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过程观_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_杨涛

动机过程观_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_杨涛
动机过程观_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_杨涛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62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杨涛,博士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李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杨 涛 李 力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二语动机策略是二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该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区分动机教学策略和动机学习策略,相关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动机过程观是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基础,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能为动机策略的机制给出更有力的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未来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有必要在自我系统理论框架下深入研究动机教学策略,关注动机学习策略及其培训,重视二语动机过程观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学习动机;动机过程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二语动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10)05-0062-06

1.引言

自G ardner &L a m bert (1959;1972)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1

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对G ardner 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116)。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二语课堂学习情境对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动机相关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策略逐渐成为研究对象。本世纪初至今,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日趋完善,为二语动机策略研究(L 2M o ti va ti ona l S trate -g ies)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新的理论支持。G u illo teaux &D êrnye i(2008:56)认为目前对学习动机的认识和了解已经能够为二语教学提供方法支持。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因此有可能成为二语动机研究者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概况,然后简述二语学习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进而提出未来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2.二语动机策略研究2.1二语学习动机与策略

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主要来自二语学习策略和二语学习动机这两个研究领域。二语学习策略研究者早已注意到了学习策略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O x-ford ,1990;O p M a lley &C ha m o ,t 1993)指出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吴本虎(2002),文秋芳、王立非(2003)提出的与情感相关的策略也同动机有直接关系。M acaro (2003:109)认为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培训也可以帮助克服动机削弱的问题。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虽然/更关注动机的内部结构0(秦晓晴文秋芳,2002:51),但是还有些研究者(O x-ford &Sheari n ,1994;D êrnye,i 2001a ,2005)同样也注意到了学习策略及其培训在动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D êrny ei (1994)将二语学习动机分为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其中学习者层面正是学习策略对动机产生作用的主

要范畴。

近年来,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D êrny e,i 1994,2001a ;D êrnye i &C size r ,1998;G uillo teaux &D êrny e,i 2008)还针对可能影响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明确提出了二语动机策略这一概念。D êrny e i (1994)依照二语学习动机的三个层面列出了相应的动机教学策略。G a rdner &T re m b l ay (1994)认为有必要在二语学习环境中对这些策略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D êrnye i(1996)进一步将动机教学策略提炼为10项宏观策略:1)以身作则;2)创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3)布置合适的任务;4)发展与学习者的良好关系;5)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自信;6)使语言课堂生动有趣;7)加强自主学习;8)使学习过程个性化;9)提高学习者的目的倾向;10)使学习者熟悉目标语文化。通过对匈牙利英语教师动机教学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D êrny e i &C s-i zer(1998)验证了上述10项宏观策略的存在。随着对动机过程的深入了解,D êrnye i(2001a ;2001b ;2005)又根据二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型进一步讨论了这些宏观策略,并将他们归为四组:创建基础动机条件;生成学习者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鼓励积极的反思型自我评价。

综合上述二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领域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研究者对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策略,即二语动机策略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二语动机策略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直接激发、保护和维持学习者动机的教学策略0(D êrnye ,i 2001b :116-117),策略的执行者为二语教师。广义的二语动机策略则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的一切策略影响因素0(D êrnye ,i 2001a :28),策略的执行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本人。D êrnye i 等人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如D êrny e,i 1994;D êrny ei &C size r ,1998;G uill o-t eaux &D êrnye,i 2008)多以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影响学习者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符合对二语动机策略的狭义定义。对于这些策略,使用/二语动机教学策略0命名更为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和应用中的误读。而上述二语学习策略研究中所提到的各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学习策略,以及二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 êrnye ,i 2001a :22)中提出的

63

自我调节策略,都是由学习者本人作为策略执行者,因此可以使用/二语动机学习策略0进行命名。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和二语动机学习策略共同构成了广义定义中的二语动机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动机教学策略中又包括能够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和动机学习策略的培训(见图1)。以上述D êrnye i(2001a ;2001b ;2005)的4组宏观策略为例,前三组都属于动机课堂教学策略。最后一组中提到的积极的反思型自我评价是动机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而对这种策略实施的鼓励则可以被视为属于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的范

畴。

图1 广义的二语动机策略

2.2 二语动机策略相关实证研究

尽管D êrnye i &C si zer (1998)很早已经开始对教师的二语动机教学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但二语动机策略的实证研究还是近年才开始集中出现。此前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N o e ls ,C le m ent &P ell e ti er ,1999;N oe ls ,2001;W u ,2003;李楠吴一安,2007)更多的是对动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所关注的课堂环境、交际风格和任务特征等因素对学习者动机的影响也同样是动机策略研究者关心的问题,他们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为二语动机策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目前的二语动机策略实证研究主要有下列四项:C heng &D êrny e i (2007)对中国台湾地区英语教师的二语动机教学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D êrnye i &C sizer(1998)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国教师的二语动机教学策略使用并不完全相同,研究者提出文化差异对教师动机教学策略使用会产生影响。G u ill o teaux &D êrny ei(2008)以韩国中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首次证明了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对学习动机的有效作用,对于动机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Bernaus &G ardner(2008)以G ardner 的动机扩展模式为背景理论,用路径分析和等级线性模型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发现了教师与学生对动机教学策略的感知、学习者动机和英语学习成就几者间的不同相关关系,提出学生的动机教学策略感知在动机对成绩的预测上产生了正向影响。B ernaus ,W ilson &G a rdner(2009)接受D êrny e i &O tto (1998)提出的动机过程观,对教师动机、动机教学策略和学习者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动机与动机教学策略使用间存在相关关系,而动机教学策略的使用又与学习者动机存在相关关系。

