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7.1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功能

7.1.1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它强调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而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

7.1.2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有效的社会福利服务的过程,它在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机构依据其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解决社会问题、增进成员福利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行政就是将这些原则变为实际的福利活动,并让有需要的成员真正受惠。社会工作行政在将社会政策转变为具体服务的过程中要将宏观政策具体化,因而具有解释政策的功能。并且发挥着重要的“规划”功能。

(2)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包括:①具体地配置各种资源,形成社会服务的能力;②建构良好的环境来支持社会服务的提供;③监督社会服务的进程,并对之进行评估来提高服务效率。

(3)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社会工作行政人员的责任不仅要高效率地执行社会政策,而且要执行好社会政策。一个良好的社会政策的基本要求是:①符合社会福利的价值,有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②能够被贯彻落实。

7.2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7.2.1 社会服务策划的含义和形式

(1)策划的含义策划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工作方法,它是在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前所进行的计划工作,是把目前的情况与将来的理想联结起来,带领个人和组织向理想的方向前进。策划主要涉及一些行动的决定,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采用何种方法、何种组织结构或形式去完成工作,由谁负责各项相关工作等。

(2)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

①战略性策划主要过程是:需求评估一明确机构的使命一预测一设计可行的战略一选择机构的战略一将战略转变成服务方案目标一方案发展一评估。

②方案发展策划主要过程是:需求评估一目标制订一考虑机构的总目标一方案目标的修订一探索各种可行方法一认识机构的局限性一选择可行性方法一方案活动的详细发展。

③问题解决策划主要过程是:认识现有的问题一界定问题一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法一认识各种可能限制一选取解决办法一设计完整的计划一发展评估计划。

④创新策划主要过程是:认识特殊问题或状态一列出清楚的目标一收集其他机构创新的方法一

提高资讯给机构的决策者思考一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阻力一选择理想的方法一发展计划用作评估和拓展。

7.2.2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7.2.2.1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含义

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楚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发展方向从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工作方案中选取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会需要而分配和动员资源,在推行服务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情况修改服务的运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服务方案的策划者要监督和检查服务的执行,最后总结服务的成果。

7.2.2.2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步骤和方法

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问题认识和分析阶段

①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主要是要认识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问题认识工作表”和“分支法”来了解。

②需要评估评估包括界定处于危机的人口、目标对象人口以及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整个社会是由全体人口组成的,其中有部分人群会面临危机。在危机人群中,一部分可以通过调动个人力量、家庭支持,寻求朋友、同事、单位帮助而化解危机;而另一部分则成为社会服务机构或方案的目标对象。

(2)目标制订阶段

①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方案策划者首要的工作是制订要达到的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影响性目标是社会工作干预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保证服务的介入,可将“影响性目标”细化为“服务性目标”,再根据“服务性目标”确定后勤保障目标(条件)。

②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优先次序的界定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可拥有和可动员的资源。包括环境因素和情境状态,还有人力、财力、物力配置,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机构的目标、问题的急迫程度、社会正义等。

(3)方案安排阶段

①制订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方案的详细内容包括目标、对象、活动形式、日期、时间、场地、服务程序表、人力分配、财政预算、所需设备、预期困难和应对方法等。

②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可行性方案的筛选标准包括:

a.效率,指方案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比率;

b.效果,指方案实现目标的程度;

c.可行性,指实施这个方案达到成功的程度,包括方案是否实际可行,机构是否可以完成这个方案,机构过去完成这类方案的记录,方案计划是否适当;

d.重要性,指这个方案是否唯一达到目标而必须推行的程度;

e.公平,指这个服务方案能否公平地提供给有需要的个人或团体的程度;

f.附加结果,关注的是方案中所产生的意外(目标之外)的效果,包括对社会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果。

③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策划者确定理想可行的方案后,就可以决定资源的总需求并进行资源的争取工作。那些处于优先的最可行的方案比较容易获得资源。

④制订行动计划当服务计划被批准可以执行后,必须先将服务方案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目标”,执行目标需要方法及其完成的服务内容,并将其明确化。

(4)考虑服务的评估方案的评估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过程评估关注方案进行过程中服务对象和人数变化、服务方案所必须推行的主要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资源使用情况、经费支出情况,是否按照预定的日期进行。效果评估主要测量的是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7.3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7.3.1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类型

7.3.1.1社会服务机构的定义

社会服务机构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社会工作者、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7.3.1.2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包括:

①社会服务机构是非营利机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或国际援助,是以为服务对象谋取幸福和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的;

②社会服务机构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

③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福利服务,从业人员包括社会工作者为和其他专业人员,强调运用专业知识、技术提供优质服务。

7.3.1.3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1)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类型社会服务机构在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三大领域中,主要表现为属于政府、政府和第三部门交叉区域以及第三部门。依据这样的标准,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包括:①政府主管社会保障(福利)事务的行政机构;②从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机构。

(2)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①政府在我国,社会保障(福利)业务分由几个行政机关主管,其中主要的行政机关是民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

②群团组织主要是指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会、老龄工作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和红十字会。

③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发服务类三种。

④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包括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纯民间组织和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7.3.2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

7.3.2.1 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

从组织分化的方向来看,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大致可分为一般结构类型和团队结构类型。

(1)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结构类型

①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简单的组织方式,组织由上而下分成若干层级,各层级中每一个部门地位相等、权责相符,层级间只有直线和垂直关系。直线式的职权赋予主管绝对的指挥权,各级部署都必

须绝对服从其主管,而主管也承担有关活动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责任。

②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层级之间存在着水平和垂直的关系,而参谋作为专家有责任来协调直线部门的管理者。

③职能式组织结构是职能部门化在特定工作范围内可以直接对其他管理人员下达命令的结构。职能部门具有较大的权力,不仅收集信息和提供意见,而且可以做决定和执行。(2)社会服务机构的团队式结构

