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Zabbix_Server的安装-源码安装

Linux下Zabbix_Server的安装-源码安装
Linux下Zabbix_Server的安装-源码安装

Centos下Zabbix_Server/agent/proxy的安装配置

--------源码编译

一、环境说明

a)软件环境

?由于是源码安装,官方的zabbix源码包内已经包含了Server, Proxy, Agent, GUI

所有组件和必要的执行脚本,截至本文正式版本限于2.2.3;

?LAMP环境

?操作系统使用Centos 6.5 X86_64 最小化安装,并yum update到最新状态,

内核版本为2.6.32-431.17.1.el6.x86_64;

?Mysql使用mysql-5.1,本文不介绍mysql的安装和配置,仅于下文中有关

zabbix配置时的概述;

?PHP使用5.3版本;

?httpd使用2.2.15版本

?

b)网络环境

i.服务端:

1.网卡eht0:

地址:192.168.13.22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3.1

ii.客户端

1.网卡eht0:

地址:192.168.254.22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54.1

iii.代理端

1.网卡eht0:

地址:192.168.13.223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3.1

2.网卡eht1:

地址:192.168.254.223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54.1

二、获取软件

a)获取zabbix

?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download.php

b)获取其他软件

i.yuminstallhttpdphp-xmlphp-mbstringmysql-servermysqlphp-mysqlphpphp-bcmat

hphp-gdmysql-develcurl-develgcclibgccmakenet-snmp

net-snmp-develnet-snmp-utils–y

三、部署过程

a)操作系统配置

i.网络配置

1.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TYPE=Ethernet

ONBOOT=yes

NM_CONTROLLED=yes

IPADDR=192.168.13.222

PREFIX=24

GATEWAY=192.168.13.1

DNS1=114.114.114.114

2.service network restart

ii.Selinux配置

1.vi /etc/sysconfig/selinux

2.修改SELINUX=enforcing为SELINUX=disabled

iii.防火墙配置

1.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10051 -j ACCEPT

2.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3.service iptables save

以上配置完成后,注意重启操作系统!

b)服务端安装

i.创建zabbix运行用户和用户组

groupaddzabbix

useradd–g zabbixzabbix

ii.配置zabbix数据库

1.修改root密码,默认密码为空;(略)

2.修改/etc/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f,在[mysqld]下新增一行;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默认数据库字符集为utf8

3.重启mysql;

servicemysqld restart

4.新建zabbix-server使用的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zabbix)

Mysql–uroot–p

Mysql> create database zabbix;

5.创建一个名为zabbix,密码为zabbix123的mysql用户,并赋予本地登入

zabbix数据库的所有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zabbix.* to zabbix@localhost identified by "zabbix123";

6.导入zabbix数据库结构;

a)解压zabbix-2.2.3;

i.tar zxvf zabbix-2.2.3.tar.gz

[root@operation ~]# ls&&pwd

zabbix-2.2.3 zabbix-2.2.3.tar.gz

/root

b)导入数据库结构;

i.mysql> use zabbix;

mysql> source /root/zabbix-2.2.3/database/mysql/schema.sql

mysql>source /root/zabbix-2.2.3/database/mysql/images.sql

mysql> source /root/zabbix-2.2.3/database/mysql/data.sql

iii.编译源码

参考的编译参数,具体可以./configure –help

./configure--prefix=/usr/local --enable-server --enable-agent --enable-proxy

--enable-java--with-mysql --enable-ipv6 --with-net-snmp --with-libcurl

--with-libxml2 --with-ldap --with-openipmi --with-unixodbc --with-jabber

编译错误处理:

以下操作可能需要第三方源,参考此进行安装第三方Yum源

rpm -ivh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fedora/epel/6/x86_64/epel-release-6-8.noarch.rpm

configure: error: Jabber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iksemel-devel即可,

configure: error: LIBXML2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libxml2-devel

configure: error: unixODBC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unixODBC-devel

configure: error: Invalid OPENIPMI directory - unable to find ipmiif.h

#yum install OpenIPMI-devel

configure: error: Unable to find "javac" executable in path

#yum install java* 具体什么包没找,直接通配算逑,生产环境可去掉--enable-java选项

configure: error: Curl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curl-devel

Make && make install

iv.编辑配置文件

vi /usr/local/etc/zabbix_server.conf

替换下列行

DBHost=localhost

DBName=zabbix

DBUser=zabbix

DBPassword=zabbix123

v.设置后台服务启动

cp ~/zabbix-2.2.3/misc/init.d/fedora/core/zabbix_server /etc/init.d/

chkconfig–add zabbix_server

vi.设置web前端

1.设置PHP

Vi /etc/php.ini

post_max_size = 16M

max_execution_time = 300

max_input_time = 300

date.timezone = Asia/Chongqing

2.设置web目录

mkdir /var/www/html/zabbix

cp -R ~/zabbix-2.2.3/frontends/php/* /var/www/html/zabbix/

servicehttpd start

vii.WEB安装

1.打开http://zabbix_server_ip/zabbix;

2.点击Next,出现下图的检测页面,确保所有均为OK;

3.点击Next,出现数据库设置窗口,填入之前设置好的数据库信息;填写好

后,点击Test connection,出现OK后方可点击Next;

4.Server设置页面建议不要修改;

5.点击如下图中的”Download configuration file”,将下载的文件上传到

/var/www/html/zabbix/conf/

上传完成后,点击“Retry”,出现“OK”后,点击“Finish”。

介此,server端的安装完成。

c)客户端安装

i.Selinux配置

1.vi /etc/sysconfig/selinux

2.修改SELINUX=enforcing为SELINUX=disabled

ii.防火墙配置

1.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10051 -j ACCEPT

2.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10050 -j ACCEPT

3.service iptables save

以上配置完成后,注意重启操作系统!

