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自控》试题(2010)

期末《自控》试题(2010)
期末《自控》试题(2010)

2

()t t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0.ss e ≤

分 )

11+

K ()

E s ()

h t

计算机应用基础2010级期末考试试题-A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 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下表的对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30分) 1.ROM 是指_____。 A) 存储器规范 B) 随机存储器 C) 只读存储器 D) 存储器内存 2.以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_____最早提出的。 A)布尔 B)卡诺 C)冯·诺依曼 D)图灵 3.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简称是_____。 A) CAM B) CAD C) CAT D) CAE 4.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元器件是_____。 A)晶体管 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C)微处理器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计算机中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部存储器被合称为_____。 A )主机 B )ALU C )CPU D )CACHE 6.当前存储容量最大的光盘类型是_____。 A)CD-DA B)DVD C)VCD D)CD-ROM 7._____键的功能是进行键盘输入的大小写转换。 A) Caps Lock B) Shift C) Num D) Alt 8. 计算机病毒可以使计算机或整个网络瘫痪,危害极大,计算机病毒是_____。 A )一条指令 B )一种芯片 C )一段特制的程序 D )一种生物病毒 9.操作系统的作用是_____。 A)把源程序译成目标程序 B)实现软硬件的转接 C)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D)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 10. Windows 中的窗口可以移动或改变大小,而Windows 系统中的对话框_____。 A)仅可以改变大小,不能移动 B)既能移动,也能改变大小 C)既不能移动,也不能改变大小 D)仅可以移动,不能改变大小 11.在搜索文件或文件夹时,若用“*.*”,则将搜索_____。 A)所有含有*的文件 B)所有扩展名中含有*的文件 C)所有文件 D)以上全不对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 r=2KN,F 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 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 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6.图所示结构,载荷P=50KkN,AB杆的直径d=40mm,长度l=1000mm,两端铰支。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2.0,[σ]=140MPa。试校核AB杆是否安全。 7.铸铁梁如图5,单位为mm,已知I z=10180cm4,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8.图所示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力F=700kN与力偶M=6kN·m的作用。已知M=200GPa,μ=0.3,[σ]=140MPa。试求:①作图示圆轴表面点的应力状态图。②求圆轴表面点图示方向的正应变。③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圆轴强度。 9.图所示结构中,q=20kN/m,柱的截面为圆形d=8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3.0,[σ]=140MPa。试校核柱BC是否安全。

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6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年 年 年 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国民经济恢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合作化 D.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答案:B 参见教材66页。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生活上给出路 D.剥夺生产资料 答案:B 参见教材63页。

2010级期末考试试题B(试卷NEW)

离散数学(B) 2010级计算机学院各专业 一、填空(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2分,总计30分) 1.设A={a,b,c },则A上共有__ ___个不同的二元关系关系,A的幂集P(A)有__ __个元素。 2. A={0, 1}, B={a, b, c},则A?B= {<0,a>} 。 3. 设F(x): x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G(x): x离散数学考试及格,命题“有的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离散数学考试不及格”在谓词逻辑中符号化的形式为_ 。 4. 谓词公式?x(P(x)∨?yR(y))→Q(y)中量词?x的辖域是。 5.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则 ∨ P? Q → ? ∨ → ∧ ?的真值= 。 R ))) ( ) ( ( R (S P 6. 一棵树有2个2度顶点,1 个3度顶点,3个4度顶点,则其1度顶点为。 7. 设A={2,4,6,8,10},A上的二元运算* 定义为:a * b = min{a, b},则在独异点 中,单位元是,零元是。 8. 下面给出的集合中,不是前缀码。 (1) {a,ab,110,a1b11} (2) {01,001,000,1} (3) {1,2,00,01,0210} (4) {12,11,101,002,0011} 9. 设A={Φ,{1},{1,3},{1,2,3}}则A上包含关系“?”的哈斯图为。 10. 设A={1,2,3,4,5,6},B={1,2,3},从A到B的关系R={|x=2y},则

