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石蕊

授课教师:太原市师范二附小石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设情引课

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

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

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2.学生讨论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

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

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

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揭示课题

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主题图

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3.汇报结果

(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

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

再指名学生回答,在第二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

的。

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教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

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

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

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漂亮的教室里参加一场智力竞赛。

1.涂一涂

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

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学生独立表演。

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3.(1)找一找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规律,看来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2)帮帮他

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用彩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状的纸片贴的。(用实物投影展示一部分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四、全课结束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太原市师范二附小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小雅的视频,出示两幅裙子的图片,一条裙子图案是有规律的排列,另一条裙子图案杂乱无章。让学生说说为小雅选择哪一条裙子参加舞会。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小学生联欢主题图 这是舞会的现场,布置得可真漂亮!这幅图中有什么?仔细观察,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找,找到后再与同桌交流讨论,讨论完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一一请学生讲解自己找到的规律) (1)彩旗????? 师:会场的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生答) 师:如果请你们有规律的分一分组,你们该怎么分呢?(强调有规律的分组)?? 师:这里谁在重复?你怎么知道它在重复?重复了几次?? 师:是的,红黄两个一组重复排列。(学生完整的总结出:彩旗的规律是:黄、红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谁来猜一猜最后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2)小花是怎样排列的??? (3)灯笼是怎样排列的? (4)小朋友呢? (5)小结(将所有有规律的事物逐一出示在屏幕上):? 我们刚才找到的彩花、彩旗、灯笼,还有围成圈跳舞的同学们,都是按照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板书:找、依次、重复、出现) 2、深化找规律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找规律训练题》

找规律训练 1、 输入… 1 2 3 4 5 … 输出… 2 1 5 2 10 3 17 4 26 5 … A. 61 8 B. 63 8 C. 65 8 D. 67 8 2、观察下列数据,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4 3 -, 9 5 , 16 7 -, 25 9 ,,…… 3、“*”是规定的一种运算法则:a*b=a2-2b.那么2*3的值为.若(-3)*x=7,那么x=。 4、小明在做数学题时,发现下面有趣的结果: 3-2=1 8+7-6-5=4 15+14+13-12-11-10=9 24+23+22+21-20-19-18-17=16 …根据以上规律可知第100行左起第一个数是_______. 5、下面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1)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2)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6、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则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块;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_块. 7、如图所示,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按图中所示的规 律,用2010个这样的三角形镶嵌而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是() 8、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21个图案需要棋子枚。 9、(7分)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图方式 讲桌子拼在一起。 (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人,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 (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______人。 10、如图所示,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图(1)中可分割出2个三角形;图(2)中可分割出3个三角形;图(3)中可分割出4个三角形;由此你能猜测出,n边形可以分割出_________ n=1 n=2 n=3 n=4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 律)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iddle class mathematics activity: hidden petals (look for patter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分组练习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的教学设计

找规律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 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 (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找规律练习题

找规律习题 一、填空题 1.摆一个需要4根小棒,摆需要7根小棒,摆需要10根小棒…,像这样摆n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当n=20时,需要根小棒. 2.如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一张桌子能坐6人,3张桌子能坐人. 3.…用相同的小棒按左图方法拼组,如果拼成的图形中含有10个小正方形,需要根小棒,154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中含有个小正方体. 4.如图,每个方框中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则F=. 5.用小棒摆三角形,照这样摆下去,摆10个三角形需根小棒,摆n个三角形需根小棒. 6.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摆10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根;现在有46根小棒可以摆个正方形. 7.如图,小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3间房子用13根小棒.照这样,搭10间房子要用根小棒;搭n间房子要用根小棒(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

8.下面一组图形中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9.按照下面的规律摆下去,图8应有()个三角形。 10.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按下面的方式摆下趣,摆100个三角形需要()根小棒。 11.按照下面的方法拼下去(单位:厘米),第9个图的周长是()厘米, 第100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12. 6

