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

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
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

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

曲文轶

2011-2-24 21:01:09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 2000年第2期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课题。尽管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已不复存在,但研究它70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尤其是其所有制体制的历史变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不仅可以丰富新兴的过渡经济学的理论建设,而且有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转轨国家在改革中少走弯路。另外,对苏联所有制体制的把握也是科学研究当代俄罗斯私有化的必要前提。

一所有制领域中的早期社会主义实践

当布尔什维克党人夺取政权时,“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论和理想。如何把伟大导师的天才设想付诸实践,是摆在列宁等人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在所有制改造方面,革命后首先没收了沙皇和外国的资本和企业,在随后的国内战争期间,国有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国民经济领域。随着战事的结束,经济军事化的弊端暴露得日益明显,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作出重大决策,改变了革命初期的政策,大力发展多元经济。

“十月革命”时期国有制的建立。1917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宣布其目标是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按照马克思和列宁的设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生产资料的国家占有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全国推行国有化政策,首先,颁布土地法令,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无偿地剥夺大土地所有者,实行全部土地国有化。收归国有的土地,一部分用作建立国营农业企业(国营农场),其余的大部分土地在农民中进行平均分配,交给农民使用。其次,把大工业、银行、铁路、科研、教育、卫生保健、文化部门等

收归国有,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从1917年10月至1918年6月末,国家已经直接掌握1 500多家最大的企业1。同时,允许中小企业在一定监督下继续经营。国民经济的国有化在1918~1921年间达到高潮。

“军事共产主义”时期国有制的发展达到巅峰状态。在国内战争期间,国有化扩大到国民经济的全部领域,革命初期允许存在的小型资本主义经济也被国有化了,甚至连只有一个雇工的企业也难逃没收、充公的命运。在农村,用“余粮征集制”取代粮食垄断制,无偿占有并支配农民的粮食及其他产品,鼓励,甚至强迫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在经济崩溃和城市大规模饥荒的条件下,还实行了粮食的免费实物配给制。

战争以及过激政策给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国内战争结束时,生产比革命前下降了86%。经济的巨大破坏使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党人认识到,在当时俄罗斯的客观条件下,用“军事共产主义”的强制手段是无法实现向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过渡的。尤其是“粮食征集制”引发的农民大规模暴动迫使他们开始考虑调整全盘国有化的政策。

“新经济政策”时期对所有制关系的调整。从1921年3月开始,国家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抛弃了许多十月革命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断,并取消了此前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

新经济政策致力于发展多元经济:小商品生产者和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营活动的自由,在缴足税收后,可自行处置自己的部分产品;稳定的货币流通市场开始形成,它成为不同的经济制度较量竞争力的场所;实行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变成积极的商品生产者,它们追逐利润、自筹资金,自负盈亏;重视对职工的经济刺激,对更多更好的劳动给予物质奖励;小商品生产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可联合成合作社,这样就把私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国家在计划的基础上着手对国民经济实施新技术改造(国家电气化计划)2。

这一时期在所有制领域的重大突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土地关系。首先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方式,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户独立经营并从中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权利。其次,实际取消了十月革命时公布的《土地法令》中禁止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规定,允许农民在一定条件下出租、转让土地和雇工经营。

企业制度。首先是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保留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广泛尝试“两权分离”的租赁制。显而易见,这是现代经济学所熟知的经济“非国家化”过程。其次,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1921年5月,废除了国内战争时期的小企业国有化法令,使革命前就存在的私人小企业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加之以前未来得及收归国有的部分中型企业,20余万家中小企业就成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工业中的私营成分(其中包括一些合作性质的小资本主义企业)。此外,还注重利用外资。1926~1927年是租让制发展的高峰年度,开办了65家租让企业3。上述政策措施对所有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私有经济成分增长迅速,在此期间稳定在20%以上,并曾一度达到全部工业产值的40%4。农业中非国有经济,尤其是小农经济成分发挥着决定性作用,1924年农业总产值中,私有制占98.5%. 外资参与的经济份额尽管很小,1927~1928年仅占全国工业产值的0.6%,但租让制在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方面,仍具有重要意义。公有制工业中仍占主导地位(1924年占76.3%),但比重有所降低,它已不再是经济中的唯一主角,在零售额中只占47%,在农业总产值中仅为1.5%。总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到新经济政策结束时期,苏联经济中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和集体所有)在工业中居主导地位,个体经济(无雇佣劳动的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者经济)在小商品经济中占有显著地位(1922~1924年占全部产值的51%5),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和富农经济)在工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存在着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租赁制、租让制、公私合营、合作)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济多元化有利于发挥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1921年工业生产仅为1913年

