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

A.(P数÷2)×0.001346 ×纸张克数 = 书脊厚度

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

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无论多大开度的书, 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

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求书脊?

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

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

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

B.(P数÷2)×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厚度

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即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C.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书脊厚度此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128g以下)

如果想要精确计算书脊,可以用纸张厚度×页数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公式:克重÷1800×总页码数+1.5mm就可以了!!

书的页数÷100×参数

参数

50克:3.5

60克:3.8

70克:4.0

印刷厂专业书脊计算公式0.135 ×克数÷ 100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 书脊厚度(单位是 MM)补充一下: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 128g铜版、157g铜版、60g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

其他计算方法

1、胶装书脊位

书脊位=(内页P数÷2)×内页所用纸张厚度

2、精装书脊位书脊位=书心厚度+(纸板厚度×2)

3、护封的计算

护封的计算=精装书脊位+(勒口×2)+(书宽×2)+(出血×2)4、精装书壳皮壳面料的计算

长=书心(长度)×2+压槽位(11MM×2)+飘口(3MM×2)+(板纸厚度×2)+色边位(最少15MM×2)+

精装书脊位高=书心(高度)+色边位(最少15MM×2)+(板纸厚度×2)+飘口(3MM×2)

精装(飘口 3MM)里边

7MM 包口

20MM~30MM 出血

6MM

书脊厚度计算

书脊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 A. (P数÷2)×0.001346 × 纸张克数 = 书脊厚度 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 无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求书脊? 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 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  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 B. (P数÷2)× 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厚度 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即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C. 0.135 X 克数 / 100 X 页数=书脊厚度 此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128g以下) 如果想要精确计算书脊,可以用纸张厚度×页数 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公式: 克重÷1800×总页码数+1.5mm就可以了!! 书的页数÷100×参数 参数 50克:3.5 60克:3.8 70克:4.0 印刷厂专业书脊计算公式 0.135 × 克数÷ 100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 书脊厚度(单位是 MM) 补充一下: 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 128g铜版、157g铜版、60g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 其他计算方法 1、胶装书脊位 书脊位=(内页P数÷2)×内页所用纸张厚度 2、精装书脊位 书脊位=书心厚度+(纸板厚度×2) 3、护封的计算 护封的计算=精装书脊位+(勒口×2)+(书宽×2)+(出血×2) 4、精装书壳皮壳面料的计算 长=书心(长度)×2+压槽位(11MM×2)+飘口(3MM×2)+(板纸厚度×2)+色边位(最少15MM×2)+精装书脊位 高=书心(高度)+色边位(最少15MM×2)+(板纸厚度×2)+飘口(3MM×2) 精装(飘口 3MM) 里边7MM 包口20MM~30MM 出血6MM

钣金件展开尺寸计算方法

钣金件展开尺寸计算方法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下午 08:36 只有通用的原理,就是中性面没有变化,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按经验公式计算 第一种方法是剪一个一百宽的料,用折弯机这一道弯,记住板厚。加减系数便出来了,试三次取中数即可。这是最简便的方法。 可以学习PROE。CAXA软件,哪里有自动展开功能。不过系数还要靠前面试出来。 由公式可以计算,不过不好记,给大家列一个常用系数吧 板厚系数(毫米) 1, 1.6-1.8。 1.5, 2.4-2.6。 2.0, 3.3-3.5。 2.5, 4.2-4.5 3.0, 5.0-5.3 。 (系数会随你折弯下摸所用的槽宽的大小变化)仅供参考。 公式的话L=pa/2*r+y*T比较准确。 用 catial三维软件构造,软件本身有展开的功能 展开尺寸-L;折弯角-β;厚度-T;半径-R 1。0°≤β≤90° L=A+B-2(R+T)+(R+T/3)*(180-β)∏/180 2.β=90° L=A+B-0.429R-1.47T 3.90°≤β≤150° L=A+B-2(R+T)tan[(180-β)/2]+(R=T/2)(180-β)∏/180 4.150°≤β≤180° L=A+B 折弯参数表 材质板厚折弯系数标准下模特殊折弯尺寸(最小值)

板厚T 折弯系数 Y因子 铁板 (SPCC、SECC) T=0.5 0.9 V4 A=3.0 B=4.5 0.5 0.9 1.0584074 T=0.8 1.4 V4 A=3.2 B=5 0.8 1.4 0.786504625 T=1.0 1.7 V6 A=3.5 B=5.4 1 1.7 0.7292037 T=1.2 1.9 V6 A=4.2 B=6.4 1.2 1.9 0.774336417 T=1.5 2.5 V8 A=4.8 B=7.3 1.5 2.5 0.619469133 T=2.0 3.4 V12 A=6 B=9.2 2 3.4 0.51460185 T=2.5 4.3 V16 A=9.0 B=12.2 2.5 4.3 0.45168148 T=3.0 5.1 V16 A=9.6 B=12.9 3 5.1 0.4430679 T=4.0 6.5 V16 A=16.8 B=21.3 4 6.5 0.482300925 #DIV/0! 铝板(AL) T=0.5 0.8 V4 A=2.9 B=4.4 0.5 0.8 1.2584074 T=0.8 1.2 V4 A=3.1 B=4.9 0.8 1.2 1.036504625 T=1.0 1.6 V6 A=3.3 B=5.3 1 1.6 0.8292037 T=1.2 1.9 V8 A=3.5 B=5.7 1.2 1.9 0.774336417 T=1.5 2.3 V8 A=4.7 B=7.2 1.5 2.3 0.752802467 T=2.0 3.2 V12 A=6 B=9.1 2 3.2 0.61460185 T=2.5 4.1 V16 A=8.9 B=12.1 2.5 4.1 0.53168148 T=3.0 5 V16 A=9 B=12.8 3 5 0.476401233 T=4.0 6.3 V16 A=16.5 B=21.2 4 6.3 0.532300925 #DIV/0! 铜板(CU) T=0.5 0.8 V4 A=2.9 B=4.4 0.5 0.8 1.2584074 T=0.8 1.3 V4 A=3.2 B=5.0 0.8 1.3 0.911504625 T=1.0 1.7 V6 A=3.4 B=5.4 1 1.7 0.7292037 T=1.2 2 V8 A=3.5 B=5.8 1.2 2 0.691003083 T=1.5 2.3 V8 A=4.7 B=7.2 1.5 2.3 0.752802467 T=2.0 3.3 V12 A=6 B=9.2 2 3.3 0.56460185 T=2.5 4.2 V16 A=8.6 B=12.2 2.5 4.2 0.49168148 T=3.0 5 V16 A=9 B=12.8 3 5 0.476401233 T=4.0 6.3 V16 A=16.5 B=21.2 4 6.3 0.532300925

