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要点复习

神经解剖学要点复习
神经解剖学要点复习

周围神经系统

1.2.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合成,前根属于运动性,后根属于感觉性,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脊神经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3.颈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皮支浅出的位置、肌支的支配和分布的结构)

颈丛由C1-4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发出,包括枕小N、耳大N、颈横N和锁骨上N;肌支有膈神经和颈袢,其中膈神经由C3-5前支组成,支配膈运动,传到膈的本体感觉、心包、胸膜和腹膜的感觉,颈袢由C1-3前支组成,支配舌骨下肌群

4.臂丛的组成、走行的位置主要分支及各支的主要支配结构,主要分支损伤后的表现

臂丛由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伴锁骨下动脉出斜角肌间隙

锁骨上部分支:胸长神经(翼状肩胛)、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

锁骨下部分支:胸内、外侧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长神经:肌皮神经支配臂前群3块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在前臂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正中神经内侧根和外侧根分别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肌支支配前臂前面的肌及鱼际肌(除拇收肌)和第1、2蚓状肌,损伤成猿手尺神经发自内侧束,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拇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和第3、4蚓状肌,损伤成爪形手

桡神经发自后束,支配手后面的肌肉以及肱桡肌,损伤垂腕

腋神经发自后束,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损伤成方形肩

5.腰丛的组成和主要分支支配的结构

由T12前支的一部分、L1-3前支及L4前支的一部分组成,分支分布于大腿的前部和内侧部髂腹下神经:自腰大肌外缘发出,在腰方肌前面下行,在髂嵴上方穿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前行,穿腹外斜肌浅出,髂腹股沟神经: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最后穿腹股沟管在精索前面浅出,

生殖股神经:自腰大肌前面穿出后在该肌表面下行,分为生殖支和股支,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闭孔神经:

6.骶丛的组成和主要分支的穿行部位、主要支配结构及损伤后的表现

由L4前支的余部和L5前支合成的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扩筋膜张肌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

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本干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支配小腿后群肌,损伤成钩形足,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腓深神经支配胫骨前肌等小腿前群肌,损伤后成马蹄内翻足

7.各脑神经的纤维性质及主要支配结构和分布范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面部的皮肤、肌、腱及口、鼻腔大部分黏膜和眼的角膜和结膜等特殊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视器和前庭窝器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和腹部的脏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鼻的嗅黏膜和舌的味蕾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由头部肌节发生眼外肌、舌肌等骨骼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由腮弓演化来的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

脑神经包括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庭9舌咽,10迷走11副12舌下全,其中感觉性的有1、2、8,运动性的有3、4、6、11、12,混合性的有5、7、9、10

8.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动眼神经损伤后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瞳孔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滑车神经损伤后瞳孔不能向外下转动,俯视时出现内斜视和复视。

展神经损伤出现内斜视。

三叉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皮肤、口腔和鼻腔粘膜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运动障碍:咀嚼肌瘫痪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面神经损伤①管内损伤伤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浅,发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说话时,唾液长从口角出来,角膜反射消失,泪腺分泌障碍,角膜干燥,唾液分泌障碍,舌前部味觉丧失,听觉过敏;②管外损伤只有上述前半部分。

舌咽神经损伤患侧舌后1/3粘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丧失,咽壁感觉障碍,咽肌肌力减弱。迷走神经损伤,外支损伤: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喉粘膜感觉丧失,进食饮水时易误咽。

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出现同侧舌肌萎缩、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11.白交通支与灰交通支的区别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前支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T1~12和L1~3脊神经的前支发出白交通支连于交感干,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为灰交通支

神经系统总论

1.2.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如何划分

根据位置和支配地位分为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A.根据连接的中枢部位不同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31对

B.又可根据分布对象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

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C.根据连接的感受器或效应器都含有:

1. 感觉神经:分布于感受器,将神经冲动自感受器传向中枢。又称传入神经

2. 运动神经:分布于效应器,神经冲动是自中枢传向效应器。故又称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组合成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又根据功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那个和副交感神经

3.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纤维束、神经和网状结构的定义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处(脊髓灰质)

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集聚处(脊髓白质)

皮质cortex:中枢部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大、小脑皮质)

髓质medulla:在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 nucleus:中枢部(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成一团

纤维束 fasciculus:中枢部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网状结构 reticular formation, RF: 中枢部灰质和白质混杂的部位,即神经元胞体夹杂于神经纤维之间

神经节ganglion:周围部神经元胞体的聚集处

神经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而成,由结缔组织被膜包裹

中枢神经

1.脊髓的位置、脊髓的两个膨大、脊髓圆锥、终丝的概念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的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全长约42~45cm(男性约45cm,女性约42 cm)

颈膨大(C4~T1),是臂丛发出处,支配上肢。腰骶膨大(L2~S3),是腰骶丛发出处,支配下肢

脊髓圆锥:末端变细的部分

终丝:圆锥以下,非神经组织,在第2骶椎水平以下,硬脊膜包绕终丝止于尾骨背面

脊髓分为31个脊髓节段: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1个尾节。

2.3.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灰质呈H形,颜色发暗,由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组成,分为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侧角、灰

前角外侧核:四肢肌

α-运动神经元:支配跨关节的梭外肌纤维,引起骨骼肌收缩→关节运动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4.5.脊髓白质位于外围,分为前索、后索、外侧索、背外侧束和白质前联合,其内部有上行传到束和下行传到束,其中,上行传到束有:

薄束 fasciculus gracilis和楔束 fasciculus cuneatus

位置:脊髓后索,薄束位于内侧,见于脊髓全长(T5以下占据整个后索),楔束位于外侧(仅见于T4以上),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肌、和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和精细触觉(皮肤的两点间距离辨别觉和物体的纹理觉)

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分别位于脊髓外侧索周边的后部和前部,传导下肢的本体感觉,脊髓小脑后束调节下肢个别肌肉的运动和姿势,脊髓小脑前束协调下肢整体的运动和姿势

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前半部和前索,传导皮肤痛温粗触觉

下行传到束: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后半部和前索,皮质脊髓侧束→同侧前角外侧核→同侧四肢肌

皮质脊髓前束→双侧前角内侧核→双侧躯干肌

红核脊髓束调控屈肌的肌张力,兴奋屈肌张力,抑制伸肌张力,与皮质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肌肉的运动调控起重要作用

前庭脊髓束调控伸肌的肌张力,兴奋伸肌张力,抑制屈肌张力,在身体平衡的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

