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第12期2006年12月

NO.12Dec.2006

中国教育学刊

JoumaI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摘要]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通过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来促进教育公平,是走向真正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但不能因此否认教育自身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和作用,也不能因此低估教育和教育公平对于推进社会公平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效率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通过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应该且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政策选择。[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教育效率

[中图分类号]G410-01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6)12—000l—04

教育公平的含义

明确教育公平的内涵和性质,对于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公平的含义众说纷纭,存在问题颇多,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认为平等就是公平,用“平等”概念取代“公平”概念。

平等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对等、等同关系。教育平等指公民受教育权利的相同性、一致性,受教育机会的相同性、一致性,更多的是关涉事实、形式上的判断。[1]而公平是对利益关系调整和资源配置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对“合理性”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此公平观也有多种。但是,尽管如此,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或者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问题会形成一些共识,例如:法律规定人人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是公平、合理的;对于不同天赋和智力水平的人,因材施教是公平的;对于弱势学生,给予补偿教育也是公平的;

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教育的结果不平等、不均等(例如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落榜)也是公平的。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

其一,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即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

受教育权平等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内在要求。不承认凌驾子法律之上或者超然于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一切权利主体享有相同或者相等的权利。权利平等废除了基于

~艺==二二二=_二二_二∑二_二===二=二====二===…~……~一

[收稿日期]20016—10一25性别、身份、出身、地位、职业、财产、民族等附加条件的限制,体现了社会对所有成员的“不偏袒性”和“非歧视性”。机会平等是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所设立的制度要保证社会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遇,它要求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享受机会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始终均等。机会平等实际上是一种过程的平等。利益的实现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要毫不偏袒地为所有人提供同样的机会,首先是参与起点要机会均等,其次是在参与的各个阶段,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力大小不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会有区别,但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关怀、提供的帮助应该是同等的。啸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但是,建立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基础上的不平等(结果不平等)也是公平的,是具有合理性的。罗尔斯(JohnRawls)认为,公平包括基本权利的平等,也包括非基本权利(财富、收入、权利和权威)的分配不平等。但是,要符合公平的要求,后者必须是基于前者形成的。教育不能保证每个人成功,但必须保证每个人拥有平等的成功机会。

本文把教育机会平等界定为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实质上是指获取教育资源的机会的平等,但并没有把教育结果平等列入教育机会平等的范围。这是因为教育结果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卢乃桂教授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定义与本文相似,他认为,教育机会平等特指

[作者简介]褚宏启(1967一),山东枣庄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

 万方数据

2中国教育学刊

2006年

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入学机会平等和存留平等是审视教育机会平等的两大重要指标。入学机会平等是指人们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存留平等是指人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以达到特定教育程度的成功教育机会平等。[31

教育结果的平等是不存在的,要求产生同样的教育结果,是一个乌托邦。追求结果公平在公共政策层面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行的。但是教育结果的公平是存在的,因为依照上述分析,基于教育机会平等所产生的教育结果的不平等是公平的。

其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根据受教育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时的差异性,它反映的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即不是平均或平等分配教育资源的份额。要求平等分配教育资源时,教育资源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是外在的,不涉及受教育者个人的素质本身。但是教育者的先天禀赋或缺陷以及他们的需求也是进行分配时必须考虑的前提。不同主体具有不同需求,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口3所以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够选择。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意味着差异和不同,但是意味着公平。从终极意义上讲,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禀赋得到充分发展是最公平的。学生的发展应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育公平正视个体的差异性,放弃对教育同质性的追求。既主张人人都受教育(体现平等原则),又主张人人都受适切的教育(差异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要求提供多样性的教育,包括多种类型的学校、多种类型的课程甚至多种类型的课外活动。“教育的多样性是教育中差异性的表现和教育对于差异性的尊重和适应”,“教育多样性是个人完善发展所必须的”,机械划一的、崇尚单一性、统一性和标准化的同质性教育不能适应个人发展的独特性和综合性,“为了充分发展人自身多方面的因素和特性,多样化是教育的唯一选择。”“】对教育多样性的肯定为追求教育公平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其三,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与差异原则关注受教育者个人的差异不同,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这样配置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但却是公平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的对待不平等的。这句话所体现的就是补偿原则。该原则与罗尔斯的差别补偿原则是一致的,他认为,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不平等的利益分配都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两免一补”政策对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作了不平等的对待,但没有人认为它不公平。这个政策主要体现了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对于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根据补偿原则,教育资源要向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

在教育上追求结果相同、平等是不现实的,差异、差距将永远存在。教育公平承认并允许合理差异、合理差距的存在。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的统一。追求平等、尊重差异、补偿差距,都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二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通过教育自身的努力能否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路径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的贡献?只靠或者主要靠教育公平,能否实现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广义的社会公平可以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教育公平等等。

本文认为,通过教育自身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教育不平等归根结底是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反映,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政治因素使然。只是通过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彻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是根本,是实现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根本路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①教育在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边缘性,决定着教育公平的高水平实现有赖于政治、经济公平的实现。通过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来促进教育公平,是走向真正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研究表明,英国20世纪教育公平的发展与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有直接关系,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的迅速发展和推进。@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教育自身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推进教育公平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所应该发挥、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尽管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政治的不公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和目前存在的严重的教育不公平与教育自身没有积极推进教育公平有密切关系,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没有把追求公平作为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指导原则有密切关系。过去,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政府和学校做了太多“锦上添花”的事,做了太少,“雪中送炭”的事,与上文提到的教育公平三原则即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背道而驰。在教育内部,教育公平现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教育自身能够大有作为。不同的教育主体可以同时在宏观(国家和区域层面)和微观层面(学校、班级、教师个人层面),运用教育公平三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协力推进教育公平。

