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农业的起源,掌握农业起源的理论

2、掌握农业发展阶段性特点及类型

3、理解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农业对人类文明出现的重要意义

4、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的起源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及其布局

教学难点: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

一、农业起源的理论

探讨农业起源问题,主要是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考古,就是搜集、挖掘和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实物和化石材料

二是民族学,就是调查研究现在还存在的落后的原始民族的情况,间接地推断古人类活动的情况

结论:

目前我们国内关于农业起源最新最权威的说法见1990年5月出版的《这个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第426页“原始农业”条目下:“原始农业产生于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不是偶然的。冰河的消融,气候的由冷变暖,为农作物的栽培提供了环境条件;人口迅速增长,食物缺乏也促使人类去开发心得生活资料来源。在旧石器时期,人类劳动使用的是经过打击而成的极为简陋的石器工具,后来在劳动中逐步学会了对石器进行精致的磨制加工,使其生产效率提高,用途更广。尤其是火的利用和弓箭的发明,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一步。这样,人类社会就逐步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在生产工具改进的同时,人类也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活动中熟悉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学会了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的简单方法。原始农业就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了。”

西方学者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各个时期的主导农业起源理论:

(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

农业起源的假说以“发现论”为代表。

这种观点认为;与原始社会采集狩猎获取食物相比,农业经济是更具有效率、更有优势的获取食物方式,由于原始人智力发展水平所限,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初期并未发现农业的这种优势。只要有人一旦发明或发现这种生产方法,农业的优越性马上就会体现出来,并会被其他群体所采纳而迅速传播开来。

(二)20世纪60年代:

以博塞洛普(E.Boszerup)的人口压力说为代表。

在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口的增长,使人类的足迹,除冰雪覆盖的地极外,已遍布五大洲的各个角落。与人口增长的同时,采集与狩猎的强度亦随之上升,特别是狩猎技术的进步,例如弓箭的改进与广泛使用,对大型动物的捕杀过度,导致其数量下降,使食物出现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不得不转向其他食物来源,就不得不设法制作新的工具,发明新的方法,增加新的食物来源与数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新的食物来源中,植物的种子就占有重要地位。除去陆地与水中的动物和鱼类的肉,其营养价值比较高外,在植物中,种子所含的热量明显高于植物其他部位(如根、茎、叶和果实)。一二就在约一万年前左右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即:人口增长食物短缺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三)目前:

“最佳觅食模式”作为主流理论,被用来解释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的利用经济向农业的生产经济过度的原因。

这种理论认为:动物觅食一般集中在一种或少数几种猎物上,即所谓的最佳觅食。这种最佳食谱是那些品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事务处理时间比值最大的那些种类:也就是说花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最高回报的那些食物。人类也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寻找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这与海登提出的“宴享说”类似: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的种类。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C.O.索尔的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在旧大陆向北传播。

考古学目前资料证据:包括使用的工具、固定的居住地以及最早时期驯化动、植物的一些物证。植物的驯化大体与动物的驯化同时进行。

第二节农业的发展和类型

一、农业发展阶段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1、时间阶段:原始社会

2、特点:对土地进行轮种,在居住区附近用刀耕火种办法清理出一块土地后,

就用工具在土地上挖出坑穴,放进根、物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

产方式。

分布地区: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的一些雨林地区。

(二)传统农业

1、时间阶段:奴隶社会至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即革命产业以前

2、特点: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是一种生计农业。

3、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如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2)欧洲中世纪的农业:短期休闲的农业,农业生产实行敞田制。敞田制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获以后,各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短期休闲的农业并不是作物轮种,而是采取土地定期休闲办法维持地力。在两圃制中,每年有一半土地休闲。在三圃制中,每年有1\3土地休闲已恢复地力。休闲地上用于放牧。后来,从荷兰开始的农业创新逐步向欧洲其他地方扩散,出现了作物轮作制。

(3)美国的殖民农业:指一种灌丛——休闲农业,粗放经营。欧洲移民到来后先砍树,然后放火焚烧,种上玉米。同时,又有西葫芦和豆类攀援在玉米杆上生长。

4、传统农业的类型:

(1)旱作农业

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山地和高原地区。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地带,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以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区。

作物:主要是小麦,其次是谷子、高粱、玉米、大麦、大豆、田薯、马铃薯。

(2)水稻农业

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

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

分布:地中海气候区如地中海周围。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作物:小麦、大麦

(4)游牧业

分布: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放牧牲畜有牛、马、羊、骆驼等,一般是逐水草而居。目前真正的完全从事游牧的人已不多,而不少牧民已定居或半定居,或是在居住周围地区放牧,或者只有放牧人随牲畜而流动,其家人则定居下来。

(三)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所消费的。

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

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得多。

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3、现代农业的类型

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主要是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如在饮料方面,有咖啡、可可和茶;

在果品方面,有香蕉、菠萝、芒果;在原料方面有橡胶、剑麻和烟草等。

分布: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般都是由这些热带作物生产所需的自然条件来决定,另外也和欧洲的殖民历史有关

谷物农业:

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又叫商品谷物农业。

作物:主要是小麦,其次有玉米、水稻。玉米多作为饲料,水稻占的比例不高。

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东北亦有分布,(主要生产冬小麦)。

牲畜育肥农业:

牲畜育肥农业是一种种植业与饲养业想结合的农业。

特点:以种植的谷物为饲料,已饲养的牲畜为最终产品投放市场。

分布:美国的五大湖以南的大片地区,欧洲从西班牙北部开始,经地中海沿岸与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中间向东延伸的地区和巴西东南部地区。

乳品业:

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

影响因素:距离市场的远近;适宜于青饲料种植的环境。

分布:北美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南岸地区,欧洲的瑞士于从法国往东的大西洋沿海与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其它地区除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外,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

