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包装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包装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1.正确设计包装工艺规程,需研究一下几点:1)研究被包装物品的特性2)研究流通环境的影响因素3)研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可能性4)研究包装品的性能5)研究包装设计6)研究包装设备的性能与应用7)研究包装工艺的设计准则。

2.产品的物理特征有哪些?1)物理易损性2)强度与易碎性3)材料相容性4)结构特征及可拆卸性5)载荷类型6)产品成本。

3.特殊产品主要有危险品和微电子产品。

4.机械环境条件对包装件的影响:冲击、振动、压缩、机械性环境条件参数。

5.包装件承受的冲击主要发生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

6.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最大冲击是在装卸搬运的过程中。

7.在缓冲包装动力学领域,按产品破损性质和程度,被包装产品破损形式分为失效、失灵、商业性破损。

8.适合于大部分果蔬贮存的条件为低温、高湿。

9.渗透是指气体或蒸气直接溶进包装材料的一侧表面,通过向材料本体的扩散,并从另一侧表面解吸的过程;渗漏主要是指液体产品,特别是易挥发的液体产品由于包装容器密封不良,包装质量不符合装产品的性能要求,搬运装卸时碰撞震动,使包装受损等的现象。

10.脆值是指其遭受机械性损伤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值,通常用重力加速度的倍数表示。

11.脆值:又称易损度,是指产品不发生物理的或功能的损伤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值,一般用重力加速度的倍数G表示。

12.吸湿点:产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开始吸湿的相对湿度值。

13.被包装产品的破损如何分类?

答:a 在缓冲包装动力学领域,按产品破损的性质和程度分:

①失效或严重破损:是指产品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且不能恢复。②失灵或轻微破损:指产品功能虽已丧失,但可恢复。③商业性破损:指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而仅在外观上造成的破损,产品虽可以使用,但已经降低了商业价值。

b 从力学角度分析分:①结构完整性破坏。包括产品零部件的强度减低、断裂破坏、疲劳和摩擦损伤等。②结构功能性破坏。包括结构及其元器件、部件的性能失效、失灵等。③产品公益性破坏。包括连接件松动、脱离,部件相互撞击、短路或磁化等,还有寿命退化等。

14.为什么说白铁可起防腐蚀作用,而马口铁只供装饰和起隔离作用?

马口铁即在铁上镀锡,镀层金属的电极电位比基底金属高,则镀层只供装饰和起隔离的作用,一旦镀层出现缺陷,基底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阳极腐蚀更严重,而白铁即在铁上镀锌,镀层金属的电极电位较基底金属低,则镀层主要起防腐作用,即使镀层有缺陷,基底金属也会受到保护。

15.什么叫包装产品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哪几种?

答:化学性质是指产品的形态、结构以及产品在光、热、氧、酸、碱、温度、湿度等的作用下,产品本质发生改变的性质。包括化学稳定性,毒性,腐蚀性,燃烧爆炸性。

16.与包装工业有关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17.高温短时杀菌法用HTSH 作为英文缩写名称。

18.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或者抑菌剂。

19.霉菌菌丝类型按形态分有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按功能分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20.巴氏消毒法分为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63-65℃,30min)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HTST,71-72℃,15s)和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132℃,1-2S)。

21.灭菌:杀死和消除全部微生物。

22.消毒:杀死、消除或降低材料或物体的病原微生物,使之不致引起疾病的方法。

23.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不能杀死微生物群体。

24.微生物繁殖方式:

细菌:有性和无性。霉菌:无性和有性。酵母菌:芽殖、裂殖和产生孢子繁殖。25.灰尘与沙尘对包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影响外观;引起机械零件磨损;酸性或碱性灰尘吸收空气中的水气潮解加速包装物品的腐蚀;侵蚀包装材料,促使其降解或老化。

26.饱和水汽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在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分子不变),饱和水汽压越高(分母越大),其相对湿度越低。

27.气象因素主要包括_温度、湿度、雨雪以及太阳辐射等。

28.环境因素包括气压、臭氧、盐雾、化学气体、灰尘与沙尘等。

29.相对湿度指在一定温度,空气中实际的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30.绝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克数,g/m3。指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既空气中水蒸气密度。

3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2.软包装:在充填或取出装物后,容器形状可以发生变化的包装。

33.按产品装入的方法分,装箱工艺可分为三类,即装入式,裹包式,套入式

34.立式装箱工艺根据被装箱产品的特性、装箱的目的要求不同,可分为三种方式,跌落式装箱工艺,吊入式装箱工艺,夹送式装箱工艺。

35.裹包:使用较薄的软包装材料,如纸、塑料薄膜、金属箔以及其他的符合软包装材料,对包装物品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包封。

36.按裹包的操作方式可分为手工操作、半自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三种;按裹包形式分为折叠式裹包和扭结式裹包等。

37.裹包机械的选用:1)半自动裹包机械多属于通用型,更换产品尺寸和裹包形式较易,但机械调整与调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2)全自动裹包机械多属于专用裹包机械,一般只能包装单一品种的产品,包装的可调性较小。3)裹包用的材料都是较薄的柔性材料,机械对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要求较严格,尤其是高速和超高速机械,对材料性能要求较为苛刻,往往由于材料不符合要求而不能保证裹包品质,或导致机器不

能正常工作。4)机械的自动化程度

越高,功能越完善。

三、问答题

1、请根据下图描述回转式开袋充

填封口机包装工艺过程。

回转式开袋充填封口机

1-储袋库,2-取袋吸嘴,3-上袋吸头,4-充填转盘,5-打印器,6-夹袋手,7-开袋吸头,8-加料管,9-加液管,10-预封器,11-送袋机械,12-真空密封转盘,13-第一级真空室,14-第二级真空室,15-热封室,16,17-冷却室

储袋架1上叠放的预制小袋被取袋吸嘴2从最上面取走,并将袋转成直立状态,通过上袋吸取头2,送交充填转盘4的夹袋6夹住,然后随转盘4转动,在不同工位上一次完成5打印、7开袋、8固体充填(或9液体灌装)、预峰袋口部分长度等动作,再由送料机械手11将其移送给另一个真空密封转盘12的真空室,并经13、14二级抽真空后进行15热封和16、17冷却。最后打开真空室将包装件18送出机外。40.用于收缩包装的薄膜有平膜、筒状膜、对折膜三种,其中对折膜可采用L型封口方式。