 万方数据

第12期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3

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教育公平的高水平实现有赖于政治、经济公平的实现,而低估教育和教育公平对于推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和价值。社会公平(以经济公平和政治公平为主)是教育公平的根本性前提,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可以大有作为。教育一方面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平等化”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嘲

就对个人的意义而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经济公平与政治公平)的起点和基础。经合组织(0ECD)所做的PISA研究(一项国际性的学生学业成绩比较研究)表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教育系统可以有效地缩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社会不公平)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经济公平、就业公平意义重大。萨缪尔森认为,缺乏教育是人们走向平等的三个最大障碍之一。嘲斯蒂格利茨认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的方法取决于时间范围。长期战略应该把重点放在改革教育和培训上,而在短期内,则侧重于税收和福利计划。口1在当今时代,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中的作用,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劳动的数量,而是更重要地取决于劳动的质量。而劳动质量的提高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因此,改善低收入人群的教育状况,就成为结果上缩小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前提。嘲因此,通过教育,特别是通过公平的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生产能力,促进就业,带来社会(经济)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当然,教育还能够培育学生公平、平等、民主的精神,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为政治民主、政治公平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有人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能动摇,有人主张“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有人则主张“公平效率并重”。本文无意述评这些争论。一个基本的学术问题是:能否将收入分配领域的这些话语和原则运用到教育领域?运用到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的讨论中来?

回答是否定的。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与分配领域大不相同,必须抛开一般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分析框架来关注教育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讲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其特殊的含义,主要是指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将其泛化到教育领域是不合适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教育效率问题,并不仅仅是分配层面上的问题。教育效率与经济上的收入分配效率不同,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率的衡量标准也不相同,教育有其独特的效率原则。“研究公平和效率问题,必须十分重视不同时代、不同范畴、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的界限,不能以此时代、此范畴、此层面、此学科的概念去解读彼时代、彼范畴、彼层面、彼学科的同类概念,更不能将此时代、此范畴、此层面、此学科的公平概念,与彼时代、彼范畴、彼层面、彼学科的效率概念相配对,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9]此论很有道理。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不能跟风,要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不能用经济逻辑取代教育逻辑、用经济话语取代教育话语。

什么样的教育是有效率的?通俗地讲,少花钱多办事,低投入高产出,是高效率的。效率永远值得追求,追求这样的教育效率比追求教育公平更少争议,更容易追求。但是,怎么才算是“少花钱,多办事”?是指单位投入(时间、经费、人力)所培养人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最优。数量容易衡量。教育质量如何衡量?质量高的标准是什么?是对人的发展、社会(国家)发展的贡献大,具体而言,是指教育对于促进受教育者个人素质全面提升、人生成功和幸福的贡献,是指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传承)的贡献。前者是对教育效率的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个人发展的贡献率来衡量;后者是对教育效率的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来衡量。贡献率越高,则教育效率越高。教育效率是教育规模(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使用同样的资源,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公民,这样的教育就是有效率的。

相对于数量而言,教育效率的本质是教育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有对个人发展、国家发展的高贡献率。理论与实践都表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是低效率的,只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才能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具有高贡献率,才是应该追求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这样,教育效率、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就成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追求。

上面所讲的教育效率与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效率显然不同,前者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其政策含义是提升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后者是指收入按贡献分配和按劳分配,其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机制。

明确了教育效率的含义之后,就比较容易讨论它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了。

更多的教育公平与更高的教育效率(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不是矛盾冲突的,也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二者根本不是在同一个逻辑维度上的、可以比较重要性高低的概念和范畴。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

现代教育永远都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在教育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者“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说法在逻辑上都是错误的,

 万方数据

4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必须在教育的语境和话语体系中讨论“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不能在教育领域简单套用其他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所以能够并重和统一,在于二者各自都具有内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所证明。傍j如,我国的教育政策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就体现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统一。美国现在的教育政策有两个追求,一是平等,一是质量,更是直接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其公平在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其效率在于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在理论上,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状况可以有四种组合方式:高公平,高效率:高公平,低效率;低公平,高效率;低公平,低效率。这四种状况在我国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都有表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状况大有改善,但总体来看,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低公平,低效率”阶段,我们追求的和需要的是公平高效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任务与提高教育效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贡献率)的任务同样艰巨。

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教育公平可以促进和提高教育效率。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曾对44个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社会教育收益率进行计算,结果如下: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顺序,不同国家各级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分别为:发展中国家27%、16%、13%,中等国家16%、14%、10%,发达国家13%、lO%、9%。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初等教育阶段加大投入,不仅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这项投入的效率也是最好的。在初等教育阶段,公平和效率之间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是高度一致的。这一研究结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以优质低价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这种比较优势是否可以保持,取决于基础教育能否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已经影响到低收入地区和家庭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如果不加以重视,就可能影响数量众多的低收入家庭的人力资本积累,使得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优质低价的比较优势难以持续地发挥。应该加强政府干预力度,缓解教育机会不均等对于低收入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促进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人力资本基础。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投入,基础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是不矛盾的。[1”

在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发展阶段,严重的教育不公平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效率,影响到教育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应该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所实施的西部“两基”攻坚计划、西部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都体现了上述战略意图。

在教育上,公平损害效率的命题不能成立,是一个伪命题。损害教育效率的不是公平,而恰恰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学习出版社2006版,第27—28页

②参见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0年版,第215—312页

【参考文献】

[1]郭彩琴.教育公平:内涵和规定性[J].江海学刊,2003,(3):lOO一】04.

