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区救治制度

急诊分区救治制度
急诊分区救治制度

急诊分区救治制度

采取分区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抢救区”、“危重病就诊区”、“普通区”三个区域进行救治。并且为每一个功能区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减少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中间环节,将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弊端,节省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一是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是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三是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是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是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意见指出,要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继续推动在公立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稳步向二级医院扩展。制定统一的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把预约诊疗与病案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的比例。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做好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医院间的预约转诊服务。

医务科

2011.03.15 十你若真见过那些强者打拼的样子,就一定会明白,那些人之所以能达到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全是因为他们吃过许多别人吃不了的苦。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规定

附件 德江县人民医院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分区救治管理规定 一、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依据 (一)急诊病人病情得严重程度: 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得优先次序。 (二)急诊病人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多少: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就是给病人排序,而就是要分流病人,要考虑到安置病人需要哪些急诊医疗资源,使病人在合适得时间去合适得区域获得恰当得诊疗。 二、分级原则 (一)病人病情分级 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共分为四级: (二)分级标准及处理原则 “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就是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补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症病人”(D级),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

级定为3级。即3级病人包括:急症病人与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得“非急症病人”;4级病人指“非急症病人”,且所需急诊医疗资源≤1。 1、Ⅰ级: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得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与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她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2、Ⅱ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与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得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与必要得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得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 3、Ⅲ级: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得征象,应在一定得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与出现严重并发症得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得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与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附录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急诊抢救室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二、急诊抢救室在急诊室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24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三、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四、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转入传染病院。 十、抢救工作结束,应认真做好抢救登记和抢救记录,急诊科定期进行抢救培训和重危病人讨论,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急诊抢救、会诊制度

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 1、危重患者及时报告科主任组织全科讨论,同时密切监护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2、早交班时实行床旁交班,值班医师必须详细汇报病情。 3、进一步讨论,及时发现诊治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4、必要时报请医务科协调会诊。 5、交班后经管医师及值班医师立即落实科内讨论意见及会诊 意见。 6、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向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记录签字。 7、会诊讨论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及讨论本上。

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流程

急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 、按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 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定期进行培训考核。 二、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由科主任组织科室技术力量进行救治,必要时请多科会诊,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四、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五、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 ,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六、凡疑难手术、新技术、特殊技术、重大疑难病例、重大合并症的抢救,特殊治疗(包括特殊诊方案),尤其非常规、有 创、特殊治疗及检查,各主管医师必须报告科主任,并向患者及家属沟通签字同意,同时报医务科备案。 七、上述诊治活动需要外请专家协助时,经科主任同意后,

急诊科基本规则制度

急诊科基本规章制度 第一章.急诊科管理制度 第二章.急诊首诊负责制 第三章.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 第四章.急诊会诊制度 第五章.急诊抢救制度 第六章.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第七章.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第八章.急诊交接班制度 第九章.急诊死亡报告制度 第十章.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第十一章.急诊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第十二章.急诊收住院制度 第十三章.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第十五章.医患沟通制度 第十六章.法定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群发症状的疫情上报制度 第十七章.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

第一章急诊管理制度 一、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前沿和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之一,急诊科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主动热情、及时迅速、准确 无误的处理每一个急诊人。 二、各科急诊接诊实行24小时负责负责制,未设置日常急诊接诊室的其他科室有医疗任务时由急诊分诊台传呼应诊,随叫随到。 三、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由分诊台护士指定就诊科室,各科医师 不得拒诊。有争议时,由急诊科主任和医务科行使决定权。 四、派往急诊科的医师必须具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在急诊科工作至少固定二个月以上,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及实习护士不得派到急诊科单独值班。 五、不在急诊室做班的其他各科急诊医师及各科担任急诊二线班的 医师应在急诊科留有联系电话等。 六、凡遇有下列情况急救时急诊值班医师应向急诊科主任汇报,并向医务科、院总值班或医院领导报告: (一)接诊大批外伤、中毒或传染病患者; (二)重大抢救,需前往现场实施; (三)有涉及法律问题或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的伤病员;