①问题解决型团队问题解决型团队的团队结构一般由来自同一部门的5~12个员工组成,定期地聚在一起,讨论并解决工作中某些具体问题。

优点:团队目标比较明确、简单和集中,人员的组成也比较单一,有利于团队的沟通和合作,有利于问题迅速解决。

缺点:团队具有临时的性质,任务完成,团队就解散,团员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机构总体目标的实现。

②跨专业团队跨专业团队是由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组成团队的目的是完成一项共同任务,或是通过建立跨专业团队来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优点:分工明确,专业性强。

缺点: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有可能因差异带来冲突,团队组建初期的磨合时间比较长,影响跨专业团队的绩效。

7.3.2.2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主要是指组织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等环节。

(1)授权指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移交给下属的过程。授权的主要目的是让社会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授权也有助于提高下属或员工的满意度、工作动机。社会服务机构主管可授权的内容包括:①可以授权的任务;②可以授权的权力;③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强调这个权利仅限于从事某一特定任务。

(2)协调指将社会服务机构中各部门的活动化为一致性行动的过程,通过发挥团队精神,顺利执行各部门的活动,达到共同目标。社会服务机构的协调活动可分为程序性协调和工作性协调。协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如期达到工作目标;推动各部门和员工步调一致,化个别努力为集体合作的行动,增进组织效率。

(3)沟通沟通是一种意义的传播和了解,它是指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消息、事实、观念、感觉和态度,来达到共同了解的活动。

7.4社会服务机构志愿者管理

7.4.1 志愿者的定义和志愿者的管理

(1)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且不计酬劳收入的人,也称为“志愿工作者”、“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符合的条件包括:①根据自由的意愿做选择;②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③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④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2)志愿者需要管理志愿者需要专业管理,理由有如下几方面。

①许多志愿服务机构的志愿工作越来越多,加上受到政府或社会赞助者对其产出的期待压力,使得机构对志愿者的管理趋于严格,以确保他们不会忽视与机构签订的合约,并期望不断提升机构的效率和效益,因而需要运用管理知识和技巧加以经营。

②社会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这也迫使社会服务机构加强管理那些由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方案。

③志愿者在奉献时问、知识和技能时,更重视自我的收获。志愿者虽然在社区中积极参与活动,但当他们投入志愿者工作时,也一定会衡量他们参加每个活动的成本和效益。

④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与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包括投入时间多元、工作难度多元、工作类型多元。志愿者身份的多元化,可分为企业志愿者、退休人员志愿者、专业人员志愿者、单一活动志愿者、过渡性志愿者、无业人员志愿者、津贴志愿者等。

7.4.2志愿者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1)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主要包括进行志愿者评估、机构本身评估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志愿者评估主要是针对其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评估,既要评估志愿服务给组织带来的利益,又要考虑风险因素。服务对象的评估主要看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的接纳程度,以及对志愿者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的要求。

(2)工作发展与设计其重要任务是撰写志愿服务工作说明书,帮助志愿者了解工作任务、工作需要的技能、需要完成的工作成果等。

(3)招募招募是寻找志愿者的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志愿者。

(4)面谈与签约有些特定的服务工作需要通过面谈程序,寻找适合的志愿者。面试的目的是了解志愿者的兴趣,掌握其个人资料,安排志愿者到合适的服务岗位,让志愿者了解社会服务机构,以便他们决定是否要承担服务岗位的工作。

(5)迎新说明与训练迎新说明是为了让志愿者进一步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目标、服务对象、内容和运作方式,以使志愿者积极地工作,促进机构目标的实现。志愿者训练包括知识、技巧和态度三方面的灌输和交流,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让志愿者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了解机构政策目标和理想使命,促进志愿者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达到一致;

②根据服务岗位的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实务训练,包括相关知识、技巧和态度,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平;

③通过训练提升志愿者的服务信心,帮助他们挖掘潜能,促进志愿者个人发展。

(6)监督与激励志愿者开始进入服务后,机构一般都会指定一位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督导。志愿者督导必须能够将志愿者看成自己的工作伙伴,平等对待,让志愿者感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并逐步对机构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机构要适时为志愿者提供帮助和反馈,协助志愿者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及时表扬工作表现优良的志愿者,给予志愿者自我成长的机会,适当规划志愿者的工作等。

(7)奖励表扬奖励和表扬是志愿者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奖励表扬可以促使志愿者更坚定地助人,更能体会到自我成长。

(8)评估志愿者绩效评估的目的包括:

①对于志愿者而言,可以帮助志愿者了解自己的服务表现是否符合机构的要求,帮助志愿者发展自我潜能,以更深入地参与机构的服务工作;

②对于机构而言,绩效评估可以保证机构服务质量,了解志愿者对机构志愿者管理制度的满意程度,改进志愿者管理。

7.5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

7.5.1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1)政府的资助一般通过购买服务和奖励来实现。购买服务是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订立购买服

务的契约,政府要求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或为其指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政府奖励一般可分为补助和协议合作,补助是政府拨出一笔经费直接协助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政府扮演奖励者的角色;而协议合作则是政府与社会服务机构共同决策并出资给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政府则扮演的是伙伴的角色。

(2)民间捐助主要是指来自个人、企业、基金会的慈善捐款,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扶贫、教育、环保等多方面服务。

(3)商业交易主要是指服务收费、出售商品的收益等。

7.5.2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筹资(或筹款)是社会服务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基于组织目标和需求,对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等,发动筹集金钱、物资或劳务的行动或过程。

(1)捐款动机分析捐款动机可以从个人和企业两方面看。

①个人捐助包括个人需要动机、外界影响动机、利他动机等。

②企业捐款方面包括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益、税法策略、社会联谊等。

(2)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

①项目申请如果服务机构的大宗款项来自于资助或基金会资助,一般要写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中要说明的内容包括:

a.向政府或基金会申请这笔经费支持的意义,或申请这笔经费(有时是实物)要做什么;

b.要说明资助的重要性;

c.说明资助额及申请这一数量资助的原因;

d.要说明怎样使用这笔资助;

e.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

f.要说明如何向资助者报告资助项目的结果。

②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

a.私人恳请,是机构领导者、员工和志愿者与他们的潜在捐款人面对面地会谈,表达需求、寻求帮助、请求捐款的筹款方式,属于私人性、注重人际关系的筹款方式。

b.电话劝募,是招募志愿者或者雇用专门人员,在紧凑的期间(通常2~4周)内密集电话拜访,传达简单易懂的筹资信息,并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筹款的方式。

