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版)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版)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版)

Cha1 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名词解释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

选择题

教育学相关著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尔》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五道念: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性恶论教育过程:管理、教学、训育

管理方法: 威胁、监督、权威与爱兴趣说六种兴趣: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兴趣

兴趣四阶段:注意、期望、要求、行动

四段教学法: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教育科学的分化类别

教育学科内部分化的各种分支学科按照教育的层次:学前教育学、基础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按照教育的要素: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学

按照教育的历史发展:世界以及各国的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史

教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产生的各种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技

术学、教育控制论、教育社会学、

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等

哈佛教学改革

教什么: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新

生体验和增加学习机会

怎么教:致力于教育国际化、加强

科学技术教育、体现跨学科的综

合性、更加重视本科生科研、跨

越学院界限、增加灵活性、更加

优化教学法

简答论述题

把握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

1.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

与规律的科学;2.教育科学属于

人文社会科,同时与自然科学存在

大量的交叉;

3.教育科学是一个学科群。

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高教理论

1.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

a.高等教育的理论是教育规律的正

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对教育

实践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和实用价

值;b.高等教育实践只有合乎教育

规律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c.高等

教育改革更离不开高等教育理论的

指导。

注意:教学改革

1)改革是破旧创新:破什么旧、

创什么新,必须以教育规律为依据

2)传承与创新 3)提出改革方案:

小步走、循序渐进 4)实施方案

5)总结:实现教学改革与教学理论

研究的有机统一

2.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是大学

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a.大学教师的

角色具有学术性和技艺性双重特

点;b.大学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

技术的学习其实在其教师生涯开始

之前就有潜在地、无意思的感知;

c.大学教师学习与研究高教理论是

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的需要。

注意: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学术水平+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包括对教学规律的理

解,具有必须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

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的学生满意原则,对社

会风气是迎合还是保持合适的批判

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的方法

1.要注意把握概念及概念间的逻辑

联系

其一,要认真把握概念的内涵。

其二,要认真把握概念间的逻辑

联系。

2.要理论联系实际

其一,要联系平时观察到的教育现

象与切身的教育体验来理解概念与

原理。

其二,要运用所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

并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即学以致用,在用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教育实践的功效。3.要将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学

创新、专业研究)

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2.高等教育在结构上是教育的最高层次;3.高等教育的规律与教育规律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4.高等教育总的来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Cha2 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名词解释

教育现象:是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形态,是教育事务的外部联系。

教育本质:教育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和依据。

选择题

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高级性、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主体性

高校服务社会的形式: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高校服务社会的途径或方法: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

专门人才的类型:学术型、研究型、应用型、技术型

简答论述题

教育的本质特点

1.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

质的活动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然

生命的成长;

教育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

展;

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属性的发

展;

2.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

人的发展3.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

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1.高级性:第一,高等教育是建立

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基础之上,

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教育;

第二,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年,身

心发展相对比较高的发展阶段;第

三,教师和学生更加具有教育和自

我教育的主体性。

2、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

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培

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

3、学术性: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基本

原则: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

治校

4、公益性:

5、主体性:大学不仅是使人类掌握

科学知识、追求客观真理的摇篮,

更是教人如何守望心灵、安顿灵魂

的精神家园。大学必须引领社会,

给社会所必需(needs)而非社会需

要(wants),清流,相对独立性,统

治阶级及其统治工具的附庸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意大利波伦亚

大学,最早、最基本的社会职能

2.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德国洪堡大

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3.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美国威斯康星

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Cha3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名词解释

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

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

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

究结合在一起,从唐末至清末,存

在了一千年之久。

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

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

点。它还研究和传授世俗科学知识,

重视人们的理解能力,启迪辩论的

风气。

赠地学院:美国南北战争为高等教

育的扩展提出了要求。为了克服经

费等物质条件困难,1862年国会通

过《莫雷尔法案》,即《赠地法案》,

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

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

入来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这些学院

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

量。

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创举。其前身为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它以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等多种功能服务社会,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院系调整:文革前1952年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实行“院系调整”,即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置其他学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

高教60条:为解决1958-1960年我国高等教育超常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全盘学习苏联带来的不良后果。1961年9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即高教60条,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恢复。

选择题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高等学校的萌芽:五帝的成均、虞夏时代的虞痒之学

中国古代高等学校确切的起点:西周时代的辟雍

民办高等教育的起点: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

隋:实行科举制(读书、应考、做官)

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崇文馆、弘文馆)书院:始于唐代官办学院真正聚徒

讲学性质的书院---白鹿洞书院的

前身:庐山国学

明代最高学府:设于京师南京的国

子监

中国古代教育特点:学在官府、官

学一体、政教合一

外国古代教育

世界最先出现的大学:古埃及的宫

廷学校

古希腊斯巴达的武士教育和雅典的

博雅教育

古罗马教育--修辞学校

拜占庭教育—七艺上设哲学、法律

和修辞学。

七艺:文法、修辞、辨证、算术、几

何、天文和音乐

七技:骑、射、御、剑、诗、棋等

欧洲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自

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

近代西方教育发展

英国:学院制、导师制

法国:学区,大学校,中央集权

德国: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

相结合,学术自治、大学自治原则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最完备,发展水

平最高

综合大学:哈佛学院(1636)

单科学院:莫雷尔法案—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确立了为工农业服

务的思想,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

界。)

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

区学院:伊利诺斯州

中国高教发展

清末

西式学校教育在中国的开端---国

立大学:1862年,洋务派创办京师

同文馆

省立大学起点:1902年,山西大学

堂(现山西大学)

我国自办的新式高等教育始于

—1895天津西学学堂的头等学堂

第一所教会大学:1900年,东吴大

学(现苏州大学)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人

才培养与选拔制度根本变革的标

志。

京师大学堂—清末高等教育行政机

构的萌芽。

民国

1922年,《壬戌学制》实行选科制,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完备的学

制。

北京大学蔡元培,兼容并蓄,新文

化运动摇篮

简答论述题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1.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

无学。表明最早高等学校为官方垄

断,对象为皇帝与贵族。

2.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即官办的学校义官亦学。

3.政教合一。政治与高等学校组成封闭系统,大学成为政治工具,读书与做官密切联系,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不可分离。

欧洲中世纪大学特点

行会性:大学起初为学生和教师结合的“行会”,后来成为学习与研究的组织。

自治性:这种行会性组织在与宗教和世俗政权的周旋中,为自己取得许多特权,都拥有自我管理、不受或少受外来干预的权利。

国际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均以拉丁语为共同语言,部分国籍种族招收学生和聘请教师。

宗教性:很多学校在寺院基础上建立,多受教会的控制,神学在中世纪大学中地位最高。

中国古代教育为何未能自我更新、走向现代化?