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大牧场:

特点: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是面向市场的生产,而非自给自足。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的干旱地区

二、农业形成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农业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食物生产革命”,“最初的、伟大的文化革命”,“农业革命”。

农业的起源于发展同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之后,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起源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使人类的经济生活完成了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质的飞跃。同时,也深刻影响到其他方面事物的发展。

(一)对自然的影响

农业是直接依赖自然发展的产业部门。农业的发展就是人类“改天换地”的历史。在大的空间的尺度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的空间的尺度上,人类可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例如对地形、植被、大气等的影响,农业对自然的影响好坏参半。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农业的发展给社会的影响:

首先是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

农业要求的定居、聚居状态带来了村落的出现。

导致文明的出现,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在历史上,最早的文明古国在东半球有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在西半球有墨西哥、玛雅和印加。这些文明最早所在地不仅反映生产技术的新发展,也反映人地关系的新特点。

(1)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

——埃及、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

——印度公元前2500年

——中国文明公元前2000年

(2)墨西哥、玛雅和印加文明:

墨西哥文明出现在现墨西哥的首都周围地区,玛雅文明是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一带,印加是指现南美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玛雅和墨西哥已有象形文字和图画文字,而印加则只有结绳记事,无文字出现,严格来说,只是古文明初期,还未达到文明阶段。

埃及、巴比伦与印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

中国是旱作的黍粟文明,

而墨西哥、玛雅与印加则是玉米文明。

第三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一、世界粮食生产布局

(一)小麦的发布

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它的播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除南极以外,遍及世界各地。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在北纬27度~57度和南纬

25度~40度之间分布最为集中,有如下几个分布区: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

带;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中

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二)水稻的分布

水稻是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

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三)玉米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特别是美国被称为“玉米王国”,该国的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很高,而且成片种植,形成专业化生产体系,有著名的“玉米带”。

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一)棉花的分布

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的地区。亚洲中部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二)糖类作物分布

世界糖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是甘蔗,其次是甜菜。甘蔗的主要产地有南美、中美、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南亚、东南亚和南部非洲等地。世界主要产甘蔗的大国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等。世界生产甜菜的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2003年甜菜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有多至少的顺序为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波兰。

(三)饮料作物分布

目前,世界上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和咖啡。

茶分布在北纬42度以南至南纬33度以北广大低纬度地区,有40多个国家种植茶。

可可和咖啡集中产于非洲西南沿海和拉丁美洲沿海地区。其中,可可主要产于非洲,而咖啡主要产于拉丁美洲。

三、畜牧业生产布局

从世界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来看,除少数土地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外,畜牧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和国家。2003年,世界肉类产量较大的国家集中在美国、巴西、德国、法国印度;其中,牛肉产量较大的国家主要为美国、巴西、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猪肉产量较大的国家集中在美国、德国、西班牙、巴西、法国。鸡蛋的生产大国为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牛奶的主要生产国有印度、美国、俄罗斯、德国、巴基斯坦、法国、巴西;羊毛主要产于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和伊朗。

第四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一、农业景观

(一)农田景观

农田景观反映了农民由于农业利用而划分耕地的地块形态,农田形态由地界所围绕,这两者受到土地测量方式的影响。

地块的大小和形状:由于土地所有制的继承或者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形成了零碎的、不规则的农田。而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土地则多为长条形、大面积的排列整齐的地块,有利于使用农业机械,发展专业化生产。

地界: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一般由田埂、浅沟、界石等作标

志;而在地广人稀的国家,则用种植成排的灌木或树木或铁丝网等作为栅栏,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景观。

(二)农村聚落景观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称为居民点,是有关房屋建筑、街道和内部道路、广场、运动场等各种设施的综合体。农村聚落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居住的村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村。农村聚落是随着农业生产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农村聚落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密集型农村聚落:

——大多数出现在人口密集的旱作农业地区。

——具体形式有街道式、环形和棋盘式三种。

——形成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分散型农村聚落:一般分布在地形条件不好或特殊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区。

半聚集型农村聚落:一般沿一条陆路或水道交通线排列。

其他形式的农村聚落:如活动型村落(如蒙古包)和集体农场型村落。

(三)观光农业景观

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观光农业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观光农业园区景观的形态:

物理形态(如温室、建筑、桥梁、沟渠等,表现为静态景观);

生态形态(如田园绿地、绿点、牧场、垂钓乐园等活的有机物组成的景观,表现为动态景观);

文化形态(由农村历史人文、农业文化、农村生活方式、民族特色和地方风俗等因素构成)。

二、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由冯.杜能提出,他在1826年的《孤立国》一书中,运用抽想法(也称“孤立法”)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抽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假设:

(1)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其农业腹地,平原被未开垦的荒地所包围并与外围完全隔离。

(2)城市是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他区域获得产品供应。

(3)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当时无火车,暂假定无通航河流)

(4)腹地具有均质性,即认为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境相同。

(5)腹地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腹地经营者是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生产者——农民负担。

由此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同心圆环状、由内向外分布的六个农业圈,即“杜能环”(或“杜能圈”):

第一带:自由农业带。最接近市场,以提供蔬菜、牛奶和花卉为主。

第二带:林业带。从事林业生产,提供木材。

第三带:作物轮作带。每6年轮回1次。6年中有2年种稞麦,余下四年种土豆、大麦、苜蓿和野豌豆各一年。中间没有休闲地。

第四带:谷草农作带。所提供商品同第三带,经营较粗放,在轮作中增加了牧草的比重,而且出现了休闲地,一般7年轮作一次。

第五带:三圃农业带。在整个谷物种植带的最外围,农业粗放经营,土地大量休闲,实行三圃农作制。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休闲,每三年一个轮回。

