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联网1502班15112006 董潇蔓

引言

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不自觉地运用物理知识。并且,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物理现象大量的存在于我们周围,如雨后天晴的彩虹,湖水沸腾等。都可以从物理知识中得到答案。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物理是源于生活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能够增加我们的感性认识,增强生活实际的联系。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关键词:生活物理,物理应用,杨氏模量

正文

在大学物理课程上,我们做了众多物理实验,然而今天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弹性模量,和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又称弹性系数,杨氏模量。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弹性模量变成了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

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在日常生活中,弹性模量的应用与测量在许多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就好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如果不够,使建筑变形而不能正常使用,就很容易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我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杨氏模量,它是沿纵向的弹性模量,也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1807年因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 1773-1829) 所得到的结果而命名。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值被称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它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杨氏模量的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杨氏模量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形变。

杨氏弹性模量是选定机械零件材料的依据之一,是工程技术设计中常用的参数。杨氏模量的测定对研究金属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胶等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意义,还可用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生物力学、地质等领域。

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一般有拉伸法、梁弯曲法、振动法、内耗法等,还出现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莫尔条纹、电涡流传感器和波动传递技术(微波或超声波)等实验技术和方法测量杨氏模量。但是由于我们学校资源有限,只能用拉伸法来测量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的量纲同压力,在SI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Pa也就是帕斯卡。但是通常在工程的使用中,因各材料杨氏模量的量值都

十分的大,所以常以百万帕斯卡(MPa)或十亿帕斯卡(GPa)作为其单位。

? (1牛顿每平方毫米为1MPa)

? (1千牛顿每平方毫米为1GPa)

杨氏模量测试方法的介绍

一般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

动态法有脉冲激振法、声频共振法、声速法等。

脉冲激振法:通过合适的外力给定试样脉冲激振信号,当激振信号中的某一频率与试样的固有频率相一致时,产生共振,此时振幅最大,延时最长,这个波通过测试探针或测量话筒的传递转换成电讯号送入仪器,测出试样的固有频率,由公式计算得出杨氏模量E。

特点:国际通用的一种常温测试方法;信号激发、接收结构简单,测试测试准确、直观。

声频共振法:指有声频发生器发送声频电信号,由换能器转换为振动信号驱动试样,再由换能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分析此信号与发生器信号在示波器上形成的图形,得出试样的固有频率f,由公式E=C1·w·f得出试样的杨氏模量。

特点:--- 声频发生器、放大器等组成激发器;

--- 换能器接收信号,示波器显示信号;

---李萨如图形判断试样固有频率。

缺点:--- 激发器结构复杂,必要时激发器需要与试样表面耦合,操作不方便;

--- 示波器数据处理及显示单一;

--- 可能存在多个李萨如图形,易误判;

--- 该方法不方便用于高温测试。

声速法:由信号发生器给出超声信号,测试信号在试样中的传播时间,得出该信号在试样中的传播速度ν,由公式E=ρ·ν计算得试样杨氏模量。

特点:---超声波发生器及换能器组成激发系统;

--- 换能器转换信号;

--- 测试超声波在试样两平行面的传播时间差,计算声速。

缺点:--- 激发器结构复杂,必要时激发器需要与试样表面耦合,操作不方便;

--- 时间差的信号处理点容易引入误差,只能得出近似杨氏模量;

--- 该方法不方便用于高温测试。

静态法

静态法是指在试样上施加一恒定的弯曲应力,测定其弹性弯曲挠度,或是在试样上施加一恒定的拉伸(或压缩)应力,测定其弹性变形量;或根据应力和应变计算弹性模量。

特点:--- 国内采用的方法,国内外耐火行业目前还没制定相应的标准;

--- 获得材料的真实变形量应力---应变曲线。

缺点:试样用量大;准确度低;不能重复测定。

这个装置图就是类似我们实验室用的装置。因为做实验的时候很多时候存在误差,所以我们采用逐差法有效地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也可以部分地消除仪器的系统误差,在这个实验中,金属丝下面吊挂的重物质量是逐次等量上调的,因此使用逐差法可以有效利用多次测量的数据,利用多个数据差的平均来部分消除误差的影响

