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

单选题:

生产与运作系统从宏观上看,都遵循(A输入—转化—输出)

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D以市场为导向)

科学管理之父是美国的(B泰罗)。

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的首要原则是(B目标性)

属于生产与运作过程分析的检验符号为(B 口 )

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 A基本流程图)

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A平行移动方式)

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C 弹性的原则)。

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这种设备布置称为(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 )。企业选址的方法之一,它是指把物理学中求重心的方法移植到企业选址上来,这个方法是指( 重心法)。

直接把劳动对象变为产品的过程,习惯称为产品的加工过程,是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的最基本阶段,这个过程称为(B基本生产过程)

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进行各种辅助性的生产活动,如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这个过程称为

( C辅助生产过程)

日用百货、小商品、家用电器等的生产多属(B补充存货型

)生产形式。

一些大型、综合性企业都采用(C混合型)生产形式。

机械设备、汽车、家用电器、手表、缝纫机、家具等的生产属于( A加工装配式生产与运作)

汽车装配流水线、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装配流水线均属(B移动流水线)。

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为(C 价值=功能/成本 )。

利用过去生产过的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定额的方法称(C统计分析法

)。

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核算 一般可采用(A代表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结构、工艺的劳动量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可采用(A假定产品法 )确定设备组生产能力。

新产品开发基本程序的第一步是(A 调查研究 )。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A CAD)。

在产品开发方法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功能(Function)、成本(Cost)分析、寻求用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有组织的活动是(A价值工程)。

服务蓝图是服务设计基本工具,服务蓝图是哪国学者1984年提出的概

念?(B美国)

绘制服务蓝图的第一步骤是(A明确制定服务蓝图的目标 )。

工作研究中,方法研究的目的是(A制定标准作业)。

工作研究中,时间研究的目的是(B制定标准时间 )。

生产过程分析通常采用( A 5W1H分析法)分析法。

动作研究是一种以(A细微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方

时间研究是各种(D时间测定技术 )的总称。

确定标准时间的方法主要是(D现场观测)。

工作日写实是对一个轮班内的工时利用情况,按照(A时间消耗)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分析的一种

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工序单件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为:(A单件时间定额=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在成批生产条件下,单件计算时间定额计算公式为:( A 单件计算时间定额=单件时间定额+准备和结束时间÷每)

劳动定额制定基本要求是(D 快、准、全 )。

企业的( A编制定员)是根据企业既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企业应配备的各

长期计划层规划企业长远发展,由企业战略计划、产品与市场计划、财务计划、资源能力计划等组成,计划期一般在( C 5)年及以上。

中期计划计划期一般在(A 1 )年左右,它是企业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纽带,承上启下对企业计划期内资源和需求之间进行平衡所作的规划

和安排

(A 综合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它所反映的并非某几个生产岗位或某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活动。

(A综合生产计划)工作是指生产计划的具体统制工作。它将通过一系列综合平衡工作,为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提供—个优化的综合生产计划。

(工业总产值A )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B工业商品产值 )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售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

(C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企业生产与运作的 )是指为了保证企业按时交货所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

(A 主生产计划 )是指确定企业每一具体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应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分解和细化。

(计算待分配库存C )是指营销部门用来应对顾客在确定时间内供货的产品数量。

(生产作业计划A )是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的继续,是其具体执行计是依据。

( C期量标准 )就是为制造对象(产品及零、部件)在生产期限与数量方

面规定的标准数据。

( A生产间隔期 )是指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或产出的时间间隔。

产品的(A生产周期 )是指一批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产品出产为止的全部工作日数。

(生产提前期A )是指产品(零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产出的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

在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中,把稳定的、合理的在制品数量制定成为标准,称为( A在制品定额)。

(A累计编号法 )是指将期量标准确定的投入、出产提前其转化为投入、出产提前量,在和此产品在某一时点以生产的累计数挂钩,算出各车间、工艺阶段在计划月份应达到投入、出产累计数,减去上月该车间、工艺阶段已投入和出产累计数,从而得出各车间、工艺阶段计划月份应投入、出产任务数量。

成批生产类型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采用( A累计编号法)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由于品种较多、产量很小,重复性生产更少,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更为困难,可用(A生产周期法),又称甘特图法或线条图法、网络

美国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列基博士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把企业产品中的各种所需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的概念,并按时间确定不同时期物料需求,产生了解决库存物料订货的新方法,即(A物料

需求计划(MRP))法。

20世纪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A订货点 )法,订货点法能保证稳定均衡消耗情况下物料需求不出现短缺。

初期的物料需求计划(MRP)没有考虑生产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采购条件约束,计算出的物料需求的时间可能由于设备、原料或工时等原因无法生产,因此被称为(基本MRP)

20世纪70年代将采购计划、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等纳入MRP,逐步形成( 闭环式MRP)

(D物料需求计划(MRP) )主要依据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处理信息三大部分。

(A主生产计划 )又称产品出产计划,它是制造资源计划(MRP)的最主要输入。

(B材料清单 )又称产品结构文件,它反映了产品的组成结构层次及每一层次下组成部分本身需求量,

(C库存处理信息 )又称库存状态文件,它记载产品及所有组成部分的存在状况

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或产品信息、库存信息称为MRP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A主生产计划 )起主导作用。

1977年9月,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在美国首次提出将货币信息纳入MRP的方式,冠以(A制造资源计划)的名称。

(A企业资源计划 )是当今制造业中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之一,它是

制造资源计划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应用已远远超越制造业。

(A生产控制功能模块 )是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模块,它将分散的生产流程有机结合,加快生产速度,减少生产过程材料、半成品积压和浪费。

(B物流管理模块)是实现生产运转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它包括分销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三个部分

准时生产方式起源于( A日本丰田汽车 )公司。

“只在需要的时刻,生产需要的数量的需要产品”,这也就是( B JIT)一词的涵义

准时生产方式力图通过(A“彻底排除浪费”)来达到降低成本这一目标。

生产同步化通过(B “后工序领取” )这样的方法实现,即后工序只在需要的时刻到前工序领取需要的数量,而前工序只补充生产被领走的数量和品种。

(A看板 )又称传票卡,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可以是卡片,也可以是信号或告示牌。

精益生产是(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研究发明的,它是在准时生产方式基础上提出的。

(A精益生产 )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利用多种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新型生

