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

2021年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
2021年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

2021年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94

2021年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

一、容易引起铅中毒的作业

◆铅矿开采、烧结、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

◆蓄电池制造,废旧蓄电池回收及加工,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

◆拆修旧船、桥梁、建筑物时的焊割作业

◆用铅化合物制做颜料、油漆、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炸药等作业

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以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居多,急性铅中毒较少见

三、铅中毒早期症状及特异性临床特征

◆慢性中毒: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多表现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病情加重时,可出现腹绞痛、贫血和轻度周围神经病;重者

可有铅麻痹、中毒性脑病

◆急性中毒:多因消化道吸收引起。常在口服铅或铅化合物数小时发病。患者突然食欲急剧减退,甚至不能进食,恶心、呕吐、便秘、腹胀、阵发性腹绞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血压升高;重者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痉挛、抽搐、甚至谵妄、高热、昏迷和循环衰竭;此外可有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及贫血;也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典型病状-铅绞痛:接触较高浓度铅的劳动者出现腹痛,应首先考虑铅中毒性铅绞痛的可能。铅绞痛是腹部持续性疼痛,常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少数在上腹部。发作前常有腹胀或顽固性便秘。

四、预防措施

◆避免开放式作业

◆工作场所注意通风

◆作业时应穿防毒工作服,戴手套

◆禁止在工作场所饮食、吸烟

◆下班后认真洗澡,换洗工作服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或电动送风式呼吸器

五、铅中毒的处理

◆一旦发现中毒病人应首先使病人脱离接触,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驱铅治疗

六、去医院就医时应向医生提示的内容

◆从事过的职业及时间

◆目前工作的种类及作业场所环境

◆症状出现的时间及类型

◆生活习惯、疾病史和家族史(家人患病情况)

◆提示医生为病人做尿铅或血铅检测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2011年天津市卫生工作要点》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医改工作任务,推进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精心组织,有效实施,全面做好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工作经验,组织制定并实施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 (二)按照《天津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1年)》要求,全面落实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完成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装备配置,强化人员准入、培训和岗位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案,将区县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纳入常态管理。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以岗位练兵为抓手,加强区县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建立区县卫生局预防科科长例会制度,举办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专业轮训班和专业骨干培训班。 (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综合医院、基层卫生机构的协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指导检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医务人员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置传染病暴发疫情。 二、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 (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实施“五扩大、六加强”防治措施,全面推进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防治工作。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加强同性恋等重点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继续做好重点与高危人群监测工作。建立天津市第二家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提高药物维持治疗服务质量。开展性病门诊培训,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实施艾滋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终期评估工作。提高国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执行和管理能力。 (六)全面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工作质量。做好

2020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工作总结范文暨年工作重点

2020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工作总结范文暨年工作重点一年时光转瞬即逝;xx年我中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以xx大精神、 ___理论和“ ___”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深化改革。我中心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按时完成各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了州、县卫生工作综合目标责任合同中规定完成的各项工作。年内我中心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卫生防病技术和服务质量;加强传染病管理,对重点疾病开展监测,对突发事件认真开展调查及时处理;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并加以贯彻落实,以儿童免疫规划为中心全方位开展卫生防病工作。现将年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疾控中心现有在职职工46人,中心设:办公室、急性传染病控制科、免疫规划科、慢性病防制科、卫生科、地方病科、检验科、皮肤病性病艾滋病科8个科室。职称结构:副主任医师3人,中职13

人,初职23人,医技师2人,普工3人,中级工1人,高级工1人。学历结构:大专28人,中专15人,高中1人,初中2人。 二、行政管理及政治思想工作 中心管理组织设党支部书记1人,中心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中心下属各科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管理人员间相互协调、分工合作。中心办公室负责拟定工作计划及业务技术的管理、工作分工、培训计划及 ___,组织各类政治、业务学习,组织召开中心办公会,协调各科室及上级部门工作,党支部负责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做好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党员“三会一课”,培养骨干成员,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我中心每季度定期召开职工大会,学习贯彻上级的各种上级会议精神,定期召开中心办公会了解各科情况,听取各科工作完成情况及各种学习情况汇报,关心职工,深入了解职工存在的困难,并尽可能地帮助解决。 党支部认真开展政治思想学习,推行“云岭先锋”工程,提高党员素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带动职工端正工作及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改变不良价值观,要求党员在工作及学习生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榜样作用,按照县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