40.泡罩包装:是指产品封合在用透明塑料薄片形成的泡罩与底板(纸板、塑料薄膜或薄片、铝箔或它们的复合材料)之间的一种包装方法。

41.贴体包装:是将产品放在能透气的、用纸板或塑料薄片(膜)制成的底板上,上面覆盖加热软化的塑料薄片,通过底板抽真空,使薄片(膜)紧密地包贴产品,其四周封合在地板上的一种包装方法。

42.收缩包装:是用收缩薄膜裹包产品或包装件,然后加热使薄膜收缩包紧产品或包装件的一种包装方法。

43.拉伸包装:是将薄膜在常温下拉伸,对产品或包装件进行裹包的一种操作。这种方法是用具有弹性(可拉伸)的塑料薄膜,在常温和力下,裹包单件或多件商品,在各个方向拉伸薄膜,使商品紧裹并密封。多用于托盘货物的包装。

44.收缩率:指薄膜试样在一定的加热条件下的尺寸收缩量的百分数

45.总收缩率:是收缩薄膜的纵向收缩率和横向收缩率之和值越大其收缩力和收缩速度也大。

46.收缩比:纵横两个方向收缩率的比值。

49.热收缩薄膜的收缩温度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

不是。热收缩薄膜在一定围才发生收缩,在收缩围,收缩薄膜的收缩率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果收缩温度太高,薄膜开始的收缩力很大,包装存储期间其收缩力会下降而导致包装松驰。

52.PTP包装工艺过程:自动包装生产线。1)连续式滚筒型PTP自动包装生产线工艺:卷筒塑料薄片输送到成型滚筒上,用加热器间接加热,用塑料成型法制成连续的负压成型的泡罩,在连续传送过程中用料斗充填物品;与此同时,覆盖用的衬底材料由热压辊封合在泡罩上,封盖后的泡罩经剥离辊和裁切辊后成为包装件,从传送带输出。2)间歇式平板型:卷筒塑料薄片经调节辊,通过加热器间接加热,用压塑成型法在平板成型器上制成泡罩,在成型时,薄片停歇不动,成型后的薄片由输送器带动前进一个步距,其距离等于加热器的长度,然后输送器返回原始位置;成型的泡罩在料斗处充填物品;与此同时,覆盖用的衬底材料经输送辊送至热封辊,封合在泡罩上,封盖后的泡罩经打印装置和冲切装置完成相应的工序,切下的边角余料落入废料箱,包装件由吸头输出。

53.硬包装:指在充填或取出装物后,容器形状基本不发生变化的包装。

54.按产品装入的方法分,装箱工艺分为:装入式、裹包式、套入式。

55.喷雾包装按喷雾形态和作用方式分为:空间喷雾(液化气)、表面喷雾(压缩空气)、泡沫(液化气)。

56.罐头生产中,排气方法有热力封罐排气法、真空封罐排气法和蒸气喷射排气法。

57.在罐头生产中,装罐时为什么要留有一定的顶隙?

答:顶隙是指罐食品的表面与罐盖表面之间的空隙。对于大多数罐头来说,装罐时需保持适度的顶隙,一般为6—9mm。顶隙的大小影响到罐头的真空度、卷边的密封性、是否发生假胖听(非微生物因素引起的罐头膨胀)或瘪罐、金属罐壁的腐蚀,以至食品的变色、变质等。顶隙过小,杀菌时食品受热膨胀,罐压力增加,会影响罐的密封与耐腐蚀性;顶隙过大,罐残留空气多,也会促进罐的腐蚀。

58.排气与封罐方法的种类及特点。

答:热力封罐排气法:即用食品热罐法排气,或食品灌装预封再加热排气。肉类罐头采用高温(80-90℃)短时间排气工艺,果蔬罐头含空气多,采用低温(60-75℃)长时间排气工艺,以保证密封罐头有合适的真空度。

真空封罐排气法:将食品灌装预封后,用真空封罐机在真空密封室排气密封,真空度一般可达33-40kpa。真空封罐机占地面积小,比较清洁问世,对一些加热困难的食品罐头可获较好真空度,用于大部分食品罐头排气。

蒸汽喷射排气法:喷灌时想向罐头顶隙喷射蒸汽以驱走空气,并迅速密封。冷却后,顶隙蒸汽冷凝,便形成部分真空。此法适用于空气的溶解和吸收量极低的食品罐头,而且比较方便经济。

59.根据喷雾形式和作用方式,喷雾具体分为哪几种类型,为何会产生不同的喷雾形态。

①空间喷雾,喷雾剂为液化气,一般与液相装物混溶或部分,分层部分蒸发气化,如杀虫剂,空气清新剂。只要还有液相推进剂,其空位就会被气相推进剂所填补,部压力也是种保持不变,直至装物喷完。

②表面喷雾,推进剂为压缩气体,它不与液相的装物相混合。压缩气体推动装物进入阀体经阀嘴喷出。液相装物悬浮于压缩气体上,颗粒较粗,如油漆,祛臭剂等。

③泡沫,推进剂为液化气,装物和推进剂乳化为均质液相,开启阀门,蒸发的气相推进剂推动乳化均质的装物和推进剂进入阀体经阀嘴喷出,推进剂气化后将液相装物分裂并膨胀,缠身泡沫,如刮须刀护发摩斯。

60.伯肖公式结论:(1)同一种液体,当管长与管径不变时,如果压力差成倍增加,容积流量也成倍增加,平均流速同样成倍增加;(2)同一种液体,当管径不变时,如果管长与_压力差__均成倍增加,则容积流量不变,平均流速也不变。

61.什么是充填?什么是灌装?

将产品(待包装物品)按要求的数量放到包装容器,称为充填。

将液体产品装入瓶、罐、桶等包装容器的操作,成为灌装。

62.纯真空灌装与重力真空灌装有何异同?

纯真空灌装即真空压力灌装,真空度一般保持在6-7kPa,纯真空包装速度高,但有溢流和回流现象,使液体物料往复循环,且能耗较多,灌装结构复杂,管路清理困难。

重力真空灌装即真空等压灌装,是低真空(10-16kPa)下的重力灌装,它消除了纯真空灌装产生的溢流和回流现象适用于蒸馏酒精,白酒,葡萄酒的灌装。

两种包装方式都是先将包装容器抽真空后,再将液体物料灌入包装容器。

63.净重充填与毛重充填有何异同?

