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方案

福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方案
福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方案

水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2012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2014.06.23~2014.06.27

指导教师: 职称: 高工

二O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 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 设计标准 (3)

2.2 确定流域参数 (3)

2.3 设计暴雨 (3)

2.4损失参数…………………………………………………………………1

1

2.5 汇流参数 (11)

2.6设计洪峰流量推求………………………………………………………11

2.7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1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20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名称: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 班级:20 13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班 姓名:张雄亮 学号:201340616226 指导教师:张文萍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内容 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 二、设计资料 2.1 流域概况 新塘水库属湘江支流白水江水系,大坝坝址位于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13°01′11",北纬28°36′01",距清泉村庄约1.3km,距川山坪镇约5.0km,距汨罗市城区约35km。新塘水库集雨面积0.5km2,干流长度0.572km,干流平均坡降为14.2‰。 新塘水库流域未设入库水文站,水库未开展任何水文水情观测;仅有断断续续的水位及雨情观测,并且其观测资料极不完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故该水库洪水复核按无资料地区对待。 2.2 气象 新塘水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夏季之交,流域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汇的过渡地带,形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 根据汨罗气象站1957~2006年实测的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历年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14.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87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67.2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294.60mm(1998年),最小降雨量为1184.7mm(1972年),最大一日降雨量为208.00 mm。历年最大风速24m/s,风向NNE,历年平均最大风速14.0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4mm,全年无霜期266天。6~8月气温高,蒸发量也大。多年平均月蒸发量最大在7月份,达214.8mm。 2.3 水文基本资料 新塘水库所在的河流没有水文站,建库后水库管理所也没有开展入库流量观测,为无资料地区,没有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本次洪水复核按湖南省水利厅1984年编制的《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查算设计洪水。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模板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 设计

水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专业: 班级: 学号: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 工程概况 (1) 1.2 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 设计标准 (3) 2.2 确定流域参数 (3) 2.3 设计暴雨 (3) 2.4 损失参数 (11) 2.5 汇流参数 (11) 2.6 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2.7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 (20)

第1章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1.1.1 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1.1.2 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3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1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7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2.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80 mm。 1.2设计资料 1.2.1 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

福州大学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程控放大器设计 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1111111 学号:1111111 指导老师:杨 设计时间:2015年6月24日~26日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一、摘要及其设计目的 (3)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4) 三、方案论证及设计方案 (5) 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选择和参数计算 (8) 五、总体电路图,电路的工作原理 (10) 六、组装与调试,波形电路实际图及数据 (12) 七、所用元器件及其介绍 (16) 八、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 (18)

一、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实验,了解实现程控放大器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设计方案与设计理念,扩展设计思路与视野。程控放大器的组成结构:1.利用3个运放OP07构成的耳机放大电路;2.芯片CD4051八位的选择器通过片选端的控制调节R1电阻值的大小,从而改变放大倍数。实现最大放大60db的目的。 A summary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design is to design and experiment,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 of program control amplifi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sign scheme and design concept, to expand the design idea and the visual field. The structure of programmable amplifier: 1. The three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07 constitute the headset amplifier circuit; chip CD4051 eight selector through the chip selection terminal control regulating resistor R1 value of size, thus changing the magnification. The purpose of achieving maximum amplification of 60db.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综合测评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一、需求调查 (2) 二、建立用例图 (2) 三、描述用例 (3) 第二章系统分析 (5) 一、寻找系统中的实体类 (5) 二、建立实体类的类图 (7) 三、建立用户界面类的类图 (7) 三、建立交互图 (8) 第三章系统设计 (10) 一、类图的调整与修改 (10) 二、人机界面设计 (10) 三、数据库设计 (14) 第四章系统实现 (15) 一、开发环境 (15) 二、建立数据库 (15)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需求调查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河南科技大学制定了《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试行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根据这两个文件的有关精神,我校每个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根据综合测评的结果,评选综合奖学金。由于在校学生较多,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难以满足学校日常工作的要求,因此,我校急需开发一个综合测评系统,以提高该项工作的效果和效果。 通过调查,我校综合测评工作的运行过程如下:由学习委员录入本班学生上一学期的各门课程的成绩,计算各个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平均分。由团支书录入本班学生上一学期的德育成绩。由体育委员录入本班学生上一学期的体育成绩。德智体三个方面的成绩录入完成后,由班长计算各个学生的综合分,计算公式为:综合分=智育分×70%+德育分×20%+体育分×10%。最后,由辅导员根据综合分评选综合奖学金。 二、建立用例图 从以上需求描述中,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参与者有:学习委员、团支书、体育委员、班长、辅导员。识别出参与者后,从参与者的角度就可以发现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出系统的用例图,如图1-1所示。