的14%,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仅用6年时间,就基本上恢复到战争前水平。

二 30年代苏联所有制关系的确立

应该说,无论是在十月革命时期,还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稳定的所有制体制并未形成。列宁本人也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逐步修正自己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政府的相关政策。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实践尚未成型,列宁在逝世前并未对此作出系统的规律性总结。斯大林继任后,中止了新经济政策实践,国有化运动回潮,苏联最终在30年代形成并确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体制。

20年代末,苏联开始逐步排挤、取缔私人经济成分,开展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即所谓的“赤卫队”进攻资本主义运动。当时推行这一政策是为了达到主要的战略性目标,即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加速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以便在军事工业方面达到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所有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关系改造的形式、方法和速度都要服从于这一战略目标。

在所有制关系方面,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是,国家占有决定性的生产资料可以适应劳动的集体组织、生产的社会化性质,确保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消灭剥削。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苏联形成了单一的所有制体制,其主要特点如下:

清一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公有制--垄断了全部国民经济,完全排斥其他经济成分,仅在集体农庄中允许有限的个人副业;法律只承认两种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否定其他经济成分存在的合理性。

到1932年,中小私有企业被完全消灭,30年代中期有外资参与的经济也被取缔了。1937年,除公有制外,仅存在一种私有经济成分,即无雇佣劳动的个体经济,它在全国的生产基金中仅占0.4%,创造5.6%的价值。这部分经济被视

为“残余”和“补充”,允许暂时存在,却没有合法的地位。

公有制的大一统可由如下数字反映:1937年公有制在生产基金中的比重为99.6%,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占99.1%,在工业中占99.8%,在农业中跃升至98.5%,在零售商品中占100%6。在两种公有制形式中,国有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1936年,国有制在生产基金中的比重为90%,而集体所有制占8.7%,在工业产值方面,两者各占97.3%和2.6%,在农业产值中,则分别为76%和20.3%7。

这种以国有制的高度垄断为特色的单一所有制结构自30年代中期形成后,在以后近5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大的变动。70年代中期,公有制在固定基金、国民收入、工农业产值以及商品零售额中均占据完全垄断地位,比重达100%8。1985年,公有经济在职工就业、产值和固定生产基金中所占的比重仍分别高达96.8%、95.9%和98.8%。清一色的公有制在保证国家完成工业化任务及抗击法西斯侵略方面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客观条件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显著变化,凝固的传统所有制体制对经济的适应性逐年降低,尤其二战以后,其经济运行绩效日益恶化。这迫使人们重新研究所有制问题,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体制的改革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

三 80年代中期所有制体制的改革尝试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针对高度中央集权的弊病,他倡导改革,但受时代限制,改革只局限于管理权限的变化,企业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确认。勃列日涅夫在位时,通过柯西金的经济改革曾采纳经济学家利别尔曼的建议,注重调整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同样没有触及所有制问题,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就止步不前,终使经济陷于停顿。

到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与美国的差距日益明显。由于劳动者不关心国有财产的使用效益,浪费现象严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此

时,苏联领导人再也无法回避所有制问题了。

1.所有制体制的改革

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具有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全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由国家来代表,所以国有制就是全民制;国有制是高级的公有制形式,集体制是低级形式,应不断使所有制从低级向高级过渡;全民制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能够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它的占有形式和实现形式是一致的。

勃列日涅夫去世后,人们开始批判上述观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了所有制理论:所有制的变革不是一次性行动,需要经常进行调整;国有生产资料的占有和经营权可以分离,两者的分离并不会改变资产的性质;集体所有制具有很大的潜力,不应急于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并提出不应机械地把公有化程度看作是所有制成熟和优越性的标准,而应当把生产效率的提高看作是所有制关系成熟程度的表现;主张经济多样化,所有制关系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

在上述政策的指导和影响下,戈尔巴乔夫当上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在所有制体制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1986年11月,苏联颁布了《个体劳动活动法》,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劳动的法律,允许有限制地进行一些私人劳务。苏联经济中一直存在着个体经济,但比重极小,而且处于受排挤的地位,直至1977年,新颁布的宪法才允许有限制的个体经济存在,但它仍被认为是“不光彩的干私活”,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1986年的个体劳动法允许在家庭手工业和居民生活服务领域中进行29个项目的个体劳动活动,但仍明确规定禁止个体劳动者雇工。1987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国有企业法》,该法在确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环节的同时,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这就使企业在法律上从国家计划的单纯执行者变为独立经营的生产经营实体。1988年5月,政府出台了《合作企业法》,允许成立合作企业。这是自列宁以