答:两者都属于称重填充,都是将物料按预定质量充填到包装容器的操作过程,充填适用围广,特别适用于充填易吸潮、易结块、颗粒不均匀、流动性能差、视密度变化打及价值高的物料。

净重充填是先称出规定质量的物料,再将其填到包装容器。这种方法称重结果不受容器皮重变化的影响,是最精确的称重充填方法。但充填速度低,所用设备价格高。广泛用于要求充填精度高及贵重的流动性好的固体物料,用于易充填酥脆易碎的物料,如膨化玉米,油炸土豆片等。特别适用于质量大且变化较大的包装容器。尤其适用于柔性包装容器进行物料充填。

毛重充填是物料与包装容器一起被称量。在计量物料净重时,规定了容器质量的允许误差,取容器质量的平均值。其装置结构简单、价格较低、充填速度比净重充填速度快,但精度比净重充填低。适用于价格一般的流动性好的固体物料、流动性差的粘性物料,如红糖,糕点粉等得充填,特别适用于充填易碎的物料。不适用于包装容器质量变化较大,或物料质量占包装件质量比例很小的包装。

64.请给下列产品选择合适的充填方法,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啤酒、农药、去污粉、薯片、香烟、葡萄酒、果酱、酱油、白酒、热浓缩果汁、绵白糖、红糖、面粉、糕点、药片、牙膏、牙签。

答:常压灌装:又称重力灌装,即在常压下,利用液体自身的重力将其灌入包装容器,适用于不含气又不怕接触大气的底黏度的液体物料,如:果酒,酱油,牛奶,药水等。

真空灌装:先将包装容器抽真空后,再将液体物料灌入包装容器。防止液体物料氧化变质,可延长产品保质期,还能限制毒性液体的逸散,并可以避免灌装有裂纹或缺口的容器,减少浪费。适用于不含气体,且怕接触空气而氧化变质的黏度稍大的液体物料以及有毒的液体物料。如果汁、果酱、糖浆、油类、农药、白酒等。

纯真空包装:即真空压力灌装,

重力真空包装:蒸馏酒精、白酒、葡萄酒

等压灌装:即先向包装容器充气,使容器压力与储液缸压力相等,再将储液缸的液体物料灌入包装容器。这种灌装方法只适用于含气饮料,如啤酒、汽水、香槟、矿泉水等。该方法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损失,保持含气饮料的风味和质量,并能防止灌装中过量泛泡,保持包装计量精确。

定液位压力灌装:又称纯压力灌装,是将压力施加在物料上。

容积式压力灌装:又称机械压力灌装,主要适用于黏度较大,流动性较差的粘稠状液体物料。如:果酱、牙膏、鞋油、浆糊、美术颜料、番茄酱、肉糜、香脂等。

液位传感式灌装:特别适用于狭颈塑料瓶和玻璃瓶的高速灌装,也可以用于难于清

洗的液体物料的灌装,如油漆。

隔膜容积式灌装:可以保证液体物料的清洁卫生,且灌装精确度高,物料损失少,灌装速度快,适用于灌装较贵重的液体物料,如静脉注射液,和针剂的灌装,可以灌装狭瓶颈。

量杯充填:适用于充填流动性良好的粉末状,颗粒状,碎片状物料。如稻谷,去污粉等。

螺杆充填:具体充填速度快,飞扬小,充填精度较高的特点,适用于流动性较好的粉末状细颗粒状物料,特别是在出料口容易起桥而不易落下的物料,如咖啡粉、面粉、药粉等。

净重充填:适用于要求充填精度高,及贵重的,流动性好的固体物料,还用于充填脆酥易碎的物料,如膨化玉米,油炸土豆片。

毛重充填:适用于价格一般的流动性好的固体物料,流动性差的黏性物料。如红糖,糕点粉等的充填。

计数充填:在形状规则物品的包装中应用甚广,适于充填块状、片状、颗粒状、条状、棒状、针状等形状规则的物品,如:饼干、糖果、胶囊、铅笔、香皂、纽扣、针等。

65.冲击与振动防护包装:以防止或减少冲击振动等机械因素对产品造成的危害为目的的包装,也称缓冲包装。

66.缓冲包装材料的作用:一方面延长外部激励作用时间,降低包装产品的动态响应;另一方面是消耗外界激励传递给包装产品的冲击与振动能量。

67.在防锈包装中,防锈油脂包装、气相防锈包装和可剥性塑料包装是暂时性防锈的三大防锈材料与方法。

68.真空包装:将产品装入气密性包装容器,抽去容器部的空气,使密闭后的容器达到预定真空度,然后将包装密封的一种包装方法。

69.气调包装:将产品装入气密性包装容器,改变包装的气氛,使之处在与空气组分不同的气氛环境中而延长储存期的一种包装技术。

70.新鲜肉气调包装中:高浓度氧气,因为氧气可使肉红肌蛋白氧化成氧化肌红蛋白而维持肉的鲜红颜色,有利于销售;同时高浓度氧气可破坏微生物蛋白结构基团,使其发生功能障碍而死亡。

71.新鲜果蔬的气调包装中:低浓度氧气,以降低果蔬呼吸强度而又不导致产生缺氧呼吸(发酵)。

72.氧气作用:一般是食品氧化和嗜氧微生物繁育致腐的不利因素,包装时应予抽除。也是包装害虫和金属制品大气锈蚀的不利因素。

73.氮气:本身不能抑制食品微生物繁殖生长,但对食品无害。只作包装充填剂,相对减少包装残余氧量,并使包装饱满美观。

74.二氧化碳:气调包装中用于保护食品的最重要气体。对霉菌和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嗜氧菌有毒害作用。高浓度的,对嗜氧菌和霉菌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但不能抑制所有微生物,如对乳酸菌和酵母无效。

75.三种高阻隔性的塑料包装材料:PVDC、EVOH、PAN。

76.活性包装:通过改变包装食品环境条件来延长储存期或改善食品安全性或感官特

性,同时保持食品品质不变。

77.智能包装:通过监测包装食品的环境条件,提供在流通和储存期间包装食品品质的信息。

78.物品霉腐的过程:受潮、发热、霉变、腐坏。

79.防霉包装等级:1级包装:产品及外包装未发现霉菌生长。2级包装:外包装密封完好,产品表面及包装薄膜表面均未发现霉菌生长,外包装可能有霉菌生长,面积不超过整个包装件的10%,但不能影响包装件的使用性能。3级包装:产品及外包装允许出现局部少量长霉现象,食盐样品长霉面积不应超过其外表面的25%。4级包装:产品及外包装局部或整件出现严重长霉现象,长霉面积占其外表面积25%以上。80.无菌包装:在被包装物品、被包装容器和辅料、包装设备均无菌的情况下,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充填和封合的一种包装技术。