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结构》(钢屋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如图1所示某厂房,长度60m,柱距6m,跨度为L=18m,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屋面坡度为10 i。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 :1 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钢材选用Q235钢,E43型焊条。 图1 柱网布置图 如图2所示。 三、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4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保温层 kN/m2(按附表取)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3 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L = .0+ q011 12 .0 悬挂管道: 0.15 kN/m2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7kN/m2 雪荷载标准值: 0.35 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kN/m2 (按附表取) 四、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钢屋架荷载的计算; 2.掌握杆件内力的计算和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截面形式,截面选择及构造要求,填板的设置及节点板的厚度; 3.掌握普通钢屋架节点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主要节点的设计及计算和构造;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的内容和绘制。 五、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附件: 1. 附表 屋面保温层及积灰荷载的取值 (kN/m 2) 2. 附图 单位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系数图 02 .279 附图1 全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 A a c e g e'c' a ' +2.5370.000-4.3 71 -5.636 -4.551 -3.357 -1.8500.0 -4.754 -1.86 2 +0.615 +1.17 +1.344 +1.581 +3 .158 +0 .540 -1 .632 -1 .305 -1 .520 -1 .748 -1.0-1.0+0.406 0.000.00-0.5+5.325 +5.312 +3.967+2.637+0.933 B C D E F G F ' E 'D 'C 'B 'A '0.51.0 1.0 1.0 1.0 1.01.0附图2 半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

福州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 课程设计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设计资料 (3) 3.设计内容 (4) 3.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 (4) 3.2板的设计 (5) 3.3次梁的设计 (7) 3.4主梁的设计 (11) 4.结束语 (18) 一. 课程设计目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水工结构设计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课程设计训练,了解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水工结构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 ①进一步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 ②掌握弹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③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④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⑤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 4).学习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结构计算书的编制方法,培养查阅技术规范和工程手册的能力,合理确定设计参数。 二、设计资料 1、某水力发电厂副厂房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其平面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水力发电厂副厂房楼盖平面图 2、楼面活载标准值q=5.5 KN/m。 3、墙体厚度370mm,结构横向长21.6m,结构纵向长28.5m,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4、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5、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06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06春启用)“阅读与写作”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师资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为保证该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本专业的实施方案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课程概况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阅读与写作”课程是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和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拟通过13章69节构成。其中导论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课程内容要点是明确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即,阅读与写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交际的基本手段和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使学生懂得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文章阅读论侧重文学作品,文章写作论侧重一般文章。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使学生懂得学习文章阅读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掌握文章阅读与写作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知识技能、文化积淀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建议是:正确认识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融通性和一体性,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经典语文篇章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多方面素养对文章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分为“阅读论”和“写作论”两编。 阅读论分为“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诗词、散文鉴赏”,“小说、戏剧文学鉴赏”,“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鉴赏”,“科学论文的阅读”和“阅读教学论”等6章。其教学要求是: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和各自的长处,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童话、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范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报告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1101 :刚 学号:1125486514 成绩:优 评语:该课程设计详述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结构清楚,格式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重点容叙述较好,容较全面;整体设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年月日

一、课程学习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学习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和设计主要是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规划 第二阶段:系统分析 第三阶段:系统设计 第四阶段:系统实施 第五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 1、系统规划阶段 该阶段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须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鉴于在实践中选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其系统规划阶段是针对酒店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为提高酒店信息管理水平,制定一个较为科学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 其主要任务是在开发环境的调研基础之上,确定酒店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向、系统需要达到的目的,制定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政策和策略,做出人力、财力和物资的总体安排,制定来发活动的进度安排,制定MIS系统的总体结构,以确保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下调行,避免开发的孤立性和重复性,同时预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明确系统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和准则。从战略角度为系统开发

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一、基本资料 拟在某河上修建蓄水工程。坝址断面水文站内有1960-2006年的洪水流量观测资料,如表1所示。历史洪水洪峰流量调查资料如下:1878年为 Q=14720m3/s, m 1901年为 Q=22100m3/s,为1901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1942年为8400m3/s。 m 1878-1900年间其他洪水未能查清。分析选定的典型洪水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典型洪水过程

