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3.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一样大B.甲比乙大

C.乙比甲大D.无法判断

4.如下图所示,甲物重5 N,乙物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 N B.5 N C.2 N D.3 N

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髙速公路限速是因为车速越小惯性越小,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B.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D.拋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甲与乙放在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m1

C.只有当m1=m2,甲与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

7.如图所示,车厢顶A处有一小水滴掉下并落在地板上的B点,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可能做()

A.向前匀速运动B.向前减速运动

C.向前加速运动D.向后减速运动

8.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刀切芒果

B.线切鸡蛋

C.用针绣花

D.厚纸片垫提手处

9.图甲是自制气压计静置在1楼时的情形,图中另外四个图所示情形合理的是(已知: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A.乙、丙、丁B.乙、丙、戊

C.乙、丁、戊D.丙、丁、戊

10.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11.佛山是陶瓷和武术之乡.图甲、乙是同一童子摆出的两个武术动作,为佛山石湾出品的精美摆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力较大

B.甲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

C.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力较大

D.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

12.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和重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C.相对较小的力可以产生相对很大的压强

D.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可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__________mmHg柱产生的压强;若竖直提升玻璃管,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则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Hg柱产生的压强,在图大气压下,水的沸点____________100°C(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N,被测物体重为_____N;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 cm3。

15.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_____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16.图中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_________p 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F A__________F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 A’_______p B’(填“>”、“<”或“=”).

17.推出的铅球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具有________________,铅球最终落地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___作用,落地时在地面上留下痕迹,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

18.你一定观赏过不倒翁,它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心位置较______(选填“高”或“低”)。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壁是否___________。

19.如图,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发生A、B、C、D四种形变,F1 = F2 = F3> F4,则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________.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__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________.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法.

20.一个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的物体,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N.(g取10N/kg)

21.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__(选填“生鸡蛋”或“熟鸡蛋”).

22.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________,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_________Pa.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请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_)

24.如图是静止在斜面上盛水杯中的小球。请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_____)

25.物体A、B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

(_____)

四、实验题

26.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g=

10N/Kg)

2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则p b____p c (小于/等于/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8.某同学用一支最大刻度是5 N的弹簧秤来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他去掉最后一次600 g砝码后,指针回到了0、5 N的读数处、

问:(1)该同学所做的实验中的有一处错误,请写出这处错误的标号:___,这处错误的原因是:____

(2)去掉错误部分,你从这个实验的数据中能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比。

29.小明利用木块和砝码探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7.5N,木块将做_______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填“左”或“右”),若用图丁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0.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有一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B .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F G mg Vg Shg S S S S S

ρρ=====ρgh 设甲的边长为a ,乙的边长为b ,由题意可知a >b

S 甲=a 2,S 乙=b 2 S 甲>S 乙

如果甲、乙的密度相等,则

p 1=ρga ,p 2=ρgb

p 1>p 2

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

p 2'=33332122222()()=m m g a b g a g a g gb p p p p S b b b

ρρρρ++=+=+>+>甲乙乙 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

p 1'=3333112222()()=m m g a b g b g b g ga p p p S a a a

ρρρρ++=+=+>>甲乙甲 故AB 错误;

CD .如果甲、乙的质量相等

1mg p S =甲,2mg p S =乙

p 1<p 2

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

p2'=2mg

S

=2p2>p1

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

p1'=2mg S

因为

S甲>S乙如果

S甲=2S乙

p1'=22

==

2

mg mg mg

S S S

甲乙乙

=p2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A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的高度都相等,可推知,相等高度的液体的质量是相等的,当抽出的液体等高时,抽出的质量也是相等的,故剩下的质量也是相等,所以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也是相等,故A正确,B错误;

CD.由图示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较大,由于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故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由于抽出液体后,液面仍相平,所以液体密度较小的甲底部的压强较小,故CD错误。

应选A。

3.B

解析:B

【解析】

因为两容器的液面等高,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两种液体体积:V甲

根据p=,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桌面受压力相等,因为F=G,两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②,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根据p=ρgh,两容器等高,所以p甲>p乙;

点睛:由底面积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可知压力相同,又因为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可知容器里面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题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可以得出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液体密度关系;又知道h相同,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选择.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乙物体给弹簧测力计向右的3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给甲物体一个向右的3N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体就要给弹簧测力计一个向左的3N的拉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相当于测量右端拉力的大小,所以显示3N.故D正确.