[2]牛先锋.社会公平的多重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理论探讨,2006,(5):20一22.

[3]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7—16.

[4]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9一131.

[5][美]鲍尔斯S,金蒂斯H.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王佩雄,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8.

[6][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M].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1252—1253.

[7][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C上)[M].姚开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24—525.

[8]赵人伟.转型时期的收入分配改革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28—23.

[9]李闽榕.公平与效率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吗?[J].理论参考,2006,(3):63—69.

[10]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J].人民教育,2005,(23):5.

[11]丁维莉,陆鸣.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是鱼和熊掌吗[J].中国社会科学,2005,’(6):47—57.

(责任编辑王长纯)

 万方数据

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作者:褚宏启, CHU Hong-q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刊名:

中国教育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6,""(12)

被引用次数:24次

参考文献(13条)

1.郭彩琴教育公平:内涵和规定性[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03(03)

2.牛先锋社会公平的多重内涵及其政策意义[期刊论文]-理论探讨 2006(05)

3.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期刊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4)

4.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 2003

5.鲍尔斯 S.金蒂斯 H.王佩雄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 1990

6.萨缪尔森.高鸿业经济学 1992

7.斯蒂格利茨.姚开建.高鸿业经济学 1997

8.赵人伟转型时期的收入分配改革对策[期刊论文]-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2)

9.李闽榕公平与效率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 2006(03)

10.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期刊论文]-人民教育 2005(23)

11.丁维莉.陆鸣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是鱼和熊掌吗[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5(06)

1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006

13.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杨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2)

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在明确"什么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找到实现现阶段教育公平的途径.为此,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期刊论文刘倩.LIU Qian从教育公平透视社会公平-唐都学刊2009,25(4)

教育公平反映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复杂而又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区域、城乡和阶层诸多方面的差异,为此笔者提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建议.

3.学位论文周明明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欧洲经验的启示2009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公平历来都是崇尚民主的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鉴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二战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者围绕教育公平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欧洲国家亦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论文主要以英、法、德及北欧四国为样本,分析这些国家教育政策的演变,以及对社会公平产生的影响。

从纵向上看,伴随着“教育民主化”、“终身教育论”和“人力资本论”浪潮的兴起,欧洲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可以划分为战后到70年代教育的发展、70-90年代教育政策的调整、新工党上台以来的社会公平观与教育等三个阶段,并在每一个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特点,战后初期到70年代欧洲各国兴起推进义务教育的浪潮,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获得很大进展;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将市场原理引进教育领域,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社会各阶层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恶化;新工党上台后,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和“社会投资型国家”的理念,教育公平得以深入推进。

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在初中等教育领域早已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进程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像芬兰等北欧国家甚至在高等教育方面也实现了免费教育。欧洲教育公平的深入推进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双重效果。

诚然,欧洲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上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决定了我们不能把他们的经验完全移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但他们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社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把推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摆在政府工作的首位,改“社会福利支出”为“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传统“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转型,兼顾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两方面的需要,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定和谐的“乌托邦”地区。在这个意义上讲,欧洲国家的经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4.期刊论文熊春文.XIONG Chun-wen论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基于帕森斯理论视角的一个反思-中国教育学刊

2007,""(7)

在关于教育公平的既有研究中,一般把"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作为习而不察的前提而不加深究,这种现状容易导致在研究过程中逻辑混乱甚至结论偏差.解开这一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了解"社会"意涵的丰富性和多歧性;其次,借助帕森斯的有关论述,在一个以一贯之的概念体系下深刻认识"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和"作为社会公平的教育公平"的丰富意涵,从而在理论上澄清教育公平研究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

5.期刊论文吕中国.杨玉洁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视野-党史文苑(学术版)

2008,""(3)

社会公平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教育公平本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论对经济公平还是对政治公平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6.期刊论文钟秀利.杨瑞虹.Zhong Xiu-li.Yang Rui-hong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江西教育科研

2007,""(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社会公平的延伸,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教育公平体制机制建设.

7.学位论文王永平和谐社会中的教育公平探析2006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合的一种社会状态,其表现是社会活力得以激发,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内涵相当丰富,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各不相同,而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之一,它不仅表现为收入的公平,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是一个公平发展的体系。只有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我们无法离开它来谈论社会公平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任何教育不公都是最大的群体歧视和影响最深远的社会不公,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和持续发展。因此,对和谐社会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审视教育公平,主要分三章来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和谐社会下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做了界定,以及教育公平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和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公平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先对我国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教育公平的实践及所存在的问题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然后深入探究了造成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内外部原因,揭示了教育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失误是制约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第三章,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并指出了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本文从伦理学、法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多重视角从宏观上分析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并力图寻找出影响这种状况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同时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出相应现实可行的对策。

8.期刊论文解韬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现代大学教育2009,""(2)

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教育公平与效率既有矛盾冲突,又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下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份额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教育公平具有原则性、相对性、历史性、特殊性和主观性等特点.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一些学者利用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教育公平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开展了各种不同人群教育公平的研究,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是在全球化和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教育的民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和国内高校改革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现的,吸引了不同学科学者的参与,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但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一些研究缺少教育独特性、超前性和创新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研究不足.