(四)经费不足但需立即抢救、住院或手术的病人。 七、凡急诊科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均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着 重讨论对患者的诊断、抢救经过及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并做 好详细记录。 八、各种抢救药品、器材、设备应当定人、定位、定量保管、配备 齐全,每日检查,使之处于齐备和功能完好的状态。急诊科的急救器材、设备和药品. 等一律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须征得主管院长的签字同意。 九、病人在急诊抢救室留置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在急诊观察室一般不得超过72小时,急诊的急危重病人待病情基本稳定后,一旦 诊断明确,应及时收入相关科室住院治疗,住院途中注意事项或可能发生的意外应由主管医师向病人或其家属交待清楚,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同意转送病房。 十、各临床科室每天必须留出1~2个床位优先收治急诊病人,急诊科医师及在急诊科值班的医师有权按规定签收急诊病人,任何科室不得拒收。当病情涉及多个学科,收治去向有争议时,由急诊科主任、副主任或副高以上咨询医师决定,必要时由医务科裁决。 十一、病情危重的病人在离开急诊科前,经管医生或当班护士要通知病房做好接收及抢救准备后再行转送。急诊科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派医师或护士携带氧气袋等抢救仪器将病情危重的病人护送至病房, 护送人员将病人送达病房后,必须与病房医护人员交待完病情后,方可离开。

急诊抢救工作规范与流程

急诊抢救工作规范与流程 一、急诊抢救工作规范 (一)预检 1、预检应有急诊工作5年以上、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必须做到: (1)用语文明,礼貌待人,态度和蔼,热情接待。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病员及其家属争吵,要耐心解释,满足病员的合理要求,一时做不到的要说明情况。 2、分类时询问耐心,观察仔细,分类准确、迅速。 3、合理安排就诊秩序,既照顾到先后次序,又要分清轻重缓急。要求: (1)对急、危、重病员先抢救,后挂号。 (2)对直接送到各诊察室、抢救室的急、重、危及老年病员要主动到诊察室、抢救室查对、分类、挂号。 4、救护车送诊伤病员,预检护士或其他指定人员应到救护车前迎接。 5、遇到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护士长、总值班、医务科。并通知有关科室领导: (1)遇有大批伤员、中毒病员时; (2)高干、离休老干部、英雄模范、知名人士来就诊时; (3)涉及法律问题时; (4)遇有外籍,港澳病员等涉外事项时。 6、在预检中遇有困难时,应向护士长汇报或与有关医师共同分诊解决,以提高预检质量。 7、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预检质量,防止误检、漏检、严防差错事故。 (二)值班要求 1、急诊医师在急诊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2、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3、值班期间不得自行换班或请人代班,有特殊情况需换班或请人代班时,必须经急诊医生 组长批准(护士须经护士长批准)。在落实好代班人员后才可离开。 4、8小时值班制医师夜间不得睡觉,12小时、24小时值班制医师在处理完病员后可到指定地点休息,有急诊病员时,必须随叫随到。 5、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应指派急诊值班人员,认真工作,坚守岗位,如需其他科室配合者,应召科室在接到急诊室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赶至现场;医技科室接到急诊通知,应优先予以检查,迅速报告检查结果。 (三)急危重伤病员抢救 1、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2、一般抢救由急诊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 3、危重病员抢救应叫急诊二级医师和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士到场组织抢救。 4、遇有大批伤病员、严重复合伤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 5、急诊室护士应提高警惕,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遇有危重病员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6、急诊医生应在5分钟内对伤病员接诊,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应在10分钟内赶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 7、当班医师在抢救患者时,对后续急诊患者预检护士应通知二线班医生,在30分钟内另行安排医生接诊。遇突发事件批量伤员,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 8、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并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和签名。

急诊会诊、抢救制度

一、急诊抢救室在急救中心主任、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24 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一)“三先三后”: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二)“三不转”: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六、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七、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八、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或相关专科。 九、严格控制麻醉处方和精神病用药处方的管理,医护间应密切协作,对已知或可疑成瘾者,护士应提醒医生。 十、严格按标准收费,确保电脑录入准确。如病员对收费有疑问,当班护士应给予耐心解释。 十一、加强急诊病历管理。病员本次就诊所持病历由抢救室护士保管,待病员离开抢救室时返还病员。如病人转送相关专科应及时把病历转交病房医务人员,并详细做好交接班工作。 十二、抢救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总结,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急救室制度与流程图

急救室工作制度 修订:2014年1月1、急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的占用。被抢救者一旦允许搬运,即应转移出急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2、急救人员相对固定。急救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抢救器械、仪器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定期学习抢救器械的使用。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器械用后均需及时处理、消毒、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周核对一次药品、急救器材,使之处于备用状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每周由专人检查并登记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5、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6、急救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各种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7、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要做评估。要作好抢救登记和记录,急诊抢救医疗文书书写要规范、及时、完整。并要作好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以便改进工作 抢救工作制度