第六带:畜牧带。为家畜养殖区。

意义:

阐释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局限性:

由于假设条件太苛刻,现实中几乎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即可通航河流和卫星城镇的出现会使同心圆带局部变形。且由于现代交通、罐头制造和冷藏技术的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而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别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比市场距离更为显著。

逆杜能环: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环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逆杜能环。因在现代城市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有商业、住宅、工厂等其他土地利用。这样,在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形成同杜能环不同的模式,自城市向外分别为半工业化农业生产区、撂荒地或暂时农业区、兼业农区和较高级住宅区、奶酪和谷物区、玉米种植和家禽饲养区。在杜能环中,农业生产者对土地的投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在逆杜能环中,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农地难以转换为城市用地,因此对农地的投入较多,而从事相对集约度高的经营。

图一:杜能环图二:逆杜能环

案例一: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构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是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与地狱单元组合的系统,由于该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在组织水平上具有层位星,从而构成了模式系统的不同层次结构。依据

农业资源利用行为主体、目标任务、利用方式等的时空秩序性,划分了区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模式结构(表1,图1)

宏观目标层次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宏观层次目标是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衡量标准,协调农业与经济发展其他部门的关系,把握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水平。具体是由政府编制和实施农业资源利用规划,进行各类指标分解和结构平衡,并辅之以区域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法规、水资源调控等政策,其基本任务是对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宏观控制与协调。

中观分异层次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中观层次的设置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农业资源地域性特征。农业资源的自然要素(如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等)及其在长期利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要素的区域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的资源利用问题和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向,因此,将研究区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域单元有利于模式的实施操作。二是农业资源利用体制上的要求。中观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区域农业资源特征及其利用水平优劣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内农业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宏观层次的目标要求,针对区内的主要问题,提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方案。

微观运作层次

在宏观目标控制与中观分区组织下,微观农业资源利用者注重农业资源利用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使得微观模式的目标更为明确,运作的效益驱动更为强大。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微观层次是指在中观区内,依据农业资源配置状况、技术。

投入水平、经营方式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具体利用方式的选择与组织。可见中观层次是微观层次的资源本地,这是由资源的多宜性特征所决定的。微观层次的行为主体是农业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单位或农户),他们在宏观目标控制或中观引导下,自发的组织农业资源生产利用。

案例二:农业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

景观的起源受地貌、气候、生物、土壤发育和自然干扰5个主要自然地理过程的影响。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在农业景观中,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受自然环境、农作系统、农业耕作活动、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自然因素为主的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何艳芬等研究了松嫩平原农安县降水和水田面积、降水和水灾面积变化对水稻田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灾面积变化是引起农田景观动态的直接因素,而且水田景观变化滞后于水灾的变化,这种滞后性反过来又加剧了农业旱灾的发生。焦峰等在黄土丘陵区安塞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的研究显示斑块形状受地貌形态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集中体现在有林地和荒坡地上。其他如Elke Hictcl等在德国Lahn-Dill高原边缘地区环境状况和农业土地覆被变化的关系研究、李华蕾在河西走廊武威农业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张艳芳等对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的研究均表明水资源、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人为因素为主的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作为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类型,农业景观格局演变除自然因素外,更多的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部分研究显示城市化、土地经济收益、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对农业景观影响较大。梁国付和丁圣彦对黄河沿岸地区农业发展和景观格局演变4个阶段的研究表明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农业政策的改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空间结构等发生明显变化。陈浮等认为人为活动作用的结果是景观组分的原始自然特性不断降低,不同类型的景观组分代表着不同的人为活动或开发利用强度特征,构建了人为影响指数,用于描述一定区域内景观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强度,在马山区的实例研究表明从1988年比价典型的农业景观转变为1998年城郊混合景观类型,人为开发利用活动也逐步从单一农业生产向城镇建设等多元化转变。李华蕾在河西走廊武威农业绿洲景观格局的研究、张艳芳等对秦巴山地柞水县下梁镇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景观空间格局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李新通等对闽东南沿海地区大南坂农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也反映出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对景观格局演变的重大影响。

案例三:我国基于粮食产量差异的区域格局

依据“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方案,八大粮食生产区包括东北区(辽、吉、黑),黄淮海区(京、津、冀、鲁、豫),长江中下游区(沪、苏、浙、皖、湘、鄂、赣、闽),华南区(粤、桂、琼),西南区(滇、黔、川、渝),黄土高原区(晋、陕、甘、宁),蒙新区(内蒙古、新疆),青藏区(青海、西藏)。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为南方与北方粮食生产区,具体将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蒙新区、青藏区划归为北方粮食产区,包括16个省市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归为南方粮食产区,包括15个省市区。

参照国家“七五”计划期间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划定为东、中、西三大粮食生产区,其中东部粮食产区包括京、津、冀、鲁、辽、沪、苏、浙、闽、粤、桂、琼(12个),中部粮食生产区包括黑、吉、蒙、晋、豫、皖、湘、鄂、赣(9个),其他省份为西部粮食生产区。粮食主产区包括黑、吉、辽、蒙、冀、豫、鲁、苏、皖、川、湘、浙、赣13个省(区)。从南北地区、三大地带、八大粮食生产区及粮食主产区等区域尺度,

