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第三章声的世界(附2套中考模拟卷)

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第三章声的世界(附2套中考模拟卷)
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第三章声的世界(附2套中考模拟卷)

第三章声的世界

目录:

狙击知识点

狙击考点

狙击知识点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_振动___产生的。二胡、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弓和弦的_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_ 管内的空气 _、笛膜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_介子__的,它既可以在_气体_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_和__固体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真空_中传播。声音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中传播速度的关系是_ v气

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

1.___音调__、___响度____、_音色__是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_声音的强弱 __叫作响度,声音的响度与_物体振动的__ 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声音的音调与_振动的快慢有关。

2.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噪声的___产生__、噪声的传播___、噪声的__接收___三个环节进行。

知识点三超声与次声

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 20~20 000 _Hz,超声的频率大于__20 000_Hz,次声的频率小于20__Hz。2.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有些动物能发出超声,还能听到超声。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__ 声呐 _。

狙击考点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常考角度】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思路点拨】物体振动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例如隆隆的雷声。

【自主解答】 C

【解题技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时间。变式训练: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 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1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1531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__。

考点二乐音的特性 (3年3考)

【常考角度】

(1)乐音的三要素;

(2)区别乐音的三要素

命题角度?音调、响度、音色辨别

例2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思路点拨】音调对应声音的频率,产生高、低音的原因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

【自主解答】 A

【解题技巧】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性的含义不同,音调与声音的频率相对应;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响亮程度);音色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命题角度?音调、响度、音色波形的辨别

例3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它们的波形不同,即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两幅图中音叉、钢琴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振动幅度相同,因此响度相同。

【自主解答】 C

【解题技巧】频率是1 s物体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注意:乐音的三要素的区别与联系

变式训练:

3.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C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4.如图,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考点三噪声的防治

【常考角度】减弱噪声的措施

例4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思路点拨】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居民区旁高架桥上安装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自主解答】 C

【解题技巧】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变式训练:

5.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C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考点四超声与次声

【常考角度】超声的应用

例5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思路点拨】超声手术刀就是应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特点,所以超声波的特点与

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遇物反射。

【自主解答】 D

【解题技巧】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等特点,在生产、医疗、科学等方面得到广

泛应用。

变式训练:

6.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

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 “安全出行,珍爱生命!”我国交通部门加大了对酒驾的打击力度.如图所示的是酒精浓度测试仪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为酒精气体传感器,其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R 0为定值电阻.当被检测者酒精浓度增加时

A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 .电路总电阻增加

D .电路总功率减小

【答案】A

【解析】ABC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 0与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R 串联,电压表测R 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知,当被检测者酒精浓度增加时,传感器R 的阻值减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故C 错误;由I =

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B 错误;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 =IR 可知,R 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A 正确;

D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P =UI 可知,电路总功率增大,故D 错误.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 和物距u 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 =l8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当u =8cm 时,该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D .物距u 从15cm 增大到30cm 的过程中,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A.当u=v=2f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像可知u=v=2f=20cm 时,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102

cm

cm ,故A 错误; B.当2f>u=18cm>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 错误;

C.当u=8cm

D.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则

A.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继续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答案】C

【解析】A.由于木块是匀速运动的,所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A错;B.以测力计为参照物,木块的位置没有发生相对变化,所以是静止的,B错;

C.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它们是平衡力,C正确;

D.放一钩码后,木块对平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力也会增大,但木块仍匀速运动,所以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会增大,所以D错.

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答案】D

【解析】反射角、入射角与折射角分别指的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折射光和法线的夹角;同时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折射时,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图知本是正确选项是D.

5.有一种新型充电宝,既可以利用太阳能给自身充电,又能给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源

D.LED指示灯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答案】B

【解析】(1)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3)在自然界短时间就能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水能等;(4)LED指示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详解】A. 太阳能是一种短时间就能得到补充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 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 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在电路中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所以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故C错误;

D. 充电宝上的LED指示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6.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B.家庭电路中,控制各个灯具的开关都应安装在相线(火线)上

C.只有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才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D.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三只日光灯,这三只日光灯一定是串联

【答案】B

【解析】A.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A错误;

B.家庭电路中,控制各个灯具的开关都应安装在相线(火线)上,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更安全,故B正确;

C.人接触低压带电体时,可能会触电,而靠近高压带电体时,也可能会触电,故C错误;

D.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三只日光灯,这三只日光灯都可以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一只损坏,不影响其它的灯工作,所以是并联的,故D错误。

7.如图所示, ab是放在U形磁铁中央的一段导体,且被两根细线悬挂着, ab两端连接着导线,在虚线框中接入元件甲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接入元件乙可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则甲乙

A.都是电流表

B.分别为电源和电流表

C.都是电源

D.分别为电流表和电源

【答案】D

【解析】在虚线框中接入电流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故甲是电流表;在虚线框中接入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乙是电源;故D说法正确.

