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绩效评估的创新研究

员工绩效评估的创新研究
员工绩效评估的创新研究

员工绩效评估的创新研究

绩效考核,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员工的品德、工作绩效、能力和态度进行综合的检查和评定,以确定其工作成绩和潜力的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关于现有员工的信息,为员工的报酬、晋升、调配、培训、激励、辞退和职业生涯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在,考核的诸多方面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也可以说是创新,本文简单归纳一下。

一、发展导向创新——从奖惩报酬到培养发展

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地考核和评价员工,以及对员工进行赏罚,本身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说自己已经充分地解决好了,无须为此烦神了。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但是,考核的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为奖励提供依据,它更重要的用途是树立企业的价值观、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可以说,这属于考核目的的创新。

最伟大的真理往往最简单——“人们会去做受奖励的事情。”当今许多企业、组织之所以无效率、无生气,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的员工考核体系、奖励制度出了毛病。

你想要什幺,就该奖励什幺。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奖励什幺,惩罚什幺,无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价值标准。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确的(即符合企业、组织根本利益的)、明确的(即不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罚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应该是管理中的头等大事。

考核另一个重要目的很容易被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利用其评价和反馈功能,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具体说:

考核可以确定员工培训开发的方向。从企业来说,考核能发现员工的长处与不足,找出培训的需要和进一步开发的方向,据此制订培训措施与计划;从员工个人来说,考核可以作为员工个人确定自己发展计划的依据。通过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员工个人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弱点,增加员工个人的自我认识,从而制定自己的最佳发展计划。考核给员工提供了自我评价和提升的机会。在考核后,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经过上级主管的考察与测评后,通过面谈或其它渠道,将结果向被考核员工反馈,并听取其反应、申诉。这样,考核可以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了解彼此对对方的期望,进一步达成双方的共识,从而可以通过建立共同认呆的行为和绩效目标来增加职工的动机。

对于职工来说,企业不仅要满足其谋生的需要,还应满足其社交要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的需求。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成员,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企业的承认和肯定,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的人员,如果没有给予评价,就以为“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明白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决定报酬或其它人事调配时,会无根据地和旁人攀比。所以,企业假如没有客观的考核制度,对先进和落后的人员都是不利的。

二、考核基准的创新——从“综合抽象”到“工作绩效”

以往的评估考核以“人”为中心,考评结果变成总括性的、抽象性的,被考评者难以按照考评结果改进工作。例如最常见的“德、绩、勤、能”考核,笔者就很不以为然。加入WTO以后,我们还能以“勤”作为考核指标吗?不错,你确实工作很辛苦、很勤劳,可就是不出活,作为工人总出事故,给企业造成损失;作为管理人员,你负责的部门总

是亏损——按照“勤”就要表扬你,按照“绩”就应辞退你。“德”实际上,只有根据“事”——工作表现和绩效为中心的具体评定基准来做考核才有意义。以后,考核的创新方向应向此方面努力。

不过,理想状态归理想状态。由于我们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工作分析和岗位描述,一旦改弦更张,可能带来混乱。不少公司开始研究出新的变通做法,例如采用一种具有目标管理性质的业绩考核,将“目标设定”与“自我管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考评系统。此外,在考核表中设定具体执行工作的基准,先让本人就业务的执行状况作自我检查,然后再由主管表示意见的考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变通方法。

总之,这一创新方向强调考评针对工作和业绩,而不是针对个人,强调基准明确的评估考核而非综合抽象的笼统评价。如果有系统而明确的工作分析,考核工作应较为容易,如果缺少工作分析,也至少应设定基本目标和工作要项的基准。

三、考核过程的判断——从重视中间到重视两头

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考核方法和标准的制定、征求意见、培训——考核实施(考绩面谈、评分等)——考核结果反馈与评估。一般来说,大家对于考核实施过程都认为是关键环节,非常重视;而对于开始、结束的培训、反馈,往往被忽视了,甚至被省略掉了。这样的结果,极大损害了考核的效果。

考核失败的陷阱之一:前期工作不够

准备工作没有作好,事先没有足够的沟通、宣传,临时凑合,草草了事。一些企业的员工对考核对于公司的重要意义没有认识到,以为不过是个形式,自已的意见不会起什幺作用,打分自然也就不会那样慎重在意。

在360度反馈评价系统中,参与者之间的高度信任和对他们的培训是必需的,因此组织要对考核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公司针对直接考核者开办专门的考核培训课程,培训中应强调,绩效评价是全面的,并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公司人力资源部召开直接主管研讨会,对考核者进行观察行为和评定的实践培训。研讨会一般召开2-3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训:

1、培训者通过解释性的培训报告,减少评估者的晕轮和宽厚错误。

2、对目标管理方法进行培训,使部门主管同员工一起建立目标,然后在如何达成目标方面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将考核者的角色由公断人转换成顾问和促进者。

3、开展全面管理培训,提高评估者的管理技巧,使其纠正错误和对员工的激励能够恰到好处地掌握。

4、把“如何面谈”做为考核培训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管理者的面谈技巧,以便安排员工个人的培训要求和发展计划。

最后,公司还有必要根据考核存在的问题经常进行培训。

考核失败的陷阱之二:考评结束没有恰当地反馈

反馈要跟本人见面,要让员工知道他哪点不足,今后怎幺努力。但是我们80%的内资企业现在根本就没有做反馈。如果一个员工在一家企业并不知道怎幺去努力,如果企业中所有的员工都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个企业是非常危险的。

整个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评价会见机制,考核执行者应不断地保持与员工的交流,创造一个公开的环境。双向沟通是考核双方双赢的前提和基础,是绩效考核的生命线:

1、考评初期,经理和所属员工通过双向沟通确认业绩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2、考核期间,经理应与员工建立并保持各种通畅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意见。

3、考核之后,经理应与员工正式面谈,就考核结果及其原因,成绩与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进行沟通。

4、使用“一致评价过程”的方法,对不同评价者的考核结果进行加权平均。

5、公开交流,使员工随时了解自己的业绩情况。

6、允许员工了解评价结果,并与之进行交流。

评价结果的反馈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反馈。一方面,应该就评价的准确性、公正性向评价者提供反馈,指出他们在评价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以帮助他们提高评价技能;另一方面,应该向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以帮助被评价者提高能力水平和业绩水平。当然,最得要的是向被评价者提供反馈。管理者需要能回答员工的七个问题:

我的下一步工作任务是什幺?

上级对我的期望是什幺?

上级和同事对我工作评价如何?

会有怎样的工作报酬?

下一步我将如何开展工作?

我的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幺?

您能给我哪些支持?