强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合铜高速TJ-5标路基强夯监理实施细则 陕西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合铜高速公路第二驻地办 二〇一八年四月

. . TJ-5标合铜高速强夯施工路基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简介陕北黄土高该建设项目所在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东部,路线走向近东西,原南端,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内地势总体特征北高南低,白水、印台区等县。经过了合阳、澄城、750355呈北西向带状展布,最高海拔1100米,最低海拔米,相对高差余米。地貌类型基本分为黄土台塬沟壑区和河流谷地区。合铜高速里程主要以黄土台塬沟壑为主,残塬塬面平坦,K80+400~K87+149.4米。由离石组,1200-1600面积较小,塬边支离破碎,深谷纵横,海拔马兰组黄土层及静肋组粘土岩等组成,马兰土覆盖在黄土地貌的顶部,厚度不大。二、监理工作依据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三、监理工作流程审查施熟悉图纸及设计要求掌握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标准签认开审查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上岗证 工单位资质及施工方案施工工程监理测量放线技术复核(高程、边线)各分工报告项工程验收签认巡视检查旁站监理强夯施工完毕现场证明相关试验报告返回审核试验结果。 四、监理工作要点 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1.1、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企业资质、人员证件及施工组织设. . 计;、明确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4.1.2夯沉量约为 1600KNm,1200KNm和)1、路基强夯设计值夯能为400mm-600mm; 停锤标准应采用锤击数和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双控法即达2)、到端点总锤击数,但不能满足夯沉量时,应增加锤击数。若未达到端点夯击数已满足后两击夯沉量标准时应继续夯击,直到规定的夯击数。、熟悉强夯施工工艺流程4.1.3 现场标高测量挖填整平场地 施工准备布放主(副)夯点位夯击就位夯点施工置换强夯施工进行夯坑回填 推平夯坑满夯施工检测验收竣工资料整理并提交。4.1.4、施工前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确保单击夯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4.2、施工过程控制要求 4.2.1、检查强夯施工现场场地平整情况; 4.2.2、现场派监理人员进行巡视并对重要部位进行旁站; 4.2.3、复核标出的夯点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4.2.4、强夯施工过程中,监督并抽查施工原始记录,确认夯沉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2.5、强夯施工过程中检查夯锤夯点、满夯搭接长度并进行实际量测,确保施工质量。

精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解析(doc 7页)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解析(doc 7页)

2011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医改工作攻坚克难之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提高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服务能力为抓手,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促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新一轮卫生服务能力工程建设,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培训和实验室质量管理。2011年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基本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加强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各县(市、区)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训,重点培养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现场流行病学人才,促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完成30%市县级疾控中心检验人员集训工作和30%的县级疾控中心负责人培训。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 二、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控制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暴发。

民工、男男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继续加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工作,重点查处非法开展艾滋病检测医疗机构,杜绝医疗机构邮寄标本检测行为,规范已批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流程;进一步做好艾滋病、性病和丙型肝炎防治的整合工作;落实梅毒控制规划,加大梅毒等性病防治工作力度,性病规范诊断和治疗工作;组织制定《赣州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年)》。 (二)继续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认真规范结核病防治各项措施,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的实施质量。 1、抓住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治疗两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结核病控制政策和措施,积极开展结核病控制的各项活动。全面完成省卫生厅下达我市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任务(任务分解见附件2)。 2、加大全市结防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以县为单位的结防机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市疾控中心今年要积极开展药敏试验,做好启动耐多药结核病诊治准备工作。加强并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要求,强化实验室涂片、培养和药敏试验质量保证体系。 3、努力提高监控和评价水平。强化监控与评价,提高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录入水平。按照要求开展督导工作,提升督导工作质量,做好督导后的反馈,以及督导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进工作。 四、继续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传染病疫情。