8.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温度计在读数时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B.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答案】B

【解析】A、在使用体温计测体温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在使用之前应把水银柱甩下来,故A错误;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故B正确;

C、水往低处流,是受到重力作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要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四组连线,不完全正确的是

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汽化

B.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风吹树叶哗哗响﹣一振动发声

C.近视镜﹣﹣凹透镜照相机镜头﹣﹣凸透镜

D.原子组成一质子和中子宇宙起源﹣﹣大爆炸

【答案】D

【解析】A、玻璃上的窗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湿衣服变干是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风吹树叶引起树叶的振动,所以听到哗哗响,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近视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制成,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可知宇宙起源于大爆炸,故D错误,符合题意。

10.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柄具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

【答案】D

【解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详解】A. 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故A 错误;

B.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C错误;

D.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自身质量,从而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故D 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不考虑/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______(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如果完全忽略摩擦等因素的影响,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一下原本静止在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钩码始终不着地),则小卡片离开手指后将做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答案】不考虑旋转匀速

【解析】(1)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其重力可以不考虑;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应控制拉力大小相等,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在卡片两端挂同样多的钩码,旋转小卡片松手并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

(3)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一下原本静止在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小卡片会向右运动,手不施力之后,它受到平衡力,所以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12.根据图所示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_____极。(选填“N”或“S”)。

【答案】N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此时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可知,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

13.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在=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

【答案】24

【解析】由图丙可知,在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为2N;在t=3s 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推力为4N.

14.校园的公布栏上张贴了这样一则公告:由于气候较冷,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吸收/放出)热量.

【答案】凝固;凝华;放出

【解析】在较冷的早上拖地后,地面上的水会出现凝固现象,变成固态的冰,所以,暂停拖地可以防止水发生凝固,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冰箱中冷冻室侧壁上的霜是由水蒸气遇到很低的温度直接变成固态的冰形成的,即发生了凝华现象,此过程中水蒸气需要放出热量;夜晚气温骤降,则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会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侧形成冰花;当他走到室外时,由于室外温度较低,眼镜片的温度高于室外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则水蒸气不能放热液化,所以,眼镜上不会蒙上一层水雾.

15.(1)如图,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筒内空气温度升高,硝化棉燃烧,筒内空气的内能改变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该过程能量转化的特点与汽油机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2)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 ,则1s 对外做功_______次,若其效率为30%,消耗100g 汽油可对外做功_______J 。

(3)汽油机工作时,通常都用水进行冷却,这是利用了_______的特点。若冷却用水共为5kg ,则水由20℃升高到100℃时吸收______J 热量(q 汽油=4.6×107J/kg )。

【答案】做功 压缩 25 1.38×106 水的比热容大 1.68×106

【解析】(1)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迅速向下压活塞,看到的现象是硝化棉燃烧起来;说明对筒内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该实验中,压缩筒内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2)已知飞轮转速为3000r/min=50r/s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2周,对外做功1次,故该汽油机1s 内对外做功25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Q=mq=0.1kg×4.6×107J/kg=4.6×106J ,汽油机对外做的功为:W=4.6×106J×30%=1.38×106J ;

(3)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热多,冷却效果好,所以,汽油机工作时,通常都用水进行冷却;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t 0)=4.2×103J/(kg?℃)×5kg×(100℃-20℃)=1.68×106J 。

16.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伏,电视机与电灯是_____连接的;若额定功率为 0.04千瓦的电灯正常工作5小时,则耗电_____度。 【答案】220 并联 0.2

【解析】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则电灯、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的电压为220V ;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灯工作时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关系;消耗的电能:

0.04kW 5h 0.2kW h 0.2度W Pt ==?=?= 。

17.妈妈在厨房煮香肠时,我们在客厅就能闻到阵阵的香气,这是________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物的内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扩散 增大

【解析】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厨房煮香肠时,香肠的香味的分子就会无规则运动到客厅而被闻到,这属于扩散现象;食物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物体的状态和质量均不变时,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物的内能会增大。

18.小明在复习物理时,对六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如表一所示。请你尝试从其他角度对这六个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和理由填写在表二中。________(按实际分类的情况填写,不一定填满表格)表一

序号知识点分类理由

1 速度、机械功率、密度力学

2 磁感线磁学

3 光线光学

4 比热容热学

表二

序号知识点分类理由

1

2

3

4

【答案】第一组比热容,密度;都与物质本身有关

第二组磁感线,光线;都是物理模型

第三组机械功率,速度;都与快慢有关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它们可以归纳为一类;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机械功率是表示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速度、机械功率可以归纳为一类;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时能形象的表达而画出来的,光线是在研究光路是画出来的,故磁感线、光线可归纳为物理模型一类。

19.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m/s.

【答案】3×108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三、作图题

2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

【答案】

【解析】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21.踢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向斜上方飞出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请你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从足球的重心向下作重力的示意图,就是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2.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小明加热水至沸腾,温度计

示数如图乙,为_____℃.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用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烧瓶再次加热,如图丙.发现水重新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乙的示数,说明_____.小明用相同的火力,利用图丙的装置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做了几次实验,并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丁.造成a、b图线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实验所用水的_____不同;导致b、c图线不同的操作是_____.

【答案】97 液面上方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质量利用注射器改变气压

【解析】(1)此温度计分度值是1℃,液柱在零上,所以温度计示数为97℃;

(2)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用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烧瓶再次加热,如图丙,发现水重新沸腾,这是向瓶内压气,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乙的示数;

(3)根据图象分析,a、b图线中沸点相同,只是沸腾所用时间不同,原因是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不同,质量越大沸腾所用时间越长;b、c图线水的沸点不同,利用注射器改变气压,气压会影响液体的沸点大小,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3.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s,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运动距离s/cm

毛巾最大 5

棉布较大15

木板较小70

(1)实验中,保证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由______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结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选墳“长”或“短”),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不变的性质.

【答案】同一高度静止小长慢不需要运动状态

【解析】(1)实验中,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三次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由实验数据可知,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反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表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根本原因,一切物体都

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五、计算题

24.【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