当前动机策略实证研究数量并不多,研究采用的理论框架主要是D êrny ei &O tt o (1998)提出的二语动机过程模型。这种现状与二语学习动机大量的实证研究和丰富的背景理

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他动机理论的引入可以使动机策略的实证研究更为多样化。就这一点而言,B ernaus &G ard -ne r(2008)基于动机扩展模式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动机策略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技术以相关关系分析为主。Bernaus &G ardner(2008)的研究中采用的路径分析和等级线性模型分析技术可以为未来的动机策略实证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而教学实验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也可能为动机策略研究提供更丰富和更深层次的发现。

3.二语学习动机过程观与动机策略研究

动机的动态性是当代动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同时也是二语学习动机过程观的核心内容。由于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需要,二语教学研究者(D êrny ei &O tt o,1998;D êrnye ,i 2001b ;D êrny ei &C si zer ,2002;李楠吴一安,2007)已经开始注意到动机过程观的价值。D êrnye i(2001b :16)认为过程观对动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习动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多个子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动机影响因素发生作用;在第二语言长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不断地发生变化。前者提供了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基础,同时要求研究者考虑到在动机发展不同阶段中动机策略使用可能具有的差异性。后者则突出了动机策略研究的必要性,由此引申出的动机变化主题研究对二语动机策略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二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型

二语学习动机发展过程研究的目的是为二语动机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D êrny ei &O tt o (1998:43-44)指出已有的各种动机理论存在三项主要局限:没有对动机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描述;注重动机对行为选择,而不是行为执行的影响;忽视动机的发展和变化,很难为动机策略研究提供有效支持。因此研究者(D êrnye i &O tto,1998)在动机的行为控制理论影响下,提出了以学习者行动为核心的二语动机过程模型。学习行动过程被划分为行动前阶段、行动中阶段和行动后阶段,不同的行动阶段中有不同的动机影响因素发生作用。D êrny ei(2001b :91)根据上述三个阶段的行动序列将这些动机影响因素归纳成五组:1)对目标设定的动机影响因素;2)对意愿形成的动机影响因素;3)对意愿启动的动机影响因素;4)对行动执行的动机影响因素;5)对行动后阶段评价的动机影响因素。过程模型为研究者提供了在二语课堂学习情境中整合各种动机理论的可能性。研究者提出的各种不同动机系统可能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作用于动机过程的不同阶段。G ardne r 等人提出的融入性动机可以用来解释学习者行动前阶段的选择动机,而行动中阶段的执行动机则需要用与情境因素相关的动机来解释。(D êrnye ,i 2005:86)

对二语学习过程中动机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描述是动机策略的研究基础。动机作用的复杂性和学习者个体差异决定了动机策略的研究需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动机影响因素。过程模型对动机影响因素的描述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过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64

程模型对行动序列的划分还促使研究者开始关注动机策略的阶段适用性。传统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行动前阶段选择动机的研究,而行动前阶段的动机并不能完全保证行动中阶段学习行为的持续进行(D êrny ei &O tto,1998:44-45)。课堂情境中二语动机策略的研究与应用需要考虑到动机发展不同阶段,尤其是执行阶段各种动机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3.2二语长期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变化

二语学习动机的过程模型是对二语短期/微观学习过程中动机发展的描述。动机研究者也注意到了二语长期/宏观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动机的波动变化。Ehr m an (1996:96)观察到,大部分FS I(Fo reign S t udy Institute)o

学习者在学习第三种外语时,会出现明显的倦怠状态,其内部动机水平会降低。近年的多项实证研究(文秋芳,2001;K o r m o s &C size r ,2008;周燕高一虹等,2009)也都发现了二语长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各种类型动机在波动变化上具有的差异性。二语学习长期过程中动机的这些复杂变化进一步提出了动机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二语动机变化主题研究可能成为解释动机发展变化差异性的出发点。Sho aib &D êrnye i(2005:31)通过对25名第二语言学习者访谈记录的分析,总结出六种常见的动机变化主题:/1)(学习者)成熟及逐渐增加的兴趣;2)(二语学习)暂停阶段;3)(学习者)进入新的生活阶段;4)外在动机和他人愿景(i m po rted v ision)?的内化;5)(学习者)与重要的他者(si gn ificant o ther)?的关系;6)(学习者)在目标语环境中的生活。0?在不同的变化主题中,不同类型的动机可能得到加强或受到抑制。动机变化的主题将长期学习过程中动机的复杂变化与动机策略研究联系起来。针对这些主题进行的动机策略设计可以更有效地达到策略应用目的。

Sho aib &D êrnye i(2005)承认这一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所提出的六个主题还不能解释所有的动机变化。动机变化主题研究者因此有必要在其他社会文化环境中对更多样本进行深入分析,使主题的适用性更强。例如/在目标语环境中的生活0这一主题在中国外语教学的环境中实际意义不大。相当多的中国外语学习者在其外语学习的长期过程中没有在目标语环境中生活的机会。但各种媒体的普及却让学习者可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真实语言材料,学习动机可能由此出现变化。周燕、高一虹等人(2009)发现中国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者与文化有关的动机方面,内在兴趣逐渐增长。文中提供的相关质性材料摘录有这样的表述:

/在看了几部美国电视剧后,我突然发现我说英语时感觉很好。我有很强的冲动,希望能像美剧中的人物那样说英语,而以前我从来没有这样的冲动。0(周燕高一虹等,2009:115)

动机变化主题/在目标语环境中的生活0修改成/与真实的目标语使用的接触0后就可以比较恰当地解释上述材料。就动机策略应用的角度而言,教师可以根据上述发现和动机变化主题,在大学基础阶段有意识地提供符合学习者水平并且真实的目标语使用任务,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4.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动机策略研究