公式汇总(word版)

基础 一、稿酬计算公式 1.图书稿酬的计算方法: 1)版税方式: 稿酬=版税=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 提示:还可以“图书批发价”代替“图书定价”;以“印数”或“实际销售数”代替“发行 2)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 稿酬=基本稿酬+印数稿酬=稿费标准×字数+(稿费标准×字数)×1%×印数÷1000 提示:①稿酬标准(原创及注释,(30~100)/千字;改编,(10~50)/千字;汇编,(3~10)/千字;翻译,(20~80)/千字));②不足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算;③原创和演绎作品重印稿酬按基本稿酬的1%计算。 3)一次性付酬方式: 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2.报纸、期刊稿酬的计算方法: 只适用一次性付酬方式,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提示:不足五百字的按五百字计算;超过五百字不足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算。 二、增值税计算公式: 1.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 2.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 提示:除挂历的销售收入使用17%外,其他出版物的销售收入采用13%的低税率。考试试题中会明确给出。 3.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 4.推导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销售总额÷(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进项增值税额 提示:若值为正,则需交纳税额;若为负值则无须交纳税额,多余进项税额后期抵扣。 三、营业税计算公式: 应纳营业税额=有关营业收入额×税率

提示:税率通常为5%。 四、所得税计算公式: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提示: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稿酬总额大于或等于4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稿酬总额×(1-20%)×20%×(1-30%) 2)稿酬总额小于4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稿酬总额-800)×20%×(1-30%) 提示:这里稿酬总额,无论是一次性获得,还是分几次获得,都要合并累计在一起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要根据稿酬总额选择相应的公式。 五、附加税费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或营业税税额)×税率 提示:若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则税率为7%;若计算教育费附加,则税率为3%。 实务 一、版面字数计算公式(2011 年修改了系数): 1.每行字数与版心宽度: 字数=版心宽度÷(0.35×文字磅数) 版心宽度=0.35×文字磅数×字数 2.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 行数=(版心高度-0.35×文字磅数)÷(0.35×文字磅数+0.35×行距磅数)+1 版心高度=0.35×文字磅数×行数+0.35×行距磅数×(行数-1) 3.版面字数与书脊宽度: 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 毫米×纸张定量×总页面数 轻质纸书脊宽度≈面数÷2×纸张定量×纸张系数/1000 二、印刷用纸量计算公式: 1.印张与令重 1)印张:印张数=总面数÷开数 推导公式:总面数=印张数×开数 总页数=(印张数×开数)÷2 提示:面数=页数×2;1 张全张纸的一半两面印刷后为 1 个印张。

利用Excel函数智能计算矿体真厚度

利用Excel函数智能计算矿体真厚度 摘要:矿体真厚度是估算资源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常规的计算方法必须人工判断工程坡向与矿体倾向间的关系,从而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并且要计算出矿体走向与工程方向间的锐夹角,计算过程繁琐、工作量大。通过深入研究矿体真厚度计算方法的几何意义,结合Excel软件中的逻辑判断函数,可以实现不同情况下计算公式的智能选择使用,逐步实现对该参数的智能计算。 关键词:矿体真厚度智能计算逻辑判断函数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1.基本思路 要实现对矿体真厚度的智能计算,第一必须对该参数计算方法的几何意义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各种情况下计算方法的异同;第二是确立使用Excel逻辑判断函数进行真厚度智能计算的基本方法;第三是找出可作为逻辑判断条件的数学表达式;第四是设法避开对间接参数(夹角γ)的直接计算;第五是编写完整的计算公式,最终实现该参数的智能计算。 在进行上述步骤前,先定义函数及各项变量,设: d-矿体真厚度;L-见矿样品的长度(样长);F-工程方向;Q-矿体倾向;α-矿体倾角; β-工程坡度角;γ-工程方向与矿体走向间的夹角;θ-工程方向与矿体倾向间的夹角 2.真厚度计算公式的几何意义 真厚度计算公式为:d=L×(sinα×cosβ×sinγ±sinβ×cosα) 选择性使用该公式的方法是:当工程坡向与矿体倾向相反,公式以加号连接;否则以减号连接。 工程坡向与矿体倾向的关系决定了公式的具体应用,而判定这种关系首先要区分工程是上坡、下坡还是坡度角为0度,以下分这三种类型进行探讨。 2.1工程坡度角为0度 (1)第一种情况:工程坡度角为0度、工程方向与矿体走向完全垂直且矿体直立(倾角为90度)时,d=L。 (2)第二种情况:工程坡度角为0度、工程方向与矿体走向斜交且矿体直立时,d=L×sinγ。

