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A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A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A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A卷A卷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

1. (1分)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A . 白醋

B . 食用油

C . 食盐

D . 酒精

2. (1分)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A . 蒸发

B . 径流

C . 太阳辐射

D . 水汽输送

3. (1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乙电极连接了电源的正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 . 乙试管中收集到可燃的气体

C .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D .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4. (1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 .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5. (1分)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 . n的数值是12

C . 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

D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 (1分)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跳水一直是中国的强项。在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 (1分)0℃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 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

A . 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B . 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

C .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 .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

8. (1分)小陈泡脚时,双脚感受到水的浮力。不禁好奇,盆内起按摩作用的凸起A、B(如图所示)是否也受浮力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A,B受到浮力作用

B . A,B不受浮力作用

C . A受浮力作用,B不受浮力作用

D . A不受浮力作用, B受浮力作用

9. (1分)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右图(a)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右图(b)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那么,在下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10. (1分)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 . 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B . 通过过滤来净化水

C . 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 . 用明矾来净化水

11. (1分)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的液体

C .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D . 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12. (1分)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13. (1分)下列哪种物质溶于水后,温度会明显升高()

A . 硝酸铵

B . 氯化钠

C . 氢氧化钠

D . 蔗糖

14. (1分)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 .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 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 . 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15. (1分)碳酸钠易溶于水,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食品加工等领域,其溶解度如下表。在20℃时,将30克碳酸钠粉未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再逐渐升温到30℃,这一过程中()

温度/摄氏度10203040

溶解度/克12.221.839.753.2

A . 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 溶液一直是饱和溶液

C . 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 溶液一直是为不饱和溶液

16. (1分)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

B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88mL蒸馏水

17. (1分)在一定温度下,向15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

A . 6.6g

B . 9g

C . 18.4g

D . 16g

18. (1分)如图,在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稀盐酸的容器中,放一塑料方块,漂浮于稀盐酸中,若向容器中加入足量石灰石(CaCO3)使其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则塑料方块在溶液中()

A . 下沉

B . 上浮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19. (1分)若一艘轮船从上海驶往澳门,当它从长江口驶入大海时()

A . 它受到的浮力变大

B . 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C . 它下沉了一些

D . 它上浮了一些

20. (1分)将同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 ,则()

A . ρ1>ρ2 F1>F2

B . ρ1<ρ2 F1

C . ρ1<ρ2 F1=F2

D . ρ1>ρ2 F1=F2

二、填空简答题 (共9题;共15分)

21. (2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________(选填“1”或“2”)。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2分)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________ 搅拌。

23. (1分)如图中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24. (1分)如图所示,将重力为20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米3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牛;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5. (4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碘酒溶液的溶剂为________。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将 300g 2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氯化铵29.437.245.855.265.677.3

①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 的水,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_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另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

26. (1分)下表是硝酸钾、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

食盐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________之间;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食盐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要使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

27. (2分)小科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装置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8. (1分)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固体,充分溶

解。加入KCl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①②③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或“=”表示出来)。

(2)要配制质量分数40%的氯化钾溶液,

A . 必须升高温度

B . 不改变温度也可以

C . 必须降低温度

29. (1分)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深潜器“蛟龙”号是靠改变________来控制浮沉的。深潜器“蛟龙”号在水面以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9分)

30. (2分)某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一只手捏住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同学们讨论后设计出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同学们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

同学们选择5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心铝棒铝棒长度(L/cm)铝棒橫截面积(S/mm2)频率(f/Hz)

171293500

278293146

371523530

471753572

5105292693

【交流分析】

(1)分析表格中实心铝棒1、3、4的数据,可知铝棒的长度相同时,铝棒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为了验证猜想二,同学们应该分析表格中实心铝棒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是________。

31. (3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定量的负氧离于,乙房可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由图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

32. (4分)有一假说:水果和蔬菜切开后,质量的变化可解释为是它们内部水分的蒸发散失所致。如图所示的是验证该假说的实验方案的部分情景,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能验证该假说的实验情景是________ 。

(2)以上情况只能说明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 有关;除此以外,________ 、________ 与蒸发快慢也有关。

四、分析解答题 (共3题;共6分)

33. (2分)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 10 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 60 克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 14.35 克。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晶体没有干燥

B.蒸发时液体飞溅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34. (3分)在图中,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牛,浮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请根据给出的标度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 .

