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城市化经典考题

城市和城市化经典考题
城市和城市化经典考题

(城市和城市化)考点测试

1. 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图”,若该城市拟建工业区、

科技开发区、商业和住宅区及重点环境整治区四大功能区,

那么,在图中①②③④(见图例)分别依次建何种功能区最为合

理()

A.科技开发区、工业区、商业和住宅区、重点环境整治区

B.工业区、科技开发区、商业和住宅区、重点环境整治区

C.商业和住宅区、科技开发区、重点环境整治区、工业区

D. 重点环境整治区、工业区、科技开发区、商业和住宅区

右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与该地区

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

2.a、b、c城市功能分区分别可能是()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3.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则发展

b2功能区的原因是()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4.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交通运输功能区已不能满足客货周转的需要,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飞机场,该飞机场较为合理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5~7题。

5.两城市发展进入()

A.城市化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

6.甲城市发展水平比乙城市()

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

7.导致两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

C.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D.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8.(2011·海南地理卷)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

(2014·四川卷,9~10题)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

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

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图甲和图乙为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记录的我国某城市相关资料。读图回答11~12题。

甲某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时段分布乙该城市气温日变化

11.由图甲分析,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②积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③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④所有车辆实行单双号出行⑤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⑤

12.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结合图甲、图乙判断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

A.0~4时B.6~9时C.10~15时D.15~19时

(2011·江苏)如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14.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考点精练】

10.(2012·山东文综,27题)(12分)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2013·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1~12题。

11.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1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014·山东文综,3~4题)右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13~14题。

1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1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考点(城市和城市化)自测

1.B 解析:①位于城市最小风频上风地带,工业对城区居民污染轻;②以大学城为依托,人才丰富,交通便利,环境质量好;③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④化肥厂、石油化工厂和印染厂等水污染或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位于④区,污染严重。

2.B

3.C

4.D解析:2.商业区付租能力最强,一般分布在交通最发达、地租最高的中心位置;工业区占地面积较大,需要对外联系方便,一般分布在地租较低的外围地区;普通住宅区要满足工作、购物都较方便的条件,一般分布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故选B。3.b1距市中心较近,为低级住宅区;b2位于距市中心较远的郊区,为高级住宅区,通常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环境优美的地区。故选C。4.飞机场应建设在地势相对较高且平坦、降水较少、远离市区、地价低的开阔地带,d地位于农耕区,地价较低,地势平坦,降水较少,晴天多,而且距离市区较远,有利于飞机安全起降,因而在d地建设飞机场比较合理。故选D。

5.B

6.A

7.D 解析:5.据图可知,两城市中心区人口都在减少,而近郊区人口增加迅速,可推断此时两城市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6.比较甲、乙两城市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甲城市中心区和远郊区人口都在减少,近郊区人口虽然增加,但整体甲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但乙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增加幅度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表明甲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慢,而乙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快。7.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但近年来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根本原因。

8.临海、地形平坦(为平原)、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政策支持等。

解析:根据图中所给城市的名称可以知道该区域东南部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建设,临海且多交通线路,便于对外联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且有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加上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因而其城市分布较为密集。

9.D 10.D 解析:9.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D对。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少的,A、B错。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错。10.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城市功能区出现明确划分,中心区由于低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B错。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对。但不能表示城市等级提高,C错。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提高的标志,A错。考点:城市功能划分的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特征、城市化特征。

11.D 12.B 解析:11.图甲显示8点左右和18点左右车辆通过次数最多,即上下班时间为车辆通行高峰。为防拥堵,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积极推广电动汽车无益于解决交通拥堵,所有车辆实行单双号出行的说法太绝对、不可行。12. 理解和把握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应当是污染气体最多又不容易扩散的时段。题目中的四个时段中,10~15时和15~19时虽然车辆通过次数多,排放的尾气多,但这两个时段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旺盛,污染气体容易扩散。0~4时和6~9时两个时段,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但0~4时汽车通过次数少,排放尾气少,而6~9时车辆通过次数高,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

13.C14.D 解析:13.从图例可以看出,从M—N的地价等级变化为六类—五类—四类—三类—四类—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符合图C的地价等级变化特点。14.从图中看P区域地块规整,离市中心近,有铁路和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所以选项A、B、C错误。正因为P区域有铁路通过,所以噪音、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因此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故D项正确。

【考点精练】

10.(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11.B 12.D 解析:1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反应了城市化水平。初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30%;中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25%~30%增长到60%~70%,后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高于70%。从图中可知,安徽省2005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大约为35%-43%,显然处于中期阶段,故选B。12.从图中可知,安徽省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较慢且1995年至2000年间就业比重还呈现负增长,故排除A;就业比重增长是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快,所以新增就业人口应该是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多,故排除B;图中没有反映出安徽省农村人口向东部迁移的信息,故排除C;图中就业比重的变化显示1985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70%、16%、14%,到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39%、23%、38%,故第一产业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上升,故选D。

13.B 14.A 解析:13.组团式城市的城区分散布局,扩大了居民的出行距离,削弱了各城区之间的联系,并且导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大;但是污染程度较低且周围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14. 物流园区要求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缘,①处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因此①处符合;化工园区对大气和水污染较大,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及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结合风玫瑰图可知,当地盛行东北风,西北风的频率低,因此③处符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