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学案(人教版选修3-4)

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学案(人教版选修3-4)
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学案(人教版选修3-4)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学案

知识目标

1、理解回复力的物理意义和特点;

2、能够根据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点证明简谐运动;

3、知道简谐运动的机械能守恒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4、进一步理解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重点:回复力的来源,特点,简谐运动的证明;简谐运动的能量特点.

难点:简谐运动的证明

新知预习

1.回复力

(1)回复力的方向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____________,总是指向___________位置,它的作用是使振子能____________平衡位置.

(2)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为____________,式中常数k为比例系数,叫做弹簧的____________;负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复力是____________性变化的力.

2.简谐运动的能量的特征

(1)简谐运动过程是一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断转化的过程,在任意时刻振动物体的总机械能____________.

(2)在平衡位置,动能最__________,势能最_________;在位移最大处,势能最__________,动能最__________.

(3)振动系统的机械能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机械能越__________.

典题·热题

知识点一简谐运动过程中基本物理量的变化

例1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

A.振子所受的回复力逐渐增大

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振子位移是指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物体所在位置的位移,因而向平衡位置运动时位移逐渐减小,而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故回复力也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a=F/m得,加速度也减小,物体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时,回复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方法归纳分析回复力变化时,首先要弄清回复力的来源,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由哪些力构成,如本题是F=-kx.

例2如图11-3-6所示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由图象可知在t1和t2两时刻,质点的速度v1、v2,加速度a1、a2的正确关系为( )

图11-3-6

A.v1<v2,方向相同

B.v1<v2,方向相反

C.a 1>a 2,方向相同

D.a 1>a 2,方向相反

解析:在t 1时刻质点向下向平衡位置运动,在t 2时刻质点向下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所以v 1与v 2的方向相同,但由于在t 1时刻质点离平衡位置较远,所以v 1<v 2,a 1>a 2;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因而可知在t 1时刻加速度方向向下,在t 2时刻加速度方向向上.正确选项为A 、D.

答案:AD

巧解提示 处理图象问题时一定要把图象还原为质点的实际振动过程来分析,图象不是振动问题的运动轨迹.

知识点二 简谐运动的能量

例3 如图11-3-7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 、B 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为O ,已知振子的质量为M ,若振子运动到B 处时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M 的上面,且m 和M 无相对运动而一起运动,下述正确的是( )

图11-3-7

A.振幅不变

B.振幅减小

C.最大动能不变

D.最大动能减少

解析:当振子运动到B 点时,M 的动能为零,放上m ,系统的总能量为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 p ,由于简谐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振幅不变,故A 选项正确,当M 和m 运动至平衡位置O 时,M 和m 的动能和即为系统的总能量,此动能最大,故最大动能不变,C 选项正确.

答案:AC

方法归纳 分析简谐运动的能量问题,要弄清运动质点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的情况,弄清是什么能之间的转化及转化关系等.

例4 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振子质量为m ,最大速度为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回复力做的功一定为零

B.从某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回复力做的功可能是零到2

1mv 2之间的某一个值 C.从某一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一定为零

D.从某一时刻算起,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是零到2v 之间的某一值 解析:振子在半个周期内刚好到达与初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两位置速度大小相等,故由动能定理知,回复力做的功一定为零,则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但由于速度反向(初位置在最大位移处时速度均为零),所以在半个周期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初速度大小的两倍,因此在半个周期内速度变化量大小应为0到2v 之间的某个值,则C 选项错,D 选项正确.

答案:AD

方法归纳 简谐运动过程中回复力为变力,因此求回复力的功应选择动能定理;由于速度变化量与速度均为矢量,故计算时应特别注意方向.

知识点三 简谐运动与力学的综合

例5 如图11-3-8所示,一质量为M 的无底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一端悬于木箱的上边,另一端挂着用细线连接在一起的两物体A 和B ,m A =m B =m ,剪断A 、B 间的细线后,A 做简谐运动,则当A 振动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3-8

解析:本题考查简谐运动的特点及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剪断细线前A的受力情况:

重力:mg,向下;细线拉力:F拉=mg,向下;弹簧对A的弹力:F=2 mg,向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

k

F

=

k

mg

2

.

