医用化学知识对有关化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厚德、励志、笃实、尚能”的学风和乐于奉献、创新实干精神。 2、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竞争拼搏的优良品质。 3、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绿色化学理念。 4、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养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

第一节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三章说明 本章主题“走进溶液世界”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溶液。学生在前两章里接触了不少溶液,了解了溶液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今后还将接触更多溶液。这章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好这章非常重要。 本主题中,学生除了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将通过生活经验、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初三化学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很多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但它们的溶液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等等。 教师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核心的三维目标。 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溶液特性以及溶液的酸碱性。 核心的技能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等基本操作技能。 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课内外结合,通过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比较物质溶解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从定性分析实验到定量计算的特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积极探究、重视合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1 水 第1课时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 一、设计思想 通过了解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自然净化引出自来水净化原理。知道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节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并能用分子、原子理论解释这一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元素、化合物概念的复习,也是为今后研究物质组成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 (2)体验研究物质组成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分析和综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 四、教学用品 药品:稀硫酸、锌粒、水、氧气。 仪器:电解水装置、启普发生器、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爱护水资源》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系放《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动画及录象,请同学们再次感受水对我们人类的重 要性及录象,反思水 的重要性。 象更深刻认识到水的 重要性,从而培养学 生爱护水的意识 【学新知】学生根据提示自学教材,再通过漫画、动画、相片、录象认识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如何保护水资源及如何节约 用水水 资 源 污 热 爱 护 水 资 漏 节 约 用 水 十 六 分 钟 演示文稿出示自学问题:(1)有人说: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科学 家却预言:“ 21世纪人类最缺少的是 水”“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 机”。你怎么认识这个问 题?(2)水如何被污染的,原因有哪 些?从水被污染的原因方面考虑,如何防 止水污染?(3)观察本地区、学校有没 有污染水的现象,应怎样认识与改进?谈 谈你所知道的防治水污染的成功事例。 (4)你知道现在有哪些全球性的环保组织 和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世界水日是哪一 天? 学生自学思考, 讨论发表意见, 总结交流,回答 问题。 自学初步知道水污染 的原因及如何保护 水,讨论交流后对保 护水回有进一步的认 识,通过录象更深体 会到如何保护水,增 加学生环保意识。同 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探讨问题能 力、讨论交流能力。 刚才各小组已讨论完了,相信已经对如何 保护水有所了解,请各组结合我们生活实 际说说有哪些可行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学生代表发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结合《水的污染及防止》录象,请同学们 再次感受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 水资源。 出示演示文稿,在我们校园里,同学们注 意到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我们应该怎样 节约用水呢?请看漫画及我拍到的相片和 录象,然后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 学生观看录象, 心灵感悟,思想 升华。 学生思考,讨 论,观看漫画、 相片和录象进行 反思,发表意 见,总结归纳节 水方法。 通过录象,使学生更 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水 的污染及防止,增强 学生爱惜水,保护水 的责任意识通过学校 用水紧张的相片、浪 费水的漫画及录象, 使学生知道到浪费水 的行为,逐步养成节 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 自觉落实到实际生活 中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同学浪费水的行为,为 了阻止这些行为,加强节约用 学生画画或拟写 标语,相互交 流,展示节约用 水宣传标语及画 画 培养学生以实际行动 加入节约用水宣传活 动,进一步体验节约 用水的过程水的旦传,母个人责尢旁贷。今大第一、 二组同学每人以画画形式,第三、四组同 学每人为宣传节约用水写一句标语,并相 互父流。 复 习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现代工业 的迅速发展,大量排放各种污水,使水资 源受到污染,引起水质下降。因此,我们 要节约每一滴水,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 起。你认识节水徽记吗?投影节水徽记 图,你能说它的具体含义吗? 学生观看,讨论 交流,发表意 见。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每 个人珍惜每一滴水、 节约每一滴水、爱护 每一滴水,唤起学生 珍惜水、节约用水的 良好风气 【总结】总 结冋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后有何感想? 我们应该知道 1、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而又短缺的; 2、我国是缺水的国家,21世纪,水资源 的缺乏将是世界关注的首要 学生感悟,思 考、思想升华 领会本节学习目的, 思想升华,增强爱护 水资源意识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二)、(三)、中的部分内容,见表一、表二。 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是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只有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所了解,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才能理解物质变化的客观性和复杂性,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发展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单元目标聚焦】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③初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④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⑤了解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周期和族的概念。 ⑥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的标示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②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重点、难点扫描】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 【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它们所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第三单元又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贯穿其中,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以及生活中商品标签上标示物质的含量简单计算,帮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来认识化学。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1 二课时 课题2 三课时 课题3 三课时 单元复习及检测二课时