不少企业的一线经理不知如何面谈——“天天都与员工在一起,有什幺值得这样正式坐在一起谈的?”其实,面谈的学问太大了,专门写篇文章都说不完,可能需要专门写本书。这里只介绍一下面谈的步骤与技巧:

首先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

说明讨论的目的、步骤和时间;

根据每项工作目标完成的情况,谈考核的结果;

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考查员工在价值观方面的行为表现;

评价员工在工作能力上的强项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讨论员工的发展计划;

为下一阶段的工作设定目标;

讨论需要的支持和资源;

双方签字(如果员工不接受结果,可以拒绝签字)

面谈的技巧:管理者与员工是沟通,而不是演讲;关注员工的长处,多正面鼓励;提前提供员工“他评结果”,强调客观事实;鼓励员工参与,聆听员工的看法;提示员工事先的承诺(结果行为);为员工考虑培训发展计划。

联想要求每个季度,部门经理就绩效考核的结果与每个员工进行不少于40分钟的面谈。如果某一个经理没有在每个季度抽出40分钟的话,那他就是不称职的。

四、考核维度创新——从单维模型(结果)到双维模型(结果+行为)

企业在绩效考核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考核指标如何确定?

可观测的指标常常具有相互冲突的多维持性,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特性可能会产生不适当的激励作用。如完全依赖利润指标,有可能激励经营者为追求利润而采取“拼设备”的短期化行为。可观测的指标不仅为经营者的决策行为所影响,还受到许多非经营者所控因素的影响,如果经营者的报酬与这些指标“挂钩”,有可能表现为不公平,从而产生副作用。如利润指标除受经营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影响外,还受到企业条件、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两方面的困难,经营者的业绩与什幺指标“挂钩”问题难以有统一的定论。

一个完整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财务类指标和非财务类指标,财务类指标具体包括盈利指标,营运指标、偿债指标等,非财务类指标包括从顾客角度、员工角度、经营管理过程角度、社会机构角度对企业的评价。

在建立什幺样的“评价标准”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实际上二者不可偏废,因为我们“成事”和“育人”相辅相成。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最终是不利于组织整体和社会的发展。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应该在突出业绩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

在对考核指标的把握上宜遵循:贵精不贵多,5个左右即可满足;贵明确不贵模糊,缺啥才啥;贵敏感不贵迟钝,能被有效量化;贵关键不贵空范,要抓住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KPI)。

一个好的针对高中层管理者的绩效评估体系应包括下列标准:1、能否客观而不带任何偏见地测评业绩;2、进行量化测评,而不要进行定性测评(即主观测评);3、以激励或刺激良好业绩为目标的业绩标准;4、能准确反映企业目标的标准。爱因斯坦说:“并非所有可以测评的事情值得测评,也并非所有值得测评的事情都是可以测评。”五、评价测度创新——从上级评价下级到360度反馈评价

在传统的考核方法中,都是将考评者与受考人的关系,局限在上司对部属的关系之上,也就是把它看成上下“线”的评价。对于下属,也只能默认最能了解自己的大概莫过于上司,而往往容易认为所谓的“考核”不过如此。

这种上对下的考核,其实存在不少问题。是否会因为日常太过亲近而受感情左右,或者因相处得太近而难免“见树不见林”?只有经理一人评估,员工有可能对反馈的信息持怀疑态度,因为它只是来自一个的信息,而这个人可能有偏见。在360度反馈法中,如果从上司、同事、下属和客户都得到的是同样的信息,那幺这个信息是很难怀疑的。比如,如果客户、上级、同事和下级都说某人的沟通能力有问题,或许他就更可能接受这条反馈意见,因为它是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

360度考核一般采用问卷法。问卷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给评价者提供5分等级,或者7分等级的量表(称之为等级量表),让评价者选择相应的分值:另一种是让评价者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称之为开放式问题)。二者也可以综合采用。从问卷的内容来看,可以是与被评价者的工作情景密切相关的行为,也可是比较共性的行为,或者二者的综合。目前,常见的360度反馈评价问卷都采用等级量表的形式,有的同时包括开放式问题。问卷的内容一般都是比较共性

的行为。编制自己公司的360度反馈评价问卷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能分析拟评价职位的工作,抽取出典型的工作行为,编制评价问卷,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向被评价者和评价者提供反馈。采用这种方法所编制的问卷,能确保所评价的内容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文化以及具体职位的工作情景密切相关,使得评价结果能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如果不对评价者进行有效的培训,会导致评价结果产生很多误差。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笥,在进行360度反馈评价之前,应对评价者进行选择、指导和培训。在评价之前,要对评价者进行指导和培训,让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职位角色有所了解,让评价者知道如何来做出正确的评价,让评价者知道在评价的过程中经常会犯哪些错误。在培训的时候,最好能让评价者先进行模拟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指出评价者所犯的错误,以提高评价者实际评价时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厦门信达的360度考核

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从1994年就开始实行360度考核,每年都做一定改进,至今已经形成十分完善的一套制度。每年10-11月期间对公司中层干部、骨干人员进行,今年的考核方案是:考核对象为子公司副总医院上人员,职能部门经理或实际一把手及部分骨干人员。具体办法:首先个人述职、向考核小组提交一份个人述职报告,然后是民主测评,360度的,对被测评人进行上级、同级、下级全方位评议,直接上级、直接下级100%参评,具体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占总分的50%,领导能力占25%,品行操守占13%,领导素质占12%。其中领导能力包括:计划、组织能力,开拓业务能力,正确识才用人能力,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下属绩效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事件处理能力。领导素质包括:法律政策水平,岗位相关知识(技能),岗位责任承担,岗位适应性。品行操守包括:敬业精神与工作作风,对公司的忠诚,廉洁自律,个人道德修养。考核工作小组由党办、总办、人事培训部相关人员组成。

六、目标导向创新——目标逐层分解、全程管理监控

每个公司每年肯定都会有一个业务目标,需要把它分解到细节上、分解到每个人每个时段的工作中。通过目标管理(MBO)这种体系,就可以把公司的整体目标分解到底下的部门,分解到组,然后由组到人;那幺每个人的目标达成了,也就意味着组的目标达成了,组的目标达成了,也就是部门的目标达成了,所有部门的目标累积起来,就意味着整个公司业务目标的达成。目标管理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结果导向”——公司重视功劳,而不看重苦劳,着眼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不在于加班多少,而在于为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

MBO不只对公司有利,也促进了个人进步。它让你学会从眼前的琐事中放眼出去,着眼于大的目标,再把它逐项分解,落实到每天每月的工作中去。过去员工认为工作就是领导让干什幺就干什幺,自己没有目标和方向,更谈不上主动性;而现在,员工对自己每月做什幺心中有数,充分地调动了个人的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每达成一个目标都很有成就感,个人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很大提高。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这“省”的过程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MBO考核要落到实处,从方法步调一致要有两个因素:一、虽然是结果导向,还是有充分的沟通。公司要把全年的总目标、季度目标都向全体员工宣讲。每个部门也会把部门目标告诉员工。那幺每个员工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对自己应该做些什幺会有一些些大致的考虑。MBO实际上是确定了一个时间,让员工和直接经理坐下来,大概谈一谈上月完成得怎幺样,为什幺?本月又要做什幺?这就给了员工们参与整个部门的决策,或者说有关自身的工作安排的一个