剪断细线后,A做简谐运动,其平衡位置在弹簧的伸长量为Δx=

k

mg

处,最低点即刚剪

断细线时的位置,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为

k

mg

,由简谐运动的特点知最高点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也为

k

mg

,所以最高点的位置恰好在弹簧的原长处,此时弹簧对木箱作用力为零,所以此时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Mg.

答案:Mg

方法归纳在一些力学综合题目的处理中,如果能充分考虑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6如图11-3-9所示,A、B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B与自由长度为L0的轻弹簧相连,当

系统振动时,A、B始终无相对滑动,已知m A=3m,m B=m,当振子距平衡位置的位移x=

2

L

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求A、B间摩擦力F f与位移x的函数关系.

图11-3-9

解析: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

其中弹簧的弹力作为系统的回复力,所以对系统运动到距平衡位置

2

L

时有:k

2

L

=(m A m B a,

由此得k=

8

L

ma

.

当系统的位移为x时,A、B间的静摩擦力为F f,此时A、B具有共同加速度a′,对系统有:kx=(m A+m B)a′①

k=

8

L

ma

,a′=

2

L

a

x. ②

对A有:F f=m A a′.③

②代入③得,F f=

6

L

ma

x.

答案:F f=

6

L

ma

x.

方法归纳本题综合考查了受力分析、胡克定律、牛顿定律和回复力等概念,解题关键是合理选取研究对象,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中回复力不同.此题最后要求把摩擦力F f与位移x的关系用函数来表示,要将物理规律与数学有机结合.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每次经过同一点a(a点在平衡位置和最大振幅之间)时()

A.速度相同

B.加速度相同

C.动能相同

D.势能相同

思路解析:弹簧振子每次经过同一点a,振子的位移每次相同,回复力相同,则加速度相同;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能相同,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系统势能也相同.

答案:BCD

2.如图11-3-3甲所示,A、B两物体组成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图乙中能正确反映振动过程中A受摩擦力F f与振子的位移x关系的图线应为()

图11-3-3

思路解析:在振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可以把A、B看成整体,受力分析,设A、B的质量为m a、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有(m a+m b)a=-kx,a=-

B

A

m

m

kx

+

,A受摩

擦力F f=

B

A

A

m

m

m

+

kx,所以F f与位移的关系是F f=-

B

A

A

m

m

m

+

kx.

答案:C

3.如图11-3-4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今托住物体使弹簧没有发生形变然后将物体无初速度释放而做简谐运动,在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_,弹性势能___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而总的机械能____________.

图11-3-4

思路解析: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弹簧做简谐运动,选地板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低点这一过程中,物体离地面的距离不断减小,则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弹簧的长度不断增大,则弹性势能不断增大,物体不断运动.到达平衡位置时,速度增大到最大,由平衡位置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所以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但总机械能不变.

答案:减小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变

4.如图11-3-5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A放在木板B上,而B固定在竖直弹簧上.若使A随B 一起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而始终不脱离,则充当A的回复力的是_________,当A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A对B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_.

图11-3-5

思路解析:对A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和B对它的支持力,A和B一起做简谐运动,A的回复力是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的,当回复力和重力平衡时,A的速度最大,即有f a=mg. 答案: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mg

5.把一个小球套在光滑细杆上,球与轻弹簧相连组成弹簧振子,小球沿杆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它围绕平衡位置O在A、B间振动,如图11-3-6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1-3-6

A.小球在O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小

B.小球在A、B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大

C.小球从A经O到B的过程中,回复力一直做正功

D.小球从B到O的过程中,振动的能量不断增加

思路解析:振子在以O为平衡位置,在A、B之间振动,在O点时,动能最大,回复力为零,加速度最小,在A、B位置时,动能最小,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从A到O回复力做正功,从O到B回复力做负功,小球从B到O过程,弹簧弹力做功,弹簧振子的机械能不变.