深入分析中国粮食总产的区域格局表(表1)。根据表1数据分析,可以得出5个方面的新认识:(1)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方粮食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2005年北方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越南方,稳占半壁江山。粮食产销格局已由传统的“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调”。(2)1990-2005年,东部粮食产量比重下降近5个百分点,中、西部分别提升3.5个和1.5个百分点,粮食生产逐步向中部集中。(3)在全国粮食生产地域新格局形成过程中,长江中下游区粮食产量比重持续下降和东北粮食产区粮食产量比重持续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其他六区略有升降但基本保持平衡。(4)中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主要依靠粮食主产区来支撑,16年来其粮食产量比重一直稳定在70%~74%,该区域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40%。2005年耕地面积、总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5%和60%。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而粮食总产量则占全国的73%。(5)从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动趋势来看,“北进中移”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动的总体特征,北方和中部地区日益成为粮食生产主要的“增长极”。从粮食产量与人均粮食生产水平分析,黑、吉、鲁、豫、皖、苏、湘、鄂、川、新、渝、蒙等省(区)将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思考题: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名片印刷工艺

名片印刷工艺 第一章印刷概述 第一节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与回顾 一、印刷术的起源 第一章印刷概述 第一节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与回顾 一、印刷术的起源 印刷术是我国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之一。而这四大发明,就其影响而言,又当首推印刷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印刷品。 就传统的印刷术而言,印刷必有印版,而我国传统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可见手工雕刻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印刷之源。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手工雕刻技术在大约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晚期,已经用于陶器的制作和用树皮布印花,这是印刷工艺技术的开端。到了商朝,手工雕刻技术被广泛用于在龟甲、兽骨之上或周边刻文字(图1-1)。此后手工雕刻技术曰益成熟,并用于钟、鼎、彝、器、碑文、玺印、砖瓦等制作上,从而引发出封泥、盖印、印染、拓印等与印刷术颇为近似的转印、复印技术,为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技术基础。 印刷是复制术。印刷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墨和承印物对于印刷术是必不可少的。印刷术的承印物主要是织物和纸张。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制纸的基础上,用树皮、破布、旧鱼网等纤维原料,制成了质地优良的纸张,

史称“蔡侯纸”。纸的发明和纸张质量的不断改善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图1-2,汉代造纸工艺示意图)。 印刷术作为转印复制对象的内容无非图像和文字两大类,由于社会对文字的广泛需求,直接促成了手工雕刻技术的成熟和完善,而文字几经演变才成为笔画少且简洁、规范、易于刻版印刷的文字。现有文献资料表明,汉字简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新石器时期的图形文字;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金文和铭文在内的大篆;秦朝时期的小篆;两汉时期的隶书:魏晋期间的楷书;宋以后的宋体以及现代的简化字。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笔的发明和发展,使文字得以迅速演变成用于书写、镌刻和印刷的规范文字(图1-3)。 世间的任何技术均以社会的需要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印刷术也不例外。社会环境及其对印刷这一复制术的需求,是印刷术出现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这种工艺技术,随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而萌芽、发展和完善。 二、占代传统印刷术的脉络 三、近代印刷术的回输 四、现代印刷术的肇始和发展 第二节印刷简论 一、印刷释义 二、印刷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章图文信息处理系统 第一节计算机操作系统

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略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刘蕊蕊 摘要:农业,伴随着人类起源而生产。农业,与人类共存。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已种植在世人心中。中国农业也随着历史的脚步辉煌了千年。农业文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耀在中国大地的上空。而随着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颗明星也将永不陨落,愈闪愈烁。中国的农业正在向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中国的农民都变成专业农民,中国的全体农户都变成专业的现代化的专业大户。 关键词:意义;作用;举措 自原始社会时期,栗、稻等农作物首先诞生于我国,它孕育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农业也一直前进。当今,科技竞争发展,我国正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但在这期间,农业依旧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本源。 一、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业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农业稳定发展了,农民生活稳定了也将使各行各业全面地,均衡协调地,科学合理地,和谐持久地飞速向前发展。只有这样,中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待遇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只有全体人民都富裕了,党和国家的收入才会更多,这样祖国的各项公共开支才会更加有保证,各项制度才会更加完善和更加健全,全体人民的日子和生活才会越过越好和越过越幸福。 就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为例谈谈发展农业的的具体重要意义: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分布着黑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被玉米大豆所代替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开垦了数百万公顷的耕地,成立了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东北地区林木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黑土地开发、湿地保护等,东北地区还发展特色农业,使农业走向网络时代,以当地特、优、名农产品为主,用现代化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可见,农业发展有着可观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是由于农业的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可持续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且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东北地区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接轨。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带动了中国部分经济飞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名片在中国的发展

名片在中国的发展 名片起源于交往,而且是文明时代的交往,因为名片离不开文字。 原始社会没有名片,那时人烟稀少,环境险恶,人们生存艰难,交往很少;文字还没有正式形成,早期的结绳记事也只存在于同一部落内部,部落与其他部落没有往来。 到了奴隶社会,尽管出现了简单的文字,也没有出现名片。奴隶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绝大部分人都固着在土地上,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少量世袭奴隶主,形成小的统治群体,由于统治小圈子长期变化不大,再加上识字不太普遍,也没有形成名片的条件。 名片最早出现,始于封建社会。战国时代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随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使用,经济也得到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各国都致力于扩大疆土,扶持并传播本国文化,战争中出现大量新兴贵族。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统一全国文字,分封了诸侯王。咸阳成了中国的中心,各路诸侯王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庭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谒”。(必图社) 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当时纸张还没发明),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到了汉代,中央集权制国家进一步发展,随汉初疆域扩大,“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进入东汉末期,“谒”又被改称为“刺”,由于东汉蔡伦发明的纸张开始普遍采用,于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携带的纸张。 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全盛期,带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大发展。唐初科举制度开始实行,让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努力,进入到统治阶级中来。为了与世袭贵族争夺权力,他们在官场上相互提携,拉帮结派的门阀也开始形成。每次科举考试后,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处拜访前科及第,位高权重者,并拜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要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这时“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代替了。到了明代,统治者沿袭了唐宋的科举制度,并使之平民化,读书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识字的人随之大量增加。人们交往的机会增加了,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名帖”这时才与“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由于西方的不断入侵,与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国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早期名片与近现代名片的主要区别是用手写而不是印刷。 早期名片的工艺虽然笨重,但是在名片的发展史,以及名片的作用定位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早期名片的演变,对印刷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超市发展和起源