81.无菌过程:包装品的灭菌、被包装物的灭菌、无菌环境下进行包装作业。

82.超高温短时灭菌技术。实验表明灭菌时间过长,会导致食品的品质下降,特别是对食品的颜色和风味影响较大。在灭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超高温短时间灭菌与低温度长时间灭菌相比,不进时间显著缩短,而且与品质有关的食品成分保存率也很高。

83.包装品的灭菌技术:1)化学灭菌法,常用次氯酸钠。2)物理灭菌法,紫外线,辐射。

84.防潮包装方法分类:一类是为了防止被包装物品失去水分,主要采用阻隔性包装材料防止包装中的水分外排;另一类是为了防止被包装物品增加水分,主要是在包装加入吸湿性的材料--吸湿剂等。

85.干燥剂的种类:吸附型:硅胶、蒙脱石活性干燥剂、分子筛、铝凝胶等;解潮型:生石灰。

86.水分活性Aw:引起食品腐坏的最低含水量,亦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低含水量。食品的含水量越多水分活性越高,微生物生长繁殖相对越快,在储存中也越容易腐坏变质。Aw值降低至0.70时,可较长时间不变质;Aw值低到0.65以下时,食品可2-3年不变质。

87.钢铁临界腐蚀湿度70%,铜的60%,铝的76%。

3.试设计净重400g洗衣粉的包装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包装、中包装及外包装

三个部分,其容应有产品特性与形态分析,包装方法,计量方法,包装材料与容器的选用,并阐述选用的原因。

1.洗衣粉特性与形态分析

洗衣粉为粉状(小颗粒),并为松散状;易吸潮结块,但吸潮后不影响其使用价值,只是改变了产品形态;产品价格较低。

2.包装方法

防止大气中水分渗透后产生结块,应采用防潮包装,受潮后只是改变产品状形,但不影响使用价值,故可采用一般性的防潮包装。

3.计量方法

洗衣粉为松散的粉状(小颗粒),密度稳定。可采用容积法计量,用螺旋充填法或量杯充填法。

4.包装材料选用

因这个包装为一般性防潮包装,采用阻隔水气较好的复合塑料膜即可达到要求。

5.包装容器选用

用防潮复合塑料膜制成四封边袋或枕形袋作为包装,袋具有包装的基本功能,袋包装成本低,适合低值产品。四封边袋、枕形袋均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列美观。

6.中包装方案

中包装由外包装代替,即外包装与中包装合二而一。

7.外包装方案

考虑产品有耐冲击和缓冲要求,可采用单层双面A型或C型瓦楞纸箱。因产品重量不太重,密封要求不太严格,可采用成较低的201型对口盖纸箱,用压敏胶带一字封口。

1.500g食盐

食盐是固体小颗粒,易吸水潮解,所以包装必须防潮。采用复合材料,表层用白牛皮纸,中间用聚乙烯粘合剂层,层用聚乙烯层。外层:要机械强度好,印刷性能好;中间层:通常是加强复合材料结构的某一性能,需具有阻隔性;层:主要是封合性,其次是密封性。在线制袋袋装:制袋—充填—封口。

2.一块100g的巧克力

主要成分是代可可脂,其融点在33度左右。所以巧克力在28以上渐渐软化,超过35为浆体。巧克力表面质量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也很大,由25逐步上升到30以上时,其表面光泽开始暗淡并消失。或湿度相对高时,光泽也会暗淡并消失,如果巧克力包装或储存不当时,会出现发花、发白、渗油和出虫等现象,另外还易吸收其他物品气味。以上要求包装阻水,阻气,耐温耐融,遮光,防酸败。防渗析,防霉防虫和防污染的基本性能,而且还能长期保持色香味和型。

材料:纸制品:功能性的用纸。

锡箔包装:传统的包装材料,阻隔性和延展性好。

塑料软包装:冷封软包装优点多,为主要包装。

复合材料:目前常用纸塑复合,铝塑复合,纸铝复合,各种性能都比较优异。

工艺:卧式制袋充填封口机。

47.从对产品的适应性、包装商品的外观、裹包应力、薄膜要求、设备投资和包装成

试选择拉伸薄膜的种类;(2)若拉伸薄膜幅宽700mm,定量25g/m2,问裹包一托盘货物时,最少需要薄膜多少克?(提示:薄膜裹包考虑重叠、薄膜拉伸率和层数。)

解:(2)拉伸率25%:(L-L )/L ×100%=25%L =0.8L

包一层所需:2000÷(1-1/3)×700=4.3圈→2/3×700+700>2000 取

L=4×(1000+1200)×2=22000mm

实际L =4/5L=17600mm m=L ×700×25g/m2=308g

2、1号香水配方,装物份额50%,推进剂50%,细雾,温度为21.1℃,(1)使用金属喷雾罐,求F12/11(50:50)的表压;(2)使用玻璃喷雾罐,表压限制为120kPa,求F12与F11的质量比例。(提示:设F-12份额为A,则F-11份额为(100-A),按此计算的两组分蒸汽压表压之和应受Pf-12+Pf-11小于等于120kPa之约束。)答案:(1)257.8kPa;(2)24:76

解:(1)F-12和F-11的分子式分别为CCl2F2和CCl3F

∴M =12+35.5×+19×2=121(g.mol-1)

M =12+35.5×+19=137.5(g.mol-1)

则100g混合喷雾剂中各组合物质的摩尔数为:

n =50/121=0.413mol n =50/137.5=0.364mol

则100g混合推进剂的摩尔总和:n=0.413+0.364=0.777mol

∴X =0.413/0.777=0.532 X =0.364/0.777=0.468

查表知21.1℃F-11 /F-12的蒸气压P各为92.1kPa、584kPa

则蒸汽分压:P =584×X =310.7kPa P =92.1×X =43.1kPa

总蒸汽压为:P=310.7+43.1=353.8kPa(绝对压力)=252.5kPa(表压)

(2)n =A/121 n =(100-A)/137.5

∴n=n +n =A/121+(100-A)/137.5=16.5A+12100/16637.5

X =n /n=137.5A÷(16.5A+12100)

X =n /n=121(100-A)÷(16.5A+12100)

P =584×X =584×137.5A÷(16.5A+12100)

P =92.1×X =92.1×121(100-A)÷(16.5A+12100)

P +P =(1114410+69155.9A)÷(16.5A+12100)≤120+101.3

A=23.87≈24 ∴F 份额为24,F 为76.