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分析

客车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2009-06-21 16:40 客车自制件在整个客车的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上涨,控制客车自制件成本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被各客车厂家研究。怎么讯速、合理地确定自制件下料尺寸,是一项基本而又科学的工作。本文所介绍的客车钣金件的尺寸计算方法较为合理,也较为实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样板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这类制件下料尺寸计算分两部分:一部分为较复杂的钣金件(这部分暂不研究,因为钣金件展开需要单独分析);另一部分是简单的钣金样板件,一般取其外轮廓尺寸。 1)直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分析:图l所示的两种板件为不规则梯形,制作这种类型的料表时一般按三角形或矩形来考虑。料表:98*110三角样;135 *175样。 2)弧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图2所示的是一块带弧度的样板料,下料时在圆弧所在的方向最大尺寸应加5-10 mm的剪切余量。计算:(略),料表:605*115。 对图3所示的样板料,考虑其料较长,如下一块料不易剪料,所以下两块料制件。另外,在宽度上加5-10mm的余量。料表:235*1117(2)。

2折边制件类 1)基本计算方法(仅对折边角度为90°进行分析,其它折边角度类同。注:折边制件料的厚度(B)不大于6mm)。 图4所示的制件的截面展开长度等于所有展开单边外形轮廓尺寸之和减去板厚的1.5倍的折边次数所得差值。 ①图4(a)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L-1.5×B(B为板厚,下同)。 ②图4(b)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2L-2×1.5B。 ③图4(c)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O=H+LI+L2-2×1.5×B。 ④图4(d)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ILl=(L-L1)+2B+LI+2H-4×1.5×B。 对于图4(c)、(d)两种情况,通过实践还可得出较简易的计算方法:

浙江省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0132电脑印刷设计真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脑印刷设计试题 课程代码1013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印刷品。 A. 《金刚经》 B.《圣经》 C.《黄帝内经》 D.《详定礼文》2._______又称喷花印刷,这是一种古老而又简便的印刷方法。 A.誉写板印刷 B.镂空版印刷 C.数码印刷 D.立体印刷 3.现在彩色印刷中多用四色印刷,就是除________外加一个黑。 A.黄、品红、青色 B.黄、绿、青色 C.绿、品红、青色 D.黄、品红、绿 4._______又称涂料纸,这种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白色浆料,经压光而制成的。 A.凸版纸 B.新闻纸 C.胶版纸 D.铜版纸 5.一般出血的印刷成品图文,应向外延申_______便于后道制作。 A.3mm B.3cm C.3m D.0.3mm 6.网屏依其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玻璃网屏及_______两种。 A.平行网屏 B.接触网屏 C.方形网屏 D.砂目网屏 7._______的网目适用于如杂志或精印大型图书的铜版纸。 A.30线—40线 B.65线—100线 C.150线—175线 D.450线—550线

钣金展开图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图计算方法 一般铁板0.5—4MM之内的都是A+B-1.6T。(A,B代表的是折弯的长度,T 就是板厚) 例如用2.5mm的铁板折180mm*180mm的直角,那么你下的料长就是 180mm+180mm再减去2.5mm*1.6也就是4mm就好了,也就是356mm 钣金展开图的计算是要用一个系数来计算的,这个系数一般都用1.645! 计算方法是工件的外形尺寸相加,再减去1.645*板厚*弯的个数, 例如,折一个40*60的槽钢用板厚3的冷板折,那么计算方法就是40+40+60(外形尺寸相加)—1.645(系数)*3(板厚)*2(弯的个数)=130.13(下料尺寸) 一般6毫米之内都是这样计算的了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0.3时, K=0≤T'1. 当0 2. 对于铁材:(如GI,SGCC,SECC,CRS,SPTE, SUS等) 1.5时, K=0.4T'T'a. 当0.3 2.5时, K=0.35T'T≤b. 当1.5 2.5时, K=0.3T/c. 当T 3.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 0.3时,?当T K=0.5T 2.0时, 按R=0处理.≤注: R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 1.5 时'1. 当T λ=0.5T 1.5时/ 2. 当T λ=0.4T