超级市场一词来源于英文supermarket,常简称超市,是指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食品、家庭日用品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是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主要的商业零售组织形式。 超级市场最早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hael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金库仑联合商店。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时期,迈克尔·库超市仑根据他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并首创商品品种别定价方法。它的超级市场平均毛利率只有9%,这和当时美国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惊的。为了保证售价的低廉,必须做到进货价格的低廉,只有大量进货才能压低进价,迈克尔·库仑就以连锁的方式开设分号,建立起保证大量进货的销售系统。它首创了自助式销售方式,采取一次性集中结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 在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各种食品,以后经营范围日益广泛,逐渐扩展到销售服装、家庭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医药用品等。超级市场一般在入口处备有手提篮或手推车供顾客使用,顾客将挑选好的商品放在篮或车里,到出口处收款台统一结算。除此以外,超级市场的特点还主要表现在: ①超级市场的商品均事先以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的重量和规格包装好,并分别摆放在货架上,明码标价,顾客实行自我服务,可以随意挑选。 ②超级市场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设备。便于管理人员迅速了解销售情况,及时保存、整理和包装商品,自动标价、计价等,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销售数量。 ③超级市场内的商品品种齐全,挑选方便。人们可以在一个商场内购买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许多麻烦。自动标价、计价、结算效率高,也节省了顾客的时间。而且由于商场的经营效益好,降低了成本,所以商品的价格相对也较低廉,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第5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提要 第1节农业的起源 第2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第3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第4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思考题 内容提要 本章首先详尽论述了农业的起源,包括农业起源的理论和农业起源的地点;明确总结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类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农业对人类文明出现的重要意义;其次本章系统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畜牧业生产的布局规律,并对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观光农业景观作了比较条理的介绍,最后引用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提供农业生产布局区位差别的理论依据。 第1节农业的起源 所谓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大体包括七个方面。即:1、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2、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3、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4、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5、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7、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国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 西方:鲁姆配利·罗恩的“天才理论”、柴尔德(Childe)的“绿洲说(接近论)”、布雷德·伍德(Braid Wood)的“核心地带(原生地)说”、宾福德(Binford)的“边缘区域理论”贝廷杰(R.L.Bettinger)的“最佳觅食模式”论以及海登(B.Hayden)的“新气候变化说”、博赛洛普(E.Boserllp)的“人口压力论”等等。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O.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完整版)3农业起源.doc

今天,地球的面貌因人类而改变,在城市在乡村,人类的活动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大地 艺术画卷,而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远古社会从蛮荒通向文明 时代的起点又在哪里?这要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说起。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 作物和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和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 产者。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也伴随着生死之争,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受益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除了丛林中的危险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个原因是 来自气候的变化。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主要的猎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 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一万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吹过,果实和种子随风飘落在地,我们的祖先经过观察,或许已经联想到,每年过冬后新长出来的草和食物就跟这些飘落的籽粒有关,这些籽粒中,一种生长在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 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它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 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农业起源。 赵志军:农业起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转变意义非常重大,在农业出现之前,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应,就是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 获取什么,对我们生活基本需求来说。但是农业出现之后,我们人类就拥有了主动改造与改良 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人类基本的生活所需。 1993 年,一位美国老人在留美博士赵志军的陪同下来到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他 们的目的是寻找水稻的起源之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农业起源研究专家马尼士博士,老人曾经在墨西哥找到世界上最早的玉米遗存,他认为最早的农业应该是在人类的洞穴居住时 期出现的,来到空旷幽深的仙人洞,经验丰富的马尼士有种直觉,水稻起源地应该就在中国。 赵志军:他认为要想寻找最早的农业起源的证据应该在洞穴遗址,因为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呢往往伴随着一个洞穴遗址向平底遗址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仙人洞我们已经发掘过,证明了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年代在距今 一万年前后,恰恰是世界农业起源共同的一个时期,因此马尼士博士就下意识地认为他应该 能够在仙人洞遗址找到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 两年后,马尼士博士参与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再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他们终于在一处堆积层中有了惊世发现。中美联合考古队没有找到稻子,但是找到水稻腐烂后的植物硅酸体水稻的稻叶上面有一种特殊形态的硅酸体,这种隐藏在土壤里面的硅酸体 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得出来,国内外专家通过植硅体研究分析方法认定这是当时已知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这一结论让专家倍感兴奋,然而同时,他们心中又萌发出更强烈的期望,能否找到万年之前,世界上最早实物栽培稻种子呢?2004 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 5 科实物稻子,这几个稻子,既像野生稻, 又像栽培稻,是一种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今天,我们的大脑已经开始探索宇宙的起源,然而在一万年前,原始先民要理解一颗植物的生长方式却并非易事,人类在何时拥有了联想的能力,这是未解