来第一次允许成立新的私人企业和合作企业。这样,数百家合作企业包括银行成立了,它们实质上是私人企业,只不过挂了块“社会主义”招牌而已。由于苏联长期消费品短缺,所以这些新生的私人企业很快就聚集了大量财富,并逐步发展成为大型资本主义企业。现在俄罗斯著名的金融寡头几乎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家的,如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等。1988年末,政府颁布了允许向个人售房的法令。公民的个人财产除了消费品和工资收入外,第一次增加了不动产--住房。1989年4月通过法令,允许国有企业的职工租赁工厂。1990年3月通过《所有制法》,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形式,为形成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奠定了法律基础。1990年8月和11月,企业私有权和家庭农场的地位得到法律确认。年底,《俄罗斯企业和企业行为法》允许存在独资、合伙以及封闭或开放的股份合作公司,并取消对这些企业行为上的限制。

至此,改革仍在“体制外”进行,即在原有公有制经济外,允许或放宽建立新的非国有经济成分,即使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仅是在不改变国家产权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经营权,或将经营权分离出去,并不直接针对原有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造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仍旧把所有制看成是衡量一个社会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标准,在“主义”的束缚下,不敢提及存量改革。戈尔巴乔夫仍旧坚持“补充论”,他说:“所有者出现后,私有权就可能萌生。但无论如何,我猜想这将是小规模的所有权。只有在集体和国有部门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的特定领域内,私有权才能起决定性作用”, “我赞同市场……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接受,比如说,土地私有制”9。

但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所有的改革方案都不奏效,人们只得把目光投向国有产权的改造问题。1991年6月,苏联讨论了《企业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基本原则法》(草案),由于代表们意见分歧太大,草案未获通过。但很快,8月10日戈尔巴乔夫签署法令在苏联实行私有化。但到此时,戈氏变革苏联的机会已到了尽头。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名存实亡,私有化只能留给叶利钦去实践了。

2.解体前的所有制关系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已开始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发展新的经营管理形式。戈氏执政的5年多时间里,非公有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就业比重由3.3%上升到4.5%, 尽管增长缓慢,但毕竟保持了上升势头。同时,国有部门中就业比重下降,由81.4%下降到77.0%,降低了近5个百分点。合作社经济上升了3个百分点,由于当时新建的许多合作社实际是私人企业,估计1990年私有经济成分中就业的比重为8%左右。从产值方面来看,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由87%下降到83%,表明随着新的非国有经济成分的成长,国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80%多的产出说明,俄罗斯继承的所有制体制还是以国有制的垄断为基础的。这一时期集体经济成长较快,其产出比由9%上升至13%,提高近4个百分点,其中较多私有性质的商品和劳务合作社创造的产值增长快,占整个集体经济的近1/4。个体经济产出增长缓慢,增幅仅为0.6%。固定生产基金的占有情况更能说明生产资料所有制情况。国有企业占有的主要生产资料上升了0.8

个百分点,而集体所有制则相应下降了0.8%个百分点,所以改革期间公有制的绝对垄断地位(98.8%)并未动摇。这与中国80年代乡镇企业突飞猛进发展使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由于法律仍不允许雇工经营,因此统计中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数值。虽然同国外的合资企业(属于国家资本主义范畴)到1990年底已有约3 000家,但其在国内产值中仅占0.6%,难以起大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国家已经计划出售国有企业的产权,只不过还局限在小型的餐饮零售和生活服务行业,且规模较小,仅占这类企业总数的3%~5%10。

四小结

总结苏联70多年的所有制体制发展、变动的规律对我国改革无疑会有启示。

1.所有制体制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应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从十月革命到苏联最终解体,其经济发展既有伟大的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无论是成就还是失误,都同当时的所有制关系有紧密联系。适应变化着的现实调整所有制体制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如新经济政策),固守僵化则会损害经济发展(传统的所有制体制长期不进行调整,导致70年代经济的停滞),甚至威胁国家安全(丧失变革机遇,终使苏联解体).

