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发表时间:2018-12-05T11:20:20.9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李丽容陈友青

[导读]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中多发的急腹症之一,其具有并发症多、病情进展快和预后性差等特点。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检验科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酶(LPS)+淀粉酶(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脂肪酶;淀粉酶;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29-02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中多发的急腹症之一,其具有并发症多、病情进展快和预后性差等特点。其致病原因与不良生活方式和高脂饮食等相关,以轻度AP较为常见。若治疗延误或不当可导致胰腺器官严重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等不良后果。因此,尽早诊断与治疗对于该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1]。AMY被认为是AP患者的主要诊断指标,其操作简单,但存在诊断缺陷。LPS的诊断结果较为可靠,且诊断时间短,是AP的又一诊断指标。研究中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血清LPS+AMY对AP患者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中,男191例,女165例;年龄范围是24~55岁,平均(31.34±3.25)岁;轻度AP251例,重度AP105例;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341例,阴性15例。B组中,男193例,女163例;年龄范围是21~57岁,平均(31.82±3.44)岁;轻度AP244例,重度AP112例;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339例,阴性17例。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入院2d内进行静脉血采集,采血量为2ml,静置凝血后将血样置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功率为4000r/min,时间为

5min。而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A组检测LPS与AMY;B组单纯检测AMY。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轻度与重度疾病检测值,并评估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性。

1.4 评价标准

LPS>63U/L即判定为阳性;AMY>103U/L即判定为阳性。诊断准确率=准确诊断数/本组总病例数×100%;特异度=阴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阴性数×100%;灵敏度=阳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阳性数×100%[2]。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检测值用(x-±s)表示,行t检验,诊断结果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 对比轻度与重度患者的相关检测值

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AP的发病原因是胰腺消化酶直接消化胰腺组织,致病因素为暴饮暴食或外伤等,常合并器官功能不同程度损伤。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和疾病进展快等特征,且可能导致猝死事件。AMY是AP的主要诊断指标,其在发病3~12h后会急剧升高,且在1~2d内升至最高值[3]。而发病2h后,患者的血清AMY便会降至正常水平,也有少数患者的升高情况持续7d以上。因此,其对于发病时间短于12h的AP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其升高程度不与病情程度成正比,部分重度AP患者的AMY为正常水平,所以其不能作为AP的单一诊断指标。LPS作

脂肪酶、淀粉酶测定方法

脂肪酶测定——采用p-NPP法 取0.5g样品,加去离子水10mL,40℃水浴浸泡2h,过滤。取滤液1mL于试管中,加入pH8.0缓冲液3mL和1mmol/L p-NPP溶液0.1mL 于40℃下精确反应3min,迅速置于冰上终止反应。在波长405nm处测定吸光度值。对照管酶液用等体积去离子水代替,其余试剂相同。Npp标准曲线Y=0.287x+0.0861 (y:吸光度x:NPP浓度(umol/L)) 试剂配制: 1mmol/L p-NPP溶液:称取0.0378g pNPP,加入1mL曲拉通-100与5mL异丙醇,用Tris-HCL(pH8.0)定容至100mL。 pH8.0 Tris-HCl:50mL 0.1M tris碱溶液与29.2mL 0.1M HCl溶液混合,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淀粉酶测定 称取六神曲0.5g,研细,用20mL去离子水40℃浸泡1h,过滤。取2只250mL的碘瓶,各加入5%的淀粉液25mL,10mL醋酸钠缓冲液(pH4.5),10mL蒸馏水,摇匀,40℃水浴预热5min。A管中加入滤液5mL,准确反应1h,立即加2mol/L HCl 1mL终止反应,B管中先加入HCl,再加滤液5mL。2只碘瓶分别加入0.05mol/L碘液10mL,0.1mol/L氢氧化钠45mL,边滴边振摇,暗处放置20min,加入1mol/L 硫酸2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无色。每份样品测定3次。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计算得淀粉酶活力。