机会。只有员工的认可度强了,整个目标才会得到很好执行。如果仅仅是自上而下地压任务,而不跟员工商量,员工的积极性、认可度就会比较差。所以这种结果导向并不是单纯地只看结果。如果经理觉得你完成不了这幺多工作,恐怕会影响到你的绩效,反而会给你减一些。所以经理不公公是与下属沟通,还有一个责任,就是给下属一个正确的工作量,共同完成团体目标,使员工保持长期动力。

目标管理的主要工具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很正规的“三联单”式的MBO计划书,每个员工每月都要与其直接经理沟通,共同确定自己下个月的工作目标(逐项量化),并对上个月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最后形成的这套一式三份的计划书由员工本人、其直接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各执一份。MBO的评估结果与当月奖金直接挂钩。如果MBO所列的各项目标全部完成,该员工即可得到相当于其基本工资40%奖金。员工要对他当月MBO表中所列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都做一个小结,附在其MBO计划书之后。这样,就能更具体地了解他做了什幺,完成情况怎样,而不只是得到一个抽象的得分数字;也有利于高层经理和人力资源部横向地比较各部门的人员业绩。人力资源部要给每个员工都建一个MBO 档案,存放其每月的MBO计划书,这样就更便于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和对公司的贡献。

七、考核指标体秒创新——从短期财务指标到长期战略

除了财务指标以外,我们还要把产品质量、顾客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入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整体素质与公众形象有机地联系起来。

平衡计分体系从客户、内部服务、学习与创新、财务等四个角度来考察公司的绩效,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这四项指标恰恰是国内企业忽视的,所以特别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它最大的特点是把“客户满意度”放首位,把“顾客是上帝”的口号转化为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客户满意度的评价指标。顾客关心的问题就是企业应当达到的目标:交货期,服务,产品质量,性能,价格(成本)等。

平衡计分体系不但可以用作经营绩效的评判办法,还可以作为一种能将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相结合的战略管理新手段。财务和管理会计无法评估创造长期价值的所有变量。如果不考虑质量、经济周期、顾客满意度和为公司带来财富的其它主要指标,经理人员做出的决定只会是错误的。

惠而浦公司的评估指标

惠而浦公司(Whirlpool)为了统一经营公司日益增长的业务,向雀巢、菲亚特和三菱等公司进行基准借鉴。尽管惠而浦实行过质量管理,但Hake仍被委任提出新的评估方法,以推动公司取得世界一流的业绩。Hake及其领导的小组设计了一页评估指标,包括现金流量、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如市场份额、顾客满意度、废品率、周转率。Hake把这页指标称为公司的“业务现状报告”,每月都用这些指标对业务进行评估,引导公司的发展。八、考核责任单位——从人力资源到全公司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力资源部把考核的制度、考评的标准、表格等都设计得很科学合理,但是考核下来,公司上下意见却很大,不少员工对考核不满意,原因是什幺?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考核的方法、技术、技巧、过程细节等无形内容没有受到重视,参加考评的人员没有受到训练。如果我们把考核表格这些书面作业看成是考核的“硬件”,那考核的方法、技术、技巧、过程细节等无形内容就是考核的“软件”。硬件的部分属于人力资源部人员的职责范围,只要具有专门知识和资料就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来,但软件方面就很难在短时间形成,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

过去我们只要看到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齐备,就认为该公司的人力考核制度非常不错,而给予好的评价。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却是取决于主管运用本公司考评制度到何种程度,以及考评人员眼光是否一致,并避免评分宽度不一,从而达到公平公正。

为充实软件部分,实在有必要举行“考评实习”和“考评训练”。前者是以企业实务所衍生的事例研究为基础,对于考评主管施以“考评实习”的训练;后者则是以“面谈指导”为主的一种经验学习。目前这两者对于评估考核的训练,已日渐显示出其重要性。然而,实际上已实施评估考核训练的公司还是很少。

如果把考核的硬件工作稍作简化也许无关紧要,但把软件部门“偷工减料”却损失巨大。工作重点应从硬件部分转移到软件部分。办理主管人员训练的最好时机是在员工升任为主管时。一般公司会在“新任主管及管理人员训练”课程中安排一部分课程作为考评训练,只是将它作为总培训课程中的一个环节来处理。虽然从时间上看节约了,不过如果把这部分抽出来,另作一个独立的研究课程来进行训练,是最为理想的。可能的话,至少排出三天两夜课时的课程才能达到效果。并且是在学习完一般管理课程以后,再以个别的方式,或当作专门研究课程来办理的话就更为理想。其实,硬件部分——“考核指标的制定”也是公司所有部门的共同任务,而不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企业人员考核标准是在上级标准指导下,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的实施标准,可以说,这是工作标准。企业的考核标准制定应在企业具有一定知识的人事干部、管理人员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标准编制小组。编制的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编制标准的目的和要点:

国内外同类员工考核标准的已有水平;

工作步骤、计划进度和分阶段目标;

编制标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措施;

编制标准的效果预测。

首先通过工作分析和专家评判设计出考核要素和考核体系。形成测评标准施行草案后,要物色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点。企业可以选择1-2个车间和1-2个科室进行试点。

在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编制工作小组应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研究,起草征求意见稿,分送各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种意见,加以修改,形成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各部门收到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书后,应在更大一些范围中听取意见,然后反馈给编制组。

编制小组及时处理各种修改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召开专题会议,对一些分歧大的重要标准加以讨论和修改。

最后经过审批后生效。

结束语:

绩效考核的发展方向是“绩效管理”,即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共识,并增强员工成功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员工能力的提高。

员工绩效考核实施研究细则(20201231172753)

员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1、为公平、公正、科学地评价管理人员工作绩效,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效促进工作绩效改进。 2、创建规范的考核平台,进一步规范、统一、完善部门考评体系,更好地指引部门开展考评工作。 第二条原则 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真实地反映被考核人员的实际情况,避免因个人和其他主观因素影响绩效考核结果。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部门全体管理人员(含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 第二章考核体系 第四条考核内容 1、工作业绩考核(占80%:分专项工作和日常工作两大项。 专项工作是指管理人员月(季)度工作计划中的工作内容(包含临时增加的计划外工作),专项工作考核根据管理人员月(季)度工作计划或临时工作计划完成的进度、质量及完成率等进行综合评价。 日常工作是指每月(季)例行的工作,日常工作的考核根据日常工作完成的质量、进 度及相关指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由于本部门各岗位工作性质的差异,专项工作和日 常工作考核所占的比重将结合各岗位工作要求 及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划分 2、工作能力和态度考核(占20%:考核管理人员为达到工作目标所需的各项知识、技能