书籍装帧的尺寸

精装书封面和护封用料尺寸的计算 评论:1 条查看:456 次whyp88发表于2006-09-25 10:03 精装书是图书出版中较讲究的一种装订形式。精装书与平装书相比,具有用料考究、装订坚实、装潢美观、有利于长期保存等优点。经典性著作、精印图书和经常翻阅的工具书一般都采用精装。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精装书越来越多。作为编辑、封面设计人员及印制人员,对于精装书的封面和护封的用料及其尺寸计算,应有一定的了解,以避免在设计工作中,由于尺寸不适合,影响图书美观,严重时造成经济损失及材料上的浪费。 精装书常见的几种形式: 按书脊形式来分,有方形书脊和圆形书脊两种。 方形书脊,其厚度要比书芯显得厚些。由于书芯折叠及索线的原因,书脊的高度要高于书芯,印张越多越明显。因此,方形书脊的精装书不宜太厚,一般适用于20mm以内的书脊。 圆形书脊,因前后书贴的地位略有不同,书贴的折叠处略呈半圆形,分布在一个弧面上,其厚度得到平衡。书芯的翻口处与书脊的凸圆形相适应,呈凹圆形。所以较厚的图书采用圆形书脊较好。圆脊书是经过扒圆加工后背脊成圆弧形的,一般以书芯厚度为弦与圆弧对呈130°为宜。圆脊又可分为圆背无脊(只扒圆不起脊)和圆背有脊(扒圆起脊,起脊的高度一般与书壳的纸板厚度相同)两种。 按用料分,可分为脊面同料和脊面异料两种。 脊面同料,即书脊和封面封底采用整片的同一种材料制成。有方脊和圆脊两种。精装面料多用纸、织物、漆纸、漆布等,一般都配有护封。但有一种全纸面印有书名、图案等并压膜裱糊在硬纸板上,这种书多为方脊不带护封。 脊面异料,即书脊和封面用不同材料制成,通常以织物作书脊,以纸张裱糊在硬纸版上作封面,这种形式一般多为圆脊不带护封。 C(飘口):2~3mm F(包口):13~15mm E(书槽宽):6~7mm H(纸面与脊面接口):6~7mm K(布腰与纸面边宽):3~5mm G(中缝宽):D+2E 脊面同料: A(布面宽):h+2C+2F B(布面长):2S+D+2E+2C+2F a(纸板长):h+2C b(纸板宽):S-E+C 脊面异料: A(纸面长):h+2C+2F M(纸面宽):S-K-E+C+F A(布腰长):h+2C+2F L(布腰宽):D+2E+2K+2H a(中缝纸长):h+2C D(中缝纸宽):脊弧长 书脊弧长的计算方法: 无脊(只扒圆,不起脊)D=(130°×π×书厚/2)/180°

画册书脊厚度的计算要点

画册书脊厚度的计算要点 时间:2013-09-26 设计画册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仅就个人的经验和体会,谈些看法供大家参考。我总的思路有两条,一是尽量获取准确的书背厚度,一是在得不到准确书背厚度值的情况下,尽量从设计方面进行掩盖和弥补。 一、书背厚度值的理论计算法 1.一般平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 从理论上讲,一本书的书背厚度一般就等于这本书的厚度.书的厚度应当等于该书所有书页厚度之和.如果这本书只用同一种纸张印刷,则,书厚=一张纸的厚度值×张数(或页码数/2)。 如假设:一本书甲用55克纸张印刷,总页码数是512P,每一张纸的厚度是0.08mm。则,这本书甲的厚度=0.08mm×512/2=20.48mm。 如果用两种以上的纸张印刷,就把各种纸张的厚度用上述公式求出来,然后把各种纸张厚度相加即可。 如假设一本书乙,正文用纸同上例甲,彩色插页用128克铜板纸,160个页码,每一张纸的厚度为0.1。则,这本书乙的厚度=20.48+0.1×160/2=20.48+8=28.48mm。 2.精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 1)方(平)背精装书背厚度=这本书的平装(书心)厚度+前后环衬的厚度(每张环衬纸的厚 度×4)+纸板的厚度(每张纸板的厚度×2)+书壳面料的厚度(每张面料的厚度×2)。 假设一本书丙,书心厚度同上例乙,前后环衬用180克胶版纸,每张纸的厚度是0.15mm,书壳用2mm厚的纸板,书壳面料用涂塑纸,每张厚度是0.3mm。那么。这本书丙的厚度 =28.48+0.15×4+2×2+0.3×2=33.48mm。 2)圆背精装书的厚度,实际是指这本精装书圆背弧的长度值。一般这个弧的圆势为120度,与这个弧相对应的弦就是这本精装书的直线厚度(方背厚度),此时的弦和弧之比是1:1.15。

真倾角与伪倾角换算

真倾角与伪倾角换算 tg α伪=tg α真sin θ 式中:α伪——伪倾角(帮) α真——真倾角 θ———走向与巷道或所切剖面的夹角 利用两伪倾角计算地层产状 迎帮 真ααα22tg +=tg tg 迎帮ααθtg tg tg = 式中:α帮——巷道一帮地层倾角(伪倾角) α迎——巷道迎头地层倾角(伪倾角) α真——地层(真)倾角 θ———巷道方向和地层走向的夹角 注:地层倾向首先根据“回加前减,左负右正”八字口诀, 即根据巷道一帮地层倾角,地层向后倾,加90°;向前倾减 90°。根据巷道迎头地层倾角,地层向右倾,取正号;地层 向左倾,取负号。然后再加上巷道前进的方位角,再加上θ 值,即为地层倾向。

断煤交线方向的计算 1. 断煤交线的计算公式 11222211sin sin cos cos βαβαβαβαθtg tg tg tg tg --= 式中:α1、α2——分别为断层、煤层倾角 β1、β2——分别为断层、煤层倾向 θ—————断煤交线走向的方位角 注:断煤交线走向的方位角为负值,表示按逆时针量方位角。 2. 断煤交线与断层的关系 可以根据断煤交线与断层的关系来大致确定断煤交线的方向: 1)断煤交线与断层走向垂直的情况仅出现在同倾断层中 2)走向断层的断煤交线与煤层、断层的走向一致 3)地层水平或近水平时,断煤交线和断层走向一致或者近 似一致 4)反向断层的断煤交线位于断层和煤层走向锐夹角之中 5)同向断层的断煤交线位于断层和煤层走向锐夹角之外 6)倾向断层的断煤交线位于断层和煤层倾向所夹直角之中 注:1)反向断层指地层与断层倾向相反 2)同向断层指地层与断层倾向相同 3)倾向断层指地层与断层走向相垂直的断层 4)走向断层指地层与断层走向相平行的断层 5) 等高线:下降盘的同名等高线后移。