③特别事件筹资活动这些特别事件包括重大灾害发生、社会危机事件、机构纪念活动等。一般通过召开记者会、研讨会、展览会、义卖会、演唱会等活动,提高社会服务机构与目标民众的接触机会,来增加组织的筹款金额。

7.6 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和内容

7.6.1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社会工作者、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7.6.2社会工作督导对象与督导者

(1)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包括:①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②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③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④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

(2)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督导者一般都是由机构中资深的社会工作者担任,他们一般都具有丰富的

实践经验,接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督导技能,尤其是具有对社会、对专业负责的精神。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分为师徒式督导、训练式督导、管理式督导和咨询式督导。

①师徒式督导督导者扮演师傅的角色,提供教育训练。

②训练式督导被督导者被认为是学生或受教育者,在具体实务服务中,督导者负责部分工作。

③管理式督导督导者是被督导者的上级或主管,具有“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④咨询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

7.6.3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1)行政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

(2)教育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实现专业上的发展。

(3)支持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让被督导者能轻松面对工作。

7.6.4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1)行政性督导的内容督导者在社会服务机构中是行政科层机构的联结点,行政性督导主要提供“组织的结构性”和“完成工作所需资源的可近性”支持。行政性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督导者通过面试选择比较合适的候选人,这不但可以限制成员的差异性,也可以让符合条件的人在实现组织目标时充满认同和胜任感。

②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督导者要对新进人员进行安置和引导,让他们了解自己在机构中的位置,清楚掌握组织的行政环节和政策、制度等相关资讯,帮助他们在机构的人群网络中找到自己的突出位置,通过督导的行政联结,新进人员可以完全被整合进机构中。

③工作计划和分配社会工作者被招募、聘用、引导和安置后,督导就必须对工作人员所进行的工作做出计划,包括服务个案的量的分配,工作完成时问安排与管理,配置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管理等。

④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督导的行政地位体现为行政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处理和传达来自上级和下级的资源。

⑤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监督的任务包括听取工作人员的口头汇报,阅读书面记录和统计报告。督导监督和总结工作成效内容包括是否达到最低要求、分享反馈信息和口头的表扬。工作总结是为了确定工作是否按照计划完成,包括检查工作人员配置是否合理,以及分配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否合理。

⑥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包括:缓冲器、倡导者和机构变迁推动者。

(2)教育性督导的内容社会工作督导的教育性功能要求督导者不仅要提供被督导者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并要协助社会工作者由“知”转为“做”,督导者通过个别督导或团体会谈,发挥知识能力学习与自我觉醒反馈的效能。具体内容包括:①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②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③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④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⑤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⑥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3)支持性督导的内容社会工作者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如下。

①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包括:a.处理“非自愿型服务对象”;b.服务对象过度依赖;c.害怕决策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d.合法需求与正当利益之间的冲突;e.无法将时间完美地分配给每一个服务对象。

②来自工作压力包括:a.工作环境不佳;b.无力改变病态社会结构的挫折感;c.工作中专业知识不足;d.专业独立性不够;e.实务经验不足等。

③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包括:a.对机构政策和程序的承诺;b.工作绩效评估;c.工作量过重;d.工资待遇问题;e.科层互动僵化和效率低下;f.机构动荡、改组和规则改变等。

④来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识的压力包括:a.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不了解;b.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不了解;c.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和同事对社会工作不了解;d.其他专业,如医生、律师对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质疑;e.社会工作者要不断为专业解释、辩护等。

社会工作督导必须要发挥其支持性功能,帮助被督导者增强自我功能,平衡和安抚工作情绪,缓解焦虑,增强其工作信念,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呈现出良好的工作表现。支持性督导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①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各种情绪,帮助被督导者增强自我功能;

②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

③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情绪和士气,并对机构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范文.docx

这个

1.社会服务机构的()是以机构愿景为基础的,但比愿景更加清楚地说明了机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选择一项: A. 战略目标 B. 机构宗旨 C. 机构远景 D. 机构使命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二章第一节机构愿景(远景)、与使命的区别。 正确答案是:机构使命 2 2.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为了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方便机构未来的人力需求计划,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 A.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B. 鼓励员工参与机构决策 C. 轮换工作岗位 D. 减少员工工作量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八章第一节激励的一般方式。 正确答案是:轮换工作岗位 2 3.在社会服务机构中,不属于冲突控制方法的是()。 选择一项:

A. 强制解决 B. 回避与妥协 C. 加强沟通参与 D. 实地考察机构的运作活动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九章第一节控制的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是:实地考察机构的运作活动 2 4.年度计划是确定机构在未来一年时间内要实现的目标和完成的工作,其制定者通常是社会服务机构的()。 选择一项: A. 基层管理者及一线员工 B. 中低层管理者 C. 高层和中层管理者 D. 高层管理者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十章第四节社会服务机构的战略实施。 正确答案是:中低层管理者 题目9 2 5.某社区的白领小江参加了某社会服务机构举办的“关爱儿童”慈善晚宴。其中机构举办慈善晚宴属于哪种筹资来源()。 选择一项:

A. 捐赠款物 B. 服务收费 C. 政府资助 D. 国际资助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十三章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来源。 正确答案是:捐赠款物 3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5分,共10分) 2 1.影响社会服务机构使命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督导 B. 利益相关者 C. 服务对象 D. 管理层 E. 资助者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二章第二节使命陈述注意的问题和评析。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利益相关者, 服务对象, 资助者 2 2.作为爱心老年公寓的管理者小张,他在沟通方面扮演着()等重要角色。 选择一项或多项:

社会工作行政(2)完整篇.doc

社会工作行政论文(2) 【摘要】在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特点,社会工作行政作为社会工作的间接专业方法,也有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色。本文从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问题、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问题、社会服务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实习的双重功能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的伦理困惑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知识体系及制度架构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包括:建构与完善社会福利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社会工作组织体系;加快社会工作行政高级人才培育;加强对于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社会工作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其形成的时间较晚,传入中国后,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发挥相较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都显得较为有限。与此相对应,对社会工作行政进行研究的学者人数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本文结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特点,讨论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建构问题。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 要讨论中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建构的问题,首先要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特点。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这一事物引入中国大陆,与中国的文化与制度相结合,便显现出以下方面的特点: (一)社会工作者的含义有实际与专业之区分 几十年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及其人员以行政的手段提供,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低,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并不存在。提供社会服务的人员后来被称作为实际社会工作者(王思斌,2006),为的是与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相区别。

(二)社会工作发展存在后生快发、教育先行之特点 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北京、上海、南京的一些高等学校出现,但是到50年代前期,社会工作教育在高校消失。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高校恢复重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至2011年已有252所高校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另有58所高校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教育授权,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工作还是一个社会知晓度低、社会认知度差、没有或者很少职业岗位的事物,因而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具有后生快发、教育先行的特点(史柏年,2004)。 (三)专业社会工作者存在强(重)学术弱(轻)实践之局限 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有38年之久的断层,恢复重建以后的师资大多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加之快速膨胀的专业教育使得教师承受着巨大的课堂教学压力,许多教师无心、无力、无暇顾及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方面的补足。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的职业化程度低,实际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者并没有向教育机构提出重构本土化理论知识体系的迫切要求,加之高校始终没有将教师参与实务工作的经历与能力列入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所以一部分高校及教师,始终把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纯学理的知识来对待。 (四)社会服务领域的主体构成显现大政府、小社会之格局 中国政府以公有资产守护者的身份对社会福利资源实行垄断性的掌控,依然将对社会福利资源的直接分配看作是得到人民拥戴,从而获得社会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因而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仍然是提供直接服务的主体。非政府的公益性服务组织由于很难得到体制内的福利资源,加之注册登记的门槛高,公众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低,其生存与发展处于比较艰难的境地。 (五)强力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府存在重管理轻服务之倾向 中国大陆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财富与繁荣,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与困难。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的思路以及社会建设

智慧树知到《社会工作行政》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社会工作行政》章节测试[完 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社会工作行政》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现在社会福利输送的主体是 ( ) A: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 B:个人 正确答案: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 第二章 1、根据艾斯平-安德森关于社会福利体制的划分,美国属于( )主义福利。 A:自由 B:混合 C:保守 D:社会民主主义 正确答案:自由 4、近年来,我国社会福利的基本目标是普惠。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是以集体经济为基础,集体福利、家庭自我照顾和国家福利救济相结合的社会福利体制。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三章 1、中国青年志愿者愿者协会、中国社会学学会、大学生联合会、青年联合会等属于( )。 A:社会服务机构 B:民办非企业 C:基金会 D:社会团体 正确答案:D 4、出资者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可以向出资者分配。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5、营利组织的董事会更多侧重于战略规划等宏观的方面,而社会服务机构的理事会在募款等方面的执行功能更强,尤其是小型的以及新设立的社会服务机构中,理事会执行功能更弱。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第四章 1、基础理论主要为社区工作实践提供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帕森斯认为,社会化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是万能的,社会通过这两种机制就可以实现社会整合。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3、科塞认为,僵化的社会结构容易出现冲突,但对社会没有根本性的坏作用。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4、冲突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根源是由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5、布劳的理论解释了交换过程中个体微观层次、群体层次以及社会宏观层次的差异,从而使交换理论能在更大范围内解释社会现

社会工作行政考试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行政人员 社会服务机构地人力资源管理 领导 社会服务评估 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地过程,具体来讲,它是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理论地指导下,有效策动和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内部实施地计划、组织、执行与管理、评估等活动,实现机构高效运转,输出有效社会服务地过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社会工作行政人员是在社会政策执行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政策实施设计和对服务活动进行协调、监督地人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社会服务机构地人力资源管理指地是对机构中受薪地专业人员、半专业人员及志愿者进行地招聘和挑选、任用、培训和发展、激励、考核等方面地活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领导是领导者通过与被领导者地人际互动实施影响,依凭组织地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引导被领导者实现既定组织目标地活动过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社会服务评估是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测量、诊断和评价社会服务方案及机构绩效,以改进组织运作,提升社会服务地效率、效果和质量,并向政府、资助机构及社会大众交代地过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地序号填在题中地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机构行政”价值地核心内容是(). . 规范机构地规章制度. 以案主地最佳利益为优先考虑. 资源分配地公平性. 工作过程中诚实守信 . 某养老机构设立了专门地研究部门,令其协助机构地领导者,这属于()组织结构. .直线式.跨专业.问题解决型.直线参谋式 . 某社会服务机构地管理者发现有些员工对机构地发展不闻不问.为提高员工地积极性,促进机构内部上下级之间地沟通,以下激励措施中,机构管理者应首选(). .调动员工岗位.积极促进员工参与机构决策.协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拓展员工地工作内容 . 下列不属于社会服务机构方案策划阶段地是(). .问题地认识和分析阶段.信息收集与整理.考虑服务地评估.方案安排阶段 .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地一种方法,他们由()担任. .资深社会工作者.一线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服务机构地实习学生.志愿者 .社会服务机构地()是以机构愿景为基础地,但比愿景更加清楚地说明了机构地性质和发展方向. .战略目标.机构使命.机构宗旨.机构远景 .社会服务机构地领导为了增进员工对工作地兴趣,方便机构未来地人力需求计划,最常采用地方法是().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鼓励员工参与机构决策.轮换工作岗位.减少员工工作量 .在社会服务机构中,不属于冲突控制方法地是(). .强制解决.回避与妥协.加强沟通参与.实地考察机构地运作活动 .年度计划是确定机构在未来一年时间内要实现地目标和完成地工作,其制定者通常是社会