淀粉酶活力是指1g六神曲粉末在一定条件下(T=40℃,pH=5.0),1h 内催化可溶性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毫克数。计算公式: 淀粉酶活力=[c×(vB-vA)·M·N]/2×m·t 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浓度(mol/L),M为葡萄糖的摩尔质量(g/mol),N为酶液稀释倍数,V A为样品滴定值(mL),VB为空白滴定液(mL),m为六神曲的取样量(g),t为反应时间(h),淀粉酶活力单位为mg/(g·h) 。 试剂配制 pH4.5醋酸钠缓冲液:18g醋酸钠加9.8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1mol/L硫酸溶液:量取6mL浓硫酸,倒入适量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0.1mol/L碘液: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蛋白酶活力测定 称取六神曲1g,研细,加蒸馏水20ml,于40℃水浴放置1h,间断搅拌,过滤,滤液以磷酸钠缓冲液稀释1倍。取1mL稀释液置离心管中,于40℃水浴预热5min,加入预热的酪蛋白1mL,保温10min,立即加入0.4 mol / L 三氯醋酸2 ml,终止反应,继续置水浴中保温20 min,使残余蛋白质沉淀后离心滤过。取1 mL滤液,加入0.4 mol/L 碳酸钠溶液5 mL,福林试液1 mL,蒸馏水2 mL,摇匀,置水浴锅中,40 ℃保温显色20 min。以试剂溶液为空白,于763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在40℃时每1min水解酪蛋白产生1g酪氨酸的酶量,定义为1个蛋白酶活力单位。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及临床价值分析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及临床价 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名患者,按照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又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CT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轻度患者42例,中度患者73例,重度患者31例。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得出实验结论。结果: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明显低于胆源性和其他患者(P<0.05),三组患者的脂肪酶浓度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两种指标的比值均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患者能够通过血清淀粉酶浓度来鉴别,而轻、中、重度患者则不能通过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来判定。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临床价值 1.前言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本次实验选取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按照病因(胆源性、酒精性、其他)分为三组,又按照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分为三组,然后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现报到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例患者,从患者的记录资料可见,患者的年龄为20~76岁,平均年龄 47.23±0.69岁,其中男性患者有86例(58.9%),女性患者60例(41.1%)。按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发展变迁与现状》所述的分类标准[2],按照病因将患者分为胆源性(51例)、酒精性(28例)、其他(67例)三组。另外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和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42例)、中度(73例)、重度(31例)三组。 2.2方法 在患者入院当天,医护人员立即采集患者的筋脉血液,利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液中含有的血清淀粉酶浓度(参考范围0~108U/L)、脂肪酶浓度(参考分为 23~300U/L),并分析两者的比值。 2.3观察指标 检测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 2.4统计学分析 这次试验中,选择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来比较均数,用χ2检验来比较计量资料。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不同病因患者的分析结果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源于丁香园)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较为严重的急腹症,其发病迅猛,病死率高。急性期胰腺炎和其他急腹症较难鉴别,且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因而急性胰腺炎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多有典型的腹痛、恶心、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用于评估腹痛患者,甚至是常规生化检查的一部分。 血清淀粉酶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急性胰腺炎酶学诊断指标之一,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获得,灵敏度高。脂肪酶存在于胰腺腺泡内,当患者发生胰腺炎时,腺泡出现损伤并致使脂肪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血清中脂肪酶含量升高。脂肪酶作为胰腺组织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疾病的特异性较淀粉酶高,可作为胰腺疾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指标。 然而在平常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的血清淀粉酶升高而脂肪酶活性不升高;有的脂肪酶活性升高而血清淀粉酶不升高;有的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却不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所有这些叫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无所适从,因为解释这些测试结果可能非常困难。 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正常,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吗?胰腺急性炎症和自身消化导致淀粉酶和脂肪酶的释放,血液中的水平升高。出于这个原因,在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水平正常通常会排除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诊断急性胰腺炎脂肪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95%)。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胰腺炎的诊断却可能极具挑战性。急性胰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9%~32%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因此,单纯检测血清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报道指出,伴高甘油三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不升高,其原因是不确定的,最有可能是某些血清因素抑制了酶的活性。急性酒精性胰腺炎也常常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单纯依靠高淀粉酶血症,对于急性酒精性胰腺炎的诊断是不合理的,应该放弃。在急性胰腺炎时正常血清淀粉酶可以见到,但正常血清脂肪酶是极其罕见的。Shafqet 等报告了首例氢氯噻嗪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正常脂肪酶。Shah 等认为,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正常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应该被予以接受。急性胰腺炎时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出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量胰腺坏死、胆石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及急性胰腺炎恢复期患者等疾病中。重症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大量坏死,胰腺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脂肪酶不能再分泌,导致血淀粉酶/ 脂肪酶反而可能不高。正如肝衰竭时转氨酶进行性下降一