确定企业每一具体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应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分解和细化,其时间段一般定为一周,有时定为日、旬、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生产计划为(D主生产计划)。

建立正常生产与运作秩序,完成生产与运作任务,组织企业日常生产与运作活动依据的计划(D生产作业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是( C物料需求计划 )。

20世纪70年代将采购计划、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等纳入MRP形成(B闭环MRP )。

进行培训是实施MRPⅡ(实施C )阶段的工作。

看板管理中,记载要生产的零件号、看板号、供方工作地号、需方工作地号、所需物料清单、所需工具等信息的看板是(C生产看板 )。

(A项目管理 )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项目管理是以(D项目经理负责制 )为基础的目标管理。

项目管理一般采用(C矩阵 )组织结构。

矩阵型的组织有以下四种类型,其中(A 弱型矩阵 )组织保持了较多的职能型组织特征,项目负责人扮演的是协调者、协助者的角色。

质量首先表现在(D 用户)的感受,这种感受体现在多方面。

(A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

(A全面质量管理 )是指在全面质量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厦量状况是否发生(C波动 )。

散布图法是用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方法,它主要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何种关系?(D数据关系)

六西格玛管理的设计目标是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A 缺陷次数 )。

缩短生产—配送周期这种策略主要用来降低哪种库存?( C 在途库存)经济批量模型假定库存费用的构成为:换产费用和( A 保管费用 )

设备综合工程学追求的目标是最经济的(D寿命周期费用 )。

在设备管理中,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B性能 )。

如果设备的磨损处于第三阶段,则应采取的措施是(B更新改造 )。

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B预防维修 )。

设备的使用费用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称为(B经济寿命 )。

在5S活动中,对生产与运作现场的各种物品进行彻底的清理,把长期不用和报废的物品全部、干净地清除出去,对有用的东西,按实际需要,摆放好,这种活动称为(A整理 )。

清扫过程是一个(B发现问题 )的过程。

素养是要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后在达到一种(B 思想境界)。

在定置管理中,物与场所的结合主要是强调(A固定位置 )。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的(B 成本 )。

以渠道顾客订单为前提的订单物流模式是(C海尔模式 )。

2、判断题:

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生态环境要求是生产与运作系统的首要功能、基本功能√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构成要素按照性质和作用可简单划分为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

生产与运作战略不属于职能战略,但是是企业总体战略下的一个子战略。×

确定需要多大的生产与运作能力,或能力不足时如何去扩大能力,这是生产与运作能力决策考虑的问题。√

生产与运作战略与其他子战略一样,起到基础性、支撑性、协调性的作用。√

生产与运作战略是职能战略,它的制定不一定是系统工程×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基本运行规律是“输入—转化—输出”。√

自下而上流程图,是以结构性方式写明工作程序,无开始和结束。√小商品、家用电器等的生产都属于补充存货型这种生产形式。√

在生产与运作过程中,基本生产过程是生产与服务过程的中间环节。√对于生产与运作类型划分,依据加工工艺过程分类可划分为连续式生产与运作和加工装配式生产与运作。√

产品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组织生产组织生产简单,不停顿,缺点是生产周期长√

在产品加工中,变换产品加工对象时,如果调整设备工作量大,不适合采用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企业布置是指选定企业地址,并在此基础上对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各种设备以及企业内运输路线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企业选址所应用的重心法主要考虑现有设施之间的距离、需运输的物流量、采取的运输方式及价格等,使得总运输成本最低。√

机械、化工、纺织、煤炭等多种加工方式是加工制造型生产与运作方式。√

服务、修理是提供劳务型生产与运作方式。√

各种生产要素进入企业,经过生产、服务过程转化,到形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的产√

制作流程图步骤的第一步是明确一项活动过程的开始与结束。√

日用百货、小商品、家用电器等的生产多属备货类型生产形式。√

生产与运作能力是生产与运作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广义的生产与运作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

在一般情况下,谈到生产能力主要强调的是狭义生产能力,是指固定资

产的生产能力.√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

固定资产中,设备的数量包括已报废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调的设备和企业备用的设备。×

流水线生产能力=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节拍√

代表产品法是指在计算生产能力时以假定产品为标准计算设备组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该产品台时定额×该产品产量占假定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

改变生产组织、工艺过程等不属于产品研发。√

成组技术之所以受重视,是因为它可以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得以成组组织生产√

在新产品开发中,模块化设计不是一种敏捷、低成本的设计方法。×在产品开发方法中,价值工程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功能、成本分析、寻求一般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有组织的活动×

服务蓝图的首要作用是展示服务个环节组成要素及关系。√

工作研究的实质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经济的作业方法。√

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基础,时间研究是选择和比较方法的依据。√时间研究是把工人所进行的工作细分为若干单元,分别加以观测。√劳动定额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下,工作科学、合理规

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工时定额、产量定额在数值上成正比关系,×

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工序单件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为: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单件计算时间定额计算公式为: 单件计算时间定额=单件时间定额+准备和结束时间÷每批产品的数量 ×

在单件生产条件下,单件时间定额可粗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单件时间定额=作业时间×(1+布置工作地与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占作业时间百分率)+准备与结束时√

在时间定额中,除作业时间外,其他时间均可称为宽放时间。√

经验估工法是由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参照生产技术文件和实物,考虑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来估算定额的方法。√

编制定员有时可简称“编制”或“定员”。√

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生产任务、工人劳动效率和出勤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定员人数=每一轮班应完成的√

按工时定额计算,编制定员计算公式为:定员人数=(每一轮班应完成的生产任务×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这种定员方法适用于劳动√

企业的生产准备除了上述谈到的生产技术准备、生产物资难备、生产人员准备外,还有产品协作配套准备、设备准备、动力准备、理化计量准备等√

生产与运作计划体系分三大层次:长期计划层、中期计划层、短期计划层。√

短期计划是具体实施计划,计划期短,一般在月度及以下甚至到天、小时、分钟等。√

主生产计划时间段一般定为一周,有时定为日、旬、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主生产计划时间段一般定为一周,有时定为日、旬、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现有库存量是指每周的需求被满足后剩余仍可利用的库存量√

生产作业计划是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的继续,是其具体执行计划。√

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是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等。√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是批量、生产周期、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交货期、在制品定额等√

单件小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是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等。√