中国通史 第03集 农业起源

中国通史 第三集农业起源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作物和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产者。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也伴随着生死之争。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狩猎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除了丛林中的危险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气候的变化。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主要的猎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 一万年前一种生在中国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叫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它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在农业出现之前,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应,就是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获取什么,对我们生活基本需求来说,但是农业出现之后,我们人类就拥有了主动地改造与改良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我们人类的基本生活所需品。 仙人洞遗址江西省万年县。要想寻找最早的农业起源的证据,应该是在洞穴遗址,我们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呢,往往伴随着一个从洞穴遗址向平地遗址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仙人洞遗址我们已经发掘过,证明了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年代在距今一万年前后,而距今一万年前后恰恰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一个共同的一个时期。 国内外专家通过植硅体研究分析方法认定这是当时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这一结论让专家倍感兴趣。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5颗实物稻子,这几粒稻子既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是一种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 随着第一颗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结出粮食,第一头野猪被人工驯养,改变地球命运的农业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伊始正式拉开帷幕。先农坛北京,位于老北京中轴线南端的先农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先农诸神举行籍田典礼的场所,每年的仲春亥日,皇帝都要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民以食为天,这是历代统治者的金科玉律,直到今天,农业依然是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这里是宁绍平原,土地肥沃,降水充足,是今天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六千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稻作农业。2001年在浙江省余姚市三七镇相岙村,距河姆渡遗址仅7公里的地方,一个六千五百年前的隐秘空间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把现在的大米跟长江下游以南河姆渡文化时期,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大米放在一起做比较的话,可以明显看出它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变化,如果用数据来描述的话,在田螺山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论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华西村为例 【摘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华西村的探索和实践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华西村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的兴起既迎合了新千年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巨大潮流,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外大规模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村资源众多,乡村田园风光千姿百态,大江南北农耕、渔牧、茶果、林木应有尽有,风情各异。5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富厚底蕴的中华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 截止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359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以游助农”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河北的野三坡,江苏的华西村,杭州的龙井村、广东四会市的观光农业园等众多乡村旅游地的兴起与发展足以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的广阔.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所具有的、与其它旅游类型有明显差异的特点是乡村旅游地——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乡村旅游特点与农村发展的联动关系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乡村旅游集第一、第三产业于一体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乡村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把农事生产操作、农作物与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系列加工与旅游者的活动融为一体,并向旅游者充分展示农业艺术及良好生态环境的新型旅游的形式。做为一个乡村旅游地,它首先应该是一个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基地,是第一产业的像征。同时,它又是一个集食、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属第三产业的范畴。它既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又要体现和突出农业生产性的特点,它把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进行有机的交融和联系,从而达到农业生产为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促进农业生产之目的。 (二)乡村旅游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 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游客大多只停留在静止的,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且重游率低,回头客少。乡村旅游却不然。乡村是一个集农事知识、生物知识、农作物知识、高新科学知识为一体的大课堂,诸多乡村文化沉淀形成的乡村旅游文化亮丽多彩,田园风光随季变化,四季特色明显,农事生产品种各异,内容繁多。这一些都不断的刺激和吸引游客旧地重游,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观赏田园风光的千姿百态,参与不同的农事活动。乡村旅游所具有的强的生命力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必然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催化剂,促进和带动农村的发展并成为农村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名片礼仪实训1

一、名片的起源 检查课前预习: 提问:通过预习,哪位同学说一说名片的起源? 名片的制作名片在我国西汉时就流行了,不过当时没有纸,只是削竹、木为片,上面写上姓名,供拜访者通报姓名使用,此竹、木片西汉时称谒,东汉时改称刺,又称名刺,以后改用纸,称名纸,相当于现在的名片。(幻灯片展示) 二、名片的用途 名片在当今日常交往和商务交往中已成为广交朋友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人的身份象征。由于名片印制规范、使用方便、文字简洁、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 三、名片展示 根据学生课下搜集的名片材料,学生代表用多媒体展示名片。 学生:现代社会,名片的使用相当普遍,分类也比较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最常见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名片用途,名片可分为商业名片、公用名片、个人名片三类。 (二)按名片质料和印刷方式分,数码名片、胶印名片、特种名片三类。 (三)按印刷色彩分,单色、双色、彩色、真彩色四类。 (四)按排版方式分,横式名片、竖式名片、折卡名片三类。 (五)按印刷表面分,单面印刷、双面印刷两类。 我们还搜集到了许多个性鲜明、设计精美的名片,找出一些我们认为不错的,大家一起欣赏。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课下认真查找、分类,和同学的精彩展示,我们欣赏到了诸多设计精美的名片,同学们对名片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有关名片的知识。 四、名片的设计与制作 名片的制作是有一定之规的。名片制作得是否规范,往往会影响交往对象对自己的看法,进而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一)名片设计的基本要求 名片设计的基本要求应强调三个字:简、功、易。 1.简:名片传递的主要信息要简明清楚,构图完整明确。 2.功:注意质量、功效,尽可能使传递的信息明确。 3.易:便于记忆,易于识别。

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文明延绵至今与农耕文明密不可分。现代农学将农业定义为:直接利用地力,从事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而获得有机物质的生产事业。农业是什么?古人认为农业包括稼、人、地、天四个因素。 稼,即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许多种类,稼专指其中的栽培植物,这反映了传统中国农业的特色,即以种植业为主。从出土遗物来看,当时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稷、黍、菽(大豆)、麦、麻等,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中国分别是粟、菽、稻、桑、茶等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稼,虽然是以禾谷类粮食作物为主,但同时也包括一些蔬菜和果树等园艺植物。为了弥补主食的不足,中国传统农业中还种植了品种丰富的蔬菜和果树。其中原产于中国最主要的蔬菜有:白菜、萝卜、芥菜等。引进的品种主要有黄瓜、茄子和辣椒等。 中国古代的农业中还包括一定数量的饲养动物,与“五谷”相提并论的是“六畜”。“六畜”指的是猪、牛、马、羊、鸡、狗六种主要动物。马主要用作运输,作为战争工具,养马业受到统治阶级重视。牛是农民的宝贝,主要用于耕作。猪和羊在用作肉食的同时,主要养来积肥料,为种植业服务。狗最初是为了助猎,进入农业定居生活以后,狗的作用变为了看家。养鸡除了提供肉、蛋外,最重要的作用大概就是司晨。六畜之外,中国古代还养殖了鱼、蚕、蜜蜂、白蜡虫等动物,其中养蚕业在中国传统农业中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夫稼,为之者人也”。人,即是庄稼汉。人之为人,在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发明了众多较为先进的农业工具,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通过一些有识之士的记录和总结,而成为农书。 “夫稼……生之者地也”。地,指的是土地。种庄稼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然而,土地资源又是有限的。农业起源之后,一些自然条件较好,适合农业的土地首先得到开发和利用,这些地方一般来说,土壤都比较肥沃,植被较好,水源比较方便。 “养之者天也”,天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如光、热、气、水等,这些因素主宰着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又以雨水与农业的关系最为密切,雨多酿成水灾,雨少又导致干旱。同时古人认为病虫害的发生也与天气有关。在老天爷面前,中国传统农学表现出了两个特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人定胜天。