中国古代教育最初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上,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服务。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形成百家争鸣现象。但是秦朝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造成教育的倒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发展。隋唐的科举制使得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二清代的极端专制文教政策钳制人们思想。(国家没有统一,

社会动乱的影响;教育官方垄断,

没有新的血液注入;学术之风不够

自由)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

居上?

1.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

究生教育和二年制专科教育,形成

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多层次、

多结构、多类型的庞大高等教育体

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

的多样化需要。

2.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

用市场法则,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划

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

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

与和大学生自治的关系。

3.社会和高校都有较强的危机意

识,联邦政府在逐步认识到高等教

育对保持本国霸主地位重要作用的

基础上,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

的力度。

Cha4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名词解释

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

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

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

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学理念的

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

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

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

系列的变化。

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有两方面

的含义。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

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另一

层含义体现在实现高校内领导体制

和管理体制的民主化。

终身化:职业教育,为生存和发展

服务。高校培养学生要着眼于学生

终身受用的素质培养及其构成。

国际化: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

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是

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

续发展。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主体

地位: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

教育的主体;办学要以教师为本,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不需要正式学

历,积累一定学分即可获得学位,

授课方式广播、电视、函授并举,

坚持既定的学术标准。

选择题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

的发展趋势:在管理体制上“还教

于地方”,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开

展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国际交

流,公立学校存在私营化的倾向。1

英国:高等教育的双轨制向高等教

育经费由受益者分摊,开放大学。

法国:1968年,学生运动爆发,《高等教育方向法》规定大学为公立的科学、文化机构,办学原则是自治、民主、多学科;2005年,巴黎骚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占法国总人口的10%左右的移民大多缺乏良好教育,社会地位不高,在法国经济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后被社会抛弃。

德国:教育改革局限于课程范围内,体现出渐进式改革。

日本:以教育个性化、国际化、终身化为中心,四个基本理念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印度:伦敦大学模式,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基本免费、供大于求、质量不高、学术水平比较低,人才外流严重,美国1/3。

巴西: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引起和加深社会不公,扩大公立学校自治权、统一大学的基础教育、扩大招生名额、改革考试和录取方式、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实现学生教育贷款计划。

简答论述题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受教育对象的大众化 2)产学研一体化3)培养目标的综合化4)行政管理自主化5)合作交流国际化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或内涵1.是观念的现代化。一是继承和发

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

研统一、教授治校等传统大学理念。

二是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

界范围内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

潮,如大众化、多样化、终身化、

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

2.是制度的现代化。

3.是实体的现代化。具体说就是能

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

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

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

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

大众化:量和质

民主化: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

机会均等,高等教育管理(学术权

力与行政权力)

终身化:职业教育,为生存和发展

服务

国际化: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服

务市场国际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是

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

续发展。

高等教育怎样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两个主体地位:

一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

育的主体;学校的工作首先是为学

生服务,把学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

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一是办学

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如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

展?

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

实现规模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今后一段时间,高等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结构、提高

质量,分类指导、在各自层面上办

出一流。

科学发展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依据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

源强国。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

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

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

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

二、学校发展

立足点:提升教育功能。高等教育

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

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

大任务。

着力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破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落脚点: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教师发展

Cha5 教育的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对教育预期结果的规定。

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时间与状态上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定任务,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

教育功能: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

教育价值:价值则是客体的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教育适应性:教育的适应性是一种主动的适应,是顺应环境与改造环境的统一,是继承与创造的统一。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

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

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

个人本位: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

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

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

选择题

教育目标系统的规定性:具体身份

(职业资格)的规定、质量规定、

时间规定、层次类型规定

教育目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全面性、

适应性、可行性、可测性、统一要

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知

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品德目标、

体质目标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整体框架:普

通素质、专业素质、普通素质与专

业素质的关系、寓于普通素质与专

业素质之中的创造性

人具有多重属性:自然、社会、心

简答论述题

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时间与状态

上的具体化1.共同点都是对学生发

展预期结果的规定;

2.不同在于,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

展终极结果的原则规定,教育目标

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各

级各类教育的特定任务,在培养时

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

定。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是紧密相

联的,但不能相互取代。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1 )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

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两者互为发

展的条件、两者是在互动中发展的,

使每个个体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2 )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

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展机会和

发展取向上的矛盾;主要受到一定

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生产力

水平的制约、社会制度的制约、传

统观念的束缚。

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的关系

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而价值则是

客体的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只

有当教育的功能作用于主体并能满

足主体需要时,才会产生教育的价

值。

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

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分析教育功能

与价值、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社会发展:1)两种发展理论:马克

思主义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理

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二者互补。

2)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

目标以手工劳动为标志的农业社会

生产力、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

社会生产力、以计算机等高科技为

标志的信息知识社会生产力 3)现

代发展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人的发展: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属性使实践成为社会的实践;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人具有多重属性:自然、社会、心理3)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和完善

教育目标体系设计的原则(P39)

全面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测性、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按心理结构划分: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专业能力、创造能力

按认识与实践功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或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目标、

体质目标

Cha6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①宏观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

管理体制结构②微观结构:学科专

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

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

结构: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研究

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

科类结构:哲学、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

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形式结构:A)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

公立和私立;B)授课时间:全日制、

半日制、业余制;C)授课方式:普

通高等教育、网络学院、函授大学、

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大学、夜大学、

自考、管理干部学院

能级结构: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为

主、应用性与技艺性的专科

地区结构:西、中、东

简答论述题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方面,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功能

取决于它与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

的程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首先

表现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

体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结构和

功能虽然联系紧密,但并存在必然

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

可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

(P45)

经济因素:在高等教育结构的诸多

制约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

础性的。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及其

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

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力资源

需求状况等。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

构和技术结构对教育结构影响更为

直接。

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全社会的

总体文化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

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表现在人们

对择业的态度、消费观念,对各类

教育的价值取向、自身的文化需求

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期待等。

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

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

系统的规模与结构等。科学发展的

分化与综合,复合型人才培养

教育因素: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双重跨越,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命带来

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人们教育观

念的变化以及对高等教育需求的

剧增相伴,从各方面对高等教育提

出要求。

区域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

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尤

其是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将直

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

水平,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

局,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就成

为区域经济实现梯度转移的关键。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哪

些主要问题?如何优化?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反映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

主要问题

1)专科层次独立性不强。首先,要改变人们对专科层次教育的认识;其次,要突出专科层次教育办学特色;第三,要调整专科内部的科类比例。

2)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一是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二是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优化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要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办出特色:1.研究性大学要突出理论性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2.本科院校重点突出本科教育质量,围绕教学开展科研;