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或产出的时间间隔。√

批量大小、生产间隔期长短对生产的经济效益无很大影响。×

生产周期与批量直接相关:批量越大,生产周期越长批量越小、生产周期越短。√

成批生产类型企业在制品定额分为工艺阶段内部在制品和库存半成品两种。√

采用在制品定额法,是按照产品的反工艺顺序,从成品出产的最后一个车间开始,逐个车间向前√

在制品定额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N出=N后投+M售+(Z末库-Z初库) N投=N本出+M废+(Z末内-Z初内)。√

运用累计编号法在同一时间,各车间、工艺阶段的累计编号,离最后一个车间、工艺阶段越近,号数越大。×

成批生产类型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采用累计编号法√

物料需求计划(MRP)较之以往的计划不同之处是基于对未来的需求。√

制造资源计划不是一个完整的企业计划与控制系统。×

制造资源计划基本局限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管理,而企业资源计划扩展到企业外部√

准时生产方式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尽管各个企业的看板系统不向,但计算看板数量的方法却基本一致。√控制看板发出的数量不能控制工序间在制品数量。×

精益生产属于资源节约型、劳动节约型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强调做能增加价值和附加价值的有效劳动,无情地克服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

在画网络图时,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明细表或工作清单标定的工作相

互关联关系,逐步展开画出,同时在表达时严格遵守前述画网络图的规则。√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的目标管理。√

项目管理一般采用矩阵组织结构。√

弱型矩阵组织保持了较多的职能型组织特征,项目负责人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

矩阵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虽然多重领导,但是效率较高。×

质量是用户对一个产品(包括相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

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经验、责任心对于质量能起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和全面的质量管理。√

六西格玛作为品质管理概念。√

缩短生产—配送周期这种策略主要用来降低在途库存√

设备综合工程学追求的目标是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在设备管理中,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性能,√

设备的使用费用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称为经济寿命,√

整理是5S的第二活动。×

在5S活动中,对生产与运作现场的各种物品进行彻底的清理,把长期不用和报废的物品全部、干净地清除出去,对有用的东西,按实际需要,摆放好,这种活动称为整理。√

在定置管理中,物与场所的结合主要是强调固定位置。√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的成本。√

以渠道顾客订单为前提的订单物流模式是海尔模式。√

3、多选题:

实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功能具体体现在产品或服务的( )。

A质量B数量C交货期D品种E价格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

A组织B计划C控制

广义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包括( )。

A明确清晰的生产与运作系统职能战 B确定合理的生产与运作组织形式C制定科学的生产与运作计划 D实施准确的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转活动 E 提供良好的生产与运作系统维护、改进

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 以市场为导向

B 创新

C 讲究经济效益

D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E 科学管理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主要内容有( )。A 定位决策B 能力决策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作用具体有( )。

A 保证总体战略的实现

B 与其他子战略一样,起到基础性、支撑性、协调性的作用。

C 规划着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发展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实施要做好的工作有( )。

A 让每一位员工认识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内容、作用

B 制定出执行计划

C 创造条件实施

D 及时调整

E 时间进度严格检查

生产与运作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有( )。

A 库存策略

B 管理人员的选择E 质量控制

订货生产型与补充存货型比较,补充存货型生产类型的特点主要有()。A标准产品 C价格事先确定 E生产与运作管理难度相对小一些

大批大量生产类型的突出特点有( )。B 产品品种单一C 设备利用率高D 劳动定额制定详细E 生产设备广泛采用专用设备

连续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相比较,连续式生产的突出特征有()。B 产品品种数较少C 生产能力可明确规定D 能源消耗较高

生产与运作过程包括( )。A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B 基本生产过程C 辅助生产过程D 生产服务过程

对于生产与运作类型划分,依据生产形式分类可划分为( )。A 加工制造型生产与运作B 提供劳务型生产与运作

对于生产与运作类型划分,依据生产组织生产与运作供应的角度分类可划分为( )。C 订货型D 补充存货型E 混合型

产品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有( )。

A 顺序移动方式

B 平行移动方式

C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生产与运作过程空间组织有两种典型的专业化方式,分别是( )。

A 工艺专业化

B 对象专业化

企业布置包括的主要内容包括( )。A 选定企业地址B 企业总平面布置C 车间布置D 办公室布置

影响企业地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A 国家的方针、政策B 市场需求C 资源利用D 自然条件及环境E 协作关系及创造发展的条件

依据生产形式分类,生产与运作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具体是指( )。

A 加工制造型

B 提供劳务型

制作流程图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A 明确一项活动过程的开始与结束B 确定活动中必要的步骤并进行程序化C 画出表示该过程的流程草图D 评审草图

流水线按对象轮换方式分类。流水线可分为( )。A 固定流水线B 移动流水线

服务蓝图的组成要素是( )。B 四种行为C 三条分界线E 有形展示

制定劳动定额的常用方法有( )。 A 经验估计法C 统计分析法D 技术测定法

广义的生产与运作能力中,人的因素是指( )等因素的组合。

A 人员数量

B 实际工作时间

C 出勤率

D 技术水平

E 思想觉悟

生产与运作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涵义可简单概括为( )。A企业生产与运作能力的计算B生产与运作能力必须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系C生产与运作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内的实物量

企业生产与运作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 )。A固定资产的数量B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C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算的三个步骤如下:( )。

A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B平衡后确定小组、工段、车间的生产能力C各

车间进行平衡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核算 中,代表产品法的计算步骤包括()。A确定代表产品B计算出以代表产品为标准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C将其他产品的计划产量用换算系数分别折合成代表产品的产

新产品开发的原则概括为:( )。A坚持以市场为导向B突出技术特点,发挥技术优势C讲究经济效益D保持持续开展的原则

新产品开发方法包括( )。A计算机辅助设计B成组技术C价值工程D并行工程E质量功能展开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完整的数据库B 完备的程序库C 具备人机会话功能的交互式图形系统

成组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对企业所有零件,按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加工工艺、精度要求、毛坯种类等进行相似性分析 B按照零件的分类编码,利用相似零件图册、设计指导资料来进行产品设计工作 C按照成组工艺的要求改进工艺设计工作 D建立成组生产单元和成组车间、制定投资规划、进行设备布置设计和工作地组织 E制定与成组技术有关的作业计划管理、劳动管理、经济核算的制度和办法

在新产品开发中,模块化设计是以( )为基础,以组合方式或以堆积木的形式来设计产品。A标准件 B通用件 C以往生产过的零、部件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大体包括三个基本形式,分别是( )。