第七章 社会工作行政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单项选择题 1.()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A.社会工作 B.社会督导 C.小组工作 D.社会工作行政 2.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是(),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A.单向的 B.可逆的 C.双向的 D.复杂的

3.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 A.营利机构 B.企业 C.事业单位 D.非营利组织 4.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各有不同,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也有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下面属于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的是()。 A.有机会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B.能表现和证明自己的成就 C.自我成长、发展与成熟 D.受亲人、朋友、老师和家长的影响而参与服务

5.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下面属于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对象的是()。 A.初级社会工作者 B.社会工作行政人员 C.资深社会工作者 D.政府工作人员 6.社会工作督导有不同类型,如果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被督导者根据实务工作的要求,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更为重要。那么,这种督导是()。 A.师徒式督导 B.训练式督导 C.管理式督导 D.咨询式督导

7.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想为社区残疾人提供服务,并向区民政局申请经费资助。区民政局很支持这一想法,要求中心准备材料,并写明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专业方法、服务成效以及经费预算等内容。这份材料被称为()。 A.项目申请书 B.项目概算 C.工作计划 D.活动方案 8.社会工作者小雨刚被分配去为失学儿童服务,但她对这一群体理解不深,不熟悉现行的相关政策。督导员给她进行了相应的讲解,小雨的服务技能因此得到提高。督导员教给小雨的知识是()。 A.社会问题 B.建议和咨询 C.服务对象群

《社会工作行政》要点整理

社工本科《社会工作行政》复习大纲 社会工作行政(名词) 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中心含义为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社会工作行政特征 1.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2.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 3.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 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社会工作行政运作程序的环节(多选)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的原则 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专业责任的原则4)法制原则 5)协调的原则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功能(多选)1)实施社会政策2)进行有效管理3)总结经验,修订政策 学习和研究社会工作行政学的目的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其他各项事业服务,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名词)在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中,所采取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和基本制度与方法的统称 第一章社会工作行政组织 组织的基本要素(多选):人员、目标、结构、制度、行为、环境等。 行政组织的组成要素(多选):1)物质要素2)精神(形式)要素3)环境要素4)目的要素 组织成员极其职位构成了行政组织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 一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如社团协会、民间营利性组织)。 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科学管理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组织管理方式。 韦伯所划分的三种权威(选):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的权威。 1933年,艾顿.梅奥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标志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兴起。(单选)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选):1)传统原则2)动态设计原则3)权变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结构包括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权力是(单选)组织实施管理的基础 行政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指一个层次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领导所能直接、有效控制的下级结构或人员的数目。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类型(选):1)政府机关2)服务机构3)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单选):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名义、实际归属及其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选):1)首长制与委员制2)分级制与分职制3)集权制与分权制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组织环境1)社会环境(一般/特定社会环境)2)团体社会环境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气候具有如下特征的组织可被视为第三部门的一部分: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第三部门,又称社会中介组织 是指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 第三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政府职能的转变2)体制因素3)经济主体的需要4)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第三部门中的公益性组织具有的功能:1)社会服务功能2)社会沟通功能3)监督管理功能 第三部门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简答) 1)缺乏总体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2)对公益性机构缺乏法律的规范3)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 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欠佳。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行政:强调服务,主要指对事物的计划、组织、推动和监督,使从综合的角度对相关事物的协调和推进。 社会工作行政:是计划、组织、协调具体的社会服务的行政活动,这种行政活动比较靠近具体的社会工作,常常反映在某一社会服务机构、某一社会服务活动的整体设计与推动之中。社会福利行政的定义:是面对所有社会福利活动,特别是包括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宣传、阐释、贯彻、监督与评估。 三者区别 社会管理的定义:是以整个社会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它是从综合的角度、用综合性方法、处理综合性社会关系问题的管理活动。 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管理的区别:(1)对象不同(2)方法不同(3)任务不同 社会工作行政的要件构成:1、社会政策:理念,目标,形式 2.社会福利体系及机构:社会福利体系,服务机构 3.社会工作行政人员:角色,层级,职责 4.社会服务人员:角色,职责,直接服务人员 5.社会福利资源:物质性资源,服务型资源 6.社会服务对象:个人与家庭,群体,社区,公众;弱势群体与一般群体 第二章: 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宏观社会工作行政是与推行政策、筹划和设计政策实施相关的行政活动,一般处在较高、较宏观层次,处理综合性问题 特征:较强的政治性;广泛的协调;对政策实施负有主要责任;运用权力系统推动政策实施微观社会行政的含义:微观社会工作行政一般处理机构与项目中的具体问题,与管理相关,个案管理。 特征:实务性;局部协调;部分责任;科层权力和其它方法并用 社会行政的功能: a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区分:1. 社会工作行政的社会效果:增进社会福利;满足弱势群体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及社会秩序2. 社会工作行政的具体功能:社会政策的实施与改进;提高机构服务效率;技术层面的功能 b 从不同的层面分析:1.社会福利思想及福利最大化——价值层面:社会工作行政的社会福利目标,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2.社会政策的改进——制度层面:能动的社会工作行政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相互联系的观点,改进社会政策3.机构服务效率的提高——管理层面:行政的效率观点,理性主义的组织观,有效地推动社会服务4.指导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技术层面:指导、督导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其成长、成熟 第三章: 社会行政体制的定义:国家或权力机构实施社会政策的制度化的架构,包括行政组织的设置、目标的选择、职权的划分、行为运作的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的设计等等。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体制改革中的主要福利制度类型:一是以普通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城镇职工集体福利,包括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和福利补帖,其提供者和管理者是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一部分来源于财政;二是以城镇无经济收入和无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特殊社会福利,包括生活供养、疾病康复和文化教育等,由各级政府提供和管理;三是农村的社会福利主要是面向孤寡老人、孤儿等特殊人群,即“五保户”,主要由集体筹资、管理、政府给予少量补贴,面向人群服务的为合作医疗,由个人缴一部分费用(在分配前已扣除),再由集体资助一部分