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平硐、探槽矿体厚度计算公 平硐、探槽矿体真厚度计算公式:L真厚=l?sin(α±β)sinγ 平硐、探槽矿体水平厚度计算公式:M水平=l?sin(α±β)/sinα 平硐、探槽矿体垂厚度计算公式:M垂厚=l?sin(α±β) sinγ/cosα式中:L真厚—单工程矿体真厚度(m); M水平—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m) M垂厚—单工程矿体垂厚度(m) l—样长(m); α—矿体倾角(°); β—样槽坡度角(°),坡度角与矿体倾向相同时为-,相反时为+;γ—样槽方向与矿体走向的夹角(°)。 二、钻孔矿体厚度计算公式 当钻孔为垂直钻进且与矿层不垂直时,此时真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L真厚=l?cosβ 当钻孔倾斜的方向垂直于矿体走向时(即无方位角偏差),其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L真厚=l?cos(β-α) M水平=l?cos (β-α)/sinβ M垂厚=l?cos (β-α)/ cosβ 当钻孔穿过矿体处,钻孔倾斜的方向不垂直于矿体走向时,其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L真厚=l?(sinαsinβcosγ±cosαcosβ) M水平=l?(sinαcosγ±cosαctgβ) M垂厚=l?(sinαtgβcosγ±cosα) 式中:l—矿体长度(m); 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天顶角; β—矿体的倾角; γ—钻孔截穿矿体处之方位角与矿体倾向间之夹角。 以上各式中,凡是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前后两项间为正号连接;若钻孔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一致时为负号连接。

防火厚度的计算方法

钢结构防火涂料厚度计算方法 作为钢结构防火涂料接工程的人,最愁的就是钢结构防火涂料施用厚度计算方法。 1.其中有人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在设计防火保护涂层和喷涂施工 时,根据标准试验得出的某一耐火极限的保护层厚度,确定不同规格钢构件达到相同耐火极限所需的同种防火涂料的保护层厚度,可参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T1——待喷防火涂层厚度(mm);T2——标准 试验时的涂层厚度(mm);W1——待喷钢梁重量(kg/m);W2 ——标准试验时的钢梁重量(kg/m);D1——待喷钢梁防火涂层接触面周长(mm);D2——标准试验时钢梁防火涂层接触面周长(mm); K——系数。对钢梁,K=1;对相应楼层钢柱的保护层厚度,宜乘以系数K,设K=1.25。公式的限定条件为:W/D≥22,T≥9mm,耐火极限t≥1h。 2.轻钢结构需进行防火处理的部位主要是柱、梁、檩条、连接件。因各部位 的防火要求不同,一般应分开计算。 1.1柱:柱可分为方形柱和H形柱。方形柱的面积按周长乘以高得出。 H形柱主要是H形钢,先计算出周长(即上下翼缘板的4个面和腹板的2 个面),再乘以高度,得出面积。以上计算的是主面积,考虑接头、伸腿等多余面积,可乘以不超过5%的系数。 1.2梁:梁的纵断面一般为H形,但中间的弓高不一定相同,一般按 梯形面计算面积。 1.3檩条:一般为C形檩条,例如C200×70×20×3的C形檩条,高 为200mm,宽为70mm,拐端20mm,壁厚3mm。计算面积为:S=(200×2+70 ×4+20×4)×L。 因为梁和檩条与柱连接,总有一部分面积不能涂刷钢结构防火涂料,所以可扣除不超过8%的面积。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 书背是指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以缝、订、粘或其他方法装订而成的部位,书背设计分为活书背和死书背两种,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没有严格的颜色或图案区别,即在转折部分不存在不同图案或不同色块交接的边界。死书背是指书背图案与封面及封底有鲜明的颜色或图案的区别,即在转折部位有明显的边界。这两种书背设计各有特点,一般情况下,死书背比活书背更精美醒目,但如果书背计算错误或技术处理不当,死书背较活书背对装帧影响更大些,如书背实地过脊、封面实地露白及书背文字左右不居中等,就会严重影响图书的外观质量。因此,图书封面设计人员在设计封面时,往往苦于不知道图书书背厚度如何计算而不能最后定稿,这就要求出版社、设计公司及制版公司相关人员在设计制版或排书背文字时,要准确预算出书背厚度。在此简要介绍3种平装图书书背的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测量法 经验较为丰富的编辑或设计制版人员通常采用测量法测算书背厚度。首先要确定图书的总面数,即开本数×印张数。假设图书为32开,印张数为10.5,那么该图书总面数为336。然后取出一本与所设计图书用纸相同(假设均为60 g/m2晨鸣胶版纸),但厚度稍厚(多于336面)的样书,从中数出336面(所设计图书的总面数)书页,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得所取书页的厚度,精确至0.1 mm,所测厚度为12.3 mm。但这个数值并非最后的书背厚度,因为在无线胶黏订加工过程中,为使书芯与封面很好地黏结在一起,必须在书芯和封皮的接缝处涂布侧胶,所以要将所测书芯厚度再加上1 mm的侧胶厚度,才是最终所需的书背厚度,即13.3 mm。 公式法 用测量法可以算出书背厚度,但并不是所有出版社或设计制版公司都有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如果改用普通直尺测量,因普通直尺的最小精度仅为1 mm,所以最后所得数据肯定不精确。故而要选用一种既不需要工具,又可以简易计算出常见图书书背厚度的计算方法。业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以下计算参考公式,即:

印刷品开本设计与计算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单张纸的规格是:787mm×1092mm、889mm×1194mm两种,教科书等也常用850mm×1168mm、880mm×1230mm、787mm×960mm的规格。 印刷业内都称787mm×1092mm规格的纸张为正度纸,889mm×1194mm规格的纸张为大度纸。 设计和印刷时,能用正度纸就不用大度纸。 ?纸张价格 {0.787(m) ×1.092(m) ×250(g/m2)/1000000} ×7000(元/吨) ×1.05=1.58(元/张); {0.889(m) ×1.194(m) ×250(g/m2)/1000000} ×7000(元/吨) ×1.05=1.95(元/张); ?开本 纸张的开本按照全张纸均匀开切的数量而命名。 小宣传册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以文字为主的理论书籍通常用16开或32 开的中型开本;儿童读物通常用小方形开本;小字典类用42开、64开等小型开 本;房地产样本、商品广告样本等精美的画册通常用接近于大正方形比例的开 本。 ?各种开本纸张的最大尺寸: ?对于787mm×1092mm的正度全张纸,去除光边尺寸四周各2mm,得: 全张783mm×1088mm 对开544mm×783mm 4开391mm×544mm 8开272mm×391mm 16开195mm×272mm ?对于889mm×1194mm的大度全张纸,去除光边尺寸四周各2mm,得: 全张885mm×1190mm 对开595mm×885mm 4开442mm×595mm 8开297mm×442mm 16开221mm×297mm ?由于纸张在包装、运输途中可能会有纸边破损、卷曲、玷污等情况,白料纸张印刷 前都必须进行裁切光边,同时也给印刷机生产时提供了统一的定位边。 ?白料光边尺寸一般每边各3mm。 ?印刷时,不可能在纸张的整个幅面上都转印上图文,必须留出以下位置: 纸张咬口边留出10mm的咬口位 纸张的拖梢边至少必须留出2mm的白纸边供检查图文在纸张上的位置。 纸张两个侧边至少必须各留出3mm,用以放置“T”形或“+”形的套准检测标志 ?纸张的最大印刷区域 ?印刷品的成品尺寸 印刷后的纸张,俗称印张,必须在裁纸机上裁切光边才能得到印成品,而裁切 光边的尺寸在印刷上俗称“出血位”,一般为3mm。 ?书籍封面由封面宽度尺寸、书脊宽度尺寸及封底宽度尺寸三部分组成。 ?书脊宽度尺寸由书芯厚度、封面封底纸张厚度、胶黏宽度共三部分构成。 ?书芯厚度由书芯页码数和书芯纸张厚度决定。 ?书芯厚度=总页码/2×纸张克数×纸张厚度系数(K) ?纸张厚度系数与纸张类型有关。 书写纸厚度系数K为0.0015

关于书背厚度的计算两种方法

关于书背厚度的计算两种方法 一、书背厚度值的理论计算法 1.一般平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 从理论上讲,一本书的书背厚度一般就等于这本书的厚度。书的厚度应当等于该书所有书页厚度之和。如果这本书只用同一种纸张印刷,则书厚=一张纸的厚度值张数(或页码数2)。 如假设:一本书甲用55克纸张印刷,总页码数是512P,每一张纸的厚度是0.08mm。则,这本书甲的厚度=0.08mm5122=20.48mm。 如果用两种以上的纸张印刷,就把各种纸张的厚度用上述公式求出来,然后把各种纸张厚度相加即可。 如假设一本书乙,正文用纸同上例甲,彩色插页用128克铜板纸,160个页码,每一张纸的厚度为0.1。则,这本书乙的厚度=20.48+0.11602=20.48+8=28.48mm。 2.精装书书背厚度的计算 1)方(平)背精装书背厚度=这本书的平装(书心)厚度+前后

环衬的厚度(每张环衬纸的厚度4)+纸板的厚度(每张纸板的厚度2)+书壳面料的厚度(每张面料的厚度2)。 假设一本书丙,书心厚度同上例乙,前后环衬用180克胶版纸,每张纸的厚度是0.15mm,书壳用2mm厚的纸板,书壳面料用涂塑纸,每张厚度是0.3mm。那么。这本书丙的厚=28.48+0.154+22+0.32=33.48mm。 2)圆背精装书的厚度,实际是指这本精装书圆背弧的长度值。一般这个弧的圆势为120度,与这个弧相对应的弦就是这本精装书的直线厚度(方背厚度),此时的弦和弧之比是1:1.15。 假设上例精装书丙作成圆背精装书丁,则丁书的厚度=精装书丙的厚度1.15=33.481.15=38.5mm。 二、书背厚度值的实际计算 1.理论数据与实际值是否相符,关键在于每张纸的制造厚度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对这个问题应有如下认识: 1)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造纸标准允差和实际误差均较小,而境内允差和实际误差均较大。