3、湿敏性产品干燥时重150g,装入厚度30um的软质聚氯乙烯塑料袋中,袋长20cm,宽15cm。该产品允许干燥含水率30%~80%,对应的相对湿度围为50%~85%。现该产品干燥含水率为45%,储存在平均温度22.5℃、相对湿度35%大环

境中,其储存期为多少天?(在这种环境下,产品将脱湿,即排除水分)

解:①允许排出水分:q =150g×(30-45)%=-22.5g

②包装外部分压P :用插值法求得22.5℃时的饱和水蒸汽压强:

P =2.753kPa,则P =35%×2.753=0.964kPa

包装部分压P =(50%+85%)÷2×2.753=1.858kPa

③用插值法求22.5℃时软聚氯乙烯的K值为0.26×10

④P =K×P ×P ×90/P =0.26×10 ×452×7.376×90/2.753

=283g.um.m d .kPa

⑤t =(q .l)÷P (P -P )A≈89d≈3个月

4、某种湿敏性产品,干燥时重200g,恍装入厚度30um的聚偏二氯乙烯(PVDC)袋中,包装面积为1300cm2;该产品干燥时含水率为3%,允许最大含水率为8%;如果储存在平均温度22℃和相对湿度为70%的环境中,计算其储存期是多久?

解:①用插值法求得22℃时饱和水蒸汽压强P =2.670kPa,厚度为30um的PVDC在40℃时P =11g.um/(m .d.kPa) P =7.376kPa,用插值法求得22℃时PVDC的K=0.166×10

则:P =K×P ×P ×90/P =0.166×10 ×11×7.376×90/2.670

=4.5g.um.m .d .kPa

②由等温曲线可知含水率3%时相对湿度20%,含水率8%时相对湿度67%,则部平均相对湿度h =(20%+67%)÷2=43.5%

③允许渗水量q =200g(8-3)%=10g

④查表知Q =2.5g.m .d 则:t =q /A×Q (h –h )×K

=10/{1300×10 ×2.5×(70-43.5)×0.166×10 }≈699d≈2年

5、包装一湿敏物品,设物品干重150g,储存在温度23℃、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中,物品初始湿度15%,最终相对湿度75%;若包装材料采用聚酯(PET)薄膜,厚度30um,包装面积200cm2,等温吸湿特性曲线线性部分的b=12g.物品/(g.H2O)。请问:①b的物理意义是什么?②计算的包装储存期是多久?

解:①b表示每12g物品含1g水

②q=W(h –h )/b={150×(75-15)%}÷12=7.5g

③23℃时P =2.835kPa K=0.266×10

P =K×P ×P ×90/P =0.266×10 ×77×7.376×90/2.835

=48g.um.m .d .kPa

则:t =Wl/bPAP .ln (h –h )÷(h –h )

={(150×30)÷(12×48×0.02×2.835)} ln(85%-15%)÷(85%-75%)

≈268g≈9个月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含参考答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一、填空题: 1.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其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 段, , 。 2.根据工序的定义,只要 、 、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对工 件加工不是连续完成,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 3.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可以实现在加工的同时装卸工件,使 时间与 时间重叠,从而提高生产率。 4.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 。 5.拉孔,推孔,珩磨孔, 等都是自为基准加工的典型例子。 6.根据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类型划分为 、 和 单件生产三类。 7.某轴尺寸为043.0018.050+ -φmm ,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 mm 。 8.工艺基准分为 、 、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依次分为安装、 、 和走刀。 10. 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 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高生产率生产。

11. 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和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12. 如图1所示一批工件,钻4—φ15孔时,若先钻1个孔,然后使工件回转90度钻下一个孔,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把4个孔钻完。则该工序中有个工步,个工位。 图1 工件 13. 全年工艺成本中,与年产量同步增长的费用称为,如材料费、通用机床折旧费等。 14.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5. 为了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 16.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限制个自由度。 17.工件装夹中由于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18.在简单夹紧机构中,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 夹紧机构动作迅速,操作简便。 19.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小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20.回转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夹具具有;盖板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食品工艺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1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2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37)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3)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45)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49)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就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 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 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与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就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 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 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与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最后 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与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就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就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汁突 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 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就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H2S 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就是树脂与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就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就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就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7.低酸性食品常以pH值4、6 来划分,低酸性罐头食品常用高压方式进行杀菌处理,并以肉毒梭菌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喷刷涂料、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格控制开型时间、浇注灰口铸铁件要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冲子)尺寸。(落料件的光面尺寸与凹模的尺寸相等的,故应该以凹模尺寸为基准,冲孔工件的光面的孔径与凸模尺寸相等,故应该以凸模尺寸为基准。)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 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并确保型腔质量。 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 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

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 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 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 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 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一、填空 1.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轨迹法_、成形法、_展成法_。 2.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3.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 4.表面残余_拉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5.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 6.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_润滑__、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7.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现象 8.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 9.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0.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11.尺寸链的特征是_关联性和_封闭性_。 12.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1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 14.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15.零件的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16.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 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7.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由于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 1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1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2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22.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23. 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25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_定尺寸刀具法__、__调整法_____、自动获得尺寸法。 26__加工经济精度_____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27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 28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__99.73%_____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σ范围内 29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30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 (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食品工艺学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库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工艺学》课程组