淀粉酶_脂肪酶联合测定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淀粉酶、脂肪酶联合测定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李 忠 THE D IAG NOSINGME AN ING OF COMB INE D DETECTION OF AMY LASE AND L I P ASE IN P ANCREAS D I SEASES L I Zhong 【摘 要】 目地 为快速、正确诊断出胰腺疾病,并与其它腹部疼痛讯速的区分开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血、尿淀粉酶和脂肪酶。结果 急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升高快,但持续时间短,特异性差,易漏诊,脂肪酶逐渐升高,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好,与胰腺炎病情变化是平行关系。结论 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关键词】 脂肪酶 淀粉酶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及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发病急,和其他急腹症较难鉴别,少数病情重,胰腺出血坏死,伴腹膜炎、休克等各种并发症,病死率高,医疗风险大。为提高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我科同时对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和血脂肪酶同时进行动态检测,比较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现报告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共检测符合临床诊断胰腺疾病者80例,被确诊为胰腺炎者42例,非胰腺炎者38例;男56例,女24例;16~72岁,平均年龄4410岁。其中酒精中毒6例,尿毒症2例,肠梗阻2例,糖尿病3例,腮腺炎3例,消化性溃疡4例,急性胆囊炎10例,腹部手术后7例,服用镇静剂1例。 1.2 标本收集 门诊开始抽血测定病人血、尿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后于4~8h、16~24h,2~4d和6~8天抽血测定。 1.3 检测方法及仪器 AMY用EPS速率法,参考值为17~220(血)<1000 (尿),L i p用酶显色法,参考值为516~5113,用OLY M2 P U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以酶活性单位U/L表示。同时作质控品监测质量。 2 结果 临床诊断80例需测淀粉酶的病人中,非胰腺炎者淀粉酶增高不大,42例被诊断为胰腺炎者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急性胰腺炎时AM Y(淀粉酶)急剧升高,以后慢慢下降,L i p(脂肪酶)升高稍慢,但下降幅度没有AMY大,维持较长时间。 联合测定AMY与L i p的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脂肪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高于淀粉酶,其联合检测对提高胰腺炎的诊断有很好的作用。 表1 胰腺炎组病程中淀粉酶、脂肪酶阳性的动态变化(%) 项目2~4h4~8h16~24h2~4d6~8d 尿淀粉酶4351008640 血淀粉酶1471100487 血脂肪酶26710010095表2 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淀粉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灵敏度778689 特异性828990 准确度839093 3 讨论 3.1 胰腺通常分泌大量的消化酶,绝大多数进入十二指肠,只有少部分进入血液[1]。正常情况下,血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存在地区差异,常见的病因有胆道疾病、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引起胰腺炎的途径虽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各种消化酶被异常激活而产生胰腺自身消化,胰管阻塞,阻碍了酶进入十二指肠,从而返流入血,使其各自的血浓度骤然升高[2]。因此测定血液中的相关酶的浓度变化即可诊断出胰腺炎。 3.2 血清淀粉酶 在起病后2~12h开始升高,12~24h 达高峰,48h开始下降,持续3~5d,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的5倍即可确诊为本病。淀粉酶升高的程度虽然和胰腺的损伤程度不一定相关,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则患胰腺炎的可能性就越大。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以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尿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时,12~24h开始增高,下降比血清淀粉酶慢[3]。因此,在血淀粉酶正常时,检查尿淀粉酶可能更有意义[4],但尿淀粉酶值受患者尿量的影响。淀粉酶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依据,但其特异性差。如果与脂肪 李 忠:东莞市石排医院 广东东莞 523330