3.专科院校大力培养使用技术人才,以教学为主。

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何优化?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和层次结构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结构,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状态决定的。

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

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

医学、管理学

主要问题

1)适应新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

整相契合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发

展不足。

2)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进而

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

优化

1)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

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

业。

2)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

合的应用型专业。

3)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

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

化的新机制。

4)提倡部分高等学校,尤其是国家

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专业

口径,灵活专业方向。

5)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

发展。

6)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

造。

Cha7 现代大学职能与院校发展

名词解释

大学职能:指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

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换言之,

大学是干什么的,能为社会作哪些

事情。

三职能观:产生于美国,以“威斯

康星思想”为标志。大学教学职能、

科研职能与为社会服务职能相辅相

成。

高等学校定位:1.我国高校定位中

的问题:办学类型趋同;办学层次

攀升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辨证分

析:积极面是有利于竞争和高校发

展;消极面是人才机构失衡。

院校研究:指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

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

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

一门学科和实践领域。

选择题

现代大学三项职能:教学职能、科

研职能(1809年柏林洪堡大学)、为

社会服务职能(1904年范·海斯

“威斯康星计划”)

现代大学职能发展:改造社会职能、

国际化职能

高等学校分类

1.发达国家分类

美国(7类):博士研究型大学1/2

类;硕士学位授予院校1/2类;

学士学位授予院校文科类、普通学

科类,学士/副学士院校类。

英国(5类):古老大学;城市大学;

新大学;技术大学及多科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学院。

日本(3类):国立院校;地方院校;

私立院校。

德国(2类):学术性高校;非学术性高校。

法国(3类):综合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校);短期职业技术学院。

2.我国高等学校分类

本科专业分: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

隶属关系分:中央部委属大学、地方大学

按所有制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学科研分: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

发展阶段分:精英型、精英—大众型、大众型

简答论述题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1)教学职能:从中世纪后半期直到18世纪末,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2)科学研究职能:1809年德国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使科学研究与教学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

3)社会服务职能:赠地学院、威斯康星思想,使直接为社会服务和为国家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

现代大学职能的发展

1)改造社会职能

2)国际化职能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1)大学职能观的演变:单一职能观

--两职能观--三职能观。

2)正确处理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社会

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

从大学改造社会的职能出发,认识

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大学处在社会的中心位置,大

学是人类的思想库。因此,大学就

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职能,即批判

社会和改造社会,引领社会发展。

大学不仅有维护传统、维持现状的

属性,更具有改造现状、创造未来

的属性。大学应该变革、建立社会

规范、参与社会决策。

如何认识高校的分类和定位

面对高等教育系统,我们首先就是

要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我国高等

学校分类

本科专业分:综合性、多科性大学、

单科性大学

隶属关系分:中央部委属大学、地

方大学

按所有制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

教学科研分:科研型、科研教学型、

教学科研型、教学型

发展阶段分:精英型、精英—大众

型、大众型

高等学校定位

1)我国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即办

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千

校一面、千人一面:办学类型、办

学层次与办学目标等趋同 2)正

确认识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加强政

府宏观调控

积极面:有利于高等教育市场建

设、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消极面:

人才培养中的结构性浪费,滞后性

影响长远

Cha8 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

体改革

名词解释

教学: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

的可以控制的系统。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

学条件下学生获得认识与发展的过

程2)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

选择题

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

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教学条件构成因素:1师生在教学中

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2课程

(教学活动的内容)、3教学方法与

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时间、5教学

环境、6教学的物质条件

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专业性、教

学与研究相结合、独立性

简答论述题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将教学与智育划等号是不对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课外校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育途径密切配合。

③对“教书育人”的提法应有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教书来育人

如何理解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一是教学目标决定需要创设的教学条件,二是实际的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目标的实现

论述大学教学的特点

1.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

2.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将教学与智育划等号是不对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课外校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育途径密切配合。③对“教书育人”的提法应有正确

理解。应该是通过教书来育人

3.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可控系统。

大学教学过程有何规律性和特点?

教学过程的规律性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条件下学

生获得认识与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

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教

学目标决定需要创设的教学条件,

实际的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目标的实

3)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发展的过程,

包含着学生德智体美诸因素状态的

演变及教学时间的推进,也是时间

和状态的序列。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

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

大学教学改革的推动因素:社会发

展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知识更

新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促进教学

手段的更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与突破

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目标:

1.在教学思想上处理好传承和

创新;

2.在教育目标上处理好全面发

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3.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确定与

不确定知识的关系;

4.在教学方法上处理好教与学、

学习与科研的关系;

5.在教学管理上处理好统一要

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策略:(结合前

面Cha1 哈佛改革PPT)

1)整体改革与单项改革相结合

教学整体结构的改革,即通过教学

模式的变革达到教学整体结构的优

化;教学的单项改革,即各种教学

要素的改革,如教育目标、专业结

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管理等

方面的改革,其目标是实现教学要

素的优化。2)教学改革必须经过实

首先必须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提

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与设想,确定改

革的目标与措施,也就是设计出改

革实验方案,然后创设必要的条件,

采取一定的方法步骤来实施实验方

案,并在实验过程中修正与完善,

最后推广。

Cha9 大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

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名词解释

自我统合: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

有关的多个方面整合起来,形成一

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自我。

权威:是指一个社会控制系统中某

个特定规则的制定者、解释者或执

行者,诸如立法者、法官、裁判、警察、牧师等,他们被一个社会系统赋予了制定、执行规则的权力,并使他人处于服从状态。

学生活动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靠他的自我作用。学生必须作为主体去活动,才能在活动中实现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的实质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即反思。这实际上是教师自我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监控包括:

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

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

师生关系类型:传承、导学、合作、相长

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建构体现在五方面: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自我监控、学习时间管理、学业求助。

简答论述题

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自主性:

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界限逐渐明确,自我力量逐渐增强,自我成了决定其认知发展过程、速度、质量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日益成熟、完善的自我,引导个体不断学习、提高、超越自我。可以说,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

体能力。表现在五个方面:学习动

机、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自我监控、

学习时间管理、学业求助。

探究性:

大学教学过程作为认识已知和探索

未知的统一,突出体现为教学与科

研的紧密结合。由于大学教学与科

研的结合,大学生当然具有参加科

研、探索新知的责任。在知识观和

学习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

生作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也是时代发

展的要求。

简要分析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定位

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

者(学生需要引导,教师具备一定

思想道德素养)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节

者(需要一定的权威作为基础和保

证)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

者。反思即:教学监控的实质就是

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教

学监控包括:

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

与评价

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

简要分析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

1.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界限逐渐

明确,自我力量逐渐增强,自我成

了决定其认知发展过程、速度、质

量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日益成熟、

完善的自我,引导个体不断学习、

提高、超越自我。可以说,大学生

已经具有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

体能力。

2.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

推动者

1)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

者。

从经验来看,大学生参加教学过

程,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就有利

于实现教学目标。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教学过

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转变知识观的

要求。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推动者

3.学生是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

习者

大学里,学生的学习独立自主

性表现在时间分配、课程设置和活

动安排等很多方面。大学生独立自

主进行学习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来说,是有充分根据的。学生作为

独立的学习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

求。

根据大学教学的性质,大学生

还应该是具有探究性的学者。大学

教学过程作为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

的统一,突出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的

紧密结合。由于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生当然具有参加科研、探索新知的责任。在知识观和学习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大学师生关系分类以及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类型:传承关系、导学关系、合作关系、相长关系(教学过程为学习已知和探求未知的统一;大学生具备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抽象逻辑思维成熟,有时候为教师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解决思路)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全面了解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Cha10 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

名词解释

课程:是一个复合概念:一是课,指的是教学内容,是教学科目的总合;二是程,是教学过程的顺序与进程。从整体上讲,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体系,是空间(内容)与时间(进程)的统一。

显性课程:即计划课程。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

施的课程,目前在教学计划中所安

排的课程。

隐性课程:即非计划课程。学生在

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

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

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

度等。

课程机构:指课程设置各门类之间

的相互关系与组合方式。涉及课程

设置的门类、各门课程间质的关系

与量的关系、组合方式。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体系在

整体联系上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

态,并能在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

课程的教育功能。具体而言,它应

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对教育目标的适

应性、科学内容的先进性、课程组

合方式的合理性。

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体现在:课程

的完整性、课程条件性、课程的稳

定性、课程的发展性

高等教育课程制定的依据

课程的制定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专

业层次的课程设置及其整体结构,

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二是

专业层次课程结构中各门课程的内

容及其结构,主要体现于课程教学

大纲和教材。

制定课程的依据:

1.高等教育目标—高等教育总体目

标和专业层次的教育目标(专业培

养目标)

2.科学知识体系—广义的科学

①课程内容作为人类知识传承的

主要内容,是对科学内容的选择与

重组;②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

是以科学的分类结构为依据的;③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进课程内容与

结构不断更新的动力。

3.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与接受能力—

除应满足教育目标的共性要求外,

还应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与要求,

也就是将学生个性的需求作为重要

依据,并为满足其要求提供选择的

空间。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受

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制约。

4.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课程的完

整性、课程的条件性、课程的稳定

性、课程的发展性

课程结构的优化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体系在

整体联系上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

态,并能在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

课程的教育功能。具体而言,它应

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对教育目标的适

应性、科学内容的先进性、课程组

合方式的合理性。

要处理好的关系:

1.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

关系:两类课程皆应重视而不可偏

废、两类课程应以专业教育课程为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扩

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基础

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忽视综合课程的开设

4.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关系:应以理论学习为主,在坚持理论学习为主的同时,必须使学生不断积累与丰富实践经验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是课程的主体、两类课程互补、充分挖掘隐性课程资源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6.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7.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科跨度不宜太大

8.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先后顺序,各自的侧重点与后续课程内容的起点

更新大学教学内容(途径)

教学内容的更新要克服三种认识上的误区:将教学内容更新的内涵及其层次简单化、将教学内容更新的途径单一化,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神秘化

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层次:论证材料的更新、理论观点的更新、学科体系的更新

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途径:讲授内容的更新、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教材的更新

应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纳入教学内容:科普讲座或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前沿问题研究

Cha11 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

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

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

言向学生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

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

学方法。其实质是以教师的理解帮

助学生理解

自学法:自学是学习者的独立学

习,是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获得知

识、技能的方法。学校学生的自学,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学

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方

法,是学校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自学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评价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自

我评价调节控制的能力。

大学教学方法的作用:①激励功能

②认识功能③开智功能④评价、调

节、控制功能

按照与学生认识独立性的程度相适

应的教学方法:传习性、独立性、

研究性

备课的步骤:①在钻研教材、参考

资料与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按

照一定的课时规定,进行讲授内容

的选择、加工和组织,并写出讲稿

或提纲②根据确定的讲授内容进行

教学法的准备,包括教学方法的选

择和设计与教具的准备③临上课前

再重温一下教案或提纲,使上课时

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备课注意的问题:讲稿与教材的关

系、讲稿同临场发挥的关系

自学的教学条件:教师的指导、时

间条件、图书资料条件、保证学习

环境、开放的实验室

自学的基本方法:阅读、练习和复

习等

阅读的基本方法包括:读、查、问、

记、思

科研训练的形式与方法:经常性的

科研活动、学年论文(课程设计)

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简答论述题

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作用?基本

结构?结构的特点?

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

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

手段和工具。①大学教学方法是师

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方式②

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方法,具有科学方法的性质

③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

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

大学教学方法的作用:

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

现的程度和效率

①激励功能②认识功能③开智功能

④评价、调节、控制功能

大学教学方法的结构

1)与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2)与学生认识独立性程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传习性、独立性、研究性

3)教学认识活动中的智力方式和方法

大学教学方法结构的特点

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统一

2)教学方法与学科研究方法的统一3)大学教学应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为主

如何运用讲授法?

讲授方法的运用要求:

1激发动机、同步思维;2结构严谨、说理深刻;3虚实结合、表述生动;4注意反馈、及时调整

可采用的方法:

1.运用问题法:善于设疑和释疑

2.运用逻辑方法: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3.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及直观的方法:案例法、现场法、演示法等

4.教学语言的运用:干净、准确、生动

5.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6.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善听、善思、善记

自学的教学条件以及自学指导的基本途径

自学的教学条件:教师的指导、时间条件、图书资料条件、保证学习

环境、开放的实验室

自学指导的基本途径

1)课堂讲授对自学的指导作用

2)辅导、答疑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要注意哪些

方面?