A检索式或称派生式 B创成式 C混合式或半创成式

服务蓝图可清晰直观地反映服务过程及各类人员的行为方式,服务关键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1、生产运作: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输出是社会组织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一切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前提,输入是由输出决定的,输入不同于输出,这就需要转化,转化是通过人的劳动实现的,转化的过程就是生产运作。 2、生产方式: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信息的不同组合与配置,构成了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简称生产方式。 3、工序:工件从到达一个工作地到离开该工作地,工人所从事的加工作业。 4、节拍:流水线上前后相邻两件制品投入或生产的时间间隔 5、工序同期化 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与节拍相等、相近或成整数倍的关系。 6、生产能力 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生产能力有设计能力、查定能力和现实能力之分。 7、ABC分类法 20-80原则。是指少量的因素带来了大量的结果。它提示人们,不同的因素在同一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注意力显然应该放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上。ABC分类法正是在20-80原则的指导下,企图对物料进行分类。 8、库存 由于物料转化过程中各个状态间时间差的存在,物料在不同状态间转化时必然存在中间状态——闲置状态。系统内处于闲置状态的物料就是库存。 物料的库存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 10、单周期需求、多周期需求 单周期需求即仅仅发生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的,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也被称作一次性订货量问题。例如圣诞树问题或报童问题。 多周期需求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 11、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是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 12、生产间隔期 生产间隔期(也称生产重复期)指前后相邻两批同一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 13、生产提前期 指产品(毛坯、零件、部件)在各车间投入或出产的时间比成品出产的日期应提前的天数,前者称投入提前期,用T投表示,后者称出产提前期,用T出表示。 15、生产周期 产品的生产周期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或工作日数)。 二、问答题 1、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节奏性)、准时性。 2、什么叫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及其优缺点? 工艺专业化:即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车间、工段或小组),具体表现为“三个相同,一个不同”即“设备、工种、工艺方法相同,加工对象不同”。优点:①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②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③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缺点: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多,运输路线长;②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③在制品量大,生产周期长;④只能使用通用机床,通用工艺装备,生产率低。 对象专业化:即按照加工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将加工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三个不相同,一个相同”,其优缺点正好与工艺专业化相反。 4、流水线的特点及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是什么? ①、流水生产的概念及特点 指生产对象按一定工艺线路,顺序通过各工作地并按一定速度(节拍)完成工艺的重复连续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其特点如下: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连续性强,工艺过程封闭;按规定的节拍进行生产; 协调性好②、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要有足够大的产量;产品结构和工艺过程相对稳定;组成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能够分解与合并,以满足工序同期化的要求 5、生产流水线的组织设计有哪些步骤? 流水线的设计步骤(组织设计):确定流水线的节拍与节奏;工序同期化;确定工作地(设备)数量及其负荷系数;确定工作地的人员数;确定生产流水线的运输工具;生产流水线形状的选择和工作地的布置。 6、编制成批生产类型成品生产计划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产量大,均匀分配到每月,季节性需求变动小,“细水长流”;产量小,分组分类,集中生产;尽量使设备负荷均匀;新老产品逐步交接,避免生产波动大;考虑末月的缓冲和计划的准备。 7、MRP系统的主要输入和输出文件是什么? MRP的输入有三个部分: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MRP的输出:另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原材料需求计划;库存状态记录;外购件采购计划等等。 8、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改变库存;改变生产率;改变工人数量 1.战略管理类型如下 2.稳定型战略:是指在企业的内外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 稳定战略的类型:1、无变化战略。2、维持利润战略3、暂停战略4、谨慎实施战略 特征: a) 企业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战略 目标。 b) 企业在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相同的比例递增或递减。 C) 企业准备以过去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产品和劳务服务于社会。 适用条件:1、外部环境----(1)当宏观经济在总体上保持总量不变或低速增长时(2)当企业所在的产业技术相对成熟(3)消费者需求偏好变动较小时(4)对于处于行业或产品的成熟期的企业(5)当企业所处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高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得该企业所处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2、企业内部实力----(1)环境较为稳定时,资源较充足的企业与资源相对较稀缺的企业都应当采取稳定战略,但前者应在更宽广的市场上选择自己战略资源的分配点,后者应在相对狭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三版 (陈荣秋 马士华 著)复习要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 (陈荣秋马士华著)复 习要点 一、社会组织: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二、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三、系统柔性:指系统处理外界变化的能力。生产系统柔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要求。能加工的产品(零件)种类越多,则柔性越好;二是转换时间,加工不同零件之间的转换时间越短,则柔性越好。 四、业务过程重组:从根本上对业务过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在现行的关键绩效指标(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上实现显著改善。 五、精细生产:指对资源的占用少,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是对资源精打细算的生产。精细的含义还包括质量。六、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七、大量定制生产:是以大量生产的效率和成本制造定制产品的生产模式。八、战略管理:是

指在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九、预测: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预计与推测。、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是对于某转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街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的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方案。 一、生产率: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之比。(生产率=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使用的资源) 二、工作设计:指确定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工作环境以及完成任务以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方法。 三、工作测量: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制定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四、收入管理:最初称收益管理,是在不同时期、对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采取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定价,以产生最大收入或收益的综合计划策略。 五、库存: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六、物料需求计划:是指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资计划管理模式。七、 ERP,企业资源计划: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把客户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