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的意义

文章来源:医学网发表时间:2007-05-24 10:39:00 关键字:胰腺炎 淀粉酶(amylase' AMS)、脂肪酶(Lipase' LPS)测定均可作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但由于AMS存在于多种器官内,故诊断的特异性受到一定限制[1],而LPS在AP时出现较晚[2],影响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如同时检测AMS'LPS,则诊断AP的价值明显提高.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1994-07~1997-07连续3 a出现上腹剧痛而怀 疑为AP的急诊住院患者,以临床综合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证实等)为金标准,同时测定AMS和LPS.金标准确诊的患者为患病组(Ap组),金标准排除胰腺炎的患者为对照组(非Ap组).患病组48(男40,女8)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48岁. 对照组50(男43,女7)例,年龄21岁~69岁,平均43岁. 1.2诊断标准按1991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制订的全国统一诊 断标准.排除标准: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 1.3标本收集入院当天测定血、尿AMS和LPS,以后每天早晨 抽血、留尿送检,连续测定至结果转阴.标本当日检验,核对后记录结果. 1.4测定方法AMS用酶法动态法,LPS用酶法消浊法.试剂由上 海长征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用美国博乐公司生产的定值质控血清作质量监控.检测所用仪器为美国Beckmam―7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

1.5真实性指标计算方法灵敏度:Se=a/(a+c);特异度 Sp=d/(b+d);准确度=(a+d)/(a+b+c+d).其中a为真阳性例数,b为假阳性例数,c为假阴性例数,d为真阴性例数. 2结果 2.1正常参考值测定测定了120名献血员AMS和LPS,AMS 为正态分布,男女之间无差别,以X±2s作正常参考值范围,则血AMS 为13 iU/L~67 IU/L'尿AMS为110 IU/L~470 IU/L;LPS为偏态分布,男女之间无差异,以95.0%位点确定上限为163 iU/L,参考范围0~163 IU/L. 2.2截断点选择以尤登指数法确定[3],尤登指 数:YI=Se+Sp-1'即尤登指数等于灵敏度加特异度减1得到.由此选定血AMS截断点498 IU/L,尿AMS截断点为1 150 IU/L.患者血尿AMS 任意1项达到和超过截断点即为AMS测定阳性. LPS截断点为280 iU/L,达到和超过截断点为LPS阳性. 2.3AMS和LPS诊断AP的价值患者AMS和LPS任意1项达到和超过截断点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2.4AMS'LPS联合诊断价值AMS'LPS其中任意1项或2项均阳性列为阳性,AMS'LPS2项均阴性列为阴性,则联合诊断的价值最大,灵敏度100%,特异度98.0%,准确度99.0%.其次为LPS'AMS诊断价值最低. 2.5急性胰腺炎发病时间与敏感度的关系4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抽血、留尿作AMS和LPS,经统计发病时间与敏感度之间的关系.

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8-07-02T15:21:26.5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王晓昕 [导读] 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牡丹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PS)和淀粉酶(PAMY)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统计单独淀粉酶检测的阳性率,单独脂肪酶检测的阳性率及脂肪酶联合淀粉酶检测的阳性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脂肪酶及单独检测血清淀粉酶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和血清淀粉酶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关键词】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重症,发病初都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容易与胃病、阑尾炎等急腹症患者相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由于急性胰腺炎进展极快,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胰腺炎既往采用血清淀粉酶(PAMY)、尿液淀粉酶(UAMY)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指标,但是这两个指标的在发病早期的灵敏度较差[1]。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以检查血清淀粉酶为主,但由于发病时间等原因,造成单纯检查血清淀粉酶阳性率不高。故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有学者提出血清淀粉酶联合脂肪酶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2]。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还有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检测,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B超、CT等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为急性胰腺炎,且符合1996年外科学分会推荐的胰腺炎诊断标准[3],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4~75岁,平均(47.5±8.5)岁。发病时间4~12 h;对照组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33~76岁,平均(46.5±9.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应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10 min,转数为3000转,然后应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淀粉酶及血清脂肪酶的检测。血清脂肪酶正常值为1~60 U/L,血清淀粉酶的参考值为15~55 U/L,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其中一项阳性或同时为阳性确诊为胰腺炎。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的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单独血清淀粉酶检测阳性例数为42例,阳性率为70.0%。单独检测血清脂肪酶的阳性例数为43例,阳性率为71.7%。联合检测的阳性例数为53例,阳性率为88.3%;可见单独检测血清脂肪酶与血清淀粉酶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脂肪酶的阳性率及单独检测血清淀粉酶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是一种胰腺自我消化的疾病,此病起病急、进展快,急重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极高,重型胰腺炎的死亡率高达20%[4],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胰腺炎发病中存在共同发病过程,即胰腺自身消化[5],胰腺中胰酶异常活化,对自身胰腺组织自我消化,使得组织坏死,引起急性炎症反应[6]。目前临床对于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经验性判断。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淀粉酶是急性胰腺炎的传统诊断指标,它可以由胰泡细胞合成后分泌入小肠,在小肠的消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除此以外,机体唾液也可存在大量淀粉酶,因此当机体胰腺或腮腺发生病变时,机体血清或尿液中淀粉酶即显著升高[8]。血清淀粉酶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一定诊断意义,但由于其在一些非急性胰腺炎类肝胆疾病中也有上升可能,因此限制了其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特异性。在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破坏,胰管阻塞,使得脂肪酶反流入血,且由于脂肪酶在其他组织中含量极少,其他急腹症时升高可能性很少,因此其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具有更高特异性[9]。脂肪酶是一组特异性较低的脂肪水解酶类,主要来源于胰腺,其次为胃及小肠,能水解多种含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通常胰腺以等量分泌脂肪酶及共脂肪酶进入循环,但因共脂肪酶相对分子量较小,可以从肾小球滤出,急性胰腺炎时,共脂肪酶/脂肪酶比例下降。脂肪酶通常于急性胰腺炎后12~24h升高,24~72h可到高峰,可与血清淀粉酶产生互补作用。脂肪酶同样不可以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作出估计。有研究结果[10]显示,血清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敏感性。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在临床中应推广应用,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思路。【参考文献】 [1]许永志,林月云,陈彬,等.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226-228. [2]诸孙桥.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59-60. [3]董秀鹏.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5):655-656. [4]秦学军.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44-45.