答案:A

我综合我发展

6.如图11-3-7所示,质量为m的砝码,悬挂在轻质弹簧的下端,砝码在竖直方向上自由振

动.证明砝码做简谐运动.

图11-3-7

思路解析:做简谐运动物体受力特征f=-kx,因而只要证明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就证明了该物体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答案: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砝码在平衡位置时,弹簧伸长x0,此时,mg-kx0=0,即kx0=mg,如图甲所示,当砝码经过任意位置时,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0+x,砝码所受合力为:

f=mg-k(x0+x)=-kx,所以f=-kx( x是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f与x方向总相反,所以砝码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7.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 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的O点,图11-3-8中的

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四点表示振子的位置,四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图11-3-9中给出①②③④四条振动图线,可用于表示振子的振动图象()

图11-3-8

图11-3-9

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①

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

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

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④

思路解析:a质点t=0时刻位移为3,由①振动图线可知a向x正方向运动,则选项A正确.B 质点t=0时刻位移为2,②振动图线不在位移2处,选项B错.c质点t=0时位移为-2,向x 方向运动,选项C正确.d质点t=0时,位移为-4,与④振动图线一致,选项D正确.

答案:ACD

8.如图11-3-10所示,质量为m的密度计插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已知密度计圆管的直径为d,

试证明密度计经竖向推动后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是简谐运动(液体对运动的阻力忽略不计).

图11-3-10

思路解析:密度计处于平衡位置时,受到的浮力Q=mg.当密度计有一向下的位移x 时,则受到的浮力Q′=Q+π(

2d )2xρg.此时所受合力F=Q′-mg=Q′-Q=π(2d )2xρg,方向向上,和位移x 方向相反.

当密度计有一向上位移x 时,则受到的浮力Q″=Q -π(

2d )2xρg.此时所受合力F=mg-Q″=Q -Q″=π(2

d )2xρg ,方向向下,和位移x 方向相反. 总之,密度计无论在什么位置,合力F 总等于π(2

d )2xρg ,其方向总和位移x 方向相反.令k=π(2

d )2ρg ,可得F=-kx.所以密度计经竖向推动后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人教版化学选修4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一、焓变反应热: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 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 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化学键___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___能量。ΔH=反应物分子的______-生成物分子的____________。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____”或ΔH____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 (2)当ΔH为“___”或ΔH_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__。 4.反应热思维模型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_________ ___________

(2)反应热的本质 (以H2(g)+Cl2(g)===2HCl(g)ΔH=-186 kJ·mol-1为例) E1:_________________E2:_________________ΔH=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二 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D.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 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 请计算H2(g)+Cl2 A.+862 kJ·mol-1B.+679 kJ·mol-1C.-183 kJ·mol-1D.+183 kJ·mol-1

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 1 reading 学案

Unit 1 Art Reading I. Warming up 1. What kind of art can you see in life? 2. Can you name some famous painting and painters? 3. If you could have four kinds of these paintings on the walls of your bedroom,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Give your reasons. II. Reading ◆Fast reading Task on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How many styles of Western painting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y? ◆Careful reading Task two: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foe each question. 1. According to the text,it’s less likely that art is influenced by________. A. social changes B. agriculture production C. lifestyle changes D. beliefs of people 2. When did painters mainly focus on religion? A. From 5th to 15th century AD. B. From 15th to 16th century. C. From late 19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D. From 20th century to today. 3.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painters during the Renaissance _______. ①adopted a more humanistic attitude to life ②discovered the rules of perspective ③developed oil paints ④broke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painting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classical Roman and Greek ideas were________. A.imaginary B.realistic C.ridiculous D.abstrac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2.3.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学案

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2.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浓度、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规律。 1.(1)在一定条件下,把1 mol N 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在某一时刻,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此时,c(N2)增大,v正增大,c(NH3)不变,v逆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c(N2)减小,v正减小,c(NH3)增大,v逆增大,最终v正=v逆。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1)化学平衡移动可表示为 (2)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 探究点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2. - - 3. 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图中发生变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①反应物A或B浓度增大;②生成物C浓度减小;③生成物C浓度增大;④反应物A或B浓度减小。 (2)上述各图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如何? 答案①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④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归纳总结]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1)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c(反应物)减小或c(生成物)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活学活用]

全套下载(共15份145页)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全集(含全套练习)

(共15套145页)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全集(含全册练习)

第1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叫做气体的等温变化. 2.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 成反比,即pV =C . 3.等温线:在p -V 图像中,用来表示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它们是一些双曲线. 在p -1V 图像中,等温线是倾斜直线.