35. (1分)小明非常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料.某天早晨喝牛奶时,他不停的向牛奶中加糖.妈妈看见后对他说:“傻孩子,刚开始往牛奶中加糖,你会觉得越来越甜,但加了一定量后,再加多少糖,也不会觉得更甜的?”妈妈的话有道理吗?如果要让牛奶变得更甜,应该怎么办呢?请你说明采用的方法和其中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简答题 (共9题;共15分) 21-1、

21-2、

22-1、

23-1、

24-1、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26-4、

27-1、

28-1、

28-2、

29-1、

三、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9分) 30-1、

30-2、

31-1、

31-2、

31-3、

31-4、

32-1、

32-2、

四、分析解答题 (共3题;共6分) 33-1、

33-2、

33-3、

33-4、

34-1、

35-1、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 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49 B.18 C.66 D.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 P 3 O 10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 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 P 3 O 10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 O 2 )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 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 O +7O 2 =2 FeSO 4 +2 H 2 SO 4 据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A为原子序数 B.B为元素名称 C.C为元素符号 D.D为中子数 B.危险标 志 C.细胞结构 图 D.甲烷分子 A.眼球结 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1(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3分)() A.奠.基(diàn)元勋.(xūn)澎.湃(póng)鲜.为人知(xiǎn) B.秩.序(zhì)卓.越(zhuó)选聘.(pìn)至死不懈.(xiè) C.疙瘩 ..(gēda)亘.古(gèn)镐.头(gǎo)九曲.连环(qǔ) D.污秽.(suì)默契.(qì)祈.祷(qǐ)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再度夺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 ....的人物。 B.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C.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D.看到浩浩荡荡 ....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C.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4.结合语境解词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 平沙无垠,复不见人。平沙:平旷的沙漠。 B.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完整版)浙教版初二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总结 姓名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锰-金- 铝-氯-硅-铁-H - C - N - O - Na - Mg - P - S - K - Ca - Cu - Zn - Hg - I -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 二氧化碳- 金刚石- 氧化铜- 硫- 一氧化氮- 氧化铝- 五氧化二磷- 氯化氢- 氯气--硫化氢- 氧化钠- 氧化镁- 氖气- 氢氧化钠--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氧化钙-碳酸钙-- 硝酸根离子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 Fe 2O 3- Na 2S - FeCl 3 - Fe 3O 4 - ZnO - NaCl - MgCl 2 - KCl - CaCl 2- CuSO 4- K 2MnO 4—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3.物质的质量分数=×100%=×100% 混合物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的一种微粒;原子是 最小微 粒 2. 核电荷数= (带 电)= (带 电),相对原子质量= +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 4. H 2O 有那些意义(1)、 (物质);(2)、 (元素) ;(3)、 (分子);(4)、 (原子):(5)、 (相对质量)。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如 。 6. “2”的含义:2Ca 2+ 前2:表示 ,后2:表示 +2 2H 2O 前2:表示 ,后2:表示 。 CaO 此上方的2表示 。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 >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列”称为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 数逐渐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都很相似。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是在 A、冰层 B、大气 C、海洋 D、地下水 2.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A、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3.关于水的说法,错误 ..的是 A.纯净的水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 B.天然水是一种溶液,因为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C.蒸馏水通常可看作是纯净水 D.不管何种情况,水的沸点都是100℃4.铁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它表示 A、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 B、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00千克/米3 C、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103千克 D、每立米铁的质量是7.9克 5.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重力相等 D.体积相等 6.1米3的冰结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体积变小 B、它的体积不变 C、它的质量变小 D、它的密度变小 7.在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密度一定小 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8.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1帕左右 B、100多帕 C、1万多帕 D、100多万帕 9.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陆地上下雪 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海洋上的降水 10.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缝衣针做得很细 B、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 C、注射器的针尖很尖 D、菜刀的刀口很薄 11.一个重为5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2-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科学试卷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2-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 复习资料-初中科学试卷-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 3.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A.苹果味B.柠檬味C.无味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5、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 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

