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给女儿的一封信刘墉

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

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1、信中作者希望女儿记住的“这番道理”是什么?

2.下列名言中,与文中“女学生”一例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的一项是( ) A.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一一福楼拜

B.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孙子

C.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

D.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3.第二段中的“戏剧性”在文中指什么?第四段中“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什么?

4.向年轻人讲道理的文章不少,本文却耐读易接受,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老人与海(节选)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②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③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④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窜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⑤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⑥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⑦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

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

⑧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⑨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5.老人虽然终于杀死了前来抢夺他的战胜品的鲨鱼,但最终,拴在船头的猎物(大鸟林鱼)被吃光,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这个结局,你是不是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 (3分)

6.所选的文段中,老人再战鲨鱼面临着哪些困难?你能简单地归纳吗?(至少三点) (3分)

7.第③段写老人与鱼搏斗的情景,很为生动。请你指出此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试各举一例。(3分)

8.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说出令人记忆犹新的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三、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

⑴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⑵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⑶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⑷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

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

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

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

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⑸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

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

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

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

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

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

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

的心情吗?

⑹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

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

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

影吗?

9.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第⑷段“有人戏称他‘北京土地’”,这句话表明老舍先生什么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岸时,河水里突然一片翻腾,一条巨鳄从河中一跃而起,它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牛的尾巴,向河里狠命地拖拽着小牛。就这样,群狮与鳄鱼在河边展开了争夺小牛的拉锯战。几番撕扯,胜负已见,最终小牛被拉上了岸。

⑤我看着镜头里那可怜的小牛,它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这也许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必然结局。但我发现,镜头里突然有了新的内容。

⑥那刚刚逃走的两头野牛,竟带着近百头身强体壮的野牛狂奔而来。原来,它们在生死关头,丢下小牛逃去,并非为了苟且偷生,而是去搬救兵。

⑦众野牛如风而至,把几只狮子团团围在中间,一头野牛开始狂追一只狮子,这画面让人毕生难忘:在强悍的猛兽面前,这头食草动物的温顺软弱已经荡然无存,它吼声如雷,似威武的战将;而那狮子的威风,早已消失殆尽,它在这头野牛面前落荒逃跑。但是,剩下的狮子依然咬住小牛不肯松口。

⑧野牛们终于发怒了。它们结成战阵,逼近狮子。一头野牛对着狮子疾冲上去,用牛角猛力一挑,一只狮子就飞到了空中,然后狠狠摔到地上。几个动作,在瞬间内一气呵成,让人忘记了这竟是一头野牛。群牛怒吼,开始发动进攻,在雷霆万钧的气势下,剩下的几只狮子终于面露惶恐,它们无力地抵抗了几下,便松开口,四散逃窜了。

⑨如血的残阳中,野牛们如一个个勇猛的战士,它们用勇敢与力量,上演了一场悲壮的生命之歌,令人动容。

⑩我看了摄像机上的时间,从小野牛落入群狮之口,到众野牛奋力救出小野牛奇迹逃生,这一过程只有短短的8分23秒。

⑾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我曾经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取决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

⑿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旦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形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被折服,被击败。

13在不使用“猝不及防”和“狭路相逢”两个词语、又不改变原段意思的情况下,请重写第③段。(3分)

14、选文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请从第⑦段筛选出表现野牛勇猛与力量的词语。(3分)

15、第⑩段和第⑾段都提到“8分23秒”,有什么作用?(3分)

16、读完本文后,你一定明白了一些道理,请把你的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一、给女儿的一封信

1.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要保持体力。(意思同即可)

2. B 3.“戏剧性”指最后关头反败为胜。(意思同即可)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一个人身体总处于紧张状态。(意思同即可)

4.以亲切的口吻、平等的态度与女儿交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事例说理。(言之成理即可)

二、老人与海

5.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6.①天黑,目标不准②老人本已身体疲惫③鲨鱼多而且凶猛④武器几乎没有……

7.只有棍子和舵把 4、视觉: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

听觉: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感觉: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8、提示:叙事要扣住战胜困难的主题,所得的启示要有一定的哲理性。

三、记忆中的老舍

9.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一是上大学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我”作陪;二是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三是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的费用。

10.表明老舍先生和蔼、亲切、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架子,又熟悉北京、热爱北京的特点。 16小中见大。

11.两篇文章描写人物相同之处在于运用语言、行动、神态、肖像等方法表现人物性格。不同之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刻画人物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多,而且在描写中插入抒情、

议论点明人物性格特点;而本文除正面描写外还有侧面描写,还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也更含蓄。

12.(提示: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费,是侧面描写,可换成正面描写。)

四、8分23秒答案:

13、示例:没有任何征兆,埋伏的狮子们就纷纷跃起,三头野牛事先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就已经和狮子迎面相遇了。

14、如风而至团团包围狂追吼声如雷

15、照应题目;强调牛狮之战时间之短;突出牛狮之战带给“我”的震撼之大。

16、示例一: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取决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示例二: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示例三: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量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开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