探讨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6-09-14T11:39:27.5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2期作者:张永颖 [导读] 对比AMY,LPS器官特异度更强,升高时间更早,且维持的时间更长,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效果更佳。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检测方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度和轻度急性胰腺炎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行AMY与LPS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重度急性胰腺炎组与轻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的AMY、LP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组AMY、LPS水平比轻度急性胰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Y联合LPS检测可以为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78-02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的特点,该病患者如疾病迅速恶化极易产生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的衰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存在高脂饮食与不良生活习惯者在增加,使得急性胰腺炎的发患者数也进一步增多。临床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多数为轻型患者,经过相关纠正治疗后预后大多较好,但也存在部分患者的病情程度较深,不但会表现出胰腺器官的多种病症,也会伴随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或大量器官的严重损伤。对于重型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比临床治疗具有更重要的作用[1]。血清淀粉酶与脂肪酶的联合检测是该疾病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为进一步探寻诊断效果更好的检测,我院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淀粉酶与脂肪酶的联合检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4~80岁,平均(53.2±15.3)岁。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度急性胰腺炎组38例和轻度急性胰腺炎组42例,选取同时期体检科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外周血3ml,室温静置凝血后置于离心机中离心。检测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含量。淀粉酶含量的标准范围0~220U/L,超过220U/L判断为阳性;脂肪酶的标准范围为5.6~51.3U/L,超过51.3U/L判断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录入数据,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灵敏性、准确性、特异性等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检测结果如下。健康对照组:AMY(84.74±21.16)U/L、LPS(92.73±49.87)U/L;轻度急性胰腺炎组:AMY(569.32±378.33)U/L、LPS(1177.91±675.12)U/L;重度急性胰腺炎组:AMY(774.31±728.64)U/L、LPS(1738.48±1668.43)U/L。重度急性胰腺炎组与轻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的AMY、LP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组AMY、LPS水平比轻度急性胰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是由于胰腺被自身消化酶消化所造成的,引起此反应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外伤性、自身反应性、暴饮暴食等。是一种急性的胰腺自我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常伴有相邻、相近的一系列其他器官的功能损伤。急性胰腺炎具有进展快、病情重、发病急的特点,死亡率非常高,对体内的内环境及重要脏器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也会有猝死的表现。曾有相关文献报道,急性胰腺炎中重型胰腺炎的死亡率可达到20%[2],50%患者常伴有并发症的出现,所以早期快速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AMY与LPS是已在临床上得以普及的检验项目。其中,AMY在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规律为3~12h即开始持续性升高,1~2d内到达最高值,发病2d后大部分患者AMY水平会趋于正常,但是也有极个别患者的AMY水平升高后会持续1周以上。所以,对于12h内发病、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的患者采用AMY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初步判断较为有价值。但AMY升高程度与胰腺炎轻重程度不完全成比例,对于重型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腺泡结构破坏严重,AMY的生成量显著减少,此时AMY或尿AMY的水平反而呈现正常值水平,AMY处于正常范围决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可能[3],约12%致死性胰腺炎患者的AMY可始终在正常范围内。因此,仅仅依靠AMY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极易出现漏诊,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除此之外,在患某些胆道疾病、消化道穿孔、阻塞性胰腺疾病、胰腺肿瘤、肝炎、阑尾炎、妇科疾病时,AMY 水平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可见AMY不适用于作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唯一指标。 血清LPS是胰腺消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患有急性胆囊炎、肝炎、胆道结石、肿瘤或胰管阻塞、胰腺炎等其增高较为常见。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期间AMY和LPS都会增高,但出现及存在的时间有其各自的特点。AMY持续时间比LPS短,增高的程度比LPS低,特异度比LPS低。增高的LPS在血液中可持续10d左右,特异度比AMY高,所以LPS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较AMY更理想。LPS主要由胰腺腺泡合成,在健康者的血清中水平很低。发病时胰腺滤泡广泛破坏,胰管阻塞,LPS进入十二指肠受阻,使血液中的LPS浓度急剧升高。健康人群的LPS水平很低,发病后,LPS的水平会在4~8h后立刻明显升高,并于1~2d达到最高值,保持1周左右时间。对比AMY,LPS器官特异度更强,升高时间更早,且维持的时间更长,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在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斌.C反应蛋白、淀粉酶及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3):298-300. [2]秦学军.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44-45. [3]董秀鹏.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5):655-656.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的价值。