iii.解压软件包

tarzxvf zabbix-2.2.3.tar.gz

解压的路径为/root/zabbix*****

iv.编译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用户组

gourpaddzabbix

useradd–g zabbixzabbix

2.安装gcc

yum install gcc

v.编译软件

cd /root/zabbix****

./configure –enable-agent

Make && make install

vi.编译后的工作

1.设置后台服务启动

cpmisc/init.d/fedora/core/zabbix_agentd /etc/init.d/

chkconfig–add zabbix_agentd

vii.编辑配置文件

1.vi /usr/local/etc/zabbix_agentd.conf

修改下列行:

LogFile=/var/log/zabbix_agentd.log \\修改日志位置;

Hostname=zabbix_agent \\主机名称,一定要与后面

server端配置的一致;

Server=192.168.254.223 \\代理端的IP地址

ServerActive=192.168.254.223:10051 \\代理端的IP和端口

ListenPort=10050 \\agent监听端口

ListenIP=0.0.0.0 \\监听的地址

Service zabbix_agentd start 启动zabbix_agent

基本错误处理:

zabbix_agentd [8235]: cannot open [/var/log/zabbix_agentd.log]: [13] Permission denied

这个错误是由于/var/log/下没有写的权限;

使用root用户创建/var/log/zabbix_agentd.log文件并给予zabbix用户和用户组所有权;

touch /var/log/zabbix_agentd.log

chownzabbix.zabbix /var/log/zabbix_agentd.log

d)代理端安装

i.创建zabbix运行用户和用户组

groupaddzabbix

useradd–g zabbixzabbix

ii.配置zabbix数据库

1.修改root密码,默认密码为空;(略)

2.修改/etc/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f,在[mysqld]下新增一行;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默认数据库字符集为utf8

3.重启mysql;

servicemysqld restart

4.新建zabbix-server使用的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zabbix)

Mysql–uroot–p

Mysql> create database zabbix_proxy;

5.创建一个名为zabbix_proxy,密码为zabbix_proxy123的mysql用户,并赋

予本地登入zabbix_proxy数据库的所有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zabbix_proxy.* to zabbix_proxy@localhost identified by

"zabbix_proxy123";

6.导入zabbix数据库结构;

a)解压zabbix-2.2.3;

i.tar zxvf zabbix-2.2.3.tar.gz

[root@operation ~]# ls&&pwd

zabbix-2.2.3 zabbix-2.2.3.tar.gz

/root

b)导入数据库结构;

i.mysql> use zabbix;

mysql> source /root/zabbix-2.2.3/database/mysql/schema.sql

\\proxy只需要导入架构即可iii.编译源码

参考的编译参数,具体可以./configure –help

./configure--prefix=/usr/local --enable-agent --enable-proxy

--enable-java--with-mysql --enable-ipv6 --with-net-snmp --with-libcurl

--with-libxml2 --with-ldap --with-openipmi --with-unixodbc --with-jabber

编译错误处理:

以下操作可能需要第三方源,参考此进行安装第三方Yum源

rpm -ivh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fedora/epel/6/x86_64/epel-release-6-8.noarch.rpm

configure: error: Jabber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iksemel-devel即可,

configure: error: LIBXML2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libxml2-devel

configure: error: unixODBC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unixODBC-devel

configure: error: Invalid OPENIPMI directory - unable to find ipmiif.h

#yum install OpenIPMI-devel

configure: error: Unable to find "javac" executable in path

#yum install java* 具体什么包没找,直接通配,生产环境可去掉--enable-java选项

configure: error: Curl library not found

#yum install curl-devel

Make && make install

iv.安装后配置

1.修改zabbix_proxy.conf配置文件

vi /usr/local/etc/zabbix_proxy.conf

修改如下行:

Server=192.168.13.222 \\ Server端的地址

Hostname=Zabbix_proxy \\ 主机名称,在Server设置代理时候必须一致

DBName=zabbix_proxy \\数据库名称

DBUser=zabbix_proxy \\数据库用户

DBPassword=zabbix_proxy123 \\数据库密码

ProxyLocalBuffer=0 \\最好设置为0,除非有插件要求。

ProxyOfflineBuffer=1 \\离线缓存记录,设置为1小时

ConfigFrequency=600 \\server和proxy配置修改同步时间间隔,单位秒DataSenderFrequency=10 \\数据发送时间间隔,单位秒

StartPollers=10 \\开启多线程

StartPollersUnreachable=1 \\该线程用来单独监控无法连接的主机,1个即可StartTrappers=10 \\trapper线程数

StartPingers=1 \\fping线程数

CacheSize=64M \\用来保存监控数据的缓存数,根据监控主机数量适当调整

Timeout=10 \\超时时间,单位秒

TrapperTimeout=30 \\Trappe超时时间,单位秒

LogFile=/var/log/zabbix_proxy.log \\日志位置

2.启动zabbix_proxy

/usr/local/sbin/zabbix_proxy

3.Server端设置

a)Web页面设置

i.中文

1.“管理”→“分布管理”→“创建代理”(创建的为系统代

理程式)

2.名称填入之前在proxy配置文件里面的hostname的值

3.以后创建主机时,由“系统代理程式监测”里在选上使用的

代理即可

DataStageV8.5配置连接oracle操作手册

DataStageV8.5配置连接oracle 操作手册 编制:长安铃木信息系统课 王川 2012-5-7

目录 1概述 (4) 1.1编写目的 (4) 1.2系统配置 (4) 1.3事前准备 (4) 2开始安装客户端 (4) 3配置DATASTAGE 环境 (6) 4配置测试 (7)