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 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心灵感应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7.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 ) A、红外线 B、水面波 C、可见光 D、紫外线 8.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 、30°B、60°C、90°D、120° 10.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11、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12.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 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 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 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 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 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 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 ....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电流方向不变。 4、感应电压: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压。 5、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铜环、电刷 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的方式来发电。 7、交流电和直流电: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5)的绝对值是( ) A 、5 B 、–5 C 、 51 D 、51- 2. 在–2,+3.5,0,3 2-,–0.7,11中.负分数有( ) A 、l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 B 、任何一个数的相反数都与它本身不相同 C 、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相反数 D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4. -a 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负数 D 、正数或零或负数 5.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 A 、1 B 、1- C 、±1 D 、±1和0 6. 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 ) A .0>a B .0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浙教版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2N”表示的意义是() A.表示两个氮元素 B.表示两种氮元素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氮元素,又表示两个氮原子 2、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3、2014年1月26日报道,美国正在催日本归还超过300公斤的放射物质钚。钚是制造核武 器的原料的一种。一种钚原子核电荷数为94,中子数为145,下列关于钚原子的说法正确 的是() A.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5 B.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9 C.钚原子的质子数为239 D.钚原子带145单位正电荷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5、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6、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 合理的是() 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 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 7、图中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正确的是( ) 8、如右图,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则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换用更强一点的磁铁后,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时,灵敏电流计指针肯定不会偏转 B.用多匝导线的线圈代替导线ab仍在磁场中静止后,灵敏电流计指针还是不会偏转 C.导线ab分别从图中所示位置向外斜向上运动和向外斜向下运动时,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同 D.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和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都会偏转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开关的连接是错误的 B.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应该是并联的 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可以碰到笔尾金属体 D.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由电路中电流过大引起的 10、法国科学家阿尔贝和德国科学家彼得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一只手上的骨头有(27)块。 2、骨骼具有(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重要组织)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作用:()()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我们的身体有(600)多块肌肉。 5、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蚕一生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6、蚕蛾的身体分为()()()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像(羽毛)形状。 7、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8、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里面的软物质叫(骨髓)它可以制造(血细胞)。 9、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10、蚁蚕一出生身上就有一根短短的细丝,它的作用是(将它固定在食物上,以免被风吹跑)。 二、判断题: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错)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对) 3、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错)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错) 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对) 6、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对) 7、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对) 8、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对) 9、膝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屈伸;挠尺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旋转;肩关节即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对) 10、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对) 三、问答题:

实验结论: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时间120分,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如果收入200元记作+200元,那么支出150元记作( ) A .+150元 B .-150元 C .+50元 D .-50元 2.下列数中,8-,2005,32,0,—4,4 1 -,11,2.7-,6.3,% 15- ,10。负分数共 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 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下面几何体截面一定是圆的是 ( ) A.圆柱 B.圆锥 C. 球 D.圆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 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 D.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6. 7.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8.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 A B C D 9.小新准备用如图1所示的纸片做一个礼品盒,为了美观,他想在六个正方形纸片上画上图案,使做成后三组对面的图案相同,那么画上的图案后正确的是( ) (D ) (B ) (C ) (A )

10.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 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_____个面,_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 条棱。 12.某天的最高气温为11℃,最低气温为-6℃,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13.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 是等边三角形(填"能"或"不能") 14.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如图2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15.桌上摆着一个由若干个相同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3所示,这个几何体最少可以由 个这样的正方体组成。 三、解答题(共75分) 16.(9分)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3 1 —,618.0,14.3—,260,2002—,76,3.0—,%5—,0,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 17.(9分)请画出如图4所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A. B. C. D. (图2) · 主 视 图 左 视 图 俯 视 图

营口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营口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8·德州) 下表中的动物,与其主要特征描述相符合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某类动物具有可以被人类食用的“蛰皮”,该动物属于以下哪种动物() A . 原生动物 B . 棘皮动物 C . 软体动物 D . 腔肠动物 3. (2分) (2015八上·临沂期末) 下列动物类群对应的特征及动物代表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开始出现的. A . 单细胞动物 B . 腔肠动物 C . 扁形动物 D . 节肢动物