方法使用美国强生2500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对血清脂肪酶(Lip)和淀粉酶(Amy)进行测定。结果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脂肪酶的阳性率92.45%,淀粉酶的阳性率为66.38%,联合淀粉酶和脂肪酶动态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在96%以上,P<0.05。结论单独应用淀粉酶和脂肪酶均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动态检测脂肪酶和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率可以大幅提高,对病情能做出有效预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脂肪酶;淀粉酶;联合检测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ilitis AP)是一种周围组织及胰腺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1],常见的临床消化系统急腹症之一,具有病情危重、快进展、高病死率的特点,且重型胰腺炎发病率近年来增多,所以早期及时准确的急性胰腺炎诊断十分重要。AP患者常规行血淀粉酶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的特点,是AP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Lip是AP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方法学的缺陷,操作困难,在临床中一直未有效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得该检查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阳性率大幅提高。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140例急腹症患者,其中5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确诊,42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9.4岁;45例胆结石患者,其中3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5.3岁;42例其他急腹症患者。 1.2 按照中华医学会1996年外科分会推荐的诊断标准[2]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经B超扫描对胆结石进行确诊;通过临床经验及相关检查对其他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 1.3 选取53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为对照组,B超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其中35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7.6岁。 1.4 试验方法①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或护士对标本进行采集与制备,普通真空管中采集3 ml血液标本,在室温内使其自然凝固,10 min的3 000转离心后,进行测试。②采用美国强生2500干化学生化分析仪(相关配套的校准液、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对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脂肪酶(Lip)参考值:20~180 U/L,阳性为>180 U/L;血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源于丁香园)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较为严重的急腹症,其发病迅猛,病死率高。急性期胰腺炎和其他急腹症较难鉴别,且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因而急性胰腺炎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多有典型的腹痛、恶心、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用于评估腹痛患者,甚至是常规生化检查的一部分。 血清淀粉酶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急性胰腺炎酶学诊断指标之一,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获得,灵敏度高.脂肪酶存在于胰腺腺泡内,当患者发生胰腺炎时,腺泡出现损伤并致使脂肪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血清中脂肪酶含量升高。脂肪酶作为胰腺组织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疾病的特异性较淀粉酶高,可作为胰腺疾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指标。 然而在平常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的血清淀粉酶升高而脂肪酶活性不升高;有的脂肪酶活性升高而血清淀粉酶不升高;有的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却不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所有这些叫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无所适从,因为解释这些测试结果可能非常困难。 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正常,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吗?胰腺急性炎症和自身消化导致淀粉酶和脂肪酶的释放,血液中的水平升高。出于这个原因,在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水平正常通常会排除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诊断急性胰腺炎脂肪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95%)。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胰腺炎的诊断却可能极具挑战性。急性胰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9%~32%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因此,单纯检测血清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报道指出,伴高甘油三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不升高,其原因是不确定的,最有可能是某些血清因素抑制了酶的活性.急性酒精性胰腺炎也常常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单纯依靠高淀粉酶血症,对于急性酒精性胰腺炎的诊断是不合理的,应该放弃。在急性胰腺炎时正常血清淀粉酶可以见到,但正常血清脂肪酶是极其罕见的。Shafqet 等报告了首例氢氯噻嗪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正常脂肪酶。Shah等认为,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正常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应该被予以接受。急性胰腺炎时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出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量胰腺坏死、胆石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及急性胰腺炎恢复期患者等疾病中。重症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大量坏死,胰腺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脂肪酶不能再分泌,导致血淀粉酶/ 脂肪酶反而可能不高。正如肝衰竭时转氨酶进行性下降一样.一个