文档版本记录 版本编号变更内容变更人日期

DataStageV8.5配置连接oracle 操作手册 1概述 1.1 编写目的 DataStage V8.5 在安装后默认支持DB2 数据库,为了实现抽取ORACLE 数据库,需要配置服务器端。 1.2 系统配置 DataStage V8.5 Suse linux server sp1 1.3 事前准备 1、安装XFTP:传递文件。 2、开启SSH服务:终端控制。 3、Oracle官网下载11g cli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technetwork/database/enterprise-edition/downloads/112010-linuxsoft- 085393.html 2开始安装客户端 1、FTP上传linux_11gR2_client.zip ,并解压至TMP目录。 2、创建组和权限。 groupadd oinstall groupadd dba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m oracle passwd oracle mkdir –p /home/oracle/ chown -R oracle:oinstall /home/oracle/ 3、修改环境配置文件。 /etc/sysctl.conf 加上如下内容 fs.aio-max-nr = 1048576 fs.file-max = 6815744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536870912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9000 65500 net.core.r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1048586 net.ipv4.tcp_wmem = 262144 262144 262144 net.ipv4.tcp_rmem = 4194304 4194304 4194304

如何安装Linux内核源代码

如何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 下载Linux内核当然要去官方网站了,网站提供了两种文件下载,一种是完整的Linux 内核,另一种是内核增量补丁,它们都是tar归档压缩包。除非你有特别的原因需要使用旧版本的Linux内核,否则你应该总是升级到最新版本。 使用Git 由Linus领头的内核开发队伍从几年前就开始使用Git版本控制系统管理Linux内核了(参考阅读:什么是Git?),而Git项目本身也是由Linus创建的,它和传统的CVS不一样,Git是分布式的,因此它的用法和工作流程很多开发人员可能会感到很陌生,但我强烈建议使用Git下载和管理Linux内核源代码。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Git命令获取Linus内核代码树的最新“推送”版本: $ git clone git://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2.6.git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将你的代码树与Linus的代码树最新状态同步: $ git pull 安装内核源代码 内核包有GNU zip(gzip)和bzip2格式。Bzip2是默认和首选格式,因为它的压缩比通常比gzip更好,bzip2格式的Linux内核包一般采用linux-x.y.z.tar.bz2形式的文件名,这里的x.y.z是内核源代码的具体版本号,下载到源代码包后,解压和抽取就很简单了,如果你下载的是bzip2包,运行: $ tar xvjf linux-x.y.z.tar.bz2 如果你下载的是gzip包,则运行: $ tar xvzf linux-x.y.z.tar.gz 无论执行上面哪一个命令,最后都会将源代码解压和抽取到linux-x.y.z目录下,如果你使用Git下载和管理内核源代码,你不需要下载tar包,只需要运行git clone命令,它就会自动下载和解压。 内核源代码通常都会安装到/usr/src/linux下,但在开发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这个源代码树,因为针对你的C库编译的内核版本通常也链接到这里的。 应用补丁

DataStage-V11.3部署手册

DataStageV11.3 安装手册 修订记录

一、基础安装环境检查 1.操作系统Redhat Linux6需要的安装补丁包 glibc-2.12-1.107.el6.x86_64 libXp-1.0.0-15.1.el6.x86_64 libXau-1.0.5-1.el6.x86_64 libXext-1.1-3.el6.x86_64 libX11-1.3-2.el6.x86_64 libxcb-1.5-1.el6.x86_64 libXmu-1.0.5-1.el6.x86_64 nss-softokn-freebl-3.14.3-9.el6.x86_64 pam-1.1.1-4.el6_0.1.x86_64 libaio-0.3.107-10.el6.x86_64 libstdc++-4.4.7-3.el6.x86_64 compat-libstdc++-33-3.2.3-69.el6.x86_64 libgcc-4.4.7-3.el6.x86_64 2.检查操作方法 rpm –qa | grep glibc 3.授权文件配置 将授权文件解压至安装文件is-suite文件夹下

二、创建oracle数据库 1.将DataStage初始化Oracle数据库脚本上传至数据库 服务器 2.依次执行数据库初始化脚本 ./create_xmeta_db.sh sys Oracle123 orcldb dsadmin dsadmin'!'123 DATASTAGE /oracle/app/oracle/oradata/orcldb ./create_xmeta_db.sh sys Oracle123 orcldb wsadmin wsadmin'!'123 DATASTAGE1 /oracle/app/oracle/oradata/orcldb

Linux下软件安装详解(精)

