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XXX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X大学X学院

2020年X月

目录

一、前言 (3)

1. 背景 (3)

2. 问题的提出 (3)

二、调查内容及方式 (3)

三、调查步骤 (3)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4)

1. 分析: (8)

2. 总结: (9)

五、结尾 (9)

一、前言

1. 调查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创新创业能力显然是一个优秀大学生应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有利于缓解当代大学生难就业的困境;更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层考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面对创新创业困境的积极态度以及发现商机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但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不同地方的教育水平、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每个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为了初步地、综合性地考察不同地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调查人决定于于2020年X月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调查。

2. 问题的提出

调查人身边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他们的创新创业状况怎么样?他们如何看待创新创业号召?这些均是调查人想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调查内容及方式

1)调查时间:2020年X月X日至2020年X月X日;

2)调查地点:网络调查、居家调查;

3)调查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

4)调查对象:调查人身边的同龄大学生;

5)调查人:XXX;

6)调查问卷:见调查结果。

三、调查步骤

(1)调查人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

(2)调查人收集调查问卷。

(3)调查人综合分析调查问卷结果。

(4)调查人收集、整理除本调查问卷外其他的数据信息与文献。

(5)调查人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题目以及答题情况如下所示。调查人为调查问卷设置了九道题;其中除了第六题是排序题外,其他的题目都是选择题;单选题共六道,多选题共两道;除了第二题和第三题外,其他的选择题都是单选题。

有部分的题目采用了跳题设置。第二题及第九题只需在第一题中回答“会”或“现在已经在创业了”的调查对象回答;第八题只需在第七题中回答“会”的调查对象回答。

对调查问卷的答题情况,我们统计了每一道题的答题人数、选择不同选项的人数小计以及选择不同答案的人数比例。

本调查问卷发放X份,收回有效问卷X份;有效率为X。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考虑无效问卷的数据,以下调查问卷的各项比例数据均来自于有效问卷。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的调查

第1题您打算在毕业后创业吗?[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会 3 13.04%

不会14 60.87%

现在已经在创业了 1 4.35%

暂时不知道 5 21.7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3

第2题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 4 100% 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2 50% 当今热门的领域 1 25% 启动资金较少,风险较低且容易入门的领域 1 25% 依照机遇顺势而定 2 5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

第3题您认为创业与什么因素有关?[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时间12 52.17%

B.人脉20 86.96%

C.资金21 91.3%

D.项目、专利13 56.52%

E.国家政策12 52.17%

F.其他7 30.4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3

第4题你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识?[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开办一个公司或企业 4 17.39%

开发一个产品 2 8.7%

开创一个事业7 30.43%

能赚钱的工作 2 8.7%

开发一份项目8 34.7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3

第5题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是否有了解?[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充分了解 2 8.7%

稍微了解9 39.13%

不了解12 52.1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3

第6题请您为创业所需的能力按重要度排序(最重要的为1,最不重要的为4):[排序题]

选项平均综合得分

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 2.7

专业基础知识 2.7

熟悉创业环境与政策 2.39

沟通与领导能力 1.65

第7题您身边有创业的好友、亲戚或其他您认识的人吗?[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

A.有11 47.83%

B.没有 3 13.04%

C.不清楚9 39.1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3

第8题您现在或将来会参与他们的创业事业(包括但不仅限于投资)吗?[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会 3 27.27%

B.不会 5 45.45%

C.曾经参与过 1 9.09%

D.看情况,如果条件合适我就参与 1 9.09%

E.不知道 1 9.0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1

第9题如果您要创业,您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赚钱 1 25%

B.追逐自己的梦想 2 50%

C.其它 1 2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

1.分析:

调查人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结合中国知网(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b16714941.html,/)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论文,综合得到以下信息:

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对创业的意愿并不高。

在调查问卷的第一题“您打算在毕业后创业吗?”里,选择“不会”选项的调查对象比例高达60.87%;在调查问卷的第八题“您现在或将来会参与他们的创业事业(包括但不仅限于投资)吗?”里,选择“不会”选项的调查对象比例也高达45.45%;身边很多调查对象还与调查人私下交谈过,认为“创业不如找好工作。”再结合《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调查与研究王胜曼》的论文可知,对创业意愿不高可能是当代大学生的常态之一。

部分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有误。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直观感受来源于网络媒体,认为创业就是开办公司、西装革履;但实则开办一家小餐馆也是创业。我国鼓励大学生创办实业,恰恰需要大学生创办更多的直接面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组织(包括但不仅限于公司形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很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相对较少。实际上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在很多方面对小微企业、创业者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调查人曾对一位税务局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与他进行深入的交流,调查人了解到国家已经在给予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许多税收优惠,有利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建立自己的资金链。比如说,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增值税起征点政策、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销售额未超限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未超限免征增值税及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等。

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创新与人脉(占样本总体的86.96%)、资金(占样本总体的91.3%)有关;相对应的,这部分学生强调大学生创业最主要的是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平均综合得分2.7)与“熟悉的专业知识”(平均综合得分2.7)。

调查对象对身边亲友的创新创业情况了解较少,在调查问卷的第七题“您身边有创业的好友、亲戚或其他您认识的人吗?”里,选择“不知道”选项的调查对象比例约占39.13%。

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创业等同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人数的比例占50%。事实上,追求梦想与创业可能在某些方面趋于一致但可能又不一定完全重合。

调查人的调查问卷,虽然已经尽可能地使选项简洁又明了,但可能部分调查对象仍然并没有严格对待调查,调查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2.总结:

我国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世界观不一定准确且全面。很多当代的大学生一般是接受,或者主要参考了父母以及其他亲戚的意见,结合自己成长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一般是中学与大学营造的学习氛围)塑造了自己的就业观、世界观;然而父母一辈的意见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他们的意见不一定有利于如今大学生的择业。他们总是说:“读好书,然后去找个好工作。”“选择热门的专业就能找到高薪的工作。”因此在深受父母一辈以及中学以学为最的影响下,加上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大学生对创业创新可能趋于保守;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提高自我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塑造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

显然对创业创新趋于保守不利于我国大学生走出内卷化。但是,毕竟调查人所调查的对象都还没有走向社会,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不深;他们的就业观也可能在毕业后有所改善。同时,结合知网论文《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省略究基于吉林省1398份调查数据安佳》,我们应当建构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研究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递进式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的两个100年目标。

五、结尾

由于我国90后、00后将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见证者;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的外在形象。借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结尾:“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