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及标准

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及标准 什么是教学案例? 【注意】 ①叙述的是这个教育教学事件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②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 ③这个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也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 ④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案例与故事、论文、教案、教学实例的区别。

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般包含五个基本环节:背景、主题、情境、结果、评析。 【背景】 交待清楚教学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主题】 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如: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 ②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有什么与众不同;③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 【情境】 根据主题对原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要特别注意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只是“教学事件”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关键写清为什么这样处理(行为的内在逻辑),让听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结果】 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 【评析】 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评析可以是自评,有感而发,也可以是专家的点评、深化。 好案例的十条标准。 ①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②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主线。同时,不过分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校公开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更深的从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解释一定的现象。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化学的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非常明显。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重点难点也随之明确。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性质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关于分子间隙的有关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知道要借助仪器,探究实验等等。然而七年级的学生理解分子的抽象定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建构起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信念。 实验准备: 分组: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方糖放大镜筷子玻璃棒试管(加标签)烧杯量筒水酒精(已染色)大米花生 教师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套针筒研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故事:山上、庙里,有两个小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则每天砍

吴清理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案例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案例分析 生物组吴清理 生态系统是高考常考考点,在高考中占比较大的比例,常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稳定性等知识。而生态系统是这些知识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为了改变学生传统的依赖性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主动、合作”理念,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用一句话说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功能,由于可以在书上直接找,学生的回答令我非常满意,但我不满足于他们的“依书直说”,我计划在此安排角色扮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另外,我还想把问题稍作变通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于是,我要求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请各个小组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种角色,猜想假如生态系统没有了自己这种成分,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在热烈地讨论着,我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有创新的发言。 几分钟后,有些同学把手举起来了,我请扮演“生产者”小组的陈松松同学发言,他说:“如果没有了植物,动物就会没有有机物。”哦,他只是把教材那句话反过来说了一次,于是我追问:“没有有机物又会怎样呢?”他答不出来,也没有其他同学要补答,我深知只要启发得当,学生还是可以给出我满意的答案的,于是我继续问:“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怎么来的呢?”这时一个叫肖洒的同学站起来说:“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消费者的食物,没有了生产者,消费者就会饿死,我们也会饿死。” 接着,我又请了扮演“分解者”的小组的田东同学发言,他说:“我们是真菌、细菌,我们把没有用的东西分解成有用的东西,给予动植物的需要,没有了我们就不能使动植物生存下去。”他的回答仍然是照着教材的那句话,并非真正理解,于是我启发他们:“如果没有了你们,动植物的尸体会怎样?”有学生在下面大声说:“会腐烂”“会很臭”。学生的答案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他们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我只好耐着性子说:“是什么东西让尸体腐烂、发臭的?”大多同学还是摇摇头表示不知道。终于,一个叫徐文博的同学举起了手,他说:“动植物的尸体是被分解者分解的,没有了我们尸体会堆积如山,越来越多。”

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想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候,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案例分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碳循环过程让学生探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形式等内容,并且与能量流动作比较探究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加入了温室效应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以及如何缓解,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探讨”引入,而后讲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形式和过程、物质循环概念的特点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相互关系、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本节的教学内容不但本身联系非常密切,而且与其它各部分的知识联系也非常密切,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多设计问题让学生及时回顾原有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本部分知识,并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并启发引导联系事例,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于其他元素循环的分析;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案例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甘教版)七年级全一册初中信息技术模块二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它是后面学习计算机工作原理等内容的基础,本节内容在整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能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思考:在师生、生生讨论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归纳、判断、概括、操作的全过程。 (三)解决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二)难点:区分内、外存储器的差异 四、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与“协作教学法” 五、教具: 硬盘、光驱、内存、CPU、键鼠、主板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小人,让学生讨论人的组成。 注:学生肯定有很多种的答案。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 ——人有两大部分组成: 那么计算机又如何呢?画出一台计算机。(二)、新课1.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2.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思想