Linux下软件安装详解 在Linux系统中,软件安装程序比较纷繁复杂,不过最常见的有两种: 1一种是软件的源代码,您需要自己动手编译它。这种软件安装包通常是用gzip 压缩过的tar包(后缀为.tar.gz。 2另一种是软件的可执行程序,你只要安装它就可以了。这种软件安装包通常被是一个RPM包(Redhat Linux Packet Manager,就是Redhat的包管理器,后缀是.rpm。 当然,也有用rpm格式打包的源代码,用gzip压缩过的可执行程序包。只要您理解了以下的思路,这两种形式的安装包也不在话下了。 下面,我们就分成两个部分来说明软件安装思路: 第一部分:搞定.tar.gz 1.首先,使用tar -xzvf来解开这个包,如: #tar -xzvf apache_1_3_6_tar.gz 这样就会在当前目录中创建了一个新目录(目录名与.tat.gz包的文件名类似,用来存放解压了的内容。如本例中就是apache_1.3.6 2.进入这个目录,再用ls命令查看一下所包含的文件,如: #cd apache_1.3.6 #ls 你观察一下这个目录中包含了以下哪一个文件:configure、Makefile还是Imake。 1如果是configure文件,就执行: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2如果是Makefile文件,就执行: #make #make install 3如果是 Imake文件,就执行: #xmkmf #make #make install 3.如果没有出现什么错误提示的话,就搞定了。至于软件安装到什么地方,通常会在安装时出现。否则就只能查阅一下README,或者问问我,:- 如果遇到错误提示,也别急,通常是十分简单的问题: 1没有安装C或C++编译器; 确诊方法:执行命令gcc(C++则为g++,提示找不到这个命令。 解决方法:将Linux安装光盘mount上来,然后进入RPMS目录,执行命令: #rpm -ivh gcc* (哈哈,我们用到了第二种安装方式 2没有安装make工具; 确诊方法:执行命令make,提示找不到这个命令。

【BI安装】Datastage_V8.1.0_for_Rhel5.4_64bit安装文档

Information Server8.1.0安装文档 目录 Information Server8.1.0安装文档 (1) 备注说明: (1) 安装前系统要求: (2) 1)WAS安装包需求: (2) 2)Infomation Server安装包需求: (3) 3)Linux内核参数最低需求 (3) 4)HP-UX内核参数最底要求 (4) 5)产品和必须安装这些产品的层。 (4) 安装步骤: (5) 一、系统环境: (5) 二、修改内核参数,安装必要必定包: (6) 三、安装WAS和两个升级补丁包 (6) 1)安装WAS (6) 2)将WAS升级到6.0.2.0版本 (10) 3)将WAS升级到6.0.2.7版本 (12) 四、安装Information Server (18) 参数配置: (29) 1.配置dsenv文件 (29) 2.配置ODBC参数 (30) 3.配置DS编译器变量 (32) 4.配置dsadm用户的.bash_profile文件 (32) IIS服务启动和停止: (32) 1.服务停止 (32) 3.服务启动 (33) 备注说明: 1.要在Linux?和UNIX?上复用现有的DB2安装,必须使用DB2故障监视组件(需要 在/etc/inittab文件中输入故障监视器(db2fmcd)的路径)。 db2fmcd命令必须指向实际的可执行文件位置,例如: fmc:234:respawn:/u1/IBM/db2/V9/bin/db2fmcd#DB2Fault Monitor Coordinator 2.需要的C++编译器和运行时库:

对于64位HP-UX11i v2on Intel Itaium 6.16acc:HP C/aC++B3910B A.06.14 32位和64位Red Hat Enterprise Linux5Advanced Platform GCC 4.1.2 对于HP-UX11.x和10.x,用下面的命令确定版本: what/opt/CC/bin/CC 3.WAS官网安装文档: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infocenter/wasinfo/v6r0/index.jsp InfoServ文档: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infocenter/iisinfsv/v8r1/index.jsp?topic=/com.ibm.swg.im.iis. productization.iisinfsv.relinfo.doc/topics/iisihrinfo_infsv_rnote_v81ga.html 各种指南: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support/docview.wss?rs=14&uid=swg27013660 DB2官方文档: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infocenter/db2luw/v9r5/index.jsp?topic=/com.ibm.db2.luw.qb.se rver.doc/doc/t0006477.html 结构拓扑图: 安装前系统要求: 1)WAS安装包需求: compat-libstdc++-33-3.2.3-61

ubuntu用源码安装软件

在Ubuntu中附带了丰富的软件,这些软件一般使用图形化的自动方式(“添加/删除”或“新立得”)即可轻松安装,但是对于那些刚刚问世的新软件,Ubuntu的源中还未 收录其中,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一种更通用的安装方式:通过手工方式从源文件来安装这些 软件。下面就介绍这种手工安装方式的详细步骤。 一、安装编译程序 因为要编译源代码,所以第一步就是安装编译和构建之类的程序。如果你已经安装过了,可以跳过此步。在Ubuntu系统中非常简单,只要执行下面命令就行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该命令执行后,从源文件安装软件所需的工具,如gcc、make、g++及其他所需软件就 安装好了。 二、下载并编译软件的源代码 当我们下载源文件时,一定要弄清该软件所依赖的库文件和其他程序,并且首先将它们 装好。这些信息,通常都能在该开源项目的主页上查找到。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可 以进行下面的工作了。因为,软件的源代码通常以压缩文件形式发布,所以需要将其解压到 指定目录。命令如下所示: OwnLinux@ubuntu:~$ tar xvzf program.tar.gz OwnLinux@ubuntu:~$ cd program/ 如果你的对tar命令不熟悉请点击这里阅读《tar命令详解》 在Linux下从源文件安装程序时,有一个通用模式,即配置(。/configure)–>编译(make)–>安装(sudo make install)。但是,此前你最好还是阅读源文件中附带的安 装说明,因为对于每个程序,其开发者的指示才是最具权威性的。程序开发者通常将安装说 明存放在名为INSTALL或README.到哪里找这些文件呢?它们在项目主页或源代码主目录中 都能找到。 1.配置 构建应用的第一步就是执行configure脚本,该脚本位于程序源文件的主目录下: OwnLinux@ubuntu:~/program$ ./configure 该脚本将扫描系统,以确保程序所需的所有库文件业已存在,并做好文件路径及其他所 需的设置工作。如果程序所需的库文件不完全,该配置脚本就会退出,并告诉您还需要哪些 库文件或者是哪些版本太旧需要更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仅弄到含有该库文件的软件包还 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找到具有该库文件所有头文件的开发包,在Ubuntu中,这样的包一般 以-dev作为文件名的结尾。安装好所有需要的库文件后,重新运行配置脚本,直到没有错 误提示为止,这说明需要的库文件已经全部安装妥当了即满足了依赖关系。 2.编译 当配置脚本成功退出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编译代码了。具体操作为在源文件的主目录 中运行make命令: OwnLinux@ubuntu:~/program$ make 这时,您会看到一串编译输出数据迅速从屏幕上滚过,如果正常的话,系统会返回的提 示符状态。然而,如果编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话,排错的过程可就不像配置步骤那么简单了。因为,这通常要涉及到源代码的调试,可能源代码有语法错误,或其他错误等等。怎么办? 如果您是编程高手,那就自己调试吧!否则,检查该软件的邮件列表等支持渠道,看看是不 是已知的bug,如果是就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不是就提交一份bug报告吧,也许不久就 会有解决办法。 3.安装