杨氏模量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举例来说,大部分金属在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其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正如以下的很多材料的杨氏模量值非常接近。

杨氏模量与如此多的材料都息息相关,不管杨氏模量大或者小都有他的好处。就如杨氏模量大,即使单位面积上承受很大的力也不会弯曲变形,强力不会拉伸这种材料,压力也不会压缩这种材料。就比如天然金刚石,因为它的杨氏模量达1000GPa,所以它被人们做成刀具等,抗形变能力强,耐用。超级钢因为其杨氏模量非常大,而被应用于造船、建筑、桥梁等行业,来替代传统的普通板材具有良好的前景。高强度船板可以增加载货量;低成本、高性能桥梁板有利于桥梁结构的优化设计,使桥梁更加坚固耐用。在中国,超级钢大有用武之地。杨氏模量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还有一些杨氏模量很低的新型材料,例如固态的二甲基硅氧烷为一种硅胶,无毒、疏水性(hydrophobic)和防水性,惰性物质,且为非易燃性、透明弹性体。二甲基硅氧烷的制程简便且快速,材料成本远低于硅晶圆,

且其透光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佳、易与多种材质室温接合、以及因为低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导致的结构高弹性(structural flexibility)等,被用来制作微流道、微混合器、微泵、微阀门等元件。

在这里介绍的只是大学物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物理知识需要大家慢慢在生活中体会与认识。大学物理与我们生活非常贴近,也非常实用,所以我们学习好大学物理,对自身也有很多好处。生活从不缺乏物理现象,缺乏的是勇于发现物理学的眼睛。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L K dt d l d E φ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2.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s (B) 2.40s (C) 2.20s (D) 2.00s 3.横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 的波形如图,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 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0)/(cos φω+-=u x t A y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D) })]/([cos{0φω++=u x t A y 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 1.2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 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00mm ,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A )100000A (B )40000A (C )50000A (D )60000 A 6.若星光的波长按55000A 计算,孔镜为127cm 的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两颗星2 4 1

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一: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经过两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后,我对物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心得和感受。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北京邮电大学的《大学物理》课程开始于大一下学期,在正式开始物理学习之前,最好能根据老师对课程体系的介绍,以及在高年级同学那里得到的信息,弄清课程特点和必备的基础知识,结合自己对中学物理的学习情况,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因为大学物理与高中的物理是紧密相关的,是高中物理知识的扩展和提高,所以适当复习高中的物理概念和公式,以及常用的物理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大一上学期的高等数学知识例如积分部分也是需要及时复习的。 然后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更有参差不齐的基础知识,要正确认识自身,熟悉周围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根据课程特点,把一天中学习效果最好的时间安排给相应课程的学习。 以我自己为例,本人就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高中的时候由于题目类型固定,各种题目做得多,所以能取得相应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到大学,在学习时间没有高中多的情况下,怎样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做一道题通一类题,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再者就是要共同学习。科学家中很少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他们更多的是在团队中合作工作。向他们那样,如果能与同学或老师经常面对面或通过互联网等形式进行交流,甚至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那么将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我在平时尽量要求自己,争取每节课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也可以在老师身边听听其它同学有什么问题。有一些问题可能折射出我们在某个知识点上的欠缺,所以问问题是必要的查漏补缺环节。 另外,经常逛逛物理学习交流论坛,参与问题讨论也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更要注重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课堂讲解和示范对于正确理解物理理论有很大帮助,保证课堂学习效果是提高整体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要保证课堂学习效果,就要做好预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跟紧老师思路、理解理论内涵,掌握例题解法、记录课堂笔记,还要把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及总结提高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首先是保证课上的精神状态良好,提前一天预习物理书上的内容。课上认真记录,最好用双色记录法,用红笔标注出重难点,以便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可以多加留意。课上听到不太懂的地方或是有疑问的地方,要做好标注比如打个问号什么的,下课及时找老师解决。人的惰性会使我们当天不及时解决的问题留到第二天就忘了。