【点睛】

将弹簧测力计的左端看成是拴在固定物体上,则弹簧测力计就是测右端拉力的.右端乙物体重3N,所以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3N拉力,示数为3N.

5.C

解析:C

【详解】

A.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减小车的动能以及防止刹车是惯性引起的追尾事故的发生,A 选项不正确;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受力的物体或受平衡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B选项不正确;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选项正确;

D.抛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继续上升,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上升速度越来越小,达到最高点后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D选项不正确。

答案C。

6.D

解析:D

【详解】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光滑说明物体跟长木板没有摩擦力,当两个物体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它们将一直运动下去,且始终不会碰撞。

故选D。

7.B

解析:B

【详解】

A.车厢向前匀速运动时,当小水滴自由落下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落在正下方,而不是偏前或偏后,故A不符合题意;

B.车厢向前减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会出现由上图所示的运动情况,故B符合题意;

C.车厢向前加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后运动,应该落在偏后方,故C不符合题意;

D.车厢向后减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

向后运动,应该落在偏后方,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8.D

解析:D

【详解】

ABC .都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 .提塑料袋时,用厚纸片垫在提手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9.D

解析:D

【详解】

由图可知,乙、丙、丁图所在高度与甲图相同,均在1楼,戊图所在高度为30楼。当气流通过细管上方时时,细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细管中的液面在瓶内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由图可知,乙图液面下降,丁图液面上升,故乙不合理,丁合理;充气时,细管液柱上方气压增大,则液面下降,故丙图合理;当自制气压计在30楼时,所在高度上升,外界大气压减小,细管中的液面在瓶内液面上方的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由图可知,戊图细管液面上升了,故戊图合理;综上分析可知,合理的是丙、丁、戊图。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中“……压强计……密度……”可知,本题考查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根据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运用P gh ρ=液进行分析推断.

【详解】

由图获悉,两U 形管中页面高度差相同,可知金属盒处于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时,压强相等.根据P gh ρ=液得=

P gh

ρ液,乙中深度深其液体密度小.故选择B .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要熟悉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压强相同时,深度深的液体密度大.难度适中.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C .图甲、乙是同一童子摆出的两个武术动作,所以两童子的重力相等,则对底座的压力大小相等,故AC 错误;

BD .甲图童子双脚接触底座,乙图中童子单脚接触底座,则乙童子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小,

根据

F

p

S

=知,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故B错误,D正确。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由重力引起F=G;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向墙上按图钉的压力与重力无关),但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所以AB错误;

C.根据压强公式

F

p

S

=可知,压力相对较小,如果受力面积更小,就可以产生很大的压

强,故C正确。

D.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3.不变小于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与此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由图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755mmH

解析:不变小于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气压等于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与此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由图知当地的大气压相当于755mmHg柱产生的压强;

第二空.外界大气压不变时,支持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在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前,竖直提升玻璃管,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不变;

第二空.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Hg柱产生的压强,图中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且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所以在图中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小于100°C。

14.0—5 24 30

【解析】分析: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②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

解析:0—52430

【解析】分析: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②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

处所对刻线相平;已知物体放入量筒前后液体的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

解答:由图知:①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是5N,因此量程是0~5N;每1N分成5等份,故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4N;

②在量筒上,10ml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放入物体前,液面最凹处与50ml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为50cm3;放入物体A后,液体与物体的总体积为80cm3,所以物体A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1). 0—5 (2). 24 (3). 30

【点睛】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15.相互运动状态人与车的总重力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

解析:相互运动状态人与车的总重力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3)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详解】

(1)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如果不再蹬地,由于摩擦阻力,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人与车的总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16.>=<

【详解】

由于杯子是上宽下窄,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p=ρgh,倒立时,深度变小,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即p A>pB;

水平

解析:>=<

【详解】

由于杯子是上宽下窄,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根据液体压强p=ρgh,倒立时,深度变小,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即p A>p B;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两种放置方式中,这杯橙汁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压力不变,即F A=F B;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应用公式P=F/S,压力一定,倒置后受力面积变大,压强变小.17.惯性重力形状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推出的铅球能继续前进就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