R= ;R-1 = ; R的关系矩阵M R = ;R1-的关系矩阵M R-1 = 。 二、求解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总计48分) 1. 求A ? (?p∧q)∨(?p?∧q∧r)∨r 的主析取范式。 2. 求公式?xF(x) ∨?? xG(x) 的前束范式。 3. 已知一棵无向树中有2个2度顶点、1个3度顶点、3个4度顶点,其余顶点度数都为1。问它有多少个1度顶点? 4. 设A={1,2,…,10}。下列哪个是A的划分?若是划分,则它们诱导的等价关系是什么? (1) B={{1,3,6},{2,8,10},{4,5,7}}; (2) C={{1,5,7},{2,4,8,9},{3,5,6,10}}; (3) D={{1,2,7},{3,5,10},{4,6,8},{9}} 5. 如下图所示的赋权图表示某六个城市v1,…,v6及预先算出它们之间的一些直接通信线路造价,试给出一个设计方案,使得各城市之间能够通信而且总造价最小。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习题集

材料力学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强度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 3、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应变相同。(×) 4、稳定性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5、对于拉伸曲线上没有屈服平台的合金塑性材料,工程上规定2.0σ作为名义屈服极限,此时相对应的应变为2.0%=ε。(×) 6、工程上将延伸率δ≥10%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7、任何温度改变都会在结构中引起应变与应力。(×) 8、理论应力集中因数只与构件外形有关。(√ ) 9、任何情况下材料的弹性模量E都等于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10、求解超静定问题,需要综合考察结构的平衡、变形协调和物理三个方面。(√ ) 11、未知力个数多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则仅由平衡方程无法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 ) 12、矩形截面杆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凸角处切应力为零。(√ ) 13、由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切应力总是大小相等。(×) 14、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maxτ出现在中性轴各点。(√ ) 15、两梁的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若它们的挠曲线相同,则受力相同。(√ ) 16、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两根梁,当载荷相同,其变形和位移也相同。(×) 17、主应力是过一点处不同方向截面上正应力的极值。(√ ) 18、第四强度理论用于塑性材料的强度计算。(×) 19、第一强度理论只用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计算。(×) 20、有效应力集中因数只与构件外形有关。(×)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 )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 该截面左段; (B) 该截面右段; (C) 该截面左段或右段; (D) 整个杆。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2010c语言期末考试试题参考

2.一个 C 程序的执行是从() (A)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倒main函数结束 (B)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倒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 3. C语言中的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 A) 必须为字母B)必须为下划线C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D)可以是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中任一种字符 4?设有定义:intm=1,n=-1;则执行语句printf("%d\n",(m--&++n);后的输出结果是(A)-B)0C)1D)2 5. 表达式11&10 的结果用二进制表示为()。 A)11B)3C)1D)10 6?设有语句inta=3则执行语句a+=a-=a*a后,变量a的值是()。 (A)3(B)0(C)9(D)-12 7. 在下列选项中,不的赋值语句是()。 A)t/=5;B)n1=(n2=(n3=0));C)k=i==j;D)a=b+c=1; 8. 下列()表达式不满足:当x 的值为偶数时值为"真",为奇数时值"假"。 A)X%2==0B)!x%2!=0 C)(x/2*2-x)==0D)!(x%2) 9?若有定义:int a=8, b= 5, c;执行语句c=a/b+0.4后c的值为() A) 1.4B)1C)2.0D)2

10. 假设a=3,b=4,c=5则逻辑表达式: !(a+b)+c-1&&b+c/2 的值是()。 A)trueB)falseC)0D)1 11. 若inta=3,b=4则执行c=a++>2||b-->=4之后,b变量的值为()。 A)3B)0C)4D)2 12.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值为4() A)B)11.C)(flaot)D)(int)(11.+0.5) 13. 若变量a,i 已经正确定义,且i 已经正确赋值,合法的语句是() A) a==1B) ++iC)a=a++=5D)a=i (nti) )。14.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t a=1234; printf ("%2d",a); A) 12B) 34C)1234D提示错误,无结果 15. 设x,y分别为单精度和双精度类型变量,则下列选项()可将表达式的运 x+y 算结果强制转换为整型数据。 A)(int)x+yB)int(x)+yC)int(x+y)D)(int)(x+y) 16. 当a=3,b=2,c=1时,表达式f=a>b>c执行完后f的值是() A)1B)0C)3D)2 17. 若x=2,y=1,则表达式x>y?1:1.5的值为() A)1B)1.5C)1.0D)2 18. 在位运算中,操作数每左移一位,其结果相当于() A)操作数乘以2B)操作数除以2C操作数乘以4D)操作数除以4 19. 在位运算中,某操作数右移3位,其结果相当于()