初级实务第7章矫正社会工作试题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称为()。 A.感化工作 B.教育工作 C.改造工作 D.监管工作 2、()不属于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 A.监管功能 B.矫正功能 C.服务功能 D.教育功能 3、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内容的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的是()。 A.监管功能 B.矫正功能 C.服务功能 D.教育功能 4、在矫正过程中,矫正对象往往表现的敏感、神经质、情绪不稳、反应过度、对人对事多疑、偏激等,这是指矫正对象()。 A.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B.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C.具有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D.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5、下列哪项不属于矫正对象的需要?()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B.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C.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D.监管的需要 6、下列哪项不属于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A.接纳 B.可塑性 C.个别化 D.监管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矫正社会工作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服务、社区矫正中的服务以及刑满释放后的服务等四个方面 B.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仅指犯罪嫌疑人 C.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包括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和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D.社会工作者介入司法过程,自司法判决前的案件审理阶段就已经开始 8、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也称为()。 A.更生保护 B.监督保护 C.监管保护 D.事后保护 9、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间接方法是()。 A.个案工作方法 B.社区工作方法 C.小组工作方法 D.监督工作方法 10、社区矫正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讲求操作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综合了众多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其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11、将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具体的针对矫正对象的社会服务,又将服务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影响政策法规的修订,是指()。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12、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是指()。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13、下列属于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的是()。 A.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B.开展社区教育,培养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C.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D.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 14、针对矫正对象过去与不良团伙有千丝万缕联系、缺乏健康社会网络支持的现象,可以设计并实施以交真朋友、走自新路为主体的小组辅导项目,属于()。 A.针对矫正对象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惑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

这个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 模拟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服务机构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门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组织。 2.授权及其内容 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移交给下属的过程,目的是让社会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也有助于提高下属或员工的满意度、工作动机。可授权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授予任务,即指派下属或员工完成多项任务;二是授予权力,即通过授予下属或员工一定的职权来完成任务;三是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强调所授权力仅限于从事某一特定任务。(教材P111) 3.下行沟通 下行沟通是指信息通过组织的层级体系从上级向下级传递的过程,即所谓的“上情下达”,这是开展行政工作所必不可少的环节。 4.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将工作转化为目标,以目标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的管理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服务机构的()是以机构愿景为基础的,但比愿景更加清楚地说明了机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选择一项: A. 战略目标 B. 机构宗旨 C. 机构远景 D. 机构使命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二章第一节机构愿景(远景)、与使命的区别。 正确答案是:机构使命 2.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为了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方便机构未来的人力需求计划,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 A.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B. 鼓励员工参与机构决策 C. 轮换工作岗位 D. 减少员工工作量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八章第一节激励的一般方式。 正确答案是:轮换工作岗位 3.在社会服务机构中,不属于冲突控制方法的是()。 选择一项: A. 强制解决 B. 回避与妥协 C. 加强沟通参与 D. 实地考察机构的运作活动

社会工作行政(1206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行政(本)》期末复习资料(201206)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入场(纸张由各地方电大统一发放,可于纸张正反面上记录知识要点)。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名词解释题(4道题,每题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少选每个选项得1分。每题4分,共4道题)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材料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4分) 二、复习范围 以文字教材《社会工作行政》(时立荣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为依据,以本次期末复习指导(文本)为重点范围进行复习。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 社会工作行政P5第一段 2. 社会服务机构P24最后一段 3.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P148第一段 4. 战略规划P206倒数第二段 5. 下行沟通P122倒数第一段 6. 目标管理P236第三段 7. 使命陈述P31倒数第二段 8. 社会服务机构行政计划P78第二段 9. 志愿者P262第一段 10. 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结构P107第二段 11. 正式沟通P122第二段 12. 冲突控制P190倒数第一段 13. 社会工作督导P268第一段 14. 社会服务评估P303第三段 15.授权及其内容:授权是指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移交给下属的过程,目的是让社会服务机构发挥最大效率,也有助于提高下属或员工的满意度、工作动机。可授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授予任务;二是授予权力;三是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 16.SWOT分析:是指把对机构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机构重要的战略机遇,它是综合考虑机构内外部环境变量,以此来选择机构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 1. “机构行政”价值的核心内容是(C )。P10 A. 规范机构的规章制度 B. 以案主的最佳利益为优先考虑 C. 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D. 工作过程中诚实守信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七章知识点.

(一)社会行政的定义与功能 1、社会工作行政定义: 基德尼夫: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斯基德莫尔:社会工作行政是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将机构政策转换成服务的行动过程。包括执行者、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方法为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 2、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1、社会服务策划的类型:管制性策划、指导性策划、分配性策划; 2、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 3、社会服务策划的步骤: 第一,问题认识和分析阶段: (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支法; (2)需要评估:界定危机人口、目标对象人口、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第二,目标制定阶段: (1)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 (2)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第三,方案安排阶段: (1)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2)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 (3)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分配; (4)制定行动计划。 第四,考虑服务的评估:检验各项行动计划中所要推行的“方案活动”是否根据原定计划和日期推行和完成,更重要的是,确定的方案活动目标是否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方案评估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1、社会服务机构: 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主要有政府部门(规模大,服务类型和人数多;提供法律责任内的服务、社会保障计划、服务策划和协调、社会福利经费的提供和监督等)和民办机构(规模和人力资源差异大,有些机构只有一种类型,服务对象比较单一,提供具体的福利服务); 2、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1)非营利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社会捐助或国际援助,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取福利和促进社会进步,强调施与而不在意回报; (2)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明确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承诺,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 (3)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福利服务,从业人员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也包括其他专业人员; 3、服务机构的类型:

2020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章节题库-第八章 社会工作行政【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我国,拟订统筹城乡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工作由()负责。[2010年真题] A.民政部 B.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C.教育部 D.卫生部 【答案】B 【解析】在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负责促进就业工作,包括:①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③拟定就业援助制度;④完善职业资格制度;⑤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⑥牵头拟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⑦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2.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运作方式呈现出多元主体互动的趋势。关于这一趋势具体表现的说法,正确的是()。[2016年真题] A.政府和企业各自承担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应尽责任 B.政府在社会政策实施问责制度中重点强调内部监督 C.社会政策对象在受助过程中一般是被动接受福利 D.自上而下政治模式的主导地位受政策对象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制定了内容丰富的社会政策。不但政府承担社会福利责任,企业也负有社会保障的责任。另外,一些民间组织也进入某些社会服务

领域。因此,社会福利行政运行方式呈现出多元主体互动的局面:自上而下的政治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政策实施进程也受到了下层和政策对象的影响;与财政体制相一致,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责任也主要由各级政府分担。 3.某市民政局推动开展“社会养老服务”项目,参与项目实施的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组织、企业,他们对如何开展“社会养老服务”提出建议。这种社会福利行政运行模式的特点是()。[2011年真题] A.多元主体互动 B.组织利益分担 C.决策自上而下 D.市场行为导向 【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制定了内容丰富的社会政策。不但政府承担社会福利责任,企业也负有社会保障的责任。另外,一些民间组织也进入某些社会服务领域。因此,社会福利行政运行方式呈现出多元主体互动的局面:自上而下的政治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政策实施进程也受到了下层和政策对象的影响;与财政体制相一致,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责任也主要由各级政府分担。 4.2009年,某市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工作正式启动,各社会公益组织可通过公开参与投标的方式获得服务项目资助。该项工作被视为福彩公益金资助公益服务“由拨转招”的一次改革性探索。根据上述介绍,该市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标工作直接体现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2013年真题] A.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B.以民政部门为主体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资料全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 社工141班杨广超 第一章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服务机构:广义:是以社会使命为导向的人类改造机构,宗旨是助人自助、增进 人类福祉。狭义: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定义:指由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其目的是提高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协助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健康、幸福和发展。(与书上不同P3) 性质:非营利性组织、福利性、实体性 功能:福利服务功能、经济调剂功能、政治维护功能、文化价值倡导 特征:目标宗旨——福利服务、组织任务——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资金——不完全依赖服务对象、专业性——服务的专业性、服务效果——不易量化(P4) 补充:组织特征:1、社会服务机构的素材是人2、社会服务机构的目标界定是困难且模糊的3、社会服务机构的技术是不确定的4、员工——案主关系是社会服务机构的核心活动5、社会服务机构依赖于专业社会工作者6、社会服务机构的效果不易测量 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机构的组织图或职位图上。大多数组织图或职位图都包括下列不同层次的职位:董事会——委员会——行政者——基层员工 目标特征:社会服务机构本质上是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福利服务为宗旨。 ●塔西佗效应: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就是公 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从而陷入“塔西佗陷阱” ●社会公信力:既是社会服务机构在服务管理中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影响 力,也是公众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服务机构实施的政策以及其他社会性活动的普遍认同感、信任度和满意程度,是公民对机构服务效果的主观评价,是通过机构自律和法律约束来完成。 ●机构使命与公信力之间是什么关系?机构使命对于公众和社会的意义在于,指引机构 发展的方向、提升服务机构存在的社会意义、为机构的持续发展提供线路支持,对内则成为指导组织和成员行为的准则。当公众认为机构服务和经营活动与组织使命宗旨的判断一致时,就会对机构产生社会信任,机构就会享受很高的信誉和良好的口碑,从而获得大力支持,简单地说,信任形成了社会公信力。 ●公信力建设的对象分类有哪几个层次?1、国家(国家的公信力)2、公民社会组织(资 金提供者)3、服务组织自身(服务提供者)4、消费对象(服务者与服务对象) 采取混合福利的四个利益相关方作为分析维度可呈现以下四个维度:一是针对国家的公信力,受到政府的业务主管或支持,无论政府提供资金与否,福利服务组织都需要对其负责。二是针对社会的公信力,其中包括对主要资助者问责的应答责任。这些组织也会作为捐助方的合作伙伴负有责任。三是机构对自身的公信力。四是服务者对服务对象的公信力。 ●公信力建设应当遵循的总体原则和内容是什么?原则:坚守使命、恪守透明、尽责、 诚信、建立内部自律和外部他律机制 内容:内部自律、外部自律 内部自律:是社会服务机构自身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社会交代的重要内涵。包括:1、建立规范的内部治理机构2、建立信息披露制度3、注重公共关系,塑造社会形象

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测试题.doc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行政服务的实施具有(A )。 A、层次性 B、有限性 C、非盈利性 D、专业性 2、社会工作行政按其运作程序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A )。 A、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B、组织、计划、协调、执行、评估 C、决策、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D、决策、领导、计划、执行、评估 3、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D)。 A、实施社会政策,进行有效管理 B、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工作效率 C、制定福利政策,稳定社会秩序 D、实施社会政策,进行有效管理,总结经验,修订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ABDE )。 A、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B、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盈利性 C、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内容的福利性 D、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 E、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2、社会工作的专门化和职业化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ABDE )。 A、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团体及下属从事各类福利服务的机构 B、有公认的职业守则和保证守则被执行的审核和证照制度 C、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者 D、有专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和实用的系列训练课程 E、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工作程序和必要的职业权利保障 3、社会工作行政按其运作程序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ABCE )。 A、组织 B、计划 C、执行 D、协调 E、评估 4、社会工作价值原则的重点是(AD )。 A、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B、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C、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行政 D、尊重社会工作对象的尊严和价值 E、协调一致实现社会工作整体目标 5、社会工作行政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以下因素的推动(ABD )。 A、民间机构之间协调服务的需要 B、政府行政责任的建立和行政能力发展的需求 C、社会贫困群体的扩张 D、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的兴起 E、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的要求 6、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包括(ABD )。 A、实施社会政策 B、进行有效管理

