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位置公差标注符号

形状位置公差标注符号
形状位置公差标注符号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

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有图有说明,很全面)

形状和位置公差8.6.1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经过加工的零件,除了会产生尺寸误差外,也会产 生表面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状误差是指加工后实际表面形状对理想表面形状的误差。 如图8.6.1-1中的小轴,加工后双点画线表示的表面形状与理想表面形状产生了形状误差。 图8.6.1-1 位置误差是指零件的各表面之间、轴线之间或表面与轴线之间的实际相对位置对理想相对位置的误差。 如图8.6.1-2中的轴套,其端面对轴线不垂直,产生了位置误差。 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都会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对一些零件的重要工作面和轴线,常规定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即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图8.6.1-2 8.6.2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 在技术图样中, 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当无法采用代号标注时,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形位公差代号包括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形位公差数值和其它有关符号及基准符号。 形位公差的项目和符号,如表8.6.2-1所示。 表8.6.2-1

8.6.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如图8.6.2-1、图8.6.2-2所示。 图8.6.2-1 图8.6.2-2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为: 框格 中的○是圆度的符号,表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Ф100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 公差值0.004的两同心圆之间。 框格 中的∥是平行度的符号,表示零件右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且平行基准 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框格 中的⊥是垂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与基准平面B 的垂直度误差,必须 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3的圆柱面范围内。 框格 中的◎是同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Ф30H7的轴线必须 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且与Ф20H7基准孔轴线A 同轴的圆柱面范围内。

形状和位置公差习题与答案[2]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页码顺序 4-1 在表2.1中填写出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并注明该项目是属于形状公差还 是属于位置公差。 解:见表2.1 (符号略) 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 同轴度位置公差圆度形状公差 圆柱度形状公差平行度位置公差 位置度位置公差平面度形状公差 面轮廓度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圆跳动位置公差 全跳动位置公差直线度形状公差 4-2 解:见表2.2。 表2.2 序号公差带形状序号公差带形状 1 两平行直线 6 两平行平面 2 两等距曲线7 两等距曲面 3 两同心圆8 一个四棱柱 4 一个圆9 一个圆柱 5 一个球10 两同轴圆柱 4-3.。 解: 1)φ60f7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05mm。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 为公差值0。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2)整个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是0。01mm。整个零件的左端面必 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φ36h6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0。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4)φ36h6圆柱表面任一正截面的圆的圆度公差为0。01mm,在垂直于φ 36h6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1mm的两同心 圆之间。

4-4 按下列要求在图2.2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1)Φ50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mm。 (2)Φ30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 (3)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4 mm的圆柱面内。 解:按要求在图2.1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图2.1 4-5 将下列技术要求用代号表注在图2.5上。 (1)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或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被测Φ40m7轴线相对于Φ20d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或Φ40m7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mm,且与Φ20d7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3)被测度10H6槽的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对另一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15mm(或宽10H6槽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5mm,且平行另一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10H6槽的中心平面对Φ40m7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mm。(或10H6槽的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且直对通过Φ40m7轴线的辅助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5)Φ20d7圆柱面的轴线对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2mm。(或Φ20d7圆柱面轴线必须位直径为公差值0.02mm,且垂直于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圆柱右肩面的圆柱面内。 解:见图2.2

形状和位置公差习题与答案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一、基本内容: 1、形位公差的标注:被测要素、公差框格、指引线(垂直于框格引出,指向公差带宽 度方向)、基准(分清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字母放正,单一基准和组合基准) 2、公差带的特点(四要素)大小、方向、形状、位置 3、公差原则 基本概念 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实效状态: (1)最大和最小实体状态 MMC:含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轴为最大极限尺寸。 LMC:含有材料量最小的状态。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轴为最小极限尺寸。 MMS=Dmin;dmax LMS=Dmax;dmin (2)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实际尺寸达到最大实体尺寸且形位误差达到给定形位公差值时的极限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在实效状态时的边界尺寸。 A)单一要素的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与形状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h=最小极限尺寸—形状公差 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s=最大极限尺寸+形状公差 B)关联要素的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与位置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h=最小极限尺寸—位置公差 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s=最大极限尺寸+ 位置公差 理想边界 理想边界是设计时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边界。 (1)最大实体边界(MMC边界) 当理想边界的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2)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C边界) 当理想边界尺寸等于实效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实效边界。 包容原则(遵守MMC边界)○E (1)定义:要求被测实际要素的任意一点,都必须在具有理想形状的包容面内,该理想形状的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即当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加工到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误差为零,具有理想形状。 (2)包容原则的特点 A、要素的作用尺寸不得超越最大实体尺寸MMS。 B、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LMS 。 按包容原则要求,图样上只给出尺寸公差,但这种公差具有双重职能,即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变动量和形状误差的职能。形状误差占尺寸公差的百分比小一些,则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范围大一些。若实际尺寸处处皆为MMS,则形状误差必须是零,即被测要素

形位公差--符号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jpg 形位公差开放分类: 专业术语、公差、形位公差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

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xingwei gongcha 形位公差 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 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 2) 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差讲解学习