修订:2014年1月 1.抢救工作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进行。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护理人员对重危病人进行抢救护理。参加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如遇重大抢救,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接受护理部的组织、调配和指导。 3.当抢救病人的医生尚未到达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作准备。 4.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口头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将使用后的空安瓿、药瓶或者相关包装等物品保留备查。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抢救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5.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6.各护理单元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器械、药品应按医院统一规定放置,标记清楚。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检查无误后可用封条(或一次性锁)封存并签名,以保证应急使用。启用后必须及时补充、清点、检查、封存。每月至少清查一次。 7.做好抢救登记及抢救后的处置工作。做好患者与家属的解释及安抚工作。

《急诊会诊制度》

《急诊会诊制度》 一、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 二、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诊会诊,被邀科室在岗医师须10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检查器械设备。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在会诊单上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三、不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本上注明“已请xx科急症会”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诊会诊单,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会诊室应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及时到达急诊科。 一、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 二、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诊会诊,被邀科室在岗医师须10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检查器械设备。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待病

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在会诊单上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三、不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本上注明“已请xx科急症会”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诊会诊单,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会诊室应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及时到达急诊科。 一、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 二、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诊会诊,被邀科室在岗医师须10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检查器械设备。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在会诊单上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三、不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本上注明“已请xx科急症会”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诊会诊单,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会诊室应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及时到达急诊科。 第二篇:急诊会诊制度1、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

会诊制度

1目的 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适用范围 医院所有临床业务科室。 3具体内容 3.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 院外会诊等。 3.2急诊会诊发出电子会诊邀请后,同时以电话形式通知相关科室。 相关科室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 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 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3.3科内会诊:入院三日未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 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应进行科 内会诊,全科人员参加。会诊由科主任或临床责任医师负责组织或 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 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3.4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 疗者,行科间会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经临床责任医师或 科主任查房确定需要邀请会诊后,发出电子会诊邀请。受邀科室应 在48 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进行会诊。 邀请科室指定受邀医师的应由指定医师会诊。 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会 诊医师应填写会诊记录。

3.5全院会诊:入院七日未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病情疑难复杂且 需要多科共同协作治疗的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 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并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确定并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申请会诊科室主任或医务科主持召开,并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 3.6医务科有选择性的对全院死亡病例、纠纷病例等进行学术性、 回顾性、借鉴性的总结分析和讨论。由主管业务副院长或医务科长主持,医院学术委员会、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及相关科室主任参加。 3.7院外会诊:本院医师外出会诊,按照《关于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 行规定》执行。 邀请院外医师会诊,按照《外聘专家会诊管理规定》执行。 3.8会诊费用:科间会诊及院内会诊,按照《宜昌市医疗服务(价 格)收费标准》执行。所收费用记入受邀科室收入,医院另配套同等费用计入会诊医师绩效收入。

急诊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度

急诊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 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诊科红黄绿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急诊分级分区管理试行标准》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我院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制度,以指导急诊科医护人员规范进行诊疗活动。 1、分级依据 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患者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 ⑵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多少:评估患者需要占用的医疗资源,使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间至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2、分级分区原则 结合国际分类标准以及我院现状,根据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及患者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将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简称“三区四级”。 3、分级标准 ⑴1级:濒危患者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 临床上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患者:气管插管患者,无呼吸/脉搏患者,急性意识障碍患者,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患者,这类患者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⑵2级:危重患者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予患者相应处置及治疗。 患者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须及早予以重视;患者病情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严重影响患者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急诊科须立即予这类患者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 ⑶3级:急症患者 患者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患者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患者舒适感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患者症状。急诊科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此类患者就诊。 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时应考虑上调一级。

急诊抢救会诊制度

急诊抢救会诊制度 (一)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因病情涉及及其他专科范围,急诊各值班医师对诊断及处理均有困难时,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应首先请本科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会诊,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 (二)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会诊,被邀科室在岗医师须于3~5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不在岗被邀会诊医师须在10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检查器械设备。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在会诊单上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三)不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本上注明"已请××科急会诊"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会诊单,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会诊科室应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及时到达急诊科。 (四)会诊时,急诊医师应为会诊准备好必要的临床资料,并陪同检查、介绍病情,应邀医师认真填写好会诊记录。

(五)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病情,急诊科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并及时汇报医务处,必要时由主管部门组织全院范围内会诊及抢救。 (五)如会诊后需入院治疗者,接诊或会诊医师开出入院证,值班护士电话联系住院床位。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入院。 (六)应邀参加急诊会诊的医师,应在安排好本科室工作后前去参加会诊;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急诊会诊时,应及时委派相应专科资质的医师及时参加。 (七)会诊结束后,认真填写会诊记录本

急诊抢救制度(干货)

急诊抢救制度 一、急诊抢救室在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24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必须要主治以上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与负责,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感谢聆听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 (一)“三先三后”: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二)“三不转”: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感谢聆听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 十、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