9.学位论文骆娟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2007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的又一次伟大的实践。和谐社会首先是公平正义的社会,而教育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同时,教育不公平的社会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对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全文是围绕着“提出问题——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展开的。要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就要了解关于教育公平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这些基本的理论主要包括公平的内涵和特点、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特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简单的来说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它包括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平等,教育的权利平等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的机会平等主要有三个层次: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公平的特点包括:教育公平的历史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主观性的特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在总体上是相关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不是一对直接相关的矛盾,二者的概念以及各自所涉及的范围是不相同的。了解了关于教育公平问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后,就应该对我国的教育公平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既应该有对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肯定,也应该看到教育公平方面的不足。我国取得的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及成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公平的法律保障,二是为促进实现教育公平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三是我国政府专门组织的教育扶贫工程。但是我国教育事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阶层之间的教育不公平以及校际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城乡、地区、阶层方面的教育不公平都可以从教育机会的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三方面来具体说明。既然我国目前存在着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就要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进行分析,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历史原因,制度性的因素以及市场机制的原因。历史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城乡二元体制使教育发展更加不公平、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两个方面。制度性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教育政策中的“城市优先取向”、长期以来实行的“精英教育”、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四个方面。市场机制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机制使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弱势人群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可能严重损害教育公平和公共利益、教育部门和学校追求效率影响教育公平。以上就是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介绍。由于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首先

,要全面把握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其次,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政府的责任,教育公平应该成为政府的基础性理论诉求,应该把教育公平作为其所追求的目标,而不应成为教育公平的损害者。再次,明确了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接着就是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向着公平的方向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加大政府的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二加快城乡一体化消除二元结构、三公共教育政策应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四建立弱势补偿制度、五公共教育政策实行一定的倾斜、六加强对教育腐败与教育特权的监督。以上通过对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措施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的公共政策,只有首先从公共政策入手,才能切实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

10.期刊论文张新文论教育公平的实现-求实2009,""(7)

实现社会公平,基础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统筹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引证文献(23条)

1.廖小官.李丽华现代教育公平观构成原则探讨[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2.纪岚论教育公平[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9(16)

3.杨翠娥.黄祥祥对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民族论坛 2009(5)

4.顾相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问题与出路[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管理 2009(3)

5.解韬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现代大学教育 2009(2)

6.李明阳论教育公平[期刊论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7.陈树胜从理意和制度的视角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学理论 2009(2)

8.范莉峰教育财政制度下解决城乡教育不公的对策[期刊论文]-晋中学院学报 2008(6)

9.李博.赵彦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8(27)

10.郭喜永.迟长伍教育公平内涵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8(5)

11.赵慧英.余恩海教育权利平等与户口迁移制度改革[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08(13)

12.褚宏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期刊论文]-教育研究 2008(6)

13.吕中国.杨玉洁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视野[期刊论文]-党史文苑(学术版) 2008(3)

14.邢叶荣遵循教育公平原则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3)

15.吴刘光明.颜峻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当代教育论坛 2008(11)

16.李月玲.武步成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联系[期刊论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5)

17.蔡志良.徐建华自学考试:推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8(3)

18.邬志辉.王海英农村义务教育的战略转型:由数量关注走向质量关注[期刊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1)

19.黄瑞红教育公平目标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过及对策[期刊论文]-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1)

20.罗祖兵教师轮校执教制度建设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江西教育科研 2007(12)

21.崔盛对于教育公平的度量[期刊论文]-教育导刊 2007(10)

22.黄瑞红现代远程教育对实现教育公平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5)

23.《教育研究》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期刊论文]-教育研究 2007(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86484567.html,/Periodical_zgjyxk200612001.aspx

授权使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dbsdt),授权号:81e87e61-ec2b-41b8-8135-9e4600e0c3ce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 [荷]H.Freudenthal数学教育理论 ㈠ 数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现实,数学化,再创造): 1、情景问题是教学的平台 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 ㈡ 何谓数学教育中的现实 1、 数学教育中的现实——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 2、 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 3、例题生活化,问题情境化 ㈢ 运用“现实的数学”进行教学 第一,数学的概念、运算、法则和命题,都是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 第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同一类事物或现象抽象而成的量化模式 第三,数学教育应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 ㈣什么是数学化 1、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即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2、数学教学即是数学化的教学 3、 抽象化、公理化、模型化、形式化等等,都可看成是数学化 4、数学化的形式: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从符号到概念的数学化 ㈤ 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1、 学生“再创造”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的过程。其核心是数学过程再现。 2、数学学习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强调激发学生学生主动学习,做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途径 二、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 ㈠ 什么是数学知识 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持建构主义观的学者往往不同于绝对主义或者行为主义论者,在他们看来: 1、数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既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重要功能;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自由与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社会成员的自身利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教育现状表明: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资源分配厚此薄彼、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等,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之一。 1 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国的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等问题均较严重。 1.1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别上,城乡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极大。农村教育的落后必然影响全国整体的教育水平提高,无疑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城乡教育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差距较大。义务教育阶段的落后最终将影响农村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其一生的生活质量。 1.2城乡发展的不理想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的整体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教育仍然落后。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确有持续增加,但无论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亦或是公用经费投入, 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1.3区域差距较大 在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上。首先,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地区。根据中国高校招生的惯例,高校每年招生的数量均向学校所在地倾斜,其招生主要面向本省生源。因此,拥有较多高校的地区,享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从省际来看,同等的学习成绩,户籍在京沪的学生考取高等院

