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

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
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

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

高职院校的团总支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和优秀分子,是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因此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标签: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教育管理

一直以来,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作为共青团的主要协作者和依靠力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团总支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因此,各高职院校历来十分重视团总支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并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和管理方法进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来看,当前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教育和管理质量不太理想。因此,如何做好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学生干部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不科学一是高职院校负责团总支学生干部选拔的人员结构过于单调,很多院校负责选拨学生干部的人员主要是高等年级的团总支学生干部,这样一来很难在保证选拨的人才符合团总支工作;二是选拨过程缺乏监督,团总支在选拨学生干部时,其过程存在不透明现象,这样就为一些违规操作提供了机会;三是对参加选拨人员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在进行学生干部选拔时很难对参加选拨的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考核。

1.2 学生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对不高,因此团总支学生干部的工作任务非常大,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基本属于“90”后,他们自我意识突出,结果导致团总支学生干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比如学生不听从团总支组织的各项活动等。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学生进入团总支存在很强的功利心。学生进入团总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服务,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通过进入团总支等学生管理部门已达到入党等目的,因此他们在刚进入团总支期间工作非常努力,任劳任怨,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如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开始抱怨,表现的不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各种负面言论,影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1.3 学生干部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团总支工作一是学生干部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学生干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在执行时往往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到团总支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三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机制缺失。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缺乏系统的教育培训,导致学生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学习与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

2 提高高职团总支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