一、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状态参量 研究气体性质时,常用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来描述气体的状态. 2.实验探究

二、玻意耳定律 1.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公式 pV=C或p1V1=p2V2. 3.条件 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 4.气体等温变化的p -V图像 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8-1-1所示,图线的形状为双曲线,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时的p -V关系,称为等温线. 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 图8-1-1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 (2)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正比. (×)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 (4)在探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个状态参量之间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 (5)玻意耳定律适用于质量不变、温度变化的气体. (×) (6)在公式pV =C 中,C 是一个与气体无关的参量. (×)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用注射器对封闭气体进行等温变化的实验时,在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时为什么要缓慢进行? 提示:该实验的条件是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体积变化时封闭气体自身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温度不变,应给封闭气体以足够的时间进行热交换,以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 (2)玻意耳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那么为什么在压强很大、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玻意耳定律就不成立了呢? 提示:①在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气体分子之间除碰撞外可以认为无作用力,并且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也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由玻意耳定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玻意耳定律成立. ②当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引起的效果就比较明显,同时气体分子本身占据的体积也不能忽略,并且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由玻意耳定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之间差别越大,因此在温度很低、压强很大的情况下玻意耳定律也就不成立了. (3)如图8-1-2所示,p -1 V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更能直观描述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为什么直线在原点附近要画成虚线?

英语选修六第一单元学案

New words 1.calculate vt&vi Have you calculate the result?计算 Can you calculate the cost?估计 Be calculated to do打算做… We were not calculated to hurt you. Calculator计算器 Calculating adj(贬)会算计的,精明的 A calculating businessman 2. universal adj.普通的,通用的,宇宙的 A universal problem Soft wares are universal. Universal rays宇宙射线 Universally adv.全体地,一致地,共同地 Universe n宇宙 3.simplify vt 简化,使简明 simplify the problem/ task a simplify text简易读本 simple adj.简单的,简朴的 simplification n 简化 4.sum c.n总和,算术题,金额. The sum of two and five is seven. A large sum of money vt (summed,summed) sum up总计,合计’概括,总结 sum up the figures sum up the text The story can be summed up in one sentence. In sum= in a word总而言之 Summary n.总结,概括 5.logical adj.合逻辑的,合情合理的 a logical conclusion a logical end logically adv. 有条理地,有逻辑地 Argue/ think logically Logic u.n.逻辑 6.technology u.n.工艺,科技,技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医疗技术方面的新成果technological adj.科技的,技术的,工艺的 technique 技巧,技艺 7.revolution 革命,革命运动 a socialist revolution 社会主义革命 a bourgeois revolution资本主义革命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课前学案导学】 ■精准定位——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 2.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导航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通常用________表示。反应吸热时,表示为________;反应放热时,则表示为_______。 2.反应热通常用_____来测量,其计算公式Q= –C(T 1 – T 2)中,C 表示_____,T 1.T 2分别表示反应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中和热。 理解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 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和 OH — 化合生成 H 2O ,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 2.中和热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取1.0 mol ·L -1的盐酸100mL,并分别加入100mL1.0mol ·L -1的NaOH 溶液、KOH 溶液,测得的反应热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让酸或碱略过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英语选修六第一单元学案

