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②有高大山脉分布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

A.①②B.③④

C.②⑤D.④⑤

2.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

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

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

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

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

解析:1.C 2.D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个地带多高大山脉,形成冰川较多,冰川融化提供较多的优质水源。第2题,由材料中信息“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可判断答案D项正确。

《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图1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图2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降水

C.水汽输送D.径流

4.据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

A.2点前后B.6点前后

C.12点前后D.18点前后

解析:3.C 4.C第3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海水的蒸发,有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料薄膜上水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环节,故选C。第4题,获取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水汽凝结最多,据图2可知此时位于中午前后,故选C。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大

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东亚地区:环节②水量7月份较大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小

6.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解析:5.C 6.C第5题,环节③为地表径流,地中海地区夏季降水少,地表径流量较小,A错;环节②为降水,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1月降水少,B错;环节②为降水,东亚地区7月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C正确;环节⑥为水汽输送,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7月份为冬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D错。第6题,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③)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在总体上讲,水量应保持不变,但流经地区随着河水下渗和蒸发,其地表径流(环节③)水量有所减小;植树造林可以使下渗环节(环节④)的水量增加;修建水库,水位抬高,有可能增加地下径流(环节⑤)的水量。C正确。

(2020·广东揭阳期末)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的先锋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据此完成7~8题。

7.土壤水分与下列水循环环节相关性较小的是()

A.降水B.地表水

C.地下水D.水汽输送

8.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

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

B.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5、30、60 cm

C.强降雨2小时后,5、15、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

D.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

解析:7.D8.B第7题,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作为联系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纽带,通过植被蒸腾与光合作用,影响水、能量以及地球生物化学循环。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夏季风,故D正确。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60 cm土壤含水层变化不大,A错;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5、30、60 cm,B对;强降雨2小时后,即16时后,5、15、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缓慢下降趋势,C错;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快,D错。故选B。

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重点缺水地区),完成9~11题。

9.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

10.⑤地区是我国降水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却不是重点缺水地区,推测其原因可能有()

①人口稀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小②有大河流过,带来大量的水资源③地下水丰富④高山冰雪融水大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1.解决③地缺水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人工降雨B.修建梯田

C.大力开采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

解析:9.C10.B11.D第9题,近海养殖业为海洋养殖业,与华北地区的缺水关系不大,C错误。第10题,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沙漠地区,虽然降水稀少,但是人口稀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小;地下水丰富;高山冰雪融水大。故该地不是重点缺水地区。第11题,③地位于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处北方,降水少,地表径流量少,故最有效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增加水量。

二、非选择题

12.(2020·德州模拟)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

(4)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河流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该地的气候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解析:第(1)题,图示海洋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地面形成地表径流,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回流到海洋,形成海陆间循环。C海区位于大陆架浅海区上,地表径流携带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第(2)题,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急速下降,可能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容易出现地面沉降;建筑

物可能开裂、倾斜、坍塌;沿海地区容易遭受海水入侵,加剧地下水水质恶化;还有可能产生泉流量减少,水井枯竭等不利影响。第(3)题,A代表由海洋上空进入陆地上空,是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环节。水汽输送有利于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与水分平衡。第(4)题,读图,10年后地下水等水位线升高,说明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位升高,水资源储备充足,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该地气候逐步趋向湿润。气候变湿润,有利于沿岸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

答案:(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3)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与水分平衡。

(4)地下水位变化:升高。气候变化趋势:逐步趋向湿润。地理意义:有利于沿岸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13.2018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十周年的日子。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

(2)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主要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什么?