大学物理功和能

第四章 功和能 P88-92习题:3、4、5、12、13、14、19、23、27、30、36、 一. 选择题: 3.如图4-18所示,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 0()+F =F i j x y 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到(0,2R )位置过程中, 力F 对它所作的功为( )。 (A)2 0R F .(B)2 02R F . (C) 2 03R F . (D) 2 04R F . [] 4.如图4-19所示,,木块m 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当下降h 高度时,重力作功的瞬时功率是( )。 (A)21)2(gh mg .(B)1)2(cos gh mg θ. (C)1()2 1/2mgsin θgh (D) (2)1/2 mgsin θgh [] 5.质量为m =0.5 kg 的质点,在Ox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5t ,y =0.5t 2(SI ),从t =2 s 到t =4 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作的功为( )。 (A) 1.5 J . (B) 3 J . (C) 4.5 J . (D) -1.5 J . [] 二. 填空题: 12 .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的火箭从地面上升到距地面高度为2R 处.在此过程中,地球引力对火箭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质点在力F =(4+5x )i (SI)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从x =0移动到x =10 m 的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 图4-18 习题4-3图

14.二质点的质量各为m 1,m 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时,它们之间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___. 19.如图4-24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连一质量 为m 的物体,物体在坐标原点O 时弹簧长度为原长.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若物体在不变的外力F 作用下向右移动,则物体到达最远位置时系统的弹性势能E P =_____. 23.如图4-27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物.当弹簧伸长 重物在O 处达到平衡,现取重物在O 系统的重力势能为_____;系统的弹性势能为;系统的总势能为.(答案用k 和x 0 三. 计算题: 27.如图4-28所示,质量m 为 0.1 kg 的木块,在一个水平面上和一个劲度系数k 为20 N/m 的轻弹簧碰撞,木块将弹簧由原长压缩了x = 0.4 m .假设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k 为0.25, 问在将要发生碰撞时木块的速率v 为多少? 30.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粒子,最初处在静止状态,并且彼此相距无穷远.以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它 图4-28 习题4-27图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共5个 3.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 i=;刚性双原子分子5 i=;刚性多原子分子6 i= 4.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 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2 k i kT ε=

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优化及内容拓展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优化及内容拓展论文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优化及内容拓展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针对目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现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对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内容进行优化和拓展。构建了基础性必做实验、综合性选做实验和创新性拓展实验三个层次的项目内容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验竞赛。实践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优化;内容拓展 近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目前分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工科院校的首要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主要是针对高等学校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对提高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实践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我国一般高等院校的多数物理实验项目、内容仍采用老旧的模式,主要偏重对经典验证实验,而对有助于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拓展实验缺少开发,这与当代科学发展的综合性和交叉性趋势是相违背的,也不利于当代所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优化和内容拓展势在必行[1-3]。针对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内容的改革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4,5],依据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实验室设备投入情况和师资条件,抓住我校实施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师教学能力和实验设备维修能力,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能力,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的能力活动之契机,对大学物理实验项目进行了优化,对内容进行了拓展。通过具体实施、实践,结果表明,新的项目优化与内容拓展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工科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优化 针对我校工科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现有实验室面积和实验设备数量及实验室教师的师资水平基础上,对本学期开设的实验项目:用复摆测重力加速度、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计算机仿真-热敏电阻的特性研究、热电偶的定标、电子束综合试验仪的使用、电子示波器的使用、光的干涉-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测定、迈克尔逊干涉仪、衍射法测量微小长度、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霍尔效应测磁场这14个实验项目进行优化。为了兼顾工科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通过现有的大学物理实验网上选课系统,将学生所上实验项目分为必做项目和选做项目两大类。必做实验项目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必做实验可以使各专业学生对基本的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得到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而选做实验可以使学生按照自身的专业特点自行分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考虑到知识的全面性,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实验都不能缺少,故用复摆测重力加速度和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保留作为必做实验项目。同为电学实验的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和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有较大的相同之处,故保留经典的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作为必做实验项目。电子束综合试验仪的实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子示波器的原理,同时电子示波器又是多数工科学生必用的仪器,因此,两个实验都作为必做实验项目。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和计算机仿真-热敏电阻的特性研究这两个实验同为模拟实验,计算机仿真实验是目前模拟实验的典型,故选计算机仿真-热敏电阻的特性研究作为必做实验。霍尔效应测磁场作为电气、电子类专业学生的选做实验项目会更为合适。光学实验选干涉和衍射的典型实验——光的干涉-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测定和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作为必做实验,可以达到对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