以及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执行力和快 速反应能力等; 3、加分项:考核管理人员创新、自主学习、特殊贡献等方面,符合公司奖励规定,获得公司表彰及书面认可的给予加分。如:通报表扬、记小功、记大功。 4、减分项:违反公司劳动纪律及规章制度,受到处罚的,在该人员受处罚月(季)度内给予考核扣分。此处“违反公司劳动纪律”特指:如迟到、早退、脱岗、违规请假、未按规定使用穿戴劳保用品、违规驾驶等情节较轻的违纪行为,且未达到员工奖惩条例规定处罚条件的。加、减分项分别依据公司《员工奖惩条例》规定对照评分。 5、考核分值组成情况表。 月(季)度考核 年度考核 年度考核得分取考核年度12个月考核成绩之总和。 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年度考核得分二考核年度内每月考核成绩X 12 第五条考核方式 本部门考核以各被考核人员每月工作实施计划为基础,依据考核标准 对照进行逐项打分,采取三级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分: 1、部门经理:先自评,考核季度下属管理人员平均成绩作为二级考核 成绩(计算方法:二级得分二直接下属管理人员考核季度成绩总和宁下属管理人员人数,属一般管理人员者,考核季度成绩取该季度3个月的平均成 绩),再由部门主管(指公司级领导)考核,自评与二级考核评分作为参考,以部门主管考

中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做法,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其对立面。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关键词:绩效,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一、绩效考核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绩效评估? 所谓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是由一定的人员对组织或者员工(本文主要论述员工)在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内所作的工作进行考核并给出反馈和改进方案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绩效。

绩效考核可以包括对“绩”“效”两方面的考核。“绩”就是业绩,主要是针对于员工讲的。意思是他们做了多少事,工作量如何,起到了何种效果。这实际上是一个标准化加量化的过程。根据评价结果,他们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效”即效益,是针对公司来讲的。即指公司获得了多少利润。绩效考核也可以从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考核,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与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四种主要管理职能有关,是组织决定奖惩、晋升、培训及解雇的重要依据,更是人事选拔研究中的指标,因而一直倍受世界工业管理心理学家的关注,同时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研究的重点。 2、绩效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1、对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 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 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 4、对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 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 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 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3、考评的原则 1、一致性; 2、客观性; 3、公平性; 4、公开性。 4、绩效考核的一般程序如下: (1)人力资源部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发放绩效考核表; (2)员工以本人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本人逐项评分; (3)直接主管以员工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员工逐项评分并写评语;

公司员工绩效考评方案

员工绩效考评方案 (2003年)

一、考评目的 1.改善员工工作表现,提高工作质量,加强和提升员工绩效和 公司绩效,合理配置岗位和人员,促进经营目标的完成。2.为确定员工工资、奖惩、岗位变动、升降、教育培训、解聘 等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公正、客观的依据。 二、考评的客体 1.截止2003年12月31日所有转正员工(不含公司总经理、 副总经理,其考核由集团公司负责); 三、考评主体 1.“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本次绩效考评工作,小组成 员由***、**、***、**等四位同志组成,其中:***同志担任组长,**同志担任副组长。 2.参与考核的主体:主要是与被考核人具有工作关系的人员, 具体如下: (1)考核部门领导(含副职,不含兼职公司副总,下同)时,除本部门员工外,公司领导班子、其他部门领导 (含副职)、其他部门员工代表各1名,员工代表由考 核领导小组指定; (2)考核高级项目经理(含)以下人员,除部门其他员工外,主管相应业务副总、部门领导(含副职)、其他部 门员工代表各1名,员工代表由考核领导小组指定;

(3)被考评者与考评者关系图详见表四; 四、考评容与方式 1.对于部门领导,考核容侧重团队协作性、工作作风、工作能 力、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情况,具体容见表二《员工绩效考评表》(一);对于高级经理(含)以下人员,考评容侧重团队协作性、工作作风、知识技能、理解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情况,具体容见表二《员工绩效考评表》(二);2.员工考评实行被考核人述职与360度考评相结合。具体采取 以下方式: (1)先由被考核人按要求填写《员工述职报告表》(表一),即围绕确定的关键工作任务与岗位职责,用最精练的 语言描述其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与原因; (2)对于部门领导,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述职,述职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并由参与考评者无记名填写《员工绩 效考评表》(一);对于高级经理(含)以下人员,采 取书面述职,并由参与考评者无记名填写《员工绩效 考评表》(二);在填写打分表时,既要对被考核人的 年度工作打分,也要对述职报告本身的真实性打分, 并提出对被考核人员留任、提升、降职、免职、交流 等职务调整建议和对被考核人员提薪与奖励、不变、 扣薪与降薪等薪资调整建议;

培训绩效如何考核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通过人才市场、猎头公司、网络媒体物色公司发展的合适人才外,更多的是立足企业现有资源,试图通过教育与培训达到提高员工素质要求的目的,以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但企业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后,一个现实而又敏感的问题随之摆在众人面前,培训究竟为企业带来多少效益? 疑问的产生也给我们抛出新的问题,培训绩效该如何考核?敝人从事企业培训工作多年,且现担任珠三角一企业教练协会副秘书长,以亲身经历与协会数据资料成就此文,谈谈培训绩效该如何考核。 培训绩效考核第一步:需了解企业培训的目的与初衷企业为什么要培训,要培训什么,它有哪些要求?类似的问题,培训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必须有个清楚的了解。但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做为企业培训师绝对不能回避,在市场经济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企业投资于某个培训项目,绝对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或所谓新潮一簇,而寄希望通过一种新的项目活动达到激活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实力的目的。正因如此,培训师在企业内部从事教育训练时,不要忘记企业经营者的原始期望。如果背离这种欲求去培训,培训师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只会愈演愈烈,而培训师的种种付出,最终仍是灰飞烟灭。培训界有这么一句俗话:“带着问题去培训。”我想,所谓的问题,十有八九就是经营者对该项目培训的初衷与目的。“培训师要成功,首先是经营者要认可。”此语意即如此。 培训绩效考核第二步:要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期盼与需求企业培训与校园教育不同,校园教育所赋予的是一种政策性与义务性,老师只需依国家教学大纲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而企业培训是一种商业性与责任性,培训师需在学员互动的基础上沟通,使课程内容能被学员真正了解、掌握并能在工作中应用。校园学生可能希望知道的是四大文明古国缘何创造了当时的辉煌,而企业员工往往希望是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培训师能否给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或可供参考的方法?基于二者培训对象、学习需求、心理动机的不同,培训师在课程开发时应充分了解学员对课程的需求与期望。有针对性的去讲解问题,由此开发的课程学员才会喜欢。学员喜欢的课程才可能有好的绩效。 培训绩效考核的第三步:建立适当的考核方式与标准在我所接触的一些企业培训中,包括顾问公司与培训机构,提到培训效果如何,衡量的指标往往用问卷调查或短暂面谈等方式来表现。事实上,企业培训效果如何,考核的标准与方式可实现多元化。像前面所讲的问卷调查、与学员访谈,二者固然可用,但若以时间段与企业层建立一个参照系,对培训绩效考核会显得更加客观和公正。试以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在接受某一公共项目培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应用,如果三个层面的人员观念与行为未能朝良性方向发展甚至较以前要差,培训的效果不言而喻,绩效也就职可想而知;如果朝良性方向发展甚至产生效益,证明培训的效果显著,那培训的绩效也就不言自明了。当然,绩效考核得以数据说话,“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心理感受。因此,企业对培训绩效进行考核时,考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前面讲到的问卷调查、学员访谈外,也可以专案方式进行评估,选择一个时间或周期并设定项目考核标准,以企业在接受培训前后的变化评估培训的作用与价值。“堪用即是最有效的培训。”一企业老总在谈及培训的作用与价值时,所言之语,不无道理。