(3)试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某些地区水资源出现枯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主要参与了陆上内循环,还有少部分河流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第(2)题,修建水窖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和下渗环节;对保障西部地区用水具有积极意义。第(3)题,根据水循环原理可知,人类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污染严重,都会造成区域水资源短缺。

答案:(1)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到污染。

水循环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测试题 1.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地下水 D.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流水 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C.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D.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塑造着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3.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ABCD四点气压由大到小排序是() A.A>B>C>D B.B>A>C>D C.B>A>D>C D.D>C>B>A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均为动力型气压带 B.A为动力型气压带,B为热力型气压带 C.A为热力型气压带,B为动力型气压带 D.A、B均为热力型气压带 5.若此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且B表示的是岩浆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指外力作用 B.C的最典型特征是层理构造 C.A可能是大理岩 D.④指重熔再生 6.若此图表示太平洋某海域洋流运动模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均为寒流 B.①为寒流,③为暖流 C.②为暖流,④为寒流 D.C地可能形成渔场 7.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B表示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人类最难影响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 能 9.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 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10.图中⑤产生的地质作用表现为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壳的水平运动 D.变质作用 11.在图10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域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箭头为洋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 B.如果是太平洋,乙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部 D.甲洋流可能存在于北大西洋 二.综合题 1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图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D E F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 甲: 乙: ;地表形态甲处是,其形成原因是。 (3)若在此图中修建地下隧道,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在甲、乙两处中应该建在_ 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所示的水循环是。 (5)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4.1爱护水资源》测试题(含答案)

《4.1 爱护水资源》练习 一、单选题(共18分) 1.江苏一些大型化工企业选择建立在远离城市的长江下游沿岸,下述理由错误的是 () A. 化工厂需要大量的水 B. 便于向长江内大量排放污水 C. 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D. 减少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三废”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 2.地球上储水量最大的是() A. 河流 B. 海洋 C. 地下水 D. 湖泊 3.你认为能造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田中的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②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使用含磷洗衣粉④过度进行海水养殖⑤海水的潮汐现象⑥海岸绿化.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 A. 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B. 净化水的方法有电解、过滤、吸附和蒸馏等 C.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5.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 A. 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或刷牙 B. 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观 C. 水龙头漏水可以让它“细水长流”,方便使用 D. 地球淡水资源丰富,可供人类长久使用 6.下列在对海洋资源利用时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在休鱼期间禁止捕捞 B. 船舶垃圾直接倒入海中 C. 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 D. 将海水引入盐田进行晒盐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位于世界前列 B.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8.今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围绕 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 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 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D. 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9.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纯净的水 B. 为吸收水中的异味色素,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 C. 生活污水不需要集中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二、填空题(共12分) 10.我国北方长期干旱缺水,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南水北调” 特大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1)“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是______ 第 1 页

水资源管理考试复习题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水政水资源管理”期末考试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D )。 A.包括江河、湖泊的淡水和海水 B.包括深层地下水 C.包括陆地永久冰川的水体 D.是指一个地区可以逐年恢复和更新并能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2.降雨量过程线中,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A )。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 C.累积余量 D.降雨历时 3.“某河流断面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m3/s”,表明按照统计规律,洪峰流量( B )。 A.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4.当流域的下垫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年径流资料进行修正,是为了满足水文资料( B )的要求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典型性 5.包气带土壤需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C )。 A.降雨强度 B.后损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渗下渗率 6.水库在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A )。 A.死水位 B.正常蓄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设计洪水位 7.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A )。 A.水量平衡 B.动力平衡 C.电力平衡 D.电量平衡

8.年平均负荷图反应( A )。 A.电能要求 B.出力要求 C.出力和电能要求 D.无要求 9.水库调度图依据( A )编制,是进行水库调度最为常用的工具。 A.实测的径流时历过程 B.枯水年资料 C.中水年资料 D.丰水年资料 10.水权( B )。 A.即为水资源所有权 B.是指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占有权、水资源收益权、水资源转让权等 C.即为水资源使用权 D.不允许有偿转让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 D) A.22000m3 B.1200m3 C.4500m3 D.2200m3 2.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C)作用下进行的。 A.分子力 B.重力 C.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综合