2010级第二学期护基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10级《护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题,共60分) A1型题 1.足底忌用冷疗是防止() A.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B.局部组织坏死 C.体温骤降 D.心律异常 D.末梢循环障碍 2.服用止咳糖浆的正确方法是() A.饭前服,服后立即饮少量水 B.睡前服,服后立即饮大量水 C.咳嗽时服,服后立即饮大量水 D.在其它药后服,服后不立即饮水 E.饭后服,服后立即饮大量水 3.血液病患者最适用的血制品是() A.新鲜血浆 B.库存血 C.纤维蛋白原 D.冰冻血浆 E.新鲜血 4.临时备用医嘱的有效期为() A.12小时 B.6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E.48小时 5.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氨茶碱 C.胎盘球蛋白 C.强的松 D.苯巴比妥钠 6.尸斑通常出现在死亡后() A.10—12小时 B.8—10小时 C.6—8小时 D.4—6小时 E.2—4小时 7.插导尿管前,再次消毒女性小阴唇的顺序是() A.自下而上,由内向外 B.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C.自上而下,由内向外 D.自上而下,由外向内 E.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 8.急诊护士在抢救过程中,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 B.口头医嘱向医生复述一遍,经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C.抢救完毕,请医生第2天补写医嘱与处方 D.输液瓶、输血袋用后及时按医用垃圾处理 E.急救物品的空安瓿经患者检查后方可丢弃 9.关于碘酊和碘伏,正确的描述是() A.碘伏和碘酊属于低效消毒剂 B.碘酊对金属有腐蚀性,而碘伏没有 C.皮肤对碘过敏者禁用碘酊 C.碘酊对粘膜刺激性强,碘伏对粘膜无刺激 E.碘酊和碘伏都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 10.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呼吸中枢衰竭患者 C.支气管哮喘患者 D.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E.喉头水肿患者 11.脉压差增大常见于() A.心肌炎 B.缩窄性心包炎 C.心包积液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肺心病 12.伤寒患者最适宜的饮食是() A.高膳食纤维饮食 B.低胆固醇饮食 C.高热量饮食 D.少渣饮食 E.低盐饮食 13.某患者正在进行氧气疗法,其流量表指示流量为4L∕min,该患者的吸入氧浓度是() A.21% B.26% C.37% D.41% E.49% A2型题 14.患者女性26岁。出现肠胀气,予肛管排气后缓解不明显,再次进行排气时应间隔() A.2—3小时 B.60分钟 C.40分钟 D.30分钟 E.15分钟 15.患者男性,66岁,因直肠癌将于次日手术,手术前做肠道清洁准备,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反复多次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至排出澄清液 B.行保留灌肠一次,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C.行小量不保留灌肠一次,排出粪便 C.行大量不保留灌肠一次,排出粪便 E.采用开塞露通便法,排出粪便及气体 16.患者男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大便隐血阳性,出血期间,患者 大便呈() A.鲜红色 B.暗红色 C.柏油色 D.果酱色 E.黄褐色 17.患者女性,60岁,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医嘱地高辛0.25mg,每日一次,护士发药时应 特别注意 A.研碎药片再喂服 B.服药后不宜多饮水 C.给药前测量脉搏 D.叮嘱患者按时服药 E.患者服药后再离开 18.肺结核患者使用链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麻木抽搐,此时选用治疗药物是() A.新斯的明 B.地塞米松 C.10%葡萄糖酸钙 D.0.1%肾上腺素 E.山梗茶碱 19.患儿男,7岁。因家中起火造成大面积烧伤,护士应提供的护理级别是() A.重症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特别护理 20.患者男性,46岁,因食用不洁食物引起腹泻、呕吐,为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需输液治疗, 可输入的溶液是() A.蛋白质 B.复方氯化钠 C.右旋糖酐 D.25%葡萄糖溶液 E.20%甘露醇 21.患者男性,69岁,患肾脏疾病,需做尿蛋白定量检查,为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需在 标本中加入() A.甲醛 B.乙醇 C.甲苯 D.浓盐酸 E.