二、设计任务 根据以上资料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线。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分别选取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组成计算样本,计算相应频率,绘制P-Ⅲ频率曲线; 2、根据P-Ⅲ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 3、频率计算成果合理性检查; 4、计算放大倍比; 5、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四、设计要求 1、根据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2、设计报告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用语规范,绘图正确、书写整洁。 3、设计时间:4月22——4月29日。4月29日下午2:00提交设计报告,组织答辩。 五、提交成果 每人提交计算说明书一份,用A4纸打印或手写。

六、成绩考核: 综合成绩=设计报告书60%+设计答辩30%+出勤10%。 出现以下情况者设计成绩不及格: (1)没有完成设计任务; (2)没有按期提交报告; (3)抄袭他人设计报告; (4)答辩成绩为零者。

一、设计洪峰流量的推求 (1)有资料知,实测系列n为46年,调查考证期N=2006-1878+1=129年,1901年和1878年洪水为N年中第一、第二大洪峰流量。用独立样本法计算经验频率,结果见表1。 表1 某坝址断面年最大流量经验频率计算

课程设计77297

1. 课程设计目的: 《专业课程设计》是面向生物技术方向高年级学生的综合性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本课程通过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公用数据库上收集自己所需的数据,并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独立于另外两个专业课设,此次课设主要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通过网络资源挖掘所需的核酸与蛋白质的秘密,完成所给任务。 2. 课程设计题目选择: 2.1课设题目选择: 此次课程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任选一个):为核酸和蛋白质。前者为在人的基因组中,搜索可能的新基因。后者为应用网络资源对所感兴趣蛋白质进行分析,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关系或对一未知功能的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与分析。蛋白质直接关系表达结果问题,研究意义重大。分析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其关系是蛋白质组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蛋白质结构,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的作用,了解蛋白质如何行使其生物功能,认识蛋白质与蛋白质(或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无论是对于生物学还是对于医学和药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未知功能或者新发现的蛋白质分子,通过结构分析,可以进行功能注释,指导设计进行功能确认的生物学实验。通过分析蛋白质的结构,确认功能单位或者结构域,可以为遗传操作提供目标,为设计新的蛋白质或改造已有蛋白质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为新的药物分子设计提供合理的靶分子结构。 2.2 课设题目确定: 上学期被选进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细胞组,承担对毕赤酵母发酵的 PTD(TAT)-SOD蛋白分子即PS2蛋白分子性质的表征。经过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和SDS-PAGE,糖蛋白的BSA染色,多糖电泳确定了PS2在分子结构特征上存在多聚体、和糖基化现象。为此想以此课程设计为契机,对PS2蛋白分子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进一步评价PS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本文借助从UnProt蛋白数据库中搜集到足够数量和不同物种来源Cu,Zn-SOD;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绘制进化树。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然后用得到的保守序列作为出发序列搜索相关数据库,(例如PROSITE数据库),从而分析该序列的功能和结构信息,及功能和结构的关系,并对PS2蛋白分子进行基于一级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二级结构信息等进行预测。 3.PS2蛋白简介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CuZn-SOD)是一种重要的胞内酶,对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平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案例

网上招聘系统分析设计

目录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 3 -第二章软件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16) 第三章网上招聘系统详细设计 (51) 第四章软件项目的编码案例说明 (64) 第五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计划 (71) 第六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设计 (75) 第八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报告 (92)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1.导言 1.1 目的 该文档是关于用户对于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重点描述了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需求,是概要设计阶段的重要输入。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 ·设计人员; ·开发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测试人员; ·用户。 1.2 范围 该文档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解决整个项目系统的“做什么”的问题。在这里,没有涉及开发技术,而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为客户、用户、开发方等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1.3 编写说明 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JSP,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的缩写,是一个标准的建模语言。 1.4 术语定义 无 1.5 引用标准 [1]《企业文档格式标准》,****************有限公司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有限公司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6 参考资料 [1]《UML说明》,***********************软件有限公司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公司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7 版本更新信息 本文档的更新记录如表A-1所示。 表A-1 版本更新记录 修改编号修改日期修改后版本修改位置修改内容概述 001 002 003 004 005 2008.9.5 2006.9.10 2006.9.15 2006.9.16 2006.10.18 0.1 0.2 0.3 0.4 1.0 全部 第3.1节 第4.1节 第5.1节 第7章 初始发布版本 增加 修改 修改 增加 2.系统定义 我们分别阐述一下项目的来源、背景,项目的用户特点和项目的目标。 2.1 项目来源及背景 本项目是为北京某公司开发的一个网上招聘系统,由于这个公司的规模比较大,需要 招聘的员工也很多,每次招聘总能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如何挑选合适的应聘者常常是公司