对动机过程的关注使得D êrnye i(2005)进一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该系统通过现实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参照点关系确定了动机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推进和完善了二语动机的过程研究模式。0(许宏晨,2009:163)该理论为解释动机策略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

4.1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英语使用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融入性动机概念很难再有力地解释许多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动机(U shioda &D êrnye ,i 2009:2-3)。研究者(Y ashi m a ,2002;L am b ,2004)认为此类学习者的动机已经不再只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目标语群体的兴趣,而是对以英语为共同语的全球性共同体(g l oba l comm unity )的态度。U s h i o da(2006:15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一全球性共同体并非特定的外部参照群体(ex terna l reference g roup),而是作为该共同体成员的学习者自身的部分内部表征(i n terna l representati on ),动机研究者因此有必要重视对学习者自我与认同的研究。这一观点与二语习得投资(inv est m ent)?理论不谋而合,都将二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自我和认同联系起来,为解释全球化背景下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中自我理论的发展也为重新解释G ardne r(2005)修改的社会教育模式中的融入性和工具性动机提供了有效理论支持。H igg i ns(1987)和其他心理学研究者(M arkus &N urius ,1987;M arkus &R uvo lo ,1989)强调了未来自我导向(理想/应该自我、可能自我)的作用,将自我理论同动机研究结合了起来。H igg i ns (1987:320-321)进一步将个体的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D êrny ei(2009:27-28)指出融入性动机和内化的工具性动机都可以用理想自我来涵盖,未内化的工具性动机则可以用应该自我来解释。

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的上述观点与心理学自我理论的结合形成了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体系,即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个体的主动性、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和心理结构的动态性。二语学习动机的自我系统由理想二语自我(Idea l L 2Se lf)、应该二语自我(O ugh-t to L 2Se lf)、和二语学习经验(L 2L earn -i ng Exper i ence)三部分构成。该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间差距的心理愿望0(U shioda &D êrnye ,i 2009:4)。近年的实证研究(K o r m o s &C sizer ,2008;R y an ,2008)已经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

4.2提高学习者理想自我的动机策略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二语动机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D êrny ei(2009:32)在讨论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实用价值时指出了该系统对动机策略的意义:动机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习者的理想自我。他重点提出了可能提高学习者理想自我的动机策略:

1)建构理想二语自我)))创建愿景;2)形象强化)))加强愿景;

65

3)增加理想二语自我的可信程度)))使愿景变得现实

可信;

4)激活理想二语自我)))使愿景保持活跃状态;

5)开发行动计划)))使愿景具备可行性;

6)考虑失败的可能)))使愿景平衡化。(Dêrnye,i

2009:33-38)

愿景概念的引入使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中的/可能自

我0更为形象化和具体化。提高理想自我的动机策略也围绕

学习者愿景的建立与发展而设计。与动机策略/十诫0

(Dêrny e,i1996)一样,这六项提高理想自我的策略也属于宏

观策略范畴。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虽然还只是一个稍显粗略的理论框

架,却能够解释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模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许宏晨,2009:163-165)。目前还没有以二语动机自我系

统为理论框架的动机策略实证研究,但这一系统的较强解释

力和对动机策略的关注都使其有可能成为今后动机策略研

究的重要背景理论。

5.二语动机策略未来研究的建议

我们认为今后二语动机策略研究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入

手对动机策略进行探讨:1)以自我系统理论为框架深入对动

机教学策略的研究;2)关注相关学习策略及培训在二语学习

动机发展中的作用机制;3)面向动机的发展过程,尤其是长

期二语学习过程中动机变化差异性对动机策略使用的影响。

5.1动机教学策略研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动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

新的理论框架。与学习者理想自我相关的六项策略是该理

论对动机教学策略构成研究的初步贡献。对于动机自我系

统的另外两个部分,Dêrnye i(2009:32)认为二语学习经验与

之前(Dêrny e,i2001a,2001b)列出的多数动机策略相关;而学

习者的应该自我主要受到学习者外部因素,如同伴、父母和

其他权威形象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的影响,无法和明确的动

机策略联系起来。但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教师在各

种权威形象中居于相对重要的位置,二语教师的相应策略运

用有可能影响学习者的应该自我。因此我们认为,至少在中

国外语教学的情境中,动机教学策略的研究不能忽视学习者

应该自我的构建。

另一方面,自我系统理论对动机教学策略研究的价值不

应只局限在其三种自我相对应的策略分类和应用研究中。

根据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学习动机源自消除当前自我与可能

自我间差距的愿望。这种差距过大或者过小都可能会造成

学习动机削弱,甚至使学习者进入倦怠状态。因此综合考虑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和学习环境因素,分析当前自我与可

能自我间的合适差距范围标准是今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

究的重要任务。而对维持这种合适差距的教学策略进行设

计和研究则是二语动机策略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5.2动机学习策略研究

动机学习策略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对相关策略进行分类

和效果验证。动机学习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

究表明学习策略与二语学习动机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

学习动机构成中的目的、归因、动机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与学

习者的策略使用(Strateg ic P l ans)间互相影响(M aca ro,2006:

330-331),其相互关系非常复杂(见图2)。动机学习策略作

为直接影响学习者动机的学习策略组,其与二语学习动机间

的关系也必然同样复杂。

图2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使用剑的复杂关系?