二、选择题(共4小题) 1.按的方式摆放在桌面上.8个按这种方式摆放,有()个面露在外面. A.20 B.23 C.26 D.29 2.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六幅图有()个小圆球. A.30 B.36 C.42 3.按下列规律印刷笑脸图案,第8幅图案有()个笑脸. A.8 B.32 C.36 4.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推荐】《找规律》优质教案

找规律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与图形的编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多是有规律的排列。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规律。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到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对此我稍微作了调整。让学生先看图在操作体验各种变化规律,再是动作创造,最后是生活中找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游戏:记颜色。 课件出示第一行有规律的圆,第二行无规律的圆。 师:为什么第一行记得这么快,第二行却记不住了呢? 生:第一组有规律,排的整齐。(表扬:你观察得真仔细)

师: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我们就叫它规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 你们喜欢过儿童节吗?学校要为同学们举行联欢会(出示联欢会的图片)但是同学们必须闯关成功,才能获得入场的门票,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找规律。 1.出示彩旗图 谈话:我们准备了很多的装饰品来装扮教室。(指着彩旗)这是什么?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如果有更多的彩旗,你还会找规律吗?如果后面还有呢,还要继续往下说,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它的规律吗? 小结:我们就把黄红这两个叫做一组。 2.出示小花图 谈话: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找两个学生说) 红紫两个一组重复排列。 3.出示灯笼图 谈话: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 红蓝蓝3个一组重复排列。 第二关:用规律。 1.出示灯笼图 谈话: (1)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灯笼呢,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如果接着往下数的话,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的呢?第二个呢? (2)我们除了可以按照颜色来找规律,还可以按照什么找规律? 2.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碗 谈话: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除了按照碗的排列规律,还可以找什么规律? 3.出示小鸡图 谈话: (1)你能找到它的规律吗? (2)除了按照1只大鸡3只小鸡的规律,还可以找到什么规律? 4.找规律填数 谈话:你能找到他的规律吗?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7~89页《探索规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会用恰当的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板书) 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如运算,数、图形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记忆力PK题。学生快速浏览数据,教师指名回答,师生谈话,初步体验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结:要赢得比赛,不光比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今天黄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设计说明】通过PK赛,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导入新课。 二、实践探究,发现数字中的规律。 (1)、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a.填表。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乘法表,其实在这个乘法表中就蕴涵着许多规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翻到87页的乘法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填完后与老师对照) b.探寻表中的规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乘法表,分小组找一找数字之间或者它们构成的图像之间有什么规律,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他是用哪些方法发现规律的,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c.小组讨论结束后,分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发现的规律?” 学生可能会发现的规律: ①横着看,每一行都是一个数的倍数。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规律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规律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找规律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找规律教案吧。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 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放课件:动物逐一出示5个小动物)(幼儿集体答:白熊、黑猫) 师引导:“1只黑猫1只白熊,又来了1只黑猫,1只小熊 (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 ——猜测:师:“猜猜,接下来会是谁呢?”(幼儿回答)“我们看看对吗?” ——操作:“我们也拿出黑猫和白熊棋子,把它们摆在第1行,顺序要和上面的一样。” (2)【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观看课件(2只蜜蜂2只小鸟)师:“看看谁又来了?”(蜜蜂、小鸟)“ 师:“他们又是怎么样排队伍的呢?”(幼儿表述:2只蜜蜂2只小鸟) ——幼儿操作:“他们的队伍真齐呀,我们也来试试”。“请小朋友把智慧盒打开,拿出蜜蜂和小鸟棋子在第2行摆出和老师一样的队伍。”(教师检查指导)