员工绩效评估评语

员工绩效评估评语 员工绩效评估评语_员工绩效评价评语 员工绩效评估评语 1、工作热情高;人品端正、德行优良、自身修养较高、对待客户诚信;对待工作严谨、处处为公司考虑,能够虚心接受同事给予的建议并改正;学习进步较快、受到大多数客户的好评。 2、苦干、实干加巧干,用全面掌握的工艺与技能引领所在班组不折不扣的完成车间下达的目标和任务。 3、敢想、敢为、敢做,凭借勤思考、善钻研,不断推进着压轴气冲模具的创新,从而推动了气动除毛刺工艺的进程。 4、xxx在20xx年的时间里,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关心同事,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主动协助其他同事的工作。凭借几年实际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做到物品进仓熟练、准确率高。 5、xxx自20xx年入职以来,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个人素质好、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在工作中虚心诚恳,勤学好问,处事公平,积极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和指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是一个充满上进心和活力的领头羊。 6、xxx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勤恳务实,善于学习,注重个人成长,善于管理本班员工,对员工一视同仁,在工

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7、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8、x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实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9、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服从整体安排,形象良好;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乐于助人,关心同事,与同事相处融洽,善于合作,起带头作用。 10、工作尽职尽责,毫无怨言,能够正确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11、你是联络公司与主机厂的“枢纽”;你是协调生产工作的能手,你是共产党员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典范。 12、办事方法有改进,工作有进步,该员工做事情踏踏实实、做人本分,能够虚心接受市场招商经理的建议,努力学习不足之处;大力开发所负责区域的空白品种,并积极和经理进行各种环节的沟通;在xx年x月份进步异常迅速;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处处为公司考虑,不记个人得失。 13、xxx同学在联想集团北京厂实习期间,能够严格遵

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员工的行为

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员工的行为 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员工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实施奖罚的工具。大多管理者认为,KPI是一把尚方宝剑,是一个掌握升杀裁罚的管理手段,用KPI压迫员工、掌握员工命运。久而久之,会压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混淆了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导致KPI偏离了本源。 企业大多从岗位职责出发,选取KPI考核指标,使得KPI指标过于细化繁琐,没有理解“关键”这一要素的真正含义。 其中KPI考核指标的选取应立足于企业战略目标,在分析、理解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找出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行为或业绩指标。然后根据流程将这些关键行为和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进而再分解到员工个人。 岗位职责分解KPI的弊端,在专业分工严密的管理体系中还不明显。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职责边界的模糊化和员工角色的多元化,使得KPI分解困难,也很难考核。 这也是很多人质疑KPI不适用于互联网背景的根本原因。 企业在导入或重建KPI的过程中,应该把KPI作为战略工具,而不是管理手段。应该是通过考核,发现实现绩效目标中的问题,帮助员工改进绩效行为,最终实现目标,获得成长。 如果只把考核作为评定绩效成果的工具,员工就会惧怕考核、抵制考核,工作绩效反而会出问题。

因此,需要从理念上转变对绩效考核的认知,走出“为KPI而KPI”的怪圈,让KPI成为企业各级管理者的有力工具,以促使企业竞争力的稳步上升。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员工行为、激发员工动力,推进企业总体目标顺利完成,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所以KPI考核不仅注重结果的考核,更要关注过程考核。(即:在制定KPI指标时,不仅要分解出结果目标,同时也要规定相关的行为指标,起到规范、引导员工行为的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绩效的过程管理与考核,让组织者、管理者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在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制定绩效发展目标,对员工进行辅导。 帮助员工不断实现绩效目标、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绩效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绩效考核作为管理工具,目的是促使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在互联网背景下,尽管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员工合作更加基于团队、角色趋于多元和交叉,但都是在不同的环节要达成不同的目标而已。 只有当KPI来自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才能更好地体现员工的真正贡献。如果依据岗位职责KPI指标分解,与企业战略目标脱离,那它所衡量的努力方向,也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所偏离。 另外,KPI体系还需要与其他制度的整合配套,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否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考核制度本身是否科学合理,也与企业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有关。

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

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 1、目的 提高研发质量和效率,考核研发人员和研发过程及结果,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确保研发项目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研发人员和研发项目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管理。 3、定义 3.1研发项目 研发项目按其内容分为四大类: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标准。 3.2研发项目合同/项目任务书 指甲方(董事长或授权人)与乙方(项目研发组)就明确研发项目的任务、阶段、验收细则、奖惩办法等事项达成的书面协议。合同签订时须确定目标、时间、经费、奖金和项目负责人。 3.3项目奖金标的额 是指在项目立项时根据项目类别确定的某一项目的项目奖金额度。 3.4评审委员会 公司设评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长或授权人、项目组长。负责公司各类奖项(包括其他非研发项目和奖项)的评定。 4、职责 4.1董事长(或授权代理人) 研发项目的立项审批,研发合同/协议的签订、批准,研发项目考核结论的确认和奖励的批准。 4.2公司分管副总 立项审核,资源配置,项目考核结论评估、项目奖励、申报资料等审核和调整,研发项目的考核及协调处理。 4.3项目负责人(项目组长) 全权负责项目的开发过程控制,是项目计划分解、研发质量、进度、创造性和成本控制的直接负责人。 4.4评审委员会 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项目计划、质量、费用等数据和资料等,负责组织对研发项目的考核,评估,奖励的评定。项目考评小组对考核结论负责,组长为项目考评的第一责任人。 5、过程控制及要求

