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将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给予了高度重视,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大学校园里突发事件和恶性案件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马加爵案件发生后,研究和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纵观当前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案件和事端,不难发现两个新情况,一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比例高、范围广;二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演化成为恶性案件,危及人身安全。这些新特点,促使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

笔者从事高校心理教育10余年,深感新世纪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跃居首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为大学生中许多个案的发生,如暴力事件、交往冲突、厌学逃课、越轨恋爱、甚至偷窃犯罪,究其原因,都与最初反常的心理因素有关系,或者说诱因是心理问题。当前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比例呈上升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中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学习焦虑。那时,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相

对而言还比较保守,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多持谨慎态度,真正涉足恋爱的并不多。而近几年来,随着青少年性早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年级大学生恋

爱的比例直线攀升,笔者曾在2004级的1200名新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的学生承认有恋爱对象,大部分是与过去高中同学保持的恋爱关系,还有到大学后新交的“恋人”。在这种环境中,那些没有谈过“恋爱”的学生甚至会被当作“另类”而感到压力。正是由于不懂爱情时却涉足爱河,所以恋爱的成功率很低,而恋爱中的“当事人”应对“失恋”的承受力又极低,由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失恋心理的表现是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无心学业、对身边的一切失去兴趣,得过且过,对一切无所谓,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极端的表现是精神呈病态,纠缠对方、以死要挟、甚至由爱生恨,酿成血案。

(二)人际交往障碍导致的“郁闷”心理越来越普遍

“郁闷”,成为当代大学校的流行词。问卷调查中,76%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心情“郁闷”。郁闷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更多的大学生承认,“郁闷”主要不是来自学习的压力,而是人际交往中的不愉快。在问卷调查中,有64%以上的大学生对此难题感到困惑或烦恼,位居心理困惑的第二位(10年前位居第二位的自卑心理退居第四)。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室友不够融洽,只喜欢背着书包上教室去学习,好象寝室不是我快乐的空间”、“对某些人的虚伪行为很反感,但又不愿说出来,因此心里有一种闷得慌的感觉”、“不能忍受别人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心理空虚,想交流,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不善与人交往,总觉得无话可说”。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敢交往、因孤僻而不愿交往者每班都有。

我国已故的著名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当代大学生都把人际交往能力看做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特别重视自己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这方面能力的评价。但人际交往问题却恰恰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难题之一。

(三)经济困难导致的自卑心理越来越突出

10年前,笔者在做心理问卷调查时,自卑心理位居第二,而且多是由学习成绩和自身能力的落后而产生。而今,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比例下降了(当代大学生现在也会由于学习成绩而产生心理焦虑,但不会由此而自卑),但问题更突出了。由于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导致社会收入的差距拉大,大学校园中富裕学生和贫困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有种天生的优越感,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则感觉心理压力比生活压力本身还要大,现代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很强,过去是攀比学习、攀比能力;现在是攀比家里有钱、父母有权。来自贫困家庭的自卑者又往往极度自尊,自卑心理导致心理变态和心理扭曲,极度压抑之下,得不到宣泄,同学关系紧张,导致极端事件,马加爵案件即有此因素的诱因。

目前,虽说从全社会到各个学校,都在设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但却无法消除这种社会现象,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可能影响他们的整个大学时代甚至一生。

(四)适应困难成为心理问题的一个诱因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已经不是上世纪人人尊重的天之骄子,他们成了令人操心的问题青年。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成为校园的主体,他们适应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差,有相当一部分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不适应新生活而产生的(在高年级学生中,这个比例则较低),一般需要2个月至半年的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间,学生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较集中

的是考试焦虑。特别是高校扩大招生后,入学门槛降低,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又在应试教育的训练下考入大学,根本不会学习,在学习方式上不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不会从老师大量的讲述中找出重点,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学会站在一门学科的高度分析统领材料,学会记笔记看参考书,仍然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学习困难产生考试焦虚。

当代大学生不再像10年前追求高分数,相当多的学生追求的是及格,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怕不及格而产生学习焦虑、考试焦虑、惧学厌学等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在问卷里,有55%的学生表示自己存在学习上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掌握不住学习重点,上课领会不到教师意图,使自己感到气愤,影响该科的学习兴趣,甚至有时想放弃努力”;许多大学生担心“考试成绩很差”、“考试成绩不理想”,由此“对前途感到渺茫”、感觉“学习过于紧张,学起来很吃力”’、“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干自己想做的事(如去图书馆看一些文学名著)”、“对于学习没有正确的方法”、“学习紧张,上课有时走神”等等。

二、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在高等学校中,心理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教师所能承担解决的,从学校党团组织到学生组织、从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到基层学生工作办公室、从每位任课教师到各班班主任要上上下下形成合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理”。

(一)发挥党、团组织的导向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