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发表时间:2018-12-05T11:20:20.9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李丽容陈友青 [导读]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中多发的急腹症之一,其具有并发症多、病情进展快和预后性差等特点。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检验科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酶(LPS)+淀粉酶(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脂肪酶;淀粉酶;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29-02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中多发的急腹症之一,其具有并发症多、病情进展快和预后性差等特点。其致病原因与不良生活方式和高脂饮食等相关,以轻度AP较为常见。若治疗延误或不当可导致胰腺器官严重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等不良后果。因此,尽早诊断与治疗对于该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1]。AMY被认为是AP患者的主要诊断指标,其操作简单,但存在诊断缺陷。LPS的诊断结果较为可靠,且诊断时间短,是AP的又一诊断指标。研究中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血清LPS+AMY对AP患者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中,男191例,女165例;年龄范围是24~55岁,平均(31.34±3.25)岁;轻度AP251例,重度AP105例;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341例,阴性15例。B组中,男193例,女163例;年龄范围是21~57岁,平均(31.82±3.44)岁;轻度AP244例,重度AP112例;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339例,阴性17例。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入院2d内进行静脉血采集,采血量为2ml,静置凝血后将血样置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功率为4000r/min,时间为 5min。而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A组检测LPS与AMY;B组单纯检测AMY。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轻度与重度疾病检测值,并评估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性。 1.4 评价标准 LPS>63U/L即判定为阳性;AMY>103U/L即判定为阳性。诊断准确率=准确诊断数/本组总病例数×100%;特异度=阴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阴性数×100%;灵敏度=阳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阳性数×100%[2]。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检测值用(x-±s)表示,行t检验,诊断结果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 对比轻度与重度患者的相关检测值 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AP的发病原因是胰腺消化酶直接消化胰腺组织,致病因素为暴饮暴食或外伤等,常合并器官功能不同程度损伤。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和疾病进展快等特征,且可能导致猝死事件。AMY是AP的主要诊断指标,其在发病3~12h后会急剧升高,且在1~2d内升至最高值[3]。而发病2h后,患者的血清AMY便会降至正常水平,也有少数患者的升高情况持续7d以上。因此,其对于发病时间短于12h的AP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其升高程度不与病情程度成正比,部分重度AP患者的AMY为正常水平,所以其不能作为AP的单一诊断指标。LPS作

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67

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淀粉酶(AMY)与脂肪酶(LPS)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 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来院体检的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血清AMY及LPS检测,观察检测结果 及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MY和LP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联合LPS检测的灵敏度、 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 清AMY和LPS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正确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淀粉酶(AMY);脂肪酶(LPS);联合检测;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099-02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发病迅速,病情凶险,严重威胁到 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诊断较为困难, 需结合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以早期明确诊断。血清淀粉酶(AMY)与脂肪酶(LPS)是临床检测急性胰腺炎较为常用的检测指标,为进一步探讨这两项指标联合检测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相关诊断标准,来院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行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1例,平均年龄(36.2±3.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2h,平均(4.7±1.0)h。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37.4±3.1)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2mL,经过抗凝离心后取血清待检。使 用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MY和LPS水平,检测过程采用速率法,试剂盒由VITROS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诊断标准及评价标准 AMY正常值参考范围:80~180U/dL,LPS正常值参考范围:20~180U/L。 观察两项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灵敏度=真阳性 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 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准确度= (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人数+似阳性人数+似阴 性人数+真阴性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计数资料用 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MY和LPS水平 如表1所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MY和LP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