2015大学物理(下)期末复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 C ] 2.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1) 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 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1)、(2)、(3).(B) (1)、(2)、(4). (C) (2)、(4).(D) (1) 、(4) [ D ] 3.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个绝热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 分别为S1和S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S1>S2 ;(B)S1=S2 ;(C)S1

5. 一定量的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改变在P-T图上沿着直线一条沿着 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改变到平衡态b(如图) (A)这是一个绝热压缩过程. (B)这是一个等体吸热过程. (C)这是一个吸热压缩过程. (D)这是一个吸热膨胀热过程. [D] 6.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部分面积相等, 则该图表示 (A)v0为最概然速率;(B)v0为平均速率; (C)v0为方均根速率; (D)速率大于和小于v0的分子数各占一半. [D] 7. 容器中储有定量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分子质量为m ,则分子速 度在x 方向的分量的平均值为:(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讨论) [ A ] 8. 设一部分偏振光由一自然光和一线偏振光混合构成。现通过偏振片观察到这部分偏振光在偏振 60时,透射光强减为一半,试求部分偏振光中自然光和线偏振片由对应最大透射光强位置转过 光两光强之比为 (A) 2:1 .(B) 4:3.(C) 1:1.(D) 1:2.[ C ] 9.如图,一束动量为p的电子,垂直通过缝宽为a的狭缝,问距缝为D处的荧光屏上显示出的衍射图样的中央亮纹的宽度为 (A) 2ha/(Dp).(B) 2Dh/(ap).(C) 2a2/D.(D) 2ha/p.[ B ]10.一氢原子的动能等于氢原子处于温度为T的热平衡时的平均动能,氢原子的质量为m,则此氢原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大学物理总结

大学物理总结 --1603012022 陈军 物理学学习是一次充满迷茫、艰难探索、循序渐进的长途旅行,对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和物理思想的理解要经过反复思索、逐步加深、直到顿悟的漫长过程。学习大学物理,我们从开始就会发现,许多概念和定律在中学都曾学习过,也有了一定的理解,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能用中学物理方法解决,这种不断重复、逐步深化的方式本是学习物理学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易使我们产生轻敌思想,误以为学习大学物理不难,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物理思想的确立以及物理问题的处理思路习惯于停留在中学水平,忽视了对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深入思考,慢慢地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逐渐失去了对物理课的兴趣,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从开始就要十分重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不仅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物理关键在于多思考,搞清楚其中的原理。学习物理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进行数字推导;物理知识重要的是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清楚弄清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明白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而不能简单地以做习题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概念不清做题不仅费时间费精力,而且遇到的矛盾或困惑就越多.做习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基本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所以上课时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学习大学物理的体会。 与学习任何课程一样,学习大学物理也要牢牢抓住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做好笔记、理解例题、课后复习(包括完成作业)和考前复习这几个主要环节。课前预习就是粗略浏览将要学习的内容,目的在于明确课堂上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课堂听讲就是要学习老师引出物理概念的目的、建立物理模型的思路、描述物理现象的方式、演绎物理原理的程序、解释物理定律的思想、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学习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同时以提纲的形式记录下老师授课的全过程,重点记录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以备查阅。讲解例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例题也是 学会应用理论的开始。教师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一方面是要教会学生求解某一类题目的方法,另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例题都是一个物理模型,物理题实际上已知模型的拓展和变化。如何懂一道题通一类题,剖开题目表面找到问题所在是我们学习的关键。课后复习(包括完成作业)就是所谓的“把书读厚”,既要全面回顾课堂听讲的过程和所学内容,又要凭借记忆和查阅课本,把提纲式课堂笔记补充为详细笔记,并写下自己的思考体会,还要理清知识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某类物理问题的步骤和技巧,更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发现存在的问题。考前复习就是所谓的“把书再读薄”,此时的重点不在于记忆概念、定律和结论,而在于理清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模式、常见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技巧、常用的数学知识,当然还要查漏补缺。 当然在大学学习物理不打你有文化课要学习,我们还有大学物理实验要做,这是在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所以在大一下学期开始,每一次实验,我们都要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基本上