datastage常用组件使用方法:

常用组件使用方法: 1. Sequential file 功能特点:适用于一般顺序文件(定长或不定长),可识别文本文件或IBM大机ebcdic文件。 使用要点: 按照命名规范命名 点住文件,双击鼠标,在general说明此文件内容,格式,存储目录等。 2. Annotation 功能特点: 一般用于注释,可利用其背景颜色在job中分颜色区别不同功能块 3. Change Capture Stage 功能特点: Change Capture Stage有两个输入,分别标记为before link 及after link。输出的数据表示before link 和after link的区别,我们称作change set。Change Capture Stage可以和Change Apply Stage配合使用来计算after set。 使用要点: key及value的说明:key值是比较的关键值,value是当key值相同是作进一步比较用的。 change mode选项说明: All keys,Explicit Values 需要指定value,其余字段为key Explicit Keys&Values key及value都需要指定

Explicit Keys,All Values 需要指定key,其余的字段为value 输出策略说明: Drop Output For Copy False:保留before及afte link中key值相同的行 True:删除before及afte link中key值相同的行 Drop Output For Delete False:保留before link中有但是after link中没有的key值所在的行 True:删除before link中有但是afte link中没有的key值所在的行 Drop Output For Edit False:保留key值相同,value不同的行 True:删除key值相同,value不同的行 Drop Output For Insert False:保留before link中没有但afte link中有的key值所在的行 True:删除before link中没有但afte link中有的key值所在的行 4. Copy Stage 功能说明: Copy Stage可以有一个输入,多个输出。他可以在输出时改变字段的顺序,但是不能改变字段类型。 注意: 当只有一个输入及一个输出时最好将Force设置为True,这样可以在Designer里看到运行结束,否

DataStage8.7安装文档

DataStage 8.7安装文档 官方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infocenter/iisinfsv/v8r7/index.jsp?topic=%2Fcom.ibm.swg.im.iis.producti zation.iisinfsv.install.doc%2Ftopics%2Fwsisinst_topinstall.html 1.安装前配置 操作系统:Redhat Enterprise Linux 6.2 64位 注:由于是在Linux下安装DataStage,最好熟悉基本的linux命令的使用。 1、需要安装以下rpm包,32位和64位都需要。 glibc-2.12-1.47 libXp-1.0.0-15.1 libXau-1.0.5-1 libXext-1.1-3 libX11-1.3-2 libxcb-1.5-1 nss-softokn-freebl-3.12.9-11 libXmu-1.0.5-1 libXtst-1.0.99.2-3 libXft-2.1.13-4.1 freetype-2.3.11-6 fontconfig-2.8.0-3 libgcc-4.4.6-3 libstdc++-4.4.6-3. compat-libstdc++-33-3.2.3-69 2、关闭防火墙 关闭:service iptables stop 查看状态:service iptables status 3、禁用selinux 编辑/etc/selinux/config文件,修改SELINUX=disabled,修改后需要重启操作系统。 查看状态:sestatus 4、创建用户 groupadd -g 502 daspgrp groupadd -g 503 db2fgrp groupadd -g 504 db2igrp groupadd -g 505 dstgrp useradd -d /home/dasusr1 -m -g 502 -u 701 dasusr1 useradd -d /home/db2fenc1 -m -g 503 -u 702 db2fenc1 useradd -d /home/db2inst1 -m -g 504 -u 703 db2inst1 useradd -d /home/dsadm -m -g 505 -u 704 dsadm

linux下编写c源程序并编译运行

姓名:雨田河南大学rjxy 班级:XXXX 实验二Linux基本操作 实验二Linux基本操作 编写c源程序并用编译运行 【需求】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新文件t.c,用vi编辑器一段简单代码,代码要求在屏幕上输出 文字“Hello Linux!”; ◆用gcc编译t.c文件,并运行,查看输出结果,若结果错误,请根据提示修改;【系统及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Virtualbox,Fedora 13 【实验配置文件及命令】 1.配置文件: 2.命令:touch、rpm、gcc、./等