顶盖脊髓束主要调控颈肌的活动以完成视听反射

网状脊髓束主要调控肌张力

内侧纵束完成头、颈、眼的姿势反射性调节

9.脑干包括哪几部?主要外形结构及其深方的结构,何谓顶盖、基底部、被盖?何谓顶盖前区,参与完成何反射?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腹侧:椎体内有椎体束通过,橄榄内有下橄榄核;椎体交叉,在延髓下端,组成椎体的纤维大部分交叉到对侧形成;

背侧面的隆起:薄束结节其深面有薄束核,楔束结节其深面有楔束核

小脑下脚:在楔束结节外上方的隆起;舌下神经三角深面有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深面有迷走神经背核

脑桥:腹侧基底部,腹侧面的膨隆,内含锥体束、脑桥核及脑桥小脑纤维

基底沟有基底动脉通过

小脑中脚脚内纤维向背侧进入小脑

脑桥小脑三角,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该部位的肿瘤常累及位于此处的

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

背侧面神经丘深面有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小脑上脚构成室底的外侧壁,由出小脑的纤维构成

上髓帆小脑上脚间的薄层的白质板,构成第四脑室顶的上半

中脑:腹侧大脑脚内含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

脚间窝窝底有许多血管穿过,故此又称后穿质

背侧上丘、下丘、上丘臂、下丘臂

菱形窝又称第四脑室底,由延髓上部的背面和脑桥的背面构成

下部边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上部边界:小脑上脚

顶盖:中脑背侧两对圆形隆起,即四叠体

基底部:脑桥腹侧面膨隆

被盖:脑桥被盖部的延续,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的部分,内有神经核及纤维束

顶盖前区: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部,介于后连合和上丘上端之间,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背外侧部,它参与完成直接和间接瞳孔对光反射

1.脑干内的脑神经核团的分类,按功能柱分类掌握相关核团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功能

脑神经核按性质分为感觉核(终核)和运动核(始核)两种。

1.躯体运动柱:此柱紧邻正中线自上而下4个核团: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A.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阶段,中脑水管腹侧。支配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直肌。动眼神经核发出的纤维经大脑脚底内侧出脑,组成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阶段,中脑水管腹侧,其发出纤维向后绕导水管周围灰质,在脑干背面出脑,支配上斜肌。

C.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中下部,面神经丘深方。发出纤维行向腹侧,在延髓脑桥沟内出脑,构成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D.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发出纤维组成舌下神经根丝,在橄榄后沟出脑,支配全部的舌肌。

2. 特殊内脏运动柱:一般躯体运动柱腹外侧,4个核团,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A.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发出纤维行向腹外侧,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腭帆张肌、鼓膜张肌。

B.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上橄榄核背外侧。面神经核发出的纤维行向背内侧,从内侧绕展神经核背方,行向腹外侧,经延髓脑桥沟出脑。支配面肌、颈阔肌、茎突舌骨肌和镫骨肌和二腹肌后腹。

C.疑核:位于延髓橄榄上部和内侧丘系交叉平面,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发出纤维自上而下加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脑根,分别支配茎突咽肌(舌咽神经),软腭、咽、喉、食管上部的骨骼肌(迷走神经)。

D.副神经核:位于锥体交叉到4、5颈髓节段的前角背外侧。发出纤维从外侧索走出,在前后根之间,以一系列根丝浅出,在椎管内上行,汇为副神经脊髓根。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

3. 一般内脏运动柱:位于躯体运动柱的外侧,靠近界沟,自上而下有4个核团: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A.动眼神经副核:又称E-W核,位于上丘动眼神经核背内侧。发出纤维加入动眼神经,止于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B.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核尾侧部。发出纤维加入面神经,经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支配泪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C.下泌涎核:位于延髓橄榄上部,迷走神经背核头端附近。发出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状神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

D.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内侧丘系交叉至橄榄中部平面,迷走神经三角深面。发出纤维

加入迷走神经,经其分支到达效应器官旁或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支配颈、胸、腹腔大部分脏器的活动。

4. 内脏感觉柱:为单一孤束核。界沟外侧,毗邻一般内脏运动柱。上达脑桥下部,下达内侧丘系交叉平面。上部的味觉核接受来自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的初级味觉纤维,下部的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来自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传入的初级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5. 一般躯体感觉柱:位于内脏感觉柱腹外侧,3个核团: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A.三叉神经脑桥核:位于脑桥中部,三叉神经运动核外侧。三叉神经感觉传入纤维,入脑后,分为上行支和下行支。一侧三叉神经脑桥核接受同侧上行支中大量传递触觉冲动的终止。

B.三叉神经脊束核:上达脑桥中上部,下达第1、2颈髓节段与后角相续。该核的外侧与三叉神经脊束相贴,并接受此束的终止。三叉神经脊束是三叉神经感觉根下行纤维汇聚而成,大部分为传递痛温觉的纤维。

C.三叉神经中脑核:从三叉神经脑桥核上端至上丘平面。接受咀嚼肌的本体感觉冲动。

6. 特殊躯体感觉柱:位于躯体感觉柱外侧,延髓上部和脑桥下部平面,菱形窝前庭区深面。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A.蜗神经核:由蜗神经背侧核和腹侧核组成,分别位于小脑下脚的背外侧和腹外侧。蜗神经核接受蜗神经初级听觉纤维。

B.前庭神经核:由前庭上核、下核、外侧核和内侧核组成。此核接受前庭神经传入的初级平衡觉纤维。

12.脑干4大丘系起止、走行、交叉部位及功能

A.内侧丘系:起自薄束核和楔束核→经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在延髓位于中线两旁→脑桥位于被盖腹侧边缘→中脑移向被盖腹外侧边缘,红核的外侧→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主要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B.脊髓丘脑束:脊髓的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进入脑干后合并成脊髓丘脑束→延髓位于下橄榄核背外方→脑桥和中脑部位于内侧丘系背外方→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C.外侧丘系:起于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神经背、腹侧核→在脑桥中、下部被盖腹侧部横行交叉,构成斜方体→在脑桥中、下部,上橄榄核的外侧,转折向上,形成外侧丘系→→脑桥行于被盖腹外侧边缘→中脑止于下丘→下丘臂→内侧膝状体核。传导双耳的听觉。

D.三叉丘系: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交叉越边至对侧上行→三叉丘系→与内侧丘系伴行→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传导对侧头面部的触、痛、温感觉。

