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3.在化学反应:4NH 3 + 5O 2 === 4X + 6H 2O 中,X 的化学式为( )

A.N 2O 5

B. NO

C. NO 2

D. HNO 3

4.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

有 ( )

A .碳一种元素

B .氢一种元素

C .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碳、氢、氧三种元素

5.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

A.H 2

B.Cl 2

C.Na 2CO 3

D.NaOH

6.在化学反应A+B==C+D 中,10克A 物质跟一定质量的B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5克C 物质和9克D 物质,

该反应开始时,A 、B 的质量比为( )

A. 5 : 2

B. 9 : 5

C. 2 : 5

D. 5 : 9

7.从右边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m 的变化的是( ) m m m m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 ● ○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 )

A. 2:1:2

B. 1:2:2

C. 1:1:1

D. 2:2:3

1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3种

分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无数科学事实证明:__________的_____物质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物质的

_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

2、有化学反应A+B==C+2D ,已知49gA 恰好与29gB 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 ,则同时生成D g 。

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氨(化学式为NH 4ClO 4)

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氨发生下列反应2NH 4ClO 4===N 2↑+Cl 2↑+2O 2↑+4X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 4ClO 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命题人

审题人 定稿人 答题时 打印时 学生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NH4ClO4由____种元素组成的,是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N:14 O:16)

4、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已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

/g

0 2 2 待测

(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2)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4)参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铜(Cu)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另外两种常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铜绿

[化学式为Cu2(OH)2CO3]。

(1)请判断,生成铜绿时,参加反应的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是_________ 与。

(2)请判断,铜生成铜绿后,质量会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________.

6、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1)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铁丝的质量增加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水在催化剂作用下不能变成油(油中主要含碳元素和氢元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10分)为研究化学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