水循环练习题

水循环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海陆风 B.长江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 C.⑤ D.⑥ 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 C.大气运动D.水的三相变化 3、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 A.①—下渗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降水(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3).在图示水循环中,人类主要可以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地下径流 4、读水循环示意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题。 (1).该示意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2).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蒸发B.②水汽输送 C.③降水D.④地表径流 5、图7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属于水循环中地下径流环节的是() A.a B.B C.c D.d (2).该城市在路面改造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这种改造会使图中四个环节量的变化()

A.a 增加 B.b 减少 C.c 增D.d 不变 6、图5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 8、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其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 A.促进陆地水体的更新 B.降低表层海水温度C.促进海洋水体的更新 D.提高陆地地表温度9、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 B.促进水的三种形式转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强度 10、读“水循环示意图”(题17、18图),完成下列题。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 单元测试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单元测试题 达标自查 1.水污染主要来源于()。 A.天然水跟空气、土壤长期接触 B.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海水大量蒸发 D.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 2.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纯天然饮料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汽油 3.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持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经阴沟排放 4.中国“西部大开发”已全面启动,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将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为了避免水体被污染,主要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能力提高 5.右图中A、B均为节水标志。(1)其中 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器具的标识。(2)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该节标志的意义。(3)根据中国的水资源的现状,说说节水的重要性。(4)水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提一条节水建议。 拓展探究

6.目前世界上四大危机之一为“水危机”,非洲大陆由于长年严重缺水,形成大量非洲难民群。已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又知氧气、氢气、水均是由分子构成,试回答: (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此反应; (2)根据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含量,简单说明该反应用于目前解决世界水危机是否可行 为什么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3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3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14年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其宣传的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资源问题再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水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答案:1.D 2.D 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千克。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A.开源 B.节流 C.净化 D.淡化

4.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 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 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 C.采用大的淋浴喷头 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 解析:本题组利用生活中的新型生活用具,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节水水龙头将洗脸的用水量减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用淘米的水来洗菜,用节水马桶等。 答案:3.B 4.A 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奇迹的重要途径。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水圈与水循环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着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B.冰川C.河水D.湖泊淡水 二、综合题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________循环,B地的 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据 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 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 __________。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D 6.B 二、综合题 7、(1)陆上内海陆间陆上内(2)a a河位于断层处,地下水补给量大而稳定,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3)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降水丰沛(4)水的固、液、气三种相态的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

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经典

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自然界的水选择题 1.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的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滤只能除去天然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可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能软化水,硬水的软化方法为生活中煮沸,工业上蒸馏,故B 错误; C、工业废水应该处理后再排放,故C正确;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详解】 A、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每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错误;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错误; D、葡萄糖(C6H12O6)中碳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6 100%40.0% 126121166 ? ?= ?+?+? ,正确。故选D。 3.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x,假设研磨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A.12 B.26 C.15 D.13

水资源试题

2.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A.东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D三江平原 3.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4.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和耕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南方耕地少,但水资源多 C.北方耕地少,水资源也少 5.2000年11月1日,我国从北京开始,许多地区大幅度提高水价,其目的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人 B.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C.提倡居民节约用水 D.加快水资源的利用 6.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B.节约水资源 C.解决跨流域调水 D.发展淡水养殖业 7.使我国水资源危机加剧的现象有()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电站 C.浪费水和水污染 D.全球气温变暖 8.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积极直接参与的是()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淡化海水 9.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A.江河水和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10.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 A.河流水 B.地下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 1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植树造林 1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二、综合题 1.材料分析题: 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据此回答: (1)河北沧州的地下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洋流和水循环.历年高考试题