09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09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09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转)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健康教育原则 健康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需要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和现代教育的学习原则。 1.科学性健康教育无论正面宣传或反面举例,都要求实事求是地真实反映事物原貌。传授科学知识,不能有半点感夸张和丝毫含糊,否则会影响科学的威望。 2.针对性健康教育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矢地宣传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培养卫生习惯的自觉性。 3.启发性健康教育不能靠强制手段,而要发现人们的健康行为,加以肯定和巩固;发现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加以矫正,鼓励行为改变;启发自觉的健康意识,培养卫生习惯。 4.直观性形象教育是对人群作健康知识宣传的简捷有效的手段,也是现代健康教育的一个标志。直观教育,特别是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提高人群的接受兴趣、理解能力,而且有多快好省的传播效益。 5.规律性现代教育要按照不同人群的认识、思维和记忆规律来进行。健康教育同样需要从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逻辑地推理前后因果,理解地记忆各种卫生保健知识。 6.灵活性健康教育对象的学识、能力、个性、嗜好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按不同层次,实施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干预行为原理 现代健康观念不能满足于“无病”的状态,而是主动寻求生活质量的康强行为。调查表明,卫生习惯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表6-1)。 表6-1 山西平顺县中小学生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的关系 健康教育并非仅仅传播卫生知识,它还需解决其它干扰卫生行为习惯建立的影响因素。健康教育要使教育对象树立促进健康有益的价值观念,形成接受教育的态度,实现“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图

6-4)。 图6-4 知—信—行模式图 健康教育“知—信—行”的转化能否建立,有无实效,主要涉及下列因素: (一)健康信念 信念,是指个人在自身经历中积累起来的认识原则,是与个性和价值观念相联系的一种稳固的生活理想。 在健康教育“知—信—行”转化中,信念是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1988年初,上海“甲肝暴发流行,卫生防疫部门告诫市民:“毛蚶带有甲肝病毒”,有人不信,结果食蚶者发病率是未食蚶者的数倍。可见知识只有在转变成信念之后,才能支配人们的行为。 信念是不同层次复合的“信念结构”。它包括: 1.边缘信念这是最容易改变的信念,是信念的初级形式,这种信念往往在接受了一个新信息后,就为新信念所取代。 2.权威信念这是由权威信息影响形成的信念,这种信念对大多数人,特别对权威崇拜者,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谈化,一旦在实践中遇到予盾容易动摇。 3.中心信念这是最牢固的根本信念,是人们判别信息和决定行动的基本准则。 健康教育需要提供权威信息,促进边缘信念向中心信念转变,分析并利用各种影响因素建立稳定的健康信

数学的基础理论

一、炼钢的基础理论 钢的密度:指单位体积钢液所具有的质量影响因素:温度和钢液的化学成分 钢的熔点:指钢完全转变成液体状态时或是冷凝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 影响钢液黏度的因素:温度和成分温度高黏度低 钢液的表面张力:使钢液表面产生缩小倾向的力 钢的导热能力:当体系内维持单位温度梯度时,在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面积的热量 影响钢导热系数因素:钢液的成分组织温度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以及钢中晶粒的细化程度 炉渣的作用 1、控制钢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2、脱出杂质(s、p),吸收夹杂物 3、防止钢液的吸气 4、防止钢液的散热,以保证钢的冶炼温度 5、稳定电弧燃烧 6、炉渣是电阻发热体 7、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 炉渣碱度:炉渣中碱性氧化物浓度的总和和与酸性氧化物的总和之比 二元碱度 四元碱度 碱性炼钢渣碱度(p11) 炉渣的氧化性: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炉渣向钢液供氧的数量 将Fe2O3折合的方法:全氧折合法、全铁折合法 炉渣氧化性在炼钢过程中的影响: 1、影响化渣速度和炉渣黏度 2、影响炉渣向熔池传氧和钢水氧含量 3、影响钢水脱磷 4、影响铁合金收得率 炉渣的融化温度:指固态渣完全转化为均匀液态时的温度 凝固温度:指液态炉渣开始析出固体成分时的温度即熔点 影响炉渣表面张力的因素:温度和成分 影响炉渣起泡姓的因素: 1、渣中表面活性物质最能促进泡沫渣的生成 2、机器碳氧反应生成CO 3、不均质炉渣的适当生成有利于炉渣泡沫化 脱杂物质:硅锰硅锰铝硅钙钡 渣量大小是控制钢中杂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硅锰的氧化还原反应:p25