2.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影响。苏联以至于当代俄罗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同国有化、多元化政策的交替使用密切相关。国有化会排挤私人经济并扩大国有经济实力(如军事共产主义时期和斯大林时期);而多元化和私有化所起的作用正相反(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及90年代的俄罗斯)。鼓励多种经营形式发展就会形成多元经济,反之则会使所有制结构趋于单一化。

3.政府的相关决策除了受经济条件制约外,还受一定的非经济因素影响。首先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如果认为私有制带来剥削和不劳而获,是万恶之源,人们就会憎恨私营业主,并鄙夷私有企业活动。宣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自由民主的保证,就会培养人们的创业心,相应的私人企业活动就会活跃。其次,一个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也会对所有制政策产生巨大影响。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并没有计划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但在资本主义国家入侵后,为确保新生政权不被绞杀,便把中小企业也没收了。斯大林在新经济政策后期重新发动“赤卫队进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范即将来临的战争。

4.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相互竞争的所有制结构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改善,单一的所有制体制则会起相反作用。军事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时期截然相反的经济表现即为佐证。当然,多元化并非是效益提高的充分条件,当代俄罗斯的私有化尽管构造了混合所有制格局,但经济却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这说明,增长和效益函数中并不只包含所有制(产权)一个变量,还要有管理和竞争。另外,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是改善经济不可缺少的条件。

5.如果把所有制问题置于非经济目标之下,就会损害经济发展。苏联经常把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把私有制看成是资本主义的化身,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时常为政治目标去排挤限制私有经济成分,人为扩大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如果在非常时期(如战争),或为完成国家的战略性任务(如从落后的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所有制体制服从于非经济因素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和平发展时期,所有制改造就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为最重要的目标。

(责任编辑李禄)

1卢勃尼等编:《苏联经济史》,莫斯科1967年版,第302页。

2叶·鲍里索夫:《经济理论》,莫斯科法学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3刘克明等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163页。

4金挥、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经济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5金挥、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经济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6苏联部长会议中央统计局编:《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陆南泉等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5页。

7刘克明等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3页。

8苏联部长会议中央统计局编:《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陆南泉等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5页。

9约瑟夫·R·布拉西等著:《克里姆林宫的经济私有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年版,第19页。