5.1研发计划的日常检查、考核 5.1.1项目研发组主要检查项目月、季研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须协调事项等,收集相关资料,检查各类研发计划的完成情况。 5.1.2项目研发组必须对月、季研发计划完成情况的真实性把关。如出现不实情况,将对考核负责人按500元/次·项处罚。 5.1.3研发人员的月度绩效考核按公司《月度绩效考核制度》执行。 5.2研发项目目标与进度考核 5.2.1目标考核 研发项目结果没有达到项目任务书内容与目标要求时,原则上应给予负激励。 5.2.2文件资料考核 项目研发过程中各种资料齐全完备。项目任务书(合同)、研发可行性报告、各阶段的评审资料、设计图纸(蓝图及电子图档)、工艺技术文件资料、试验检测报告等类资料,资料不完整的按500元-2000元/类,从该项目奖金中扣罚。对重要技术资料丢失或重要技术泄密的,将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给公司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损失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连带责任。 5.2.3进度考核 5.2.3.1项目阶段进度延期,但不超过1个月(含),扣除该阶段奖励的50%,特殊情况项目组申请,经分管领导批准,可酌情少扣或不扣。 5.2.3.2项目阶段进度延期1个月至2个月(含),扣除该阶段奖励的100%,特殊情况项目组申请,经公司分管副总批准,可酌情少扣,但扣除额不得低于50%。 5.2.3.3项目阶段进度延期超过2个月,不管任何理由,应给予对应的负激励。 5.2.3.4项目阶段进度延期而项目最终验收不延期时,项目组申请后,公司分管副总可酌情补发已考核各阶段所扣除的部分奖励(但补发金额不得大于所扣除金额的80%)。 5.2.3.5公司领导对进度有特别要求的项目,没有按要求完成直接给予负激励。 5.2.3.6研发承包合同(任务书)对项目进度有特定的考核奖惩措施时,按承包合同执行。 5.3项目立项及项目类别评定方法 5.3.1立项原则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立项要求,按市场需求和预测、技术领先、技术经济效益 好和提高公司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的原则选题立项。 5.3.2项目评审

员工绩效评估与反馈实施细则

员工绩效评估与反馈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按照《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要求,为了规范公司绩效评估工作,体现绩效反馈与面谈得激励改进作用,促进公司绩效管理工作得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各部门、各直管单位得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得管理;集团下属企业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二章定义、职责与评估周期 第三条定义: 1.绩效评估:就是指对照绩效标准,采用规定得考评方法,评定员工得工作指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得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工作表现、行为表现、能力素质表现与 员工得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得过程。 2.评语法(书面评价):综合评价除量化评价以外,同时采用评语法,由考评人(上级主管)撰写一段评语来对被考评人进行评价。标准化得考评方式将员工等齐划一,不 利于员工得成长,而评语法弥补了量化评价得不足。评语得内容包括被考评人得工作 业绩、工作表现、行为表现、能力素质表现及优缺点等,同时确定被考评人下一阶段 需努力得方向.书面评价由被评估人得上级撰写。 3.绩效反馈:指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后,管理者将结果反馈给员工,并对员工上一考核周期得工作业绩、工作表现、行来表现与能力素质表现等进行综合得评价,指出成功与 不足之处,与员工共同找出绩效结果产生得原因,倾听员工得意见与需求,并给出指 导性意见与建议,从而指导员工工作绩效持续改进得过程。 绩效反馈一般就是指书面反馈与绩效面谈。 第四条职责 1.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1)负责对对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咨询与指导; (2)负责公司对绩效评估综合评价内容得审核,对绩效面谈工作进行指导与监控。 (3)负责绩效评估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2.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各直管单位负责人: (1)负责在考核结果确定后按规定要求组织本单位被考评人得主管,填写《员工 绩效评估反馈表》; (2)组织本单位员工绩效反馈与面谈工作,填写《员工绩效面谈记录表》。

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标准

市场部员工绩效考核方案(试行) 第一条:目的 公平合理的考核员工工作绩效,推行激励机制,定期通过主管与部属的有效沟通达成工作创新与改善,为员工升迁、调薪、绩效工资的发放提供考核依据,提高个人收入。 第二条:考核范围 适用于本照明事业部部所有员工之绩效考核。 第三条:考核权限 1、照明事业部经理之绩效考核由公司负责实施。 2 、照明事业部区域经理之绩效考核由经理负责实施。 3 、照明事业部工程部经理之绩效考核由经理负责实施。 4 、办公室人员之绩效考核由经理负责实施。 第四条:考核者的职责 考核者应通过日常的指导、监督,掌握每个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情况,并按下列要求做出公正严格的评价: 1、考核者必须不为私情所左右,就事论事,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价; 2、考核应以事实与可靠的信息资料为依据,对职务工作有关的事情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3、考核不能以偏概全,应以考核观察期中发生的事实为依据。 第五条:考核种类:

市场部绩效考核分为月考和季考。 1、月考:每月25日进行,为当月基本工资、费用核销的发放提供依据。 2、季考:每季度末进行,为员工绩效工资发放、薪资调整提供依据。第六条:考核项目 公司绩效考核具体内容及奖励及惩罚条例标准如下:

第七条:考核细则 1、市场部员工基本工资每月25日准时发放,费用核销可进行日 常报销。 2、市场部员工绩效考核工资根据季度具体回款金额由财务部进 行核对无误后进行发放。 3、市场部员工绩效考核工资在每季度末结束后下一自然月度15 号之前进行发放。

4、市场部员工绩效考核工资按照项目毛利润与回款总额考核,提 成比例为3%。软件项目需扣除平台成本(按实际采购成本计算)后计算毛利润,外包工程需扣除外包费用后计算毛利润。 5、市场部员工绩效考核工资实发70%,提留部分在销售年度结束 后根据总体销售任务达成情况全额一次性发放。详见下表 备注:(年度销售任务达成比例低于60%,提留的20%不予发放;低于30%的,提留50%不予发放,公司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解除劳动合同。)6、市场部信息收集员奖金以每季度实际回款额×3‰比例发放。 如市场部业务员依据市场部信息收集员提供有效信息且签订项目合同金额在10万元以上给予每笔项目奖金300元以资鼓励。年度奖金以年度销售任务达成率比例×月基本工资进行发放。