科研训练的组织与指导

1)加强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

结合,是实施科研指导的前提条件;

2)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与学

生的发展水平,对科研训练进行统

筹的合理安排;3)教师对学生的科

研训练应实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指

导。

结合实际,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

组合与运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根据特定的

教学需要及可能的条件选择有效的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组合,则是

为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发挥教

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克服单一教学

方法的局限性;而对已经选定的教

学方法的选用,其核心问题,则更

是围绕有效性,努力提高运用的水

平,以争取达到最大可能的教学效

果和效率。

1)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教学目标、

学科性质与知识形态、学生发展水

平、时间条件与物质条件;

2)教学方法的组合:组合的层次性

(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组

合的形式:包容性组合、互补性组

合、量化性组合

3)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法的基本

修养(教学法理论、教学经验、教

学能力与技能)、教法与学法的有机

结合、教学方法运用中的灵活性与

创造性、教学方法运用中的情感因

素。

Cha12 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

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

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

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

化的理论与实践。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以计算

机为主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

动,也就是利用计算机帮助或者代

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活动,对学生

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多媒体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

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用于执行教

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体。它根据教学

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

反映一定的教学策略。可以用来存

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

网络课件:实为运行于web环境下

的网络教学软件,包括按一定教学

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

容和教学活动,它是通过网页文件

的形式在Internet网上进行公布。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

系统的基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说提供的控制系统,包括多媒体控制与教学管理系统两部分。

情景化学习:是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交互性、高效性、虚拟性、多媒体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操练与练习、个别指导、教学模拟与游戏、情景化学习、计算机支持讲授、虚拟教室、查询学习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课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件的教学设计、课件的系统设计、课件的脚本编写、多媒体素材的准备、软件的编辑、课件的试用与评价

网络教学的特点: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

网络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式、探索式、协作式

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设计原则:学习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教学方式的交互性、教学系统的开放性、重视反馈评价的设计

系统设计:结构设计、导航设计、界面设计、反馈设计、协商活动的设计

试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应用与

影响

实质:

1)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

论为指导,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

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2)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

3)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

源,具体操作内容是对各种教学方

式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进

行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建构新型的

教学模式。

应用: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现代教育

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

影响: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

学改革。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何特点?

交互性、高效性、虚拟性、多媒体

简述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学习的个性化、教学内

容的多媒体化、教学方式的交互性、

教学系统的开放性、重视反馈评价

的设计

Cha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是

一种自己看不起自己、以为别人也

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

焦虑:是大学生在对生活环境中可

能引起某种挫折、危险或心理冲突

的事物或情境作出反应时所产生的

一种情绪体验。

嫉妒:就是对他人的成就、专长、

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一种不友好、敌

视与憎恨的心理与不健康情感,是

一种消极的心理体验。

简答论述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心理特点,

常见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

理健康指大学生能保持正确的自我

意识,悦纳自我;和周围的人群融

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

较快地适应大学学习,对学习保持

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具有较强

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

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热爱

生活,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保

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完整

统一的人格品质,气质、能力、性

格、理想和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

展,能把自己的愿望、目标、需要

和行为统一起来;心理行为与年龄

特征相符等。

主要心理特点

1.自我概念的矛盾性:自豪与自卑

的内心冲突、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

的冲突、自尊与他人认同的矛盾、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2.情绪情感的多样性: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阶段性和层次性并存 3.意志品质的两面性 4.性心理的复杂性 5.恋爱心理的普遍性

常见心理障碍

轻度:自卑、焦虑、嫉妒

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一种自己看不起自己、以为别

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焦虑:是大学生在对生活环境中可能引起某种挫折、危险或心理

冲突的事物或情境作出反应时

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嫉妒:就是对他人的成就、专长、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一种不友

好、敌视与憎恨的心理与不健

康情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体

验。

中度:人格障碍、神经病和性行为变态重度:精神病

如何结合工作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体原则: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1)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心理咨询 2)加强对新生适应环境的指

导,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3)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指导 4)

建立和维护健康性心理 5)发展健

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

6)加强就业指导

第14章大学教师教学评估

1 教学评估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

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

估。既包括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评

估(如教学管理的评估等),又包括

教学质量的评估(如学生的学与教

师的教双边活动的评估等)。狭义的

教学评估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

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

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

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

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

成功教学的基础。

2 教案诊断从教法的角度,对教师

准备的教案目标是否清晰具体,内

容是否得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教案诊断通

常与教研组备课活动结合在一起,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发挥较大的作

用。

3.高等教育认证一个以院校自我

评估和同行评价为基础,以满足公

众问责和提高学术质量为目的的过

程。认证程序主要包括院校自我评

估,认证小组实地考察和委员会评

判三个方面。

4.课堂教学评估对于提高教师的

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更为

直接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

主体有学生,同行教师,叫邪恶管

理人员和教师自我评估。四类评价

主体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估中所占比

例不同。

5.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

评估,并占到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

60%以上。只要学生评教的指标制定

得科学合理,学生就是最可靠的信

息源,学生评教就有很高的可靠性。

6.同行评估:教师之间的互评,也

是发扬民主的一种评价方法,在具

体操作上通过教案诊断与课堂听课

的形式进行,重点一般放在教师对

本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掌握本学

科最新知识的情况和完成教学任务

的情况等方面。

7.试述教学评估的意义和结构。意

义:1实现国家对大学的质量监控2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共同要求3

学校内部进行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

4学校考核教师和促进教学改革的

重要方式。结构:教学评估的结构

呈现多维性,多层次性。1目标子系

统2指标子系统3评估人员子系统4

评估对象子系统5方法子系统。

8.试述大学教师教学评估应遵循的

原则。1评价机制:自我控制与同行

评议结合。(自我激励,自我评估,

自我调整)2评价过程:与校园文化

相兼容。3评价技术:一致性、全面性与简单性(关于评估信息收集活动的建议;关于评价信息源设计的建议;关于评价方法的建议)4评价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第15章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1.大科学:1963年美国科学史普赖斯在其《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现代科学不仅硬件如此璀璨,可与金字塔和欧洲中世纪大教堂媲美,而且国家用于科学事业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也使科学骤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环节。现代科学的大规模,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不得不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

2.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应用开发研究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第二自然)。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是源与流的关系,前者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科学与技术的革命,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层研究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有赖于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周期长,需要十年磨一剑。

3.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途径之一,是大学管理干部和教师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围绕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最终能全部或部分的解决问题。

4.为什么说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

本质特征?科学研究作为大学三项

基本职能之一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是

由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大学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本质特