脱碳反应的作用: 1、促进熔池成分和温度均匀 2、加大钢--渣界面,提高了化学反应速度 3、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和有害气体的排出,降低了钢中气体含量和夹杂物数量 4、脱碳反应与炼钢中其他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5、造成喷溅和溢出 6、有利于熔渣的形成 7、放热升温 磷易使钢发生“冷脆” 影响炉渣脱磷的因素:炉渣的碱度氧化性温度金属液的成分渣量 脱磷的条件:高碱度、高氧化铁含量、良好流动性熔渣、充分的熔池搅动、适当的温度和大渣量 回磷:指进入炉渣中的磷又重新回到钢中,使钢水中磷含量增加的现象 避免钢水回磷的措施有:挡渣出钢,尽量避免下渣;适当提高脱氧前的炉渣碱度;出钢后向钢包渣面加一定量石灰,增加炉渣碱度;尽可能采取钢包脱氧;加入钢包改质剂 影响钢渣间脱硫的因素:熔渣成分钢液成分熔池温度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国情,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凸显。这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一、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在同一省内,以及地区之内县际差异同样很大。据上海教科院智力所对县际差距变化的研究,Gini系数由1994年的0.238下降为1997年的0.235,县际差距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最低10%县的不利状况更加突出。 2.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26.23%;1995年l%人口抽样调查,该比例为28.85%;1997年10月,该比例为29.92%,农村人口约占70%。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在校生的比重差距明显。1995年,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占全国适龄儿童总数的80%以上,而在校生占全体总数的比例,小学在校生占70.5%,初中在校生占57.1%。以1998年我国城乡普通中学的状况看,农村学生拥有初中教育份额约一半强,但在高中阶段在校生仅占一成四,城乡之间的差距,就高中教育而言,1998年比1995年上升了近四个百分点。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重点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 1、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2、健康是人类生物因素、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4、健康教育常用方法:传播、干预、培训和专题讲座。 5、健康教育分类: 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类:①学校健康教育②职业人群健康教育③医院健康教育④社区健康教育 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类:①防治疾病的健康教育②营养健康教育③环境保护健康教育④生殖健康教育等 6、卫生宣传的特点是单向、面广和廉价。 7、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实践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8、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①受教育水平②卫生服务③社会文化背景。 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卫生部20020104。 10、人的行为5要素: ①行为主体----人 ②行为客体----行为的指向目标 ③行为环境----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④行为手段----主体作用于客体所应用的工具或使用的方法 ⑤行为结果----主体预期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之间的符合程度。 11、行为形成4阶段:①被动发展阶段(0-2岁)②主动发展阶段(3-11岁) ③自主发展阶段(12岁-成年)④巩固发展阶段 (成年以后)。 12、个体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条件反射与学习理论。 13、PRECEDE-PROCEED模式把影响行为的因素归纳为三大类: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14、从行为的产生来看,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社会)行为。 15、健康相关行为:①健康促进行为②健康危害行为③致病性行为模式。 ①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或模式:知信行模式KAP、健康信念模式HBM、阶段变化模式、合理行为理论和郭雪芙行为理论。 ②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社会认识理论SCT。 ③应用于社区和群体水平的理论:社区组织、创新扩散理论。 18、知信行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造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 19、健康行为模式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①知觉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②对采取某种行为或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的估计(对行为益处的认识和对实施或放弃行为的障碍的认识) ③效能期待。 20、行为变化5阶段:①无转变打算阶段②打算转变阶段③转变准备阶段④行动阶段⑤行为维持阶段