武义县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武义县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武义县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卫生强县”创建目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提高科学规范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加大对重点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力度,以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综合性工作 (一)明确武义县疾病预防控制“十二五”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内部规范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综合演练。做好迎接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各项准备工作。 (二)按照卫生强县考核标准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能力建设,按照规范要求落实相关工作措施;要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与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医疗机构年终绩效考核的依据。加强对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与管理,逐步建立疾控指导团队进社区的模式,真正做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三)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卫生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和省卫生厅关于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分级要求,不断提高我县卫生防病工作检测水平。 (四)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合作,开展学校卫生监测和疾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报告;进一步完善与农业等部门信息通报和合作处理机制,落实相关工作责任。 (五)按照《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点管理办法》,开展各类监测工作。加强常见病媒生物(蚊、蝇、蟑、鼠)监测工作。 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艾滋病防治 1、研究制定《武义县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年)》。加强政府领导和部门合作,实施艾滋病防治基本项目。 2、加强城乡社区预防艾滋病专职干预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常态工作机制,重点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和低档暗娼预防艾滋病干预工作。

强夯处理质量保证措施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从强夯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全面系统地归纳了强夯施工与监理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阐明了对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强夯法处理地基基础具有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和节省材料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工民建、公路、铁路路基、机场跑道、码头等地基处理工程。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通过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指导施工单位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工程造价经济合理性有很大作用。 一、强夯施工基本程序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工艺流程虽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稍有差异,但总体上看,仍遵循共同的工作程序,主要施工程序为以下十个步骤: ①清理、平整场地→②现场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③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④测量夯前锤顶高程→⑤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⑥往复夯击,按确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⑦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分点的夯击→⑧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⑨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⑩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二、强夯处理参数

针对某一强夯处理工程,监理工程师为便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开展质量控制,首先应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经强夯处理后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弄懂强夯施工的有关技术参数。 1、单位夯击能 锤重M (t)与落距h (m)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决定每一击的夯击 能量,锤重一般不宜小于8t,落距一般不小于6m。锤重M与落距h的乘积称为夯击能E=(M ×h)。强夯的单位夯击能(指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总夯击能),应根据地基类别、结构类别、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在试夯施工过程中组织有关单位不断加以总结,并及时反馈给设计部门。 夯击能过小,加固效果差;分击能过大,不仅浪费能源增加费用,而且对饱和粘性土会破坏土体,形成橡皮土,降低强度。从我国强分施工现状来看,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细颗粒土可取1500-4000KNm /m2,而且选用单击夯击能以不超过3000KNm较为经济。在同一单击能量(机械提升能量)情况下,采用重锤低落距处理地基工程优于轻锤高落距强夯方案。 2、夯击点布置及间距 一般情况下,夯击点间距取决于基础布置、加固土层厚度和土质等条件。加固土层厚、土质差、透水性弱、含水率高的粘性土,夯点间距宜大,如果夯击点太密,相邻夯击点的加固效应将在浅处叠加而形成硬壳层,影响夯击能向深部传递;加固土层薄、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砂质土间距宜小些,通常夯击点间距取夯锤直径的3倍,一般第一遍夯击点间距为5~9m,以后各遍夯击点可与第一遍相同,也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3、单点的夯击击数与夯击遍数 单点夯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应不大于10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每夯击点的夯击数一般为3~10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导意见(2008 版) 流感是由A、B、C 3 个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77 年以来,每年在全球流行的流感病毒为A(H1N1)、A(H3N2)和B 型。该病潜伏期1-4 天(平均2 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一般呈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 天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其中儿童感染率最高。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近距离和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含病毒颗粒的≤5μm 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该病毒传播迅速,在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在我国北方地区,流感秋冬季流行,12月至次年1 月出现流行高峰,夏季传播基本停止,表现为典型的温带季节性流行特点;在华南地区,全年均有流感活动,但秋冬季和次年夏季(7 至8 月)可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呈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流行模式。 我国当前流感防治的主要策略是加强流感监测,积极参与全球监测活动,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做好暴发调查和控制,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个人卫生的公众指导。 一、流感监测 我国的流感监测系统是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