征在于它的知识的高深性,通过传

播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

过科学研究发现高深知识。传播和

发现高深知识离不开身为学者的大

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学术追求

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大学组织本质特征的表现。

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大

学学术至上犹如企业利润至上。3大

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

5.如何理解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

性?大学学术追求有两个层次。第

一个层次表现为追求学术的意识,

即大学具有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

广大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求真的

理念。第二个层次表现为追求学术

的行为,即学校拥有一流的学术队

伍的科研条件,争取足够多的研究

经费,承担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做

出一流的科研成果。第一个层次的

学术追求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隐

蔽性表现在学术追求寓于校园文化

中,寓于教师的观念中,寓于教学

过程之中。第二个层次的学术追求

则具有外显性和条件性。尽管学术

追求的外显性能引起学校和教师的

重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并非所

有的大学和大学教师都能够在第二

个层次上追求学术。一般来说,只

有承担精英教育和研究所教育的大

学和教师才具备必要的条件,才可

能在第二个层次上追求学术。

6.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应遵

循什么原则?特点:1大学学科齐

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

要。2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

充足,满足大科学创新和探索的需

要。3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

学对信息的需要。4大学研究以国家

投入为主,适宜于原创性研究。5大

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

大学是小科学的研究基地。原则:1

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2选题中

心原则。3团队原则。

7.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中存在哪些问

题?如何解决?1当前学术腐败与

评价标准有直接关系。2不利于学术

团队的形成。3轻教学的结果必然拖

科研的后腿。“一个坏的制度可以使

好人变快,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

人变好”,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

建设学术团队,把教学放在重点之

重的地位,必须制定科学的大学及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标准。承认高等

学校多元化,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

对大多数的大学和大学教师的评价

以教学质量为主,以科研为辅,从

制度上回归教学为本。研究型大学和承担研究所教育的教师,其评价标准中应强调教育与科研并重,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科研也要出成果。总的来说,不能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评价标准要有利于科研提高水平,推出重大成果,同时要保证学校上下对教学的重视,保证科研能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8大学为什么要研究自己?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至今100余年。中国办高等教育,学习德国,美国,苏联,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转向西方,但总体上还是模仿和借鉴。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高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任何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大学是我们每一个“大学人”的大学,大学管理干部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大学教师要研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即使是大学生也要研究大学学习的规律。

第16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体系化的高等教育管理组织制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从本质上讲,高等

教育管理体制体现了一格国家在高

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

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

次、管理单元间职责、权力和利益

关系。

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

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

中;与此相对应,分权是指决策权

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一定

程度的分散。集权和分权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

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指学校决策机

构的组成及权力配置方式。发达国

家高校领导体制三个共同点:1集体

决策2决策机构在人员组成上保证

多方面的利益;3突出校长的权力.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

行政权力在作用主题,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

某些方面甚至正好处在对立面。大

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教授,其权力

是大学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是大

学本质特征的外化,主要依靠教授

自身的权威对客体产生影响,运行

方式是自上而下,越是在基层其影

响力越大。学术权力的核心是学术

地位,力大权大。行政权力的主体

是职能部门及行政管理人员,其客

体是行政失误,主要通过法律,政

策,指示,指令等自上而下贯彻执

行。行政权力的核心是行政地位,

权大力大,表现为官僚机构的科层

制,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是对高校整

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

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

是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学条件

和教学管理水平。

如何理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

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不是二者

简单的相加,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

货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

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结合

型管理体制体现了国家,地方和高

校分享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各自在

不同层次行使不同职能、并满足各

方利益需要的宏观管理特征,有利

于调动多方的积极性。结合型管理

体制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

式。

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1

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决策制度,吸

收一定数量的教授参加学校重大行

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决策。2建立健

全各种学术组织,包括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职称评聘委员会,教

学指导委员会等,教师代表在其中

应占据多数,以确保教授学者参与

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利。3民主选举产

生院长,校长。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

目标是什么?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理顺三对关系:中

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和高校的关

系,管理者和举办者、办学者的关

简述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的基本组成?教学质量决策、教学

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实施、教学质

量信息获取与反馈,教学质量信息

发布等5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逐

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责权

合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具有校,院

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职能。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1调整中央政

府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

系,加强地方统筹,调动地方办学

积极性。2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调动高校办

学积极性。3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

法治教,规范政府与学校行为。4加

快中介组织建设步伐,理顺政府,

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1.试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

构成?1教学工作各要素管理(教学

工作各要素管理;学生学业质量管

理)2教学进程各环节管理(教学检

查制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

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学质量管理

与评价;教学信息的采集,统计和

管理;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时间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制度

建设)3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管理(教

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

第13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大学

生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悦纳自

我,和周围的人群融洽相处,保持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较快的适应大

学学习,对学习保持较浓厚的兴趣

和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

力,能较好的协调和控制情绪,具

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气质能力,

性格,理想和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

发展,能把自己的愿望,目标,需

要和行为统一起来。心理行为与年

龄特征相符等。

2当前大学生有哪些主要心理特

点?1自我概念的矛盾多(自豪与自

卑的内心冲突;理想的我与现实的

我的矛盾;自尊和他人认同的矛盾;

独立和依赖的矛盾)2情绪,情感呈

现出多样化特征(稳定性与波动性

并存;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阶段

性和层次性并存)3意志品质上的果

断性,坚韧性与迟疑性,惰性并存4

性心理复杂(性意识的强烈性与性

表现的掩饰性;性心理的动荡性和

压抑性;性心理的矛盾冲突性;男

女大学生性心理的差异性)5恋爱心

理普遍(感官满足和性爱好奇;恋

爱动机简单化;思念与美化心理;

恋爱行为幼稚性)

3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1自卑2焦虑3嫉妒;中度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神经病和性行为变态。

重度: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

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

4. 如何结合教学工作做好大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原则:坚持心

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普

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

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育与自我

教育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

实际问题相结合。1传播心理卫生知

识,加强心理咨询2加强对新生适

应环境的指导,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

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指导4建立和

维护健康性心理5发展健康的恋爱

心理和行为6加强就业指导。

(新)高校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

贵州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1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学校: 专业:教育学 姓名: 完成时间:2014年1月5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什么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特征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2、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不久,上一学期主要是学习基础课程,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这一门作为主要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踏入专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第一章的学习是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注重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学前教育学这门课这学期才开始,学生之前也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只是从自己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看法,因此,在初步学习此门课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了解走向专业化。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强,主动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现代媒体来获取知识,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此外,操作能力也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专业训练所必备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大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大学生不再像中小学生,思维更加成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较强,同时自己的想法也是较多,自我表现欲望增强,因此,在本课程学习中,灌输式的教学难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需要,也不符合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多的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通过一定的实践,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反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的定义 了解学前教育实施形式和特征 了解学前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理论 2、能力方面 掌握什么是学前教育,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树立全面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并通过教学相长的过程,用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自信,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对待学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⑴学前教育的定义 ⑵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以及理论流派的观点 2、难点: 各个时期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案例和知识,进行整合,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电子数据交换的内容 六、课时安排 6个课时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八、教学内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 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C A.课堂讲授; B.习题课; C.军事训练; 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B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D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湖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例——鄂职改办[2013]119号文件