(完整版)大学数学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1.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学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与发展.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数学教育数学理论,是数学论,课程论和学习论的综合。 3.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4.教学目标:一级目标:教育方针。(制订者——国家)二级目标:课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三级目标:教学目标。课堂目标 5.教案 详案格式:1.课题。2.教学目标。 3.学情分析。 4.教材分析。 5.课型。 6.教学方法。 7.教具。 8.教学过程(1)知识准备;(2)判定定理;(3)运用定理,问题研究;(4)总结[板书设计][课后记] 简案格式:1.课题。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6.数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方法和相对应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7.弗雷登塔尔的教学原则:1.“数学现实”原则。2.“数学化”原则。3.“再创造”原则。4.“严谨性”原则 波利亚解题表:1.理解题目—必要前提。2.拟定计划—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3.实现计划—逻辑配置。4.回顾—有远见做法 皮亚杰: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 1.同化:指根据已有图式来理解新事物,事件过程 2.顺应:当旧有方式探究世界不能奏效时,儿童会根据新消息或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这个过程叫顺应。 3.平衡作用:指产生顺应情况下的不平衡状态。 4.理论主张:发展先于学习。 5.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关系:儿童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发展。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 2.学习观。 3.教学观。(创建一个良好,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以及支持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4.师生观。(教师使命:学生自主学习一个最有利,有力的 “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特别是学生 放任自流学习时,起最大的限制 和控制作用。学生使命:自主学 习,借助帮助,利用学习资料加 强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与对话。构 建自己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5. 学习环境。6.评价观 双基:含义:(1)数学基本知识 (2)数学基本技能 8.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和 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 的基本框架结构。 类型:1.讲解—接受教学模式。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探究式教 学模式(流程:1.教师创设问题 情景2.观察猜想3.推理论证4.验 证应用 5.总结反思)。3.启发式。 4.合作学习。 5.自主探究。 6.尝试 指导。 9.教学概念:(1)意义:反映数 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叫做 数学概念。概念的组成:概念的 名称,定义,符号,例子,属性。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 内涵亦称内包,指概念所反映的 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概 念的外延亦称外包,指概念所反 映对象的总和。 10.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思想理 性认识。(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 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 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 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 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11.数学教学原则:1.严谨性与量 力性相结合的原则。2.具体与抽象 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 12.课程实施原则:1.全面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 前瞻性原则。 13.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 的教学活动方式。应用于上课之 始或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 新段落的教学之中。 类型:直接,旧知识,悬念,事 例,趣味,实验,创设情境 目的:1.引起学生注意。2.激发 学习兴趣。3.唤起学生思考。4. 明确学习目的。5.强化师生关系。 功能:1.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 关注,进入学习准备状态;2.激 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3. 明确学习目的,传达教学意图; 4.承上启下,建立新旧知识间联 系;5.创设意境,激发情志; 原则:1.针对性原则。2.启发性 原则。3. 趣味性原则。4.直观性 原则。5.适度性原则。 注意:1.导入方法的选择要有针 对性。2. 导入方法的选择要具有 多样性。3.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2]讲解技能:讲解技能中的一类 教学行为,在行为方式上的特点 是“以语言讲述为主”的方式;在 教学功能上的特点是:传授知识 和方法、启发思维、表达思想感 情”。 目的: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2. 启发思维,培养能力。3.提高思想 认识,培养数学学习情感因素。 原则:1.科学性原则。2.启发性原 则。3.计划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3]演示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 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运用各种 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材 料,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解决 数学问题,传递数学教学信息的 教学行为方式。 注意:1.演示的媒体要恰当。2. 演示的媒体要使用。3.演示的时机 要恰当。4.演示必须与讲解技能相 结合。 [4]结束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教学 内容结束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终 了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归 纳总结、重复强调、实践等活动 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 进行及时地巩固、概括、运用, 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 识结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 认识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 过渡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 类型:提纲挈领,娱乐激趣,图 表对比,悬念引申,质疑讨论, 练习巩固,学生汇报 注意:1.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语言精炼,紧扣中心。 3.内外沟 通,立疑开拓。 14.体态语言:(1)在课堂调控上 1.精神抖擞带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维护课 堂秩序,优化课堂教学4.具有活 泼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2)在传授知识上 1.帮助学生理 解数量关系2.协助学生分析有利 于理解3.敏捷迅速的信息反馈— —手势答案4.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在师生互动中 1.读懂学生的 眉目语2.读懂学生的表情语3.读 懂学生的手势语4.读懂学生的坐 姿语 15.如何评价一节课:1.教学目的 如何。是否全面、具体、明确。 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2.重点 难点是否突出并处理得当。3.教学 程序上,设计是否合理,思路是 否清晰,结构是否严谨,是否因 材施教,是否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是否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4.教学 方法上,是否灵活多样,符合实 际,是否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 段等。5.是否注意情感教育,即课 堂气氛是否和谐,是否注重学生 学习动机,兴趣,信心等非智力 因素的培养。6.教学基本功是否扎 实。如普通话语言是否规范、生 动形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 大方;板书是否工整、美观、清 楚,是否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等。7.教学效果如何。教学效率, 学生受益情况等。8.教学特色如何。 即教学的个人特点,教师的教学 风格。 16.课程的改革: 《标准1》的基本理念:1.突出体 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 突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3. 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4. 倡导师生角色观。5.提倡主体多元 化和形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6.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 学中的作用。 《标准2》的基本理念:1.构建共 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 样的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 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 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体现数 学的文化价值。9.注重信息技术与 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 科学的评价体系。 17.数学核心概念: 数感:通俗地说,就是人对于数 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 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灵活 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 用的策略。数感是一种主动地、 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 意识。 符号感:就是人们对各种符号的 理解与感受。 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 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 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18.数学教育评价的定义:全面收 集和处理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与 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从而做出价 值判断,改进教学决策的过程。 要素:1.教师行为。2.学生行为。 3.教学内容。(1,2为核心要素) 主体:学生 19.难度: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 数量指标。P越大,难度越小。 信度:指实测值与真实值相差的 程度,是一种反映试题的稳定性、 可靠性的数量指标。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实际水 平的区分程度的数量指标。D越 大,区分度越大。 效度:是一种反映测试能否达到 所欲测试的特征值或功能程度的 数量指标,使其反映测验正确性 的程度。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认识与理论基点

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10期 热点研究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基本认识与理论基点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中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07JZD0031)。 作者简介:张源源(1984-),女,陕西汉阴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农村教育管理;邬志辉(1966-),男,黑龙江鸡东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政策。 摘要: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以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合理统筹城乡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是重点,省级政府是主体,合理规划是保证,而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基点中图分类号:G 629.21;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0)10-0020-04 张源源,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伴随着“普九”任务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基础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将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基石的重要高度。同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进一步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内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这些决策为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政策保障。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越来越凸现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多层面的内涵,它不仅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也指群体的均衡发展。而在这四者中,城乡均衡发展是基础,也是关键。因此,合理统筹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是重点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艰巨的过程。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分离的发展模式以及政策的“重城”发展取向,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相比一直处于弱势的位置。随着我国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成为近阶段国家发展的战略取向,这些政策体现在教育发展中,意味着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关系上,农村仍然是重点,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战略。 首先,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基数大。截止到 2006年,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中小学生1.7亿人,其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中小学生2821 万人,占总数的近17%,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近1.5亿人,占总数的83%。从数量上来看,农村适龄儿童能否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 其次,与城市相比,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仍然薄弱,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危房所占比例上,据统计2006年我国总计校舍危房面积2916.6万平方米,城市校舍危房的面积 ① 20··