——自己检查:(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两只蜜蜂两只小鸟……)然后,收回图案棋子。 (3)【声音】感知,操作、表现:请幼儿拿出红黄两组棋子摆在第9行和第10行。(准备) ——老师交代玩法:“老师敲一下鼓,你就拿一个红色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个,我敲一下锣,你就拿一个黄色的棋子放在红色棋子的后面。”(试拿一次,再摆。)第1行:(1红、1绿、1红、1绿……) 第3行:(2红、2绿、2红、2绿) 第5行:(1红、2绿、1红、2绿1红、2绿) 请爸妈们一起检查并改正。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好几种排队的方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一个更难的游戏。” 3、【游戏】感知体验 ——亲子互动游戏:《九宫格》 ——请小朋友站到前面一排,爸妈站在后面一排。 ——老师用棋子摆好九宫格,讲玩法:指红色棋子,每人自拍手,指黄色棋子两人互相拍肩。 ——听音乐《桃花朵朵开》进行游戏:第1次,1、1、1、1…… 第2次,1、2、1、2、…… ——请幼儿拉着爸妈的手,走出教室。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新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练习题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找规律练习题集锦 一、找规律(图形) 试一试:请你仔细观察这列图: △○□△○□△○□△○□ 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用这3种图形排出和上面不一样的规律吗? 找图形排列规律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形呈现出的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来发现规律。 例 1、根据规律接着画练 1、 2、◆□◆□◆□◆□◆□ 3、★☆☆★☆☆★☆☆★☆☆★☆☆ 例 2、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练 2、

例 3、根据规律接着画: 练 1 ↓) 2 □□○○○□□○○○□□ ○○○○ ○○○ 3、涂一涂。 ?? 4、画一画。 (1)♀♂♀♂♀♂ (2)○○◇○○◇○○◇ (3)请你用任意3种颜色的彩笔,用今天学会的方法帮小兔在墙上的格子里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5、按顺序仔细观察下图,第三幅图?处怎样填? 6、○●○○●●○○○●●●○○○○ 7、请你来指挥 8、按规律给小树添上叶子。 9、画一画 10 ■○○☆☆▽ △☆■△○■ 11、按规律、接着画

12、按规律画图 (1) (2) (3) (4)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第3幅图“?”处应填什么图形?(5)观察下图的变化,想一想第4幅图应画上怎样的图形? 二、找规律(数) (1)出示:1471013□□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相邻的 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2)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01030________100

小学一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详案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清溪镇文烨小学:冉雪莲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3及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设计意图: 1.关于教材和目标定位:本课内容是安排在第八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激发兴趣,让兴趣主导课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通过观 察、操作、等活动去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3.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学生的兴趣主导课堂,利用小组 合作等方式贯穿整堂课。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好,现在冉老师就和大家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听得最认真,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冉老师做三次,然后按冉老 师做的做下去,好吗?。 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看清楚了吗?你们真棒,现在冉老师的动作要加快了,看看谁能接得上? 2.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样接老师的动作的? 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只要你做个爱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布置会场,开联欢会,你们想去给他们帮帮忙吗?帮好了老师有小小的奖励。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这里的彩旗需要大家帮帮忙,谁会想办法,红旗后面挂什么颜色的旗子? 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是黄色?看看对不对。 (点击鼠标,出现黄旗)。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 谁能用因为所以来说给大家听(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为一组,所以红旗后面是黄旗。 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表扬一下自己。我们来看看彩花的布置还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与资源应用 1.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2、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