计算机的组成其实和我们人类也差不多,有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必须存在的。 由学生讲出自己对计算机的认识,即你认为……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对照人体组成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学生分组讨论识别18页配图2-2-1各标号名称。 教师召集学生集体认识,同时出具实物来对照解决学生认识上的困惑。 教师直接展示硬件的组成部分,即: 学生再次讨论,对照组成对认识的硬件进行归类。 教师对错误归类进行更正,并作强调以加强认识。 和学生共同归纳出计算机的功能,即: (三)、堂堂清达标检测: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有那几部分?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中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那几部分? 3、对以下硬件进行分类(硬盘、光驱、内存、CPU 、键鼠等)。 4、对归类以后的硬件进行功能说明。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会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作业: 课后探索:什么是“裸机”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并充分展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知识为载体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涵养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1.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2.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软件 输入 处理 存储 输出 输入设备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出设备 CPU (中央处理器)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2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水的组成》教学案例及反思 河北中学李建辉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教学起点分析:在上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引导学生从观察宏观现象到用微观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主要方式: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与药品:水电解器 13套(玻璃管中注满了 10%~15% 的 NaOH 溶液),启普发生器一套,锌,稀硫酸,火柴,烧杯,橡皮导管,尖嘴玻璃导管 多媒体材料:课件:( 1 )水的电解示意图( 2 )电解水实验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二)解决方法: 用实验验证 (三)学生分组实验(共 13个小组,每组 4 人,实验时学生只需插上电源即可) 展示多媒体指导实验 同学们在实验中要学会合作学习运用观察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1 )两个电极,两支玻璃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两个电极产生气泡,并且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气泡慢,负极连接产生的气泡快。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玻璃上部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V 正极: V 负极 =1 : 2 。 ( 2 )用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快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管中的气体被点燃 ( 3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慢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教学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教学案 知识回顾 1、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2、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3、物质的组成(构成) 单质分子CO2 元素物质原子Hg 化合物离子NaCl

宏观组成微观构成 4、原子的结构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原子的质量。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原中子②电荷。 ③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性质。 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为什么?)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题精讲 有A、B、C三种粒子:已知A带1个单位负电荷,其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B 粒子的第一、第三两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每个C粒子中有3个原子核,其质子数总和为10。 (1)写出A、B、C的符号:A ,B ,C 。 (2) B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粒子的核电荷数是。 (3)写出B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钠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巩固 1、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111 B、272 C、50 D、161 2、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元素的种类 3、某元素R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8之间,已知R2-的核外有x个电子,则R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及与钠化合时的化学式分别是() A.x、Na2R B. 2x、NaR C.( x-2)、Na2R D.( x+2)、Na2R 4、一种物质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成两种或多种更简单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空气 D、单质

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案例与论文” 作业题 一、简述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及其各自的基本要求。 答: 教育案例的结构: (一)案例题目 案例题目是概括案例内容的词句。 (二)主题背景 所谓背景就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境或现实环境。 (三)情境描述 情境描述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四)问题探究 ( 1 )学科层面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教育案例的深入分析; ( 2 )操作层面问题,主要探究教育中的一些技巧问题; ( 3 )理论层面问题,对实践中的操作策略进行理论分析。 (五)评析反思 教育案例不仅要描述当时的情境,还要交代教育的结果与反思。 二、论述教育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具体要求。答: 教育论文的结构: (一)论文题目:题目又称题名或标题。 1、准确得体 2、简短精练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4、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 (三)摘要: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3、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4、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四)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关键词不能列得太多,一般 3 ~ 5 个就可以了。 (五)绪论 序论只能简要地交代上述各项内容,尽管序论可长可短,因题而异,但其篇幅的分量在整篇论文中所占的比例要小,用几百字即可。 (六)本论 本论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必须下功夫把它写充分,写好。 (七)结论:结论是论文的收束部分。论文的结论应包括下述内容: 1、写论证得到的结果 2、结论中最好还能提出本论题研究工作中的遗留问题,或者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八)引文或参考文献 引文加注的方法有许多种,在论文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是下述三种: 1、夹注。即在引文后直接加注说明出处。 2、脚注。又称页注,即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用引文的出处。 3、尾注。即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中曾使用的引文的出处。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案例)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②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 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亲自品尝食物得出结论,在求知过程中得到成就感。 ②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答题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①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②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难点:①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 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按座位分,第1、3、5排同学向后转,与坐在后面的同学一组,每 组4人,共12组。 学生活动用品:准备甘蔗、橘子、花生若干,分发给每个小组。 演示实验用品:一片枯树叶、镊子、培养皿、打火机。 小游戏用品:用彩纸自制“细胞膜”、“有用物质”、“其他物质”、“细胞 内废物”头饰。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师:(手拿甘蔗)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甘蔗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呢?其他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群答)细胞。 师:所以我们说细胞是绝大部分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请有甘蔗的同学尝尝甘蔗,告诉大家甘蔗的味道吧。 生:(尝甘蔗)甜甜的,很多水。 师:“甜”说明在甘蔗中含有什么物质?思考一下,这些物质储存于甘蔗的什么部位? 生:(思考)是蔗糖,但是不知道储存的部位,可能是在细胞里。 师:回答正确。甘蔗的水和蔗糖都是存在于甘蔗的细胞中,生物的细胞中还有许多其他物质。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细胞内的物质,你们猜猜,细胞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 生:水。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水杯,尝尝清水的味道。再将桌上的蔗糖倒入水中,摇晃,注意观察现象,再尝尝倒入蔗糖后的清水的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