Unit 1 Art 考练卷(一) 一、重点单词 1._________ n.[C,U]努力;尝试;企图v t. 尝试;企图 2._________ n.[C]画像;身材;数字v t. 计算→(熟词生义)认为;估计3._________ n.[C]目标;目的v i.& v t.瞄准;(向某方向)努力→_________ adj.没有目标的;无目的的→_________ ad v.漫无目的地;无目标地4._________ v i. 有感染力;呼吁;求助→(熟词生义)v t. 将……上诉n.[C,U]呼吁;恳求;吸引力→_________ adj.吸引人的 5._________ v t.采用;采纳;收养→_________ adj. 被收养的;被采用的→_________ n.[U]收养;采用 6._________ n.[U]信任;信心;信念→_________ adj.忠实的;守信的→_________ ad v.忠实地 7._________ v t.拥有;具有;支配→_________ n.[U]拥有→_________财产 8._________ e n.[C,U]巧合(的事);(事情、口味、故事等)相合→_________ adj.同时发生的;一致的;符合的 9._________ v t.预言;预告;预测→_________ n.[C,U]预言 10._________ n.[C,U]喜爱;偏爱→_________ v.喜爱;偏爱 11._________ adj.典型的;有代表性的→_________ ad v.典型地 二、阅读单词 1.abstract adj. __________________ 2.delicate adj. _________________ 3.specific adj. __________________ 4.exhibition n. __________________ 5.reputation n. 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4.2《化学电源》学案(1)

第二节化学电源 [目标要求] 1.了解依据原电池原理开发的技术产品——化学电池。2.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3.正确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一、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常用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电池结构 负极:Zn 正极:MnO2 电解质溶液:KOH溶液 负极:Zn 正极:Ag2O 电解质溶液:KOH溶液电 极 反 应 正极 2MnO2+2e-+ 2H2O===2MnOOH+2OH- Ag2O+2e-+H2O===2Ag+ 2OH- 负极Zn-2e-+2OH-===Zn(OH)2Zn+2OH--2e-===Zn(OH)2总反应式 Zn+2MnO2+ 2H2O===2MnOOH+ Zn(OH)2 Zn+Ag2O+ H2O===Zn(OH)2+2Ag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电池结构 负极:Pb 正极:PbO2 电解质溶液:H2SO4溶液 负极:H2 正极:O2 电解质:酸性电解质 电 极 反 应 正极 PbO2(s)+SO2-4(aq)+4H+ (aq)+2e-===PbSO4(s)+ 2H2O(l) O2+4H++4e-===2H2O 负极 Pb(s)+SO2-4(aq)-2e- ===PbSO4(s) 2H2-4e-===4H+总反应式 Pb(s)+PbO2(s)+ 2H2SO4(aq)===2PbSO4(s)+ 2H2O(l) 2H2+O2===2H2O 知识点一化学电池 1.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碱性 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MnO2+ H2O===ZnO+Mn(OH)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全册导学案(共62页)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导学案

【课题】§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自主探究】 1.光滑桌面上有1、2两个小球。1球的质量为0.3Kg,以8m/s的速度跟质量为0.1kg的静止的2球碰撞,碰撞后2球的速度变为9m/s,1球的速度变为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数据,以上两项猜想是否成立: (1)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速度传给了2球? (2)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动能传给了2球? (3)请根据实验数据猜想在这次碰撞中什么物理量不变,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6.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k g

和0.2kg.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发生一维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把两小车加在一起计算,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典型例题】 A、B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用闪光照相,闪光4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下图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t,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cm处,问: (1)碰撞发生在何处? (2)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时间? (3)设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2:3,试分析 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问题思考】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你认为在计算时怎样对待速度的方向? 【针对训练】 1.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为了顺利地完成实验,入射球质量为m1,被碰球质量为m2,二者关系应是( ) A.m1>m2B.m1=m2C.m1

高二英语外研版选修六教学案:Module 6 Section 2 含答案(精修版)