(07) 图4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7-9题。7.a 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8.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9. 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表1 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答10-12 题。 表1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1.我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2.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33.图15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 于▲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 意义是▲。(5分)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 资源主要有▲和▲资源。 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是▲。(4分)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环节。人类 可以通过▲、▲.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3分) (4)河流对城市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请简要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5分) 33.答案要点:( 17分) (1)海陆间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 (2)水水能流水沉积作用 (3)c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4)位于汉水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交通便利;地处平原地区;省级行政中心 08 图7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15.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16.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21~22题。 2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2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 09 图5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爱护水资源基础知识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爱护水资源基础知识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保护水资源 自主梳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形状的水。地球外表约____________%被水掩盖着。 ____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但它不适用于工农业消费和生活。地球上海水资源并不富余,仅占总储水量的___________,且主要散布在南、北极,真正可应用的海水还不到地球总储水量的_______,且散布很不平均,所以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度和地域存在着缺水危机。 2.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_______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____________,是一个贫水国度。 1.答案:陆地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 71 陆地 2.53% 30.4% 2.答案:六四分之一 二、保护水资源 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___________开展,我们必需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 1.浪费水资源 浪费水资源就是________________水的应用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可以增加少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少量污染物排入水中,超越水体的 ________________才干使水质好转,水体及周围的 __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对人类安康、生活等方面形成损失和要挟的状况。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①工业污染:未经处置的工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恣意排放;②生活污染:________________的恣意排放;③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________________运用。 依据水体污染的缘由,我们预防和消弭水体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继续开展浪费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答案:提高运用新技术革新工艺改动习气 2.答案:自净生态平衡废渣废水废气未经处置的生活污水过度 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污染物的发生 ②对曾经污染的水体做处置,使之契合排放规范 ③农业上倡议运用农家肥,合理运用化肥和农药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答案(DOC)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 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 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 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 i

4.5水循环和水资源导学案

都昌三中理化学科导学案 课 题 水资源和水循环 年 级 初二 备课人 汪隆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2、知道云、雨、雹、雪、雾、露等自然界的物态变化的形成。 3、了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学习重点难点 云、雨、雹、雪、雾、露、霜的成因,区分和解释。 增强环保和节水意识。 自学梳理提纲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表水通过______进入大气,又通过______回来,使陆地淡水得到______. 2.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 (1)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冷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_成小冰晶,飘在空中. (2)雨:云中小水珠(冰晶)→凝聚变大→下降→大冰晶_________成→大水珠(雨). (3)雹:云中小水珠→随气流上升到0℃以下的高空→_________成冰珠→上下翻腾→聚大下落→雹。 (4)雪:冬,高空水蒸气遇冷_________成小冰晶→聚花→飘落。 (5)雾: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珠附在尘上. (6)露:早晚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珠附在草木石上。 (7)霜:冬晨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_成小冰晶附在草木石上。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 进入 ,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 成 ,通过 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2、水循环包括三大循环即:(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 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它是大气降水的主体约占到降水总量的90%以上。(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 到达海洋上空经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它可以使陆地水不断的循环再生。所以陆地水是可再生资源。 (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 和植物 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还陆地。主要存在于内陆地区。 阅读课文106---108页“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完成下列问题: 3、云的成因:云是空气中的 上升遇冷时, 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4、雨的成因:雨是云中的小水珠相互凝聚,逐渐增大成为大水珠,大水珠越来越重,下落到地面形成的。云中的小冰晶聚集变大,在下落过 程中 成大水珠也会形成雨。 5、冰雹的成因:夏天,当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 ℃以下的高空时,便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珠;当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上升气流再增大则再上升;如此上下翻滚,小冰珠就逐渐成为冰雹。 6、雪的成因:雪是冬天空气中的 急剧降温时,直接 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7、雾的成因:若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时,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8、露的成因:露是夏季空气中的 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附在树叶、花草上形成的。 9、霜的形成:霜是冬季空气中的 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 态的小冰晶形成的。 10、归纳总结:1、云---水蒸气的液化或凝华形成; 2、雨----云中小冰晶的熔化而成:3、雹---雨滴快速凝固成小冰珠形成; 4、雪----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形成;5、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6、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7、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形成。 检测题:1.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 A .自然蒸发 B .无节制的引流灌溉 C .土地沙化 D .过度放牧