管壁厚度计算方法

管壁厚度计算方法 pD δ= ------------------ + C 200[δ]Φ+p δ –管壁厚度, mm p - 管内介质操作压力, MPa D - 管子外径, mm Φ - 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 直缝焊接钢管Φ=0.8,螺旋缝焊接钢管Φ=0.6 [δ] –管子操作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MPa, 常用钢管与钢板的许用应力查下表 C - 管子壁厚附加量, mm, C= C1+C2+C3 C1–钢管壁厚或钢板厚度的负公差, mm; 用钢板制作的焊接钢管,壁厚负公差为钢板的负公差,各种无缝钢管和钢板的负公差见下表 C2–腐蚀裕度, mm, 其值大小根据介质的腐蚀性和钢管使用寿命而定,对碳素钢和底合金钢取C2不小于1 mm, 对不锈钢,当介质腐蚀性极微时,取C2=0 C3–螺纹深度, mm, 其值可查表1-29, 如管上无螺纹, 则C3 = 0 表: 常用钢管与钢板额定许用应力 钢号厚度 /mm 下列温度? 下的材料额定许用应力/Mpa <=2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25 450 475 500 常用钢管 10 <= 10 113 113 112 106 106 94 88 81 78 62 41 >10~20 107 107 103 91 84 78 72 67 62 62 41 20 <= 10 133 133 133 131 122 112 103 97 87 62 41 >10~20 127 127 125 119 112 106 97 91 87 62 41 16Mn <= 10 167 167 167 167 156 144 135 127 95 67 43 >10~20 160 160 160 159 150 138 128 122 95 67 43 常用钢板 Q235AF <= 20 127 127 127 125 116 >21~26 127 127 122 116 106 Q235A <= 20 127 127 127 125 116 106 97 91 >21~26 127 127 125 119 109 100 94 88 20q 6~16 137 137 137 131 122 113 103 97 87 62 41 17~25 137 137 131 125 119 109 100 94 87 62 41 16Mn <= 16 173 173 173 173 166 153 144 127 95 67 43 17~25 167 167 167 167 156 144 134 127 95 67 43

书脊计算公式

书脊计算公式 书脊指书的厚度,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 A、(P数÷2)×0.001346 ×纸张克数= 书脊 P数:指同种纸张总页数,通常一张A4纸为2P,设计公司计算P数是按 210mmX285mm,计算,即大度16开计算。无论多大开度的书,计算书脊时P数就是计算同种纸共多少页,如有不同纸,再计算其他纸的厚度,最后相加得书总厚度。如:一本书:内页80g书写纸共240P,中间有16P157g双铜,求书脊? 书写纸厚度:240÷2×0.001346×80=12.92mm 铜榜纸厚度:16÷2×0.001346×157=1.69mm 书总厚度(书脊):12.92mm+1.69mm=14.61mm B、(P数÷2)×内页所用纸的厚度=书脊 内页所用纸的厚度即是通常所说的128g、157g等。 C、0.135 X 克数/ 100 X 页数=书脊厚度此公式适用于低克重的(128g以下)如果想要精确计算书脊,可以用纸张厚度X页数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公式: 克重除以1800再乘以总页码数然后再加上1.5mm就可以了!!书的页数除100再乘参数 参数 50克:3.5 60克:3.8 70克:4.0 印刷厂专业书脊计算公式 0.135 X 克数/ 100 X 页数(特别注意:是页数不是码数)= 书脊 厚度(单位是MM) 补充一下:克数就是纸张的重量,如128g铜版、157g铜版、60g胶版,其中的数字就是克数!!! 以下是各种常用纸张的厚度: 200g/m2 1号白卡纸0.250 230g/m2 1号白卡纸0.288 250g/m2 1号白卡纸0.313 200g/m2 2号白卡纸0.267 230g/m2 2号白卡纸0.307 250g/m2 2号白卡纸0.333 200g/m2 特号白卡纸0.235 230g/m2 特号白卡纸0.271 250g/m2 特号白卡纸0.294 9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72 100g/m2 (单双面胶)特号铜版纸0.080

地质学中一些公式

地学中常用公式 一、平均品位的计算公式: 1、算术平均:(X1+X2-……+Xn)/n X1、X 2、X n为样品品位 2、加权平均:(X l×Ll+X2×L2+……+ X n×Ln)/(L l+L2+……+L n) X1、X2……X n。为样品品位,L l+L2+……+Ln为样品长度 3、几何平均为Xn 1 X1、X2、Xn为样品品位 n2 X X 注:品位为正态分布时,处理特高品位时,可用此公式。二、矿体厚度(Vm)、品位(Vc)变化系数: — X=(X1+X2+……+Xn)/n 计算矿体厚度、品位的平均值 (2n Xi计算均方差 X ) /( )1 厚度、品位变化系数: Vm或Vc=X100% 三、地质剖面岩石厚度计算公式: y=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 α--导线坡度角 β--地层倾角 γ --导线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夹角 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取正号,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取负号; 真厚度=L×y 四、钻孔矿体厚度的确定 矿体的厚度是根据矿体露头上、坑道中和从钻孔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的。 (一)坑道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当坑道所揭露的矿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清楚时,取样和编录时可在矿体上用钢尺直接捌量出来。