外研版英语精品资料(精修版) Ⅰ.单词拼写 1.I'd like to book a room in your hotel, in which I can overlook (俯视) the sea from the window. 2.The camp lasted (持续) for only a week, but some teachers noticed great changes in their students after the activity. 3.Japan used to occupy (占领) Taiwan for as long as 50 years. 4.The brave soldier dived into the water and rescued (营救) the drowning boy, which made us very moved. 5.I returned to the village many times, and eventually (最终) I gained their trust. 6.The wounded (受伤的) soldier should be sent to the hospital in no time. 7.A group of soldiers led by their commander (指挥官) were advancing towards the front. 8.Because of the icy road, he had to abandon (抛弃) his car and walk home. Ⅱ.拓展词汇 1.invade v.入侵,侵略→invasion n.侵入,侵略 2.abandon v.放弃,抛弃→abandoned adj.自甘堕落的,被抛弃的,无约束的 3.operation n.行动;操作;经营;手术→operate v.操作;运转;做手术 4.survivor n.幸存者→survive vi.幸存,比……活得长→survival n.幸存,生存5.occupy v.占领→occupation n.职业→occupational adj.职业的 6.commander n.指挥官→command v. & n.命令,指挥 7.deep adj.深的→deeply adv.深深地,深刻地→depth n.深度 8. shocked adj.感到震惊的;惊愕的→shock v.使震惊n.震惊,惊愕

化学选修4电化学基础导学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电池原理; 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理解铜锌原电池的原理与结构,初步学会制作水果电池。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 教学难点:原电池设计 基础知识预备: 1、原电池是将转化为的装置。其本质是原理的应用。 2、判断下列装置为原电池的是: 镁铜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稀H2SO4 NaOH溶液 E F G 小结:构成原电池的4个条件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图中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找规律,小结:①负极产生阳离子或消耗阴离子, 正极〈〉产生阴离子或消耗阳离子 ②注意溶液的酸碱性,适当在电极反应式两边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以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自主学习]:一、盐桥在原电池工作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修六导学案:unit+1导学案

波峰中学高二英语课前作业A 姓名班级组别编制陈颖娴时间2017-11 编号12审批樊建 【学习目标】 Language Aim: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asp the important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ility Aim: Get students to use som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correctly. 【目标训练】 目标一:课文语法填空 As is 1._____________ (know) to all, art is influenced by the customs and faith of a people . 2._____________ (style) in Western art have changed many times. During the Middle Ages, the main aim of painters was 3.______________ (represent) religious themes. 4.______ ______ a result, some pictures at this time were full of religious symbols, 5._____________ created a feeling of respect and love for God.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ople began to concentrate less 6.____________ religious themes and adopt a more humanistic attitude 7.______________ lif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some painters became the Impressionists. And they were the first painters 8.___________ (work) outdoors. Paintings can reflect the 9.____________ (develop) of civilization, and it is 10.__________(interest) to predict what styles of paintings there will be in the future, why not try to visit some art galleries to appreciate different styles of paintings?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 目标二:单词、短语、重难点突破 1.adopt vt. 收养,领养;采纳,采用 教材原句:People began to ___________ less on religious themes and __________a more humanistic attitude _________ life.

高中化学选修四学案:4.2化学电源 学案

放电 充电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班级: 姓名: 组别: 【 学习目标】 1、常识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 2、认识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等几类化学电池; 3、学习化学电池的构成,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 【学习重点】 化学电源的结构及电极反应的书写 【知识梳理】 化学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 料电池等几大类。 1、 一次电池(又称干电池) 如:普通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1)碱性锌锰电池,电解质是KOH ,其电极反应: 负极(Zn ): 正极(MnO 2): 总反应: (2)锌银电池的负极是Zn ,正极是Ag 2O ,电解质是KOH ,其电极总反应如下: Zn + Ag 2O = ZnO + 2Ag 则:负极( ): 正极( ): 2、 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Pb (s)+ PbO 2(s) +2H 2SO 4(aq) 2PbSO 4(s) +2H 2O(l) ①其放电电极反应: 负极( ): 正极( ): ②其充电反应是上述反应的逆过程,则电极反应: (电化学上规定: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 阴极: 阳极: 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持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它与一般 的化学电源不同,一般化学电池的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部,故而限制了电池的容量,而 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包括活性物质,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 如:氢氧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时,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时,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除H 2外,烃、肼、甲醇、氨、煤气等液体或气体,均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除纯氧气