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关系的讨论有助于对学习策略本

质和作用机制的了解。学习策略不再只是方法的代名词,而

是基于学习者认知的学习方法与途径的有意识选择和实施

过程。选择和实施的结果又作用于学习者的认知,进而影响

下一轮的同类行为。学习策略研究因此需要深入讨论:1)直

接影响目的、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等动机组成部分的策略;2)

受动机影响而决定其他各种学习策略使用,从而使学习动机

再发生变化的元策略机制。这两类学习策略也正是动机学

习策略研究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Dêrny e i(2005:190-195)

试图将自我调节策略概念引入二语学习策略研究中,并将提

高自我激发策略列入维持和保护动机策略组中(Dêrnye,i

2005:111-115)。尽管缺少实证支持,其定义和分类也还需

要更多的研究,这至少是动机策略研究者对解决第一个问题

的有益尝试。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发现比较成

熟的直接相关研究,需要动机策略研究者今后更多的关注。

5.3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研究

动机学习策略培训是动机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Dêrnye i(2001a:109-116;2005:111-115)关于提高自我激

发策略的分析和讨论体现了对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的关注。

5.2小节中提到的决定其他学习策略使用,进而影响学习动

机的元策略的培训也是需要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研究的对象。

这些内容都需要动机策略研究者进行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

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还不是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研究

的全部内容。

尽管研究者在学习策略培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效果方

面还存在不同意见(M anch n,2008:226),但是已经有研究

(N unan,1997;G raha m&M acaro,2008)证明非动机学习策

略à的培训会使二语学习者动机产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

究竟是非动机学习策略的培训波及到动机学习策略的发展,

还是非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的过程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归因

和自我效能感,或者说二者兼而有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

论。非动机学习策略培训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机制问题

也因此成为未来研究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尽管

(非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确实能够影响学习者动机,但是这种

影响是否比其他的教学措施(如二语动机策略)更为有效,这

一点还不得而知(M anch n,2008:235)。对比非动机策略培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66

训与动机(教学/学习)策略对动机的影响能够帮助了解非动机策略培训的实践价值,是未来动机学习策略培训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

动机学习策略培训是动机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机学习策略的研究更是具有紧密的联系。在研究和实践中确实很难将三者截然分开,这可能也是D êrny ei 等动机策略研究者没有着重讨论动机学习策略与培训的原因之一。关于自我系统对动机教学策略研究影响的讨论同样适用于动机学习策略及其培训的研究。而动机过程观,尤其是二语长期学习过程中动机差异性变化更是动机学习策略和相应培训研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事实上,二语学习策略和培训研究一直缺少纵向研究(M anch n ,2008:226),很难清晰地认识策略的长期变化。动机学习策略及其培训研究有必要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6.结语

二语动机策略对二语教师和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体现了二语教学研究的实践意义。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仅限于策略的分类和策略有效性的检验。对二语动机课堂教学策略、动机学习策略及其培训的认识还需要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更多的探索。此外,目前的文献检索显示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还很少。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会导致动机策略的使用差异,我们认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者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在丰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帮助。注释:

1本文所引用的相关研究多使用二语(L2)这一术语。为避免术语使用的混乱,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用二语指称包括外语在内的区别于母语的第二语言。

oFS I 为美国国务院下属的外交研究和培训机构。该机构为美国外交人员提供多种外语的培训课程。

?愿景(V isi on )是D êrnyei (2005)为解释二语动机自我理论而引入的一个概念,此处用来表示由他人,如学习者父母强加给学习者的未来目标。关于愿景的进一步解释详见本文4.2。

?心理学领域自我理论的重要术语,表示会对自我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个体,此处指同伴/目标语使用者。?括号内文字为本文作者添加。

?N ort on 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重新诠释时使用的新术语,可以理解为学习者的努力(effort)和投入(engage m en t)。有关该理论可参见No rton(2006)和高一虹、周燕(2009)。?根据M acaro (2006)内容总结。

à除本文所述之动机学习策略以外的其他学习策略,如O xfo rd (1990)提出的直接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B ern aus ,M.&R.C.Gardner .Teacher m o tivati on st rat egies ,st uden t

p ercep ti on s ,st uden tm o ti vati on,and Eng lis h ach ieve m ent[J].M 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3).

[2]B ernaus ,M.,A.W ils on .&R .C.G ardner .T eachers p m o ti vati on ,

cl assroom strategy use ,studen ts p m o tivati on and second l anguage a -ch i evem en t [J].Po rt a L i nguaru m ,2009(12)

[3]C heng,H.-F .&Z.D êrnye.i The u s e o f m o tivati onal strategies i n

l anguage i n structi on:t h e cas e o f EFL teach i n g i n Tai w an [J].Inno-vati on i n Lan guage L earn i n g and Teach i n g,2007,1(1).

[4]D êrnye,i Z.M oti vati on and m o ti vati ng i n t h e fore i gn l an guage c l ass -room [J].M odern Language Jou rna l ,1994,78(3).

[5]D êrnye,i Z.T en comm andm en ts for m o tivati ng l anguage l earners

[R ].TESOL .96C onv enti on .C h i cago ,IL .,1996.

[6]D êrnye,i Z.M otiva ti ona l Stra teg i es in t he Language C lassroom

[M ].C am bri dge :C a m bridgeU n i versit y Press ,2001a .

[7]D êrnye,i Z.Teach i ng and Research i ng M oti vation [M ].London :

Longm an,2001b .

[8]D êrnye,i Z.Th e P s ycho l ogy of the Language L earn er:Ind i vidu al

D ifferences i n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 on [M ].M ahw ah ,N J :L a w rence

E rl baum A ssoci ates ,In c .,2005.

[9]D êrnye,i Z.The L2m o ti vati on al s elf s y st e m [A ].In D êrnye,i Z.&

E.U s h i oda .(eds .).M oti vation,Language I d entit y and the L 2Self [C ].B rist o :l M u ltili ngualM atters ,2009.

[10]D êrnye,i Z.&K .C si z er .Ten comm andm en ts for m otivati ng l an -guage l earners :resu lts o f an e m p iri ca l st udy[J].Lan guage Teaching Research,1998,2(3).