13.锥体束的组成及走行

起自大脑半球额、顶部,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及附近的顶叶后部的皮质→经端脑内囊至脑干→中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

a. 皮质脊髓束(前述)

b. 皮质核束:支配8对脑神经一般躯体、特殊内脏运动核。其中:面神经核下半与舌下神经核接受对侧支配。其余6对半脑神经核接受双侧支配。

功能:锥体束主要与随意运动的控制有关,亦参与上行感觉信息的调控。

11.非脑神经核包括?薄束核、楔束核、脑桥核、黑质、下橄榄核的位置和功能

A.薄束核、楔束核:分别位于延髓下部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面。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终止。发出的纤维绕中央灰质形成内弓状纤维,在中央管腹侧的中线上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

B.下橄榄核:位于延髓上部,橄榄深面,囊形灰质。接受脊髓和脑干感觉传入,发出的橄榄小脑纤维越边,与脊髓小脑后束共同组成小脑下脚。下橄榄核主要参与修饰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C.楔束副核:位于楔束核背外侧,接受同侧颈髓和上胸髓的后根粗纤维,发出纤维组成楔小脑束,参与小脑下脚,止于同侧小脑皮质。传导上肢本体感觉、触觉

.上橄榄核:位于脑桥中下部的被盖内。主要接受双侧蜗神经腹核的纤维,发出上行纤维加入两侧外侧丘系。参与听觉的空间定位。

B.脑桥核:位于脑桥基底部。接受来自同侧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纤维,特别是运动前区、

第一躯体运动区、第一躯体感觉区和高级躯体感觉区(第5区)的纤维,即皮质脑桥束。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越过中线,组成粗大的小脑中脚进入对侧小脑。脑桥核是大脑皮质运动信息的主要中继核。

.下丘:在中脑下部背侧,是听觉通路中的重要中继核。发出纤维到达上丘,与上丘的纤维共同构成顶盖脊髓束、顶盖被盖束,完成头和眼球转向声源的反射性调节。

.上丘:位于中脑上部背侧,主要接受来自视束、上丘臂的直接投射。通常认为上丘为一反射中枢,能够对不同模式的传入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其上、下行投射,参与大脑皮质眼外肌运动中枢对眼球快速垂直和水平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协调眼、头对声、光等刺激的定向运动。

.顶盖前区:或称顶盖前核,位于中脑和间脑的交界处,导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为对光反射中枢。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对光反射中枢)—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分布至瞳孔扩约肌。

D.红核:位于中脑上丘至间脑尾侧水平,黑质的背内侧。其传入的联系主要有:来自小脑的投射;来自大脑皮质的投射(主要由第一躯体运动区和第一躯体感觉区发出)。红核的传出联系主要有:红核脊髓束,终止于颈髓节段的中间带和前角外侧部,参与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E.黑质:位于中脑脚底和被盖之间。分为黑质网状部和致密部。黑质是参与基底核调节随意运动的关键结构.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投射至端脑的新纹状体。Parkinson病是黑质神经元变性,使新纹状体多巴胺水平下降所致。患者表现为肌肉强直,运动受限并出现震颤。还参与中脑对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能投射。

12.腮弓衍化的骨骼肌有哪些?

咀嚼肌、表情肌(面肌、颈阔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13.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和分区及小脑的功能

位于颅后窝,背侧面借硬脑膜形成的小脑幕与枕叶分隔。腹侧面为脑桥和延髓。借上、中、下3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

绒球小结叶--原小脑--前庭小脑:纤维联系及功能与前庭相关,保持身体平衡,维持体态姿势、协调眼球运动

蚓部、半球中间部--旧小脑--脊髓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控制四肢及躯干肌的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

半球外侧部--新小脑--大脑小脑:与大脑皮质同步发展,控制四肢肌精细运动的计划和协调

主要功能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完成运动学习

15.小脑核包括哪些核?

小脑核共 4 对,从外向内依次为: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

16.间脑分几部分?各有何主要结构?背侧丘脑的核团分群和组成?丘脑腹后内侧核、外侧核接受的纤维束是?下丘脑的功能?

分为背侧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前端有丘脑前结节,后端为丘脑枕,两侧丘脑之间借丘脑间粘合(中间块)相连接。核团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背侧组和腹侧组,其中腹侧组分为腹前、腹外侧、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外(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和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

后丘脑:为两个圆丘形结构。

1. 内侧膝状体核:听觉传导系统的中继核,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下丘臂),投射到颞叶的听皮质(颞横回,41、42区)

2. 外侧膝状体核:视觉传导系统的中继核,接受视束经上丘臂的纤维,投射到枕叶的视皮质(距状裂两岸,18、19区),一些纤维投射到枕核及次级视皮质(18、19区)

底丘脑:底丘脑核,未定带

上丘脑:从前向后依次为:丘脑髓纹、缰三角、缰联合、松果体、后连合

下丘脑:其底面从前向后依次为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视上垂体束: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对水的吸收。

室旁垂体束:分泌催产素,刺激子宫内膜平滑肌收缩,促进乳腺分泌。

结节漏斗束:分泌促激素释放因子和抑制激素释放因子

17.大脑半球各叶是如何区分的?有哪些主要的沟和回?

借外侧裂、中央沟、顶枕沟等分为五叶。

额叶:外侧裂之上,中央沟之前

顶叶:外侧裂之上,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

颞叶:外侧裂之下,顶枕沟之前

枕叶:顶枕沟之后

岛叶:深藏在大脑外侧裂之内

中央沟、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

中央后沟、顶内沟,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

颞上沟、颞下沟,颞横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胼胝体沟、扣带沟、中央旁沟、顶枕沟、距状沟,扣带回、中央旁小叶、楔叶、舌回

海马沟、侧副沟,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海马、齿状回、下托

18.基底核包括哪些核团,何谓新、旧纹状体?其损伤后的症状有哪些?

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旧纹状体指苍白球,新纹状体指尾状核和壳

震颤麻痹:又称Parkinson氏病,旧纹状体损害

Huntington’s chorea 舞蹈病,又称Huntington病,新纹状体损害。

19.大脑髓质的组成,有哪三个系?各包括哪些结构?胼胝体属何系纤维?可分为几部分?连合纤维:胼胝体(嘴、膝、体、压)前连合、穹隆、穹隆连合

联络纤维:弓状纤维、上纵束、下纵束、钩束、弓行束和扣带。

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投射纤维大部分经过内囊

20.内囊的定义、分部及各部走行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是投射纤维构成的白质板,在两半球水平切面上内囊呈开口向外的双“》《”字形。分为前肢、后肢和膝部

通过的主要纤维:

前肢:额桥束(下行至脑桥核)丘脑前辐射(丘脑背内侧核→额叶前部)

膝:皮质核束

后肢:豆丘部: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腹后核投射)顶枕颞桥束(下行至脑桥核)