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修订试 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9-16 稿件来源: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处 鄂职改办[2013]119号 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办),省直有关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人事处(人力资源部): 现将《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修订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原评审条件即停止执行。 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8月30日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修订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原有条件试行实践多年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及国家和省里职称改革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修订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为三级,高级职务名称为教授、副教授,中级职务名称为讲师,初级职务名称为助教。 第三条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的申报和评审,按照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划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4种类型。 第四条本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岗在职教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第二章分则

第五条申报 一、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热爱教育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年度考核和任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破格人员近两年内考核必须有一次为优秀; (三)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四)按规定取得高校教师职业资格; (五)外语、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测试和继续教育符合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 (六)身心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二、学历资历条件 (一)教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或取得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7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3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或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年限,并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二)副教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工作2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8年以上,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工作5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工作5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或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并取得讲师任职资格,从事讲师工作5年以上。 (三)讲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认定或申报评审讲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博士学位,当年经考核合格可认定;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真题(年第二期)

致同行: 本人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二期),为了更多的后来者可以更有效的通过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试,特整理了下述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下面提到的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职业道德修养》真题是本人考试后根据回忆整理出来的,上面的答案是本人整理的,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有些没有答案,希望同行自己看书进行整理。除了选择题不记得外,其它题目内容是不会错的。 第一部分:2015年岗前培训(第二期)考试的四套真题 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学》(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该部分内容考后记得不太清楚,在此省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通识教育 答: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非专业性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P20,P149】。 2、培养方案 答: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的分学期分配等内容。【P159】 3、高等教育大众化 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马丁.特罗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相统一的概念,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入学人数/适龄入学人口)达到15-50%。这时,与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P255】 三、材料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材料一:大致内容是:耶鲁大学等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看法。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真题(2015年第二期)

致同行: 本人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二期),为了更多的后来者可以更有效的通过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试,特整理了下述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下面提到的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职业道德修养》真题是本人考试后根据回忆整理出来的,上面的答案是本人整理的,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有些没有答案,希望同行自己看书进行整理。除了选择题不记得外,其它题目内容是不会错的。 第一部分:2015年岗前培训(第二期)考试的四套真题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学》(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该部分内容考后记得不太清楚,在此省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通识教育 答: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非专业性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P20,P149】。 2、培养方案 答: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的分学期分配等内容。【P159】 3、高等教育大众化 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马丁.特罗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相统一的概念,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入学人数/适龄入学人口)达到15-50%。这时,与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P255】 三、材料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材料一:大致内容是:耶鲁大学等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看法。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 唐艺萌 人类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个性心理系统具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学校因素有哪些?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形成和定型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因素包括校园环境与班风、学校中的人际因素、对大学生智能开发的影响、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学习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们对学习的分类有四种代表性的分类方式,分别 是布罗姆的学习分类、加涅的学习分类、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以及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分类 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信号;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布罗姆的学习分类(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其与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关系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学习的专业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探索性、学习的实践性、学习的合作性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有哪些,对教学有何作用? 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来学习,而又给以学习活动,学习者就感到满意。学习者有准备,而没有学习的活动,学习者就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被强制学习,学习者也会感到烦恼。 练习律: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练习律又分为应用律和失用律 . 应用律是指一个联结的使用(练习),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反之亦然。 效果律:如果动作,跟随情境中满意的变化,在类似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否则减少。效果律建议用具体奖励,如奖金、口头表扬等对学员进行重复练习。桑代克认为,喜悦的结果加强联结,而厌烦的结果则减弱联结。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他提出的学习规律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主要的三条学习规律一直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争论和研究的主要课题,还激起了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并作了大量实验,也是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重要的源泉。他的学习理论不仅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贡献,而且广泛地被运用于中外学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桑代克强调神经的联结,也承认观念的结合,但他轻视顿悟和理解。他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的、机械的。他援引动物实验的资料来说明人的学习,认为人的学习只是量的复杂化,与动物的学习没有根本的区别,从而抹杀了人的学习的特点。 高校教师角色的形成表现为哪几个阶段? 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角色发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是年轻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生存适应性,特别是“我能上好课吗?学生喜欢我吗?领导和同事如何看待我?”等问题。由于这种生存忧虑,一些教师会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而不是如何教他们;有些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让学生听话。在这一阶段的教师将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 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学生的学业成就,即进入关注情境阶段。这时教师关注的焦点转变为班级大小、是否充分备课、能否上好每堂课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尽管此时教师关注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仍然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而非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教与学还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只是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的媒介。 3. 关注学生阶段。此阶段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已充满自信,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发生转变,视学生为主动学习者,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由上述可见,教师角色发展的每

☆2010年下半年湖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料-《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老师没具体划范围,故整理了知识点)考试题型: 1、选择题 2、名词解释 3、简答题 4、论述题(或应用分析题) 一、名词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 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控制无关变量, 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三类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 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实 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儿 童经过自己努力和他人帮助,可以从 现有水平达到较高水平,两种水平之 间的空间叫“最近发展区”。 4.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 体相貌、智力性格、自己以往状况和 现实状况、环境条件、对未来职业期 望等等方面统合起来的认识,从而作 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 为怎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 人”的整合判断。 5.学习:学习是由经验或练习而导致 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 化。三个方面:①学习是以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的;②学习引起 的行为变化时能够持久保持的;③经 验或练习时学习发生的基本途径。 6.学习的分类: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 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②奥苏贝尔学习分 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意义学 习和机械学习)7.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指学生通过教 师的讲授接受现成的结论。接受学习 的特征是,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或多或 少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 不需要他们任何形式的独立发现。 8.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 探索得出结论。发现学习的特征是, 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只呈现 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 个发现的过程,独立地得出结论,找 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根据学习进行方 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9.有意义学习:是指利用原有知识经 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即当前的 学习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认知结 构的有关观念适当地联系起来了。包 括三种形式:表征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10.机械学习:是指学习者没有理解新 学习材料的意义,新知识不能与原有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起来,只 能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根据学 习材料和原有知识的关系分机械械学 习和有意义学习) 11.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反射的基 本原理是:个体在某种环境中作出某 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 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强化物,那么 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 会增加。所以,在这种条件反射中, 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 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他坚持了客观、科学的行为主义传统, 继承了桑代克的连接说,提出了对心 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 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心 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动物实 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原理)。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 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积极强 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 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强化 还可以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物马祖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 需要,能直接起强化作用,如食物、 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物 事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以及强化 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 质,如考试分数、好的评语、社会接 纳、微笑、奖品等。 12.观察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 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 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类似 的行为方式。 (四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 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13.动机:是指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 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 力。①动机是一种内在心理历程;② 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③动机 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14.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在完 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 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获得成功的 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它是在人的成就 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大学生的学 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 习动机。 15.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耶克斯和多 得森的研究表明,动机不足或动机过 分强烈,都会使作业成绩下降;最佳 的动机强度与作业难度有关。对于简 单的作业,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就要求 有较强的动机;对于难度适中的作业, 取得最佳成绩要求有中等强度的动 机;而对于很难的作业,要取得最佳 的成绩则要求有较低强度的动机。这 一研究结果被称为“耶克斯—多得森 定律”。 16.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 早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 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 断。 17.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或称迁移指一 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普遍 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 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 (根据迁移影响的性质和效果分为正 迁移和负迁移;根据作用范围不同一 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18.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 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它包括 一种学习为另一种学习提供了良好的 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提高了另一 种学习的活动效率等。负迁移指的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抑制 作用。多指一种学习降低了另一种学 习的效率和准确性,或一种学习阻碍 了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 19.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一般迁移也 叫非特殊的迁移,指的是一般概念、 原理或态度的迁移。一种学习中获得 的一般概念、原理和态度会对相关的 许多具体知识的学习都产生重要影 响,使后续学习效率更高。特殊迁移 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指的是具体知 识与技能的迁移。这种迁移发生时, 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 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 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 种学习之中,是习惯或联想的延伸。 20.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又叫共同 成分说,它是在以实证研究检验形式 训练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相同要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试卷