循环水题库(含答案)

填空题 1.循环水的设计规模(40000m3)。 2.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为(5000m3)。 3.旁滤采用的是(重力无阀)过滤器4套。 4.旁滤的处理量(1600m3)。 5.循环水进塔温度(43℃)。 6.出塔温度(33℃)。 7.循环水供水压力(回水压力()。 8.循环水PH控制在()。 9.循环水浊度控制在(≤20)NTU。 10.循环水余氯控制在()mg/l。 11.P4201A泵的额定流量(8600)m3/h,P4201A电机的功率(1600)KW/10KV。 12.循环水目前使用的非氧化性杀菌剂是(异噻唑碄酮)。 13.P4202泵的流量(7300)m3/h,电机的功率(1400)KW/10KV。 14.水泵的主要参数包括(扬程) (流量) 转速(功率)、气蚀余量、效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和气蚀余量。 14.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越大,水的(蒸发) 散热效果越好。 15.我厂循环水泵属于(单级双吸)泵。 16.离心泵的工作靠泵的(内外压差) 不断地吸入液体。 17.按照通风形式,凉水塔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形式。 18.加(杀菌剂)的目的是为了杀灭循环水中的菌藻和微生物粘泥。 19.碳钢在冷却水中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20.冷却后的水温越(接近)当地气温的温标温度,冷却塔的冷却效果越好。 21.水中(磷酸)是造成金属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 22.收水器主要用来回收随自流带出的(雾状小水滴)。 23.冷却塔中填料的作用是能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5.离心泵的种类按泵轴方向分为(卧式泵)、(立式泵)。 26.循环水集水池起储存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27.用水冲洗电机,会引起电机(短路)事故。 28.循环水在循环水过程中水量的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渗漏损失)四部分。 29.在加氯过程中,氯被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和氨等消耗的部分称为耗氯量,剩余部分称为(余氯量)。 30.凉水塔又称冷却塔,就是在循环水系统中利用直接或间接换热,用来降低循环水(温度) 的

水资源练习题1

《水资源》 一、基础达标 1.有关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多,南方少 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季节分配均匀 D.夏秋少,冬春多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 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 C.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 D.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人工降雨 D、节约用水 4.下列不属于家庭节水行为的是()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使用节水器具 C.少量使用洗涤剂 D.让水龙头滴水来节约水,使水表不走数字 5.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 ①冰川②河流水③湖泊水④浅层地下水⑤淡水湖泊水⑥地下水⑦海洋水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③⑥⑦

6.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节约用水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植树造林 7.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A.东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 二、综合提升 1.读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_________ 水库调水,经过湖北、________ 、_______ 等省输往北京、天津。 (2)除了跨流域调水外,请你为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几条解决措施(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唤起人们对水资源的危机意识,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读漫画如图,回答:

45水循环与水资源练习题及答案

水循环和水资源 [沪科粤教版§ 4.5 内容] 一、单选题: 1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两个物体的密度不同 B.两个物体的比热不同 C.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 D.两个物体的热量不同 2、生活中用的高压锅, 是用增大锅内_______ 的方法使锅内液体的_________ 升高, 从而更快地煮熟饭菜. A. 压强 B. 温度 C. 对流 D. 沸点 3 、寒冬季节, 缸里盛满水放在露天, 天亮以后, 发现水缸破裂: () A.水缸本身被冻裂的 B.水结冰缸被胀裂的 C.水的体积缩小,水缸体积收缩而造成的 D?水缸在低温情况下承受力减弱,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把冰的熔点选作温度计的定点之一,其原因是: () A?水的凝固点是所给的最低温度 B.所有冰的温度都是0C C?水的凝固点是一个准确的并且易于重复获得的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一只金属圆球的球半径与一块金属块上的小孔的半径相等,金属球恰好能穿过小孔,倘若将球和金属块同时放在热水中受热,则球能否在水中穿过小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金属块受热,小孔半径减小 B.能,金属球和金属块中的小孔半径增大相等 C?能,金属块中小孔的半径增大 D. 无法确定 6、杯中装有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若把杯中的水全部换成煤油,则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是: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它的刻度是把________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A.热胀冷缩 B.冰水混合物 C.热缩冷胀 D.沸水 二、填空题: 8、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能观察到:当刚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热水里时,管 内液柱先是略微下降,然后再上升的现象,液体略微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 . 9、把两块0C的冰互相摩擦,做了3344焦的功.如果做功的过程中转化的热能只有60%被冰吸收,有______________ 克的冰熔解成0C的水.(冰的熔解热为3.36 X105焦/千克)(答案取整数) 10、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热膨胀情况相比较,热膨胀现象最显著的是 ________ ,热膨胀现象最不显著的是__________ . 11>已知在通常情况下液态氢的沸点是一253C,固态氢的熔点是一259 C,则一260C的 氢是 ________ 态,一251 C的氢是 ________ 态. 12、在物理学中,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在通常情况下,物体的体积随着温 度升高而 ________ ,温度降低而________ . 13、我们在初冬看到草地上的霜,这是空气中的____________ 而成的,平时看到草地上的露 水是由空气中的 __________ 而成的.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走进暖和的屋内时镜片

爱护水资源测试题

考试通题库组卷文档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25分。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硬水过滤后可变成软水 B.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C.水不属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D.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是无限丰富的 2.为使洋澜湖的水质进一步改善,梁子湖的水变得更清,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向居民宣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重要性 B.游玩时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包装袋丢入湖内喂鱼 C.在湖边多种植树木 D.使用无磷洗衣粉 3.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4.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是 A.我国从今年6月1日起强制执行“限塑令”,提倡改用竹蓝或布袋,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使用农家肥,尽量控制和减少化肥的使用 C.目前世界上正出现粮食危机,可采用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办法,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D.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5.乐山是一座亲水城市,水是乐山的灵魂,我们应象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C.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D.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 6.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自来水是一种纯净物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节约用水是一种好习惯 7.为了全力打造“生态无锡”、“和谐无锡”,下列措施符合该理念的是 ①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②将居民生活用煤逐渐改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③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④坚决取缔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⑤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 D.提倡“一水多用”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 B.电解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 C.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D.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滥用化肥和农药都会导致水体污染 10.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则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A.设计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中的原子100%转移到产物中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3节 水资源同步测试题(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第3节水资源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中比较浪费水资源的做法是() A.自流灌溉 B.喷灌 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2.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现在能积极直接参与的是() A.跨流域调水B.设计海水淡化方法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3.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 A.节约用水 B.人工降雨 C.治理水污染D.开采地下水 4.解决我国黄淮海流域缺水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是() A.提高水价 B.兴修水库 C.海水淡化 D.南水北调 5.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 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 C.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6.下面对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就丰富 B.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匹配良好,水资源基本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 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 7.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原因是()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加快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D.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8.下列地理事物在我国东西部的分布,不符合东密西疏特点的是() A.人口 B.大型水电站C.铁路线D.工业中心 9.在城郊蔬菜大棚中,最值得推荐的灌溉方式是() A.大水漫灌 B.自流灌溉 C.喷灌 D.滴灌 10.如图标志所表示的是() A.水资源十分稀少 B.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 C.水资源是清洁的,请放心使用 D.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11.解决中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同学们当前能直接参与的是() A.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D.淡化海水 12.人们常说我国“人多地少”,而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可以说“人多水更少”。面对水危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也可以做到的是()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污染C.发展节水农业 D.不用水 13.下列能源中,南方地区比较丰富的是() A.煤油 B.太阳能C.石油 D.水能 14.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集中在() A.山麓地带 B.高原和盆地的交接处 C.阶梯交界处D.高原和山脉交接的地方 15.我国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