10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1990年苏联经济》,第一部分。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当时国际环境对苏联模式形成的影响在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是相当险恶的,一直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国际反共势力的威胁,苏联模式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像芬兰、德国、匈牙利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然而,这些革命最终却因为帝国主义的镇压、社会党人的背叛和共产党人的错误而导致失败,到1923年欧洲革命再度陷入低潮,苏联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了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当时的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始终是处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始终处在战争与备战的特殊条件下。苏联不仅经历了国内战争,而且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大规模的卫国战争,可见,在当时战争的阴云是非常浓重的。这种持续的反共战争威胁的国际形势必然会对斯大林思考如何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正如列宁所说的:“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因此,斯大林明确指出:“我们不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哪一天进攻苏联,打断我国的建设。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的弱点来攻击我们,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即苏联富强的基础。党不可能等待和应付,它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在战争阴云十分浓重的形势下,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和捍卫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当时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领导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保卫苏维埃国家以防止突变的发生,为了随时准备捍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不得不把尽快建立工业强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方式,就是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做出的选择。2、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发展的要求苏联从沙俄继承来的经济遗产是十分落后的。斯大林指出:“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的建立在落后的工业的基础上,只有不仅不逊于而且过一个时候能够超过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的现代大工业才能成为苏维埃政权的真正的和可靠的基础。”然而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原有的经济十分落后,财力、物力匮乏,苏联由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决定,又不能像英国、美国、德国发展重工业那样,或者靠巨额借款,或者靠掠夺其它国家,或者同时采用这两种办法,苏联只能靠自力更生来实现工业化,显然这是一条“需要有重大的牺牲”、“应该公开和自觉的忍受这种牺牲”[4]的道路。于是斯大林在具体分析当时苏联的状况,在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的基础上,决定有计划的全力推进工业化。苏联高速推进工业化,必须消灭能够产生资本主义份子的个体小农经济,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因为“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的建立在两个对立的基础上,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分子的社会主义大工业上和产生资本主义分子的个体小农经济上。”[5] 短短的几年内在苏联这样复杂的大国实现工业集体化,集中不能不借助于政府的强有力的行政命令。这一切对形成高度集权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俄国历史传统的影响俄国的历史传统对苏联模式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就是皇权主义和封建宗法文化。皇权主义是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一个显著的特征。由于俄国国家政权的核心是封建沙皇,因此,俄国国家主义的实质就是皇权主义。在俄国历史当中,没有形成任何独立从事有效活动的社会自治力量,也没有形成任何对国家政权进行监督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所以,国家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一切活动皆有至高无上的以沙皇为核心的国家所操纵和决定。因此,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形成的政治上的集权,经济上的集中和文化上的控制现象,多少受到俄国皇权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封建宗法文化是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至高无上的国家政权下面,是处在宗法制和半宗法制之下的广大农民。由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十月革命以前的很大一部分农民从事的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由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俄国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化高潮中,大批宗法农民涌入了工人行列,虽然改变了农民身份,但其历史传统中的宗法文化心态、价值观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决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事实雄辩证明:苏联如果不是利用“社会主义计划管理”的优势,就不能在一个落后的国家短期内集中调动国家有限资源实现工业化、打败法西斯侵略、拯救自己的国家。当然斯大林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有深刻教训,对苏联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中的这些教训是应认真总结和汲取的。 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第一,苏联模式高度集中和高度集权的特征,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规划和宏观调控。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的高度集中,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配权集中于中央,实行部门管理。 第二,在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当时非常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依靠苏联模式所蕴涵的积极性,仅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强大的工业国。 第三苏联模式创造了苏联难得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苏联模式为苏联创造了难得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第四,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成果,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苏联模式的弊端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 三、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官僚腐败,执政体制问题突出苏联社会的特权阶层产生于斯大林时期。战争年代为了稳定干部队伍采取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在战后继续得到巩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施宇200915035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 施宇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915035)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社会主义转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上也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俄罗斯政治制度。本文把“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作为俄罗斯政治制度一个特点加以说明,政党制度和联邦制度作为另外两个特点加以说明。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制度;总统;政党;权利;联邦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方向由社会主义急转为资本主义,确立了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形成了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三权分立和赋予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度。但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个人专制政治和当前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俄罗斯政治制度运行带上了以总统为权力中心的强烈的个人威权色彩,一般而言,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近年来俄罗斯政党制度逐渐演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也在变化,因此还需加上“政权党”和“单一制联邦”才能更完整描述俄罗斯政治制度特征。 一、“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格局 1、强大的总统 在地位上,俄罗斯总统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保证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协调行使职能;确定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 在权力上,俄罗斯总统类似于法国总统,集内政、外交、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于一身,除了和法国总统享有相同的权力,如对对议会和政府的解散权力、对政府、司法、军事机构的人事任免、重大会议的主持权、大政方针的决策权、赦免权等之外,俄罗斯总统还享有更大的权力: 第一,根据宪法,俄罗斯总统可以“根据联邦宪法性法律规定的程序确定公决”,而宪法中没有显示其他机构也有公决权,也就是说提请公决是俄罗斯总统独享的权力。 第二,顺利的任命政府总理的权力。在俄罗斯,总统可以在国家杜马三次否决总统的提名的候选人资格后,仍然任命总理并解散杜马。就政府信任问题上,总统拥有裁决解散政府还是解散杜马的权力。 第三,俄罗斯联邦总统有权提名任命和解职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在司法体系中,除了法院系统,俄罗斯还有一套检察机关。 由弹劾总统程序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总统地位稳固,宪法规定对总统的弹劾只能是因为叛国罪或其他重大犯罪,由两院提出指控,再由联邦宪法法院做出裁决。但俄罗斯宪法同时又规定“联邦委员会关于罢免俄罗斯联邦总统职务的决定应在国家杜马对总统提出指控后的3个月内作出。如果联邦委员会在这段期间内没有作出决定,对总统的指控即为废除。”此外在俄罗斯,总统几乎不用考虑公决后果。早在1992年年底和1993年3月,叶利钦发动了两次公决试图解决“府院之争”,其结果严格来说都失败了,但叶利钦不仅没有辞职,反而动用武力,最后还通过公决通过了对总统集权有利的宪法。因此,公决无法约束总统。 2、孱弱的议会 俄罗斯议会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 从宪法文本上就可以体现俄罗斯议会的孱弱,首先议会权力被其他权力机构分割,权利范围受限。例如立法动议权被总统、政府、各主体立法机关、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和俄罗斯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所分割。法律须经总统签署和公布。在权力范围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 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 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于1919—1920年对苏联发动了三次武装进攻,日本也在远东不断骚扰。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不断攻击,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岌岌可危,在这个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内经济本就面临崩溃的苏联必须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夯实社会主义物质基础,通过发展重工业以及对农民利益的暂时忽视来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抵御外国侵略并镇压国内反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就是在这种十分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2、国内因素分析 十月革命将俄国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奴国家在制度上过渡为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这个曾经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在社会、文化和思想上的影响却持续很久,尤其是在民主方面。十月革命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俄国既没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思想上彻底消除封建的启蒙运动,也没有给无产阶级政党足够的时间来消除封建残余的影响,因此,国内普遍缺乏民主思想。苏联刚刚成立时,国内文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旧的沙皇俄国时期,社会等级森严,最高层次的皇权和统治官员严重压迫人民;农民阶级在宗法制的统治下求生,思想上深受宗法制的毒害,民主意识非常薄弱。在这样一个缺乏民主意识的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摘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 , 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 的不同 , 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 , 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 , 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 , 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比较 ; 评价 ; 唯物史观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 , 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 , 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 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 ,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 “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 , 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 ,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朱晓姝 2011-03-05 14:44:38 来源:《当代世界》2005年第4期 普京自2004年3月连任以来,为进一步强化总统权威,构筑具有俄式特点的政治体制,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依靠较高的民意支持率和连任后较大的施政自主性,大刀阔斧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效果显著。但是,由于改革刚刚起步,且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施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力,俄要建立真正高效、顺畅的国家权力体系任重而道远。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组国家权力体系 普京连任以来,本着加速发展、权威治国的理念,着力整顿权力秩序,并以别斯兰人质事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顺了总统、政府、议会、政党的关系。近一年来,普京在推进政治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举措: (一)大力扶植统一俄罗斯党并改组政府,基本确立以总统为核心、府院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政体构架。普京吸取叶利钦时期府院相争内耗激烈、国家政权机构运转受到严重干扰的教训,开始运用扶嫡遏异己手段,拉统俄、压俄共,在2003年底杜马选举中,动用行政资源助统俄参选获胜,夺取杜马主导权,从而建立总统对议会的有效控制。之后,普京在大选前后大幅改组政府,任命与自己有相同执政理念的弗拉德科夫为政府总理,组建以强力集团为班底的听命于己的“技术型小政府”,从而建立总统对政府的绝对控制权。从此,俄政坛以总统为绝对权威的“三驾马车”得以按普京意愿有效行驶和运转。