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季节特征和病毒变异情况,为全球疫苗毒株的选择提供依据。目前我国流感监测网络由197 家哨点医院和63 家网络实验室组成。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流感样病例的报告、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毒株的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分析等。针对近年来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监测单位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和监测科室的设置要求,报告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病例总数,每周一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周末和十一、春节长假期间要安排好病例报告工作,杜绝漏报、迟报和节假日缺报现象。 (二)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掌握标本采集对象,保证每周最低采样量,不得集中突击采集标本;严格遵循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的技术要求,努力减少上述环节对病毒分离率的不利影响。采集的标本应在4℃条件下,24 小时内运送至监测网络实验室;未能24 小时内送达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 (三)网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病毒接种、传代技术,提高收获病毒的血凝滴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在24 小时内处理标本和接种病毒,并在完成病毒分离鉴定后24 小时内,将结果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于MDCK 细胞分离阳性的,要将留存的原始标本继续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 各实验室应用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流感中心下发的标准参照血清进行病毒鉴定时,发现对所有下发标准血清HI 效价均≤20 的毒株,

20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9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Problems,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 要点通用范本

20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 要点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计划文件可用于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1、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开展边境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调研,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机构和工作规范、基层防保组织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等阶段性研究工作,修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规范》,研究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试行)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

关业务管理部门。 1.4.2责任人 (1)各级责任单位指定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各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用户管理 2.1用户类型 2.1.1系统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2.1.2业务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本级用户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用户职责 2.2.1职责分类 (1)系统管理员职责

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控制措施 1.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 2. 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3. 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排痰,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以利于痰液引流; 4. 病情许可时,鼓励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5.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6. 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7. 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1—2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8.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采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逆流进患者气道;

9. 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和呼吸机使用天数; 10. 呼吸机表面每天清洁1 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呼吸机外管路、呼出阀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洁、消毒/灭菌;内、外管路接口处在更换管路时用消毒湿巾擦试,如有污染及时擦试处理; 11. 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 HAP/VAP; 12. 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 13. 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14.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就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参照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执行; 15. 有关预防措施应对全科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爱东 一、概述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重要时期,儿童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婴幼儿时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体格发育等方面并不完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对营养物质需求量较大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婴幼儿膳食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比例失衡,都可以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活动效益。 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教育和指导婴幼儿抚养人采用平衡膳食,合理安排日常膳食,以达到促进婴幼儿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为了帮助婴幼儿抚养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制定了相应的中国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以便直观的告诉抚养人婴幼儿不同时期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和合理的数量。 二、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后0到6月龄的婴儿应坚持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婴儿喂奶时应按需喂奶,每天喂奶6到8次以上,同时婴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少量营养补充品,如维生素 D 或鱼肝油。 三、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的制定依据 0到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及膳食摄入特点:正常足月儿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约为3.3公斤和50厘米,婴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及开始快速生长,到6个月末婴儿的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增加到约7公斤和63厘米,此时期婴儿的消化系统远未发育成熟,因此严重制约了6月龄以下婴儿对食物的选择。母乳是这个时期婴儿最佳的膳食营养来源,完全符合0到6月龄婴儿对营养的需求,及自身消化吸收特点。母乳中维生素 D 、维生素 K 以及铁的含量稍低,因此在婴儿喂养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