医院急诊抢救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急诊抢救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急诊抢救制度 一、急诊抢救室实行24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急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对危重病人,应立即接待,不得延迟,须立即抢救的病人直接安置在抢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四、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对危重患者,坚持“三先三后”原则,即先抢救后检查;先入急救室后分科;先救治后收费。 五、医生到来之前接诊护士可根据病情及时给氧、测血压、吸痰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外伤的病人采取止血措施,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即刻进行心肺复苏。 六、值班医生应迅速到场,并即刻报告上级医师,共同参加抢救。需请其他科室会诊者,会诊医师应在得到通知后10分钟到达现场。 七、检验科、血库、放射科、CT室、功能科、药房、ICU、手术室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急诊科,优先保障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八、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以赴,分工明确,

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各项规章制度及抢救操作常规,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九、密切观察病情,危重病人应由专人看护。紧急抢救时,可执行口头医嘱,口头遗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核,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检查,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十、要详细记录病人的来院时间、抢救时间、病情稳定时间或死亡时间。病历及护理记录要及时、详细、准确,用药处置要准确,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交代,所有药品的空瓶要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取。 十一、对危重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根据病情告知病重或病危,并签字;如没有家属和委托人的急、危、重病人,应报告行政值班,并积极联系家属。 十二、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对危重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签字,并及时将当时情况记录于病历中。 十三、抢救完毕,做好抢救记录和相关医疗文书,危重病人或死亡病人应作相应的病例讨论,以便总结经验。 知丁

儿科急诊抢救和会诊制度

儿科急诊抢救和会诊制度 1. 急诊会诊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被邀请的人员,必须随叫随到。对本科难以处理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写明时间具体到时、分。在紧急情况下,可电话邀请。被邀请科室会诊医师应迅速(院内10 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如遇住院医师会诊,会诊科室主管医师根据病情可与总值班进一步联系,决定是否邀请上级医师会诊。 2. 一般病区科间会诊 1.1 流程: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见,以及初步诊断、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经治医师签字后,由护工送往会诊科室。 1.2 职责要求: 1.2.1 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室的要求,派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含主治医师)根据病情在24 小时内完成会诊。 1.2.2 为保证会诊质量,会诊时申请科室医师应陪同会诊,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同时表示对被邀请医师的尊敬。

1.2.3 会诊医师应以对病人完全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病例,应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作出诊疗并提出具体意见,供邀请科室参考。 3. 院内会诊 3.1 流程:疑难病例需全院多个科室会诊者,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参加。一般应提前1 天将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及邀请会诊人员报医务科。医务科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及人员。 3.2 要求:一般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医务科、分管院长必要时参加。经治医师作病情汇报,并作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工作,邀请科室医疗组需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 4. 门诊会诊 4.1 根据病情若需要他科会诊或转专科门诊者,由病人持就诊卡和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科室会诊。 4.2 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同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病人可回转给邀请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 4.3 门诊就诊3 次未确诊的病人由门诊诊治医师填写会诊单,写明需请会诊的相关科室,送交门诊办公室,由其组织相关专业专家(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共同讨论后提出诊治意见,并作记录保存。 5. 院外会诊

急诊抢救制度和急诊抢救程序以及急诊会诊实施办法

急诊抢救制度和急诊抢救程序以及急诊会诊实施办 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X X X卫生院急诊抢救制度和急诊抢救程序以及急诊会诊实施办法 一急诊抢救制度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本院高度重视急诊病人的就诊程序,为病人争分夺秒,经院委会和各科主任多次会议讨论研究,特制定急诊科工作程序. 一、急诊抢救室在急教中心主任,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24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教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一)“三先三后”: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二)“三不转”: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五,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股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描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各种抢药品的空、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时保留,以便复该

六、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七、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股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八、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或相关专科。 九、严格控制麻醉处方和精神病用药处方的管理,医护间应密切协作,对已知或可疑成瘾者,护士应提醒医生。 十、严格按标准收费,确保电脑录入准确。如病员对收费有疑问,当班护士应给子耐心解释。 十一、知强急诊病历管理。病员本次就诊所持病历由抢教室护士保管,待员离开抢较室时返还病员。如病人转送相关专科应及时把病历转交病房医务员,并洋细做好交接班工作。 十二、抢救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查总结,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二急诊抢救工作程序 一,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立即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做到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禁发生对者漠不关心或推委 扯皮的象。

急诊急救管理制度(内容清晰)