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导学案

选修3-4全册教学学案 选修3-4_11.1简谐振动 【学习目标】 1.认识弹簧振子并能判断出振动的平衡位置。 2.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正(余)弦曲线,知道简谐运动图 像的意义。 3.能够根据简谐运动图像弄清楚各时刻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 和大小规律。 【自主学习】 1.弹簧振子 (1).组成: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系统叫弹簧振子,它是一个理想化 的模型(为什么?)。 (2).平衡位置:振子__________时的位置。 (3).机械振动:振子在______位置附近的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 2.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1).简谐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___________规律,即它的振 动图像(x-t 图像)是一条________曲线。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__________。 (2).简谐运动的图像 ①坐标系的建立:在简谐运动的图像中,以横坐标表示______,以纵坐标表 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__。 ②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的_______随_______的变化规律。 重点知识或易混知识 问题1.根据对平衡位置的理解,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 ① 在弹簧振子中弹簧处于原长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② 在弹簧振子中物块速度为零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③在弹簧振子中合外力为零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问题2.振动图像的理解,结合判断正误 ① 如右图所示正弦曲线为质点的运动轨迹。 ② 如右图,3s 内的位移为x 1大小为cm cm 10910322=+。 ③ 如右图,3s 内的位移为x 2 大小为10cm 。 ④ 如右图,1.5s 时的速度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⑤ 0.5s 和1.5s 时的位移相同,速度也相同。 ⑥ 0.5s 和3.5s 时的位移相反,速度相反。 X X 1

高二英语外研版选修六教学案:Module 4 Section 3 含答案(精修版)

外研版英语精品资料(精修版) [语法初识] [语法剖析]

1.构成:助动词have/has +been+动词ing形式。 2.用法: (1)表示过去某一时刻发生的动作一直持续到现在,并有可能继续持续下去,也可能已停止。这种时态常与all the time, all the morning, these few days, all night等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另外,如果表示某一动作的起点,可用since引导的短语或从句,如果表示某一动作的全部时间,可用for引导的短语。 He has been writing the novel since last year. 自从去年以来他一直在写那部小说。 We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for an hour. We don't want to wait any longer. 我们等了你一个小时了。我们不想再等了。 (2)表示一直到说话时为止的一段时间内一再重复发生的动作。 Where have you been?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 you everywhere. 你去什么地方了?我们到处在找你。 (3)表达较重的感情色彩。 You know, you really have been making things terribly difficult for him. 你要知道,你也真是太难为他了。 You have been coughing a lot recently. 近来你一直咳嗽。 (4)有时表示根据直接或间接的论据而得出的结论。 Her eyes are red.She has been crying. 她的眼睛很红。她一直在哭。 [名师点津] 表示状态的动词,如love, like, hate, know等不能用于现在完成进行时。 集中演练1 1-1.单句语法填空 ① I feel very tired now. I have been cleaning (clean)the classroom for three hours.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四章导学案资料有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目标要求] 1.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2.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征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概念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2.常见强、弱电解质(填物质种类) (1)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平衡状态的建立 2. 在一定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电解质越弱,其电离程度越小。 (2)外因:①温度:升温时,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②浓度:降低浓度(加水),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③加入含有弱电解质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离子结合成分子方向移动。

四、电离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出的各离子浓度系数幂次积的乘积与反应物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2.表达式 对于HA ++A -,K =c (H +)·c (A -) c (HA )。 3.注意问题 (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值变大。 (2)在相同条件下,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 (3)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一级电离?二级电离,所以其酸性决定于一级电离。 知识点一 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1.某固体化合物A 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是非电解质 B .A 是强电解质 C .A 是共价化合物 D .A 是弱电解质 答案 B 解析 在熔化状态下能够电离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所以为强电解质,故应选B 。 2.现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铵,③氢氧化钡,④氨水,⑤蔗糖,⑥高氯酸,⑦氢硫酸,⑧硫酸氢钾,⑨磷酸,⑩硫酸。 请用以上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⑥⑦⑧⑨⑩ (2)②③⑥⑧⑩ (3)⑦⑨ 知识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 3.在100 mL 0.1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 + 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热 B .加入100 mL 0.1 mol·L - 1的醋酸溶液 C .加入少量的0.5 mol·L - 1的硫酸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六Module5词汇学案