(二)改变联邦主体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强化国家垂直权力体系。针对原有的国家垂直管理体系结构松散且运作不力,总统派驻七大联邦区全权代表没能发挥实际作用,地方利益集团利用州长选举营私舞弊等漏洞。普京提出将各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由直接选举产生改由国家元首提名,经该联邦主体立法会议批准产生。在去年12月3日杜马通过的政治体制改革法案中规定,总统在联邦主体行政长官任期届满35天前提出候选人,地方议会应在14天内予以批准如果地方议会三次否决总统提名,则总统有权解散地方议会。此举一方面大大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减少了其与联邦中央抗衡的本钱,强化了以总统为筷合的垂直权力体系,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地方议会的权力,使地方领导人对本地区发展负起更大责任,并把本地区发展同国家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联邦制的发展。 (三)消肿、反腐、打寡,力图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权体系。普京连任伊始,开始大力精简政府机构,裁减冗员。他先改组政府,后又大刀阔斧精简总统办公厅,初步划清政府各部门权限、简化政府职能,提高执政效率。普京还以严惩官僚腐败为重点,采用加强反腐立法、建立专门反腐机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高薪养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全社会营造反腐氛围等多种举措遏制腐败势头,使反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普京继续对寡头穷追猛打。去年再度以偷税、逃税等罪名,对霍多尔科夫斯基旗下的尤科斯公司提出起诉,最近又对该公司最大子公司的股份进行拍卖,名正言顺地将其收归国有,把这个不可一世的石油帝国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坐拥75亿美元的俄第二大富翁阿布拉莫维奇也因“严重违反金融政策”被迫辞去楚科奇自治州行政长官一职。 (四)改变国家杜马选举方式,修改政府法和政党法,提升政党作用,加强政党制度建设。普京深知,政党是公民利益代言人,俄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体制离不开政党的作用与影响。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以此为契机,在提升政党作用、推动政党建设方面连出“三板斧”,先是取消杜马单席位选区制,将原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如果仅就其内涵本身而言,那可以从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加以解释。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 苏联解体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历史即苏联模式成败得失的评价大体有两种:一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如戈尔巴乔夫之流。还在1984年,戈尔巴乔夫在会见瑞士记者时,就说这个制度“一切都腐烂了,必须用民主化、公开性的手段促其变革”;一是持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它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 对于苏联模式,我们应该结合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其作客观公正的评价。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面临两个生死抉择:旧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必须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同时面临法西斯入侵的威胁,必须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能否渡过这两个生死关是检验“斯大林模式”的唯一实践的标准。列宁斯大林模式实施的效果,苏联由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一个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十月革命的召唤下,在苏联社会主义榜样的鼓舞下,在世界上建立起了一个和资本主义平分天下的社会主义阵营,这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境况下产生的客观效果。 但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弊端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 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他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对列宁著作教务式的解读和引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无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 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 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无法得到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分析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1.“老人政府”的政治经济遗产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于1922年成为苏联成立后的第一任领导人。此后74年间,苏联更换了7位领导人。他们是列宁(1917-1924)、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科(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而后,戈尔巴乔夫先后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苏联总统职务,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被叶利钦取代,苏联的遗产被俄罗斯继承。 一部苏联史,也是一部后一代否定前一代的历史。斯大林否定了列宁的战友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赫鲁晓夫否定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否定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勃列日涅夫、叶利钦又否定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苏联、否定了苏共。 苏共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要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说起。 戈尔巴乔夫是在人们对安德罗波夫以来的“老人政府”的一片怨怒声中升起的年轻新星。他生于1931年,1952年入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1980年起任苏共政治局委员,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给人的印象是接近群众、富有口才、见解新颖、励精图治。但他上台后面对的是体制僵化、生产停滞、国库空虚、农业连年歉收、商品紧缺的棘手形势。苏联自1975年以来,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到戈氏上台时,已经延续10年整了。 2.成效不彰的改革:经济领域 到1986年,苏联的党政军高层充实了许多新干部,所有部长以上的高级官