陂下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水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 工程水文学 _____________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 专业: __________ 水利水电工程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2012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讫日期:2014.06.23 ~2014.06.27 指导教师:______ 职称:高工 二O 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设计标准 (3) 2.2确定流域参数 (3) 2.3设计暴雨 (3) 2.4损失参数 (11) 2.5汇流参数 (11) 2.6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2.7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20

第1章基本资料 1.1工程概况 1.1.1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 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1.1.2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 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 8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 5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8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6. 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90 mm。 1.2设计资料 1.2.1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址下游约 1 km处有四都雨量站,具有1956~1975年实测降雨系列。陂下河1973年5月31 日发生过一场特大暴雨,四都站实测最大一日雨量332. 5 mm,经调查,重现 期约为80~100年。流域附近有观音桥、官庄、上杭、桃溪、杨家坊水文站及长 汀、新桥、铁长、庵杰、四都、濯田等雨量站。资料情况见表 1 O 其它资料: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手册,福建省水文手册、龙岩地区简易水文手册、龙岩地区水文图集。 1.2.2设计资料 1 .各水文站站有关资料年限统计表,见表 1 O 2.暴雨资料长汀、四都、濯田站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见表2o 3.福建省暴雨点~面折算关系,见表3o 4.福建省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见表4。 5.福建省次暴雨强度i次和损失参数卩关系,见表5。 6.降雨历时等于24小时的径流系数a值表,见表6o

模电课程设计(完整)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一.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2) 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3) 2.单元单路的设计与选择 (3) 3.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计算 (4) 4.总体电路图设计 (7) 5.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9) 6.设计报告的撰写 (14) 设计一1W扩音机课程设计 (15) 设计二音响放大器设计 (20) 设计三程控放大器设计 (23) 设计四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设计 (24)

一.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包括拟定性能指标、电路的预设计、实验和修改设计等环节。 衡量设计的标准:工作稳定可靠,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并留有适当的余量;电路简单、成本低、功耗低;所采用元器件的品种少、体积小且货源充足;便于生产、测试和修改等。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如图1-1所示。 图1-1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 由于电子电路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设计方法和步骤也因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上述设计步骤需要交叉进行,有时甚至会出现多次反复。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所谓选择总体方案是根据设计任务、指标要求和给定的条件,分析所要求设计电路应完成的功能,并将总体功能分解成若干单元,分清主次和相互的关系,形成若干单元功能模块组成的总体方案。该方案可以有多个,需要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的资料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着重从方案能否满足要求、结构是否简单、实现是否经济可行等方面,对几个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择优选取。对选用的方案,常用方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选择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当针对关系到电路全局的问题,开动脑筋,多提些不同的方案,深入分析比较,有些关键部分,还要提出各种具体电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最优方案。 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和体积等实际问题。 选定一个满意的方案并非易事,在分析论证和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出现一些反复是在所难免的,但应尽量避免方案上的大反复,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2.单元单路的设计与选择 在确定了总体方案,画出详细框图之后,便可进行单元电路设计。任何复杂的电子电路,都是由若干简单功能的单元电路组成的,这些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往往比较单一。在明确每个单元电路的技术指标后,要分析清楚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各单元的电路结构形式,尽量采用学过的或者熟悉的单元电路,要善于通过查询资料,分析研究一些新型电路,开发利用新型器件,亦可在与设计要求相近的电路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或进行创造性设计。 设计单元电路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和已选定的总体方案的原理框图,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注意各单元电路之间的相互配合,但要尽量少用或者不用电平转换之类的接口电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格式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化学工艺 编制人:单小刚 编制单位:山西潞安职业中专 编制日期:2014年2 月20日 审核人: 系部主任:冯云峰 年月日