一、名词解释16分 1.软饮料; 2. 果味型碳酸饮料; 3. 原糖浆; 4. 调味糖浆; 5. 碳酸化; 6.果肉饮料; 7. 混合果肉饮料; 8.果蔬汁饮料; 9. 乳饮料;10. 配制型含乳饮料;11. 发酵型含乳饮料; 12. 植物蛋白饮料; 15. 酪蛋白;16.酸乳;17. 异常乳;18. 乳粉;19.乳清;20.配制乳粉;21.灭菌纯牛乳;22.酸奶发酵剂;23.纯酸牛乳;24. 乳清蛋白;25.牛乳的滴定酸度; 26.巴氏杀菌乳;27.纯酸脱脂牛乳;28.灭菌脱脂纯牛乳; 29.焙烤食品;30中种发酵法; 31. 湿面筋;32.面包陈化;33. 面团醒发;34. 酶促褐变; 二、填空题20 分 1. 按软饮料的加工工艺,可以将其分为采集型、提取型、_____和_____四类。 2.天然水中的杂质主要包括_____、胶体物质和_____和_____三部分。 3.水的硬度分为____、____和非碳酸盐硬度。 4.总硬度是____硬度和___硬度之和。 5.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混凝剂是___和___。 6.离子交换膜按透过性能分为_____和_____。 7.目前常用的阳离子交换膜为_____型,阴离子交换膜为_____。 8.按所带功能基团的性质,一般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_____和_____交换树脂两类。 9.常用的水消毒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 10. 可乐型汽水使用的着色剂是____,酸味剂主要是____。 11.我国将含乳饮料分为____和____二类。 12.乳成分中受其它因素影响变化最大的是___,其次为,不易变化的为和。 13.速溶乳粉加工的两个特殊工艺是___和___。 14.全脂牛乳进行均质处理时,常需控制___和___两个条件。 15.乳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 16.制备母发酵剂培养基所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或___。 17.正常牛乳的酸度为 _o T,密度(20℃)为。 18.脱脂乳加酸或凝乳酶处理可得到和 2部分。 19.脱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全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 20.乳房炎乳的值升高,降低。 21.加工巴氏杀菌乳时,当原料乳脂肪不足时要添加或分离。 22. 加工巴氏杀菌乳是时,当原料乳脂肪过高时要添加或分离。 23.当使用75%的酒精判断牛乳的新鲜度时,若呈阴性,则说明牛乳的酸度低于o T,牛乳的酸度与牛乳的和有关。 24.酸奶发酵剂按其制备过程分类,可将其分为、、中间发酵剂和。25果蔬取汁的方式有____和___。 26.果蔬浸提取汁的方法可以采用____法和___法。 27.粗滤的方式主要有____和___两种。 28. 导致果蔬汁混浊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____和___二类。 29 面筋含量在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以下的面粉适合加工。 30.为使面包膨松柔软,可在面包中加入、、碳酸氢氨及。 31. 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非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球蛋白、糖类蛋白及核蛋白。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3)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喷刷涂料、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格控制开型时间、浇注灰口铸铁件要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尺寸。 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简答题(共15分) 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3分) 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并确保型腔质量。 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 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3分) 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2分) 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2分) 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 落料的凸凹模间间隙小,拉深凸凹模间间隙大,普通拉深时,Z=(1.1~1.2)S 5.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3分) 焊前措施:合理布置焊缝,合理的焊接次序,反变形法,刚性夹持法。 焊后措施:机械矫正法,火焰加热矫正法 6.试比较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的焊接过程特点有何不同?(2分) 电阻对焊:先加压,后通电;闪光对焊:先通电,后加压。五、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0.5分,共5分) 1.加工塑性材料时,不会产生积屑瘤。(× ) 2.顺铣法适合于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 ) 3.拉削加工适用于单件小批零件的生产。(× ) 4.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 ) 5.插齿的生产率低于滚齿而高于铣齿。(√ ) 6.作为定位基准的点或线,总是以具体的表面来体现的。(√ ) 7.轴类零件如果采用顶尖定位装夹,热处理后需要研磨中心孔。(√ ) 8.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零件的数量。(√ ) 9.镗孔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上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孔系。(√ )

食品工艺学习题分章及答案模板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食品腐败变质常常由微生物、酶的作用、 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2、食品的质量因素包括感官特性、营养质量、 卫生质量和耐储藏性。 第二章食品的低温保藏 一、名词解释 1.冷害——在冷藏时, 果蔬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 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 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 2.冷藏干耗( 缩) : 食品在冷藏时, 由于温湿度差而发生表面水分蒸发。 3.最大冰晶生成带: 指-1~-4℃的温度范围内, 大部分的食品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形成冰晶。 二、填空题 1.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储藏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2.食品冷藏温度一般是-1~8℃, 冻藏温度一般是-12~-23℃, -18℃最佳。 三、判断题 1.最大冰晶生成带指-1~-4℃的温度范围。( √ )

2.冷却率因素主要是用来校正由于各种食品的冷耗量不同而引起设备热负荷分布不匀的一个系数。( ×) 3.在-18℃, 食品中的水分全部冻结,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 原理: 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酶的活性, 因此食品的保存期长。 4.相同温湿度下, 氧气含量低, 果蔬的呼吸强度小, 因此果蔬气调保藏时, 氧气含量控制的越低越好。( ×) 原理: 水果种类或品种不同, 其对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要求不同。如氧气过少, 会产生厌氧呼吸; 二氧化碳过多, 会使原料中毒。 5.冷库中空气流动速度越大, 库内温度越均匀, 越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 ×) 原理: 空气的流速越大, 食品和空气间的蒸汽压差就随之而增大, 食品水分的蒸发率也就相应增大, 从而可能引起食品干缩。 四、问答题 1.试问食品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答: 微生物( 细菌、酵母和霉菌) 的生长繁殖和食品内固有酶的活动常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的活动, 以便阻止或延缓食品腐败变质。 2.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 答: ( 1) 温度的高低 ( 2) 降温速度