强夯质量控制

强夯质量控制 ⑴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无规定时使相邻轴线的夯击间隔时间尽量拉长,特别是当土的含水量较高时。 ⑵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 ⑶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 ⑷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⑸强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 ①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 ②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 ③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外部补充填料量的记录。 ④附近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⑤满夯前应根据设计基底标高,考虑夯沉预留量并整平场地,使满夯后接近设计标高。 ⑥记录最后2击的贯入度,看是否满足设计或试夯要求值。 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质量检验,对于砂类土或碎石类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取14天,粉土或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取28天,本标段为黏性土,其间隔时间为28天。 ⑴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⑵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四分之一夯锤直径。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⑶总夯沉量或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 ⑷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3000㎡抽样检查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或动力触探3点),静力触探实验3点,平板荷载3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50%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按设计规定的检验时间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平板荷载试验。 ⑸隔7~10天,在每500~1000 m2面积内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自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止其下5~12m 深度内,每隔1m取1~2个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实系数和湿陷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强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00㎜ 检验数量:检验总夯击点的10%。 检验方法:尺量。 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 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号 1 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 2 横坡±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篇一:20XX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计划 关于上报《某某市2112年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要点》的报告 市卫生局: 现将《某某市2112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呈报,如有 不妥,请指正。 2112年二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疾控工作要点通知 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2112年2月22日印 某某市2112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112年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 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市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疾控队伍素质建设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习 型党组织建设,把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放在首位,组织落实好各项学习制度,有计划的组织职工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记学习笔记,书写心得体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强调工作纪律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检查 督促,以约束和规范职工的行为,从而保障了中心各项工作的 正常运行。 二、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面完成疾控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强传染病监测,不断提高防控水平。 一是要继续做好甲型Hlnl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要加强甲型Hlnl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加强 学习和培训,及时修订完善相关预案,落实应急值班、物资贮备、疫情处置等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同时, 根据疾控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演练,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沟通、协调、报告机制,一旦有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务必派应急队伍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 -2- 行调查处置,有效处置率达l00%。 二是要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管理。市、乡(镇)各医 疗卫生单位每天登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时准确的对辖区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网络直报、审核、订正、 查重,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均达98%以上;及时登陆《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对收到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核实、处理,及时响应率达100%;对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暴发 疫情及时通过网络进行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及时

路基施工监理控制要点样本

1 路基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1 开工前监理 ( 1) 监理工程师了解、熟悉现场情况和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 ( 2) 施工单位的土工试验室和室外检测设备、仪器设备应经过有关计量部门和有关部门标定, 且在有效期内。试验员应持证上岗, 并熟悉检测试验方法。 ( 3) 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共同对取土场和弃土场的位置、周围环境和土质情况进行考察, 复验路基填料和土工材料的质量; 审核土或石的类别与设计要求是否吻合, 审查土石方调配方案。 ( 4) 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单位上报的中线贯通测量、中桩高程测量、断面测量、站场基线测量的成果进行外业和内业审核, 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抽测。 ( 5) 对路基工程采用的主要原材料、构配件, 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 6) 监理工程师必须全面了解路基地质水文情况, 熟悉有关设计施工规范, 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 ( 7) 全面熟悉项目管理机构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合同, 严格按合同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全面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按期施工。 ( 8) 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地质地形不符,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向项目管理机构反映, 然后由设计单位根据项目管理机构要求提出设计变更方案。

( 9) 监理工程师应全面掌握工程进度安排, 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关系。 1.2 地基处理 ( 1) 一般规定 1) 地基处理可分为浅层地基处理(换填、抛石挤淤、强夯、重锤夯实、砂、碎石垫层等)、深层地基处理(高压旋喷桩、浆体喷射搅拌桩、粉体喷射搅拌桩、砂桩、碎石桩、灰土挤压桩等), 特殊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盐渍土地基、冻土地基等)。 2) 浅层地基处理质量控制要点: ①审批地基处理方案, 应重点审核施工方法、分层填筑厚度、每层压实遍数、选择的压实机械、所用材料等。 ②检查处理的范围、深度或顶面高度。 ③在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对处理方案进行工艺性试验, 确定工艺参数, 处理后地基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地基顶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 ⑤处理后地基中线至边缘距离、地基宽度、横坡、平整度应符合验标规定。 3) 深层地基处理质量控制检查: ①审批施工方案, 应重点审查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机械、施工工艺以及材料等。 ②检查地基处理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外加剂及其它加固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