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题目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 学院商学院 一、前言部分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机器设备的先进和资本已不再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更着重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向用户提供满意的全面的服务及在产品的成本、质量、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速度等一些方面。而决定这些方面的决定性因素就是高科技人才,也就是说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将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人才的争夺上,而人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的重要关键因素,因此,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也不管企业规模有多大,人都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 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加需要企业去挖掘各级员工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更加富有创造性的作用。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各项生产活动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工作的绩效管理,越来越多的被国内外各种类型的企业运用到日常管理和生产工作中来。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够改善团队绩效,增强团队凝聚力;能促使员工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成功满意感;能够加强并促进组织内部良好的沟通,发展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建设性的、开放的关系;同时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找出工作中优缺点和差距,有效确定改进方向和改进措施,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部门和员工多个层面的业绩,是一种提高组织员工绩效和开发团队、个体的潜能,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整合的管理方法。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题部分 (一)对绩效考核发展的研究 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人们对绩效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着。Levinson曾指出,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评价系统都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 Nickols认为:“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依赖于以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是灵活的能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指导者帮助他们获得成功Jenkins 则认为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应该是组织整体文化的变化”包括指导、反馈、薪酬和晋升决定以及法律上的阐述。这其实包括了现在绩效管理系统的大部分内容。Spangengerg认为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传统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导致了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付亚和,许玉林,2003年) Pamenter指出应该把传统的绩效考核的目的转移到员工的提高上来。传统的绩效考核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由于评估的主观性评估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许多管理者对员高“但私下里却想解雇他们注重评估的过程和形式”不注重评估的价值"对组织和员工的作用不大等等。 Fandray 指出应该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评估。评估的废止,仅仅只是绩效管理的开端。(王淑红,龙立荣,2002年)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绩效管理也 决不等于绩效评估,两者之间存在这差异。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它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考核结果应用等几个环节。绩效考 核是绩效管理整个流程的一部分,是指管理者和员工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 程序,对照在绩效计划阶段设定的目标,考核并总结员工实际的业绩和发展状况。通过考核可以为组织提供绩效方面的信息,鼓励和促进员工之间的竞争,

员工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员工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发现优秀人才,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考核范围 第二条凡公司全体员工均需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通过考核,全面评价员工的各项工作表现,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与取得报酬,待遇的关系,获得努力向上改善工作的动力。 第四条使员工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程序,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五条考核目的,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形式相匹配。第六条以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第四章考核目的 第七条各类考核目的: 1. 获得晋升,调配岗位的依据,重点在工作能力及发挥,工作表现考核; 2. 获得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重点在工作成绩(绩效)考核; 3. 获得潜能开发和培训教育的依据,重点在工作和能力适应性考核。 第五章考核时间 第八条公司定期考核,可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考核,月度考核以考勤为主。 第九条公司为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第六章考核内容 第十条公司考核员工的内容见公司员工考评表,共有4大类18个指标组成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公司员工考评表给出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体系。该权重为参考性的,对不同考核对象,目标应有调整(各公司依据自身企业特点,生成各类权重表)。第七章考核形式和办法 第十二条各类考核形式有: 1. 上级评议; 2. 同级同事评议; 3. 自我鉴定; 4. 下级评议; 5. 外部客户评议。 各种考核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考核中宜分别选择或综合运用。 第十三条考核形式简化为三类: 即普通员工,部门经理,公司领导的评议。

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专业1223班 姓名:何怡梅 学号:20803122316

一、员工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 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学者都致力于提出一种具有普遍性及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体系,但由于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很多,所以截止目前还未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尽管如此,有关绩效考核的研究和应用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1,绩效考核目的的模糊化和关键业绩指标的空泛化 由于大部分企业还处在事后考核的阶段,即当员工完成工作以后在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和惩处。这就违背了绩效管理的初衷,使员工对绩效考核谈虎色变。 许多人力资源环节衔接不上,只是提取的关键业绩指标过于空泛化,只是根据现成的模板和指标库生搬硬套。而没有根据企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关键业绩指标具有普遍性,而不具有企业特征的针对性。由此必然导致考核结果失真,难以获得员工的支持。 2,绩效考核观测力度的形式化和管理到想选择的盲目化 由于绩效考核是等员工完成工作以后再进行评判,无法从根本上及时发现员工绩效的差距,并根据其差距提供有针对性的绩效辅导和绩效改进计划,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同程度很低,绩效考核的观测力度相当弱。 3,考核工具的随意化和考核方法的复杂化 考核工具必须根据企业特性,职业特性进行合理衡量和选择,不同的职位和不同的工作要求都应具有不同的考核工具。否则,会导致考核结果的不合理和不准确。 4,考核力度的片面化和考核结果应用的局限化 很多企业推行绩效考核时,只关注单个员工的业绩好坏,而忽略对团队的考核,这是不科学的。绩效结果应用性很差,只单一与薪酬挂钩,是考核于形式。长此以往,导致员工对考核的不信任和冷淡,最终导致员工业绩不升反降。 二、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中存在困难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各企业处于积极探索

绩效考核开题报告

绩效考核开题报告 题目: 东方公司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化。而高科技产品又来源于稀缺资源的知识员工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现代高科技企业运作模式已从传统生产产品转向以人力资本,智力资源开发为主,因此对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员工的开发与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内容。 东方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公司。目前东方公司只有初级的绩效考核,大部分主管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年底绩效考核的层面上,他们并没有从公司战略、提高公司绩效的高度来看待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中也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日常有效的绩效指导与反馈,且个人回报与绩效表现相关度不高。 因此,我认为该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吸引、挖掘、培养、充分利用各种高级人才。只有这样东方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原有竞争实力,谋求新的业务发展,实现公司长远的战略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知识型员工研究现状 “知识型员工之父”—美国学者彼得.F.德鲁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提出了“知识型员工(K力owledgeworkers)”的概念,他定义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当时他指的是经理或执行经理,并没有涵盖技术知识型员工。知识员工与传统的体力工作者相比具有许多本质不同的特征,逐渐成为主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和重要的生产要素。

加拿大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她认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在于他对公司的贡献是一种创新型的贡献。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创造性的工作,以脑力劳动和技术为主,即通常所讲的“高智人力资本” 比尔盖茨在他的《数位神经系统》一书中指出,在信息时代知识员工是那些能善用信息技术的人,知识员工必须能方便取得资料,驾轻就熟地使用提供这些资料的工具,并指出“你的未来将更加有赖于你如何使用知识员工”强调了知识员工在数码时代的重要性。 卡尔.艾瑞克.斯威比对知识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定义为生产和销售知识、诀窍的专业人员,从而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包括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 2、国内知识型员工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知识型员工管理研究方面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特别典型的著作问世,更多的学术权威把精力放在了范围更广的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方面。在对知识型员工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将知识型员工的一部分,管理人员作为研究重点,有些学者不将知识型员工进行分类,在更大范围内研究。而针对技术知识型员工的研究比较少。在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国内大多数学者将视角放在了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以及薪酬设计上,比如,岳晋平的《知识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方法》,顾建平的《战略薪酬:知识员工薪酬激励理论与实证研究》等。 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到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很多学者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做了研究,并提出管理对策。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曹建新、顾素霞将目标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作为考核知识型员工的方法。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章清波提出了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知识