急诊急救管理制度 一、急诊工作时间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有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就诊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接待急诊患者。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药房主任、护士长主要负责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进行转诊。 六、急诊医疗工作质量要求 1.医护人员要按医德标准,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 2.医护人员必须了解急诊医疗工作的特点(如发病急骤、变化迅速、随机性强、集中来诊、病谱广泛、病情复杂、常需协同治疗、时间性强等),值班期间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随到随诊。 3.急诊分诊准确率达到90~95%。 4.急诊抢救成功率达到80%以上。 5.留观察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0%。 6.心梗患者死亡率在10%以下。 7.病案、病程记录及其他登记必须及时、准确、完整。 8.尽量减少差错,杜绝责任事故。 9.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率达100%。

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急诊分级分区管理试行标准》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我院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制度,以指导急诊科医护人员规范进行诊疗活动。 1、分级依据 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患者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 ⑵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多少:评估患者需要占用的医疗资源,使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间至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2、分级分区原则 结合国际分类标准以及我院现状,根据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及患者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将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简称“三区四级”。 3、分级标准 ⑴1级:濒危患者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 临床上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患者:气管插管患者,无呼吸/脉搏患者,急性意识障碍患者,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患者,这类患者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⑵2级:危重患者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予患者相应处置及治疗。 患者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须及早予以重视;患者病情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严重影响患者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急诊科须立即予这类患者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 ⑶3级:急症患者 患者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患者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患者舒适感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患者症状。急诊科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此类患者就诊。 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时应考虑上调一级。 ⑷4级:非急症患者 患者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1个)的患者。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4、分区情况 从空间布局上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绿区。 ⑴红区:急诊抢救室、监护室。适用于1级和2级患者处置,快速评估和初始化稳定。 ⑵黄区:危重症专用诊室、危重症观察室适用于3级患者,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患者,当出现病情变化或者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患者应被立即送入红区。 ⑶绿区:诊疗区。适用于4级患者。

急诊科工作制度汇编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应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和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生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各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科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室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是。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需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急诊范围:

急诊科红黄绿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急诊科红黄绿分区救治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急诊分级分区管理试行标准》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我院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制度,以指导急诊科医护人员规范进行诊疗活动。 1、分级依据 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患者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 ⑵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多少:评估患者需要占用的医疗资源,使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间至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2、分级分区原则 结合国际分类标准以及我院现状,根据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及患者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将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简称“三区四级”。 3、分级标准 ⑴1级:濒危患者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临床上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患者:气管插管患者,无呼吸/脉搏患者,急性意识障碍患者,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患者,这类患者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⑵2级:危重患者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予患者相应处置及治疗。 患者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须及早予以重视;患者病情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严重影响患者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急诊科须立即予这类患者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 ⑶3级:急症患者 患者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患者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患者舒适感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患者症状。急诊科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此类患者就诊。 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时应考虑上

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2007 年12 月 修订目 1.急诊岗位责任(值班)制度 2.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3.急诊接诊、转(院)运与入 院护送制度 4.急诊抢救制度 5.急诊程序与注意事项 6.急诊首诊负责制度 7.急诊病历书写制度 8.危重病交接班制度 9.急诊会诊制度 10.急诊收住制度 11.急诊科三级查房制度 12.急诊病例讨论制度13.抢救室和观察病区医师职责 14.急诊诊区规章制度 录 15.急诊清创(手术)室规章 制度 16.创伤外科规章制度 17.急诊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 制度 18.紧急外派抢救制度 19.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汇 报制度 20.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21.急诊科院内急救预案 22.急救中心紧急特发事件处 理预案 23.传染病报告及处理预案 24.急诊轮转工作须知 一、岗位责任(值班)制度

1.急诊科工作人员(包括轮转急诊工作人员及急诊药房、检验、挂 号收费等人员)应熟悉各自岗位制度有关条文,充分理解急诊工作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急诊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不得以不符合医院规定的理由推诿病人。 2.工作人员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实行首问负责制,全 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做到态度和蔼,有问必答,工作热情、主动、认真负责。 3.据医院规定,急诊科实行医疗服务承诺制。急诊工作人员应严 格遵守卫生部和我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院工作人员守则,自觉学习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等有关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4.急诊科值班人员必须坚守本工作岗位,严守工作纪律,不得做 与急诊医疗工作无关的事情,随时准备应诊、抢救病人。 5.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在急诊科护士呼叫后必须在5 分钟内到达急 诊科应诊急诊病人。 6.值班人员不得提前下班或迟到上班,准时交接班,一般情况不 得私自调班或代班。如确实需调班,应经科主任的同意后,由排班医师改动排班表,然后上报医务科、人事科,责任到人,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7.值班人员负责本班次急诊应诊和抢救等医疗工作,值班人员严 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种常用的抢救常规、技 术和抢救设备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各种危重病抢救操作程 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