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了自己的早熟马铃薯

中国有了自己的早熟马铃薯
中国有了自己的早熟马铃薯

中国有了自己的早熟马铃薯

作者:秦志伟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8年第2期

殊不知,早熟马铃薯价格是晚熟马铃薯的2~3倍,这对于具有市场竞争意识的种植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早熟品种缺乏且“洋化”严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

究员金黎平及其团队用20多年的时间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早熟品种国土化。

笔者获悉,由金黎平主持完成的“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该项目成果不仅实现了早熟品种国土化,还促进了马

铃薯行业科技和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目前全国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8500万亩左右,而上述项目推动我国早熟马铃薯种植已达4000万亩,“保持这个种植面积就差不多了。”金黎平告诉笔者。

丰富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

相比于晚熟马铃薯,早熟马铃薯育种难度更大。据介绍,我国早熟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在

中原二作区、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区的二作区,以及北方一季作区的早熟栽培区。其中,中原二作区和西南二季作区春作周期短,生产易受病毒病危害,需要抗病毒病早熟品种;

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二作区的苗期常遭冻害侵袭,晚疫病危害严重,需要抗晚疫病耐寒早熟品种。

“跟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马铃薯育种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金黎平笑着说。

然而,因出口创汇和早春蔬菜市场对早熟马铃薯需求大,我国马铃薯生产主栽品种以东

农303和国外引进品种费乌瑞它为主,其抗病性差、适应性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长期

以来我国早熟马铃薯种质资源匮乏、传统育种技术落后、无性繁殖导致种薯易感病毒退化等问题。

金黎平清楚地记得,1991年立项时,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4300万亩左右,其中只有15%是早熟马铃薯。当时全国只有800余份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缺乏是早熟马铃薯育成品种较少的

重要原因之一。

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收集、保存更多的种质资源便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经过23年的努力,从国内外引进并保存、系统评价了2228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建立了低温

保存库。”金黎平说。

在此基础上,金黎平团队筛选出62份早熟、优质、多抗的突破性种质材料,率先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表型鉴定分析了103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217个审定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和619个审定品种特征特性数据库。

同时,金黎平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开发了早熟性、圆薯形、耐寒性、青枯病抗性和病毒抗

性辅助选择分子标记6个,筛选准确率达94.9%。创建了马铃薯茎枝菌液共培养法青枯病抗性

鉴定技术、苗期离体叶片耐寒性鉴定技术。

其中,茎枝菌液共培养法青枯病抗性鉴定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技术耗时短、

场地少,成本低、通量高,尤其是鉴定时间比灌根法缩短了17天;离体叶片电解质渗漏法苗期耐寒性鉴定技术与田间霜冻法鉴定结果极显著相关,且条件易控、通量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