在大学物理课堂中采用类比法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_王文春_李雪春_郑殊_李淑

在大学物理课堂中采用类比法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王文春李雪春郑殊李淑凤 (基础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116024)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类比法教学的体会,重点介绍了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对称类比和协变类比方法。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类比法 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内容及定律的理解,另 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物理学中的一些问题,激发学 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对学生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课堂 上向学生讲授类比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类比方法,学会运用类比方 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去发现科学问题和积极 探索科学规律。 关键词 对称类比;协变类比;物理教学;创新思维 1 类比法在物理学研究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类比法,就是指依据两个对象的已知相似性,有可能把一个对象已知的个别知识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对后一对象的新知识的逻辑方法。类比法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许多重要的科学结果都是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因此,类比法受到科学家、哲学家和革命导师的充分肯定和评价。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导我们前进。”人们利用类比法探索了许多未知领域,在提出假设和理论方面有着十分可贵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解决了许多物理学中的难题[1],在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列举几个物理课教学中讲授的例子。自然界中的正电荷与负电荷除了极性相反之外,其他属性皆相同,这就是所谓对称性。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这就引起了人们去思考另一个问题,是否也存在与电子质量相同而电荷相反的电子? 于是从已知的正负电荷相对称的属性,人们断定可能存在正电子,1928年狄拉克从理论上推算出正电子,1931年安德森便在宇宙射线实验中找到了正电子,这一例子所用的方法是对称类比法。另外还有一种形式的对称类比,根据A对象与B对象在总体上对称,推出B对象也可能存在与A对象相似的某些属性。例如,狄拉克在1931年做出了另一个惊人的预言:自然界中存在“磁单极子”,因为电现象与磁现象在总体上是对称的,已知有单极性的电荷,那么,也可能有单极性的磁荷,即可能存在“磁单极子”,这是一种新形式的对称类比,这一预言科学家目前正在试图通过实验获得证实。1901年,普朗克在解释黑体辐射所遇到的困难时,打破常规,第一次提出了物体在辐射和吸收时能量是量子化的假设,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化假设的影响,在解释光电效应所遇到的困难时提出了光子的概念,光子概念的提出和能量量子化假设之 收稿日期:2017-07-08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项目(DWJZW20161db)。 作者简介:王文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近40年来一直从事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对大学物理课教学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多项,两次(第一作者)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在《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大学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学习指导》等4部著作,wangwenc@https://www.360docs.net/doc/c817464664.html, 通讯作者:李淑凤,sf.lee@https://www.360docs.net/doc/c817464664.html, 引文格式:王文春,李雪春,郑殊,等.在大学物理课堂中采用类比法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J].物理与工程,2017,27(Z1):48-50,55.

大学物理 第三章功与能答案

第三章功与能答案 一、选择 1. (A), 2.(B ), 3.(D), 4.(C), 5.(C), 6. (B), 7.(C ), 8.(D), 9.(C), 10 .(B ),11.(C ),12.(C) 二、填空 1. R GMm R R GMm 32)131( --或 2. )11(21b a m Gm -- 3. 12800J 4. 动量、动能、功、势能 5. 100m/s 6. 3.03×105 W 7. αsin 2o mgx 8. -F 0R; 9. 零,正,负 10. 18J ,6m/s 11. 4000J 12. )/(mr k ,)2/(r k - 13. GMm/(6R),-GMm/(3R) 14.-0.207 15.290,290 16.保守力的功与路径无关,P E W ?-= 17.)11(21r r GmM -,)11(1 2r r GmM - 18.198s 或是3.3min 三、计算题 1. 解:由x=ct 3可求物体的速度: 23ct dt dx ==υ 物体受到的阻力为:3/43/242299x kc t kc kv f === 阻力对物体所作的功为: ???==x d f dw W ?-=dx x kc l 3/43/290 7/273/73/2l kc -= 2. 解:根据功能原理,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摩擦力所作的功等于系统(木块和弹簧)机械能的增量。由题意有 ,2 12122υm kx x f r -= - 而mg f k r μ= 由此得木块开始碰撞弹簧时的速率为 s m m kx gx k /83.522 =+=μυ 另解: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和弹性力对木块所作的功,等于木块动能的增量,应有 ?-=--x o k m kxdx mgx 22 10υμ