稀盐酸 22.患者男性,因敌百虫中毒急送医院,护士为其洗胃。禁用的洗胃溶液是() A.生理盐水 B.碳酸氢钠 C.高锰酸钾 D.温开水 E.牛奶 23.患者女性,45岁。头颅CT示脑出血,呼之不应,心跳70次∕分,无自主运动,对声、光 刺激无反应,该患者的意识为() A.昏睡 B.嗜睡 C.深昏迷 D.浅昏迷 E.意识迷糊 24.患者男性,56岁,3年前诊断为COPD,现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患者缺氧的临床表现主要 是() A.皮肤湿冷,尿量减少 B.辗转反侧,呻吟不止 C.面色潮红,脉搏洪大 D.头晕眼花,血压下降 E.烦躁不安,口唇发绀 25.患者男性,36岁,跑步训练课上突然晕厥,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为其做胸外心脏按 压时,按压部位及抢救者双手的摆放要求是() A.胸骨左缘两横指,双手平行叠放 B.胸骨左缘两横指,双手垂直叠放 C.心前区,双手垂直叠放 D.两肋弓交点上两横指,双手垂直叠放 E.两肋弓交点上两横指,双手平行叠放 26.患者男性,75岁。因脑血管意外左侧偏瘫,其配偶询问患者痊愈情况时,护士恰当的回答 是() A.你对能否恢复似乎很焦虑 B.康复需要时间,进程会少慢些 C.很难说,个体差异太大 D.不要急,患者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 E.理解焦虑,但很难估计预后 27.患者女性,64岁,独居,刚搬进一新居所,因急性哮喘发作,入院治疗,护士协助患者采 取的体位是() A.左侧卧位 B.头低足高位 C.头高足低位 D.仰卧位 E.半坐卧位 28.患者男性,63岁,骨癌晚期,近日病情逐渐加重,怨恨家属照顾不周,心生不满,患者心 理反应处于() A.忧郁期 B.接受期 C.协议期 D.否认期 E.愤怒期 29.术后患者需药物止痛,护士对医嘱“哌替啶5mg,im,st”有疑问,护士应() A.自行执行,及时询问患者药效 B.与同组护士商量后执行 C.询问医生,核实遗嘱内容 D.凭经验执行 E.与另一护士核对执行 30.患者女性,33岁,卵巢囊肿摘除术后,疼痛剧烈,医嘱“哌替啶50mg,im,prn”,此医嘱属 于() A.临时医嘱 B.临时备用医嘱 C.长期医嘱 D.特定时间医嘱 E.长期备用医嘱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精选.)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配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2.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5.偏心压缩为轴向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柔索轴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力与轴相交或平行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00Mpa 。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变形效应运动效应。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相等。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5F/2A 。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不共线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 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 C 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τ《=【σ】 。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细长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而力构件。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力,力偶,平衡。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7Fa/2EA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斜直线。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全面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 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 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 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 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 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 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A )