教育公平综述

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关于教育公平问题,欧美各国谈及很早也很多,尤其在二战以后,美国兴起了教育机会均等运动,教育公平问题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和教育决策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我国,有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才逐渐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教育不公不仅危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而且危及社会稳定,进而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试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教育公平研究文献的粗略梳理,以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形势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公平的历史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理念。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要“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育者追求教育公平的理想信念和良好愿望。教育公平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是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在宣言中,“受教育权”被确认为一项人权,它规定:“教育,至少初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应是免费的”,“初等教育是义务的”,“而高等教育的入学,应该根据才能对所有人完全平等地开放”。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规模大为扩展,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也进一步增加。为了了解教育机会平等在教育领域达到了什么程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社会科学学者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证调查。随着英国的《普洛登报告》(1966)、美国的《科尔曼报告》(1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各国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系列研究报告》的发表等,他们发现,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社会促进教育平等观由争取教育权利的平等向教学过程中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甚至向教育结果即学业功机会平等演变。 2、国内外学者的教育公平观 关于教育公平,国外学者作过大量的论述,诸多观点之间存在着平行、包容、交叉以及相悖的现象,笔者就各种观点进行了粗浅的梳理,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第一,个人国家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公平教育的含义。首先,公平的教育应该使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了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发展,必须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这种机会不应该受种族、地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其次,个人的能力应该以有益于整个国家的方式而发展,也就是说个人的发展不能以妨碍他人或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代价。 第二,动态论。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公平作了动态的、较为全面的界说。他认为教育公平有三层涵义:“教育起点的公平;中间性阶段即教育过程的公平;最后目标即教育结果的公平。”① 第三,社会发展论。J·科尔曼把“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归纳出四种涵义:(1)在前工业社会中,家长制盛行,还没有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出现;(2)在工业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创办面向人民群众子女的、基础的、义务的和公款资助的教育;(3)在欧洲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那里,教育机会均等被界定为“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即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4)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中,教育机会均等观念被解释为受教育结果或学业成绩的均等。科尔曼还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 第四,相对论。哈佛大学哲学大师罗尔斯把公平分为两类,一是“均等性”的公平,其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

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12教育理论试题

2012年盐城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教育教学知识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 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题号下。每小题2分,共4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 A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B .公平性、民主性和普及性 C .发展性、普及性和实践性 D .科学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的“四基”目标是( )。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 B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实践能力 C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解题策略、基本活动经验 D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解题策略 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的现代化。 A .教育内容 B .教育方法 C .人 D .教育结构 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求,其中最高级 的需求是( )。 A .安全需求 B .社交需求 C .尊重需求 D .自我实现需求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 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 .传授学生知识 B .发展学生能力 C .培养学生个性 D .养成学生品德

6.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 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 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 7.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主要是根据遗忘过程的()规律。 A.再认 B.先快后慢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 8.()是长方形的上位概念。 A.正方形 B.菱形 C.平行四边形 D.矩形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地概括为()。 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 B.自我完善过程 C.师生相互作用过程 D.问题解决过程 10.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 A.讲授法 B.参观法 C.情境教学法 D.循循善诱法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 A.榜样示范 B.实际锻炼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12.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原来的“空间与图形”改为()。 A.空间与几何 B.图形与几何 C.空间与模型 D.图形与模型 13.《三字经》说:“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A.信任学生 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 D.和学生交朋友 14.一个学生迟到了,推门而进,教师这时不由自主地转向教室门口。这是注意的()。 A.分散 B.起伏 C.转移 D.分配 15.“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6.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17.“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强调课堂教学评价要()。 A.全部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

浅谈行政法的平衡理论问题

浅谈行政法的平衡理论问题 罗豪才平衡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研究平衡论,是为了解决中国行政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 平衡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阐述,是在我与袁曙宏、李文栋合作的一篇文章中。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上,题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平衡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比较丰富的内容体系。 到现在为止,平衡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十余部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被收录编辑为《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经出版了三辑。除此之外,代表性的著作还有沈岿:《平衡论:一种行政法认知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宋功德:《行政法的均衡之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 当然,平衡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目前还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仍然处于讨论和发展当中。 一平衡论提出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平衡论最重要的背景是中国社会转型和公共治理的兴起。 1、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

在“文革”之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开始转型,包括行政法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法学开始复兴。这次转型为中国行政法探索自己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的经验,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企业缺乏自主权,形成了高度垄断的管理主义模式。这一时期的行政法理论主要援引苏联的学说,将行政法等同于行政管理、政府管制。在这种观念下,行政法制往往成为管理相对人的工具,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畅通表达和有力维护。 与此相反,行政法是否应该严格控制行政权呢?1984到1985年间,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学,研究司法审查制度。在与一些学者的交流过程中,我意识到,美国行政法以控制行政权为目标,这种模式可能符合美国国情,但未必适合中国。美国著名的行政法学者盖尔霍恩(Walter Gellhorn)教授也指出,中国行政法的发展,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走自己的路”,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我们从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理论和制度。 2、国家管理的衰落与公共治理的兴起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是家长式的管理者,是唯一合法的管理主体,以秩序为导向,采取封闭式、单向度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能力不足、效果不佳,正当性也存在疑问。在新的形势下,国家既可能是管理者,也可能是服务者、监督者、辅助者,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社会、市场在具体事项上的能力和需求做出情境化的判断。 与政府角色变迁相关的是公共治理的兴起,公共治理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式治理,治理的方式和手段是多元的,治理是既有输入也有输出的双向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具有广泛公众参与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