生产与运营管理要点学习资料

生产系统:是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运营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系统的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 是对生产与运营活动过程的管理,也就是对生产系统的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实施生产运营管理的目的: 建立一个灵活、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顾客满意的产品)。 产品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三要素。企业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后,开发研制的产品必须在三要素上有优势,否则,谈不上竞争力,也就谈不上生存和发展。 企业产品竞争力三要素的优势聚合与提升,主要取决于生产运营管理,而不是其他的职能管理。 什么是生产运营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下,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用于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 运营战略的四个基本点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制造柔性 竞争力就是企业赢得市场,创造效益、聚拢资源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长期经营中积累形成的,与竞争对手相区别并能使企业在价值创造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的知识、技能、机制和学习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集合。 何谓研究与开发(R&D)?究研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是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对知识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即针对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产品革新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 企业研发方式:独立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共同研究开发,委托研究和开发 研究开发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新产品开发方式:独立研制开发,科技协作开发,技术引进开发,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制造工艺:是将各种原材料通过改变其形状、尺寸、性能或相对位置,使之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方法和过程。 生产系统选址的原则: 1.费用原则2.集聚人才原则3.接近原则 4.长远发展原则 生产单位的类型:基本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生产服务单位,生产技术准备部门 生产单位组织形式工艺原则优缺点:优点:1。设备不是为了某一种产品配置,对产品品种变化有较强的应变能力。2。一个生产单位内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工艺设备,便于管理。缺点:1.零件加工经过许多车间,甚至有往返运送现象,会增加运输费用。2。在车间之间运送时增加了验收、清点、存放、停顿领取等活动,使制品占用量增多,生产周期拉长,流动资金占用量增加。3。车间之间的联系较多,容易互相影响使得车间之间的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在制品管理,生产控制,以及经济核算工作变得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厂区平面布置工作变得比较复杂。 上产单位组织形式对象原则优缺点。优点:1。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可以完成加工对象的全部加工任务,缩短了产品加工线路,减少运输环节,减少中间的周转仓库,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等待时间,缩短了加工周期,也减少了在制品占用量和流动资金占用量。2。犹豫车间之间联系少,管理工作简化,有利于提高生产计划、

最新生产运营管理第三版期末总复习(重点)必背资料

1.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传统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其注目点主要是一个生产系统内部的计划和控制,一般称为狭义的生产管理学,其内容主要是关于生产的日程管理和在制品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长运作设施的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2、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a.大量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度高。 制造业举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长达十九年始终坚持生产T型车一个车种。服务业举例:如学生体检,每个学生的体检内容都是一样的。 b.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度低。制造业举例:如汽车生产公司冲模厂生产的汽车模具。 服务业举例:如医生看病,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诊治方法。 &另一答案 3.说明流程是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答: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 订货型生产的特点:是预测驱动的,生产的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有广泛用户。备货型生产的特点:是以订单为依据的,不必维持成品库存,不经分销渠道销售。(见作业及书) 4、服务具有哪些与产品不同的特征? 1、无形性,指服务不可触摸的特性 2、同步性或不可分性,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特性 3、异质性或波动性,指导致不同服务之间、不同时间及不同顾客的相同服务之间服务差异的特性 4、易逝性,指服务能力的时间敏感性 5、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 服务运作的特点:①服务运作的生产效率难以测定;②服务运作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③与顾客接触是服务运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种接触往往导致效率降低;④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另一答案 1、产品的物理性质不同,制造生产的产品是有形的、可接触的、耐久的,而服务运作的产品是无形的、不可触摸的、寿命短的。 2、资本密集程度不同,制造生产时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运作是劳动密集型的。 3、与顾客接触程度不同,制造生产与顾客接触较少,服务运作直接或间接与顾客接触。 4、企业辐射范围不同 5、绩效评估方法不同 6、生产运作策略如何保证经营战略的实现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1、生产运作战略2、生产运作系统设计3、生产运作系统计划与控制4、生产运作系统的改进。 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设施的定点与布置以及工作设计等。2、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 生产管理的目的:高效、低耗、灵活、准时、质量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方向/趋势:1、从一个区域或国家走向全球化2、从基于价格、质量竞争走向基于时间竞争3、从竞争走向竞合4、从纵向一体化走向横向(虚拟)一体化5、重视生产运作策略6、从标准化(共性)走向个性化7、重视环境保护 生产与运作职能的实质:在转换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5P人员、工厂、部件、制程、计划与控制 生产管理:是指制造业生产领域的管理。 运作管理:是指将生产管理的概念及方法应用在服务业及其他行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其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学科特征1、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研究如何

以更高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获得成功的学问。2、现代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不仅用于制造业,而且广泛用于服务业以及非营利组织。3、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别的。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1、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3、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维护4、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评价与改进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含义:是由人员和资源构成的,能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特征:1、是多功能的综合系统2、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3、是物质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结合生产与运作系统构成:1、结构要素——硬件要素,是物质基础2、非结构要素——软件要素,是支持和保证3、两类要素的关系:硬件要素决定系统的结构形式;软件要素决定系统的运行机制;两类要素必须相互匹配,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

生产运营管理案例分析[1]

生产运营管理案例分析Dewey钉书机公司运营解决方案

根据Dewey订书机公司两位经理与写给总裁的信件上,可以发现该公司内部管理上出现许多问题,包括部门之间权责不清、库存与销售之间的不协调、部门内部沟通不顺畅等。由于内部运营不顺遂,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滑、销售额下降、客户服务水平降低,最终使得公司内部成员士气不振、缺乏团队精神。为更精准发现Dewey公司所存在的种种管理问题,我们将两位经理信件内所提到各种问题做出说明与归纳,以便能更好的为这家公司提出适宜的改革建议。问题分析如下: 1.产品销售的淡旺季造成了需求不平稳以及生产平稳性之间的矛盾。在旺季需求量大,但 是工厂的生产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容易造成缺货以及订单不能及时满足的情况。淡季市场需求比较小,又会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 2.内部缺少良好的工作流程;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良好协作配合的精神,反而相互抱怨、推 卸责任;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具体来说:分店没有把对于市场需求所做的预测及时通知生产工厂,造成了工厂生产上一定的盲目性;分店为了降低其自身的库存周转率,在销售淡季不愿意准备库存来调节淡旺季之间的需求差异,造成了缺货以后又把责任全部推到总部;另外,工厂和分店不能了解彼此的当前库存量,为决策制造了障碍。 3.公司设立分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接近和服务顾客,但是仍然有40%的货物是从总部出 货。这样,总部对于分店和自身的订单不能一视同仁,在旺季生产能力不足库存紧张的情况下会做出优先满足自己订单的决策,伤害到分店的积极性、服务水平和客户的满意度。这样,公司设立分店的初衷也没有实现。 4.公司所做出的分店和总部都要保持一个月库存的决定不是建立在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后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的,因此不尽合理,也没有得到分店的充分理解。 5.库存能力有限。仅凭借工厂有限的的库存能力不能达到在淡季储备库存来满足旺季需求 的目的,需要分店和总部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6.考核体系的问题。分店除了要实现自己的销售目标以外,还要关注其库存周转率指标, 这也是造成分店不愿意增加库存的重要原因。 7.以上的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司服务水平的下降,客户满意度的降低,市场占有率的下 降。根据销售经理的说法,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15%。 由以上所整理出的七点问题可以发现,該公司内部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但是可以总结为两大方面──组织内部管理、淡旺季生产库存管理──为解决其所面临的难题,我们将从上述两方面着手,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生产运营管理第三版期末总复习重点必背