第二空.地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铅球最终落地就

解析:惯性重力形状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推出的铅球能继续前进就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

第二空.地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铅球最终落地就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第三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铅球落地时在地面上留下痕迹。

18.低竖直

【解析】不倒翁只所以不倒是因为其重心低,稳定性强;

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可以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墙壁是否竖直。

解析:低竖直

【解析】不倒翁只所以不倒是因为其重心低,稳定性强;

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可以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墙壁是否竖直。

19.AD AC AB 控制变量

【解析】

(1)AD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AC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

解析:AD AC AB 控制变量

【解析】

(1)AD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AC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AB在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AD;(2)AC;(3)AB;(4)控制变量.

20.8;上浮;1.4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 =V=1.8×10-4 m3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 gV排 =1×103 kg/m3 ×10N/kg×1.8×10-

解析:8;上浮;1.4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 =V=1.8×10-4 m3,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 =ρ水 gV排 =1×103 kg/m3×10N/kg×1.8×10-4 m3 =1.8N;物体的重力:G=mg=0.14kg×

10N/kg=1.4N,因为F浮>G,所以松手后物体会上浮;待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1.4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21.静止熟鸡蛋

【解析】悟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不容易转动起来,

解析:静止熟鸡蛋

【解析】悟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不容易转动起来,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起来。

点睛:本题体现了惯性的特点,要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认为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是错误的。

22.受力面积5×105

【解析】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

解析:受力面积 5×105

【解析】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又知受力面积,利用

F

p

S

计算压

强.

【详解】

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泡沫板的凹槽增

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根据F p S =

可知,减小了对鸡蛋的压强. 人对鸡蛋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F=G=600N , 脚对鸡蛋的压强:532600N 510Pa 1.210m

F p S -===??.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

【分析】

要解决此题,关键是确定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而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所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应与斜面垂直。

【详解】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沿重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标出重力G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并垂直于斜面向下,并标出压力F ,如图所示:

24.

【解析】

【详解】

小球静止在斜面上的盛水杯中,此时小球受重力G 和浮力F 浮,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题中只要求画浮力的示意图,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25.

【分析】

货物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G与F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然后做出A所受力的示意图.

【详解】

物体A随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与B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A与B之间无摩擦力,则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竖直方向上,A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符号为F,注意两条线段的长度相同,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6.高度差B相等变大500

【分析】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了转换法;(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 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3)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5)根据p=ρgh求出液体产生的压强即为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详解】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

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因为乙图、丙图和丁图中压强计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方向不同,但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为: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根据P gh 液,ρ=压强增大,故可以观察到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5)图乙中U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5cm 即5210-?m ,所以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 ρ=液gh 31.010=?kg/3m ?10N/kg 2510-??m 500Pa =. 故答案为(1)高度差;(2)B ;(3)相等;(4)变大;(5)500.

27.海绵凹陷程度 受力物体的材料不同 等于 必须在相同受压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详解】

(1)[1]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物体的形变上,小明和小华是根据海绵凹陷程度大小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2]第一次实验时用海绵做形变物体,第二次实验时用木板做形变物体,形变材料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3]图(b)中小桌对海绵和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压强相同。

(4)[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想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必须在相同受压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28.被测物体的重力大于弹簧秤的量程 正

【解析】(1)弹簧有一定的弹性限度,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看好量程和分度值,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其最大量程5N ,该同学最后一次挂质量600g ,测量的力超过了它的最大量程,所以去掉力后指针不能恢复到原来位置.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1). 6 (2). 被测物体的重力大于弹簧秤的量程 (3). 正

29.二力平衡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7.2 加速直线 不变 左 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解析】

【详解】

(1)实验时,由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知识知道,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丙两组数据知道,压力相同,丙中接触面粗糙,滑动摩擦力大,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N ,由二力平衡知道,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7.2N .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若拉力增大到

7.5N ,则木块将做加速运动;

(4)根据题意知道,实验中,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当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测力计的拉力作用时,由二力平衡知道,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若用图丁实验装置进行

实验,若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则是由于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30.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

(2)甲、乙两图实验中木块和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木块的上方增加了一个砝码,压力增大了,所以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实验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丙图中木板的表面粗糙,所以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综合(2)、(3)的结论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