称量;(提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使两种溶液混合,

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编号

验一

验二

验三

反应前

4

.8g

112

.6g

118

.4g

反应后

8

.0g

112

.4g

118

.4g

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__,实验三______。

(2)在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

(3)由此可得结论:用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____中进行。

2、(12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下图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填“只有反应前”或“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生成气体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 ; 2、表示生成物是 CO2 ;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 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 A.1 B.2 C.3 D.任意值 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4、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5、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6、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图示中共有4中分子 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A 、C B 、N2C、CO D、O2 7、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3.99.6000 反应后质量/g006.62.7m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7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中考要求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原子、分子观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考点归纳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1.从微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 2.从宏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发生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 2.确定物质的化学式3.简单的计算 4.简答(解释化学反应中有关实验事实) 题型讲练 一.解释化学反应中有关实验事实 ★我会答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后的质量比原来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答:此说法不对。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大。 2.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变化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3.如图所示是测定蜡烛燃烧时的质量变化装置,天平是物理天平,左托盘上蜡烛的上方罩着吸收器。如果实验时,蜡烛正常燃烧,生成的气体顺利通过吸收器,吸收器的药品在3min内起吸收作用。试回答: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中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题型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定律。该定律的内容可以运用两个方法去加以理解: 1.剖析法理解内涵。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剖析三个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如,2g氢气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为,氢、氧化合时两者的质量比固定为1:8,2g氢气在上述反应中有1g氢气没有参加反应。“化学反应”的含义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化学变化以外的质量变化现象,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质量总和”的含义是:质量守恒不是说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而是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2.线索法理解实质。 质量守恒定律与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之间存有内在联系,因此,可以用下列线索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这一线索的具体内容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构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题型 一、考查对定律内容、实质的理解 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体积之和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在氧气中燃烧的细铁丝质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D。电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解析】D。质量守恒定律指①化学反应②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所有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2.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 C。原子数目D。物质种类 【解析】C。化学变化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其中,一定不变的有: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改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为生成物 B.a 等于 21 C.b 等于 37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b =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 正确; B 、设t 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 ++64g 54g-10g 64g-48g x →甲丁乙丙 64g 64g-48g = 54g-10g x x =11g a =10g+11g =21g ,故B 正确; C 、根据A 中计算结果可知b =37,故C 正确; D 、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b c + d 26416am bm g g →甲丁乙丙 2am 64g =bm 16g a : b =2:1,故D 错误。 故选:D 。 3.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 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 .参加反应的X 与生成的Z 的质量比为9:7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 3和NO 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 2和H 2O 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 3催化剂 5N 2+6H 2O 。 【详解】 A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 、Y 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故A 不正确; B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 和W 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3.在化学反应:4NH 3 + 5O 2 === 4X + 6H 2O 中,X 的化学式为( ) A.N 2O 5 B. N O C. N O 2 D. H NO 3 4.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 A .碳一种元素 B .氢一种元素 C .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碳、氢、氧三种元素 5.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 A.H 2 B.Cl 2 C.Na 2CO 3 D.NaOH 6.在化学反应A+B==C+D 中,10克A 物质跟一定质量的B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5克C 物质和9克D 物质,该反应开始时,A 、B 的质量比为( ) A. 5 : 2 B. 9 : 5 C. 2 : 5 D. 5 : 9 7.从右边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m 的变化的是( ) m m m m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 ● ○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 ) A. 2:1:2 B. 1:2:2 C. 1:1:1 D. 2:2:3 1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无数科学事实证明:__________的_____物质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物质的_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 2、有化学反应A+B==C+2D ,已知49gA 恰好与29gB 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 ,则同时生成D g 。 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氨(化学式为NH 4ClO 4)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氨发生下列反应2NH 4ClO 4===N 2↑+Cl 2↑+2O 2↑+4X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 4ClO 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NH 4ClO 4由____种元素组成的,是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N:14 O:16) 4、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已将实验测定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1)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2)反应后D 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g 。 (3)C 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命题人 审题人 定稿人 答题时 打印时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专题十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十三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命题点分类集训 命题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嘉兴)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发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 B. 碳原子的数目 C. 氢元素的化合价 D.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2. (2015六盘水)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B. 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C. X +3H 2O=== 2H 3PO 4中的X 为P 2O 5 D. 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命题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向1 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的推断 3. (河北)“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 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 3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13O 2=====点燃 8CO 2+10H 2O 。燃料X 的化学式为( ) A. C 3H 8 B. C 4H 10 C. CH 3OH D. C 2H 5OH 4. (铜仁)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______O 2=====点燃 2CO 2+3H 2O ,在“______”中填上的数字是( ) A. 1 B. 2 C. 3 D. 4 5. (襄阳)AgNO 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 3见光分解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SO 2 B. NH 3 C. N 2 D. NO 2 6. (河南)偏二甲肼(C 2H 8N 2)与N 2O 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 2X ↑+3N 2↑+4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 2和H 2O 的质量比为14∶9 7. (绵阳)程浩同学查阅资料得知:Cu 与稀硫酸不反应,但Cu 可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 +2H 2SO 4(浓) =====△ CuSO 4+SO 2↑+2R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涉及了3种类型的化合物 B. R 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C. 反应前后,H 2SO 4中硫的化合价全部发生了改变 D. 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考向2 物质元素组成的推断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题 命题人审题人定稿人答题时打印时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3.在化学反应:4NH3 + 5O2 === 4X + 6H2O中,X的化学式为() A.N2O5 B. NO C. NO2 D. HNO3 4.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5.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使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A.H2 B.Cl2 C.Na2CO3 D.NaOH 6.在化学反应A+B==C+D中,10克A物质跟一定质量的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5克C物质和9克D物质,该反应开始时,A、B的质量比为() A. 5 : 2 B. 9 : 5 C. 2 : 5 D. 5 : 9 7.从右边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8.镁带在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变化的是() m m m m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 (○●○)的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A. 2:1:2 B. 1:2:2 C. 1:1:1 D. 2:2:3 1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无数科学事实证明:__________的_____物质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物质的_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 2、有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gA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D g。 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氨(化学式为NH4ClO4)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氨发生下列反应2NH4ClO4===N2↑+Cl2↑+2O2↑+4X。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4CO+2H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22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H B. CH C. CH 24422 D. CH 6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镁条放入盐酸中A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2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 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归纳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 2.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1.从微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2.从宏观上看不发生改变的是、、;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 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2.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 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 C 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 D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 3.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且能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原理的是下列①-⑥中的( C ) 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A.① B.②③ C.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有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减少;②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③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④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其中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三.推断物质的组成 例1: 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为: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以下关于有机物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

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讲解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二、考点清单 1.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 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1、从宏观上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仍是原物质,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 2、从微观上讲,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但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典型例题】 例: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解析与答案: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 选项正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C选项正确。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 (1)白磷燃烧 实验目的:在密闭容器中,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一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步骤: A、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薄细沙; B、在细沙上放一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用塞子塞紧锥形瓶; C、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取反应前各种物质质量; D、取下锥形瓶,注入热水浴或用聚光灯照射锥形瓶,使白磷自燃; E、冷却后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精选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 1.判断正误,说明原因 ①卫生球逐渐变小,它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②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和,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 ③8克硫在8克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16克二氧化硫。现有8克硫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8克二氧化硫。 ( ) ④5克A 与5克B 物质发生化合反应一定生成10克C 。 ( )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煤燃烧后生成的煤灰质量比煤质量减小了。 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 2O+CO 2→淀粉+O 2,则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该题属于定性分析) 6.山茶油是绿色保健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克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0克二氧化碳和72克水,则柠檬醛中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该题属于定量分析) 7.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克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 、H 元素;②一定不含O 元素;③可能含O 元素;④一定含O 元素;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子中C 、H 、O 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8. 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X (橙红色)+ 6H 2SO 4 2Cr 2(SO 4)3(绿色)+ 2CO 2 + 9H 2O ,则该物质X 的化学式为 ( ) A. CrO 3 B. Cr 2O 3 C. Cr 2S 3 D. CrSO 3 9.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 2 + 2CaCO 3 + X 2CaSO 4 + 2CO 2来减少SO 2的排放,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 A. O 2 B. CO C. CO 2 D. H 2 10.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X CH 3OCH 3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C 2H 5OH B. H 2O 2 C. C 2H 4 D. H 2 11.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下: 一定条件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专题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质量”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质量 守恒定律。 (2)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3)3gC在10g()2中充分燃烧,生成13gC02O (4)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变成燃油(主要含C、H)。