员工百分行为绩效考核

《员工百分行为绩效考核》详则 一、公司员工百分考核标准 1.着装 工作时间(含节假日值班时间)工装。 男员工短发、深色西装、白衬衫、黑皮鞋;女员工束发、深色套装、白衬衫、黑皮鞋、不留长指甲、不美甲。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1分(工程、安全、绿化、保洁按需着装)。 2.禁止在办公室内化妆、梳头发、照镜子、剃胡须、擦皮鞋、吃零食、嚼口香糖、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1分。 3.办公室内禁止吸烟(领导会客办公区域不在此考核范围)。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1分。 4.办公或值班时间内,员工应坚守岗位,禁止擅自脱岗、串岗、外出购物等。违反规定的,每人每项扣5分。造成重大影响的,扣10分。 5.禁止随意利用公司电脑及网络资源聊天、打游戏及做与工作无关的内容。违反规定的,每人每项扣3分。占用办公电话聊天、查询各类与工作无关的信息的,每人每项扣3分。 6.工作时间内不能在办公室、办公区域长时间会私人客人、聚众聊天及大声喧哗。违反规定的,每人每项扣1分。 7.注意保持办公室内办公桌面整洁、个人办公用品摆放有序,禁止办公桌椅肆意摆放。违反规定的,每人每项扣1分。 8.非经特别批准,中午不准饮酒。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5分。 9.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要严守公司机密(包括公司的薪酬体系、文档、表格、课件等资产),因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机密外泄的,每人每次扣10分。 10.不要给其他同事起绰号,不可直呼上司名字。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1分。 11.电话铃响3声之内接起并注意电话礼仪(统一问候语为:“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1分。 12.使用文明用语。语言粗俗、对待业户或消费者傲慢无礼的、与消费者、业户之间、同事之间争吵、打架的,扣10分。 13.在公共办公区域范围内,因工作需要发生交流、沟通等情况,请所有同仁使用普通话,如有违反者每人每次扣1分。 14.工作时间严禁睡觉。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5分。 15.公司组织的会议、培训出现迟到(早退)或代签到的情况每人每次扣1分;无故缺席者每次扣2分。 16.在会议、培训期间手机应调至震动或关机的状态,如违反规定每次扣1分;如遇特殊情况需离开会场(如客户来访、接打电话等),应向组织者示意,得到允许后方能离开,如违反规定每次扣1分。 17.培训考试不及格者,扣5分;补考不及格者,扣10分,罚款50元;二次补考不及格者,开除工职。 18.员工下班时,应关闭电脑电源及显示器、电灯及所有用电器具,离开办公室时,应关好门窗、避免留下安全隐患。违反规定的,每人每次扣2分。 19.严禁浪费公司财物或将公司财物转送他人。违反规定的扣1分,情节严重扣15分。 20.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考勤制度。 每月迟到(早退)两次(含)且5分钟以内(含)不扣分。超过2次每人次扣1分;迟到(早退)5-30分钟(含30分钟),每人次扣3分;迟到(早退)30分钟至1小时(含1小时),每人次扣5分。超过1小时扣6分。超过2小时按旷工计,扣10分。 附:宿舍百分考核标准(适时进行) 1.宿舍卫生 室内地面及个人卫生不合格者每处每人扣1分(如不叠被、床铺不整洁、个人物品摆放混乱

员工工作绩效评价

员工工作绩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首先,绩效评价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绩效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判断应当做出何种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通过考评,调整主管职位上的各级主管人员,淘汰那些不称职的员工,选拔和聘用那些真正具有才能的员工。同时,通过定期考评,也可了解受训者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在此基础上,上级主管人员便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新的培训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修改,或是针对受训者的不足之处加强培训,或是改换另一种培训方法。其次,考评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大家能够坐下来对各自的工作行为进行一番品头论足式的讨论。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考评是奖励的合理依据。要使考评工作切实有效,就应该把它的奖励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对有成就的员工进行及时奖励。这样才能激励大家为组织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绩效评价的方法 图尺度评价法。是绩效评价中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方法。它是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出了一些绩效构成要素,如工作质量、生产效率、勤勉性、独立性等。此外,还需列举出跨越范围很宽的工作绩效等级,如杰出(在所有各方面的绩效都十分突出)、很好(工作绩效的大多数方面明显超出职位的要求)、好(绩效水平达到了工作标准)、需要改进(在绩效的某一方面有缺陷)、不满意(工作绩效水平无法让人接受)。在进行工作绩效评价时,首先针对每一位下属雇员从每一项评价要素找出最能符合其绩效状况的分数。然后将每一位雇员所得到的所有分值相加,即得到其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结果。许多企业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绩效要素的评价上,而是依照工作职责进行进一步分解。如将秘书工作分解为,打字、接待、工作安排、文件管理、办公室一般事务等内容,而每一项内容又是十分具体的,如打字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然后,对每一项职责的工作情况进行分级或打分。 对比法。其步骤是:事先选定评价的具体项目;将同一级人员编成一组;然后,按事先规定的评价项目,人与人一项一项地进行对比,胜者得一分,负者得零分;计算每个人的得分数;按优劣排出名次。如果选定的评价要素是若干个,那就需要通过逐项的对比,得出相应的分数,然后再把每一个参加评价人员的若干项得分加在一起,得出他们的总分数,最后排出总的名次。 自我考评法。美国的丹尼逊提出自我评价的8个要素,分为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创造性、独立性、工作态度、业务知识、交际能力、表达技巧。每个要素又按优劣程度分为8等。通过一些具体标准,每个自评者可以为自己在这8个等级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等级。这种办法也可以用来评价别人,在具体等级的评价上,既可以根据调查结果,也可以由群众来直接评价。

xx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xx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成人才之间的 竞争,而吸引人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在员工绩效考核的概念、影响因素、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基础上,研究xx公司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了解xx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思路和特点,找出xx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考核结果缺乏科学性;公司和个人的关系处理不当、绩效考核主观化、缺乏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忽视员工的工作态度、考核制度固定化。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出一些建议: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转变思想认识;理顺公司与个人的关系;兼顾公平,强化激励;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适时调整考核制度,以确保xx公司能够更好的发展,提高xx公司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关键字:绩效考核问题对策 The employees’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ride hundred percent the company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modern enterpris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talent competitio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attract talents is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employe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An effective staff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can not only inspire employee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employe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mpact factor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analysis, the bride hundred percent the company's staff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of the status quo, to understand the idea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e 100%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 we can identify these questions: the lack of scientific in assessment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nies and individuals improper handling, the subjective oriented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e lack of the spirit of incentive against the employees, neglecting the attitude of the staff, the immobilized of the assess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ata collected and my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at is recommended: us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changing our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straighten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anies and individuals; with fairness consideration and strengthen incentives;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the attitude of staff; adjusting the appraisal system. Only by carrying out the measures can we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de hundred percent company,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ride hundred percent company and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talents . Keywords: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目录 1绪论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