生产运营管理第三版期末 总复习重点必背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1.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传统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其注目点主要是一个生产系统内部的计划和控制,一般称为狭义的生产管理学,其内容主要是关于生产的日程管理和在制品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长运作设施的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2、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a.大量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度高。 制造业举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长达十九年始终坚持生产T型车一个车种。服务业举例:如学生体检,每个学生的体检内容都是一样的。

b.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度低。制造业举例:如汽车生产公司冲模厂生产的汽车模具。 服务业举例:如医生看病,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诊治方法。 &另一答案 3.说明流程是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答: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

订货型生产的特点:是预测驱动的,生产的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有广泛用户。 备货型生产的特点:是以订单为依据的,不必维持成品库存,不经分销渠道销售。(见作业及书) 4、服务具有哪些与产品不同的特征? 1、无形性,指服务不可触摸的特性 2、同步性或不可分性,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特性

生产运营管理

生产运营管理四 1.部件和部件B的产品结构树如下图所示,在预计的13周内,产 品出产计划如下表所示。试确定对零件C下12周的需求量。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部件A 200 150 200 200 150 250 300 200 250 150 200 部件B 100 150 200 150 250 200 200 250 300 200 150 解:根据题意,每个部件A需要2个零件C,每个部件B需要3个零件C,部件A的提前期为1周,部件B的提前期为2周,综合计算 后得到下表零件C下12周德需求量: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零件需求量(A)400 300 400 400 300 500 600 400 500 300 400 零件需求量(B)300 450 600 450 750 600 600 750 900 600 450 合计300 850 900 850 1150 900 1100 1350 1300 1100 750 400 2.已知对某零件的净需求如下表所知,单位订货费为130元,单位维持库存费用为0.25元(件*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需求量200 50 200 100 300 100 150 200 50 200 (1)用EOQ公式确定订货批量时的总费用。 解:本题中 D=200+50+200+100+300+100+150+200+50+200=1550 每批订货费用S=130 H=0.25*10=2.5

由EOQ= H DS 2得:EOQ= 5.2130*1550*2≈401(件) 则按照经济订货批量,具体如下: 库存量 201 151 352 252 353 253 103 250 200 0 1-10周总需求量为1550,不考虑后面周次,则最后一次订货量应为1550-401*3=347(件) 由上表可以计算出按经济订货批量,总费用为: TC=4*130+ ( 201+151+352+252+353+253+103+250+200 ) =520+2115*0.25=1048.75(元) (2) 试用MPG 法确定订货安排时的总费用。 解:由本题可知S=130元,H=0.25元(件×周)则S/H=520(件×周)按照MPG 法做出的订货安排具体如下: 移动 次数 最小零件 周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0 50 200 50 200 100 300 100 150 200 50 200 1 50 250 0 200 100 300 100 150 200 50 200 2 100 250 0 200 100 300 100 150 250 0 200 3 100 250 0 300 0 300 100 150 250 0 200 期初库存(Q si ) 250 50 300 100 400 100 400 250 50 200 期末库存(Q fi ) 50 100 100 250 50

生产与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与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题型: 1.选择15道15分 2.简答6道45分 3.计算3道40分 选择题知识点 一、生产运营系统构成及特点 2、从要素所起作用看生产运作系统构成 ·结构化要素 -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集成 其作用是构成主体框架 ·非结构化要素 -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质量管理 其作用是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软件性要素,控制复杂。 二、生产类型的划分及各类型的特征 制造型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及特征 (1)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 通用产品(备货生产MTS):按标准设计进行生产的产品; 专用产品(订货生产MTO):按用户特殊要求专门设计和生产 (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 流程生产型(连续生产): 生产过程连续进行; 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布置,采用流水生产; 管理重点:确保供料连续;确保设备工作期间运转正常。 加工装配型(间断生产): 产品由许多零部件组成、加工过程独立; 特征与生产过程的重复性有关; 管理重点: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正确编制产品生产大纲。 (3)按生产的稳定性、重复性程度分类(或按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单件小批生产:品种繁多、每一品种生产的数量甚少、生产的重复程度低成批生产: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的批量、生产运作有一定的重复性大量生产:品种数少、产量大、生产或服务的重复程度高 (4)按产品结构特征分类 复杂产品 简单产品 需考虑影响因素: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水平 三、传统生产过程组织形式、特点 1. 作业车间 空间组织上采用工艺专业化、时间组织上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形成的车间。

2. 生产线 空间组织上按对象专业化组织起来的适应多品种生产的组织形式;一条生产线可加工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多种产品 3. 流水线 将对象专业化和平行方式结合起来,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和生产速度(节拍),完成产品加工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4. 自动线 大量生产时采用,注意做好市场预测、技术及经济可行性研究论证 四、流水线分类、特征 分类: (1)按生产对象移动方式分:产品固定的流水线、产品移动的流水线 (2)按生产对象的数目不同分:单品种流水线、多品种流水线 (3)按生产对象轮换方式不同分:不变流水线(单品种)、可变流水线、成组流水线 (4)按生产过程连续程度分:连续流水线、间断流水线 (5)按节奏性分: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粗略节拍流水线 (6)按机械化程度分:手工流水线、机械化流水线、自动化流水线 基本特征: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2)按节拍组织生产; (3)各道工序设备数量与相应各工序单件工时的比例应一致; (4)工艺过程的封闭性; (5)生产过程具有高度连续性。 五、库存控制管理问题的分类及特征,基本模型及适用条件,订货点定义 1.单周期与多周期库存 单周期库存:库存物品不能重复订货 多周期库存:库存物品可以重复订货 2.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库存 独立需求库存:库存管理对象是具有独立需求属性的物品 相关需求库存:库存管理对象是具有相关需求属性的物品 3.确定型与随机型库存 确定型库存:库存问题的参数是确定的 随机型库存:库存问题的参数是随机变量 4.ABC分类 A类:数量占库存物资总数的10%、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70%左右的物资 B类:数量占库存物资总数的20%、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20%左右的物资 C类:数量占库存物资总数的70%、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10%左右的物资 ●单周期库存模型 单周期库存控制问题,订货量为预测的需求量,而预测的需求量与实际需求量不可能一致。 确定最佳订货量方法有三种: 期望损失最小法 期望利润最大法 边际分析法 ●多周期库存控制模型 与多周期库存有关的费用 (1)库存费用:CH(与库存有关的各种费用) (2)订货费用:CR(含准备订单、通讯、收货、检验等费用, 还包括调整准备费用)