二、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 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固体)和氧气。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氯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氯酸钾的质量要小。 ■解题一般步骤: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说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XX”物质质量总和等于“XX”物质量总和。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课本96页2、3、4题 ?答案: ? 2、不对。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燃烧生 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到空气中去了O ? 3、(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大。 ?(2)纸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后逸走,故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高猛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猛酸钾、二氧化锚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由于氧气逸出后所剩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高猛酸钾的质量

要小。

三、确定反应中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普例:将“神舟 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 号” 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 C2H8N2 + 2R = 3N2 + 4H2O + 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A. N2O4 B. NO2 C. N2O D. CH4 解题关键:化学反应中“原子三不变”;注意化学 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中考专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带答案

.... .. ... .. 中考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 1.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 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⑦ D .③④⑥⑦ 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 理为 Cl 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3.溶洞中存在的反应:CaCO 3+CO 2+H 2O →Ca(HCO 3)2 此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3NO 2+H 2O=2HNO 3+NO B.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C.C+H 2O 高温 CO+H 2 D.CO+Cu ? CO+H 2( 5.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制氯化铁:2Fe + 3CuCl 2 = 2FeCl 3 + 3Cu B .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C .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 2SO 4 + Ba(NO 3)2 = BaSO 4↓+ 2KNO 3 D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 + 3HCl = AlCl 3 + 3H 2O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 A + y B = m C + n D (x 、y 、m 、n 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 是 ( ) A. x + y = m + n B.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C.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 D.若 A 和 B 的质量都为 a g ,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 2a g 7.下列化学方程式的表达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2Fe + 6HCl = 2FeCl 3 + 3H 2↑ B. BaCl 2+ CuSO 4 = BaSO 4↓+ CuCl 2 C.SO 3 + 2NaOH = Na 2SO 4 + H 2O D. Ca(OH)2 + Na 2CO 3 = CaCO 3↓+ 2NaOH 8.下列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2H 2S + SO 2 = 3S↓ + 2H 2O (复分解反应) B.CO 2 + C 高温 2CO (化合反应) C.2AgBr 光照2Ag + Br 2↑ (分解反应) D.2Mg + CO 2 点燃 2MgO + C (置换反应) 9.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个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H 2O 2 MnO 2 2H 2O+O 2↑ B .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 C .C 2H 5OH+3O 2 点燃 2CO 2+3H 2O D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广告:“本人发明了一种可将水变成汽油(含碳元素)的技术,经济收入惊人,现在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各抒己见。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出科学准确的选择。 [过渡]我们先来学习一个定律。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做 出大胆的猜想 [学生回答]

1、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过渡] 大家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加以检验。因此,在实验前我们应制定计划,设计出实验步骤,你认为要知道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大致需要哪些主要实验步骤呢?带着这个疑问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下面我们先来观察下面两个实验,希望同学观看时注意思考问题 [出示问题] 边看边思考: 实验一: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二:1、实验现象 2、实验原理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投影] 两个实验录像: 1、利用天平称量锥形瓶内白磷的前后的质量关系的实验 2、利用天平称量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实验录像,小组讨论完成思考题并展示 [总结]科学家也曾经通过无数的实验得到过跟大家类似的结果:这个定律就是同学们刚刚验证的质量守恒定律 [投影/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过渡]可见我们每一条化学知识都是来之不易的,而现今化学研究已从原来对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的本质,因此我们也来从微观角度探究一下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本质,为什么反应前后所称量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 [播放视频]水电解的模拟动画。

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练习题

练习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元素种类C.原子种类D.分子种类 2.将20g甲、5g乙、8g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g甲、16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物质丁的质量是()A.12g B.9g C.4g D.17g 3.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0推断,B与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 12 B. 18 C.22 D.40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 ..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5.(2011.无锡)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6.(2010.绵阳)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 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1)ClO2的名称为;(2)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Al + H2SO4——Al2(SO4)3 + H2↑(2)Fe + HCl——FeCl2 + H2↑ (3)C2H5OH + O2——CO2 + H2O (4)CH4 + O2——CO2 + H2O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章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无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仅④ 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5.下列各组数据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6g硫和16g氧气反应,生成32g二氧化硫 B.2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C.20g硫酸和20g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40g硫酸钠溶液 D.100g碳酸钙加热分解后得到50g氧化钙和50g二氧化碳 6.将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没有气体放出时,在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相比() A.没有改变 B.增加了 C.减少了 D.无法确定 7、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 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汽 B.50mL 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1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