豆状核后部:视辐射

豆状核下部:听辐射

三偏症: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对侧偏瘫——皮质核束与皮质脊髓束损伤

双眼对侧偏盲——视辐射损伤

21、第Ⅰ躯体感觉、运动中枢的位置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312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

22.视觉、听觉中枢位置

视觉区:位于距状沟两岸皮质(即上方的楔叶和下方的舌回)(17区)

.听觉区:位于颞横回(41、42区)

23.语言相关的中枢有几个?其位置、功能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区)

功能:说话表达。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传来的刺激,并需要与管理口唇、舌和喉肌的运动中枢的配合。

听感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22区)

功能:听话理解。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

视感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

功能:阅读理解。是听觉和视觉信号的联系、整合区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

功能:书写表达。写出与声音相当的语言符号(文字),再按脑内语言生理过程所安排的次序和方式组合成词和句。

Wernicke区

这是对有关语言的视觉、听觉冲动进行整合的联络区,联络上述4个语言中枢

24.何谓嗅脑、海马结构、边缘叶、边缘系统?各包括哪些主要结构?

嗅脑包括嗅球、嗅束、内外侧嗅纹(表面内外侧嗅回)和嗅皮质

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和下托

边缘叶:隔区(终板旁回和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和相关的皮质下结构组成。

相关的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中脑被盖等。

25.深、浅、视、听感觉传导通路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置、交叉及主要相关结构(丘系交叉、斜方体、白质前联合、背外侧束)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脊神经节。

周围突:经脊神经分布于肌、腱和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内侧部(粗纤维)进入脊髓后索。其中来第5胸节以下的升支:在后索的内侧部形成薄束。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升支:在后索的外侧部形成楔束。两束上行至延髓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二级神经元:

胞体:薄束核和楔束核。

纤维:发出的弓状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腹侧,在中线处左右交叉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纤维行于延髓中线两侧锥体后方折向上行,称内侧丘系。内侧丘系在脑桥居被盖前缘,在中脑被盖居红核的后外侧,向上止于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

胞体:丘脑腹后外侧核(VPL)。

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其中部分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脊神经节。

周围突: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皮肤内的痛温触感受器。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外侧部(细纤维,传导痛、温觉)和内侧部(传导粗触觉和压觉)进入脊髓。在后外索上升1~2节段,终止于脊髓后角细胞。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后角(Ⅰ、Ⅳ和Ⅴ层)。

纤维:经白质前连合斜越上升1~2个脊髓节段,交叉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也含有少部分不交叉纤维,传导粗触觉和压觉)。进入脑干后合并上行称脊髓丘系。经延髓下橄榄核的背外侧,脑桥和中脑内侧丘系的外侧,向上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丘脑腹后外侧核(VPL)。

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支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粘膜的感受器。

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其中传导痛、温觉的纤维下降形成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触觉和压觉的纤维上升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

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三叉丘系,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

第三级神经元:

胞体:位于丘脑腹后内侧核(VPM)。

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下部。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视网膜内的双极细胞。

周围突:至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中枢突:至节细胞。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视网膜内的节细胞。

纤维:在视神经盘处集合成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后,两侧视神经交互形成视交叉并延为视束。(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而颞侧半的不交叉)。主要终止于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LG)。

纤维:形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距状沟两岸(视觉区)。

视束中有少数纤维经上丘臂终止于上丘和顶盖前区,上丘发出纤维组成顶盖脊髓束完成视觉防御性反射。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一部分。

由四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蜗螺旋神经节。

周围突:分部于内耳的螺旋器(Corti器)

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起经内耳道入颅腔,在脑桥小脑脚处入脑,止于蜗神经前核和后核。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蜗神经前核和后核。

纤维:大部分纤维横穿内侧丘系形成斜方体,越过中线至上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形成外侧丘系,少部分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外侧丘系。外侧丘系在脑桥被盖部的外侧上行,大部分止于下丘,少部分直接止于内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下丘。

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

第四级神经元:胞体:位于内侧膝状体(MG)。

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颞横回(听觉区)。

26.锥体系的组成,椎体外系的概念

锥体系调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分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

27.何谓上、下运动神经元?分别为于何处?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Ⅴ层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

轴突:锥体束。

下行至脊髓前角细胞的纤维束为皮质脊髓束。

下行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为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的前角细胞、脑干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轴突: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

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最后公路

28.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角膜反射: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核—眼轮匝肌

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产生的视觉冲动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分布至瞳孔扩约肌。

膝跳反射: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9.何谓齿状韧带、蛛网膜粒?

软脊膜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的锯齿状的韧带称为齿状韧带。

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的两侧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

30.脑和脊髓的被膜有几层?各层形成何主要结构?

硬膜、蛛网膜、软膜

硬脑膜深入各补脑之间的板状隔: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鞍膈

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

蛛网膜下隙在某部扩大成蛛网膜下池:小脑延髓池、脚间池、交叉池、桥池

软脊膜:齿状韧带

31.各硬脑膜窦的名称及回流途径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

2.下矢状窦:

32.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各位于何处?

侧脑室: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含脑脊液

第三脑室: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隙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形如帐篷,顶朝小脑,底为菱形窝

33.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位于何处?有哪些特点?

硬膜外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椎内静脉丛,仅存在于椎管,不与颅腔内相通,隙内为负压,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隙内充满脑脊液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

终池:内有马尾和终丝,临床上可在L3~4或4~5之间进行穿刺,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而不会伤及脊髓。

34.何谓海绵窦、位于何处?窦内及窦壁穿行结构

位于蝶鞍两侧,前至眶上裂,后达颞骨岩部尖,是硬脑膜两层之间不规则的腔隙,因其内有许多纤维束分隔,形似海绵而得名,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35.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

产生及循环:侧脑室的脉络丛分泌—室间孔—第三脑室(汇合第三脑室产生的脑脊液)—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汇合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腔—大脑半球脊侧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血液

36.大脑动脉环的构成意义

使两侧椎-基底动脉系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相互吻合,正常情况下两侧的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的血液很少混合,各有供应区,但当构成此环的某一主支阻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此环使血液重新分配而起到代偿作用

37.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供养区分别是哪里?供应大脑半球外侧面、内侧面的动脉来自何处?

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间脑前部。

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

大脑半球外侧面上1/3前2/3由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后1/3由大脑后动脉供应,余部由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内侧面由大脑前动脉的皮支支供应。

38.脊髓的动脉供应来自何处?