厚度测量的次数决定于坑道的布置情况,如矿体是用穿脉坑道圈定的,则测量次数与穿脉坑道的数量相符。如果矿体是用沿脉坑道圈定的,则厚度的测定按一定间隔在取样的位置进行测量。如果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清时,矿体厚度的测定必须根据取样结果来确定。 (二)钻孔中矿体厚度的测定 因为钻孔中所截穿的矿体均在地下深处、只能间接地去测定矿体的厚度。当钻孔是垂直矿层钻进时,且岩心采取率为100%,可直接丈量岩心,取得厚度的数据。若岩心采取率不高,除用钢尺丈量岩心长度外,还要按下式进行换算: m n L (11-9) 式中: m ——矿体的厚度(米); L ——实测矿心长度(米)I n ——矿心采取率(%)。 当直孔钻进,且与矿层成角度截穿时,其厚度按下式计算: m=L ×cos β (11-12) 式中:m ——矿体的真厚度(米); L ——钻孔截穿矿体的厚度(米)I β——矿体的倾角。 若斜孔钻进,且与矿层斜交时(图11—25),其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m=L ×COS(β-α) (11一11) m ——矿体真厚度(米); L ——钻孔中矿体的视厚度(米);β——矿体的倾角; α——钻孔截穿矿体时的天顶角。 图11—25钻孔垂直矿体走向、斜孔钻进时矿体厚度的计算 当钻孔截穿矿体处,钻孔倾斜方向不垂直盘矿体走向时(图11—26),矿体厚度按下式计算: 矿体真厚度m=n L ×(sin αsin βcos γ±cosa αcos β) (11-12)

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折床工作原理 折弯就是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的上、下工作台,利用液压伺服电机传输驱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的形状,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折弯成形。 展开的定义和折弯常识 ★折弯展开就是产品的下料尺寸,也就是钣金在折弯过程中发现形变,中间位置不拉伸,也叫被压缩的位置长度,也叫剪口尺寸。 ★折弯V槽选择公式:当R=0.5时,V=5T;当R>0.5时V=5T+R 折弯展开会根据上模和下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更换模具时必须考虑进去。 ★折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工艺特性

1.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l由内到外进行折弯;由小到大进行折弯;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 2.90°折弯及大于90°小于180°折弯选模:一般在SOP没有特殊要求或没有 特殊避位的最好选用刀口角度为88°或90的折弯上模,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折弯角度的稳定性。 三、折弯展开尺寸计算方法 <1>直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0.4*T,前提是料厚小于5.0MM,下模为5T L1+L2-2T+0.4*T=展开 <2>钝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当R=0.5时的展开计算

A+B+K=展开 K= 1800-2/900 ×0.4 a=所有折弯角度 <3>锐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900折弯展开尺寸=L1+L2-2T+折弯系数(K)。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0.4*T,L1和L2为内交点尺寸展开=L1+L2+K K=( 180—@) /90 *0.4T <4>压死边的展开计算方法 选模:上模选用刀口角度为300小尖刀,下模根据SOP及材料厚度选择V槽角度为300的下模。先用模具将折弯角度折到约300-650.

边界层厚度计算方法详述

边界层厚度的计算方法详述 与边界层厚度相关的概念,包含边界层厚度,边界层位移厚度和边界层动量厚度三个概念。 边界层厚度δ:严格而言,边界层区与主流区之间无明显界线,通常以速度达到主流区速度的0.99U 作为边界层的外缘。由边界层外缘到物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边界层名义厚度。 边界层位移厚度δ*:设想边界层内的流体为无粘性时,以均流速度U流过平板的速度分布如图 1所示。实际流体具有粘性,以相同速度流过平板时,由于壁面无滑移条件,速度从U跌落至0。如此形成的边界层对流动的影响之一是使设想中的无粘性流体流过该区域的质量流量亏损了(图 1中阴影区,平板宽度设为1)。将亏损量折算成无粘性的流量,厚度为δ*(图 1中阴影区)。 图 1 边界层位移厚度示意图 其公式推导: *0()U U u dy δ ρδρ=-? 对不可压缩流体 *0(1)u dy U δδ=-? 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显然,边界层内的质量流量减少了,因为边界层内的沿着壁面切向的速度最大为自由来流的速度,最小为0,而无粘的时候,整个流动的速度都是U 。 损失的质量去哪里了呢?质量是不会丢失的,损失的质量流动到了边界层之外了,如图 2所示。

图 2 排挤厚度 在图 2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边界层的存在,整个流动向边界层外“排挤”了,把一部分流体质量排挤到了边界层之外。所以,边界层位移厚度,又称作排挤厚度,这个叫法比较形象地说明了边界层位移厚度的物理意义。 对于边界层的动量厚度θ:边界层对流动的影响之二是使设想中的无粘流体流过该区域的动量流量亏损了,按平板单位宽度计算动量流量亏损量,并将其折算成厚度为θ无粘性流体的动量流量 0()U U u U u dy δρθρ* =-? 对不可压缩流动 0(1)u u dy U U δθ* =-? 称θ为动量亏损厚度,简称动量厚度。 现在很多教材中对边界层的动量厚度的说明比较模糊,没有强调出为什么使用上述公式计算。以至于很多人对边界层的动量厚度有了错误的理解。 计算边界层的动量厚度,必须考虑边界层的排挤厚度,即位移厚度!因为在计算动量厚度的时候,要考虑质量守恒的问题。 在边界层内,理想流体通过时的动量为: 10E UUdy UU δ ρρδ==? 在边界层内,考虑壁面无滑移条件,对于实际粘性流体来说,流体的动量为: 20()()E u y u y dy δ ρ=? 要注意,我们并不能拿以上两项相减来作为边界层动量的损失,因为有一部分质量被“排挤”到了边界层之外,如果是理想流动,这一部分质量在边界层厚度之内呢。所以,计算动量厚度的时候,一定要把排挤厚度之内的那些动量也减掉,这样才遵守了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