进入Linux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系统工具-> 终端,输入命令:su 输入密码切换到root超级用户。 1.在当前目录建立一个新的目录test:$ mkdir test 在test目录下建立文件t.c :$touch t.c 3编辑程序源代码:vi t.c 首先按下键盘的“i”键,字符界面下方出现“insert”提示字符,此时输入以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Linux!\n"); return 0; } 4 保存退出:先按下“Esc”键,然后按下“shift”和“:”键,界面上出现冒号,然后输入“xq!”或者“x”对代码保存退出。 5 由于系统默认没有安装C语言编译程序,下面进行安装gcc 程序; 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引用实验指导书: 1.gcc的安装 (1)查看gcc是否安装 rpm –q gcc (2)指定安装源 在“系统-分配光驱”里选择“Fedora-13-i386-DVD.iso” (3)查看安装源挂载位置 df命令,可查看到虚拟光驱挂载点 返回结果为:/media/Fedora 13 i386 DVD (4)使用安装源 安装的文件为RPM安装包,所在位置为安装光盘中的“Packages”目录下,可用“cd”命令进入此目录 cd /media/ Fedora 13 i386 DVD/Packages ★由于“Fedora 13 i386 DVD”名字中有空格,若直接输入,则会提示找不到此目录,可用“tab”键自动补全 【方法】cd /media/F)/P() 则可返回如下结果: cd /media/Fedora\ 13\ i386 \DVD\ /Packages (5)查看当前目录下是否有gcc安装包

RedHat Linux如何安装软件

RedHat Linux如何安装软件 先来看看Linux软件扩展名。软件后缀为.rpm最初是Red Hat Linux提供的一种包封装格式,现在许多Linux发行版本都使用;后缀为.tar.gz、tar.Z、tar.bz2或.tgz 是使用Unix系统打包工具tar打包的;后缀为.bin的一般是一些商业软件。通过扩展名可以了解软件格式,进而了解软件安装。 RPM格式软件包的安装 1.简介 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本都使用某种形式的软件包管理安装、更新和卸载软件。与直接从源代码安装相比,软件包管理易于安装和卸载;易于更新已安装的软件包;易于保护配置文件;易于跟踪已安装文件。【LINUX公社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 PM全称是Red Hat Package Manager(Red Hat包管理器)。RPM本质上就是一个包,包含可以立即在特定机器体系结构上安装和运行的Linux软件。 2.安装RPM包软件 #rpm -ivh MYsoftware-1.2 -1.i386.rpm RPM命令主要参数: -i 安装软件。 -t 测试安装,不是真的安装。 -p 显示安装进度。 -f 忽略任何错误。 -U 升级安装。 -v 检测套件是否正确安装。 这些参数可以同时采用。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RPM的命令帮助。 3.卸载软件 #rpm -e 软件名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代码中使用的是软件名,而不是软件包名。例如,要卸载software-1.2.-1.i386.rpm这个包时,应执行: #rpm -e software 4.强行卸载RPM包 有时除去一个RPM是不行的,尤其是系统上有别的程序依赖于它的时候。如果执行命令会显示如下错误信息: ## rpm -e xsnow error: removing these packages would break dependencies: /usr/X11R6/bin/xsnow is needed by x-amusements-1.0-1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force选项重新安装xsnow: ## rpm -ivh --force xsnow-1.41-1.i386.rpm xsnow 这里推荐使用工具软件Kleandisk,用它可以安全彻底清理掉不再使用的RPM包。 5.安装.src.rpm类型的文件 目前RPM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已经过编码的(i386.rpm),一种是未经编码的(src.rpm)。 rpm --rebuild Filename.src.rpm 这时系统会建立一个文件Filenamr.rpm,在/usr/src/redflag/RPMS/子目录下,一般是i386,具体情况和Linux发行版本有关。然后执行下面代码即可:

DataStage安装和配置手册

DataStage 安装和配置手册 1安装环境检查 ●安装用户 在本项目中,约定以administrator用户安装DataStage V8.1 ●系统平台需求(Windows)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IBM InfoSphere Information Server console需求 系统必须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1.1 Service Pack 1 注意:系统必须从Microsoft .NET Framework 1.1 升级到Microsoft .NET Framework 1.1 Service Pack 1 ●IBM InfoSphere Information Server Web console 需求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 Service Pack 2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7 Mozilla Firefox 2 ●Engine tier software requirements(Windows) InfoSphere QualityStage and InfoSphere DataStage需要C++ SDK 编译器:Microsoft Visual C++ .NET 2003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Professional Edition C++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5 Express? Edition C++ ●硬件需求 Memroy需求 DataStage Client至少需要2G 内存 DataStage Server 至少需要4G 内存 Disk 需求: 1.3 GB for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500 MB for DB2 1.4 GB for the InfoSphere Information Server components 2.5 GB for the metadata repository database

Datastage8.5的配置(通信等问题)

Datastage8.5的配置(通信等问题) Datastagelinux版本的服务端、客户端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配置。 这是以我自己的使用过程遇到的错误进行了一次配置的总结。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DS版本:8.5x 服务端操作系统:linux redhat 5.7 客户端操作系统:win7 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库为:oracle 下列配置,是在服务端和客户端已经安装成功的情况下。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信。 可能遇到问题: 1. Failed to authenticate the current user against the selected service tier: Server [servername] not found. 2. Failed to authenticate the current user against the selected service tier: Could not connect to server [servername] on port [portnumber]. 3. Failed to authenticate the current user against the selected Domain: Invalid user name (username) or password. 解决思路,大概如下: 一,确保所有的datastage 服务已经开启。在linux 可使用ps -ef |grep db2 ,ps -ef|grep websphere,ps -ef|grep agent等命令来查看 相关服务是否已经启动。 二,客户端配置 在windows: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file 添加(服务器的IP地址,以及计算机名) 比如:192.168.26.10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272887.html, dahost 三,如果遇到用户名和密码的问题那么使用dsadmin 或者dsadm用户登陆客户端试试,密码是安装时自己设置的,切记。 如果使用的是其他用户,那么登陆web console ,确保已经做好了Credential mapping 。 四,确保使用的是正确的port ,端口一般是9080。控制台是9060 可以通过netstat -a 来查看当前监听的是哪一个端口。

