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教案

诗中有真情乃需细品评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情感的手法。

2.通过典型的抒情手法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理的规范答题。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明年六月份你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你会怎么说?

那如果让你用一句古诗来表达,你会用哪一句?

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问:当你伤心的时候,你又会用哪句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3.问:当你看见外面下起小雨你会怎么告诉你的同学?

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4.问:如果你的同学跟你讲“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你会怎么跟你的同学炫耀你很有学识?

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5.问: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你会用哪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人生在世,常常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灵的触动,正如古人所说:“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诗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在古诗词中诗人是怎样来表情达意的?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二、明确目标

1.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情感的手法。

2.通过典型的抒情手法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理的规范答题。

三、预习检测

请指出下列诗句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借景抒情)

3.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借古讽今)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托物言志)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寓情于景)

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抒情)

四、把握高考考情

1.解读《考纲》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对诗词的鉴赏做了两点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级。

2.考点分析

五、知识储备

诗歌常见抒情手法(见《导与练》P71)

六、技法点拨

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抒情手法。

3.这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试分析本诗抒情的特色。

4.这首诗如何抒情?/如何抒发什么感情?

5.试分析某句(某联)的抒情方法。

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是怎样运用这种抒情手法的。

第三步:分析运用这种抒情手法有什么作用(渲染了什么气氛或者表达了什么感情)。答题模版:

本诗运用了的抒情手法,通过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营造了的氛围)。

七、合作探究

感知高考真题(2014·全国Ⅱ卷)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连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思考: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虚实结合。首联,写现实,表现自己挥袂别家、作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尾联,写梦境,点明自己在梦回江南,与家人团聚。前者实写,后者虚写,虚实结合,表现自己漂泊天涯、思乡怀人的惆怅。②反衬。以前,为图功名,等闲别家;今夕,梦醒见月,乡愁顿生。写别家的豪迈、潇洒,就是为了反衬梦醒的孤寂、惆怅。③借景抒情。诗人借“斜月在山”的景象,抒

发了漂泊思乡的孤寂和惆怅。④直抒胸臆。“惆怅”一词,直接抒发自己梦醒之后思乡怀人的伤感。

(评分标准:答出一种手法,并能恰当分析、指明情感即可。手法正确,1分;分析恰当,2分;情感准确,2分。)

八、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思考: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宋诗用典抒情,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陈诗借景抒情,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九、课堂小结

结语: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我想说,小的时候我们也吃过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都记不清了,但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在的骨和肉。可能你会觉得学那么多古诗、背那么多古诗词,除了考试之外并无用武之地,但其实,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在不知不觉中,它早已融进了你的思想、言行、形象之中。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祝大家在明年六月都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