5. (2分) (2018八上·福田月考) 水螅的刺细胞分布最多的部位是() A . 水螅的神经网上 B . 消化腔内 C . 口的周围 D . 外胚层及触手上 6. (2分) (2017八上·夏邑期中) 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体表有角质层 B .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C . 有口无肛门 D . 蛔虫是线形动物,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可以有效预防蛔虫病 7. (2分) (2015八上·罗湖月考) 下列动物属于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的是() A . 龟和鱼 B . 蚯蚓和蜥蜴 C . 蜥蜴和青蛙 D . 蜥蜴和蛇 8. (2分)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通常的依据是()。 A . 环带的位置 B . 口的位置 C . 肛门的位置 D . 体节的大小 9. (2分)下列是烟台海滨常见的水生生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 扇贝 B . 海蜇 C . 梭子蟹 D . 鲅鱼 10. (2分) (2016八上·台前期中) 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 B . C .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3分)() A.奠.基(diàn)元勋.(xūn)澎.湃(póng)鲜.为人知(xiǎn) B.秩.序(zhì)卓.越(zhuó)选聘.(pìn)至死不懈.(xiè) C.疙瘩 ..(gēda)亘.古(gèn)镐.头(gǎo)九曲.连环(qǔ) D.污秽.(suì)默契.(qì)祈.祷(qǐ)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再度夺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 ....的人物。 B.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C.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D.看到浩浩荡荡 ....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C.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4.结合语境解词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 平沙无垠,复不见人。平沙:平旷的沙漠。 B.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S∶32 Cu∶64 Mg∶24 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 A、H2O B、表示方向的指向标 C、电流I D、沙盘中的校园 2、冰融化成水时,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D、分子质量变小 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4、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5、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MN B、CA C、mg D、Zn 6、“2N”表示的意义是(). A、表示两个氮元素 B、表示两种氮元素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氮元素,又表示两个氮原子 7、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 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H2O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8、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三氧化二铝 B、空气 C、铁粉 D、液态氧 9、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10、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单质的化学式的是 () A.N B.CO C.Cu D.Cl 11、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42-) 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2价 B、―4价 C、+4价 D、+6价 12、首先提出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 ) A、道尔顿 B、德莫克利特 C、牛顿 D、爱迪生 13、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5)的绝对值是( ) A 、5 B 、–5 C 、 51 D 、51- 2. 在–2,+,0,3 2-,–,11中.负分数有( ) A 、l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 B 、任何一个数的相反数都与它本身不相同 C 、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相反数 D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4. -a 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负数 D 、正数或零或负数 5.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 A 、1 B 、1- C 、±1 D 、±1和0 6. 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 ) A .0>a B .0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60分) 1. (4分)2016年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 .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 . 我们可以利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2. (4分)“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 .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 . 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3. (4分)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的 B . 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 . 这个微观示意图可以解释获得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 D . 该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4. (4分)小曾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不锈钢碗用力向下按压,直到碗全部浸没并沉入盆底,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为F,则() A . F一直增大 B . F先增大后不变 C . F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D . F保持不变 5. (4分)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A . 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的关系 B . 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 . 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6. (4分)一定温度下,将 100 克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加入 5 克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掉 10 克水,都能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 . 50g B . 60g C . 70g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月考试卷

七年级科学质量检测卷(2013.10.9) 亲爱的同学们,请大家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姓名和班级。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一、我会仔细地选(本题共25题,1-20题每小题2分,21-25题每小题3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方法,生活中,我们也会用粗略的方法来估算某些物体的长度。那么,你的科学课本中每一张纸(除去封面和底面)厚度大约是() A、8mm B、0.08cm C、80μm D、800nm 2、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药品加热的是() 3、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 B、10.5厘米=10.5厘米×10=105毫米; C、10.5厘米=10.5×(1/100)米=0.105米; D、10.5厘米=10.5÷100厘米=0.105米。 4、在20摄氏度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 5、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 A、右手热,左手冷 B、右手热,左手热 C、右手冷,左手热 D、右手冷,左手冷 6、中考体育考试中,测量学生的跳远成绩时,选择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合适() A、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 B、最小刻度为厘米的1.5米刻度尺 C、最小刻度为厘米的10米卷尺 D、最小刻度为分米的20米卷尺 7、如果量取40毫升水,应选用量程和最小刻度的量筒分别为() A、200毫升和5毫升 B、100毫升和2毫升 C、100毫升和1毫升 D、50毫升和1毫升 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9、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 锰- 金- 铝- 氯- 硅- 铁- H - C - N - O - Na - Mg - P - S - K - Ca - Cu - Zn - Hg - I -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 二氧化碳- 金刚石- 氧化铜- 硫- 一氧化氮- 氧化铝- 五氧化二磷- 氯化氢- 氯气-- 硫化氢- 氧化钠- 氧化镁- 氖气- 氢氧化 钠--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氧化钙- 碳酸钙-- 硝酸根 离子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 Fe 2O 3- Na 2S - FeCl 3 - Fe 3O 4 - ZnO - NaCl - MgCl 2 - KCl - CaCl 2- CuSO 4- K 2MnO 4—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100%=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100% 3.物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100%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的一种.. 微粒;原子是 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 (带 电)= (带 电),相对原子质量= +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

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沼涛中学2017秋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黄晕.()静谧.()着.落()着.急()咄咄.()逼人 yùn ( )酿 zhù( )蓄 xī( )沥一jì()白花lì()临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朗润赶趟儿造访澄清 B、迫不急待花苞诱惑瞭乱 C、蜂围蝶阵青脆荡漾贪婪 D、呼朋引伴宽敞屋檐冷洌 3、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 ....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 ....地笑了。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人称“诗仙”。 C、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6、根据要求默写。(10分,每空1分) (1)水何澹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4)“”,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6)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助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3分) (1)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阅读(56分) (一)诗歌赏析(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曲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