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 差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y ) 2. 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y ) 3. 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应该与该要素的轮廓要素尺寸线错开。( n ) 4. 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 差值。(n ) 5.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的作用完全一致。(y ) 6. 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 y ) 7. 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n ). 8. 独立原则是指零件无形位误差。( n) 9. 最大实体要求之下关联要素的形位公差不能为零。( n ) 10. 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是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n) 11. 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相接触即可符合最小条件。(n) 12.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y ) 13. 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n) 14.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n) 15. 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n)

16.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y) 17. 图样标注中Φ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 圆度 误差值可任意确定。(y) 18.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 标。(y) 19.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 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y) 20. 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 0.02mm。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n) 二.单项选择题: 1. 作用尺寸是由_____而形成的一个理想圆柱的尺寸。 A、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B、极限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C、极限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D、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2. 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_____。 A、公差原则B、包容原则C、最小条件D、相关原则3.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其_____误差一定不大于 0.005mm。 A、平行度B、位置度C、对称度 D、直线度E、垂直度 4. 同轴度公差属于_____。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求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一直线度—无 二平行度‖ 有 三垂直度⊥ 有 四圆度○ 无倾斜度∠ 有 五线轮廓度⌒ 有或无同轴度◎ 有 六圆跳动↗ 有 一,1) 直线度 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 2) 平面度 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 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 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二,1) 平行度 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 三,2) 垂直度 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 3) 倾斜度 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 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四,1) 同轴度 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

形位公差符号及标注含义

形位公差符号及标注含义 一、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 三形状公差 3.1 直线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下图),该“波 浪线”的变化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3.2 平面度——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1)的两平行平 面,如下图区域。

3.3 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围之。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 (t=0.025)的两同心圆之,如右图区域。

3.4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试题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试题 一、填空: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共分、形状或位置公差、三大类。 2、——表示、表示表示。 3、形位公差框格用绘制。 4、公差框格分为格和格。 5、被测要素为直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 的上,并应与明显错开。 6、当被测要素为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 对齐。 7、形位公差数值填写在公差框格第格内。 8、零件的要素分为拟合要素、、、、 和关联要素六种。 9、零件的精度一般包括尺寸精度、、、 和。 10、形位公差带是指用来限制要素变动的区域、 11、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 12、公差的两个原则:、。 15、零件几何参数允许的变动范围称__________。 16、形状公差带的方向是公差带的_______方向,它与测量方向垂直。 17、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称为____________

18、基准代号不管处于什么方向,圆圈内的字母应______书写。(水平;垂 直;任意) 二、选择 1、最大实体要求的符号是() A 、 E B 、 M C 、 L 2、属圆跳动的特征项目符号是() A、、 C 3、下列哪个是位置公差() A、直线度 B、平行度 C、圆柱度 D、线轮廓度 4、下列哪个是形状公差() A、垂直度 B、平面度 C、面轮廓度 D、倾斜度 5、下列哪个是形状或位置公差() A、圆跳动 B、线轮廓度 C、对称度 D、圆度 6、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7、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 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A.合格 B.尺寸最大 C.不合格 D.变形最小 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 B.圆度 C.圆柱度 D.位置度 9、()是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关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A.包容要求 B.独立原则 C.最大实体要求 10、平行度、同轴度属于()公差。 A.尺寸 B.形状 C.位置 11、直线度、圆度属于()公差。 A.尺寸 B.形状 C.位置 12、同轴度公差属于()。

形位公差特征符号全解[1]

1. 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 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 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 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 (t=0.01)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 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 径差为公差值t(t=0.025)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 域。 4.圆柱度: 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 (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的圆柱度则对于其在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1.平行度 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1), 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注: 2.垂直度 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公差带为垂直于基准线(面)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t(t=0.06),被测线(面)必须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 (t=0.06),且垂直于基准线A(基准孔轴线)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 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倾斜度 倾斜度,与垂直度相似。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 (t=0.08),且与A-B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α(α =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即如右图所示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差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y ) 2. 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y ) 3. 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应该与该要素的轮廓要素尺寸线错开。( n ) 4. 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n ) 5.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的作用完全一致。(y ) 6. 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 y ) 7. 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n ). 8. 独立原则是指零件无形位误差。( n) 9. 最大实体要求之下关联要素的形位公差不能为零。( n ) 10. 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是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n ) 11. 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相接触即可符合最小条件。(n ) 12.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 5mm。( y ) 13. 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n ) 14.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n) 15. 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n) 16.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y) 17. 图样标注中Φ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 误差值可任意确定。(y ) 18.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y ) 19.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 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y) 20. 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这表明 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n ) 二.单项选择题: 1. 作用尺寸是由_____而形成的一个理想圆柱的尺寸。 A、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B、极限尺寸和形状误差综合影响 C、极限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D、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影响 2. 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_____。 A、公差原则B、包容原则C、最小条件D、相关原则 3.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其_____误差一定不大于 0.005mm。 A、平行度B、位置度C、对称度 D、直线度E、垂直度 4. 同轴度公差属于_____。 A、形状公差B、定位公差C、定向公差D、跳动公差 5. _____公差的公差带形状是唯一的。 A、直线度B、同轴度C、垂直度D、平行度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jpg 形位公差 开放分类:专业术语、公差、形位公差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xingwei gongcha 形位公差 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 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 2) 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 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