名片的起源与发展

名片的起源与发展 名片起源于社交,并且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而到来的,因为名片离不开文字。 原始社会没有发明出文字来,部落内部采用结绳记事的办法。人与人的交流也不多,那时候还没有名片的产生。到了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文字,但都只有奴隶主才有机会学习,人与人的交流也不频繁,不构成名片产生的条件。 据史书记载,名片最早起源于封建社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构成百家争鸣景象。各个诸侯国开始致力于扩张领土,传播本国文化。形成百家争宁的局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举国文字,分封了诸侯王。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廷当权者的联系,经常的联系情感也在所难免,于是发明了“谒”。所谓“谒”即便拜会者把名字和其它推荐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拜谒者的身份象征。 西汉史籍时名片被称为“谒”。《释名·释书契》载:“谒,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东汉时,又被称为名刺,据《后汉书》载,祢衡曾身怀名刺求见于人。在挖掘的汉墓中觉察,这种谒或名刺,系木简,长22.5厘米,宽7厘米。上有执名刺者名字,还有籍贯。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名片的材料也由原来的竹片变成纸张了。至唐代,名片多以纸张为主要材料。唐代长安新科进士以红笺名纸互换,以便沟通。晚唐又唤作门状、门启,都是自报家门的一种联系措施。宋代的名纸还留有主人的手迹,据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解说,他藏有黄庭坚书写的名纸,而秦观送他的名纸,相仿今天的贺年片。 元代易名刺为“拜帖”,明清时又称“名帖”、“片子”。内容也有改进,除自报姓名、籍贯,还书写了官职。 到了明代,统治者因循了唐宋的科举法律,并使之平民化,读书便成了等闲人改进生存

的单一出路,识字的人随之许多添置。人们接触的时机添置了,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推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名帖”这时才与“名”字有了纠纷,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等闲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全副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卑,“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妄。石家庄名片设计制造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随着资本主义入侵,国内与外界接触频繁了,名片也得到普及。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进展,尤其是在官场,官薄利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卑,官大利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名片发展到现在更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片。名片的使用相当普遍,分类也比较多。按名片用途,名片可分为商业名片、公用名片、个人名片三类。二、按名片制作方式分,数码名片、胶印名片、特种名片三类。 卓码名片平台汇聚个人、企业的“内容”、“产品”、“服务”、“平台”等多个入口,通过一张智能电子名片,实现“展示”,“传播”,“交易”,“增值”四大功能,帮助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一页纸销售”,让销售变得更简单。

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编辑。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 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 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与此阶段同步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可能还有河北徐水南庄头等遗址,以及华南地区的一些洞穴遗址,如广东英德牛栏洞(距今10000年)、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9000年)等。这一阶段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也被称为“火耕”或"刀耕火种”。 大约到了8000年前,原始农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突出的标志是出现了农业工具,反映了耕作方式有了明显的进步。由于谷物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必然要扩大种植面积以承受日益增多的人口压力。但是天然的适宜种植谷物的土地毕竟有限,必须开辟新的耕地。人们除了用火焚烧地面上的野草杂树之外,还要砍伐荒地上的树木和刨掘树根,平整地面,以便于播

“农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农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 在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食物。中国有句古语,叫“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马克思的论断是“食物的生产是直截了当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按营养学的差不多知识,人只有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坚持生命、从事劳动和繁育后代。而历史上的饥饿和当今世界部分地区的缺粮危机,则从反面说明了食物生产的重要性,它的不足,势必导致社会动乱,产生严峻的政治经济后果。能够认为,在人类尚不能用化学方法合成比农产品更为廉价优质的全部营养物质往常,农业作为最差不多、最要紧的食物生产部门的职能,将不可能被别的生产部门所取代。 因此,人类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食物以外,还需要衣着、住房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生活需要不但更趋多样化,而且要求优质、方便、舒服。手工业和商业,以及现代工业和可称之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等的进展,适应了人类生活的多方面的需要。同时,除了物质资料之外,各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日益进展起来。然而,不但许多工业,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的原料直截了当来自农业,而且工、商业赖以进展的市场和一部分资金来源,也离不开农业。从历史上寻根溯源,只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进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食物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逐步地有了剩余,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这是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以及其他一切社会上层建筑得以产生和进展的全然前提。正是在那个意义上,马克思十分精辟地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产生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历史差不多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世界的现实也仍旧说明这一论断的无比正确。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几乎差不多上农业技术比较先进、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也有少数发达国家农业并不发达,但它们都必需进口农产品,才能满足进展本国经济的需求。这种情形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进展,都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不是以本国农业为基础,就必定要依靠他国农业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而赢得独立的一些进展中国家,有的曾经一度把进展工业放在优先地位而忽视农业;或者仅仅注意进展经济作物,用以出口换取工业品,而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却依靠进口。这些国家在国际爱护主义和不等价交换的情形下,不但本国的农村经济不能振兴,工业也难进展,有的甚至负债累累,一遇天灾人祸,便饥饿频仍。这说明,进展中国家的经济假如依靠外国农业为基础,是专门不牢靠的。 在中国如此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里,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显而易见。建国近四十年来的体会证明,只有实现农业的稳固进展,才会有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固,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连续和谐进展。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特性和进展时期 农业是如何样进展起来的,它又如何样逐步迈向更高的水平?回答那个问题,第一要分