脊髓前A、脊髓后A、根髓A

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即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

椎动脉发出的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不断得到节段性动脉分支的补充,以保障脊髓足够的血液供应

39.何谓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内有相应的结构对物质在毛细血管或脑脊液与脑组织间转运过程中进行一定的限制或选择,该结构即脑屏障

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

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胸骨角,是确定第2 肋的标志。翼点:在颞窝内,额骨、顶骨、蝶骨、颞骨四骨相交处,呈"H"形骨缝,此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内部有重要血管通过。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之间的间隙,其内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膝关节:前方有髌韧带、两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 膈的裂空及通过的结构:膈上有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通过主动脉裂孔的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的有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的有下腔静脉。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下部,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联合腱,内口腹股沟管腹环,外口为腹股沟管皮下环,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鼻旁窦的开口: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的有上颌窦、额窦和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上鼻道的有筛窦后群,开口于蝶筛隐窝的有蝶窦。 咽峡:咽峡是口腔与口咽部相通的门户,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组成。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位置比较固定,其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称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压痛,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齿状线:齿状线是指肛管内由肛瓣的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状环行线,为粘膜与皮肤的分界线。 舌的神经支配:舌的运动神经是第12对脑神经舌下神经;舌前2/3的味觉由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的鼓索管理,舌前2/3的一般感觉由第5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发出的舌神经管理,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均由第9对脑神经舌咽神经的舌支管理。 咽各部的结构和联通:咽腔以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分为三部: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其交通情况为:鼻咽部向前经鼻后孔到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口咽部向前经咽峡到口腔;喉咽部向前经喉口通喉腔。 食管狭窄的部位:食管的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牙约25cm;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切牙约40cm。这些狭窄常为异物滞留和肿瘤的好发部位。当进行食管内插管时,要注意这三个狭窄。 胃的描述: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位,有两口、两壁、两缘,可分为四部。入口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出口续于十二指肠叫幽门。两壁是前壁和后壁。上缘称胃小弯,朝右上,下缘称胃大弯,朝左下。四部分别是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靠近贲门的部分为贲门部,胃底是自贲门向左上方膨起的部分,胃体是胃中间的大部分,幽门部接近幽门,由大弯侧的中间沟可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 大肠的特征性结构:大肠有三种特征性结构:①结肠带②结肠袋③肠脂垂。具有此特征性结构的肠管有: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肝脏的描述:肝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可达左季肋区。大部分为肋

解剖学复习要点

1解剖学复习要点,希望期末考不要挂科!!!!!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神经解剖学复习题 1.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脑脊髓 3.神经组织包括什么? 神经元神经胶质 4.神经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每个神经元都包括神经和突起两部分,后者又包括轴突和树突5.什么是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节、神经核、网状结构?在中枢部灰质: 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处(脊髓灰质) 白质: 神经纤维,即轴突的聚集处(脊髓白质) 皮质: 灰质在脑表面成层配布(大、小脑皮质) 髓质: 脑内皮质深方的白质 神经核: 皮质以外,聚成一团的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 纤维xx:

起止、行程、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 在周围部神经节: 神经元胞体聚集处,有感觉神经节与内脏运动神经节之分 神经: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合而成,由结缔组织膜包被 网状结构: 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由纵横交错的纤维和散在的神经元核团组成 6.12对脑神经中各种成分及其主要支配? 单纯感觉性 Ⅰ嗅神经(特殊内脏感觉性纤维) 起自嗅黏膜的嗅细胞,周围突分布黏膜上皮,中枢突由嗅丝经筛孔至嗅球,传导嗅觉冲动Ⅱ视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视网膜内的节细胞轴突—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视束—间脑外侧膝状体,传导视觉冲动 Ⅷ前庭蜗神经(特殊躯体感觉性纤维) 前庭神经: 传导平衡觉 蜗神经: 传导听觉 单纯运动性 Ⅲ动眼神经(一般躯体运动+一般内脏运动)

一般躯体: 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 一般内脏: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Ⅳ滑车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上斜肌 Ⅵ展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外直肌 Ⅺ副神经(特殊内脏运动) 颅根: 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 脊髓根: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Ⅻ舌下神经(一般躯体运动)支配舌内肌、舌外肌 混合性 Ⅴ三叉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一般躯体感觉: 面部皮肤、眼及眶内、口腔、鼻腔、鼻旁窦的黏膜、牙、脑膜,管理头面部的痛、xx、触、压觉。 Ⅶ面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面神经核——脑桥):

(精选)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法,包括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2、解剖学姿势。 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脚并拢,脚尖向前。 3、简述轴、面和方位。 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和外、深、浅。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Na+—K+泵:细胞膜上存在的泵蛋白。 3、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作用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4、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中一种特殊蛋白质,能识别化学信使并能与之特异结合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效应。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转发化学信息的特征。 5、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试比较被动运转和主动运转的不同点。 主动运输:耗能、由低浓度向高浓度、 被动运输:不耗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2、钠泵活动的意义。 ①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②钠泵活动能阻止细胞外Na+和与之伴随的水进入细胞,可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形态③钠泵活动能建立起一种离子势能储备,可用于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 第三章运动系统 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连接在相对的骨面之间,具有骨腔。 2、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运动。 人体各部关节的构造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基本构造:⑴关节面,是构成关节各骨的连接面。⑵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附于关节的周围或其附近的骨面上,可分为内外两层)。⑶关节腔,是使关节囊所围成的密闭腔隙。 关节的运动:关节在肌肉的直接牵引下可以进行滑动、曲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以及环转等多种运动方式。 2.骨骼的分布。 答:人体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由23块骨组成,有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第四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百分比