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 类?() A扣缴毕业证书 B 记过 C 留校察看 D 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 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 颁发结业证书 C 颁发肄业证书 D 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A 教师和学生申诉 B 权利诉讼 C 司法调解 D 集体上访 4. 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移动管辖 D 指定管辖 5. 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A 学徒培训 B 转岗培训 C 适岗培训 D 待岗培训 6. 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A 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 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 目前还不能确定 7.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年开始的。 A 1961 B 1976 C 1989 D 1995 8.按照我国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隶属管辖 D 移送管辖 9. 根据衣物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 A 强制国家教育 B 强制基础教育 C 强制国民教育 D 强制免费教育 10. 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 复核 B 裁判 C 备案 D 受理 二、名词解释 1.法律责任 2.教师申诉制度 3.教育法治化 4.教育法律救济、 5.学业证书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3.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5.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五、案例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附答案)

目录 大学心理学 (1) 高等教育法规 (226) 教师伦理学 (483) 高等教育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大学心理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作者:————————————————————————————————日期: 2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鄂职改办〔2000〕192号 各市、州、省直管市、县(市)、林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各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 现将《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原评审条件即停止执行。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高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使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件》和我省职称改革经常化以来有关政策,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本条件适用于高等学校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晋升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第三条高等学校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名称为教授、副教授。 第二章任职资格条件 第四条申报条件 一、申报评审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学历、资历条件 (一)教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三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五年以上;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岗前培训论文-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论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论文题目)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培训地点:华中师范大学 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浅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提出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道德修养;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道德是在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道德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索构成的。我想每个上过师范的同学都曾经听过这样句话:“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才是师范的真正含义。这都说明了老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1]。 高等教育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须的,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中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萃萃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这项工作决定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涉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 1、敬业精神不足,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部分教师没有把自己看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没有把教育工作看做是传承文化知识、传播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2]。正因为如此,有的教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无意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存在着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等现象;有的教师工作敷衍塞责,备课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作业批改不认真,课后辅导应付了事,只注重课时数量,不注重教学质量有的教师思想不稳定,热衷于出国、跳槽或搞兼职,将个人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之外,而将本职工作看成了“第二职业”。 2、功利思想严重,团结协作精神差 少数教师不能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道德准则淡漠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减退了,甚至以狭隘的功利原则来对待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有的教师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诱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完整版)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研训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校本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 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认真阅读每月的《教学月刊》专刊,及时积累第一手资料。 (2) 通过有计划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 4、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 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文件,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切实提高自身师德师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断与同事交流讨论,切实从思想上对师德师风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校本培训的意义和目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5、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相当重要。我将不断发挥个人优势,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材的研磨上和专业的发展规划上,紧紧围绕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这个主题,上优质有效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学和所教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实际化的课堂教学风格。 (3)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4)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能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和一系列教学课件。 总之,在校本培训中,我将会努力学习参与,使自己能力尽快适应学校工作,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教师教学 B.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闻名代表是( C ) A.弗洛伊德 B.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 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舞,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 A.预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4.发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苛勒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 B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能够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 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

式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适应 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C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B ) A.凝聚性 B.从众 C.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 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D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B ) A.规范 B.舆论 C.群体气氛 D.凝聚性 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进展时期的心理学家是( A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4.有如此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假如孤立地经历,则有18个经历单位,难度专门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经历单位,提高了经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经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D )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化 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阻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B ) A.定势作用 B.功能固着 C.变式 D.迁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学习内容丰富,授课的老师都是各大高校学院资深教授,他们都好不吝啬地展示出自己优秀的成果,令我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启发,通过学习深刻的感受到他们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认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传道授业的老师,解惑的学者。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关怀。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1-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解剖分类” D、理论性分类 标准答案:C 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C、教育科学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30分) 3.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 A、记忆 B、想象 C、判断 D、分析 标准答案:A,B,C 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弗吉尼亚大学 标准答案:D 2.1904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A,B,C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2.“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 A、高等学堂 B、是大学堂 C、通儒院 D、研究生院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 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B、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标准答案:A,B,C,D 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学术自由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历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试卷

1996 年湖北省岗前培训考试 高等教育学试题 一、简单问答:(每题 5分,共 50分) 1、知识与智慧的主要区别: 2、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4、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5、基本知识的含义: 6、科学讲授的功能: 7、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8、什么是教学中有效知识: 9、举例说明反证思维: 10、举例学说猜想思维: 二、绘图:( 20 分)用图示说明开发智慧(最近发展区)的最佳教学结构。 三、论证:( 30 分)思维方法引进教学引起教学上的变化。 1998 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 一、解释下列词语(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高等教育 2、马丁?特罗模式 3、高校专业教学计划 4、自学指导法 5、大学生社会实践 6、高教教育管理体制 二、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50 分) 1、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2、高等教育目的、高校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3、什么是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哪些课程的比例关系上? 4、高校教学方法有哪些主要特点? 5、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 20 分) 1、作为一名高校新教师,你打算如何搞好课程教学? 2、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高等教育学》考试参考样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 A、古希腊学园 B、中世纪大学 C、赠地学院 D、红砖大学 2、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服务社会 B、了解国情 C、培养学生 D、勤工俭学 3、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 A、德国柏林大学 B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C英国剑桥大学 D 、法国巴黎大学 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