linux软件安装命令

linux:linux软件安装命令 [root@test /root]# md5sum [-bct] filename [root@test /root]# md5sum [--status|--warn] --check filename 参数说明: -b :使用binary 的读档方式,预设为Windows/DOS 档案型态的读取方式;-c :检验md5sum 档案指纹; -t :以文字型态来读取md5sum 的档案指纹。 范例: [root@test /root]# md5sum grep-2.5.1-7.8.i386.rpm 5a0c3fcfcd4c3f937644b8cd71a0cf89 grep-2.5.1-7.8.i386.rpm # 看!显示的编码是否与上面相同呢?!赶紧测试看看! tar.gz源代码包安装方式 #1. 解压缩,并阅读一下ntp 底下的README 与INSTALL: [root@test root]# cd /usr/local/src [root@test src]# tar -zxvf /root/ntp-4.1.2.tar.gz # 这个步骤会让原始码解开成为/usr/local/src/ntp-4.1.2 这个目录 # 2. 进入原始码所在目录,并且查阅如何安装的技巧: [root@test src]# cd ntp-4.1.2 [root@test ntp-4.1.2]# vi INSTALL ( 或vi README) # 3. 开始设定参数、编译与安装: [root@test ntp-4.1.2]# ./configure --help | more # 上面这个动作可以察看一下可用的参数! [root@test ntp-4.1.2]#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tp \ > --enable-all-clocks --enable-parse-clocks checking for gcc... (cached) gcc checking whether we are using the GNU C compiler... (cached) yes checking whether gcc accepts -g... (cached) yes .....(略).... configure: creating ./config.status config.status: creating Makefile # 一般来说configure 设定参数较重要的就是那个--prefix=/path 了,

datastage教程

1、【第一章】datastage简介与工作原理 1、简介 数据中心(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来自于多种业务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可能是不同硬件平台上,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模型也相差很远,因而数据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如何获取并向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加载这些数据量大、种类多的数据,已成为建立数据中心(数据仓库)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目前系统的数据来源复杂,而且分析应用尚未成型的现状,专业的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工具DataStage是最好的选择。 Websphere DataStage 是一套专门对多种操作数据源的数据抽取、转换和维护过程进行简化和自动化,并将其输入数据集市或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目标数据库的集成工具。 DataStage 能够处理多种数据源的数据,包括主机系统的大型数据库、开放系统上的关系数据库和普通的文件系统等,以下列出它所能处理的主要 数据源: 大型主机系统数据库:IMS,DB2,ADABAS,VSAM 等 开放系统的关系数据库:Informix,Oracle,Sybase,DB2,Microsoft SQL Server等ERP 系统:SAP/R3,PeopleSoft系统等,普通文件和复杂文件系统,FTP 文件系统,XML等IIS,Netscape,Apache等Web服务器系统Outlook等Email系统。 DataStage 可以从多个不同的业务系统中,从多个平台的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完成转换和清洗,装载到各种系统里面。其中每步都可以在图形化工具里完成,同样可以灵活的被外部系统调度,提供专门的设计工具来设计转换规则和清洗规则等,实现了增量抽取、任务调度等多种复杂而实用的功能。其中简单的数据转换可以通过在界面上拖拉操作和调用一些DataStage 预定义转换函数来实现,复杂转换可以通过编写脚本或结合其他语言的扩展来实现,并且DataStage 提供调试环境,可以极大提高开发和调试抽取、转换程序的效率。

如何安装linux源码包

如何安装linux源码包 作者:北南南北 提要:源码包软件的安装、卸载,给新手一点帮助和提示;本文也对类型的软件包的安装也做了一个小小的说明; ++++++++++++++++++++++++++++++++++++++++++++++ 正文: ++++++++++++++++++++++++++++++++++++++++++++++ 一、什么是源码包软件; 顾名思义,源码包就是源代码的可见的软件包,基于Linux和BSD系统的软件最常见;在国内源可 见的软件几乎绝迹;大多开源软件都是国外出品;在国内较为出名的开源软件有 fcitx;lumaqq;Lumaqq及scim等;但软件的源代码可见并不等于软件是开源的,我们还要以软件 的许可为准;比如有些软件是源码可见的,但他约定用户只能按他约定的内容来修改;比如vbb论坛程序;所以一个软件是否是开源软件,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源代码可见;二是要有宽松的许可证书,比如GPL证书等;在GNU Linux或BSD社区中,开发人员在放出软件的二进制软件包的同时,也会为我们提供源代码软件包; 二、源代码有何用? 一个软件的如果有源码,是任何人都能看到他是怎么开发而来的,就像一个瓶子,比如瓶子制作的模具是什么;需要什么材料;具体的用途以及瓶子的详细说明书等等。软件的开放源码就是类似,开发者在给我们软件的同时,也会告诉我们软件是怎么开发出来的;只要我们的水平足够的高,所有的代码都在那里,我们就可以修改和定制软件,以适合我们的需要;如果Windows开放源代码,并以GPL发布,一样是有人能造出来N多的Windows发行版;遗憾的是Windows并不是开源系统; 所以软件的源代码的用处无非是以下两点; 1、软件根据用户的需要加以定制; 2、二次开发;注:要根据软件的许可证书约定为准,开发者许可二次开发才行; 三、怎样安装以源码包打包的软件; 1、源码包的打包格式; 源代码一般以file.tar.gz file.tar.bz2或file.src.rpm打包;file.tar.gz和file.tar.bz2格式的解包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beinan]#tar jxvf file.tar.bz2 [root@localhost beinan]#tar zxvf file.tar.gz 至于file.src.rpm的用法,请参见:《file.src.rpm使用方法的简介》 2、如何编译安装源码包;(大多数) 1)解开软件包查看帮助文档;