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设计理念: 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并从课堂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4、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各科知识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与美术课的整合。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愉快,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生动活泼、快乐有趣。 四、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教材88、89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四、教学学具: 多媒体展台、课件、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高兴吗?老师也非常高兴。 现在咱们以热烈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老师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掌声很热烈, 但是不够整齐。老师告诉你们怎么鼓的啊! 你们发现两次掌声,哪一次的掌声更好听,更加整齐呢? 对,是第二次的,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为什么,你从中发现什么数学规律了吗? 是的,第二次我们是按照123,123,123,1这样的规律来鼓得,所以更加整齐和好听。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们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和花朵。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不是,是有顺序的。 是的,它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的是黄旗,来看看对不对。猜的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2、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 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猜猜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 我们发现彩花是按照绿,红,绿,红这样来排列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 3、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彩花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摆放和小朋友队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观察,发现灯笼是按照紫,蓝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小朋友是按小女孩,小男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小女孩。 (三)练习巩固 1、想一想 图中第一排是排列立体图形,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一排是按照一个绿色正方体,一个粉色圆柱体交替排列的,所以在最后绿色正方体的后面是粉色圆柱体。 第二排是平面图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红色三角形,黄色圆形,绿色正方形这三个图形是循环出现的,所以最后一个红色三角形的后面是黄色圆形和绿色正方形。2、猜一猜 图中第一排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涂正方形的颜色,通过观察发现正方形的颜色是绿色,黄色交替出现的,最后一个有颜色的正方形是绿色的,那么接下来的正方形应该是黄色的。 图中第二排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涂三角形的颜色,通过观察发现三角形的颜色是蓝色,黄色,红色循环出现,最后一个有颜色的三角形是蓝色的,所以后面两个三角形分别是黄色和红色。 3、接着摆

小学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小学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一、找出下面各题的排列规律,再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3、16、()、()(2)2、4、7、11、16()、()(3)2、3、5、8、()、17、23、()(4)2、4、8、14、22、()、44、()(5)1、1、2、3、5、8、()、21、()(6)()30、()、14、9、6、5 按一定的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 1,2,3,4,5,(),7… 2. 100,95,90,85,80,(),70 3. 1,2,4,8,16,(),64 4. 2,1,3,4,7,(),18,29,47 5. 1,2,5,10,17,(),37,50 6. 1,8,27,64,125,(),343 8. 1,9,2,8,3,(),4,6,5,5

操作、图形 1、右图表示一段公路。如果从A、B 两点各修一条小路和公路连通, 要使这两条小路最短,应该怎样 修?请你在图中画出来。 2、右图每个小方格为1平方厘米, 试估计曲线所围部分的面积。 3、请用不同的方法涂出下面正方形 的25%。(至少用两种方法) 4、下图中A 、B是一个圆中的一条线段,你觉得这条线段是圆的一条半径吗?你 准备如何来验证,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的验证过程。(写出两种办法可以得满分) 5、一个木匠把方桌锯掉一个角后还剩下几个角?把全部可能的答案都写下来, 并用图来说明。 答①:有()个。答②:有()个。答③:有()个 如下图:如下图:如下图:

6、哪两种物体经过组合可得到长方体、正方体、圆锥?请连线。(6分) 7、图形与计算。 图形介绍:这是一把打开的扇子。我们想计算它的周长如图2,你能计算圆 的周长,那么,你能计算这把扇子的周长吗? 8、右面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画出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9、如图所示,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用它把一批货物从李村运送到火车站,需要几 小时?

一年级找规律练习题集汇总

找规律练习卷 班级: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找规律填空。 1.10、13、、、22、25 2.5,7,9,,,,17,19 3. 二.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 三、按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 四、找规律填数。 七、涂一涂 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1、★★☆★★☆☆☆☆☆☆☆ 2、◇◇◆◇◇◆◇◇◆◇◇◇ 3、○○●○○●○○○○○○ 八、画一画。 1、

2、□△□△□△ 3 4、♀♂♀♂♀♂ 5、○○□○○□○○□ 6 7 1.(探究题)哪一行的规律与其他三得不一样,画“X”。 (1) 3,4,5, 6 ( ) (2) 2,5,7,9 ( ) 7,8,9,10 ( ) 1,3,5,7 ( ) 1,3,2, 3 ( ) 2,4,6,8 ( ) 1,2,3, 4 ( ) 5,7,9,1l ( ) 2.(挑战题)按规律接着画。 3.(拓展题)在六组横格中涂画出不同规律的图案。 13、15、17、19、( )、( ) 、( )、( ) 22、24、26、28、( )、( ) 、( )、( ) 35、38、41、44、( )、( ) 、( )、( ) 55、50、45、40、( )、( ) 、( )、( ) 66、60、54、48、( )、( ) 、( )、( ) 21、18、15、12、( )、( ) 、( )、( )