2017年最全《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2017 年最全《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1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2 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4 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5 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工步。 6 走刀:刀具对工件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7 生产纲领:机器产品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该产品的生产纲领 8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9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6 个按照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称之为六点定位原理。 10 工件的实际定位:在实际定位中,通常用接触面积很小的支撑钉作为约束点。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称为完全定位。 1、不完全定位:工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仅限制 了1?5个自由度。 过定位:工件定位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所限制,称为过定位。 12 欠定位:在加工时根据被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即约束点不足,这样的情况称为欠定位 13 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元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4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可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 15 设计基准:设计者在设计零件时,根据零件在装配结构中的装配关系和零件本身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这些起始位置可以是点、线、或面,称之为设计基准、 16 测量基准:工件测量时所用的基准。 17 机械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18 工艺系统:指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19原始误差:工艺系统的误差称为原始误差。 20 加工误差: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21 原理误差:即在加工中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近似的刀具轮廓和近似的加工方法而产生的原始误差。 22 主轴回转误差:主轴实际回转轴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23 导轨导向误差:指机床导轨副的运动件实际运动方向与理想运动方向之间的偏差值。 24 传动链传动误差:指内联系的传动链中首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 25 误差敏感方向:指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26 刚度:工艺系统受外力作用后抵抗变形的能力 27 误差复映:由毛坯加工余量和材料硬度的变化引起切削力和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因而产生工件的尺寸、形状误差的现象 28 系统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统称为系统 误差。 29 随机误差: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 小和方向是随机性的,称随机误差 30 表面质量:零件加工后的表面层状态 31 加工经济精度: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2 工序分散——即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 完成。 33 工序集中——即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 内完成。 34 加工余量:加工时从零件表面切除金属层的厚度 35 工艺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由同一零件上的与工艺相关的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36 时间定额: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37 机器装配:按照设计的技术要求实现机械零件或部件的连接,把机械零件或部件组合成机器。 填空 1. 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工位、工步、走刀、安装 2. 生产类型分为: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大量生产 3. 工件的安装与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调整、定尺 寸刀具、自动控制 4. 影响精度的因素:装夹、调整、加工,影响加工精度因素:工艺系 统几何精度、工艺系统受力 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 5. 影响刚度因素:联接表面间的接触变形、零件间摩擦力的影响、接合面的间隙、薄弱零件本身的变形 6. 工艺系统热变形产生的误差:1、工件热变形2、刀具热变形3、机床热变形。 7?内应力因起的变形:1.毛坯制造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引起的变形;2.冷校直带来的内应力引起的变形; 3. 切削加工带来的内应力引起的变形。 8.加工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分为常值和变值,原理误差、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的制造误差、调整误差、系统受力变形属于常值,工艺系统热变形、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磨损属于变值。复映误差、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多次调整引起的误差、内应力引起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第 1 页共11 页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罐藏部分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 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 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 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 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和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 最后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和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 汁突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 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 H2S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树脂和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金属工艺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使用性能________,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______工艺性能______,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2、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布氏硬度、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 3、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根据原子在内部的排列特征可分为晶体与_非晶体_两大类。 4、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包括__晶核的形成__与__晶核的长大_两个过程 5、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_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__三大类。 6、晶体的缺陷主要有_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7、铁碳合金室温时的基本组织有______铁素体_____、____渗碳体______、_____奥氏体____、珠光体与莱氏体。 8、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_ 6、69%。 9、纯铁的熔点就是_____1538℃______。 10、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______加热_______、____保温_________与冷却三个阶段。 11、常用的退火方法有____完全退火_____、球化退火与____去应力退火_______。 12、工件淬火及___________高温回火_______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13、常用的变形铝合金有__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__ 。 14、灰铸铁中的石墨以___片状石墨___ 形式存在 15、工业纯铜分四类,分别代号___T1____ 、____T2_____、___T3___、______T4__ 表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有: 、、、等。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就是金属力学性能的就是( D)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压力加工性能 2、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就是( ) A、强度 B、硬度 C、热膨胀性 D、耐腐蚀性 3、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 A、越好 B、越差 C、无影响 D、难以确定 4、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 ) A、组元 B、合金系 C、相 D、组织 5、金属材料的组织不同,其性能( ) A、相同 B、不同 C、难以确定 D、与组织无关系 6、共晶转变的产物就是( ) A、奥氏体 B、渗碳体 C、珠光体 D、莱氏体 7、珠光体就是( ) A、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B、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C、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D、铁素体与莱氏体的层片状混合物 8、下列就是表面热处理的就是( ) A、淬火 B、表面淬火 C、渗碳 D、渗氮 9、下列就是整体热处理的就是( ) A、正火 B、表面淬火 C、渗氮 D、碳氮共渗 10、正火就是将钢材或钢材加热保温后冷却,其冷却就是在( ) A、油液中 B、盐水中 C、空气中 D、水中 11、最常用的淬火剂就是( ) A、水 B、油 C、空气 D、氨气 12、45钢就是( )

(完整版)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食品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 食品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2)酶的作用: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酶促褐变 (3)化学物理作用: 3.食品保藏途径。 (1)化学保藏:使用化学品(防腐剂)来防止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2)低温保藏:低温可减弱食品内一般化学反应,降低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而在冰点以下,一般微生物都停止生长。 (3)高温保藏:食品经过高温处理,杀死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破坏了酶之后,还须并 用其他保藏手段如密闭、真空、冷却等手段,才能保藏较长时间。通常引用的温度类别有两种: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 (4)干燥保藏:降低食品水分至某一含量以下,抑制可引起食品腐败和食物中毒的微生 物生长。 (5)提高渗透压保藏:实际应用主要是盐腌和糖渍。 (6)辐照保藏:是指利用人工控制的辐射能源处理食品或食品原料,达到灭菌、杀虫、 抑制发芽等目的。 4.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吸附和解吸有滞后圈,说明干制食品与水的结合力下降或减弱了。解吸和吸附的过程在食品加工中就是干燥和复水的过程,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复水性为什么下降的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多数新鲜食品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不同群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AW的范围是:大多数细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细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为0.60~0.65。在适宜水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轨迹法_、成形法、_展成法_。 2.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3.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__。 4. 表面残余_拉_ (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5. 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 6. 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_润滑一、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7. 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现象 8. 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 9. 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一_、__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 作用的综合过程。 10. 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11. 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_封闭性_。 12. 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1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 的工艺文件 14. 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 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15. 零件的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17.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 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由于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 18. 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19. 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 _____________ ,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 20. 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21.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 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 的安装误差。 22.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23. 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_______ 小(大)__________________ ,加工精度就越高 (低)。 2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实用性______ 、可靠性和_经济性___________ 三个方面。 25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_定尺寸刀具法_、_调整法 _____________ 、自动获得尺寸法。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填空 26. 27 28 29 毛坯要指标。30表面残余拉应力会加剧(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金属工艺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一、简答题 1.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别它的变形性质? 2.下列符号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σs、σ0.2、σ-1、δ、αk、 HRC、HBS、HBW 3.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试画出纯铁的冷却曲线,分析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室温和1100℃时的纯铁晶格有什么不同? 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5.常用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 6.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7.将20kg纯铜与30kg纯镍熔化后缓慢冷却到如图所示温度T1,求此时: (1)两相的成分;(2)两相的重量比; (3)各相的相对重量(4)各相的重量。 8.某合金如下图所示: 标出(1)-(3)区域中存在的相; (2)标出(4)、(5)区域中的组织;

