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复习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复习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复习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

复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4

5

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

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

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

8、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9、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10、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

1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

13、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

14、《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

有话要说。

16

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7

18

1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

20

感。

21、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些想象中的事物。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

极提倡。”

25、《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 160篇(段),其中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篇(段),第二学段要求背诵诗文50 篇(段),第三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二、选择题。

1.第三学段总量不少于( C )字。 A.60万 B.80万 C.100万 D.120万。

2、课程目标是根据(B )三个维度设计的。 A.知识、过程和情感态度 B.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和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方法和价值观 D.能力、方法和价值观

3、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 D )。 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4、、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

(B)。 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 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5、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的: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6、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1、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B)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13、新课程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 A)锻炼口语交际。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4、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ABD )。

A、学生是积极发展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D、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5、课标对第一学段朗读的要求是()。

A、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名词解释。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等。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即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5、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6、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

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

8、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一般要经历准备、体验、表达交流三个阶段。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

9、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0、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教学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感召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应具备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3、怎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 明确"导向"地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 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 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的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地"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5、《标准》中对第一、二、三学段关于识字和写字数量有什么要求

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什么教师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地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8、、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9、说说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答题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10、说说你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是怎样认识的

答:对于考试,我们须有这样几点共识: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评价的全部内涵,两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考试无法等同于评价。考试与其他日常、口头、随机的非规范性的评价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图。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倡导,必然带来考试评价在内的评价理念与行为的深刻变革。作为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不是应不应取消的问题,而是应如何发展变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问题。

1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2、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五、论述题。

1、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以下略)

2、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

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3、《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题要点:(1)、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2)、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又要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3)、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4)、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4、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适当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好,传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基本的语法

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5、“‘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写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

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6、什么是探究性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

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注:论述题中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