解剖学考点重点

解剖学考点重点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髋关节有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髋臼周缘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的深度,从而紧抱股骨头。(2)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1/3在囊外。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3)关节囊前方、前下方、后上方均有韧带加固,后下方则较薄弱。(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内含营养股骨间的血管。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 19.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前方的髌骨共同构成。它的形态特点:(1)关节囊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 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内囊歌诀 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 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 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 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 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手部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 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三指半. 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 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 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 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 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 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脑神经名称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脑神经性质歌诀 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滑展; 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合全.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 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 还有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 脑神经连脑歌诀 一嗅额下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 脚间窝内三动眼,下丘下方滑车行; 桥腹两侧连三叉,桥延沟内展面听; 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 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肋膈隐窝 A 、又称肋隔窦 B 、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 C 、是最大的胸膜隐窝 D 、为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E、上述均正确 2.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 A 、鼻后孔 B 、咽峡 C 、前庭裂 D 、声门裂 E、喉与气管交界处 3.维持子宫前倾前屈的韧带是 A 、子宫圆韧带和子宫主韧带 B 、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C 、子宫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D 、骶子宫韧带和子宫阔韧带 E、子宫阔韧带和子宫圆韧带 4.有关心传导系的说法何者错误? A、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心外膜的深面 B 、窦房结受内脏神经支配 C 、房室结位于心外膜深面 D 、房室束分左右两束支 E、右束支经节制带至右室前乳头肌根部 5.心脏的乳头肌 A、借腱索与1个尖瓣相连 B 、借腱索与相邻的两个尖瓣相连 C、借腱索与3个尖瓣相连D 、右室乳头肌强大 E、与血液定向流动无关 6.下述动脉搏动部位哪一个正确 A 、颞浅动脉可在下颌骨咬肌前缘处摸到 B 、面动脉可在外耳门前方摸到 C、足背动脉可在内、外踝中点处前方摸到D 、肱动脉可在肱二头肌外侧沟摸到 E、桡动脉可在前臂前面上部摸到 7.These are structures in right atrium,except A、fossa ovalis B、orifice of the coronary sinus C、valve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D、papillary muscles E、valve of coronary sinus 8.动眼神经支配 A 、上斜肌 B 、内直肌 C 、外直肌 D 、上睑板肌 E、眼轮匝肌 9.重要的内分泌腺有 A、性腺、甲状腺、腮腺、肾上腺、松果体和胰岛 B、垂体、舌下腺、甲状旁腺、性腺、睾丸和松果体 C、胰、卵巢、睾丸、胸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D、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 E、下颌下腺、肾上腺、松果体、前列腺和胸腺 10.当臂上举手掌向前时,下述哪1项有关解剖方位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小指在拇指的外侧 B 、腕关节在肘关节的上方

人体解剖学重点复习题

人体解剖学重点复习题 ★运动系统思考题 1.椎体之间得连接有哪些?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2. 椎弓之间得连接有哪些? 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3.椎间盘有哪些结构?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得纤维环 4. 脊柱得前面、后面、侧面观各有哪些特点? (1)前面观:自第2颈椎到第2骶椎得椎体宽度,自上而下随负载增加而逐渐加宽,到第2骶椎为最宽;自骶骨耳状面以下,体积逐渐缩小;正常人得脊柱有轻度侧屈。(2)后面观:所有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棘,位于背部正中线上。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向后。胸椎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胸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3)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 5. 试述胸廓上.下口的组成。 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和第一胸椎椎体,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剑突。 6. 试述胸锁关节得组成。由锁骨得胸骨端与胸骨得锁切迹及第一肋软骨得上面构成。 7. 试述肩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得盂唇附着。可作3轴运动-冠状轴上得屈和伸,矢状轴上得收和展,垂直轴上旋内与旋外运动以及环转运动。 8. 试述肘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构成的复关节。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肘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囊得后壁最薄弱。运动以肱尺关节为主体,允许作屈、伸运动,尺骨在肱骨滑车上运动,桡骨头在肱骨小头上运动、肱桡关节与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联合,参与前臂得旋前和旋后。 9. 桡腕关节如何组成? 由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得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得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 10. 骨盆得界限如何围成,骨盆下口有哪些结构组成? 骨盆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骶翼、髂骨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环形界线。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 11. 试述髋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臼得周缘附有纤维软骨构成得髋臼唇,髋臼切迹被髋臼横韧带封闭,使半月形得髋臼关节面扩大为环形以紧抱股骨头。髋臼窝内充填有脂肪组织。可作3轴得屈、伸、展、收、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 12. 试述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膝关节得关节囊薄而松弛,附于各关节面得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可作屈、伸运动,半屈膝时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13. 试比较肘关节与膝关节在组成、辅助结构、运动形式方面得异同。 组成→异: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关节面构成得复关节,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同:都由3块骨组成,都有关节囊。辅助结构异:膝关节有滑膜囊与滑膜襞,有内“C”外“O”的半月板。同:关节周围都由韧带。运动形式异:肘关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

一、神经系统如何区分?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根据与中枢联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脑神经核脊神经,根据分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核内脏神经. 二、臂肌、前臂肌各有哪些神经支配? 臂肌: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有肌皮神经支配,肱三头肌有桡神经支配.前臂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肱桡肌有桡神经支配,其余前臂前群肌有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后群肌有桡神经支配. 三、股神经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个怎样? 股神经是腰丛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与髂肌之间穿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肌支分布于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分布于大腿前面皮肤,最长皮支为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股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大腿前面、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瘫痪萎缩,屈髋无力,不能伸膝,膝反射消失. 四、坐骨神经行程、分支、分布个怎样?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于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在股后部下行于股二头肌深面,在此发肌支分布于大腿肌后群,主干行于腘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 五、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怎样分类?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类:第Ⅰ、Ⅱ、Ⅷ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Ⅲ、Ⅳ、Ⅵ、Ⅹ︳、Ⅹ︳︳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 六、面神经管内外损伤各有哪些临床表现? 面神经管外损伤:伤侧面肌瘫痪,额纹消失,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闭眼、鼓腮、露齿、吹口哨等,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露出.面神经管内损伤: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侧舌体味觉障碍,同侧泪腺、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 七、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有哪些去向? 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3.穿过椎旁节至椎前节内交换神经元 八、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骶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小部分与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的腰骶干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盆腔内梨状肌的前面. 九、简述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分布? 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可导致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并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损伤后可致喉肌瘫痪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 十、内脏运动和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1.支配对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行程过程:只有一个神经元/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3.形态特点:以条索状神经的形式分布/节后纤维常攀附于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 4.结构特点:较粗的有髓纤维/细纤维(节前纤维是薄髓纤维,节后纤维是无髓纤维) 5.功能特点:只有一种功能成分/交感和副交感两种 6.意志控制:受/不受. 11.第六胸椎骨骨折引起脊髓左侧半横断伤,试问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 答:可引起左侧第八胸髓节平面一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即左侧肋弓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薄束损伤),左侧下肢瘫痪(皮质脊髓束损伤),右侧脐平面以下的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束损伤)。 12.试述小脑的分部、功能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答:小脑从发生和进化上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三部分。古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