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归纳

高一期中复习资料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如何消费)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效果如何)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想不想消费)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和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四个环节。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依据: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现实依据: ①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④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认识改革 ①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 ②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库 一、判断题 1.流程式生产有较多标准化产品。(√) 2.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型生产。(√) 3.备货型生产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 4.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5.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6.订货型生产宜采用高效专用设备。(×) 7.在备货订货分离点的上游是订货型生产。(×) 8.在备货订货分离点的下游是订货型生产。(√) 9.单件小批生产的效率较低。(√) 10.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 11.单件生产不像连续生产那样要求多技能工人。(×) 12.重复性生产一般是按订单生产。(×) 13.按产品专业化原则布置,适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14.政府部门是按产品专业化原则布置的。(×) 15.成组生产单元既有产品专业化的优点,又有工艺专业化的长处。(√) 16.建立成组生产单元的前提是,将零件按照加工属性的相似性构成零件族。(√) 17.汽车生产流水线是按工艺布置的例子。(×) 18.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 19.按产品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20.节拍是指零件从开始加工到完成加工所经历的时间。(×) 21.产品出产计划是生产大纲的关键输入。(×) 22.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明确何时需要订货。(√) 23.维持库存费高的库存系统趋向于低库存水平和频繁补充订货。(√) 24.根据消耗速度的不同,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的每期订货量不同。(√) 25.对于价格折扣模型,按最低价求得的经济订货批量如果可行,则一定是最佳 订货批量(相应的总费用最低)。(√) 26.库存控制的目标只是要降低维持库存费。(×) 27.库存物资的ABC分类法是按照物品的单价高低进行的。(×) 28.按照ABC分类法,得出的A类物资总是占少数。(√) 29.平均库存量和每年订货次数成反比。(√) 30.EOQ模型就是要使订货费用最省。(×) 31.提高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就降低了缺货风险。(√) 32.MRP也可以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环境。(√) 33.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 34.产品出产计划是通过分解生产大纲得出的。(√) 35.MRPⅡ与MRP是完全不相关的系统。(×) 36.MRP系统注重批量订单而JIT注重单件生产,因此MRP与JIT无法兼容。(×) 37.MRP的三项主要输入是产品出产计划、库存状态文件和物料清单文件。(√) 38.产品出产计划说明哪些零件何时出产多少。(×) 39. 看板分为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零部件在前后两道相邻工 序之间的移动。(×)

生产与运营管理复习题

6月21日晚18点——生产与运营管理 一、选择题 1、A B 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类法,在库存管理中,A B C分类管理就是将库存物资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重要的A类,一般重要的B类和不重要的C类三个等级,其具体分类方法为:A类物资所占品种少占用资金多;B类物资占用品种比A类物资 多一些,占用的资金比A类物资少一点;C类物资所占品种多,占用的资金少。【P310】 2、(1)劳动定额一般使用两种形式:时间定额、产量定额。 (2)工时消耗的构成:作业时间、照管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非工人造成 的损失时间、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 (3)时间定额的组成: 1.单件生产的时间定额,单件时间定额=作业时间╳(1+宽放率)+准备和结束时间,宽放率为照管工作地时间与休息生 理需要时间之和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2.成批生产的时间定额,单件时间定额=作业时间╳(1+宽放率)+准备和结束时间/批量。 3.大量生产的时间定额,单件时间定额=作业时间╳(1+宽放率)。 (4)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经验估工法、比较类推法、统计分析法、工程技术计算法、MOD法。【P112】 3、运营管理的决策: (1)中长期决策,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的选择与设计、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职务与作业设计、厂址选择; (2)短期决策,包括以下内容:生产作业计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P6、7】 4、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1)以产出量为计量单位;(2)以原料处理量为计量单位;(3)以投入量为生产能力计量单位。【P156】 5、(1)生产能力长期计划分为:扩展计划(考虑的几个问题:系统能力平衡、扩大产能的投资步骤、利用外部力量)、收缩计 划(面临的问题:逐步退出无前景行业、出售部分亏损部门、转产)。 (2)生产能力短期计划(最大特点:当年的可动用固定资产数量是已定的)的主要内容是调节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量之间的 平衡,调节的措施有:1.利用库存调节生产能力;2.变动劳动时间调节生产能力;3.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产能力;4.推迟交货期。【P165~168】 6、(1)按生产方法划分有四种生产类型,分别是: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提取型。 (2)按产品的生产数量划分生产类型,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3)合成型生产类型可以再从生产数量上划分为两大类型:大量生产、周期性生产。【P95、96】 7、目前我国企业采取的进度控制措施主要有:(1)以库存应万变;(2)抢修设备;(3)加班;(4)培养多能工。【P288】 8、流水线生产的特征:(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2)生产按节拍进行;(3)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与各该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的比值相一致;(4)工艺过程是封闭的;(5)劳动对象如同流水般地从一道工序流向下一道工序,消除或者做大限 度地减少劳动对象的等待加工时间和设备加工的间断时间。【P99】 9、组织流水线生产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1)产量要足够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也比较大。(2)制造的工艺过程能划分成 简单的工序,又能根据工序同期化的要求把某些工序适当地合并和分解,使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基本相等或成整数倍。(3)产品 结构和制造工艺相对稳定。(4)必要的厂房条件。【P12】 10、运营管理发展的原因: (1)企业的外部原因:1.顾客需求爱好变化;2.技术原因;3.竞争对手原因4.政治的和法律的原因。 (2)企业的内部原因:1.产品老化;2.设备老化;3.质量指标下降;4.成本上升;5.系统内工作效率降低;6.企业员工士 气不高。 运营管理发展的动力:(1)市场需求的拉动力;(2)科学技术的推动力。【P21】 11、关于运营战略的四个基本点: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制造柔性。【P32】 12、选择制造流程的原则: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P65】☆看懂下图 产品结构与产量 柔性高 单位成本高 效 率 度 量 柔性低 单位成本低 生产流程类型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 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品质;确保准时交货;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安全、清洁、文明生产。 1. 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特点设置生产单位。 特点:是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对多种不同的零件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2. 对象专业化原则:以产品(零件或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 特点:是将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不同类型的设备、工装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以完成该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