datastage8.5 for redhat linux5 x86_64 安装文档

Datastage8.5 for linux X86_64 安装文档 一、服务器安装 1、检查机器资源环境。 [root@EMAG-TEST-167-69 install_pkg]#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cciss/c0d0p3 15G 9.7G 4.2G 71% / /dev/cciss/c0d0p13 190G 31G 150G 17% /data /dev/cciss/c0d0p6 9.7G 3.5G 5.8G 38% /usr /dev/cciss/c0d0p5 9.7G 305M 8.9G 4% /var /dev/cciss/c0d0p2 30G 21G 7.0G 75% /apps /dev/cciss/c0d0p1 494M 17M 452M 4% /boot tmpfs 16G 0 16G 0% /dev/shm /dev/mapper/vgtestbi-vgtestbiv1 1.8T 679G 1010G 41% /data01 本次安装装在/data01目录下面 --------------------------------------------------------------------------------------------------------- [root@EMAG-TEST-167-69 ~]# uname -n EMAG-TEST-167-69 --------------------------------------------------------------------------------------------------------- [root@EMAG-TEST-167-69 ~]# ifconfig bond0 Link encap:EthernetHWaddr D4:85:64:4A:75:D4 inet addr:192.168.167.69Bcast:192.168.167.127 Mask:255.255.255.128 inet6addr: fe80::d685:64ff:fe4a:75d4/64 Scope:Link --------------------------------------------------------------------------------------------------------- 修改本地hosts文件如图 -------------------------------------------------------------------------------------------------------------------------------- [root@EMAG-TEST-167-69 ~]#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确认防火墙已关闭) Firewall is stopped. --------------------------------------------------------------------------------------------------------------------------------- [root@EMAG-TEST-167-69 ~]# more /etc/selinux/config(确认linux安全增强未开启) #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 enforcing -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 permissive -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 disabled - SELinux is fully disabled. SELINUX=disabled # SELINUXTYPE= type of policy in use. Possible values are: # targeted - Only targeted network daemons are protected. # strict - Full SELinux protection. SELINUXTYPE=targeted

linux安装软件

我在网上下了一些应用软件,但是安装时提示没有查看该文件的工具.是不是linux下不能识别.exe文件,如果可以,请高手赐教如何实现 --------------------------------------------------------------- Linux下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在Windows下安装软件时,只需运行软件的安装程序(setup、install等)或者用zip等解压缩软件解开即可安装,运行反安装程序(uninstall、unware、“卸载”等)就能将软件清除干净,完全图形化的操作界面,简单到只要用鼠标一直点击“下一步”就可以了。而Linux好象就不一样了,很多的初学者都抱怨在Linux下安装和卸载软件非常地困难,没有像使用Windows时那么直观。其实在Linux下安装和卸载软件也非常简单,同样也有安装向导或解压安装的方式,不相同的只不过是除了二进制形式的软件分发外,还有许许多多以源代码形式分发的软件包,下面就来详细地讲一讲这些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一、二进制分发软件包的安装与卸载 Linux软件的二进制分发是指事先已经编译好二进制形式的软件包的发布形式,其优点是安装使用容易,缺点则是缺乏灵活性,如果该软件包是为特定的硬件/操作系统平台编译的,那它就不能在另外的平台或环境下正确执行。 1、*.rpm形式的二进制软件包 安装:rpm -ivh *.rpm 卸载:rpm -e packgename 说明:RPM(RedHat Packge Manager)是RedHat公司出的软件包管理器,使用它可以很容易地对rpm形式的软件包进行安装、升级、卸载、验证、查询等操作,安装简单,而卸载时也可以将软件安装在多处目录中的文件删除干净,因此推荐初学者尽可能使用rpm形式的软件包。rpm的参数中-i是安装,-v是校验,-h是用散列符显示安装进度,*.rpm是软件包的文件名(这里的*.rpm特指*.src.rpm以外的以rpm为后缀的文件);参数-e是删除软件包,packgename是软件包名,与软件包的文件名有所区别,它往往是文件名中位于版本号前面的字符串,例如apache-3.1.12-i386.rpm和apache-devel-3.1.12-i386.rpm是软件包文件名,它们的软件包名称分别是apache和apache-devel。更多的rpm参数请自行参看手册页:man rpm。 如果你不喜欢在字符界面下安装或卸载这些软件包,完全可以在X-Window下使用图形界面的软件包管理程序,如glint、xrpm这样的图形接口,或者是KDE的kpackge等,这样对软件包的安装、升级、卸载、验证和查询就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来轻松完成。 2、*.tar.gz/*.tgz、*.bz2形式的二进制软件包 安装:tar zxvf *.tar.gz 或tar yxvf *.bz2 卸载:手动删除 说明:*.tar.gz/*.bz2形式的二进制软件包是用tar工具来打包、用gzip/bzip2压缩的,安装时直接解包即可。对于解压后只有单一目录的软件,卸载时用命令“rm -rf 软件目录名”;如果解压后文件分散在多处目录中,则必须一一手动删除(稍麻烦),想知道解压时向系统中安装了哪些文件,可以用命令“tar ztvf *.tar.gz”/“tar ytvf *.bz2”获取清单。tar的参数z 是调用gzip解压,x是解包,v是校验,f是显示结果,y是调用bzip2解压,t是列出包的文件清单。更多的参数请参看手册页:man tar。 如果你更喜欢图形界面的操作,可以在X-Window下使用KDE的ArK压缩档案管理工具。3、提供安装程序的软件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