1、2、1、2、1、2、1、2、( )、( ) 、( )、( ) 1、2、4、7、( )、( ) 、( )、( ) 找规律2 、4 、7、11 、( )、( ) 、( )、( ) 找规律3、 4、 7 、11 、( )、 ( ) 、( )、 ( ) 一、找规律画图 (1)———— (2—————— (3—————— ——— —————— 二、涂色 (1) (2) (3) 三、请你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公开课教案

找规律 授课:冉雪莲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至89页的例1到例3,练习十六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孩子们,今天冉老师要带大家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听得最认真,反应最快。 (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哎呀,冉老师忘了后面该怎么做了,谁能帮帮我? 孩子们真棒,再来完一个。

2.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是怎么想到后面的动作的呢? 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只要你做个爱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很多小朋友都在认真的装扮教室。前几天我收到了小精灵发来的邀请,今天呀,要带小朋友到教室现场看看。小精灵发现教室现场有很多有规律的排列,同学们你们能找到吗?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生说。 (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这里的彩旗需要大家帮帮忙,谁会想办法,红旗后面挂什么颜色的旗子? 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是黄色?看看对不对。 (点击鼠标,出现黄旗)。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 谁能用因为所以来说给大家听(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为一组,所以红旗后面是黄旗。 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表扬一下自己。我们来看看彩花还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2)课件出示彩花图和灯笼图。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找规律练习题目

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六年级找规律练习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1、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 ___。 2、, ,,,已知:245 52455154415448338333223222222?=+?=+?=+?=+ …,若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10102+=?+=b a b a a b 3、已知下列等式: ① 13=12 ; ② 13+23=32 ; ③ 13+23+33=62 ; ④ 13+23+33+43=102 ; ……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4、观察下列等式: 221 2111222222223332 ??????2 +=(+)+=(+)3+=(+)…… 则第n 个等式可以表示为 。 5、212212+= ?,323323+=?,43 4 434+=?,……,若10b a 10b a +=?(a 、b 都是正整数), 则a+b 的最小值是 _ 。

6、如图是用火柴棍摆成边长分别是1、2、3根火柴棍时的正方形,当边长为n 根火柴棍时,若摆出的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棍的根数为S ,则S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为正整数). 7、如图是五角星灯连续旋转闪烁所成的三个图形。照此规律闪烁,下一个呈现出来的图形是 8、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 根。 …… 9、如图,在图1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2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在 图3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个,……,则在第n 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个(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10、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图案,则第n 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 ( )枚(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 11、右图是一回形图,其回形通道的宽和OB 的长均为1, 回形 A B C D 1条 2条 3条

《找规律》小班数学教案

《找规律》小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 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放课件:动物逐一出示5个小动物)(幼儿集体答:白熊、黑猫)师引导:“1只黑猫1只白熊又来了1只黑猫1只小熊 (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 ——猜测:师:“猜猜接下来会是谁呢”(幼儿回答)“我们看看对” ——操作:“我们也拿出黑猫和白熊棋子把它们摆在第1行顺序要和上面的一样”