[11]D êrny e,i Z.&K.C sizer .S o m e dyn a m i cs o f l anguage attitudes and

m oti vati on:res u lts of a l ongitudinal nati onw i de s urvey[J].App lied Lingu istics ,2002,23(4).

[12]D êrny e,i Z.&I .O tt o .M o ti vation i n action:a p rocess m odel of L2

m oti vati on [J ].W orki ng Papers i n App li ed Li n gu istics ,1998(4).[13]Eh r m an,M.An exp l orati on o f adu lt l anguage l earner m o tivati on ,

self -effi cacy,and anx i ety [A ].In O xford,R .(ed .).Langua ge Learn i ng M oti va tion:Pa t hways to t h e New C ent u ry [C ].M anoa :Un i versit y of H a w aii Press ,1996.

[14]Gardner ,R.C.In t egrativem oti vati on and second l anguage acqu is -i

ti on [R ].C anadian A ss oci ati on o f App lied L i ngu isti cs /C anad ian L i n gu istics A ss ociati on J o i n t Plenary Tal k.London ,On tario .,2005.[15]Gardner ,R.C.&https://www.360docs.net/doc/ca18063742.html, m ber.t E .M o ti vati onal vari ab l es i n second

l anguage acqu isiti on [J].C an ad i an Jou rna l of P sycho l ogy,1959,13(4).

[16]Gardner ,R.C.&P .E.Tre m b l ay.On m o tivati on ,research agendas

and t heoretical fra m e w o rks[J].M od ern Language Jou rna l ,1994,78(3).

[17]G raha m,S .&E .M acaro .S t rat egy i nstructi on i n li sten i ng for l ow er -i nter m ed i ate l earners of French [J ].Language L earn i n g,2008,58(4).

[18]G uill o t eaux ,M.J .&Z.D êrnye.i M o ti vati ng language l earn ers :a

cl assroom-ori en ted i nvesti gation of the effects o fm o ti vati onal strate -gies on st uden tm o tivati on[J].TE S OL Qua rt erly,2008,42(1).[19]H i gg i ns ,E.T.Self -d i screpancy :a t heo ry rel ati ng self and effect

[J].Psycho l og ical Revi ew,1987,94(3).

[20]Kor m os ,J .&K.C sizer .Age -rel ated d ifferences i n t h e m o tivati on

of l earn i ng Eng lis h as a fo rei gn language :attit udes ,sel ves ,and m ot-i vat ed l earn i n g behavior[J].Langua ge Learn i ng,2008,58(2).[21]L a m b ,M.I n tegrati ve m oti vation i n a g l obaliz i ng w orld [J ].Sys -te m,2004,32(1).

67

[22]M acaro,E.Teaching and L earn i n g a Second Langu age:A Gu i d e t o

Recen tRes ea rc h and Its App licati ons[M].London:C on ti nuum In-

ternati onal Pub lis h i ng G roup,2003.

[23]M acaro,E.S trateg i es for language learn i ng and for language u s e:

rev isi ng t he t h eoreti cal fra m e w ork[J].M odern Language Jou rna l,

2006,90(3).

[24]M anch n,R.M.Tak i ng strateg ies to t he forei gn language clas s-

roo m:w here are now i n t heory and research[J].Interna ti ona l Re-

vie w of App lied L i ngu i sti cs i n Language Tea ching,2008,46(3).

[25]M arkus,H.&P.Nu ri us.Poss i b l e s elves:t he i n terface bet w een m o-

tivati on and t he self-concep t[A].In Y ard l ey,K.&T.H on ess.

(eds.).Self and Id e n tity:Psycho s ocial Pers pecti ves[C].C h i ch es-

ter:John W iley and Sons,1987.

[26]M arku s,H.&A.Ruvo l o.Po ssi b l e sel ves:pers onali z ed rep res en ta-

tion s of goals[A].I n Perv i n,L.A.(ed.).G oa l Concepts i n P er-

s onalit y and Soci a l Psycho l ogy[C].H ills dal e:L a w ren ce E rl bau m

A s soci ates,1989.

[27]N oels,K.A.Learn i ng Span i s h as a second language:l earners'o r-i

entati on s and percep ti on s of t h ei r t eachers'co mm un icati on style[J].

Language L earn i n g,2001,51(1).

[28]Noels,K. A.,R.C l e m en.t&L.G.Pell etier.Percep ti on s o f

teachers p co mm un icati ve style and stud ents p i n tri ns i c and extri n si c

m o tivati on[J].M odern Langua ge Jou rna l,1999,83(1).

[29]N ort on,B.S econd language i den tit y[A].In B row n,K.(ed.).En-

cycl oped ia of Lan guage and L i ngu istics(2nd E diti on)[C].O xfo rd:

E ls evier,2006.

[30]N un an,D.S t rat egy tra i n i ng i n the language cl assroom:an e m p i rical

i nv esti gati on[J].RELC Jou rna l,1997,28(2).

[31]O'M all ey,J.M.&A.U.Ch a m o.t Lea rn i ng Strateg i es i n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on[M].C a m bri dge:C a m b ri dge U n i versity

Press,1993.

[32]Ox ford,https://www.360docs.net/doc/ca18063742.html,nguage Learn i ng Strateg ies:W hat Every Teacher

Shou l d Know[M].New Yo rk:N e w bury H ouse Pub lis her,1990.

[33]O xfo rd,R.&J.S heari n.L anguage learn i ng m o ti vati on:expand i ng

t h e theoreti cal fra m e w o rk[J].M odern Language Jou rna l,1994,78

(1).

[34]R yan,S.Th e Id eal L2Sel ves o f Japan ese Learner s o fEng lis h[D].