目录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四)教学组织形式 (五)教学材料 (六)说明 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案头 (二)教学过程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化工操作设备与维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学时:204 课程类型:核心课程学分: 所属系部:授课对象: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制定时间:批准人: 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是以化工单元操作各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设备为载体,结合学校实训条件设计七个学习任务将化工单元操作分成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成7个项目,每一模块对应一个学习任务。采用行动导向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编制学习任务任务书、工作页、指导书。在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中,最初是学习职业经验性知识,最终是基于经验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关于理论知识及拓展知识的学习,先以工作任务按行动导向的方法组织经验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并融合必要的理解性知识。 课程知识目标:化工单元操作的任务和作用;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化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化工单元操作典型的化工设备及相关的化工工程实用知识;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在实际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职业能力目标:能够用工程和经济观点处理遇到的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问题;会筛选恰当的单元操作去完成给定的生产任务;在设计设备计算工作中能寻求出所需的经验数据以及适宜的公式;能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转,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应具有强化设备与初步创新的能力。方法能力: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能立足专业,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具有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拟定传动方案 (2) 三、选择电动机 (2) 四、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各级传动比 (4) 六、V带传动设计 (5) 七、齿轮传动设计 (7) 八、高速轴轴承的设计 (8) 九、高速轴直径和长度设计 (10) 十、高速轴的校核 (11) 十一、低速轴承的设计 (13) 十二、低速轴直径和长度设计 (14) 十三、低速轴的校核 (15) 十四、键的设计 (17) 十五、箱体的结构设计 (18) 十六、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20) 十七、润滑与密封 (22) 十八、课程设计总结 (23) 十九、参考文献 (23)

定方案 选择电动机 1、电动的类型和 按工作求和工作选用一Y IP44)系列相异步电 它为卧 2、电动 (1)工机所需功w p 1250 1.5010001000w FV p ?=== (2)电机输出功d p η w d p p = 传动装的总效率 5 43221ηηηηη????=式中, 21η、…为 电动机至

卷筒之间的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由表2-4[2]查得:V 带传动1η=0.95;滚动轴承2η=0.99;圆柱齿轮传动3η=0.97;弹性连轴器4η=0.99;卷筒轴滑动轴承5η=0.98,则 总效率2 0.950.990.980.990.970.876η=????≈ 故 1.88 2.150.876 w d p p KW η = = ≈ (3)电动机额定功率ed p 依据表20-1[2]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 2.2ed p KW = 3、电动机的转速 为了便于选择电动机的转速,先推算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由表2-1[2] 查得V 带传动常用比为范围,4~2' 1=i 单级圆柱齿轮传动6~3' 2=i 则电动 机转速可选范围为 '''12716~2866/min d w n n i i r == 初选同步转速分别为1000r/min 和1500r/min 的两种电动机进行比较如下表: 结果: 1.88w p kw = 0.876η= 2.2ed p kw =

福州大学课程设计格式范文

福州大学课程设计 格式

《PIC单片机》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邱荣华 学号: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级2班 指导教师:江和 6月13日 1.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PIC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本课程在《PIC 单片机》课程的基础上,

经过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与调试的实践,进一步掌握PIC单片机的应用方法,熟练PIC 单片机的C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是毕业设计前的一次重要的实践,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单片机应用基础。 要达到的目标: 1.熟悉MPLAB IDE和PROTUES的使用。 2.熟练掌握PIC16F887单片机的编程技巧,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经过自主选题、编程、调试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1.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一个具有完整功能、有一定工作量与一定难度的单片机应用线路,并绘制能用于仿真的proteus 线路图,编制相应的单片机c 语言,分别在proteus仿真界面和实物板上调试运行正确。最后用实物进行运行演示,并写出符合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 2.设计方案 2.1利用PIC16F887单片机设计一个万年历,经过IIC通信将DS1307时钟芯片中的时间用LCD液晶屏显示。同时,该设计还兼具温度显示功能,能够经过键盘设置当前时间、日期。 2.2 硬件框图: 根据所要实现的预期功能,硬件必须要有最小系统模块、LCD显示模块、时钟模块、温度模块、按键模块等

