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认识货币教案

幼儿园认识货币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执教老师:李婷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5元以内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

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加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让幼儿了解人民币,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重点:感知、认识10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

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

活动准备:

1. 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的纸币,1角、5角、1元的硬币。

2. 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

3. 1元、5元、10元纸币若干。

4.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买零食、买铅笔是,我们要用到什么?幼:钱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钱(人民币)?

幼:玩游戏、逛超市。

师:你们在买东西还遇到过什么困难?

幼:不知道该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人民币,学了后希望可以帮小朋友们解

决困惑。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ppt,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

钱叫做纸币,把圆圆的、硬硬的钱叫做硬币。

2.引导幼儿观察纸币和硬币的不同,分别是多少钱?

3.观察纸币“5元”(有图案、数字、毛泽东图像……是我们国家的钱,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4.观察硬币“1元”(面额、菊花)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发。

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糖葫芦,看看值多少钱?

1.1串糖葫芦2元钱,2串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b.师小结:4元钱,可以是4个1元。

2.1瓶牛奶3元钱,3瓶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9元钱。可以是9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和4个1元。

3.1个饼干2元钱,4个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8元钱。可以是8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和3个1元。

4.棒棒糖1元1个,5个多少钱?怎么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5元钱。可以是5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

5.玩具汽车1元1辆,6辆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6元钱。可以是1个5元和1个1元,也可以是6个1元。

6.游戏:看看谁取得又快又对。(老师说钱数,单独请幼儿取钱。)四.情景游戏,图书超市。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1.师:xx小朋友有一个困惑:他有1张5元钱,想买1本3元钱的

图书,应找多少钱呢?(幼儿讨论)

2.今天李老师就要大家去逛图书超市,去之前有一个任务分配和要求:先请3名幼儿做图书超市管理员,再请幼儿买书。大家请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的前提下,先选好自己喜欢的书,再看清价格,后

付钱。(买完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

3.幼儿进行游戏,师指导。

4.师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兑换、购物。今

后不能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

周末和父母一起去逛超市,再看看大人如何购物、使用人民币。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一、案例背景:

二、过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

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评析:导入部分非常直接,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一下子就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

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

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评析:这个环节,是在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定的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请他们找出认

识的人民币的面值。由于是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的,在看看讲

讲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和了解人民币面

值的效果。)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

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

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

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

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

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篇三:《认识钱币》教案】

《认识钱币》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幼儿从小知道钱可以买好吃的东西和玩具。我们班的小孩都是农村来的,有的幼儿不喜欢来上学,要求父

母给五角或者是一元钱才到幼儿园来,针对这一坏习惯应该让孩子

们知道自己所得来的幸福生活都是父母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去认

识钱、合理有计划地去使用钱、养成从小节俭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活到目标:

1、培养幼儿合理理财意识,认识国徽和毛泽东头像。

2、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3、引导幼儿观察钱币,根据钱币上的数字,判断钱币的面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硬币和纸币,知道钱币的面值

难点:根据钱币上背景图片来认识硬币和纸币的面值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

2、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泰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三

峡等图片。

3、写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卡。

4、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知道买东西需要什么吗?(钱)请幼儿讨论后回答。

老师:可是小朋友们不太清楚它们的面值是多大?是硬币还是纸币?今天老师带来好多纸币和硬币,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将硬币和纸币分类

将硬币和纸币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硬币和纸币在外形上的不同

之处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形状告诉幼儿纸币是一个长方形的,硬

币是一个圆形。老师左手拿一张纸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纸币”,右手拿一枚硬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硬币”。然后请一位小朋友

来分类。

2、和幼儿一起认识老师准备的“中国人民银行”字卡和国徽的图片。

3、请幼儿仔细观察钱币两面,提问:“你是从哪里发现是我们中国

的钱币的”。(每张纸币上都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刻有国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纸币上的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告诉幼儿:毛泽

东是我国的伟大领袖、国徽和五星红旗一样,都是中国的标识。

4、根据纸币的图案和颜色认识纸币的面值

(1)拿出面值100元纸币

问幼儿这是硬币还是纸币?面值是多少?从颜色、毛泽东头像、纸

币背后人民大会堂的图案、标有100字样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

100元的纸币。

(2)分别拿出面值50、20、10、5、1元纸币做对比进一步来认

识其面值

首先引导幼儿从数字上来认识每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然后分别从

颜色、毛泽东头像、纸币背景图案及数字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50、20、10、5、1元的纸币。

(3)进一步认识纸币的面值

将所有学过的纸币逐一拿出来带领幼儿用“这是几元钱”这句话来认

识纸币。

对所有的纸币进行总结:这些纸币都有一个相同点,都刻有毛泽东

头像和国徽的标识。不同点就是每张纸币面值不一样,背面的图案

不一样,小朋友们根据100元的人民大会堂、50元布达拉宫、20元

桂林山水、10元长江三峡、5元泰山、1元杭州西湖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5、认识硬币及其面值

分别出示硬币1元、1角、5角、1分、2分、5分,引导幼儿从正

面数字和背面图案来进一步了解。告诉幼儿:1元、1角、5角、硬

币的背面相同点都有一朵花,1元的硬币稍大一点,5角的硬币颜色

是金黄的,1分、2分、5分背面的相同点是都有标有国徽的标识,5分的硬币稍大一点。

6、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将交流的结果用“这是x元钱”这句话来表达。(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硬币和纸币,也知道了他们的用途,请幼儿要

爱惜和保护钱币,不能随意去破坏它们,有计划地使用钱,养成勤俭

节约的好习惯哦!

四、活动延伸

大班的小朋友会帮妈妈干活了,可以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到商店买需

要的生活用品,使自己在买东西这一环节中进一步认识各种钱,丰

富幼儿生活经验和体会劳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钱币在生活当中是很常见,这是一节科学活动,作为大班的幼儿来

说是很容易接受的,这节课通过师生互动、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大部分孩子能积极回答

老师提出的问题,认识了钱币。虽然孩子们对钱币的背景图片不太

感兴趣,但他们可以通过钱币上的数字来判断面值。如果再重新上

这节课,会降低要求,不强求幼儿根据背景图案来认识钱币,可以

从颜色和数字来认识钱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