闻喜县东镇中学学案编号NO YY651 年级高二班级姓名科目英语(选修 6) 《Module 5 Cloning》词汇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词汇的用法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分析总结词汇的用法 3. 激情投入,巧妙记忆。 【课堂组织】 一、读本模块的单词短语,完成练习 A级1. 使…恐惧_____2. 追捕,追逐,追赶 _______3. 使厌恶,使觉得恶心_______ 4. 谋杀,谋杀案 _______ 5. 拒绝_______ 6. 燃尽烧完自灭________ 7. 呼吸________ 8. 对照,与…对比________9. 与…相似_____ 10. 扑倒在…上_______ 11. 恐怖;害怕;担心;________12. 发出声音_______13. 创造_______14.错误地______ 15.摆脱控制______16.分解______17.如下_______18.依靠,依赖______ B级词汇拓展 1. emotion n. __________adj. 情感的 ___________adj. 没有感情的 2. fiancee n. __________ n. 未婚夫 3. murder v. _________ n. 凶手 4. breathe v. _________n. 呼吸 5. horror n. _______ adj. 可怕的,令人恐惧的 6. fear n. ________ adj. 可怕的 ________adj.无畏的 7. create v. _________n. 创造 ________adj. 创造性的 __________n 创造者 _________ n. 生物,动物 8. wrinkle adj. _______ n. 皱纹 v. 起皱纹,使起皱纹 二.议:小组合作讨论 1. terrify v. (make sth. frightened) 使惊恐,使受惊吓 n. terror run away in terror 惊慌地跑开 adj. terrified/ terrifying be terrified at / with 因….吓了一跳 be terrified of 恐惧,害怕…. 1). Having heard the alarm, _________ people ran out of the office. 2). I don’t like _________ films. They are frightening. 2. resemble: vt.be like or similar to…与……相像 常用短语:resemble sb./sth. (in sth.) 她和她弟弟长得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refuse v 拒绝回绝 refuse + n / pron / to do / sb. sth. 4. murder n. /v. 谋杀,谋杀案 murderer 凶手,谋杀犯 commit murders 进行谋杀,犯杀人罪 He murdered his wife with a knife. 5. chase: follow 追捕 在外面的院子里, 孩子们叫喊着, 互相追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ase off: 赶跑 这个老人用棍子赶跑了所有调皮的男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ased after sb./sth. 追逐,追赶,追踪,追求 chase sb./sth. away/ off/ out 赶走,驱逐 chase about 到处飞奔 chase down 努力寻找chase one’s dream 追求个人梦想Why do people ___ material possessions? A. chase away B. chase after C. chase about D. chase down 6. burn out vi. 燃尽烧完自灭 vt. burn sth. out = sth. be burnt out 被烧空, 烧毁 burn oneself out = be burnt out 精力耗尽 ;身体搞 burn up 烧起来旺起来 1). The hotel was ________________in the big fire. 2).The wooden house was _____________. 3). If you want to study well , you should burn your boats. burn out /off 烧光 burn down 烧毁 burn to the ground 烧成平地 7. breathe v. 呼吸 It is good for the health to breathe deeply. 搭配:breathe in ________ breathe out ____________ The doctor told me to breathe in and then breathe out slowly. 拓展:breath n. hold one’s breath __________ out of breath ____________ 8. contrast vt. 对照,对比 contrast A and/with B 1). 这首诗对比了青春与年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搭配:contrast with 2). 她的行动与诺言相差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trast n. 短语:in contrast to /with ___________ by contrast ____________ contrast….with 不同类事物对比/映衬/衬托 compare…with 同类事物对比/比较 1). The teacher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he poems. 2) The white sailing boat ______________the blue s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