U n i vers it y of No ttingham,No tti ngh a m,2008.

[35]S hoai b,A.&Z.Dêrnye.i A ffect i n life-l ong l earn i ng:explori ng L2

m o tivati on as a dyna m ic process[A].In B en s on,P.&D.N unan.

(ed s.).Learn ers p Stories:D ifference and D iversity i n Lan guage

Learn i n g[C].C a m b ri dge:C am bri dge U niversity Press,2005.

[36]U s h iod a,E.L anguage m oti vation i n a recon figured E urope:access,

i d entit y,au t onom y[J].Journal of M u ltili ngu al and M u lti cu lt u ra l

D evel op m ent,2006,27(2)

[37]U s h ioda,E.&Z.Dêrnye.i M o ti vati on,l anguage i den tit y and t he L2

sel f:a theoreti cal overv ie w[A].In Dêrnye,i Z.&E.U s h i oda.

(eds.).M otiva ti on,Language Iden tity and t h e L2Self[C].B risto:l

M u ltili ngualM atters,2009.

[38]W u,X.In tri n si c m oti vation and young l anguage l earn ers:t he i m-

p act o f t h e cl assroom env i ronm en t[J].Syste m,2003,31(4).

[39]Yas h i m a,T.W illi ngn ess to co mm un icate i n a s econd language:t h e

Japanese EFL contex t[J].M od ern Language Journal,2002,86

(1).

[40]高一虹周燕.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

派[J].外语学刊,2009(1).

[41]李楠吴一安.任务特征与学习动机研究[J].外语教学,2007,

28(2).

[42]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

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

[43]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

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

[44]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

[45]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6]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

与研究,2001,33(2).

[47]许宏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述评[A].北京大学外国语学

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学研究(第七辑)[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8]周燕高一虹等.大学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J].外语

教学与研究,2009,41(2).

A bstrac:t Th is paper rev i ew s L2m o ti v ati o na l strateg ies as a de-

ve loping f i e l d o f L2teach i ng and learn i ng research,w h ich is a

concern fo r bo t h L2m o ti v ati on and l earning strateg ies research-

ers.L iterature o n m o tivationa l strateg ies i nd ica tes t hat t he prev-i

ous re s ea rch has no t m ade a clear d isti ncti o n bet w een m o tiva-

tional t eaching strateg ies and m o ti v ati o na l learn i ng strateg ies,

and t hat t he theo reti ca l fra m e w o rks and research m ethodo log ies

e m ployed have tended to be si m plistic.It is arg ued tha t the

pro cess o rien t ed perspec tive o f L2learn i ng m o tivation research

fo r m s the essential theo reti ca l foundati on fo r the m o ti va ti ona l

strateg ies st udy,and t he L2m o ti v ati on se lf sy ste m pro v i des

prom ising streng t h to ex plain t he m echanis m o f t he m o ti va ti ona l

strateg ies.T he paper sug gests adop ting L2m o ti v ati o n self sy s-

t em a s t he t heore tical fram ew o rk to furt her exp l o re t he m o tiva-

tional t eachi ng stra t eg i e s,fo cusing m o re on re l a ted learn i ng

strateg ies and its tra i ni ng,and pay i ng m o re a tten ti on t o the

effects o f the pro ce ss o riented pers pective on m o ti v ati ona l strate-

g ies re sea rch.

K ey W o rds:L2l earn i ng m o tiva tion;process o rien ted perspec-

tive;L2m o tiva tion se lf sy stem;m o tiva tional strateg ies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摘要:动机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提供持久的动力,二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阐述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基础 1.引言 自gardner & lambert (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rnyei(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d??rnyei认为(2009),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rnyei(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激发动机的策略分析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性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有某些外部因素。研究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企业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细分市场,及时推出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要外出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上,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客观上要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而且身体状况允许等。如果一个人主观上没有旅游的动机和愿望,即使具备客观条件,也不可能成为旅游者。因此,有必要对实现旅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进行探讨。而这一主观条件,就是旅游动机。[1] 旅游动机的特点[2] 它具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特性。 (1)旅游动机的对象性。旅游动机总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旅游目标,即人们期望通过旅游行为所获得的结果。比如,长期工作的紧张感就会使人产生去室外活动轻松一下或外出旅游的动机,寒冷的冬季会使人产生去温暖的南方旅游的动机,而炎热的酷暑又会使人产生去避暑

胜地旅游的动机等。旅游动机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的指向。旅游动机一旦实现,总能给人们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 (2)旅游动机的选择性。人们已经形成的旅游动机,决定着他们的行动以及对旅游内容的选择。由于旅游者在国籍、民族、职业、文化水平、性格、年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旅游活动的内容有很大的选择性。比如,在黄金旅游周期间,有的旅游者选择江南古镇水乡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巴黎假日七日浪漫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各地的“红色旅游”线路;在旅游方式上,有的旅游者选择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有的旅游者选择自驾车旅游等。此外,已经实现旅游动机的经验使得人们能够对旅游行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哪些旅游行为要先行实现,哪些旅游行为可以留待将来实现;哪些旅游行为较容易实现,哪些旅游行为一时难以实现等。 (3)旅游动机的相关性。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经济活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往往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旅游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旅游动机体系。旅游动机体系中的各个动机具有不同的强度,在强度上占有优势的旅游动机往往主导着旅游行为的主要目标,其他旅游动机则为辅助动机。比如,旅游者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又想顺便探望一下老朋友;在外出经商考察的同时,又想观光一下当地的人文景观等。 (4)旅游动机的起伏性。人们的旅游行为是一个无止境的活动过程,因而旅游动机一般不会立即消失,它作为一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力