第4章形位公差 1.属于形状公差的有AB。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E.平行度。 2.属于位置公差的有ACD。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E.圆度。 3.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AB。 A.圆度。 B.素线直线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E.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 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C。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B.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SΦ”。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D.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E.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5.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E.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超差时,圆柱度误差肯定也不超差。 6.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BD。A.同轴度。 B.径向全跳动。 C.任意方向直线度。 D.圆柱度。 E.任意方向垂直度。 7.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CDE。 A.径向全跳动。 B.端面全跳动。 C.同轴度。 D.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E.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 8.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ACE。

A.平面度。 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 E.面对面的平行度。 9.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E。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E.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10.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BD。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E.轴线的直线度与导轨的直线度 11.某轴Φ10 0 -0.015mm○E则ADE。 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9.985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 E.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等于最小实体尺寸。 12.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BCD。 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E。 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Φ0○M。 C.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零。 D.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实体边界。 E.被测要素遵守的是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1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 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 max一形位公差。 B.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一形位公差. 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 max十形位公差。 D.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实际尺寸十形位误差. E.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E则AD。 14.某孔Φ10 +0.015 0mm○ 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01 mm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0.01 mm 。 E.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或等于最小实体尺 15.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公差带形状相同,不同点是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16.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一、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

差位公4章形第1.属于形状公差的有AB。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E.平行度。 2.属于位置公差的有ACD。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E.圆度。 3.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AB。 A.圆度。 B.素线直线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E.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 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C。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B.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SΦ”。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D.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E.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5.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E.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超差时,圆柱度误差肯定也不超差。 6.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BD。A.同轴度。 B.径向全跳动。 C.任意方向直线度。 D.圆柱度。 E.任意方向垂直度。 7.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CDE。 A.径向全跳动。 B.端面全跳动。 C.同轴度。 D.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E.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 8.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ACE。

A.平面度。 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 E.面对面的平行度。 9.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E。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E.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10.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BD。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E.轴线的直线度与导轨的直线度 E0 ○mm.某轴ΦADE。1110 则-0.015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9.985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E.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等于最小实体尺寸。

形位公差的符号和图示大全

形位公差的符号和图示大全 形位公差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形位公差术语根据GB/T1182-2008 已改为新术语几何公差。 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下列图表有利于金粉更直观的了解其概念。

测量方法 形状误差 指零件上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几何形状上的误差。 如:加工一根圆柱时,轴的各断面直径可能大小不同、或轴的断面可能不圆、或轴线可能不直、或平面可能翘曲不平等。 位置误差 指零件上的结构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相对位置上的误差。 如:阶梯轴的各回转轴线可能有偏移等。 目前有一种高效测量各种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就是可以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各种指示,如百分表等,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读取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无需人工测量跟数据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机械测量效率。 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或其他指示表)、数据采集仪 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可从百分表中实时读取数据,并进行形位误差的计算与分析,各种形位误差计算公式嵌入数据采集仪软件中,不需要人工计算,提高测量的准确率。

形位公差的代号及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 (1)代号中的指引线前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 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

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前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 (2)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 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下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下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8附加说明的标注 当形位公差有附加要求时,应在框格内的公差数值后加注有关符号,如表2所示。

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精选(最新)

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精选(最新) G157《GB/T157-2001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 G1182《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1184《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1958《GB/T1958-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G4096《GB/T4096-2001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 G4249《GB/T 4249-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公差原则》 G4380《GB/T4380-2004 圆度误差的评定 两点、三点法》 G6062《GB/T6062-2001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G7234《GB/T7234-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G7235《GB/T7235-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半径变化量测量》 G10610《GB/T10610-1998 轮廓法测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11336《GB/T11336-2004 直线度误差检测》 G11337《GB/T11337-2004 平面度误差检测》 G13319《GB/T13319-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位置度公差注法》G16671《GB/T 1667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16857.1《GB/T16857.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词汇》 G16857.2《GB/T 16857.2-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用于测量尺寸的坐标测量机》 G16857.3《GB/T 16857.3-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配置转台的轴线为第四轴的坐标测量机》 G16857.4《GB/T16857.4-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在扫描模式下使用的坐标测量机》 G16857.5《GB/T16857.5-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使用多探针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G16857.6《GB/T 16857.6-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计算高斯拟合要素的误差的评定》 G16892《GB/T16892-1997 形状和位置公差:非刚性零件注法》 G17773《GB/T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 G17851《GB/T 17851-20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G17852《GB/T17852-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轮廓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G18778.1《GB/T18778.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滤波测量条件》 G18778.2《GB/T18778.2-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用线性化的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 G18778.3《GB/T 18778.3-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用概率支承率曲线表征高度特性》 G18779.1《GB/T18779.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 G18779.2《GB/T18779.2-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