有关名片的相关内容

有关名片的相关内容 含义:又称卡片,中国古代称名刺,使表示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式的纸片。 发展:名片起源于交往,而且是文明时代的交往,因为名片离不开文字。原始社会没有名片,那时人烟稀少,环境险恶,人们生存艰难,交往很少;文字还没有正式形成,早期的结绳记事也只存在于同一部落内部,部落与其他部落没有往来。 到了奴隶社会,尽管出现了简单的文字,也没有出现名片。奴隶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绝大部分人都固着在土地上,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少量世袭奴隶主,形成小的统治群体,由于统治小圈子长期变化不大,再加上识字不太普遍,也没有形成名片的条件。 名片最早出现,始于封建社会。战国时代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随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使用,经济也得到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各国都致力于扩大疆土,扶持并传播该国文化,战争中出现大量新兴贵族。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后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统一全国文字,分封了诸侯王。咸阳成了全国的中心,各路诸侯王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廷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谒”。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名片,见于西汉史籍时称为“谒”。东汉时,谒又叫名刺,据《后汉书》载,祢衡曾身怀名刺求见于人。在挖掘的汉墓中发现,这种谒或名刺,系木简,长22.5厘米,宽7厘米。上有执名刺者名字,还有籍贯,与今名片大抵相似。 至唐代,木简名刺改为名纸。唐代长安新科进士以红笺名纸互换,以便交流。晚唐又唤作门状、门启,都是自报家门的一种联络方式。宋代的名纸还留有主人的手迹,据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记述,他藏有黄庭坚书写的名纸,而秦观送他的名纸,类似今天的贺年片。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北宋书法家蔡襄的《门屏帖》,据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考证,类似“名刺”。 元代易名刺为“拜帖”,明清时又称“名帖”、“片子”。内容也有改进,除自报姓名、籍贯,还书写了官职。清代《竹枝词》有诗为证:“是新拜帖都兴小,三寸来长二寸宽”,“红笺二寸书名姓,曾许怀间半刺通”。从诗中所知,清代的名帖很小,而且还是梅红纸。经考证,清代人的名帖已经不同于唐人手写,而是写好楷书,镌好木戳,印在梅红纸上。后来又出现了白纸名帖(详见徐珂的《清稗类钞·风俗类》)。 “名帖”与今天的名片的格式几乎相同,而女子的名片,已婚者还加上了夫家姓氏。其大小尺寸也有常式:阔二寸,长三寸。为文人交流、拜访之用,通常主人拜访朋友,让仆人或书童将名帖交对方门公,门公再呈于自家主人。苏州长篇弹词《描金凤》中有一段,写苏州人钱知节因降雨有功,去北京拜访宰相,门公要他交500两银子才肯通报,据王定保《唐摭言》载,这在唐朝已成风习,唐人刘鲁风递了名刺,也被典谒所阻。而在《绿野仙踪》一书中,有考生投帖求见,主人于冰不想见,便让门公说自己不在家,可见名帖在当时已很流行。

词的发展史

词的发展史 通常我们了解的词的定义是这样的: 词,又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文体。其特点可以用明代徐师的话来概括:“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1. 词是可以用来演唱的;2. 词的字数是有限定的,这种限定规范到了句; 3. 词是讲究平仄押韵的。 但是从词的别称中,众人往往有所误解。 比如:长短句。大部分人理所当然的从这个别称中推断词皆是杂言的。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根,因为现存词中齐言词本不罕见。 例如竹枝词: 竹枝 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得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再如:诗余。 对别称“诗余”的理解有两点需要指出的。 第一点同长短句。 第二点和第一点有联系,即认为与近体诗的每句五言或七言这种齐言形式不用的是,词的句子言数可多可少(宏观上看),类似于近体诗句的断截和充盈,故词是由诗(尤指近体诗)发展而来,存在一个正与变的关系。 这点是值得商榷的。第一,若是以近体诗为正,词为变,那么就存在一个附属关系和先后关系,可这两点在词本身来看都不甚明显。第二,从文艺形式发展的角度看,独成一体的文艺形式的发展都有一个一般规律:渐变而成,而非附属于谁就可迅速发展的。 所以现在的诗词研究领域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这种观点了,可这种观点为何长期流行于诗词界至今呢?在之后的讲解中我会一一对此作出解答。 刚才的种种是我们从词的定义中能读出的信息。下面我对词本身做一些常识性的介绍。 词的分类: 1. 若以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五十八言以内)、中调(五十九言~九十言)和长调(九十一言以上,最长达二百四十言)。 2. 若以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等九种。 3. 若以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名的来源很多。一般来说可能本身就是曲子的名字,如《菩萨蛮》、《西江月》、《蝶恋花》等;也可能摘自某首词的几个字,如《忆秦娥》、《忆江南》、《如梦令》等;亦可能是词本身的题目,即词牌即词题,如《踏歌词》、《浪淘沙》、《渔歌子》等。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词牌往往对应诸多变体(词谱),不同词牌可能也对应同一种词谱。 词题:在词牌后用以点明词作主旨的题目。一般取全词中心主旨或取首句某个词或词组。 词谱:又名调,即词的格式。包括词牌名,词牌对应词的每句字数,各句押韵及换韵情况,各字平仄规定。以下是《虞美人》的词谱。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