员均受过大学教育、比较年轻又有一定工作经验。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根本性改革”仿真,并提出实行“人民自治”。在戈氏1987年的文稿中可以看出,戈氏起初改革主要是两个主题:其一,苏联经济制度的民主化,如分散管理、工人自我管理、工人参与管理、企业账面平衡、绩效工资制等;其二,引进市场经济成分,甚至允许扩大私人和集体所有制。 改革还包括一些私有化进程。 1985年,戈氏采取有限的措施允许市民以个人劳动者或者协作劳动者进行私人商业活动。 1986年《私人劳动法》和1988年《合作法》扩大了私人商业活动,允许个人手工业或服务业以及合作企业从事私人商业活动。 1988年《关于国有、合作和其他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决议》允许私人公司直接和外国公司进行贸易往来。 1990年国家的监管迅速减少,资本主义企业越来越公开地发展起来。 改革未见成效。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解体时,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3%,预算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严重。莫斯科街头,人们还在排着常常的队伍,苦苦等待一片面包、一根瘦的皮包骨的鸡腿、一些蔫掉的蔬菜。 经济体会改革的成效不彰,使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可以再激进些。”3.刹不住车的改革:政治领域 为了推动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被提上议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实行政治公开化、民主化、自由化。 公开化改革导致对苏联历史的大讨论,苏共的阴暗面在新闻媒体上大曝光,大量历史档案解密,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大屠杀、大恐怖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个人专制。 自由化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游行自由等内容。最初,戈尔巴乔夫还强调“不允许利用公开化反对社会主义”,到1988年,他已经主张“毫无限制地公开化”,提出“意见多元化”、“舆论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戈尔巴乔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最全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苏联在短期内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致使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极一时。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基础知识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2.苏联的工业化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 1936年苏联宪法 2.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确实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增加了国力,为以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以及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后来成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本节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本节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重要问题整理与解析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 关键词:典型的总统制总统集权制 Conflict between the president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两权之争) (苏联解体后,从一开始的经济改革的选择再到两大机关的矛盾,最后通过武力确立总统制、三权分立) (1)人民代表大会与以总统为首的执行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出现了矛盾分歧,前者主张建立议会制国家,后者主张建立总统制国家,双方都有理由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双方对立的原因:1991年底,俄罗斯独立以后,选择了休克疗法的改革方案,土地私有化,经济市场化(这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但是,这种激进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经济急转直下,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时,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苏维埃对国家权力执行机关进行批判。 (3)两权对立的加深:国家政治体制的争论。 总统一方:废除旧宪法,确立新宪法,建立总统制,取消最高委员会,把最高苏维埃转变为专业性立法的会议。 最高苏维埃:执行权力机关受最高苏维埃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决定提交全民公决(1993年3月29日),决定将有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交由全民公决。之后,总统试图解散人民代表大会,而人民代表大会也决定暂停执行总统命令。叶利钦还决定选举新的俄罗斯议会,在这期间全部以总统执行权力机关指导,切断人民代表大会的水电与对外联系。最后,炮打白宫,以流血方式确立了国家权力体制。 The features of Totalitarian Presidential system (集权主义总统制的特征) (1)总统决定俄罗斯的内外政策,而议会没有什么话语权。 (2)人事权掌握在总统手里。这样通过议会选举产生的少数党有可能进入政府,而多数党可能不能进入。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杜马通过,其他政府成员无需议会同意,由总统决定即可。政府要员的提名任命完全由总统说了算。俄联邦政府几乎成了总统的一个普通办事机构。 (3)总统拥有强有力的否决权,议会的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议会杜马通过的法案必须以总统签字后才能生效。 (4)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很难监督政府。 (5)议会很难罢免总统。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可以提前行使总统职权,让总理代行总统职权。这实际上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健康状况”界定不明。总统犯叛国罪等重罪,会议可以罢免,但程序非常复杂。 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虽然各派力量颇有微词,但修宪程序复杂,至今未曾修改过。