(完整版)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骨按形态分为( 长骨) 、(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包括(骨膜)、(骨质)、(骨髓)和(血管和神经)。 3、躯干骨包括(椎骨)、(骶骨)、(尾骨)、(胸骨)和(肋)。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 关节腔)。 5、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两种,(红骨髓)具有造血助能。 6、椎胃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两部分组成。 7、胸骨可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8、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 9、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10、腱鞘包括(纤维层)、( 滑膜层)。 1l、咀嚼肌包括(咬肌) 、(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12、膈的三个裂孔是(腔静脉裂孔)、(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 13、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比目鱼肌)构成。其腱称(跟腱)。 14、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15、大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16、咽峡由(腭帆后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构成。 17、食管的狭窄位于(起始处)、(与左主支支气管相交处)和(穿膈裂孔处)。 18、齿状线由(肛柱)和(肛瓣)连续构成。 19、肝胰壶腹由(胆总管)和(胰管)。 20、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和(喉)。 21、结肠全长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22、最大喉软骨是(甲状软骨),最完整的喉软骨是(环状软骨)。 。23、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筛窦前、中群)、(额窦)和(上颌窦)。 24、喉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 25、喉腔分(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三部分。 26、肺根内的结构主要有(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 27、壁胸膜分(肋胸膜)、(膈胸膜)、(纵膈胸膜)和(胸膜顶)四部分。 28、纵隔分(上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29、肾脏外面的三层被膜由内向外是(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30、肾蒂内的主要结构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31、输卵管分4部分,即(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和(予宫部)。 32、男性附属腺体包括(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1)。 30、精索内的主要结构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 34、输精管分(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部)、(盆部)四部分。 35、男性尿道分(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二部分。 36、三尖瓣复合体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构成。

神经解剖学复习重点整理

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 1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答:(一)灰质和皮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故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则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二)白质和体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色泽苍白,故称为白质。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又称为髓质。 (三)神经核和神经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常聚集在一起,被包埋在白质中,称为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其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膨大,则称为神经节。 (四)纤维束和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走行,称为纤维束或传导束。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所聚集成的粗细不等的集束,则称为神经。 2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脊神经前支和后支 答:前跟来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成分为运动神经纤维;后跟来自脊神经,成分为感觉纤维。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和后支都是混合性的。 3脊神经的节段性分部 答:脊髓分为31节段,每个脊髓节段通过一对脊神经支配一对体节。身体的皮肤和肌肉都由胚胎时的体节发育而来。虽然在形态和位置上与原来比较有了显著的改变或转移,但仍与原所属的脊神经相连。因此,脊髓对肌肉和皮肤的支配仍具有节段性o (一)脊髓对肌的节段性支配 人体的肌肉是胚胎时的肌节演化而来的。每对肌节都受相应的脊髓节段支配。概括地说:第1-4颈髓节段支配颈肌和膈肌;第5颈髓节段至第1胸髓节段支配上肢肌;第2胸髓节段至第1腰髓节段支配躯干肌;第2腰髓节段至第2骶髓节段支配下肢肌;第3骶髓节段以下支配会阴肌。每块肌肉多数由数个相邻脊髓节段支配。如肱二头肌由第5-6颈髓节段支配,股四头肌由第2-4腰髓节段支配等。 (二)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 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以颈部和躯干最为典型。在此处脊神经的分布仍接近原始状态,呈环绕颈部和躯干的束带状分布,并且自上而下按神经的序数依次排列。;例如第2胸髓节段支配胸骨角平面的皮肤,第4胸髓节段支配乳头平面的皮肤,第6胸髓节段支配剑突平面的皮肤,第10胸髓节段支配脐平面的皮肤,第12胸髓节段支配腹股沟韧带中点平面的皮肤等。 4臂丛的组成,主要神经走行分支分布。 答: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臂丛自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臂丛以锁骨为界分为锁骨上部和锁骨下部。锁骨上部是些小的肌支,分布到颈部、胸部和肩部的肌肉。锁骨下部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此三束再发出分支。臂丛的主要分支如下: (0)胸前神经起于锁骨上不,支配胸大肌和胸小肌。 (1)(1)胸长神经发自锁骨上部,在胸廓侧方,伴胸外侧动脉,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该肌。 (2)胸背神经发自后束,循肩胛骨外侧缘下行至背阔肌。 (3)臂内侧皮神经起自内侧束,分布至臂内侧皮肤。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复习问答

1.脊髓 1)大体外形? 2)起点与终点? 3)为什么会有两个膨大的出现?(组成和演化) 4)横切面的形态结构?(沟的命名与骶骨嵴的命名相似) 5)如何给脊髓分段? 6)为什么临床上抽取脑脊液或麻醉选择L3、L4? 7)为什么脊髓的长度和椎管长度不一?(生长发育角度) 8)脊髓内部结构大概分为? 9)横切面内部结构的细分?(分3大类) 10)灰质包含了什么? 11)灰质是如何分10层的? 12)哪些灰质层含有核团?(4层,3种方位) 13)哪些灰质层与痛觉有关?(4层,2种程度) 14)谁被称为“海绵带”,“胶状质”? 15)哪一个核团参与排尿控制? 16)那一层有所谓的负反馈回路? 17)在膨大处,哪个核团支配躯干固有肌,哪个是肢带肌和四肢肌? 18)哪些层与运动的调节有关?(2个) 19)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会有什么病理反应?(肌肉和反射) 20)白质纤维大种类有?(5个,2+2+1) 21)上行纤维负责做什么? 22)上行纤维的分类?(4个) 23)薄束、楔束起自哪里? 24)薄楔束的中枢突和周围突分别到哪里? 25)薄楔束传导什么感觉?(2类) 26)本体感觉包含哪些? 27)精细触觉有什么例子? 28)后索病变时的病理反应? 29)脊髓小脑束分几种?(4个,方位型) 30)脊髓小脑两束分别通过哪里进入小脑皮质? 31)脊髓小脑两束负责做什么? 32)脊髓上行纤维束上行的特色是? 33)脊髓丘脑束负责什么?(2种,方位型) 34)身体左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身体会?(注意位置) 35)管理骨骼肌的下行纤维分为什么?(两种,方位型) 36)哪些下行纤维交叉到对侧?(皮质、红核、顶盖) 37)哪个下行纤维与前角运动神经元有关? 38)哪些下行纤维对肢体远端肌肉有控制?(皮质、红核) 39)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兴奋哪种神经元,抑制哪种?(红屈前伸) 40)网状脊髓束与什么神经元有关? 41)顶盖脊髓束与什么反射有关? 42)颈肌的运动与哪个下行纤维有关呢?(对侧好) 43)内侧纵束主要协调什么姿势?