(完整版)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A卷.doc

**大学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下)考试日期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试卷编号_______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40 10 10 10 10 10 1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部分常数:玻尔兹曼常数 k 1.38 10 23 J / K , 气体普适常数 R = 8.31 J/K.mol, 普朗克常量h = 6.63 10×34 J·s,电子电量e 1.60 10 19 C;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 一理想卡诺机在温度为 27℃和 127℃两个热源之间运转。若得分评卷人 使该机正循环运转,如从高温热源吸收1200J 的热量,则将向低 温热源放出热量 ______J; 2.1mol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至体积增大一倍为止,即 V22V1则在该过程中熵增S_____________J/k。 3.某理想气体的压强 P=105 Pa,方均根速率为 400m/s,则该气 体的密度 _____________kg/m3。 4.AB 直导体长为 L 以图示的速度运动,则导体中非静电性场强大小 ___________,方向为 __________,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

5 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为 20.0 μ F,两板上的电压变化率为 dU/dt=1.50 × 10V/s ,则电容器两平行板间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_A。 6. 长度为 l ,横截面积为 S 的密绕长直螺线管通过的电流为I ,管上单位长度绕有n 匝线圈,则管内的磁能密度w 为 =____________ ,自感系数 L=___________。 7.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固定的三个点电荷如图所示。以无穷远为零电 势点,则 C 点电势 U C =___________;今将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 从 C点移到无穷远,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 A=___________。 8.长为 l 的圆柱形电容器,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2,现使内极 板带电 Q ,外极板接地。有一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为q ,处在离 轴线为 r 处( R1r R2),则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_________________;若带电粒子从内极板由静止飞出,则粒子飞到外极板时,它所获得的动能E K________________。 9.闭合半圆型线圈通电流为 I ,半径为 R,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外磁场中,B0的方向垂直于AB,如图所示。则圆弧ACB 所受的磁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线圈所受磁力矩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光电效应中,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2.0eV,入射光的波长为400nm ,则光电流的 遏止电压为 ____________V。金属材料的红限频率υ0 =__________________H Z。11.一个动能为40eV,质量为 9.11 × 10-31 kg的电子,其德布 罗意波长为nm。 12.截面半径为R 的长直载流螺线管中有均匀磁场,已知 dB 。如图所示,一导线 AB长为 R,则 AB导线中感生 C (C 0) dt 电动势大小为 _____________,A 点的感应电场大小为E。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材料(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第二部分:静电场 第三部分:稳恒磁场 第四部分:电磁感应 第五部分:常见简单公式总结与量子物理基础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 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 共5个 3.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i =;刚性双原子分子5i =;刚性多原子分子6i = 4. 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2 k i kT ε= 五. 理想气体的能(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和) 1.1mol 理想气体2 i E RT = 5. 一定量理想气体()2i m E RT M νν' == 九、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函数) 速率分布曲线峰值对应的速率 v p 称为最可几速率,表征速率分布在 v p ~ v p + d v 中的分子数,比其它速率的都多,它可由对速率分布函数求极值而得。即 十、三个统计速率: a. 平均速率 M RT M RT m kT dv v vf N vdN v 60.188)(0 === == ??∞ ∞ ππ b. 