苏联模式的弊端

苏联模式的弊端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苏联模式曾经使苏联击溃了法西斯的进攻,保卫了苏联,将苏联有一个落后的国家建成为世界第二的强国。也同建立了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而苏联模式也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发展模式。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之初也同样存在苏联模式的影子,但苏联模式却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苏联模式的弊端,同时简单阐述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苏联模式 苏俄为解决生产力的窒息破坏并引起的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自1921 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去世不久,斯大林就在1927 年提出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的方针,实际上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经过20 年代后半期和30 年代一系列对国民经济的改造和建设,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经济计划化,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即苏联模式。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任何个人的意志不能左右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苏联模式不是斯大林个人一时的产物,而是当时苏联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苏联模式虽然是当时苏联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是也仅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苏联。当时的苏联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苏联刚刚建立之初面对着西方国家的围剿,尤其是当时的老牌帝国英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苏联建国之初对苏联进行了战争,同时苏联国内以高尔查克为首的反对武装同时进行了国内战争,在面对粮食危机的时刻列宁曾使用了战时的政策,二次政策也同时遭到了国内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农民,苏联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不向我国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所以群众基础很差。战争结束后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以缓解国内矛盾。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接手,斯大林并没有接受不哈林的意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为了快速的发展重工业,以免再次遭到西方国家的武力干涉实施了我们所说的苏联模式。从而是苏联的国力的到了迅速的提升,也是日后战争胜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在日后苏联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而进行变通,发展新的模式而是继续以不变的模式进行发展是使其解体的根源。 二、苏联模式的弊端 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评价。在苏联模式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特殊性的方面。对于社会主义共性的方面,要认识到它们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坚持的。对于苏联模式中反映社会主义特殊性的方面,一定要看到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苏联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在模式形成时错误就是明显的,有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凸现出来的。二战以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要求经济从粗放经营发展为集约经营,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苏联没有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 [考 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 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整合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 ①外患:十月革命后,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②内忧: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 济形势。 (2)内容????? ①农业:实行 ,余粮低价交售国家。 ②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 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 ”的原则。 (3)评价????? ①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苏俄幻 想以此 到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 ①国内战争胜利后,必须恢复经济。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 ③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__________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 粮由农民自由支配。 ②工业:大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区别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对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的突破和发展,并走出了属于中国的特有的发展道路。前者与后者相比较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区别,就要把它们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分析,要用唯物史观来进行科学评价。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辩证区别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区别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科学评价,是一个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有的在斯大林在世时,神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的在斯大林去世后,完全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然而,对苏联模

苏联社会主义体制

必修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课时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 【考纲课标】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高考示例】(2014安徽20)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考查知识点: 难点: 关键信息: 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 (2014新课标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考查知识点: 难点: 关键信息: 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自主预习】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高一历史第1 页共6 页12/19/2014 L 高一历史第2 页共6 页12/19/2014 L

1、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工业化建设时期 2、列宁在总结某项政策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太过分了……我们没有保持一定的限度,不知道如何保持这个限度。”该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斯大林模式 3、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此次接见给列宁的触动是()A.必须以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B.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征集制 C.必须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D.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4、1921年前,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爆发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5、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攘除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因此,苏联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 %和828%,这时正值苏联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二战结束后 6、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7、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鼓励农业经济的发展 【重点释疑】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练习: 材料一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 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据《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4分),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4分)。 高一历史第3 页共6 页12/19/2014 L 高一历史第4 页共6 页12/19/2014 L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21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2)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理念。 (3)能力目标: A:通过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评价历史; B:比较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深入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正确分析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难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次改革的失败原因,并因此分析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这要求教师准备充分的补充材料,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难点来处理。二:板书框架: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⑴改革的背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斯大林模式下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约明显:①②③ ⑵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⑶措施:农业:①②③④工业:①②③ ⑷评价:积极意义+消极影响 ⑸失败的原因: 二)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 三)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正确认识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红旗缓缓降落,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只走过了69年的春秋,其经济改革的失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以警示和借鉴呢? (新授课): (1)改革的背景 出示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以及苏联当时存在的经济上的问题,指出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程序)赫鲁晓夫改革--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先以板书表格要点(如背景、目的、评价、失败原因)的形式,要求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