2010年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讲解

2010年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填空题 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 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可分为广域网(WAN )、局域 网(LAN、和城域网(MAN )。 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 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 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 ARP、IP、RARP、ICMP 和IGMP协议。 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 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 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 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 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 树型、和网状型等。 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 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IQmbps, 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 速率是IQQmbpSo 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UTP 电缆,

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 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 分VLAN。 在In 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 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 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 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 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 为255.255.255.255 选择题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相结合的产物。->B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材料力学复习题(答案在最后面)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该截面左段;(B)该截面右段; (C)该截面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的剪应变为()。 α (A)α;(B)π/2-α;(C)2α;(D)π/2-2α。 答案 1(A)2(D)3(A)4均匀性假设,连续性假设及各向同性假设。5强度、刚度和稳定性。6(A)7(C)8(C) 拉压 1.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切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45°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斜截面。 2.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 (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不为零;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 3.应力-应变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σ=F /A,△ε=L/L,其中()。 N (A)A和L均为初始值;(B)A和L均为瞬时值; (C)A为初始值,L为瞬时值;(D)A为瞬时值,L均为初始值。 4.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变形。 (A)弹性;(B)线弹性;(C)塑性;(D)弹塑性。 5.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基本不变。 (A)弹性模量;(B)比例极限;(C)延伸率;(D)截面收缩率。 6.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2010级C语言期末考试试卷(A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试卷 2010-2011 学年第 2 学期课号I04BT014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A卷;、闭卷)适用班级(或年级、专业)10级、全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C程序基本组成单位是语句 B 简单C语句必须以分号作为结束符 C C程序每一行只能写一个语句 D 注释语句可以嵌套 2 设a和b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后的输出为。 int a=20; int b=3; printf("%d\n",a+=(b%=2)); A 0 B 20 C 21 D 22 3 设int型占2个字节,且int i=-2;,则语句printf("%u",i);的输出结果为。 A -2 B -32768 C 65535 D 65534 4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double d=3.2; int x,y; x=1.2; y=(x+3.8)/5.0; printf("%d\n",d*y); } A 0 B 3 C 3.07 D 3.2 5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a=2,b=-1,c=2; if(a6) { n--; printf("%d",n); } } A 987 B 9876 C 8765 D 876

void main() { int x=15,y=21,z=0; switch (x/8) { case 2: z=z+1;break; case 1: z=z+1; switch (y/21) { default : z=z+1; case 0: z=z+1;break; } } printf("%d\n",z); } A 4 B 3 C 2 D 1 8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i=0,a=0; while(i<20) { for(; ;) if((i%10)==0) break; else i--; i+=11; a+=i; } printf("%d\n",a); } A 11 B 21 C 32 D 33 9 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x=1,y=1; while(y<=5) { if(x>=10) break; if(x%2==0) { x+=5; continue; } x-=3; y++; } printf("%d,%d",x,y); } A 6,6 B 7,6 C 10,3 D 7,3

(完整版)材料力学期末复习试题库(你值得看看)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应力 B:应变 C:位移 D:力学性质 2、各向同性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3、在下列四种材料中. 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A:铸钢 B:玻璃 C:松木 D:铸铁 4、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 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 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原始尺寸 5、外力包括: A:集中力和均布力 B:静载荷和动载荷 C: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 D:载荷与支反力 6、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单位是N或KN; 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7、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有关。 A:形状;B:大小;C:材料;D:位置 8、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α=。 A:α=90O; B:α=45O; C:α=0O;D:α为任意角。 9、图示中的杆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 A:有变形、无位移; 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位移、又有变形;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10、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 A:截面左段 B:截面右段 C:左段或右段 D:整个杆件 11、构件的强度是指.刚度是指.稳定性是指。 A: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答案:1、D 2、A 3、C 4、D 5、D 6、A 7、D 8、A 9、B 10、C 11、C、B、A 二、填空 1、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了 . . 三个基本假设.并且是在 . 范围内研究的。 答案: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线弹性、小变形 2、材料力学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 答案: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2017年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微原2010期末试题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考试A卷 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2011年1月21日

班号学号姓名成绩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期末考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题,7页,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题三~题六答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 20 分) 1.已知X、Y均为8位二进制数据,且X=-32D,[X+Y]补=AFH,则[X]补=H,[Y]补=H,Y对应的十进制是D,[X-Y]补=H。计算机中的数据都是以进制数方式存储。 2.8086 CPU的引脚ALE的功能是,此信号将提供给片8282/8283作为选通信号;MN/MX的功能是。 3.若CPU执行MOV AL,[BX]时, BX=2021H, 则BHE= ,A0= ,此时存储体被选通。若8086 CPU的CLK输入是4MHz,则BIU完成此次数据访问所需要的时间是个总线周期,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微秒。此时8086 CPU输出的控制信号中RD=,=,DT/R= 。4.设变量定义伪指令中 DA TA SEGMENT BUF DW 2 DUP(9,2 DUP(6)) ENTRY DW 3 STR DB ‘ABCD’,‘$’ STR1 DW STR LEN EQU $-STR DA TA ENDS 执行指令: MOV BX, OFFSET BUF ADD BX, ENTRY MOV AL, [BX] MOV DX, [BX+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