(3)相图中包括哪几种转变?写出它们的反应式。 9. 今有两个形状相同的铜镍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一个含Ni50%,铸后自然冷却,问凝固后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为严重?如何消除偏析? 10. 按下面所设条件,示意地绘出合金的相图,并填出各区域的相组分和组织组分,以及画出合金的力学性能与该相图的关系曲线。 设C、D两组元在液态时能互相溶解,D组元熔点是C组元的4/5 ,在固态时能形成共晶,共晶温度是C组元熔点的2/5,共晶成分为ωD=30%;C组元在D组元中有限固溶,形成α固溶体。溶解度在共晶温度时为ωC=25%,室温时ωC=10%,D组元在C组元中不能溶解;C组元的硬度比D组元高。计算ωD=40%合金刚完成共晶转变时,组织组成物及其百分含量。 11.分析在缓慢冷却条件下,45钢和T10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并计算室温下组织的相对量。 12. 试比较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托氏体和回火托氏体,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之间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食品工艺学(二十套)试题答案

食品工艺学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2、单宁、色素、有机酸。 3、氮溶解指数(NSI )。 4、面筋蛋白。 5、凝胶结构、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数量。 6、初溶解度、终溶解度、过溶解度。 7、加热排气法、真空排气法、喷蒸汽排气法。 8、自然解冻、解冻和烹煮。 9、返砂、流汤。 二、选择题(12分,每空1.5分) 1、C 2、C 3、D 4、B 5、A 6、C 7、D 8、B 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局部腐蚀是指罐内壁气液交界部位发生的腐蚀现象,发生局部腐蚀的罐头,开罐后在顶隙和液面交界处可看到有一暗灰色的腐蚀圈。 2、市乳系指以鲜乳为原料,经标准化(或调剂)、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等处理后制成的供直接饮用的乳。 3、无菌包装系指蒸汽、热风或化学试剂将包装材料灭菌后,再以蒸汽、热水或无菌空气等形成正压环境,在防止细菌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灭菌乳包装。 4、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经、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 1、答:单宁的加工特性为:(1)涩味。(2)变色:a 、酶促褐变;b 、酸性加热条件下,本身含量较高时,对变色有利;c 、金属离子引起变色,如单宁遇铁变黑。(3)单宁与蛋白质产生絮凝。 2、答:杀菌工艺表达式为 )(3 21p t t t t -- 杀菌条件的合理性通常通过杀菌值下的计算来判别,杀菌值包括安全杀菌F 值和实际杀菌值Fo 。若实际杀菌值Fo 小于安全杀菌值F 值,说明该杀菌条件不合理,杀菌不足或说杀菌强度不够,罐内食品仍可能出现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变败,就应该适当提高杀菌温度或延长杀菌时间,若实际杀菌值等于或略大于安全杀菌,说明该杀菌条件合理,达到了商业灭菌的要求,若实际杀菌Fo 值比安全杀菌F 大得多,说明杀菌过度,使食品遭受了不必要的热损伤,杀菌条件也不合理,应适当降低杀菌温度或缩短杀菌时间。 3、答:冰淇淋产生收缩的原因:(1)膨胀率过高;(2)蛋白质稳定性差;(3)糖含 量过高。 4、答:在下列三种情况下需补充加热:(1)真空封罐机的性能不好,真空仓的真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加工套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 D )。 A.端面 B.外圆 C.内孔 D.外圆或内孔 2. 磨刀、调刀、切屑、加油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 C ) A.基本 B.辅助 C.服务 D.休息 3.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 B.互为基准 C.自为基础 D.基准统一 4. 平键连接中,传递转矩是依靠键与键槽的( C )。 A.上、下平面 B.两端面 C.两侧面 D.两侧面与底面 5. 常用的光整加工的方法中只能减少表面粗糙度的是( C )。 A.研磨 B.高光洁度磨削 C.超精加工 D.珩磨 6. 轴类零件加工时最常用的定位基准是( C )。 A.端面 B.外圆面 C.中心孔 D.端面和外圆面 7. 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 A.精基准 B.粗基准 C.互为基准 D.自为基准 8. 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 B )。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9. 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B )。 A.齿轮滚刀 B.外圆车刀 C.成形铣刀 D.键槽铣刀 10. 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行于工件轴线,则不为(C )。 A.车外圆 B.车螺纹 C.车圆锥面 D. 车孔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铰孔可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减小孔表面粗糙度,还可以对原孔的偏斜进 行修正。(错) 12. 所有零件在制定工艺过程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错) 13. 钻出的孔一般应经扩孔或半精镗等半精加工,才能进行铰孔。(对) 14.拉孔前工件须先制出预制孔。(对) 15.不完全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没有满足加工精度要求。(错) 16. 同种磨料制成的各种砂轮,其硬度相同。(错)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3.食品保藏途径。 4.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7.什么是导湿性和导湿温性? 8.干燥过程中恒速期和降速期的特点? 9.影响干制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 10.干制过程中食品的主要物理变化? 11.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 12.顺流和逆流干燥方式的区别和特点? 13.空气对流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 14.喷雾干燥方式的特点? 15.冷冻干燥的条件及产品特点? 16.干制品的包装方式? 17.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18.食品常用的冷却方法? 19.什么是食品的冷害?请举例说明。 20.食品冻结保藏的基本原理? 21.最大冰晶体形成带的概念 22.食品冻结速度与冰晶分布的关系? 23.冻结对食品物理性质的影响? 24.食品速冻的主要优点? 25.食品鼓风冻结的方式? 26.食品辐照对蛋白质和酶的影响有哪些? 27.食品辐照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28.温度对食品辐照的影响? 29.食品辐照常用的三种方式是什么? 30.腌渍保藏原理 31.食品腌制保藏中氯化钠有什么防腐作用? 32.有哪些腌制方法?各自特点? 33.腌制发色机制 34.烟熏的目的及作用 35.熏烟的成分及其对食品的影响 36.烟熏的方法? 冷熏和热熏各有何特点? 37.发酵的类型,什么是食品的发酵保藏 38.食品发酵保藏的原理是什么?

39.什么是指数递减时间D值、热杀菌过程中的Z值 40.食品热处理条件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1.食品热处理的类型和特点 42.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43.对热杀菌食品的pH值分类 44.微生物耐热性参数:D、Z、F的意义 45.热力致死时间曲线方程:t1/t2=lg-1(?2-?1)/Z;热力致死速率曲线方程: t=D(lga-lgb) 46.鲍尔改良法计算杀菌条件 47.列举一些半干半湿食品的例子。 48.如何延长半干半湿食品的保藏期。 49.什么是栅栏技术? 50.什么是食品的化学保藏及特点?防腐剂苯甲酸使用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考试类型:闭卷 分值分布: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二、判断(10分,每题1分) 三、简答(30分,每题5分) 四、论述或计算(40分,每题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