2.3 protues 仿真图的绘制: 初步了解此次课程设计所用的开发板,并根据所选课题,进一步了解该课题用到的相应模块。在protues 中找到相信模块中的元件,绘制好仿真图。 2.4最小系统 最小系统包括16F887单片机、复位模块、4M 外部晶振、排针等部件组成如下最基本电路,其中芯片供电的引脚略去。本课设板所用的单片机为PIC16F887,是877A 的升级,其主要参数与 单 片 机 PIC16F887 LCD 显示 时间设 时钟芯片 温度传感器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案设计方案(06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师资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为保证该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的教案质量,依据本专业的实施方案制定本课程的教案设计与实践教案改革方案。一、课程简况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阅读与写作”课程是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和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拟通过13章69节构成。其中导论部分的教案要求是: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课程内容要点是明确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即,阅读与写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交际的基本手段和语文教案的主体内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使学生懂得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文章阅读论侧重文学作品,文章写作论侧重一般文章。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使学生懂得学习文章阅读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掌握文章阅读与写作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知识技能、文化积淀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案建议是:正确认识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融通性和一体性,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经典语文篇章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多方面素养对文章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分为“阅读论”和“写作论”两编。 阅读论分为“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诗词、散文鉴赏”,“小说、戏剧文学鉴赏”,“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鉴赏”,“科学论文的阅读”和“阅读教案论”等6章。其教案要求是: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和各自的长处,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童话、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构1 / 13 思要领,阅读教案的目标和模式;理解文章阅读的实质含义和重要功能;掌握文章阅读方法的基本功能、主要局限及其独特视野,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诗词和散文的艺术鉴赏方法和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要领,话剧、戏曲剧本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求,小说和戏剧的艺术鉴赏方法,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艺术鉴赏方法,科学论文的阅读理论和方法以及阅读教案的方法等。 写作论分为“文章写作过程”,“记叙类文体写作”,“议论类文体写作”,“说明类文体写作”,“教案应用文写作”,“电脑写作”和“作文教案论”等7章。 2.课程教案要求 了解文章写作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内容,记叙类文体的主要特征及一般写作要求,说明类文体的文体特征和一般写作要求,议论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写作要求,应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写作要求,电脑写作的独特语言风格和电脑写作的新方式和新思维;理解文章写作构思的步骤、方法和一般规律;掌握文脉贯通、文章起草和文面规范的方法,文章修改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消息、文艺通讯、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样例模板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等级 评阅签字 评阅日期 6月 课程任务设计书 题号12自动打印机设计

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在某商品包装好的纸盒上, 为了某种需要而在商品上打印一种记号。它的主要动作有三个: 送料到达打印工位, 然后打印记号, 最后将产品输出。 二、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1)纸盒尺寸: 长100~150mm、宽70~100mm、高30~50mm。 (2)产品重量: 5~10N; (3)自动打印机的生产率: 80次/min; (4)要求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运动灵活可靠、易于制造加工。 三、设计方案提示 ( 1) 实现送料——夹紧功能的机构能够采用凸轮机构或有一定停歇时间的连杆机构。当送料、夹紧机构的执行构件将产品推至指定位置, 执行构件停止不动, 维持推紧力(前有挡块挤压), 待打印机构执行件打完印记后, 被推走。

( 2) 实现打印功能的机构能够采用平面连杆机构或直动(摆动)凸轮机构。 ( 3) 实现输出功能的机构能够采用与送料、夹紧机构相类似的机构。为简化结构, 可考虑固定定位挡块, 而将输出运动与送料运动的方向互相垂直。 ( 4) 自动打印机系统采用一个电机驱动主轴控制三个机构的执行构件完成各自的功能运动, 如何将三个执行机构的主动件均固定在主轴上而达到设计要求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四、设计任务 ( 1) 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 2) 进行送料夹紧机构、打印机构和输出机构的选型; ( 3)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至少两个以上), 进行方案评价, 选出较优方案。 ( 4) 按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分配传动比, 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方案图; ( 5) 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 6) 绘制系统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 7) 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画出运动线图; ( 8)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1- 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2016年7月修订) 学位论文是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应参照执行。 一、学位论文内容和格式 论文的内容及其顺序依次为:封面、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封面封面::按国标,全校统一格式。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要引人注目;题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30字以内。 分类号分类号分类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类号。 编号编号编号::为学校代码。福州大学的代码为10386。 UDC UDC :国际十进制分类法类号。 密级密级密级::在封面右上角处注明论文密级为公开公开、、内部内部、、秘密或机密机密。。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名称。 2.2.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为更好地维护我校

-2- 学位制度的声誉,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明晰知识产权,杜绝论文剽窃现象,要求学位申请人及其指导教师分别签署“遵守学术行为规范承诺”、“独创性声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附件1),并将其做为论文插页装订在学位论文的首页。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姓名需本人亲笔签字,不得用盖章或打印。 3.中文摘要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约800~1000字左右(限一页)。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内容和关键词。摘要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语言力求精炼,一般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3~5个论文的关键词。 4.4.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也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5.目录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6.主要符号表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7.引言:作为论文的第一章,内容为包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的综述,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8.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