萧洪恩《社会工作行政》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工作行政运行)【圣才出品】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运行 7.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工作行政运行的过程 1.社会工作行政运行的本质 社会工作行政运行是指处置社会工作行政事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政策转变为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具体地说,通过各级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国家与社会的福利保障单位、基层社区组织等的行政管理,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活动,其中包括对各种团体、群众性社区组织和大量群众性社会活动的组织、领导、管理和提供服务,以使社会工作机构顺利实现工作目标,同时也确保其工作对象得到合格服务的过程。 2.社会工作行政运行的目标 社会工作行政运行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宏观层面的社会福利机制建立的目标,转化社会目标成为社会服务或社会方案,包括认定机构所服务社区的社会福利需要是什么,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把社会方案转化成社会政策或设置特定机构以处理特定的社会问题。 (2)中观层面的行政管理目标,即要求提高效率与减少浪费,使人力、物力发挥最大的功效,包括资源的筹措与安置,具体机构的组织与结构形态设计,一般作业原则的制定,

人员及职员的招募、训练与督导。 (3)微观层面的专业服务提供的目标,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包括确定机构的服务方案、提供与执行具体的服务项目,如对受助者的咨询、转案、辅导或经济上的资助,对服务效果进行持续的评估等。 总体来说,社会工作行政运行的目标在于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活动,通过行政技术使社会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改意见,以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3.社会工作行政运行的过程 一般来说,社会福利与行政的功能或程序包括计划、组织、人员募集与分工、领导与沟通、督导与训练、协调、预算与年度会计控制、政策管制、公共关系、报告以及评价与研究十一项。 (1)计划 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计划通过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任务分解给组织的每个部门、环节和个人,从而为这些部门、环节和个人在该时期的工作提供具体的依据,为决策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 不论在何种阶层的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在其行政计划的范围及内容上必须考虑下列几点: ①事先决定行动的主题。 ②根据目标与政策制定方案并确定服务设施、项目。 ③分层计划,包括机构整体、各部门、各个工作人员等各层次的分别计划。 ④计划期限,分为近期、中期及远期等三种计划,无论哪种计划都规定有一定的期限,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 社会工作行政)【圣才出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7.1复习笔记 一、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与功能 1.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 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服务机构的行政人员,在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内部实施的计划、组织、执行与管理、评估等,实现机构高效运转、输出社会服务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双向的: (1)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 (2)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2.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 (1)价值导向性 社会工作行政涉及不同层次的行政决策与执行主体、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他们对社会福利权利与照顾责任的价值判断与理解,将直接影响服务与照顾关系的建立,对服务目标的确立和服务资源的获取产生直接的影响。 (2)目标、策略的不确定性 社会工作行政的服务目标与策略的界定因人因事而定,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要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资源状况等因素综合考量。 (3)介入过程的持续动态性

①社会工作行政中涉及的政策与服务过程是一种持续性的动态过程; ②社会工作行政中涉及的不同层次的政府与社会服务组织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社会工作行政所涉及的服务与照顾,既是关系,也是过程; ④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对服务与照顾内涵的认知、表达、评估就是一个不断寻求彼此平衡与维持自我主体性的过程。 (4)资源运用的协调性、合作性和依赖性 社会工作行政强调资源在运用与取得上,必须有赖于各种协调、合作策略及技术的运用,才能顺利取得资源,发掘资源,运用资源,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目标。 (5)领导与管理者素质的综合性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影响到组织气氛的形成及组织资源的获得,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他们要具备行政者应有的领导力、人格魅力以及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知识,他们应是思想者、行动者、团队领导者。 3.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有效的社会服务的过程,在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 社会工作行政在将社会政策转变为具体服务的过程中要将宏观政策具体化,因而具有解释政策的功能。社会工作行政要为社会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制订行动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社会政策变为提供服务者的具体行动,其中社会工作行政发挥着重要的“规划”功能。 (2)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 社会工作行政不但在宏观层面上策划社会服务,而且在具体服务的层面上对其进行统筹和管理,即:

《社会工作行政》章节重点

绪论 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中心含义为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P2 社会工作行政特征:P3 1.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2.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 3.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 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社会工作行政运作程序的环节(多选)组织,计划,执行,评估。P4 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的原则:P6 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2)整体性原则。 3)专业责任的原则。4)法制原则。 5)协调的原则。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P11 1)实施社会政策。 2)进行有效管理。 3)总结经验,修订政策。 学习和研究社会工作行政学的目的:P13 1、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2、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3、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其他各项事业服务,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在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中,所采取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和基本制度与方法的统称。 第一章社会工作行政组织 组织的基本要素(多选):人员、目标、结构、制度、行为、环境等。P22 行政组织的组成要素(多选):P23 1)物质要素 2)精神(形式)要素 3)环境要素 4)目的要素 组织成员极其职位构成了行政组织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P23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是指一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如社团协会、民间营利性组织)。P23 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科学管理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组织管理方式。P24 韦伯所划分的三种权威(选):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的权威。P25 1933年,艾顿.梅奥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标志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兴起。(单选)P25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选):P27 1)传统原则 2)动态设计原则 3)权变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结构包括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P29 行政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指一个层次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领导所能直接、有效控制的下级结构或人员的数目。P30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类型:P31 1)政府机关。 2)服务机构。 3)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名义、实际归属及其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P32 1)首长制与委员制。 2)分级制与分职制。 3)集权制与分权制。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组织环境:P35 1)社会环境(一般/特定社会环境)。 2)团体社会环境。 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气候。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权力是组织实施管理的基础。P39 具有以下特征的组织可被视为第三部门的一部分: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P44 第三部门,又称社会中介组织是指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P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