方均根速率 M RT M k T v dv v f v N dN v v 73.13)(20 2 2 2 == ? = = ??∞ C. 最概然速率:与分布函数f(v)的极大值相对应的速率称为最概然速率,其物理意义为:在平衡态条件下,理想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在p v 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气体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最大。 M RT M RT m kT v p 41.1220=== 三种速率的比较: 各种速率的统计平均值: 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十一、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及平均自由程: 一个分子单位时间里受到平均碰撞次数叫平均碰撞次数表示为 Z ,一个分子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经历的平均自由路程叫平均自由程。表示为 λ 平均碰撞次数 Z 的导出: 热力学基础主要容 一、能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平动、转动、振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对于理想气体,忽略分子间的作用 ,则 平衡态下气体能: 二、热量 系统与外界(有温差时)传递热运动能量的一种量度。热量是过程量。 )(12T T mc Q -=)(12T T Mc M m -=) (12T T C M m K -= 摩尔热容量:( Ck =Mc ) 1mol 物质温度升高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k 与过程有关。 系统在某一过程吸收(放出)的热量为: )(12T T C M m Q K k -= 系统吸热或放热会使系统的能发生变化。若传热过程“无限缓慢”,或保持系统与外界无穷小温差,可看成准静态传热过程。 准静态过程中功的计算: 元功: 41 .1:60.1:73.1::2=p v v v Z v = λn v d Z 2 2π=p d kT 22πλ= n d Z v 221πλ= = kT mv e v kT m v f 22232 )2(4)(-=ππ?∞ ?=0 )(dv v f v v ? ∞ ?= 22)(dv v f v v ∑∑+i pi i ki E E E =内) (T E E E k =理 =RT i M m E 2 =PdV PSdl l d F dA ==?=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528-63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 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 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 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 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 而场强大(因)。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 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 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 放电。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 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 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 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二: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大学物理 》下期末考试 有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 卷) 说明 1考试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请把答题纸撕下。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x=Acos(ωt+φ),当时间t=T/4(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Aωsinφ; (B) Aωsinφ; (C) -Aωcosφ; (D) Aωcosφ 参考解:v =dx/dt = -A ωsin (ωt+φ) ,cos )sin(2 4/?ω?ωπA A v T T t -=+?-== ∴选(C)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7/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参考解:,1615)(221242122122 1221=-=kA k kA kA mv A ∴选(E )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参考解:这里的条件是“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平衡位置时的形变最大,所以势能动能最大,这时动能也最大;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最大位移处时形变最小,所以势能也最小,这时动能也最小。质元的机械能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该机械能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选(D )