卢金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卢金星Array一、个人简介 卢金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 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 在微生态学研究领域,参与研制了新药“培菲康”,获199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研制了新药“贝飞达”,于2000年投产上市。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在国内率先设计建造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参编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编制,获2005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著作译著 主编《微生物与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副主编身份出版专著(《现场细菌学手册》) 参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编《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内外法规和标准汇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参编《实验室感染事件案例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参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 50881-2013) 参编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 参译《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第七版)(科学出版社)

参译《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IS015190:2003)社会兼职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与防护装备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副会长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实验室装备与技术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二、主要研究方向 医院感染相关病原研究、细菌耐药研究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 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超耐药菌流行病学和防控技术研究”,课题组长和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脓毒症流行病学及诊治规范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中英合作项目,“艰难梭菌检测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 中英合作项目,“耐药菌检测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 四、代表性论文、成果(2011年以来) 1.Toxin A–Negative, Toxin B–Positiv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diagnosed by PCR,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may 2011, vol. 32, no. 5.520-522(IF 2.8). 2.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pathogenic yeasts in droppings of domestic pigeons in Beijing, China[J]. Mycopathologia 3.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 analysis of 104Clostridium difficile strains isolated from China, Epidemiol. Infect., Page 1 of 5.

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标准版)

铅中毒的预防控制要点(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容易引起铅中毒的作业 ◆铅矿开采、烧结、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 ◆蓄电池制造,废旧蓄电池回收及加工,印刷业铸字和浇板 ◆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 ◆拆修旧船、桥梁、建筑物时的焊割作业 ◆用铅化合物制做颜料、油漆、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炸药等作业 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以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居多,急性铅中毒较少见 三、铅中毒早期症状及特异性临床特征 ◆慢性中毒: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多表现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病情加重时,可出现腹绞痛、贫血和轻度周围神经病;重者可有铅麻痹、中毒性脑病 ◆急性中毒:多因消化道吸收引起。常在口服铅或铅化合物数小

时发病。患者突然食欲急剧减退,甚至不能进食,恶心、呕吐、便秘、腹胀、阵发性腹绞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血压升高;重者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痉挛、抽搐、甚至谵妄、高热、昏迷和循环衰竭;此外可有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及贫血;也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典型病状-铅绞痛:接触较高浓度铅的劳动者出现腹痛,应首先考虑铅中毒性铅绞痛的可能。铅绞痛是腹部持续性疼痛,常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部位多在脐周或下腹部,少数在上腹部。发作前常有腹胀或顽固性便秘。 四、预防措施 ◆避免开放式作业 ◆工作场所注意通风 ◆作业时应穿防毒工作服,戴手套 ◆禁止在工作场所饮食、吸烟 ◆下班后认真洗澡,换洗工作服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或电动送风式呼吸器 五、铅中毒的处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1.目标:以现代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研究,为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提供依据。 2.主要研究内容 (1)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技术相关的寄生虫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诊断和监测技术、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方式和作用靶点以及保护性免疫密切相关的重要寄生虫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病原生物学等。 (2)与控制重要寄生虫病传播相关的媒介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重要媒介(医学节肢动物、医学软体动物、医学贝类)控制策略、监测技术、防制药物、防制技术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媒介的生物学等。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新发寄生虫病病原与宿主的相容性、发病机制,重要寄生虫病免疫机制等。 (4)寄生虫病防治创新技术的研究 在(1)、(2)、(3)研究的基础上的检测、诊断、监测技术以及新型防治(制)药物、疫苗与技术等研究。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前请先查阅《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和开放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二、申请者对本表所列各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扼要,用词严谨,外来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三、申请书复印时一律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一式四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技业务处转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通讯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邮政编码:200025 E-mail: ipdwzzp@https://www.360docs.net/doc/cc367432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