(2)【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观看课件(2只蜜蜂2只小鸟)师:“看看谁又来了”(蜜蜂、小鸟)“ 师:“他们又是样排队伍的呢”(幼儿表述:2只蜜蜂2只小鸟) ——幼儿操作:“他们的队伍真齐呀我们也来试试”“请小朋友把智慧盒打开拿出蜜蜂和小鸟棋子在第2行摆出和老师一样的队伍”(教师检查指导) ——自己检查:(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两只蜜蜂两只小鸟……)然后收回图案棋子 (3)【声音】感知操作、表现:请幼儿拿出红黄两组棋子摆在第9行和第10行(准备) ——老师交代玩法:“老师敲一下鼓你就拿一个红色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个我敲一下锣你就拿一个黄色的棋子放在红色棋子的后面”(试拿一次再摆) 第1行:(1红、1绿、1红、1绿……) 第3行:(2红、2绿、2红、2绿) 第5行:(1红、2绿、1红、2绿1红、2绿) 请爸妈们一起检查并改正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好几种排队的方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一个更难的游戏” 3、【游戏】感知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找规律练习题集锦 一、找规律(图形) 试一试:请你仔细观察这列图: △○□△○□△○□△○□ 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用这 3种图形排出和上面不一样的规律吗? 找图形排列规律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形呈现出的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来发 现规律。 例 1、根据规律接着画 练1、 2、◆□◆□◆□◆□◆□ 3、★☆☆★☆☆★☆☆★☆☆★☆☆ 例 2、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练 2、

例 3、根据规律接着画: 练 3: 1、圈一圈。 ○△○△○△○△○△(△○) ↓↑↓↑↓↓↑(↑↓) 2、摆一摆。 □□○○○□□○○○□□ ○○○ ○○○○ ○○○ 3、涂一涂。 ◇◇◆◇◇◆◇◇◆◇◇◇ ? ★★☆★★☆★★☆☆☆☆ ?? 4、画一画。 (1)♀♂♀♂♀♂ (2)○○◇○○◇○○◇

(3)请你用任意3种颜色的彩笔,用今天学会的方法帮小兔在墙上的格子里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5、按顺序仔细观察下图,第三幅图?处怎样填? 6、○●○○●●○○○●●●○○○○ 7、请你来指挥 8、按规律给小树添上叶子。 9、画一画 10、仔细看观察下图,想一想,第四幅图应画怎样的图形? ■○○☆☆▽ △☆■△○■ 11、按规律、接着画

12、按规律画图 (1) (2) (3) (4)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第3幅图“?”处应填什么图形? (5)观察下图的变化,想一想第4幅图应画上怎样的图形? 二、找规律(数) (1)出示:1471013□□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相邻的 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2)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8~89页及练习十六第1题,第2题。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涂色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规律 1、律动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么就跟着老师一起做 (拍手——拍肩——拍腿)3次 师:小朋友猜一猜接下去老师会做什么动作?你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吗 二、情境中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们想不想在那天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你们看,这是小猴和小狮子布置的教室 课件展示主题图 师: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们从图中都看到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彩花是一朵红色,一朵绿色;再一朵红色一朵绿色这样一组一组地重复排列下去的。像这样,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

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顺序排列,它就有了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2、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彩旗是怎么样排列的?后面的那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 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师归纳:小旗就是红黄为一组,按照一组一组的规律重复出现的。 3、课件出示灯笼、彩花与小朋友排队图 师:灯笼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后面的灯笼是什么颜色? 指名说一说 全班一起按一组一组的规律读一读。 师:彩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后面的彩花是什么颜色? 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排队有什么规律?后边那位小朋友是男生还是女生? 指名回答 全班一起一组一组按规律读一读 师:我们认识了事物排列的规律,你能说一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学生发言,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列举。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如:教室里桌椅的摆放,一排桌子一排椅子 女孩的漂亮条格背心,一道红一道白 公路上的人行横道,一道白一道黑 一年中四季的交替,春夏秋冬…… 三、操作中深化规律 1、小组合作,摆一摆,找立体图形的规律。 师:(课件出示例2图)请大家照着屏幕上的样子动手摆一摆,和小组内的伙伴说一说,每组中都有什么图形?都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注意指导。 学生汇报。 2、涂一涂,做例3

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及规律列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表 由数学教师李再野搜集整理周长公式 面积公式 补充说明: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 1.正比例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2)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 (3)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4)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5)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常用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 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一年=366天(闰年)一季度=3个月一个月= 3旬(上、中、下)一个月=30天(小月)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 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1天= 24小时 特殊分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