动机过程观_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_杨涛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62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杨涛,博士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李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杨 涛 李 力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二语动机策略是二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该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区分动机教学策略和动机学习策略,相关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动机过程观是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基础,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能为动机策略的机制给出更有力的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未来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有必要在自我系统理论框架下深入研究动机教学策略,关注动机学习策略及其培训,重视二语动机过程观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学习动机;动机过程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二语动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10)05-0062-06 1.引言 自G ardner &L a m bert (1959;1972)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1 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对G ardner 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116)。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二语课堂学习情境对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动机相关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策略逐渐成为研究对象。本世纪初至今,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日趋完善,为二语动机策略研究(L 2M o ti va ti ona l S trate -g ies)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新的理论支持。G u illo teaux &D êrnye i(2008:56)认为目前对学习动机的认识和了解已经能够为二语教学提供方法支持。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因此有可能成为二语动机研究者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概况,然后简述二语学习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进而提出未来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2.二语动机策略研究2.1二语学习动机与策略 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主要来自二语学习策略和二语学习动机这两个研究领域。二语学习策略研究者早已注意到了学习策略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O x-ford ,1990;O p M a lley &C ha m o ,t 1993)指出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吴本虎(2002),文秋芳、王立非(2003)提出的与情感相关的策略也同动机有直接关系。M acaro (2003:109)认为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培训也可以帮助克服动机削弱的问题。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虽然/更关注动机的内部结构0(秦晓晴文秋芳,2002:51),但是还有些研究者(O x-ford &Sheari n ,1994;D êrnye,i 2001a ,2005)同样也注意到了学习策略及其培训在动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D êrny ei (1994)将二语学习动机分为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其中学习者层面正是学习策略对动机产生作用的主 要范畴。 近年来,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D êrny e,i 1994,2001a ;D êrnye i &C size r ,1998;G uillo teaux &D êrny e,i 2008)还针对可能影响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明确提出了二语动机策略这一概念。D êrny e i (1994)依照二语学习动机的三个层面列出了相应的动机教学策略。G a rdner &T re m b l ay (1994)认为有必要在二语学习环境中对这些策略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D êrnye i(1996)进一步将动机教学策略提炼为10项宏观策略:1)以身作则;2)创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3)布置合适的任务;4)发展与学习者的良好关系;5)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自信;6)使语言课堂生动有趣;7)加强自主学习;8)使学习过程个性化;9)提高学习者的目的倾向;10)使学习者熟悉目标语文化。通过对匈牙利英语教师动机教学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D êrny e i &C s-i zer(1998)验证了上述10项宏观策略的存在。随着对动机过程的深入了解,D êrnye i(2001a ;2001b ;2005)又根据二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型进一步讨论了这些宏观策略,并将他们归为四组:创建基础动机条件;生成学习者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鼓励积极的反思型自我评价。 综合上述二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领域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研究者对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策略,即二语动机策略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二语动机策略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直接激发、保护和维持学习者动机的教学策略0(D êrnye ,i 2001b :116-117),策略的执行者为二语教师。广义的二语动机策略则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的一切策略影响因素0(D êrnye ,i 2001a :28),策略的执行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本人。D êrnye i 等人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如D êrny e,i 1994;D êrny ei &C size r ,1998;G uill o-t eaux &D êrnye,i 2008)多以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影响学习者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符合对二语动机策略的狭义定义。对于这些策略,使用/二语动机教学策略0命名更为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和应用中的误读。而上述二语学习策略研究中所提到的各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学习策略,以及二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 êrnye ,i 2001a :22)中提出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2.怎样学习这门课对自身以及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3.研究社会心理现象时主要采取哪些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第三章人际关系 1. 什么是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对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A.幸福感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B.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 C.身体健康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 2. 简述人际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定向阶,情感探索,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3. 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哪些?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 4. 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哪些途径?保留意见,认识自己,绝不夸张,适应环境,取长补短,把朋友当教师,言简意赅,绝不自高自大,绝不抱怨,不要说谎失信,避免说大话,说到做到。 5. 辨析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的区别与联系。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们、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则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有益、自愿、不求回报、牺牲)。 6. 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性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们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利他行为则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他们在场对利他行为的抑制作用。 7. 什么是利他行为?试提出提高助人行为的有效建议。A.个人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另外还有旁观者的人数、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以及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等。B.社会因素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社会风气不好、正义难以伸张、人际之间充满不信任时,人际冷漠现象就比较普遍;而当见义勇为行为得到推崇和表彰,人们对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执法者的廉洁程度比较有信心,人际之间信任度比较高时,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易出现。自然情景,社会情境,时间压力,助人者,自助者,旁观者效应,年龄,仪表,性别相似性,受助者承担的责任。 第四章:社会认知 1. 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作为诸多动机结构和期望理论的核心成分和关键内容的能力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之能力的自我评价性判断(Harter,1985a)。它与元认知有密切关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类型。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 自我知觉=自我意识 自我知觉 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 ?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 ?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 ?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等(自己和周围的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群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多所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自我知觉的内容 ?自我图示 ?自我觉知 ?自尊 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障碍策略 自我检控 自我预言 体像 a自我图示Markus and Wurf指一个人对自我的特殊信念 形成的概念 b自我觉知:指个体把自己当成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包括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c自尊(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我提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自己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d自我提升(自我美化)和自我确认 自 自我确认: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e自我表演(自我展示)指人们在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f自我障碍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g自我检控指人们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根据别人的表现来觉得自己的行为 h自证证言(自我实现的预言)指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i体像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总称。 自我知觉的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是由D.J.比姆(D.J.Bem)在1972年提出,主要阐释行为是否影响态度。当问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二课社会知觉与归因 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 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 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过去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验,图式不是图。 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几个概念