5.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3.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4.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5. 生产过程的柔性 6. 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6.零件在工序间三种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计算题) 1.进行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 1.通过对外部环境分析,找出企业的经营机会,发现企业面临的威胁,以抓住机会, 规避风险。 2.通过对内部环境的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发现企业的劣势(隐忧),以发挥优 势,消除隐忧,扬长避短,构建企业的经营优势。 2.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因素 经济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变量。3.波特的“五力”模型 4.何谓SWOT分析?SWOT分析的目的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常用方法。这里: 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 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 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 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5.波士顿矩阵法的原理及应用 1. 该矩阵指出了每个经营业务(产品)在竞争中的地位,使企业了解它的作用或任 务,从而有选择和集中地运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2. 波士顿矩阵将企业不同的经营业务(产品)综合到一个矩阵中,具有简单明了的效果。 较为合理的产品结构是: “明星”产品约占公司全部销售额的30%-40%; “金牛”产品约占公司全部销售额的40%-50%; “问题”产品约占公司全部销售额的15%-20%; “瘦狗”产品约占公司全部销售额的5%-10%。 6.何谓专业化、一体化、多样化发展战略?各有何优缺点?三种战略分别适合于什么样的企业? 1. 专业化发展战略 集中资源做好一种产品,努力提高其市场地位。 优点:管理简单,可以获得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 缺点:环境适应力差,风险较大。 注意:该战略只适合于小型企业。 2. 一体化发展战略 包括前向一体化,如纺织企业做服装;后向一体化,如汽车企业生产座椅、CD,计算机企业做芯片等。 优点:便于企业掌控核心资源,获取利润。

运营管理知识点学习资料

运营管理(选择、判断、简答) 1.运营系统的特征: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运营管理: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与控制。企业组织的三 个基本职能是运营、财务和营销。运营职能是核心地位。企业组织的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控制、进度安排、工作设计、库存管理等均由运营职能来实现。企业组织其他所有活动,如营销、工业工程、公共关系、人力资源、财务、采购等都与运营管理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SWOT(机会O、威胁T、优势S、劣势W)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的市场潜力;消费 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法律、经济、政治和环境变化;技术进步;竞争对手的活动。波特五力模型图(2)、BCG矩阵从两个维度分析:即“相对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 4.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生产优质产品或提供优质服务,创造附 加价值,从而维持和增加企业实际收入的能力。企业竞争力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价格、质量、柔性、速度(交货期)等。 5.生产率:即投入产出比。生产率反映了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 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指标。从本质上讲,生产率反映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6.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管理、资本、质量和技术、标准化、工作场所的设计与布置、激励 制度等。 7.评价并选择决策方案:(1)确定型决策环境下,借助确定型模型(线性规划、非线性规 划等)来评价决策方案;(2)风险型决策环境下,采取最大期望值准则进行选择;(3)不确定型决策环境下,则首先选定决策准则:乐观准则,即大中取大准则;悲观准则,即小中取大准则;折中主义准则,即a准则;等概率准则;后悔值准则,即最大最小后悔值准则。 8. 9.新产品开发的动力模式:(1)技术导向型动力模式是指按照被称为Seed Theory的方式 进行新产品/服务开发。即从最初的科学探索出发开发新产品,以供给的变化带动需求的产生和变化。技术导向型的产品以“科研-生产-营销”的模式出现。青霉素、纳米、微纳米材料都是典型的技术导向型产品。(2)需求牵引型动力模式是指按照所谓的Need Theory方式进行新产品/服务开发。首先,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新产品;然后,进行生产技术、价格、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最后,根据销售预测决定是否开发这种产品/服务。需求牵引型产品以“市场-研发-生产-市场”的形式出现。模糊控制洗衣机、电饭煲、空调等家用电器产品就是典型的需求牵引型产品。 10.运营能力规划的重要性:运营能力规划就是对企业的规模作出决策。对任何一个组织都 至关重要。(1)运营能力事关长远;(2)运营能力决定着初始投资与运营成本;(3)运营能力影响组织的竞争力;(4)运营能力影响到组织的日常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运营管理)生产与运作 管理

●计量值控制图:控制图的数据类型为计量值,即连续维度的特性值p128-132 ●企业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重新设计,其目的是在成本、质 量、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改变”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产品结构:指企业能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种类和各种产品所包含的品种数量所构 成的组合。 ●产品线:指企业能够生产不同品种产品的数量。 ●流水线:指生产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通过每道工序的各个工作站,并按照一定 的速度连续或重复完成生产过程的生产组织形式。 ●价值工程:通过功能/成本分析,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 提高其附加价值的管理技术。 ●生产能力:一个生产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 ●工艺专业化:又叫工艺原则,就是按照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 二、简答 ●生产及生产管理的地位是什么? 生产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项重要职能,经营决策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经营方针、目标、战略、计划的要求,而生产管理则处于中层,它们之间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技术开发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生产管理的技术保证和后盾,否则无创新。生产又是销售管理的前提,也是销售的保证和后盾。 ●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类型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1、减少零件变化,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推行三化(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推行成组技术和推行变化减少发。; 2、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可以采用两种办法:硬办法

和软办法。硬办法是指提高机床的柔性,软办法是指采用成组技术。p19-21 ●生产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生产计划的作用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其他资源,保证按质、按量、按品种,按期限地完成订货任务,满足市场需求,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作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有:(1)指导思想是实现、创新,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2)工作研究具有系统性的特征;(3)工作研究的立足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4)工作研究致力于工作方法的标准化;(5)它也适于管理工作。 新产品的开发程序是什么? ●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1)产品构思;(2)创意、筛选;(3)初步设计;(4)可行性研究;(5)试制、鉴定;(6)试销;(7)正式生产。 ●库存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库存控制的作用有:(1)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2)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3)减少库存空间,降低库存总费用;(4)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涉及活动的时间有哪些 1、加工时间, 2、调整准备时间和转换时间, 3、等待时间和库存时间, 4、搬运时间, 5、空闲时间。p55-56 ●涉及流程的活动时间有哪些 1、节拍, 2、生产周期, 3、提前期, 4、订单处理时间, 5、新产品开发时间, 6、采购时间, 7、配送时间, 8、总流程时间。p56-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