4.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 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 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参考解:半波损失现象发生在波由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现象中。两束光分别经上下表面反射时,都是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同时存在着半波损失。所以,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是2n 2 e 。 ∴选(A ) 5.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m (B) 1m (C) 0.5m (D) 0.2m ; (E) 0.1m 参考解:由单缝衍射的暗纹公式, asin φ = 3λ, 和单缝衍射装置的几何关系 ftg φ = d/2, 另,当φ角很小时 sin φ = tg φ, 有 1103 310500061025.0101232==?=---?????λa d f (m ) , ∴选(B ) 6.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 (A) 双缝干涉 (B) 牛顿环 (C) 单缝衍射 (D) 光栅衍射 参考解:从我们做过的实验的经历和实验装置可知,最为准确的方法光栅衍射实验,其次是牛顿环实验。 ∴选(D ) 7.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 0 / 8. (B) I 0 / 4. (C) 3 I 0 / 8. (D) 3 I 0 / 4. 参考解:穿过第一个偏振片自然光的光强为I 0/2。随后,使用马吕斯定律,出射光强 10201 60cos I I I == ∴ 选(A ) n 3

大学物理教学在应用型院校的变革

2009年9月第9期 高教论坛 H igher Education Forum Sep.2009.No 9 项目论文 大学物理教学在应用型院校的变革 曾贵平,闫继红,刘叶红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探讨在应用型院校的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应注意学习西方应用型科技大学教育的长处,变革大学物理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明确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来从事大学物理的教学工作,真正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需要的物理知识。关键词:应用型;物理教学;服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09)09-0020-03 作者简介:曾贵平(1968-),男,湖北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激光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9-05-14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最近十多年发展迅猛,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成倍增长,如今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1]。当今,中国正从农业社会快速向工业国家转变,不光需要研究型、创新型精英,更需要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型或技能型的专门人才[2]。为满足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许多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向应用型院校转变的改革。我校跟德国的应用型高校有长期的交流、合作,在交往中比较具体地了解到西方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模式与特点,通过比较确实可以看出这些理念与方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合理性。这些对我校向应用型院校的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可以推动我校大学物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变革。 为适应应用型院校的建设,我们在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应该怎样变革?是按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 教学基本要求 ),坚守物理的理论体系进行教学,还是以服务于各系的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进行教学?如果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进行教学,那我们以前的教学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变革?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明确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教学目的 针对在高校的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按 教学基本要求 的表述有多重目的和作用:为学生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养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而且还指出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与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地位。由此,在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强调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还有教师将大学物理的功能延伸到文学艺术等方面。确实,学习大学物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化学、生物等其他自然学科同样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等等。 一门课程承载的任务太多,将会模糊我们的焦点,反而忽视了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但必须要认识到,我们是在对非物理专业学生开展物理教学,而这些专业要培养的是非物理专业的人才!因此,在讲授物理课程时不能喧宾夺主,而应该以配角的心态给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就行了。更要认识到,在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有更多相近专业的知识需要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对非物理专业开展大学物理教学,就要明确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教学目的。 三、西方(德、加)应用型高校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是面向市场或者说面向企业的[3]。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相互依存。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技术革新的思想库[4]。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计,授课模式,课程的内容、教材内容的更新等,直接由以企业界人士为主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评估、规划、调整。而且,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企业中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专职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要到相关的企业或行业去工作一段时间 20

《大学物理》教改项目成果概述

《大学物理》教改项目成果概述 一、项目成果的具体内容及主要特色 1.撰写了卓越工程师班《大学物理》项目主报告,对项目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2.研究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就是一定要有创新新产品的意识,并且能够构思、设计新产品,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进行顺利地操作、运行。这个培养目标的实现是十分困难的,但又是必须进行的。所以为了强化,在物理课的开始就硬性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须参加一项创新产品项目,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关于项目模式具体规定如下:题目自主,内容不限,但必须有很强的可行性,至少有一个创新点,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最重要的是,不能纸上谈兵,最后要有产品做出来。另外,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科研环节都不可缺,包括确定项目、开题申请、中期总结,结题报告等。并且,每两个星期向辅导老师汇报一次项目的进展情况。 3.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基础科学,是推动社会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就知识本身来说,物理学是其它工科各专业知识的基础。因此,在物理基础知识讲授过程中,加强所讲授知识的应用性,多介绍相关领域的与之相联系的科学背景、实践应用、前沿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卓越工程师的融会贯通及实践应用能力。当然拓展知识的内容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以课外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4. 研究型卓越工程师不同于普通工程师,所有学生毕业后即进入应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阶段,基于这个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按专业将学生分组,然后将物理知识拓展与专业知识结合,选定一些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提升一下就可以解决的专业性问题。例如,对于地质科学专业的学生,在讲授流体力学时,与专业课老师联系,共同确定一个与分析深盆气层藏机理相关的一个流体力学问题:“液体中的气泡在毛细管中上升的临界尺度”。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则让他们去解决“喷气发动机燃料的选择及其机理”,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有的还是其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两三个人一组,完成时间定为半学期或一学期不等,为了鼓励学生最后将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 5. 学生期末评估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自主创新项目和知识拓展内容的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构成。自主创新项目过程中包括申请开题、中期报告、解题报告等内容。 二、实践运用情况及效果评价 通过“卓越工程师班《大学物理》”项目研究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为今后的培养过程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和人数,最后经过开题申请、专家讨论最后主要确定了六个产品项目,其构思、设计全部来自于同学们的自主创新,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防灾减灾方面,例如“防灾型电塔的设计”项目,“防火警报饮水鸟的设计”项目。二是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例如节能优化设计的”金属轴单项受热膨胀形与温度关系的初探”项目,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