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C、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管理心理学自考真题2016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

管理心理学自考真题2016年下半年及答案解析 (1/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______ A.控制 B.计划 C.协调 D.组织 下一题 (2/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 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三种形态,即激情、应激和______ A.心境 B.心情 C.心态 D.心智 上一题下一题 (3/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 被后人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_ A.斯科特 B.麦格雷戈 C.冯特 D.闵斯特伯格 上一题下一题 (4/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 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复杂人假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 A.泰勒 B.梅奥 C.马斯洛 D.摩尔斯 上一题下一题 (5/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 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的人性观是指______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上一题下一题 (6/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 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以Y理论为基础,强调内部奖励与成就动机,强调新型民主参与决策的领导体制的人性假设是______ A.自我实现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社会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上一题下一题 (7/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7题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指______ A.知觉 B.感觉 C.印象 D.归因 上一题下一题 (8/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8题 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知觉到,只能根据需要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这就是知觉的_____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上一题下一题 (9/30)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9题 对某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范的知觉属于社会知觉中的______ A.自我知觉 B.对他人的知觉 C.角色知觉 D.人际知觉 上一题下一题 (10/30)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 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第五章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 第一节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一)概念: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二)功能: 激发 导向 促进 (三)动机理论 1.佛洛依德的性欲力学说 性本能:力比多 不同行为是性冲动的一种变式与升华。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1.概念:是指由内在需要引起的的动机。 2.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 (1)好奇:即认知内驱力 (2)好胜:即自我提高内驱力 (3)互惠:即附属内驱力 (二)外在动机 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 如:外在的奖励与压力 (三)两者的关系 1.两种动机缺一不可 2.两种动机对行为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 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就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三、成就动机与亲和动机 (一)成就动机 1.概念: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麦克兰德认为:成就需要是指人们要尽快而且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成就动机使人们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都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期望。 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 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承担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2.影响因素: 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微观层面: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以及个体对自身水平能力、失败概率、承担风险等的认知评价。

第二章社会知觉和认知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社会知觉和认知 引言 一、人性是善还是恶的假设 1、人性恶(知人知面不知心,本是朋友却在高考时应一时的嫉妒偷别人的准考证)因而需要用严刑俊法加以约束(法家的治国观),善只是伪善。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时,在学生会上说:在他毕业时一定要到农村去做教师(当时教师既穷地位又低),到毕业后就绝对不肯去。 2、人性善,在儒家看来人性是善的,有四个善端:人恻隐,仁义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恭敬)之心,礼义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正因为人具有先天的仁、义、礼、智所以人性没有不善的,人之所以为恶乃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仁者无敌,得道多助)。 3.人性无善,无不善。人是环境造就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默者黑。 这些人性的假设对你有何启示。 二、关于是否理性的假设 1、人是非理性的,是受潜意识支配的,因而常常自己做了什么也不清楚。(此地无银三百两, 人的理性就象一个软弱的骑手,而无意识则是一匹野马,人不是意识驾驭潜意识,而是无意识把意识不知带往何方。) 2、人是理性的是受人的理智支配的,人在做事时只依据利害关系行动的,因而人情淡如水, 世态炎凉。一个人为了救另两个女人结果死了,这两个女人既不报案,逃之夭夭,在死者葬礼时也不参加。当记者问时还回答说:我没有叫他救我。 3、人有时理性有时感性。一切以时间、条件、环境和当时的情景为转移。 这些人性的假设对你有何启发(人说的并不是人的真实的想法,人的想法往往在不经意中流露。因而当一个女孩问他的男友,爱不爱他如果很轻而易举地说出爱的必有欺骗之歉,并无真实的意义,这种话的意义就是骗取女孩子的信任而已。一个说他有多少利害的,往往有不实的成份。言过其实者不可大用。 三、关于不同人相处的假设 1、对做大事的人的假设。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即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 2、对小人的假设。只可同享福不能共患能,有利相趋,有难相害,坏人对待坏人绝对比坏 人对待好人要恶毒,会出买朋友的就会出买你,会轻易抛弃妻子的就会抛弃你。 3、对君子和圣人的假设,其人重义轻利,可共患难也可同享福。 (这一人性的假设对你有何启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只有知人才能善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患难见真情,急风知劲草。) 四、关于命运的假设。 1、消极观:命由天定,既生瑜,何生亮。 2、积极观: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作为的结果。恶贯满盈。 第一节社会知觉 “斯蒂文令人羡慕的爱情生活”(43页)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是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与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三是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四是对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社会心理学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三节 社会知觉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一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二单元 归因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 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 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 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 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 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 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 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 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 新新事事件件输输入入对此事件有没 有主动图式 产生推理 -存贮事件 -存贮推理 寻找相应 的图式 图式找到了吗? 创造新图式 长长 时时 记记 忆忆 输输 出出 信信 息息 关关 于于 事事 件件 的的没有 是 否

社会认知(2)自我知觉.

第4章社会认知(2) 自我 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 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 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 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化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人的意识有时也叫觉察(awareness),表现为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即人具有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 )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 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 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以及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 所谓自我认知,乃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和评价。 自我认知乃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而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乃是在这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例如,前者为“我是个身高1.80米的人”;在此基础上,判断为“我是一个高个子”。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 所谓自我体验,乃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例如,自信、自卑、自满、自责,自我欣赏等都是各种自我体验。 自我情绪体验反映了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间的关系。客体的我满足了主体的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责备。 情绪的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 自我控制(self control) 自我控制(或自持、自我调控) ,乃是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通过自身特殊的机制而进行的一种自我调节过程,可由几个相互关联或重叠的词组来表达(Karoly,1993) : 目标选择、目标认知、维持方向 改变方向、实现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