人体解剖学复习提纲汇总

绪论 1、何为“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包括巨视解剖学和微视解剖学 巨视:系解局解微视:组织细胞胚胎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地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局部解剖学: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叙述人体某一局部的层次、组成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 2、人体如何区分(分部、系统等) 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 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神经、内分泌 3、人体方位如何统一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下肢(包括足尖)并拢 运动系统总论 1、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何作用 运动系统分骨、骨连结和肌三部分。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是动力器官。 第一章骨学和关节学 1、人体206块骨可怎样分类 按部位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在何处,有什么作用 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另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大,分部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由骨小梁组成,分部于骨的内部承受较大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外板厚内板薄,骨折多现于内板,两板间松质称为板障。 (2)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分布于关节面以外骨表面的骨膜称骨外膜,分内外 两层;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 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故在骨科手术中应尽量保留骨膜。它使长骨增粗。 (3)骨髓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故临床常选髂嵴、髂后上棘等处进行穿刺,取骨髓检查。 3、长骨是如何长长和增粗的

系统解剖学各章复习要点

学习要点: 绪论、上皮组织 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2.写出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特点。(形态.分布部位及主要功能) 3.写出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及主要功能。 4.什么叫连接复合体? 5.简述外分泌腺的结构特点;据腺细胞分泌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哪三类腺泡? 结缔组织 1.写出LCT内各种细胞的名称与分布、形态与主要功能。 2.写出LCT中三种纤维的名称与特性。 3.简述其它三种固有CT的分布和特性。 软骨与骨 1、软骨可以分为哪三类?各种软骨基质中所含的纤维是什么? 2、写出骨细胞的形态特征; 3、长骨骨干骨密质的排列方式如何? 4、何为骨单位? 血液 1.简述外周血各种血细胞的名称、数量、形态及主要特性; 2.简述血液的组成:间质、基质及纤维各为什么? 肌组织 1、简述三种肌组织光镜下的结构特点; 2、什么是肌节、三联体? 3、粗、细肌丝的蛋白分子水平结构如何? 4、闰盘的电镜结构如何? 神经组织 1.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特征.(LM .EM) 2.突触分为哪二类?化学性突触的组成如何? 3.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特点. 4.神经纤维的组成如何? 5.简述神经末梢的构成及功能特点. 循环系统 1、Cap的分类、结构及分布。 2、中动脉的结构。 3、大、中、小动脉的比较(包括结构和功能)。 4、静脉的结构特点及中动、静脉的比较。 5、心脏的结构。 6、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构成、三类特殊的心肌纤维)。 内分泌系统 1.两种内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 2.甲状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甲状旁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5.脑垂体的分部,各部的结构特点及分泌什么激素?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1

周围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二)填空题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2.脊神经共有31 对,其中颈神经8 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 3.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4.臂丛是由第5~8对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该丛在锁骨后方比较集中。 5.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段性,第2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4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男性乳头平面,第8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肋弓中点连线平面。 6.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再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角处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7.腓骨颈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将出现小腿外侧群肌和小腿前群肌瘫痪。 8.感觉性脑神经是ⅠⅡⅧ对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是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是ⅤⅦⅨⅩ对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是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9.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海绵窦前行,穿眶上裂入眶。 10.三叉神经3个大分支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其感觉纤维的分布在体表大致以睑裂和口裂作为分界标志。 11.迷走神经在胸部经肺根后方贴食管走行,左迷走神经经食管

前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食管后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后干。 12.喉上神经的外支支配环甲肌,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13.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 14.腮腺的分泌受舌咽神经支配,泪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 15.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 级中枢位于和。 17.动眼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三)单项选择题 1.脊神经前、后根的合成部位是(C ) A.椎管 B.椎孔 C.椎间孔 D.横突孔 2.脊神经中不含运动纤维的是(C ) A.前支 B.后支 C.前根 D.后根 3.颈丛的主要分支是( A ) A.膈神经 B.枕小神经 C.耳大神经 D.锁骨上神经 4.关于膈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运动性神经 B.在前斜角肌前面下行 C.除分布到膈外,还分布到胸膜、心包等 D.损伤后,表现为同侧膈肌瘫痪 5.受肌皮神经支支配的肌是( B )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

局部解剖学标本考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标本考复习资料2140 颅顶软组织的层次结构,何为“头皮”。 从浅到深依次是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腱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其中前三层合称头皮。 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上端、前缘、下端穿出的结构。穿经腮腺的结构。 位置毗邻:外耳道前下方,上缘邻近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翼内肌后缘;后邻乳突、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 穿出结构:前缘:面N颧支、颊支、下颌支,面横血管,腮腺管。上缘:耳颞N,颞浅AV,面N颞支。下缘:面N下颌缘支、颈支,下颌后V 穿经结构:纵行:颈外A、下颌后V、颞浅AV、耳颞N。横行:上颌AV、面横AV、面N 各支。 甲状腺的形态和毗邻。甲状腺的动脉供应、静脉回流,在甲状腺手术时不要损伤哪些神经?位置:呈H形,分左右两叶及甲状腺峡,或有锥状叶。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前外侧,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至第六气管软骨;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 血液供应:甲状腺上、下A、最上A(部分) 注意神经:喉上N(结扎甲状腺上A要紧贴甲状腺上极),喉返N(结扎甲状腺下A要远离下极) 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下颌骨下缘和二腹肌前后腹围成。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咽中缩肌。内容:下颌下腺及其导管、舌N、舌下N、面AV、舌AV,下颌下淋巴结。 颈动脉三角的边界及内容。 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肩胛舌骨肌上缘、二腹肌后腹。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椎前筋膜;内侧:咽侧壁及其筋膜。内容:颈内V及其属支、颈总A及其分支、舌下N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及颈外侧深淋巴结。 气管切开手术入路经过哪些层次? 切开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间隙。 肋间血管、神经位于何处?其相互排列顺序如何。 肋间后AV、肋间N的主干(上支)和它们在肋角处发出的下支分别沿肋沟和下位肋上缘前行,走行于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在肋沟处自上而下分别为V、A、N。 上纵隔分层及其内容 器官和结构可分为三层。前层:胸腺、头臂V、上腔V;中层:主A弓及其分支、膈N、迷走N;后层:气管食管胸导管。 何为肺根,肺根的毗邻。 肺根是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AV、支气管AV,淋巴管和N等结构的总称,表面被结缔组织包绕。前到后:VA支;上到下:左A支V;右支AV。 毗邻:左肺根:主A弓、肺韧带、左膈N,左心包膈AV,胸主,左迷走N;右肺根:奇V 弓、肺韧带、右膈N,右心包膈AV,奇V,上腔V、右心房、心包部分,右迷走N。 后纵隔包括哪些结构?(心包后壁和脊柱胸下部之间) 食管、迷走N、胸主A、奇V、半奇V、副半奇V、胸导管、胸交感干、纵隔后淋巴结。 何为腹直肌鞘和弓状线。腹直肌鞘的构成。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